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通用技术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第二节 明确问题(一)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通用技术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第二节 明确问题(一)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通用技术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第二节 明确问题(一)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通用技术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第二节 明确问题(一)教案 苏教版必修1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

文档内容:明确问题

章节: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第二节明确问题

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案例明确问题的内容,比较和判断问题的价值;

(2)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培养表达和观察能力;

(2)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3)通过明确问题的内容、价值的分析讨论,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环保意识,节约意识;

(2)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态度;

(3)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能够明确问题的内容和价值;

(2)明确要解决这些问题所受到的限制。

三、教学难点

(1)问题的价值比较和辨析。

(2)比较和判断问题的价值。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这节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它由“明确问题与价值,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设计计划”三部分组成。本节共有两个课时组成,本课时重点讲第一部分“明确问题与价值,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它是在发现问题基础上展开的,对于能不能明确这个问题,有没有深入探究的价值等做出了分析与判断。因为本课时关系到设计的切入点,同时对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前期性的评估,为此它的地位很重要,不容忽视。

明确问题是继发现问题后,技术设计的下一个重要阶段,是全书分阶段探讨设计过程的开始,是学生独立设计项目、独立进行设计活动关键一步。它对学生理解设计一般过程、建立发展问题认识问题形成对问题敏感性,以揭示明确任务具有重要作用。本课时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是一种在日常生活有广泛运用,且可以形成能力迁移的课

程内容,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知识的积累要求比较高。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重新认识技术问题的价值,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明确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2. 设计理念

明确问题的设计,要关注“载体”的选择。首先能充分利用好教材上的“载体”,对于相关的素材作一个统一的了解,如明确问题中的“能否设计一个能回收天空中常常出现的不明飞行物的产品?”与“怎样才能将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地利用起来?”这两个例子,从中解析与理解明确问题要把握的三大要素。对于问题的价值,根据课本中的6种常见判别方式进行多方面的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尝试。对于课本中的台灯设计活动作为一个重点载体进行发挥,让学生在这一模拟的环境中去体会明确问题的价值,了解从中受到的限制,从中让学生得到较好的思维锻炼。

3. 教学策略设计

通过明确问题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学生认识到明确问题的重要性而展开,进而提出明确问题的内容和价值。通过分析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案例,引导学生从技术、生活等角度,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回答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价值。有能力的小组,可以提出多种价值拓展以及遇到的限制条件。针对学生提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说明与分析,在此过程中体会明确问题的意义与价值,并归纳总结出明确问题的要求和如何突破限制。

本课时主要通过案例、图片展示进行启发式、自学式教学,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又通过事实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体会明确问题的价值、受到限制等等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技术问题。

(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来“明确问题”,并说明明确问题的价值和限制要素。

(2)通过学生亲自体验生活例子和实物展示,学习、体会明确问题的内容、价值和限制条件。

4.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已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的途径,但发现了问题就可以进行构思设计方案了吗?你所提出的问题明确吗?这样的问题会问倒一片学生,问题的内容要怎么明确,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有价值,在众多有价值的设计问题中如何确定可行性的设计问题,他们都缺乏认识。因此如何让学生从有价值的问题中明确有意义的问题、最终确定设计项目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重点分析的内容。以高中学生的知识、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学习,对生活中的一些技术问题的价值与限制条件能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与设想,可能有的是不全面与不准确的,但是通过这样的练习与分析能够使学生对于明确问题能作深一步的了解,同时学生的智慧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现。我们可以对于上一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寻找相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大众分析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技术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技术中明确问题的理解与把握。

六、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的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通用技术专用教室、教学课件PPT、台灯等。

2. 教学课件的准备

教学课件比较简洁,多以直观的图片来说明,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

七、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说一下发现问题的来源与途径、方法。(从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课,同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价值的讨论),那么我们就来系统的研究一下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吧。

教师:先从以下两个问题“①能否设计一个能回收天空中常常出现的不明飞行物的产品?②怎样才能将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地利用起来?”来看看同学们对于一个问题的内容是否明确作一点了解。

(通过PPT展示图片,让学生分组交流发言,引入本节的内容“如何明确问题”。)(能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问题对于技术发展的有着深远的意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重大。从小培养在善于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明确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人前瞻性眼光的基本要求。

【新课教学】

1.明确解决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发言我们可以总结出“明确问题的要点”。(通过PPT展示明确了问题的内容的三大基本要求)分别是:(1)问题表述本身——核心的概念;(2)问题产生的原因——涉及的环境;(3)提出问题的目的——基础与条件。从这三方面,我们可以指向确定问题是否有价值。

教师:为此我们总结出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的基本要素,可以通过它来判断其它问题的价值。这些要素分别是:(1)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学原理?(2)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3)在你调查的范围里,该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4)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

(5)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发展以后呢?(6)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投入是多少?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

接下去我们以上总结来判断以下问题的价值,请同学们好好思考,体会问题价值应该考虑到的要素,避免做无用功。

1.能否制造一个不需要任何能源的机械装置带动车辆运行?

2.能否去火星上种果树?

3.能不能把水变成油?

4.怎样才能把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利用起来?

5.能不能让成人再出新的牙齿?

6.能不能让父母随时知道自己的孩子在那儿,在做什么?

永动机:空想与诈骗

教师:通过以上问题的练习,同学们对于明确问题的价值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去请同学们自己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其他同学对于提出的问题来做价值判断,并说明你的看

(学生讨论时间,教师主要是引导的作用。)

教师:结合同学们讨论的结果,经过同学们的分析、点评。我们可以得出,有的问题很明确,但没有实际研究价值,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也有几个有研究潜力现实与价值。

(通过生活举例讨论,引导学生再回到课本,对于课本中的案例进行分析。)

教师:接下去,我们对于课本P85的案例进行了解与分析。孙宇等同学为了制作适合于学生的台灯,

除了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外,进行了主观分析,还可以借助于一些研究手段(如信息收集、调查分析等)来进行。这样,既可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又可以为分析问题解决的条件及实现的可行性、提出设计要求奠定基础。

(通过PPT 展示孙宇等同学调查问卷表图片,让学生直接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评析中深化认识。)

教师:在PPT 的展示统计结果图表图片中,同学们对于谈谈孙宇等同学借助信息收集、调查分析等手段明确学生台灯问题的内容与价值的过程是否合理?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要保持肯定的态度。从方案实施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而可行性分析是解决问题受到的实际限制。从这儿引入下一部分的学习。)

2. 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

教师:同学们对于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之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是否就在于一帆风顺了呢。(通过学生的回应)对,我们还应了解与明确解决这一问题所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使有时候理论上非常可行,但在现实中不一定能解决得掉,所以明确设计所应受到的限制和所要达到的标准,进而提出设计任务与方案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教师:请同学们配合课本与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谈谈问题和设计可能受到的限制的主要因素。

(通过自学与分组讨论我们可以归纳出限制的主要因素。)

教师:我们从可以得出,限制的主要因素由两个方面决定的:①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解决的标准;②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不同的设计对象往往有不同的特点,其产品的功能、大小、安全、外观、耐用性等方面的设计标准也有所不同。如:儿童玩具、门锁等。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进行技术设计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教师引导,从主客观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教师:以假如要设计一个家庭书架为例,你认为从设计对象角度看应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讨论后填写在课本的空格内。

教师:我们也可以写台灯设计的一般要求,来理解与把握设计要求是否合理,你还有什么补充和修改。通过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可以更完善我们的方案。

教师: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吧:

教师:讨论高一(1)班孙宇同学对台灯设计所提出的一般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准 对象特点不同,

设计标准不同 成本、环境等的限制

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 主观条件:知识和技能

客观条件:人力、物

力、财力以及时间

(教师引导,结合实际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考虑。)

【课堂小结】

明确问题的内容,确认问题的价值,可以为分析问题解决的条件及实现的可行性、提出设计要求奠定基础。分析解决问题所受到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明确设计所应受到的限制和所应达到的标准,进而提出设计任务,可以保证问题的解决和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课外作业】

(课本第88页“马上行动”)

如果你自己动手制作一盏台灯,请考虑各种限制因素,填写表格。

八、教学反思

通用技术是高中阶段开设的最有价值、最有意义、也最能体现新课改特点的一门课程。学好这门课的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受到基本技术训练和教育,更重要在于她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技术、构建创新型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在教学中发现,采用激励式和评比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绝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的把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堂课,让学生们主动地学、快乐地学,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多数学生主动热情,充满自信,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使得“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模式在课堂收到的良好效果。

高中通用技术 1.3《技术的未来》(2)教案

技术的未来 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 文档内容:技术的未来 章节: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第三节技术的未来 课时:共1课时 作者:刘洪艳(台州市黄岩区院桥中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在阅读畅想中,在交流讨论中,领略技术世界的奥秘和神奇,了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了解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养成主动深入地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看待技术。 (3)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小组合作、交流表达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对技术的未来进行畅想交流、案例分析和技术对未来的发展的辩论,初步掌握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等思想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2)通过学习,加强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3)形成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技术的未来发展形成积极的情感和理性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 通过总结和联系,使学生对技术的价值、技术的性质和技术的未来有整体的认识,把学生快乐地、理性地带进技术世界。 四、教学方法 讨论、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章作为《技术与设计1》的第一章,既是全书的逻辑起点,也是全套教材的逻辑起点,因此不仅对全书具有引领作用,对全套教材也具有引领作用,他为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走入技术世界搭建了平台,也为学生开展技术设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章通过引领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理解技术的基本知识,感悟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的方法,形成对技术的敏感性和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从而为学生进行其他模块的技术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和情感基础,较好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形成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对于

苏教片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全套教案(最完整版)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全 册 教 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一)教材分析“技术的”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技术人类需求技术的。使学生感受技术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直观图片、详实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用技术课程介绍 1.何为是通用技术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为何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3.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程? ⑴在学习中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学中做,做中学,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现设计过程。 ⑵学习中要采取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能力的提升。 ⑶注意运用教材,明确“学习目标”,注重技术思想与技术方法

的学习,注重探究和实验。教学内容 [板书](一)技术的含义[板书]1.技术的产生创设情境 归纳总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004页内容 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着衣以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的产生;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抵御外来侵害,于是有了建筑技术的产生;需要出行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有了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需要交往以保持与别人的联系,于是有了通信邮电技术的产生…… 结论: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阅读教材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板书]2.技术的发展创设情境 案例分析: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阅读教材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 归纳总结讨论: 1.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那么世界将会是怎样的? 2.人类对光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 总结: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讨论并回答案例分析:

通用技术一教案全套(加实验34课时)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技术的价值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通用技术》新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改变旧的传统教育模式,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师生、学生间互动教学、自主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对周边的技术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得出结论。 2、教师构建互动,让学生探究。从而掌握知识,拓展知识和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 3、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解答问题培养其自主探究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培养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的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和关注技术。 2、难点: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其有关知识的拓展。 [难点突破]由教师引导,通过集体或小组讨论,初步形成结论,最后由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1、模式:探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2、策略:通过实验、讲授、提问、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感受技术就在身边,技术不断发展,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社会、对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学生积极地探究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3、手段:多媒体设备、课件、实物。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开导篇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通用技术,并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如何学好通用技术的有关问题及其模块设制展开了讨论,使大家明确了学习通用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天我们就通用技术课的技术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钉、拔木条上的钉子》 器材:木条、铁钉、平嘴钳、圆头铁鎯头、羊角铁鎯头。 [创设情景]:木条、铁钉、鎯头是制作家具修理家具常用的材料和工具,属木工。 下面请一位同学帮同学们在教室里做一个挂雨具的架子。 1、首先钉一枚铁钉到木条上(任选一件工具) 习惯上学生一般选择铁鎯头。 【提问】为什么选择铁鎯头,而不钳子? 因为铁鎯头专门用来敲的,而钳子是用来剪和钳东西的。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高中通用技术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教学案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 学习目标 1.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停息,并进行处理。 2.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能制定一般的设计计划表。 知识要点 一、发现问题 1.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由别人给出的问题;基于目的由设计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2.发现问题的途径有: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等。 二、明确问题 1.问题的价值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学科性、新颖性、实用性、技术可行性、投入产出比等。 2.问题解决所受的限制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的: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准、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限制是一种对设计的约束。 3.制定设计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使用与维护。 例题分析解答 于是他设计出右图这双鞋子。按下鞋侧的按钮,就可将鞋在27码 至37码之间调整。据称,对很多两只脚不一样大的孩子来说,这样 的鞋子是再好不过了,他们可以根据两只脚的尺寸自由调节鞋子。 这个家长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是() A、观察日常生活 B、收集信息 C、分析信息 D、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考核要求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应用 考核难度容易题 参考答案 A 解题分析发现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四种:观察日常生活、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这是一个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这位家长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从而发现了问题。【例2】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件小发明。可是在他申请发明专利时,才猛然发现相同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早有销售了。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忽略了设计的() A、发现和明确问题环节 B、制定设计方案环节 C、制作模型和原型环节 D、测试、评估和优化环节 考核要求判断问题价值的方法应用 考核难度稍难题

(2020年编辑)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完整全套教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一)教材内容分析 “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人体现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 技术与自然体现技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 教学重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特别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较陌生,难于理解。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需求。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 策略: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生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 方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 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分配:2课时 (七)教学流程:

通用技术教案

通用技术公开课教案 课题:认识结构授课人: 课程标准: 1.了解结构的涵义概念,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2.能结合1~2种简单的结构案例,分析结构是如何承受应力的。3.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报告。4.能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纸,做出模型或原型。 5.难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结构的涵义,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2.能结合1~2种简单的结构案例,分析结构是如何是如何承受应力的。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过程感受结构的受力情况,体验结构所受不同类型的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科学的实践操作。 教学重点: 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涵义;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案例,充分让学生参与讨论、动手实验、演示实验等多种方法教学关键: 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 教学辅助: Ppt课件、教材、多媒体教室 教学流程设计: 引入 前段学习了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了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年将进一步学习技术设计的几个重要思想与方法,包括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 一、了解结构 过渡: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结构。这些结构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物体中,也存在于人类创造的各种物体中。 多媒体展示:选取蜂巢、雪花、贝壳、桥梁、长城等图片让学生感受结构的形态,它们的共同点是: (1)各自都有组成部分 (2)是有序的搭配和排列 生活中常见的结构都要承受一定力的作用。那么结构与力有什么关系呢? 多媒体展示:选取桥梁和椅子有受力来分析两者有受力情况。 二、结构与力 通过分析椅子和桥的共同之处; (1)这些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形状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高考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整理知识主干资料

通用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 (4)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6)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例如: 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 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 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绿色产品: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的总称。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例如:助听器的发明。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 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3、技术的综合性 (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 系。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展,科学是回答“为什么”);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侧重改造和利用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气机、贝尔发

浙江新高考选考通用技术之电子控制技术

浙江新高考选考通用技术之 电子控制技术 概述 本模块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一个选修模块。 本模块的教学应紧紧围绕技术课程的目标展开,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努力反映电子技术的新成果。教学过程强调基于提高生活质量、基于问题解决、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设计。鼓励设计方案的多样性,注重引导学生在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形成的同时领悟出电子技术设计的思想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在电子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创造和共通能力,使学生成为电子技术学习的主体,更好地面对当今技术社会的挑战。 本模块的教学应反映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中技术设计的思想方法。 本模块分设传感器、数字电路、电磁继电器、和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四个主题。模块-主题结构如下图。 前面三个主题分别阐述了电子控制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重点是各部分的作用、原理和应用,第四个主题是将前面三个主题组合成一个控制系统,通过应用性设计,对“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的内容进行应用、综合和拓展迁移。本模块的重点是在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上。 模块内容通过对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军事武器的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结构和电子控制系统结构的完整概念,明确传感器、数字电路和电磁继电器作为电子控制系统的三个主要环节的作用,了解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亲历设计过程,使学生理解电子技术、亲近电子技术。可能有一些学生缺乏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补充电阻、电容、电感、三极管、放大器等知识和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如多用电表、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模块的四个主题,建立电子控制系统的完整结构概念是前提,传感器、数字电路、电磁传感器掌握运用是基础,电子控制系统的综合应用是载体,通过电子技术的操作方法和试验方法的掌握,领悟技术与设计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促进所学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完整word)高中通用技术教案方案的构思方法

方案的构思方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方案构思的几种常用方法; 2、能灵活地运用草图法、模仿法和迁移法等方法进行方案的构思; 3、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中台灯和相框的方案构思实践活动,感受设计的快乐,培养富于想象、敢于表现、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良好的合作交流态度。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第2时的内容。方案的构思是整个技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技术产品设计中最有挑战性而又最能表现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环节。在整个模块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方案的构思方法”这一节总共有三个内容:设计分析、方案的构思方法、方案的比较和权衡。本课时是在上课时进行了“设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构思”,并形成多个方案,为后面“方案的比较和权衡”作准备,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设计分析”阶段,同学们在脑海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了,但是这些想法还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统的,而且也是不具体的。怎样把这些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统的设计想法变为能看得到的、比较完整的具体方案呢?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构思方法,但这些方法不能只是讲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应通过学生自亲参与方案的构思过程中来体会和运用。方案的构思方法有很多,教材上介绍了四种方法: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和奇特性构思法。其实介绍哪种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方案的构思。所以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设置了四个台阶式构思方法“画”—“仿”—“移”—“破”,并设计了相应的构思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方案的构思方法,并有效地进行方案的构思。 本课时教学重点:组织学生亲身参与方案的构思,体会草图法、模仿法和迁移法等方法在方案的构思中综合运用。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对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了一定理解; 2、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重要的作用,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实现的目标; 3、对构思方案有一定畏难情绪,对方案的构思方法还不是很清楚; 4、在设计分析阶段对设计对象有了一些想法,有一定创造冲动和较大创造潜能 本课时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对“方案构思”的畏难情绪,合理安排好课堂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使学生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四、基本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 基本思路遵循“从生活中来”,最后“回归到生活去” 设计作品赏析------构思方法学习------方案构思实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贯彻以下理念: 方案构思并不难; 相信自己的创造潜能; 交流和合作是设计中的非常重要的品质,要敢说善听。 五、基本教学策略 1、在开篇展示构思巧妙而且学生比较熟悉的设计作品(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2、设计台阶式(由易到难)的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一步步由浅入深地进行构思,并形成方案,享受到成功和创造的快乐; 3、对学生在方案构思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亮点进行及时有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对方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 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 多媒体投影展示几个新颖的设计,这些作品基于什么目的而设计的,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师:这些作品是怎么的呢? 生:设计出的。 师:我们要知道完成任何一事情都有一个过程,须遵循一定的步骤,设计也不例外。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技术世界因设计而愈加精彩,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键。我们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实际需要。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世界上这些实用的产品是怎样设计出的吗?是凭空想象的还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呢?是的,任何一种产品的设计不是一步到位、立竿见影的,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创新活动,它有着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那么设计一物品需要哪些过程呢?这节就让我们一起体会技术产品的设计过程。2.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情境问题]大家在户外玩累了,想休息一会,却不能马上找到一个合

适的小凳?(详细资料见本p46) 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要去设计一个适合便携式小凳呢? 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设计呢?首先让我们熟悉一下,设计应该遵循的一般设计过程,至于为什么要按照这个过程完成设计,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们将逐步解释。设计的一般过程: 二、制定设计方案 一、发现与明确问题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1 发现与明确问题 从本质上说,设计就是一个问题的求解过程,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陈晨同学在平常的生活中是怎样发现便携式小凳的设计问题的?在发现问题之后我们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完成什么工作? 生:看看自己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师:对,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问题是否值得我们去解决,凭我们现有的能力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在明确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明确设计要求,现在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陈晨,在这个便携式小凳的设计项目在确定之前需要做哪些事情呢?填写书上第47页的“马上行动”。经过环节 具体工作

通用技术《发现问题》教案

发现问题 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 文档内容:发现问题 章节: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第一节发现问题 课时:共1课时 作者: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徐李强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与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2)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共三种; (3)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与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能分析讨论发现的问题,认识到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2)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能不断的深入了解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人类技术的进步; (3)培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勤于思考的习惯,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于技术世界充满好奇心,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经常接触到却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 (2)培养各种思维和创新意识,激发探究欲望和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 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2. 初步了解并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三、教学难点 多渠道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处理。 四、教学方法 故事法、教授、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发现问题”是《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技术设计过程首要阶段,对于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从而建立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系统阐述,并进一步拓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敏睿地发现问题。本节内容是本册教材分阶段探讨设计过程的部分内容,是学生确立设计项目,进入独立设计活动的第一步。本节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是一种在日常生活有广泛运用,且可以形成能力迁移的课程内容。 本节内容让学生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2. 设计理念 发现问题的设计,要关注问题“载体”的选择。首先要我们以军事发展图片开始引入军事的发展主要来源于“问题的发现”再由一个经典的故事“一条线与一万美元”开始,对于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做出了分析研究,最后以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引出本章节的内容。然后又回到课本,按照教材上的要求,我们对于相关的概念作一个统一的了解,如什么是问题?问题的分类等等。在讲问题的三大来源时,积极运用生活中的相关例子。从中引出,问题的重要来源之一: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对于流线型的汽车、电话的发明等,传统的说明发现问题的途径还可以是别人提出来的与在试验中主动发现的。对于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身边的问题,强化学生的理解。 对于第二部分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本校学生制作的房屋模型,让学生了解观察日常生活,你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通用技术教学计划(必修1) 2010年-2011学年度上学期 南尚乐中学宋继恩2010年9月 一、课程内容分析及整体教学思路: 《技术与设计1》模块内容包括5个章节内容,主要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为此,需要学习各种基本的技术概念和过程。对于设计,不要死记硬背概念,不要机械理解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设计过程介绍的是一般的过程,不是规定的程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运用。 技术与设计不是专业设计师眼中纯粹的理论说教,也不是遥远的童话,而是技术与生活的桥梁。解决问题是技术设计的基本起点,问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和周边的环境。从广义上讲,设计是为了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分挖掘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技术与设计产生发展的前提。设计应该追求创新,而创新的过程需要不同思想的碰撞,需要不断的反思。在教学中,交流和评价既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过程成功完成的途径、方法和保证, 它们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这几部分内容应该是融会贯通的,不能机械割裂。特别是第一二章节,它是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彻于技术教育的始终。 二、当前学生状况分析: 1、学生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2、学生对亲历技术活动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材特点分析: 1、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开放、反思、合作学习。 3、体现人文精神,启迪学生领悟融于技术的人文内涵。 4、挖掘技术内涵,重视提高学生综合技术素养。 四、教学方法: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讨论、思考、探究、实践、活动等方式。 1、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2、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 3、重视各种技术活动的具体指导。 4、倡导合作性的学习方式。 5、加强学生的个人辅导。 6、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7、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通用技术各个选修模块的特点及内容

通用技术各个选修模块的特点及内容 通用技术以普通高中的基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统一为基本原则确定课程内容,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特征,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及其选择性的统一。通用技术各个选修模块充分考虑了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地区间的差异和城乡学校的不同特点,选择余地大,适用面广,应用性强,为学生和学校打开了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懂得选择,激发职业意识,学习规划意识,进而规划人生。选修模块是两个必修模块的所学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等方面的进一步应用和拓展。下面具体介绍通用技术的七个选修模块的特点及内容。 一、电子控制技术 (一)教育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控制技术在工业、农业和科研部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中学生喜爱的一种技术。 通过选修的方式研习电子控制技术,学生能更广泛地了解技术世界,更深入地学习系统和控制等技术的核心概念,更广泛地接触技术设计的实践锻炼,更多地接受技术思想方法的训练,从而实现对技术与设计必修课程的拓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融于更加广阔的技术世界之中。同时,电子控制技术为未来的工程师和准备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电子控制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选修课程而言,教学所需的设备较为简单。由于原来很多学校都开设过电子技术课程,不少设备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场地还能利用,原来的师资经过培训后即可上岗。因此,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地区也可以实施。 (二)内容设置 本模块由传感器、数字电路、电磁继电器和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四个主题组成。前面三个主题分别阐述电子控制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突出的是各个部分本身的作用。第四个主题是将前面三个主题组合成一个控制系统,并通过应用性设计,对必修课内容进行应用、综合和拓展。整个模块的重点是在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上。 二、建筑及其设计 (一)教育价值 之所以选择建筑及其设计作为选修模块,一方面是由于建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人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建筑,建筑技术是最具实用价值的技术之一,因而学习建筑及其设计的一些内容对学生提高生活质量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另一方面,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是不同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和不同时代风貌的写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建筑及其设计有利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 建筑是学生时时刻刻都要接触的物质产品之一,是学生能使用和感受到其功能的物质产品。这使得本模块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筑设计不仅要用到在“技术与设计1”及“技术与设计2”模块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思想方法,而且要接触和运用多种技术知识和技能,因而学习建筑及其设计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熟悉技术设计的过程与方法的好载体。另外,学生的建筑设计对象可以是一栋建筑的整体设计,村镇或小区的规划,也可以是一扇门、窗的结构、造型设计,还可以是新设想的设计以及改进性设计。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广阔的选择空间,学校教学也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学校与学生情况确定学生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二)内容设置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案例 精品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案例 题目: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教材从技术试验的定义分析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技术试验在技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几种技术试验的方法,阐述了技术试验报告的写作范例。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中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技术试验是人们为了寻求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或对所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检验的一种实践活动。技术试验在技术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技术创造的重要手段,是为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重要科学资料和各种数据的重要环节,也是技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保证,所以本节课在全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在学习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后学习这一节的。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的重要方法。学生学习了技术试验以后,学会一种技术探究的好方法,从而为第三单元设计的过程、原则及评价的学习作好铺垫。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设计中的作用,了解几种常用的技术试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要认识一些常见的技术试验过程,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能进行基本的技术试验,会写简单的技术试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选择正确的技术试验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对待技术试验中的失败问题。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设计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对待技术试验中的失败问题。 五、教学资源:纸张、钩码、支撑架等试验用品,赵州桥、九江长江大桥、悉尼港湾大桥等图片。 六、教学过程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全套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考试内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考试要求:了解(a)) 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②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考试内容: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考试要求:了解(a)) ①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②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④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⑤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⑥技术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与自然(考试内容:技术对自然的价值;考试要求:应用(c)) ①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②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4.技术的两面性(考试内容:技术的两面性;考试要求:了解(a)) ①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②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目的性 ①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②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考试要求:理解(b)) ①创新性是技术的灵魂所在,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新;②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I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II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③一些重要的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技术的综合性(考试内容: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考试要求:理解(b)) ①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技术发明者在技术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②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并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专利申请过程:1、提交申请;2、受理;3、初审;4、公布;5、实质审查;6、授权。 三、技术的未来(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考试要求:理解(b)) 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①设计成为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②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③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改进产品的性能。 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①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做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②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③技术进步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3.设计的丰富内涵 ①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②技术设计侧重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实用等,围绕技术的目的而展开;③艺术设计侧重欣赏、审美、色彩、造型、视觉效果、包装等,强调感觉的需要

四川省2013年高中通用技术 第三章第一节 发现与明确问题教案 广东版

《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 发现与明确问题 一、教材分析 《发现与明确问题》是广东版教材的《技术与设计1 》第三章的内容。 “发现与明确问题”是技术设计过程的首要阶段,而发现问题又是明确问题的前提。它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建立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以及揭示与明确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弄清楚设计的技术问题,进而判断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是否当前可以解决,是否值得解决。本节内容是本册教材分阶段探讨设计过程的第一章的部分内容,是学生确立设计项目,进入独立设计活动的第一步。本节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是一种在日常生活有广泛运用,且可以形成能力迁移的课程内容。 本节内容让学生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发现与明确问题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2)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3)能判断是否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能力与条件。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能分析讨论发现的问题,认识到发现问题的重要性;(2)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能不断的深入了解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人类技术的进步; (3)培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勤于思考的习惯,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基础,对认识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初步具备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学习,对生活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能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与设想,可能有的是不全面与不准确的,但是通过这样的练习与分析能够使学生对于问题作深一步的了解,同时学生的智慧之光能得到充分的展现。我们可以从教室中的问题讲起,对于自己常常接触到的课桌、椅子、书包、灯、黑板等等发现它们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技术问题,提出改进方案,这样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技术问题的理解与把握。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2)学习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1. 电教设备:多媒体、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以发明家爱迪生激励)你想发明吗?想发明什么?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发现问题的激情。引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为本节课预设铺垫。)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有的发明和创造源于对问题的发现。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必备知识点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必备知识点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必备知识点 一、选择题 1. 易拉罐上方便拉环的设计是针对产品设计中的哪个方面(人机关系)。 2. 煮饭时要先洗米、添水、插电,最后按开关,这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在这种流程中,做事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成为(时序)。 3. 控制系统中属于自动控制系统的事(花房恒温控制) 4. 在我国,家用电器使用的交流电一般额定电压是 220V、频率是50Hz,这体现家用电器的设计符合了技术的(技术规范性原则)。 5.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了发明者的创造并赋 予发明人一定的权益。使发明者能设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下列不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是(经营权)。 6. 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作模型或原型;③制定设计方案;④产品的使用和维护;⑤测试、评估和优化。正确的顺序是(13254 )。 7. 1769年,瓦特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研制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时由于几乎具有(专利性),让他成为一个很有钱的名人资本家。

8. 原先,人们到银行或储蓄所存取款需要人工填单、 记账等工作,自从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请问,这种流程优化属于(技术优化)。 9. 国家要求规定驾驶和乘坐摩托车需要佩戴安全头盔 保护人员安全,安全头盔属于什么结构(壳形结构)。 10. 某村民刘某买了一种名为“保果灵2号”的农药。 农药说明书上清楚地标着“连续使用2次,间隔期为20天”。刘某看后,当天便对果园连续喷洒了2次农药,准备20天 后再喷洒2次。七八天后,他家200棵柿树的叶子,果实全部掉落!请问,造成刘某家200棵柿树叶子、果实全部掉落 的原因是(说明书的内容条理不清楚,“说而不明”)。 11. “丢卒保车”、“一招不慎,全盘皆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它们主要反映了系统基本特性中的(整体性)。 12. 制作法兰以钢材为材料制造的用于管道等的连接器件。从制作工艺上看,有切削法和少切削法两种加工方法,从切削法到少切削法属于(工艺优化)。 13.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14. 某市红旗中学的姜鹏辉同学由于教室的窗户高,每 当阳光直射时,想把窗帘拉上很困难,而发明的光控全自动拉

通用技术教案必修1广东版

通用技术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 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 1、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 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融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 2、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 面的影响。 【学习过程】: 【导读】: 1、学习一门新课,主要掌握好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通用技术》是一 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 学分) 《技术与设计2》(2 学分)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 一、什么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二、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 a、运用科技手段可以改变物质材料的结构、性质或改变物质的种类。 b、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变废为宝,将那些利用价值不高或没有利用价值或有害的物质变为有价值、高价值的物质。 从劳动者看------ 科技型人员成为主体劳动者。 我国的劳动力状况:一方面大量的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下岗失 业,一方面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 2)、国际形式和我国的现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