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适应指导

大学生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适应指导

大学生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适应指导
大学生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适应指导

大学生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适应指导

主讲人:卓筱芸

主讲时间:2011年5月23日

摘要:初入大学校园的新生,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常常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要高度重视大学新生在适应期的心理问题,做好引导和调试,帮助他们迈好大学生活的第一步。本文就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做一简单讨论,旨在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帮助他们渡过这一关键时期,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大学生活中,顺利完成他们的学业。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心理问题调适对策

当大学新生摆脱高考的压力,带着几分成功的喜悦,带着对神秘殿堂的梦幻,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踏入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此时此刻,不少同学还沉浸在胜利者的自豪和兴奋之中,理想主义色彩比较浓厚。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学习习惯、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巨大改变,原来的梦幻会逐渐破灭和消失,许多同学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深入了解新生的心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科学对策,帮助新生竖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主要从新生存在的几种常见适应性心理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大学新生容易出现的适应性心理问题

(一)学习适应性问题

在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当中,学习适应问题是最重要的一个。虽然,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许多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仍对学生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很多知识学生虽然不理解但能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教学风格、学习方式就感到十分不适应。通过对大学新生的仔细观察和探索,我认为大学新生容易出现以下三点学习适应问题。

第一、学习动力不足,很多同学在读高中时,常会听到父母和老师这样鼓励:

“好好努力学习,现在是黎明前的黑夜,等上大学就轻松了!”这样大学新生们经过高考的奋力拼搏,如愿以偿进入大学后,就容易产生大功告成,终于可以歇歇的消极心态。再加上在大学不像中学那样身边总有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他们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就容易使中学时压抑得太久的玩乐行为尽可能地在大学里满足。

第二,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从中学到大学,无论是从教学的任务、内容、方法还是管理上都有很多的转变。在中学阶段,学习任务主要是科学文化的各种基础知识,学习内容重在巩固深入,为考上大学而努力学习,获取知识主要以教师的课堂授课为主,学生巩固知识的主要方式是题海战术,对老师依赖大;而大学的学习任务不仅包括基础知识,还包括专业技能,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刻苦钻研,大学生的学习科目多、变化快,学习内容追求博学。大学生强调启发式教学,课堂讲授时间相对少,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学提高。①如果这时候大学新生们不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克服在中学阶段养成的心理依赖性,就会造成学习的不适应,致使学习效率低下。

另外,还有少数新生在他们选择专业时或是按家人意愿或是高考失利被调配过来的无奈选择,因此对所学专业不满意,从而导致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学。

(二)生活适应问题和课余时间的适应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到大倍受家人关爱,再加上他们长期接受过分“包办制”服务,大多数新生独立生活能力差,自我照顾意识淡薄,过分依赖他人,一旦离开父母到了大学,就难以自理和自立,严重影响到专业知识的学习,新生由于无法应付生活琐事或吃不了苦而退学的事偶有发生。

首先,大学新生中有很多学生是第一次离开家,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度到相对自立的集体生活,心理上难免会产生不适,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自我中心的意识很强,难以适应集体生活,来到大学后要和六、七个同学同住一个宿舍,要去餐厅排队买饭,衣服要自己洗等等,这一切让他们无所适从,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特别想家、想同学、容易产生孤独感,有的女生甚至会晚上躲在被子里哭泣。

其次,新生生活习惯的改变也存在互相适应问题,包括饮食习惯、语言、气①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第6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候、习俗等等。中学生大多是本地就读,饮食、语言、气候、习俗都相同;大学生是异地求学,饮食的差异、气候的变化、语言的差别、习俗的不同、习惯的不同都可能成为适应的障碍。如在宿舍里有的同学速度较慢,熄灯很久还不能上床睡觉,而有的同学则习惯早睡早起,并且只要有一点动静就无法入睡。②这样,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里面,就必须学会相互适应,通过交流和协商找到一种大家都能接收的解决办法。

此外,大学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学生在中学时代过的是一种紧张忙碌、充实有序的学习生活,就连双休日、节假日也常常被补课或其他活动占据,中学一天上八节课,而大学有时一天才上两节课,甚至没有课。大部分新生面对这么多的空闲时间深感不适,不会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缺乏进取的目标,放松学习,放纵自己,于是在新生中就产生了“睡派”、“打牌派”、“游戏派”、“上网聊天派”等。面对浪费的时间,新生一方面产生自责感和内疚感,而另一方面却不知道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缺乏对时间的管理。

(三)人际关系适应问题

由于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民族、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性格、甚至语言都有一定发差别,造成交往困难,有的新生进入大学后,不知如何与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的同学相处,感到大学的人际关系很复杂,与中学时代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导致的相对简单人际关系不同。

因此,大学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呈现出人际关系种种不适应的现象。有的新生相信“校园就是半个社会”,从而无端地猜测和怀疑别人,误认为周围的人都是不可信、不可交往的,于是无事找事,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不和,常常陷入孤独境界;有的新生由于处于一个“高手云集”的环境中,往往过高地估计别人,无端地怀疑自己的能力,以致不敢与他人接触,造成交际范围狭窄,人际交往困难;有的学生奉行“我行我素”的处事原则,过分关注自己,注重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过分考虑自己的需要,而忽略他人的需要和存在,对别人缺乏关心和谅解,导致了人际交往中常常自命不凡和过于敏感;有的新生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异性的关系,由于受传统心理影响,对男女交往过于敏感,从而使正常的异性交往不能自然进行,甚至相互隔离;也有的同学过快地将同学关系发展成

②李振荣、彭志宏、梁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第61业,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恋爱关系,过早地沉溺于“两人世界”。有的陷入单相思而不能自拔,由此而产生情感冲突。这些学生大都会出现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焦虑不安、心烦意乱、孤单失落、寂寞失眠、甚至社交恐惧等症状。

一般来说,这种因心理不适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存在时间因新生心理素质的好坏而有长有短,有些新生心理素质差,又得不到外部支持,很有可能需要长期调适才能度过心理失衡期,有的还可能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产生,甚至因而退学或自杀。所以,应注意对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以良好的心态,安全度过心理失衡期。

二、对于大学生心理不适的调适对策

(一)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是新生跨入大学的第一课,做好入学教育工作,对帮助学生适应今后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辅导员应该积极组织新生接受学校组织的入学教育,让新生安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入学教育结束后,让学生写出心得体会。

第一、介绍大学生活的特点,进行常规教育、思想教育、生活指导、校纪校规教育和人生理想教育③等。在初步掌握新生的家庭情况后有的放失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可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包括迎新晚会、新老生交流会、班会等。同时,多请高年级同学有针对性的与他们交流体会、经验、教训,这可以缓解新生不安、焦虑、孤独等心理不适,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缩短转变所需要的适应期;

第二、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发展方向,就业前景,从而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帮助新生掌握大学生活的主动权,消除空虚寂寞、无所事事,悲观失望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指导新生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扬长避短,科学的发展自我。

新生来到大学之后,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都是一样的,但是综合素质的发展却参差不齐,面对其他同学的特长表现,不少同学产生了失落感和自卑感。我们

③刘磊:《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浅析》,《科技信息》(高校讲坛)2008年第18期。

应该帮助大学新生学会理智地分析自我,从而使这种自卑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1、接纳自己。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同学都背负着很多来自社会环境、亲朋好友及自身的期望,这种期望越高,在相对平庸化的现实中反差就越大,适应起来就越难。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之所以不适应相对平庸化的现实,就是由于我们是根据周围人的期望来认识自己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真正的了解自己,面对身边优秀的群体逐步接受自己是普通一员的事实,能够欣然接纳自我,认清自己的实力或者说是潜力,树立自信心。就像一名运动员在省队里是第一名,虽然后来进了国家队变成第三、第四名了,但是能进国家队本身就足以说明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了。所以要适当地降低对自己的希望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放松捆绑自己精神的绳索以开朗的心情投入大学生活。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科学地发展自我,将有助于增强自信心,树立健康的自我形象,这也有助于建立好新的起点。

2、要客观对待别人的优势。新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应积极与他人作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恰当地评价自我,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弱点。吸取别人的长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水平,在平等的交往中达到互补,不断完善自身,这样才能获得自信,减轻心理压力。在承认与别人有差距的情况下,仍要保持自信心,客观对待别人的优势,虚心向别人学习,而不能耿耿于怀。要敢于承认与别人存在差距的现实,如果这种差距能够缩短,是锦上添花,如果不能,也该泰然处之,冷静应对。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在一生中能做的事非常少,能做好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要指望自己在所有方面都比别人强。正如贝多芬不会因为篮球打不过迈克尔·乔丹而感到自卑,因为他的价值不在于球场,而在于创造出更多美妙的音乐;迈克尔·乔丹也不会因为创造不出第九交响曲而感到自卑,他的价值在于球场。

3、引导新生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大学环境。新生适应客观环境变化最主要的障碍就是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特别是要对失落感较重的同学进行开导。教导新生在认识、评价自我时,也应对心目中的大学进行调整,回到现实中,及时完成对学校的认同,减少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间的冲突所导致的心理落差和失衡,在现实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在进入新环境后,只有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才能够接受自我、超越自我,适应新环境,

克服心理失衡,从而接受各方面的挑战。

(三)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大学生重新确立奋斗目标。

首先,指导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发展方向,就业前景,从而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认识大学学习的特点,掌握大学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大学生学习更多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指导新生主动探索,学会独立思考,利用开发的学习环境,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克服依赖性,培养其独立学习能力。

其次,帮助新生重新确立在大学的学习、奋斗目标。许多新生在入学后,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放纵自己,迷失了自我,这是心理问题出现的主要诱因。新生入学后,要经常问自己“我来大学干什么”“我今后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熟悉环境后,应立即确立一个新的学习、奋斗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可克服目标、方向、理想的迷失,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正确的目标导向,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这样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对心理的影响,摆脱因不适应带来

的心理问题。并且有了明确的目标后,也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这样可使个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

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应合理、适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低到高逐步实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取决于他们对行动的全部结果的期望值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④。因此,确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对于实现理想、发挥潜力、适应大学生活都有益。从而,使大学生在校园中心智成熟,人格稳定,圆满的实现社会交给大学训练人才的重任。

(四)关心新生生活,提高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辅导员和班主任多进宿舍。新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要采取多种形式了解和关心帮助他们,进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其次,要特别关心新生中的弱势群体。一是家庭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调查表明,现在扩招后的高校一般有20%—30%的贫困学生,因此要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之安心学习,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信任、鼓励和肯定,更不可歧视和冷落他们。二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新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并经常与其家庭保持

④潘海红:《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助》第56页,《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联系,密切关注其思想和心理动态,对症下药。

最后,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才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心情才能愉

快,因此,应帮助新同学尽快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新生与人相处应本着诚实的原则,以自己的诚心换取他人的诚心。其次,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和性格特点,找到共同点,交往起来就更容易。第三,在交往中不能以个人的好恶作为标准,更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其他人,人际交往需要心理相容,要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既要自尊,不要为了交往而有意委屈自己,同时也要尊重别人。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各不相同,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学习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这样就会得到更多的朋友,也即传统中强调的“和而不同”原则。第四,在交往时应讲信用,学会谦让,主动关心别人,做到对人宽,对己严,切忌以自我为中心。对一些不拘小节的人,要学会容忍,不要反应过激。第五,与同学发生不愉快和矛盾时,应通过换位思考来冷静处理。总之,要在沟通、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新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⑤。

(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心理承受力,及早适应大学生活。

倡导新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文艺活动,这样可以让他们从自己狭小封闭的空间走出来,和大家融合在一起,可以让他们在活动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提高其心理承受力。而且,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新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多种才能,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受到锻炼,大学生活更有情趣,精神世界充实,心理紧张得到缓解,改善他们的适应能力。鼓励大学新生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完成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帮助他们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建立起适应社会、调节自我的心理健康模式。

(六)通过心理教育提高新生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

1、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卫生常识,推动新生心理教育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卫生常识,通过给学生开办各种讲座,告诉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以及预防、矫正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已的心理,学会各种生活技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应付挫折、表达思维的

⑤秦莉红:《大学新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调解策略》,《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12月。

能力,学会各种心理求助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调整。

2、做好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鼓励大学新生到心理咨询室咨询。

讲座形式的团体心理咨询可以很好地解决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但是对于个别人不一定适用。心理咨询室的个别咨询对于解决个别学生的适应问题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应鼓励大学新生到心理咨询室咨询。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障碍减轻压力,为他们提供倾讼烦恼的机会,解决入校后在大学生活中所遇到的有关学习、社交、情感、自我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很多大学新生在来到大学之前,并不是很了解心理咨询,往往把去心理咨询的人等同于精神病患者,所以对心理咨询并不接纳,有时虽然想去求助但是又怕被别的同学看成精神病,所以应在大学新生人学之日就开始对他们宣传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对象是什么,以消除他们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3、对极少数大学新生中出现的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情况,除及时组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外,还要及时与家长建立联系。

三、结束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问题解决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他们三年或四年的大学生活以及将来的发展。而高校的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大学新生入学之初,针对他们适应不良的方面,应及时找出解决办法,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个非常时期,不断加强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走向成熟。

同时,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问题也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共同努力,针对大学新生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使大学新生顺利实现过渡, 帮助他们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争取让每一个大学新生在大学里锻炼好自己,能够学有所成,为未来的人生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2、李振荣、彭志宏、梁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3、潘海红:《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助》,《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刘磊:《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浅析》,《科技信息》(高校讲坛)2008年第18期

5、秦莉红:《大学新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调解策略》,《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12月

6、魏爽:《大学生新生心理不适原因浅析及其调试对策》,《民族科技》2009年第6期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给各辅导员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的大学生面临着学业、情感、自我认知、就业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而我校大学生又普遍存在对自身认识不足、自律性差等问题,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的时候可能就会存在更多的困惑和不稳定的因素。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自身成长与未来发展。 辅导员是工作在我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要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的教育者之一,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和知识水平对于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下面将结合我校大学生的一些情况,介绍一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从而使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辅导员们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学生,加以干预。 其中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1、环境适应问题。 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很多学生从小没有离开过家,第一次远离家乡,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而且有部分学生在家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下远离家人独立生活,在独立自理方面有所欠缺。主要表现为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往,显得孤僻、自卑,情绪比较低落、抑郁、焦虑、恐惧等,也会伴有身体上的不适,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等。初期表现为对周围的事情和环境显的比较烦恼,社会行为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不与人说话等)。 2、学习问题。 大学的教育方法与以往中学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上大学之前目标比较明确——高考,进入大学后,虽然我们学校是企业化管理,但对于学习的要求并不像高中一样,但由于大部分学生自律性不足,本身学习的兴趣不浓烈,进入校园后觉得没有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与幻想中的大学学习生活有很大的落差。有些学生适应不了这种方式,会产生迷茫感。我校学生目前学习上的主要问题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主要表现为迟到早退旷课、上课不听讲、睡觉玩手机、抄袭作业、考试成绩不理想等现象。且多抱怨,认识不到自身的问

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办法

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办法 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办法 一、大学生新生容易产生的几种心理问题 1.焦虑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紧张、忧虑、不安而兼有恐怕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它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失败感与罪疚感的增加等。而过度的或过于持久的焦虑会损伤他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如忧虑症、神经衰弱等,从而严重地影响大学新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2.冷漠冷漠是个体遇到挫折后的一种防御手段。它包括缺乏积极的认识动机、活动意向减退、情感淡漠、情绪低落、意志衰退、思维停滞。在生活中,当一个人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漠不关心的心态,以来保护自己。具有这种性格的人,缺乏进取精神,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终日随波逐流,无所事事。 3.狂妄狂妄自大是对自己的品质和才能给予过高的估价而产生的一种虚狂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自以为是、任性逞能、目中无人、事事以我为中心,好发表自己的见解,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等。 4、自卑自卑表现为丧失信心、胆子小、信心不足。病态的表现为:怕见生人,一见生人就会全身紧张,手足无措,惟恐别人笑话自己,自我感觉一切不如人,对前途完全失去信心,人际关系冷漠。 二、造成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习方面的不同中学和大学都要学习,但学习目的和方法等都不同。中学时,教师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负责的态度一点也不亚于父母对你的关心。大学则实行学分制,学习完全靠个人,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有些中学时的姣姣者,由于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强手如林,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容易产生失落感。 2.环境的不同在中学,为迎高考,除了学习,一切事情家长代劳,加上独

浅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涉及到生活、学习、社交、恋爱、就业等方方面面。应采取多种方法解决,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措施; 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迅速发展的阶段。在个体心理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各种心理活动异常活跃,充满矛盾,而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完,善再加上面对社会经济的转型、学习生活环境的变迁、人际关系的复杂化、毕业就业的竞争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近年来,在国内的大学校园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有效防治是一项必然的选择。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阶段是一个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在此阶段中,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尚未稳定,心理表现比成人更为敏感复杂,受环境、情绪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不良问题 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往往容易出现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中学时学生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当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原来所想象,进而怀念起过去的中学生活。而且一部分学生发觉自己在高手如云的新集体里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到相对自立的生活,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2、异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碍问题 大学生性发育已经成熟,恋爱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且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多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还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双方的感情问题,出现爱困惑、性困惑,少数学生还出现异常行为,有的因理解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便陷入痛苦、迷茫、消沉之中, 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 3、人际关系的困扰。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冲突、交往恐怖、沟通不良。 4、学习负担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由于大学学习与中学存在很大的不同,课业专业化、难度大、要求高,学习压力和竞争也相应增大,引起紧张焦虑。 5、求职择业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碍问题 高校扩大招生圆了很多青年学子的大学梦,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就业的困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如何面对和解决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 2、学习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等。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 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而性心理问题常见的有:手淫困扰,以及由婚前性行为、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焦虑、担忧等 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6、求职与择业问题,是高年级大学生常见问题。在跨入社会时,他们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求职需要些什么样的技巧等等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带来困扰和忧虑。 7、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症状 第七种问题是偏离正常状态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常常遭遇到的是前六种心理困扰,这些困扰主要是由很多现实的社会心理因素所导致,也往往是暂时性的,经过自己的主动调节或寻求咨询老师的帮助,多能恢复心理的平衡和适应。 二、如何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已逐渐加深,但大学生们在对待他人的心理困惑的态度上比对待自己的更为理性,一旦涉及自己则表现得优柔寡断,觉得难以启齿,常常不知所措。要改善这一心态,建议: 1、坦然面对。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心理困惑只是成长正常状态,没有问题哪有成长可言,因而不必大惊小怪、怨天忧人。 2、不要急于“诊断”。心理问题本身多种多样,成因往往也很复杂,切忌盲目从一些书籍上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生理、心理和思想意识正处于逐步成熟的大学生而言,较之以往任何年龄阶段,更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是多样化的,这里仅就适应、人际交往、神经症问题等几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个人角色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个体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在上述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果个体自身改变与环境变化脱节,就容易出现适应问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还会带来其他心理问题,影响大学期间乃至今后的学习与生活。 (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与容 西方一些研究者指出,大学新生要经过分离、过渡、融合三个阶段的洗礼,才能真正适应大学生活。分离是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起点。青少年中学毕业后选择了上大学,从离开家庭走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天起,就意味着与家庭和昔日中学朋友的分离。分离意味着个体要重新定义与家庭和昔日朋友之间的关系。过渡是指新生适应新的自然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融入指新生在新环境中形成了适当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建立新的社会网络。在以上三个阶段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二个阶段──过渡。因为分离事实上是由入学而客观造成的,而融入是适应的最终目的和结果,新生过渡期延续的时间长短以及他们在过渡期的状况直接影响这一结果。因此,对于新生适应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过渡阶段。 王登峰、伯源认为新生适应的容包括三方面: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改变,以及对自己认识的改变。为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就要主动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学习方式,学会独立地面对生活,从学习、交友到衣食住行都要学会独立处理。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是对大学新生的又一考验,这既是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逐渐走向成熟和向成人转化的必要条件。大学生需要重新思考人际关系的涵,学习与不同性格的个体相处,掌握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化解人际冲突的技巧。大学新生的社会比较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人际环境中,面临着重新认识自我和树立自我形象的重要问题。新的自我的确立应建立在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之上,这一过程可能是缓慢的,很可能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活之中,入学适应只是一个开端。 (二)影响新生入学适应的因素 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体可划分为两类: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1.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期待、应付策略、同一性形成等。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前总会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一定的期待,这种期待会影响他们入学时的适应。许多新生入学之后,理想的期待与现实生活之间产生很大差异,这成为难以适应新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理想期待与现实状况的差距越大,个体的失落感也就越大。应对是个体在经受压力过程中帮助个体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是个体为减少忧郁或压力的认知或行为反应。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些习惯性的应对方式,用来应对未来面临的压力情景。每个大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一代,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但由于受人际关系不良、经济困难、失恋、学业受挫等影响,常造成心理障碍。根据一项以全国×××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某大学学工部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体退学人数的×××左右。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左右。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小张自言从小属于“被管大的一代”,上中学时,爸爸妈妈什么都不让她干,早上来不及吃饭,妈妈就把早餐送到学校去。到北京上大学后她慌神了,每天不知道该干什么,还觉得时间不够用,整日浑浑噩噩,学习成绩下降,成了班上的“第三梯队”。她开始头痛,注意力无法集中,成了心理障碍队伍中的一员。刚入学的大学生要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如某高校一名数学系新生在中学是老师宠爱、同学羡慕的数学尖子,升入大学后不久,在一次新生摸底考试中未能及格,自信心顿然坍塌,在一个寒冷的早晨跳楼身亡。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育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

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 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失落心理 失落心理是一种对自己某种行为后果或境遇与预期相差甚远而感到失望的一种消极心态。其产生与两种因素有关: (1)感到学校或专业不理想。这是一种较普遍存在的、影响新生情绪的消极心理。自认为未考好或志愿未填好,产生对高考结果的不满意,上此学校是一种无奈,是抱着权宜之计上学。带着沮丧、遗憾、无奈等复杂情绪入学,也在考虑退学或转系的意念,更谈不上学习的目标与动力了。由于对录取学校所学专业不接纳、不认同,导致对前途的茫然、失望,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和失落感比较严重。 (2)所上大学与理想中的大学差距太大。由于入学前将大学生活过分理想化,把大学生活想象的浪漫、神秘和多姿多彩;另外对所上学校优势的不了解,入学后却发现或感到并非完全如此,现实的生活与想象中的差距也使得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他们往往是从校园环境等表现现象得出结论。过高的期望值与大学的现实生活反差较大,导致部分新生入学出现情绪波动和失落。 1.2 放松心理:过份放松与放任 高中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体验是学子们终生难忘的“黑色的六月”。经过三年超负荷的拼搏,使身心能量过度透支,入学后也难恢复。再加上老师、家长和朋友为了激励他们考上大学,运用“大学就是天堂”手段,使很多新生产生“进大学等于享受”。整天沉湎于交朋友,认老乡,玩游戏,看小说,谈恋爱等活动中。 1.3 茫然心理 由目标缺乏所致,故也可称之为“目标缺乏症”。因为目标具有动力、导向和激励作用,中学阶段奋斗目标非常明确与强烈,即一切围绕高考而拼搏。面临严峻的升学压力,每个学生的生活都是高效、专注、充实的,个体的潜能被最大限度挖掘。考入大学后实现了目标,如不及时建构新的目标,就会导致目标丧失。有的新生入学初期新的人生目标尚未确立,出现目标的丢失和理想真空,动机缺乏,意志减退,导致行为懒散。 1.4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由于比较自己与别人某一(些)方面进而产生己不如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自我评价偏低。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有很多种类,如学校、成绩、能力、出生、外貌、气质、经济、社会地位、所在环境等。大多数新生,在中学时代或多或少都有过一段对未来的向往,进入高校学习也许并不是自己的“理想”,加上一种新的竞争压力使不少学生产生心理失衡,转向自卑。另外,还有部分同学会因为学习的优势的丧失、家庭经济的贫困、缺乏文体特长、人际交往障碍或身材相貌缺陷等方面原因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影响心理健康。 1.5 人际交往障碍 最主要的是与同学交往方面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渐趋成熟,独立意识增强。如果同学们对这种变化缺乏了解,处理不当,往往会使自己的性格趋于偏激,难以控制。与同学无法交朋友,生活习惯的格格不入,人际矛盾。个人原因常常与自我中心、个性不良、人际交流技巧缺陷等有关。 1.6 学习方法不适应 大学的教学方法与中学有显著的差别,在高中,老师多实行课堂教学,大家也早已经习惯了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大学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除课堂教学外还有课外实习、社会调查、学术演讲、社会实践、以及公益服务更多方面。但是很多同学认识不到这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脱离课堂是浪

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办法

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办法 一、大学生新生容易产生的几种心理问题 1.焦虑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紧张、忧虑、不安而兼有恐怕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它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失败感与罪疚感的增加等。而过度的或过于持久的焦虑会损伤他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如忧虑症、神经衰弱等,从而严重地影响大 2.冷漠冷漠是个体遇到挫折后的一种防御手段。它包括缺乏积极的认识动机、活动意向减退、情感淡漠、情绪低落、意志衰退、思维停滞。在生活中,当一个人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漠不关心的心态,以来保护自己。具有这种性格的人,缺乏进取精神,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终日随波逐流,无所 3.狂妄狂妄自大是对自己的品质和才能给予过高的估价而产生的一种虚狂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自以为是、任性逞能、目中无人、事事以我为中 4、自卑自卑表现为丧失信心、胆子小、信心不足。病态的表现为:怕见生人,一见生人就会全身紧张,手足无措,惟恐别人笑话自己,自我感觉一切不如人,对前途完全失去信心,人际关系 1.学习方面的不同中学和大学都要学习,但学习目的和方法等都不同。中学时,教师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负责的态度一点也不亚于父母对你的关心。大学则实行学分制,学习完全靠个人,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有些中学时的姣姣者,由于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强手如林,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家

2.环境的不同在中学,为迎高考,除了学习,一切事情家长代劳,加上独生子女骄生惯养,上大学后,一切亲力亲为,适应能力不强的就会经常被孤独不安、焦虑所困扰,尤其是习惯了农村生活环境的大学生到喧闹的城市后,易产生压抑和自卑感。 3.人际交往的不同中学里的人际关系要简单些,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大学同居一室的有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城乡背景,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性格,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一些学生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合群,孤独寂寞,经常埋怨自己没有,甚至想逃避。 4.恋爱方面的不同有些刚入学的大学生为寻求安慰、摆脱空虚和寂默,也有的为满足一种虚荣心,开始寻找异性。他们不知道接触到什么程度合适,有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伤害了对方,反过来也伤害了自己。异性的接触,易形成失恋、暗恋等现象,严重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三、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建议 调节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使其健康发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营造温馨氛围,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入学后,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报告、座谈等活动,让大学生意识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告知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现问题,让学生有个思想准备。建立并指导一个有凝聚力班委和团支委,多组织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帮学生熟悉校园环境,让同学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彼此敞开心扉,倾吐心声,让新生消除陌生感,尽快适应新环境。 2.因人而异地帮助学生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中、近期目标 心理障碍往往源于挫折,而一个人心理上能否体验到挫折感,与他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如果自我抱负水平过高,失败的机会就愈多,则更容易体验到挫折感。如:一门功课两人都考了80分,如果一个人原定目标为90分,他便有可能产生挫折感,而另一个人原定目标为70分,他便没有挫折感。因此,帮

关于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报告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09级4班1044409122 马丹 [摘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一代,虽然生理、心理日趋成熟,但由于处于从被动生活到主动生活过渡的状态,且大学是个微型社会,人际关系比中学复 杂,加之面临毕业后的一系列问题。出现心理困惑一旦解决不当或不及时,就会造成各种 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因此,我们应该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卫生进行及时的关注,发现其 常见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以寻求恰切有效地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应对策略 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于大多数人身上,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心理、生理日趋成熟的阶段,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法的巨大改变,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就业考研的挑战等因素,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从马家爵事件到药家鑫事件等等屡见不鲜的大学生因心理不健康导致的违法犯罪问题警示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小觑,一旦解决不当或不及时,常常会造成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因此,我们在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更要寻求解决的办法。 一、常见发生问题及发生概率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情形,通常把心理问题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精神病。心理困扰主要是指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心理障碍主要是指神经症、人格异常和性心理障碍等轻度失调;精神病是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1]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14%的人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2]根据以上定义和数据,又加之网上大量调查问卷及资料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常见心理问题应为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精神病只占一小部分。大学生心理困扰方面出现的问题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环境适应困惑的抑郁症。 2.关于学习、就业或考研抉择的焦虑症。 3.关于人际交往矛盾的恐惧症。 二、常见问题发生原因及表现 每个问题总有其特殊的表征与产生原因,下面笔者将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心理问题的表征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1.关于环境适应困惑的抑郁症。 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最常见也最严重的要数抑郁症,因为由其导致的自杀可给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而抑郁症的产生多是因环境适应性差导致。这类病症主要出现在新生群体中,多出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20200504104211)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 2、学习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 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等。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 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 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 个重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 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 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 不可避免的。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 而性心理问题常见的有:手淫困扰,以及由婚前性行为、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焦虑、担忧等 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 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6、求职与择业问题,是高年级大学生常见问题。在跨入社会时,他们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 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求职需要些什么样的技巧等等问题, 都会或多或少带来困扰和忧虑。 7、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 现症状 第七种问题是偏离正常状态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对于大部 分同学来说,常常遭遇到的是前六种心理困扰,这些困扰主要是由很多现实的社会心理因素 所导致,也往往是暂时性的,经过自己的主动调节或寻求咨询老师的帮助,多能恢复心理的 平衡和适应。 二、如何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已逐渐加深,但大学生们在对待他人的心理困 惑的态度上比对待自己的更为理性,一旦涉及自己则表现得优柔寡断,觉得难以启齿, 常常不知所措。要改善这一心态,建议: 1、坦然面对。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3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2006.12.13,13:41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来说是好的。他们基本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认识问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还不强,大学生在面临环境变化和人际关系时,会感到烦燥焦虑,忧郁苦闷、导致压抑、紧张、痛苦等不良心理,产生心理问题。 我主要分6点来说一下: 1、自我认知障碍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完善过程中,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甚至造成自我认知障碍。 ①自傲。自傲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一种自我认知。自傲者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处处表现自己,对自身的长处无限夸大,炫耀自己、对他人容易指责和怪罪,挑三捡四,盛气凌人。好象自己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别人全是缺点没优点。例如:一位男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是干部子弟,所以很自得、自傲,但在追求一女生时却被拒绝,这使他遭到沉痛的打击,终日深思不得其解,造成精神分裂症。 ②自卑。自卑是由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体验。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过分看重自身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或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形成这种软弱无力的心理品质的原因很多,如生理缺陷、成绩不好,能力差、失恋、社会地位低下等。但是引起自卑的直接原因是受到别人的嘲笑、讥讽、打击。 例如:一女生因个子矮小,被同学取笑为"根号2"(根号2等于1.44)。从而产生严重和自卑心理,别人小声说话,她就认为是在议论她矮。长时期的心理压力,使她丧失了生活的自信心,萌生出家当尼姑的想法,后经老师、同学的劝导,没能出家,但又想自杀。 ③虚荣。虚荣是指追求虚假荣誉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人把荣誉或引起人们的羡慕、赞赏,作为一种生活目标追求,因而常常不择手段地去猎取荣誉。这种人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嫉妒任何比自己强的人,把别人取的荣誉视为对自己的竞争。因此这种人总是使自身处于较强的自束和更强的情感波动之间的矛盾之中,一旦目标、愿望不能达到,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造成精神过度紧张。 例如:一女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自我感觉比其他女同学都强,可过强的争先拔尖,造成与同学关系紧张,每次选班干部都落选,因而精神刺激很大,夜里经常又哭又笑,并常常哺哺自语,出现异常行为。 2、情绪障碍: 一个人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的状态下,或处于激烈的情绪状态下,就会造成情绪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会受到影响,出现很多异常的心理和行为,若不及时采取各种调适措施,就可能引发出严重的后果。 ①烦恼。烦闷苦恼的事人人都有,失恋、考试不及格、同学关系不和、经济拮据等都可能成为大学生烦恼的内容。烦恼都是有明确的对象和具体的现实内容的。例如:一男生因同宿舍同学睡觉时打呼噜,经常彻夜不眠,上课时昏昏沉沉,学习成绩下降,为此非常烦恼。对于烦恼,重要的不是烦恼本身,而是能否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大一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大一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日期:

浅谈大学新生常见适应性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白丽娅 摘要:初入大学校园的新生,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常常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要高度重视大学新生在适应期的心理问题,做好引导和调试,帮助他们迈好大学生活的第一步。本文就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做一简单讨论,旨在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帮助他们渡过这一关键时期,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大学生活中,顺利完成他们的学业。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心理问题调适对策 当大学新生摆脱高考的压力,带着几分成功的喜悦,带着对神秘殿堂的梦幻,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踏入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此时此刻,不少同学还沉浸在胜利者的自豪和兴奋之中,理想主义色彩比较浓厚。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学习习惯、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巨大改变,原来的梦幻会逐渐破灭和消失,许多同学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深入了解新生的心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科学对策,帮助新生竖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主要从新生存在的几种常见适应性心理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大学新生容易出现的适应性心理问题 (一)学习适应性问题 在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当中,学习适应问题是最重要的一个。虽然,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许多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仍对学生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很多知识学生虽然不理解但能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教学风格、学习方式就感到十分不适应。通过对大学新生的仔细观察和探索,我认为大学新生容易出现以下三点学习适应问题。 第一、学习动力不足,很多同学在读高中时,常会听到父母和老师这样鼓励:

大一新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大一新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1440133 武珍妮 ●案例概况 李某,男,19岁,家住在偏僻的山村,曾以全县文科状元的身份被某重点院校外语系录取,入学后发现他的分数在全班几乎是倒数第几,特别是外语成绩落后一大截。以前的优越感不再有,相反心理压力极大,总感到比其他同学差,上课抬不起头,怕老师知道成绩低,与同学交往也极少,总一个人独来独往,一个学期下来,外语笔试勉强通过,口语得了倒数第一,曾经辉煌的他,在大学却变得如此落魄,他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内心十分痛苦。 ●案例分析 内部原因:由于李某原先成绩优秀而于大学倒数使其丧失优越感,自信心严重受到伤害,心理压力过大且性格较孤僻,不爱交友,也不愿同他人交流自己内心的问题,导致压力累计更大。在课堂上也因成绩屡屡受挫而不愿听课,是成绩更差,如此循环往复后,致使落差度大幅增加,心里不平衡的李某,内心才更加痛苦。 社会原因:李某之前所居环境为偏僻农村,教育设施不完善,信息通达度低下,教师水平素质普遍偏低,且整体学生教育程度偏低,家长对学生教育重视度不高,导致李某的成绩虽是以全县状元成绩被录取,但真正实力水平无法与中大型城市学生综合素质相比。且重点院校本身招生水平高,在此类院校的学生更可谓是人才济济,所以李某在此地也无法展示出他的才华。 ●案例总结 李某由于客观的教育水平因素制约导致上大学后成绩的退步使他心理压力增大,又由于他自身的性格因素影响,致使他不爱与同学来往,也不愿与老师交流自身出现的问题,上课也无法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不仅又大幅度的下滑,而且他的人际关系交往也被破坏,心理压力的过于严重分化,使他内心痛苦。对于这种情况,是属于现在农村大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这时候应该多与他人沟通内心问题,不要孤单一人,并且多丰富自己的学识,认真听讲,才能真正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真正的帮助。 ●感想 大学生初次离开家乡与亲人本已造成孤独感,一切生活习惯也发生改变,且不同城市水平不同,可能导致自身成绩的下滑,心理落差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大学生心理问题其实也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时更不可自暴自弃。应该树立正确的信念,制定合理的计划与目标,四年的时间很漫长,足够我们丰富知识,在踏入社会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四年的时间也很短暂,如果只是消磨光阴,不愿充实自己,那么再多的四年也没有办法使我们成长。应该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困难与挫折,与他人友善,多结交优秀的朋友,互相学习对方优点,并与老师多联系交流自己的不足与心理问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切都会更加的美好!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解决方法

考进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阳光的生活只能靠自己来创造。对于刚刚跨入校门的大学新生来说,学会放松捆绑自己精神的绳索,科学地树立自己的目标,做好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的各种准备,是使其人生更加美好的必要措施。大学阶段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心理活动复杂多变、心理矛盾和冲突比较烈的时期。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大学新生面临的心理挑战 有人将大学与中学的差异总结为大学生活的四个“自由”,即时间安排的自由,学习方法的自由,信息获得的自由和金钱使用的自由。这些方面的自由对大学新生来说:一方面是机遇,因为他们在中学时深感自己在诸多方面受到约束和限制,非常渴望得到主动和自由;另一方面又是挑战,因为缺乏经验,突然没有了具体的约束和指导,许多同学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自由。他们向往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生活,不愿意受到任何限制,对必要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也持反感态度。认为这些规定堵塞了言路,局限了范围,捆住了手脚,限制了自由,但一旦没有了这些又有些不知何去何从。 1.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客观上我们许多大学正在发展中,无论软、硬件都存在一定不足。更主要的是主观原因,社会对大学的美化,进入大学之前,许多同学对现实社会以及大学生活不了解,只是凭着想象,把大学生活描绘的过于完美,对上大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期望。而一旦进入大学,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完善、不尽人意的地方,与期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便产生失望感,情绪极低落。 2.只想得到,付出甚少 大学生处于竞争的角逐中,在步入大学的征途中虽然是如愿以偿的胜利者,但是他们在人生的长河中,有的人却隐患了一种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

第三章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 一、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及应对 进入大学后,大学新生必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任务、新的人际交往及新的社会角色。但是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会出现不适应现象。 (一)大学新生适应中遇到的问题 1.生活环境不适应 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在上大学前,许多学生的饮食起居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家庭的特殊照顾,一时生活上不能自理;有的学生开支无计划,时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每天循环往复于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面对丰富多彩、目不暇接的校园文化生活无所适从。 其次是理想与现实的期望落差太大而致的不适应。在进入大学前,许多学生想象的大学都是校园风景如画,教室宽敞明亮,师生团结友爱,处处欢歌笑语,充满诗情画意。然而,进入大学,经过短暂的兴奋期之后,这些学生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这致使一些学生常常怅然若失,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形成失落心理。 2.学习不适应 一是学习心态不适应。很多大学生在中学时代是班级乃至学校里的佼佼者,经常体会到优越感。进了大学后,发现“山外青山楼外楼”,自己在同学中并没有优势可言,新的竞争使许多人失去了过去作为“尖子”的位置和优越感。 二是学习目标不适应。高中阶段学习目标很明确,就是在高考中取得高分,顺利地通过”独木桥”。进入大学后突然失去了目标,因而易产生失落感。 三是学习方法不适应。与中学相比,大学的上课时数明显减少,学生自学时间大大增加。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大量的课余时间,使得部分新生常感到难以适应。 3.人际关系不适应 首先表现为相形之下的自卑感。大学是人才荟萃之地,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多数是中学时的尖子生,自我感觉良好。但到了大学后,原有的优势和平衡被打破,不少人从鹤立鸡群变成了平庸之辈。其中多数学生满怀信心和希望,开始新的拼搏。而有些学生却因原有的优势被削弱甚至丧失,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导致自我评价失调,产生自卑心理。 其次表现为爱的缺失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初次远离家乡、远离朋友和亲人,在没有父母呵护的情形下过着独立的大学生活,他们的情感处于一种失落状态,有深层的挫折感。另外还有与异性交往的强烈愿望。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上已逐渐成熟,在心理上产生对异性交往的渴望和兴趣,但很难把握学习、友谊、爱情的关系和分寸,因而出现不适应心理。 4.自我认识不适应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 调查说明:作为祖国未来支柱的“90”后大学新生,在新时代成长的我们有这一代人特有的心理。大学是人生一个重要阶段,如何把握大学四年宝贵的时光,对我们而 言是个重要的考验。“万事开头难”,在入学阶段能否有良好的心态及强大的适 应力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组织此次调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当面采访。 调查目的:及时了解当前大学新生心理情况,在学习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便提出有效的建议,制定完善的对策。 调查对象: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2011级新生。 调查时间:2012年9月。 调查地点:教室,宿舍,图书馆等。 调查人员及分工:xxx负责问卷调查部分,xx、xx负责当面采访部分。 一、问卷调查 时间:2012年9月5日,星期一。 地点: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T3楼前。 调查对象: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2011级新生。 调查问卷样式:见附件。 调查情况:采用随机发放,当场回收式。发放50份调查问卷,回收45份,回收率90%。 其中男生30份,女生15份,男女比例为2:1. 调查结果及分析: 1.在问及经过对当前大学满意度的调查中,男生中有19人选择“比较满意”,有8人 选择“还过得去”;女生中选择“比较满意”和“还过得去”的都有7人。只有个别学生选择“非常满意”和“不满意”。 可见,当代大学条件基本满足学生要求,新生入学整体感觉基本满意。 2.在问及经过多长时间才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中,回答经过“一两天”或“一两星期” 适应大学生活的男生有21人,占70%,女生有8人,占53.3%;回答“一两个月” 的男生有6人,女生有5人,分别占20%和30%;另外约有10%的学生选择“还未适应”。 可见,当前大学新生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大都能在一个月之内适应大学生活。男生的适应能力较女生略强,也许与男生更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有关。 3.在问及学生在开学到现在遇到的问题的调查中,回答结果各异(多选),主要集中 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图表表示:

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

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日益引起其自身和社会的重视,为了有助于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 首先是神经症。 神经症是指一组有大脑功能轻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它是指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不是躯体方面的疾病,属于心理障碍的范畴,而且它是比较轻微的,也不是某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几种疾病的总称。通常,神经症可以分为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癔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等。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学生人群种较为多见的神经症类型。 (1)神经衰弱。又称为神经衰弱性神经症,是指排除各种躯体疾病以及其他各种神经症和抑郁症以外的,在神经症中程度最轻的一种抑质性的神经症。它多发生在青少年求学和就业时期,特别是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种发病率较高。常常表现为全身乏力、睡眠不良、头痛、注意力涣散、健忘、情绪低落、食欲减退等,工作或学习效率低下。 (2)焦虑症。它又叫做焦虑性神经症,它是指由于精神持续的高度紧张而产生的惊恐发作状态,表现出明显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并出现程度不一的头晕、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等躯体不适。这种现象在重大考试,如高考中容易看到。(3)强迫症。又称为强迫性神经症,它是指强迫症状为中心的一种神经症,强迫症状就是主观上感觉到有某种不可抗拒、不能自行克制的观念、情绪、意向及行为的存在。虽然患者认识到这些毫无意义,但又难以控制和克服,从而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比如,反复洗手、总担心房门未锁好、总有些念头挥之不去等。 (4)恐怖症。也叫恐怖性神经症,它是指对某些特殊环境或事物所产生的强烈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并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神经症。其主要特点是对某一特定事物、活动或处境产生持续的和不必要的恐惧,并不得不采取回避得态度,不能自控。如异性恐怖症、人群恐怖症、动物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等。(5)抑郁症。是指一种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并伴有焦虑、空虚感、疲惫、躯体不适应和睡眠障碍的神经症。其主要表现为:(a)自觉心情压抑、沮丧、忧伤、苦闷等;(b)对日常活动兴趣减退;(c)对前途悲观失望;(d)遇事往坏处想;(e)自觉懒散,精神不振,脑力迟钝、反应缓慢;(f)自我评价下降;(g)不愿主动与别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h)有想死的念头,但内心充满矛盾,烦躁,易激怒;(i)自认为病情严重,但又希望治好,要求治疗。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疲乏、头痛、耳鸣、心悸、胸闷、腹胀、便秘、失眠、多梦、食欲减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而且这些症状可以因情绪改善而减轻甚至消失。(6)疑病症。指由于对自己健康过分关注,而固执低怀疑自己患上了某些莫须有的严重疾病,并因此而引起烦恼和恐惧的一种神经症。其重要特征是对自己健康状况和身体某一部分功能的过分关注,怀疑自己罹患了某种躯体或精神疾病,其实与实际健康状况完全不符,即使得到医生的解释或客观诊断也不能消除其固有成见。

浅析大一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健康培养

浅析大一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健康培养 近年来,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正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根据报道大学生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够,不能够购承受一定的压力, 导致心理失衡, 酿成惨剧。针对这样的情况, 加快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加快高校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开展,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是解决我国高学历人才心理健康问题现状的关键。 一、与大一新的心理对话: 目标性迷惘 李某,新生。高中时是班上“尖子生”自称入学近半个学期了,仍感到似乎还未开始大学生活。上课听不进去,不感兴趣;课外也很无聊,靠看小说、录像或闲聊打发时光。大学已经考上, 一下子没了目标, 将来找工作, 又据说主要靠" 关系,所以学习好坏无关紧要。当然,凭自己的智力, 60分还是能通过的,但很不甘心,难道就这样度过大学生涯吗?很苦恼,有时感到焦虑。 二、心理问题及分析 (一环境适应问题。 1、学校环境的变迁 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尤其新生有重要影响。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 他们面临着是陌生的校园、生疏而且关系密切的新群体。所有这些都会给每个大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应激。当这种应激超过限度时, 就会造成心理健康问题, 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环境适应更加困难。

2、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是当地学习的尖子, 自我感觉良好, 信心十足。但在集中了各地学习优等生的新群体中, 他们可能对现实不能恰当地接受和对待, 就造成了心理健康问题。第二, 是学习方法不 当等造成的学习困难。 3、生活习惯的变化各地学生的倒位就学带来饮食方面的显著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如果他们不能短期内顺利适应, 心理应激便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睡眠等活动, 形成心理问题。 (二学习问题。 1、学习不适应 大学阶段由于课程内容多、教学进度快、抽象性较强, 更多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因此许多新生表现出种种不适应。 2、目标计划不明确 谈起目标和计划许多学生可能会说得头头是道, 但目标设置不合理、计划不够具体可行则使得制定目标计划成了一种形式。 3、学习策略不多、热情不足 很多大学生习惯于中学阶段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对不同学科、不同任务所采用的学习方法趋同, 而很少对学习内容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操作, 将所学知识整合为一个知识体系。不满意自己的所学专业, 对学习无热情、无兴趣, 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学习动机不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