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琵琶行(节选)

琵琶行(节选)

琵琶行(节选)
琵琶行(节选)

琵琶行(节选)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节选阅读答案

琵琶行节选阅读答案 白居易《琵琶行》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那么你学习了? 琵琶行 白居易 (诗前小序)元和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1、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解释无误的一项( ) A. 转徙(t 移动) 迁谪(zh 降职) B.悯然(mǐn 忧郁) 贾人(ji 商人) C.冷涩(s 滞涩) 铁骑(q 骑兵) D.虾蟆(hm,古地名) 嘲哳(zhāozhā,声音杂碎) 2、指出下列加点字古今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于是写作;今:表原因的连词) 曲终收拨当心画 (古:在中心;今:提醒小心) B.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穿戴;今:治理)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

C.暮去朝来颜色故(古:容貌脸色;今:色彩) 如听仙乐耳暂明(古:突然;今:暂时) D.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以前,刚才;今:向前方) 低眉信手续续弹 (古:随着;今:书信) 3、指出下列句子中向字,与凄凄不似向前声相同的一项( ) A.天姥连天向天横 B.失向来之烟霞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D.磨刀霍霍向猪羊 4、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1)寻声暗问弹者谁( ) A.顺着 B.不久 C.寻找 D.遵循 (2)初为《霓裳》后《六幺》( ) A.为了 B.因为 C.弹奏 D.给 (3)暮去朝来颜色故( ) A. 所以 B.衰老 C.依旧 D.故意 (4)歌以赠之( ) A.因为 B用 C.介词来 D.连词而 5、与秋月春风等闲度一句中等闲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等闲识得东风面 B.莫等闲,白了少头 C.万水千山只等闲

琵琶行

《琵琶行》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作者用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 指导学生熟读全诗 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通过熟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内容 2、研读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白居易语言的 独特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悲剧美。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技巧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教师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教授新课: 1、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2、诵读鉴赏:(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研读课文 ⑴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诗赋论(节选)_教学设计1

诗赋论(节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梳理古代诗歌的诗体发展的大致脉络,了解不同时代不同诗体的体裁特点和风格特点,培养学生语言分析、提炼和归纳的能力。 2.理解作者所引用的文论和古诗名篇、名句的意义及其作用,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诗歌的兴趣与感情。 说明: 本篇行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每一层次的论述对象都在开头予以明确。所以本文尽管是文学评论,但在行文上却有着明显的说明文的特点。建议按说明文的要求进行教学。对于已有一定知识积累的高中生言,借助本文的阅读,从形式上,可培养他们对诗歌发展脉络的梳理和对语言分析、提炼和归纳的能力,从内容言,则可由此大致了解不同时代不同诗体的体裁特点和风格特点,并通过对作者所引用的文论和古诗名篇、名句的意义及其作用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诗歌的兴趣与感情。 根据课文内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大致历程及其各自的体裁特点和语言风格,可用以下表格说明: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作者所论述的观点内涵的理解,尤其是对各类诗体体裁及其风格差异的理解。 2.难点:领会作者针对不同诗体特点所引用的古人评价与诗句的意义及其具体作用。 说明: 本文的重点在于对律诗的论述,作者高度评价五言律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地位和诗歌写作训练的价值;在对七言律诗的论述中,又总括了五言古、七言古、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之间在诗体和风格上的异同与表现难度。此外,还要注意到古人对诗歌的评论往往把“风格”和“诗体”融合在一起的。 文内引用大量的古人对诗体及风格的评价论述,同时还恰如其分地引用许多名诗、名句给予佐证。引用的材料从内容上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古人对诗歌的评论文章的片段;一类是古人的诗歌名篇或名句。 就引用的形式和引用的态度看,全文的所有引用都属于明引和正引。引用的作用: ⑴引用钟嵘的《诗品序》、胡应麟的《诗薮》,可以使议论的论据坚实有力,论述充分展开。 ⑵引用大量的名篇和名句,可以丰富情景,增强读者的感性体验和美的感受,使议论的语言更具文采 教学过程

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琵琶行(附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琵琶行课后练习(1) 1.解释下列句中指出的多义词。 (1)言 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2)为 因为长句()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送客湓浦口() (2)转徙于江湖间() (3)感斯人言() (4)本长安倡女() 3.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4.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5.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6.下列对《琵琶行》节选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并以“瑟瑟”秋风下的环境渲染离别的萧瑟落寞。 第三、四句先用互文手法说主客下马上船饯别,再以“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出场作铺垫。 C.第五句中“惨”字点出饯别的黯然凄凉,第六句进一步渲染环境,使心情显得更加沉郁感伤。 D.最后两句叙写送者忘归,行者不发的事实,暗示音乐的美妙动人,更传递主客不忍分别之情。 7.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8.联系《琵琶行》全诗,选出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分析不对的一项A.与开头一段写到的“夜”、“船”、“月”相呼应。 B.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烘托悲凉的氛围。 C.在写弹琵琶与琵琶女自述之间宕开一笔写环境,使行文有波澜,又层次分明。 D.用夜静和月色惨淡烘托琵琶女的身世和演技,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9.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用了七个字就交代了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 B.“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用景物烘托,传达出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了马,客人还在船上,说明分离时的依依不舍。 D.“主人忘归客不发”,主人忘记回去,客人也不出发了,侧面烘托琵琶女弹技的高超。10.下列对《琵琶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

《琵琶行》(节选)教案

《琵琶行》(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孩子们,老师特别喜欢古典诗歌,刚才大家课前背诵了几首古诗,老师听得意犹未尽,还想听! 2.我想听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送别诗(生背) 我想听一首描写景物的山水诗(生背) 我想听一首描写军旅生涯或战争的边塞诗(生背) 3.真棒!看来你们积累的诗歌真不少,这个还会吗?(课件出示)乐器 4.生读并欣赏乐器图片,最后一张图引入琵琶,生介绍这种乐器。 5.生讲到指法、曲目(课件),那么,琵琶这种乐器会弹奏出怎样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赏析《琵琶行》(节选)。 二、学文 1.生初读诗歌(齐读) 2.那么如何鉴赏诗歌呢?(出示课件,介绍鉴赏诗歌的方法) 3.生自学(同桌之间互相帮助,结合资料完成) 4.生按顺序汇报 a.题目“行” b.作者 C.了解题目和作者,还要细读注释 D.修辞 E.对诗句的理解和修辞方法结合起来就是对诗歌的赏析 5.诗意、修辞 6.请同学们再读这4句诗,感受音乐的变化 三、拓展 1.在全是忠描写音乐的不仅仅是这4句,还想理解更多的话,请看屏幕(出示课件) 2.师放音乐朗诵 3.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所表现出的旋律时而如急雨般急促沉重,时而如私语般轻柔尖细,当两种声音交错惨杂是,又如斟酌落玉盘般的清脆圆润,这旋律一会变得如莺语般婉转流利,一会变得如冰泉般冷涩凝结,一会又变得如银瓶乍破、刀枪铮鸣般低沉雄壮,而当一曲弹奏完,却是像布帛撕裂声一样戛然而止。 4.从琵琶女弹奏出的这些变化万千的旋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而诗人白居易却是最先感受到的,而且是感受最多的人,所以他在诗中写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6.正是因为他和琵琶女有着相似的遭遇,所以他还在诗中写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7.请同学们在视觉上、听觉上再体会一下琵琶这种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不同寻常的魅力。

《琵琶行(节选)》教案1

《琵琶行(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诵、背诵。 2. 欣赏作者以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高超艺术技巧。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比喻和通感,化无形的音乐为可感的视听形象。 2.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诱思探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唐诗》走过了3000多年的曲折岁月。《唐诗》是我国诗歌的一座高峰,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耀着历史前行。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诗人才子。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诗是这样写的: [投影诗歌]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师: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这位诗人是谁?(白居易。)诗中提到的两篇代表作是什么?(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二、文学常识 1、歌、行、引

刚才谈到了《琵琶行》、《长恨歌》,下一课我们即将学习的是《李凭箜篌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形式多采用五言、七言、杂言。 2、作者小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有《白氏长庆集》。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3、填空检测:(学生笔记) [投影]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白氏长庆集》。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从诗句“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可知,白居易的这两首诗当时极为流行。 三、基础知识(检查预习)[投影] 1、识记生难字 浔阳(xún)荻花(dí)声声思(sī)捻(niǎn) 霓裳(ní cháng)间关(jiàn)冷涩(sè)舫(fǎng) 2、读准多音字 曲调:diào 其它读音:tiáo 组词:调节 幽咽:yè其它读音:yān 组词:咽喉 其它读音:yàn 组词:狼吞虎咽 铁骑:jì其它读音:qí组词:骑马 3、识别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通“划”意思:划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琶琵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题解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深秋。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岁,在江州任司马。州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掌管军事,但白居易此时是有虚职而无实权。白居易无辜遭贬江州司马后,开始还恬然自安,与三五知己登山游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浔阳江头,他遇到一位来自京都、漂泊江湖的琵琶女,往还之际,顿生强烈的天涯沦落之感。这首长篇叙事诗,正是有感而发。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情哀以思,其辞丽以则。” 读这首叙事诗,不能忽略序言。序言不仅交代了时间、背景和写作原因,而且巧妙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为我们准确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提示作用。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船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

《琵琶行(节选)》小作文训练及范文

2018年秋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小作文训练之借鉴白居易《琵琶行》(节选)相关音乐描写 生活中总有一曲旋律曾拨动过你的心弦,引起过你的共鸣…… 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把音乐描写出来。 要求: (1)音乐的描写必须符合人物心情。 (2)音乐的描写必须使用叠词和比喻的修辞、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4)不少于200字。 女子轻叹一声,垂下星眸,纤纤柔荑按住笛孔,可可朱唇吐气发兰。笛声如诉,初闻其间,只觉长风振林、微雨湿花。一段凄怨往事正娓娓道来。低回婉转,沉悲良久。笛声渐响,女子愁眉渐舒。笛音中偶有玉珠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先如鸣泉飞溅,清流激湍;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笛声飞扬,繁音渐增,其中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极万千变化之致。但闻两声萧萧,若有若无,终归万籁俱静中。一曲终了,而听者仍心醉神驰,久驻不散,女子也不禁住为这莞尔。一(8)王鹏 清脆的琴声缓缓响起,跳动的音符编织成一曲《致爱丽丝》,分明触动了心房。钢琴声如雨,如树枝上挂着的水珠不慎跃入湖面,一声、两声……湖面泛开了涟漪。湖边的柳树似乎也沉醉其中,随着乐声转向欢快,它翩翩起舞,伴随着阵阵微风,柳絮纷飞、盘旋,深情与湖面相拥。皎洁的月光倾洒在湖面,琴声转向低沉,如泣如诉,如烟如梦,像舒展的轻纱,像缠绵不尽的丝丝缕缕。乐声如流水般从指尖倾泻出来,流入静悄悄的夜。悠扬的曲调流转在寂静的夜空,月光点缀着一方黑暗,余音不散。一(8)陈美如清越的钢琴声渐渐响起,像是清幽的月光浅浅照进窗台,也照进了我的心田。悠扬的琴声,点点清晰,像是从花叶上坠落的水晶般圆润露珠,又像是即将落下的夕阳照亮了黄昏。轻缓的节奏慢慢变得急促,像是轻柔的风渐渐刮得猛烈。原来的清脆已变成狂风呼啸的暴雨,更像是一只雨燕在暴风雨中苦苦挣

《琵琶行(节选)》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琵琶行(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诵、背诵。 2. 欣赏作者以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高超艺术技巧。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比喻和通感,化无形的音乐为可感的视听形象。 2.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诱思探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唐诗》走过了3000多年的曲折岁月。《唐诗》是我国诗歌的一座高峰,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耀着历史前行。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诗人才子。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诗是这样写的: [投影诗歌]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师: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这位诗人是谁?(白居易。)诗中提到的两篇代表作是什么?(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二、文学常识 1、歌、行、引 刚才谈到了《琵琶行》、《长恨歌》,下一课我们即将学习的是《李凭箜篌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后成为古

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形式多采用五言、七言、杂言。 2、作者小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有《白氏长庆集》。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3、填空检测:(学生笔记) [投影]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白氏长庆集》。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从诗句“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可知,白居易的这两首诗当时极为流行。 三、基础知识(检查预习)[投影] 1、识记生难字 浔阳(xún)荻花(dí)声声思(sī)捻(niǎn) 霓裳(ní cháng)间关(jiàn)冷涩(sè)舫(fǎng) 2、读准多音字 曲调:diào 其它读音:tiáo 组词:调节 幽咽:yè其它读音:yān 组词:咽喉 其它读音:yàn 组词:狼吞虎咽 铁骑:jì其它读音:qí组词:骑马 3、识别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通“划”意思:划 4、掌握词类活用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名词作动词,说话) 移船相近邀相见。(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5、辨析古今异义

琵琶行

《琵琶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琵琶行》的内容和诗人深沉的感情。 2.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3.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 4.背诵全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教学难点: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设想:.借助诵读和音乐,感受诗情。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深沉感情。 一、导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导入: 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弹琴技艺非常高超,琴声优美动听。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有一次他在荒山野地弹琴,正当他完全沉醉其中时,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定睛一看,听者竟是一个樵夫,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没想到这个樵夫竟然能准确说出他弹的曲子,还能领会曲中描绘的“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俞伯牙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原来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 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后人有诗赞美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是的,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大师,都颇爱音乐艺术,并有很高的造诣和修养。苏东坡曾在《前赤壁赋》中这样描绘过听音乐时的感受:“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果不是具有对音乐较深的感受力,怎能写出这样传神的文字呢? 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也对音乐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琵琶行》。 二、关于行 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是一种具有铺叙性质的歌辞。 三、关于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尤为著名的是属于感伤诗的两篇长篇歌行,即《长恨歌》和《琵琶行》。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还有《卖炭翁》(七言古诗)和七律《钱塘湖春行》。 四、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概括诗人在这首长篇叙事诗当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 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闻听琵琶女弹奏琵琶、讲述身世,并为她作了这首《琵琶行》。这首诗讲述的就是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的故事。 ) (2)理清诗歌思路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琵琶女弹了琵琶曲之后,诗人白居易为她翻作《琵琶行》。) 诗人的情感有什么变化?(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两个。诗人、琵琶女。) 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并品味意境

琵琶行(拼音版)

pí pá xíng 琵琶行 bái jū yì 唐白居易 xún yáng jiāng tóu yè sòng kè ,fēng yè dí huā qiū sè sè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zhǔ rén xià mǎ kè zài chuán ,jǔ jiǔ yù yǐn wú guǎn xián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zuì bù chéng huān cǎn jiāng bié ,bié shí máng máng jiāng jìn yuè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hū wén shuǐ shàng pí pá shēng ,zhǔ rén wàng guī kè bù fā 。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xún shēng àn wèn dàn zhě shuí ,pí pá shēng tíng yù yǔ chí 。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yí chuán xiāng jìn yāo xiāng jiàn ,tiān jiǔ huí dēng zhòng kāi yàn 。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qiān hū wàn huàn shǐ chū lái ,yóu bào pí pá bàn zhē miàn 。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zhuǎn zhóu bō xián sān liǎng shēng ,wèi chéng qū diào xiān yǒu qíng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xián xián yǎn yì shēng shēng sī ,sì sù píng shēng bù dé zhì 。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琵琶行》(节选)课外阅读练习

《琵琶行》(节选)课外阅读练习 任盈盈演奏《笑傲江湖曲》 金庸 令狐冲又惊又喜,依稀记得便是那天晚上所听到、曲洋所奏的琴韵。 这一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柔雅致,令狐冲虽不明乐理,但觉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这婆婆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奏了良久,琴韵渐缓,似乎乐音在不住远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细微几不可再闻。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地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 箫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王元霸、岳不群等虽都不懂音律,却也不禁心驰神醉。易师爷更是犹如丧魂落魄一般。 (摘自《笑傲江湖》) 1.有人说“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中的“遥”与“外”应该交换位置,这种看法对吗? 2.第2段最后一个长句子的意境,与《琵琶行》中哪4个诗句描写的情景相似?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说“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是因为演奏者的思想性格,情感经历迥异。 B.第2段描摹箫声,具体生动地反映了一年四季自然景物变化的情景。 C.第3段描写音乐主要采用侧面烘托和通感的修辞方法。 D.文中写王元霸、岳不群、易师爷等都不懂音律,但却听得心驰神醉,丧魂落魄,这样描写有点儿自相矛盾。 E.《笑傲江湖曲》是小说《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所以曲调既粗旷又细腻,既豪放又典雅。 参考答案 1.可以有“对”与“不对”两种意见。认为应该交换位置的:“数里”比“数十丈”遥远;认为不必交换位置的:这里的“遥”,即指相对地“远”,与下文的“外”同义。 2.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B D(B项只是概括地反映,并非“具体”;D项,音乐是最为通用的“语言”,即使不懂音律,只要倾心相听,照样会被感动。)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琵琶行》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文】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