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复习题 含答案汇总

高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复习题 含答案汇总

高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复习题  含答案汇总
高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复习题  含答案汇总

测试题(一) D.这套子竞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班级:姓名:

成绩: A .嘟哝爆躁唾沫划算

B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核准清冽秤杆忧伤

C一、字音考查)

.连络蹒跚磨难感概 (D 1.下列词语中,与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

同的一组是().罗嗦抽噎粗造哽咽

n :鲜红新鲜屡见不鲜鲜为人知 A.鲜 xiā.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组是()博闻强识强B. qiǎng :坚强牵强强词夺理.A.碾

轧储存粘亲娇嗔ōng :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 gC.供.B.

短暂粗糙震颤推搡安步当车当代门当户对ng D.当 dā:

当家C.惆帐帮腔嘟囔磨蹭.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

正确的一组是()D.慷概分辩怜悯凛冽

à)包粗糙oà)(zkuch (A.溃kuì)烂冻疮(āng)挎(....(三、

词义考查)

(ō)B.印戳(chu 清冽liè)ú)牛犊)(d侍弄(lòng....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段iq (nniā)嗅

xiù)味黑黢黢(ū)拽(zhuà(C.打蔫....A.有的商品广告,言过其实,

误导消费者。....瞥(piě)见()(ǔ)而行.踽D踽(j 过称chèn 点数shù)....B.学校准备举行秋季运动会,大家都兴致勃勃,体育委员更是推

波助澜,积极组织班级同学报名参....)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

不同的一组是(加。糯搦战米弱允诺A. 懦....C.犯了错误首

先应该检查自己,无动于衷或因此居功自傲,都是不对的。....号哭狼嚎蚝

嗥B.叫油....D.他的文章题材新颖,内容生动,有不少观点是一

孔之见。....蠕C.动孺子儒家素茹...槁木城素 D.

艾蒿缟藁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A.抽

噎(憋住气)打蔫(花木、水果等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萎缩) 4.下列词

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艄公微眉梢带.捎A 稍B.乍(张开)着几绺(量词,线、麻、头发、胡须等许多根顺着聚在一

起叫一绺).......点缀B辍拾掇赘述学 C.黑黢(黑)黢一

沓(量词,用于重叠起来的纸张和其他薄的东西)......爱然跹C.蹁翩偏篇章D.不可殚(尽)言正(使位置正,使不歪斜)襟危(端正)坐.......漂窃剽缈.缥D 饿殍白.... 11. 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二、字形考查A.适宜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赏心悦目。....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他以身试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

导别人。....敷衍款待惦念嘱咐清清爽爽A.C.每个夜幕深

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殷勤

抚养干干净净B. 候车好象 D.老师深情的说:同学们,你们是明日

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呀! C.不辞劳苦欢渡高梁搜索铜活....安筹划挣扎爱屋及屋D. 揉合详

1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错别字的一句是(没有下列句子中,6. )A.风韵:优美的态度

A.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B.艳羡:十分羡慕

.从他的像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BC.寒伧:粗俗或穷酸而不体面

.C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凝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资质:人的素质D7

/ - 1 -

(四、修辞考查)

D.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1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描写的一句是()(3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AA、秋天的衢州是个收获的季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嫩红微肿的。BB、体育课对大多数同学是有兴趣的。.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CC、4月28日,首届“钱江源文化旅游节”在衢州市开化县拉开帷幕,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小丫、天气很暖。李咏联袂主持了当晚的文艺晚会。 D.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D、今年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垃圾乱丢。对此,我们认为景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4. )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①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②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 A.夏天的鼓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到站立的地方。 B.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世界闽商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③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④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

二、填空移用移用拟人移用 B.比喻拟人移用 A.比喻1、《我的母亲》作者是_______,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比喻通感.比喻C 移用移用 D 拟人通感移用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____________、《四世同堂》;)下列各句中,对修辞手法辨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5.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A.(拟人)(借代)这位女市长开着“霸道”,因为违规驾驶,轧死了一名学童。市民们非常愤慨。B.2、《好雪片片》作者是_______,台湾作家。(比C.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建树木,不做其他事情。喻)3、莫言借助《卖白菜》中母亲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做人行事的看法:再穷也不能失掉, D.(比喻)农民们都说:看见这些鲜绿的苗,就嗅出馒头的香味来了。再穷也不能丢

掉。

) 1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4、《我的空中楼阁》

是一篇写景上散文,作者是_______ ,台湾作家。

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A. 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5、《离太阳最近的树》的作者是毕淑敏,文中的“树”是指。

它(铁轨)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B.6、《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篇散文,作者是利奥波德。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梁,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

C.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着台儿沟的寒冷。7、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

D. 铃铛。8、《哦,香雪》中,“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

_ 。

)

(五、语病考查9、《项链》作者是,法国小说家。其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 A.校区总体设计工作,融会了各派的建筑风格,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展览馆里陈列着各色各样的孔繁森同志生前使用过的东西。B10、《荷花淀》选自《白洋淀纪事》,作者_ ,河北人,现代作家,被认为是“_ ”.大批灾区儿童重新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坐上了崭新的桌椅,广大家长对此十分满意。C

代表人物。 D.降价促销是一种低层次的竞争手段,通过降价来促销,有如饮鸩止渴。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C.7

/ - 2 -

的树。()测试题(二)

)( 17、文学可以分为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四种体裁。班级:姓名:成绩:18、在课文《哦,香雪》中,“火车”和“大山”并不仅仅是实物。“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

)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这群深山里面长大的姑娘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对山外的东西充满了好奇:一个19三、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发卡、一块手表;一个铅笔合、一只书包都让她们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还融入了少女对未来生活年~1966年),京派代表,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1、老舍(1899 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的个人梦想。她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香雪是一个生在山里长在山里的孩子,有着山里人的淳朴厚道、独立自尊、执着与坚毅;还有 20()大学教授。

)着读书人对文化知识的渴求与神往。(2、老舍《我的母亲》告诉我们:不能因贫穷改变做人的标尺,不能因距离淡化对亲人的牵挂。()分)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四、阅读理解(123、“入学,要交10 我的母亲(老舍)选段(12分)”这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我送出门去。()一

4、“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比作花草和根的关系,非常准确贴切。还运用了委婉的修辞手法,委婉地表达了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圆的保证金。这是一笔)自己怕失去母亲的思想。(

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好雪片片》中,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渲染流浪老人的贫穷、孤苦、笨拙的形象,与后文5息。当我由示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的对比,彰显了无处不在的美好人性。明的老人表现出来美好品质构成鲜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加重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好雪片片》中,善良的作者和善良的老人教会了我们该如何体察他人的善意,又该如何善意地6、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怎样的污秽,都会从心对待他人。“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的深处涌出。

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好雪片片》中,作者是一个忠实的采迷,他每次路过卖奖款的老人那里都要买两张奖券。他希7、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望自己终有一日能中大奖,正所谓“一券在手,希望无穷”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8、《卖白菜》中,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诚信的人。她教育自己的孩子“人穷不能志短,再穷也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需要真诚实在。”我们读了课文后也受到了同样的教育。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ǔjǔ;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9、踽踽:读音是j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汉字“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六种造字方法。10()

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11、汉字是汉民族自古以来一直用以记录汉语、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汉族祖先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②件共为话1(践中创造出来的。汉字是表义文字。形声字占汉字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段以时间顺序,写了三事:①

12、《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寄托了作者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③分)(3。

3//”在原文中标出。(分)、根据上题,该段文字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向往,抒发了热爱自然的美好感情。()2,却蕴含着作者对母亲;文字看

似、该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3 、13

之情。6分)(,论‘领空'却又是无限、14“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深深的“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的,……”“有形的围墙围着一些花,……”分)12“有形”和“无形”对举,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着一些花,……”这里,“领土”和“领空”对举,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选段(动静结合,全方位地描写了小屋及周围的环境。联想丰富,比喻新奇,大大丰富了文章内容。给人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耳目一新的感觉。(年代国立青岛大学30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寻求宝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诗兴不作,指的是“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15、“小屋富于浪漫的文学性”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藏。仰之,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弥高

的民族开一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衰微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剂救济的文化药方。5000“离太阳最近的树”指的是红柳,因为它生长在海拔、16米的高原上,所以说它是离太阳最近1932年到19307

/ - 3 -

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2、文中写“我”以在老人那里买奖券“感到安心”,“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为什么感到安心?“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4分)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分阴。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8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3、当老人帮“我”扣扣子时,为什么“我”迟疑了一下,却没有退避?(2:)高分)①弥(.)而不舍:②锲(.4、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文中“老人”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着金子般的心灵。请结合③目不窥()园:.课文与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他们。(2分))兀穷年:(④兀. 2分)2、这段文字主要是写闻一多先生的“做”。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闻一多先生所做的事。(四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选段(12分)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作者说:“(闻一多先生)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分)(2 ②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③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

点破了山的寂寞,)

分选段(12好雪片片(林清玄)三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④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⑤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⑥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艳的无法和他相配。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困。

背景。

“不用装套子了。”我说。⑦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阴把小屋说出充满乡音的话。”“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一券在手,希望无穷。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⑧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到了,小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1、第一、二段写了小屋的什么方面?第二段用的倒装语序有什么作用?(4分)

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 2、第三段中连用的四个比喻有什么作用?(2分)

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

而酸。 3、第四段在文章结构上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把全部的家当带在身上,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 4、第五、六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去写树?其效果如何?(2分)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

之角落。

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多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时

刻已经中 5、从观察角度分析,第七段是_____ __,把小屋拟人化,如“___ ___”一句就采用了拟。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

会被任何境况所淹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人手法,第八段赋小屋

以灵性,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特殊的喜爱之情。(2分)

”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没。我想到伟大的禅师庞蕴说的:“好

雪片片,不落别处!

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美丽的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4、给加点字注音。1(分)

)③重()慎②)(奖券①污秽)④下(腋(....7

/ - 4 -

昨日,记者从成都市邮政局获悉,按国家邮政局统一安排,从即日起,凡是通

过邮局汇往民政测试题(三)部、卫生部、红十字总会等的防非典爱心捐款,

均免收邮费。目前,我省一些机构和个人纷纷表示捐款意愿,国家民政部、卫

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已开通了爱心捐款通道。寄款时,班级:

姓名:成绩:汇款人须在附言栏内注明“防治非典捐款”字样。

收款单位在收到汇款后,将向捐款者寄发收到捐

五、语言运用(2题,每题5分,共10分)。款的收据和相关资料。

1. 补写句子。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是没有;

没有,;

2. 请根据以下内容,拟两条有关“环保”的宣传标语。 8. 镜湖中学初三(8)

班的同学准备选编一本自己的文集——《让我们荡起双桨》,他们对作文进行当

今世界,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急剧沙化,水土大量流失,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

性灾难已成编辑、分类,设计了“感受生命”、“体会亲情”、“走近名人”等小栏

目,请你再设计一个栏目。要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燕尾服的严重危机。求:

结构与已有栏目的名称一致,内容不重复。

(1)

(2)

3. 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要求:不变更原意;

人物、人称表达准

确;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六、应用写作试题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能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帮

我问问,后天晚一、根据下列内容完成写作。

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1、请假条适应于因病或因事不能照常工作或上学,

而向单位或个人说明情况的一种便条。一般由(1)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

郭老师的女儿姗姗说到这件事,小王说:

五部分组成。请拟写一张病假条。

(2)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小王说: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引课】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中国所有的大熊猫”、“我们班的所有同学” 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都给我们以集合的印象 引入课题 【新授】 课件展示引例: (1) 某学校数控班学生的全体;(2) 正数的全体; (3) 平行四边形的全体;(4) 数轴上所有点的坐标的全体。 1. 集合的概念 (1)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简称为集); (2)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合的元素; (3) 集合与元素的表示方法:一个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它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读作“a属于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读作“a不属于A”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须是能够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 (2) 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 4. 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N; (2) 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作N+或N*; (3) 整数集: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Z; (4) 有理数集:有理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Q; (5) 实数集:实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R。 【巩固】 例1判断下列语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并说明理由 (1) 小于10 的自然数的全体;(2) 某校高一(2)班所有性格开朗的男生; (3) 英文的26 个大写字母;(4) 非常接近1 的实数。 练习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 由2,2,3,3构成一个集合,此集合共有4个元素; (2) 所有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无限集; (3) 周长为20 cm 的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有限集; (4) 如果a ∈Q,b ∈Q,则a+b ∈Q。 例2用符号“∈”或“?”填空: (1) 1N,0N,-4N,0.3N;(2) 1Z,0Z,-4Z,0.3Z; (3) 1Q,0Q,-4Q,0.3Q;(4) 1R,0R,-4R,0.3R。 练习2用符号“∈”或“?”填空: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考试题文档

长武县职教中心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考试卷 班级总分 一.选择题(每选对一题得2分,共10分) 1.选出下列词语注音有错的一组:() A褐(hè)色暧昧(àimèi ) 醴(lǐ)酪(lào)B贮(zhù)藏将(qiāng)进酒敕(chì)造 C滥(làn)用袅娜(niǎonuó)龟(guǐ)裂 D功名利禄(lù)脍炙(kuàizhì)人口渎(dú)职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换的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 B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饶幸获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七年了。C“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D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照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大意。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在废墟里埋了一天一夜的他竟安然无恙,简直是个奇迹。 B.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C.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合乎道德规。 D.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的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

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班主任的耐心教导,使我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为了防止不再出车祸,交通局在马路上设了一个“危险路段“的交通标志 C、我的希望不是奖券,却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情况所淹没。 D、这篇文章表述了我对母亲的伤害,流露出深深的疚之情。 5.下面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句子是()(2分) A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B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C 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地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彷佛也热闹了一些。 D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三(20分).阅读理解 (一)(12分)阅读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完成1—5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的舞女的裙。()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年级:班级:姓名: 一注音: 敷衍 ..窘刮痧...撮.土浇灌 绞.脸惦.念廿.位臀.部燠.热污 秽.狭隘.泾渭 ..分明潜.心木橛.子 嘟哝 ..寒..踽.踽黑黢.黢锲.而不舍箢篼 风凛冽.奖券.瞥.一眼打蔫.抽噎.一绺. 窥.探乍.着胳膊唾沫 ..博文强.识.强.弩之末 强.人所难倔强.供.养便当.安步当.车禅.宗禅.让露.天风餐露.宿抹.布 哽.咽.衣衫褴褛 ..殷.红殷.实酿.成花 团锦簇 ..投掷. ..楼榭.铙钹 二、字形: ____流不息金___辉煌食不guo 腹暴zao___ ____li 尽心血高kang 引hang 高歌 kang 俪相形见chu 笨zhuo 罢chu 儒家杀lu miu 论 未雨绸mou jiongjiong 有神jiong 乎不同闻名xia 迩目不xia 接 xia 不掩瑜三、解释下列词语: 家当燠热 抽噎嘟哝 踽踽绺 黢黢木橛子 弥高箢篼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四、文学常识: 1、《我的母亲》体裁是,以为序精心组织材料,以为线索,多侧面、多角度地描写了母亲的一生。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小说)《茶馆》、《龙须沟》(话剧)等。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2、《好雪片片》是一篇(体裁)文章刻画了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底善良的的形象,文章结尾揭示了本文的中心即 。 林清玄(1953—),笔名秦情,名字来源:清而不玄。台湾高雄人。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在云上》《心田上的百合花》等。 3、《卖白菜》的体裁是,线索是。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他的成名作是长篇小说有 他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五、知识点: 1.语文能力包括、、、四项能力。 2. 听话的基本原则是、、,说话的基本原则是、、。 3.听话的技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话的技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记叙文选材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叙文选材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说话训练 情景:朋友到你家来做客,时间已经很晚了,而你的朋友却仍谈兴正浓,你该如何委婉地下逐客令?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 (3) 1.1.1 集合的概念 (3)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7)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一) (11)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二) (15) 1.1.4 集合的运算(一) (18) 1.1.4 集合的运算(二) (23) 1.2.1 充要条件 (26) 1.2.2 子集与推出的关系 (30) 第二章不等式 (33) 2.1.1 实数的大小 (33) 2.1.2 不等式的性质 (37) 2.2.1 区间的概念 (41) 2.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45)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 (49)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 (52) 2.2.4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56) 2.3 不等式的应用 (59) 第三章函数 (62) 3.1.1 函数的概念 (62) 3.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67) 3.1.3 函数的单调性 (71) 3.1.4 函数的奇偶性 (75) 3.2.1 一次、二次问题 (80) 3.2.2 一次函数模型 (83) 3.2.3 二次函数模型 (87) 3.3 函数的应用 (92)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95) 4.1.1 有理指数(一) (95) 4.1.1 有理指数(二) (99) 4.1.2 幂函数举例 (104) 4.1.3 指数函数 (108) 4.2.1 对数 (113) 4.2.2 积、商、幂的对数 (116) 4.2.3 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120) 4.2.4 对数函数 (123) 4.3 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127) 第五章三角函数 (130)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一、我的母亲 老舍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由名人对母爱的描绘: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 1、作者简介: 2、思考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 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 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 思考二:(探讨)你的母亲与作者笔下的母亲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我们张罗,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承受着在我们眼中看来理所当然的一切,并在不断接受我们因不满生活所发出的唠叨、牢骚。但,血浓于水,正是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三、深入探究 1、探讨母亲对老舍的性格影响 面对这一切,大作家老舍先生心存感激。下面,你们能告诉我,母亲给了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吗? 明确:四个方面——(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3)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4)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2、写作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四、重点研习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3章测试题

集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给出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④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 D.只有② 2.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 ); A.最大的正数 B.最小的整数 C. 平方等于1的数 D.最接近1的数 3.I ={0,1,2,3,4},M={0,1,2,3},N={0,3,4}, M C ) (N I

A.{2,4} B.{1,2} C.{0,1} D.{0,1,2,3} 4.I ={a,b,c,d,e } ,M={a,b,d },N={b },则N M C I )( A.{b } B.{a,d } C.{a,b,d } D.{b,c,e } 5.A ={0,3} ,B={0,3,4},C={1,2,3}则 =A C B )(( ); A.{0,1,2,3,4} B.φ C.{0,3} D.{0} 6.设集合M ={-2,0,2},N ={0},则( ); A.φ=N B.M N ∈ C.M N ? D.N M ? 7.设集合{}0),(>=xy y x A ,{},00),(>>=y x y x B 且则正确的是( ); A.B B A = B.φ=B A C.B A ? D.B A ? 8.设集合{}{},52,41<≤=≤<=x x N x x M 则 =B A A.{}51<

D.{}4,3,2 9.设集合{}{},6,4<=-≥=x x N x x M 则=N M ; A.R B.{}64<≤-x x C.φ D. {}64<<-x x 10.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共有( ); ① x =2是022 =--x x 的充分条件 ② x≠2是022 ≠--x x 的必要条件 ③y x =是x=y 的必要条件 ④ x =1且y =2是0)2(12=-+-y x 的充要条件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42x Z x ; 2.{m,n }的真子集共3个,它们是 ; 3.如果一个集合恰由5个元素组成,它的真子集中有两个分别是B ={a,b,c },C =

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

《永远的校园》 教学目的: 1.了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 借助演讲、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思辨说理的能力 3.对比谢冕心中的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并揣摩这种差异的根源,从而树立正确的大学观、人生观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理想中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 教法与学法: 1.课型:讲读课、公开课、研讨课、活动课 2.教法:质疑、讨论、辩论 3.教具及能力培养方向: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及文字材料);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诵读文章,感知大意;第二课时主要展开拓展、延伸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03年2月25日,在首都北京发生了二起震惊中外的爆炸案,先后发生在清华大学的荷园餐厅和北京大学的农园餐厅,虽然比不上恐怖份子驾机撞毁世贸大楼那样引人注目,但在很少发生恐怖流血冲突的中国大陆来说,这的确也算得上是惊天动地的事情了,最引人深

思的是:恐怖份子为什么要选择清华和北大进行作案呢?案情侦破之后,答案浮出水面,而这个答案竟让人哭笑不得,因为犯罪谷子声称:“制造爆炸案的目的是为了出名。” 对于这起事件,我不想多作分析了,我只是想说:为什么炸清华、北大就能出名呢?那是因为这两所大学太有名了,本身就是名望的象征。我们这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从古至今那些杀人的罪犯很少留下姓名,而刺客荆轲的故事却被广为传诵,不仅仅是因为荆轲的大义凛然、高风亮节,还因为他刺杀的对象是权倾天下、赫赫有名的秦王。 的确,清华、北大太有名气了,不仅是每一位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就连没有丁点儿文化常识的人可能也会对他们肃然起敬。江泽民同志作为一国主席,日理万机,我不知道他曾去过哪些大学,但我知道北大他是去过的,就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的校庆典礼上,还作了热情扬溢的讲话,因此,才有了我们课本上这篇文章。 大凡有名望的人、事、物都难得一见:比如卢浮宫珍藏的那些传世珍品;比如我们的局长、县长、市长或者更高的官员。于是我们容易对那些有名望的东西产生神秘感,认为他们与众不同,认为他们超凡脱俗,认为他们高不可攀,或许真的如此,或许未必竟然。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大著名学者、中国当代著名诗歌理论家、朦胧诗派的倡导者谢冕先生用他的眼、他的手、他的心为我们搭建的北大校园,去感受北大的那一份脱俗和平凡吧! 二、感受北大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1.1集合的概念 知识目标:(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2)掌握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法. 教学难点:集合表示法的选择与规范书写. 课时安排:2课时. 1.2集合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1)掌握子集、真子集的概念;(2)掌握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3)会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符号表示. 教学难点:真子集的概念. 课时安排:2课时. 1.3集合的运算(1) 知识目标:(1)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2)会求出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交集与并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 教学难点: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课时安排:2课时. 1.3集合的运算(2)

知识目标:(1)理解全集与补集的概念;(2)会求集合的补集. 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全集与补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的补运算. 教学难点:集合并、交、补的综合运算. 课时安排:2课时. 1.4充要条件 知识目标: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对条件与结论的研究与判断,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理解.(2)符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 课时安排:2课时. 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知识目标:⑴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⑵了解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能力目标:⑴了解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⑴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2.2区间 知识目标:⑴掌握区间的概念;⑵用区间表示相关的集合.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上期末考试附答案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上)期末考试附答案 ( 考试内容:第三、第四、第五章)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学校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答案填入后面表格中,否则不得分) 1.设集合{}{},52,41<≤=≤<=x x N x x M 则=B A I ( ); A.{}51<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篇一: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 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 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 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 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 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 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 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 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 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 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 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基础模块 1. 阅读与欣赏正确认读并书写 3 500 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 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 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 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 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 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

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第一章集合教案

1.1.1 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2. 初步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3.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问题教学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现、分析、归纳,形成概念. 【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导入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中国所有的大 熊猫”、“我们班的所有同学”. 师:“物以类聚”;“人以 群分”;这些都给我们以集合的 印象. 引入课题. 联系实际; 激发兴趣. 新课课件展示引例: (1) 某学校数控班学生的全体; (2) 正数的全体; (3) 平行四边形的全体; (4) 数轴上所有点的坐标的全体. 师:每个例子中的“全体” 是由哪些对象构成的?这些对 象是否确定? 你能举出类似的几个例子 吗?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 出问题如下: (1) 集合、元素的概念是如 何定义的? (2) 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 系为何?是用什么符号表示 的?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 什么? (4) 集合的分类有哪些? (5) 常用数集如何表示?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梳 从具体事例直观 感知集合,为给出集 合的定义做好准备. 老师提出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学,培 养自学能力,提高学 生的学习能力. 检查自学、梳理 知识阶段,穿插讲解 1

新课1. 集合的概念. (1)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 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体 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简称 为集). (2)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 合的元素. (3) 集合与元素的表示方法:一个 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 表示,它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 a,b,c,…表示.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 说a属于A,记作a∈A,读作“a属于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 a不属于A,记作a?A.读作“a不属 于A”.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 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 须是能够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 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 (2) 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 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 4. 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 合叫做有限集.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 合叫做无限集.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全体构成 的集合,记作N; (2) 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 的集合,记作N+或N*; 理本节课知识,并强调要注意的 问题. 教师要把集合与元素的定 义分析透彻. 请同学举出一些集合的例 子,并说出所举例子中的元素. 教师强调:“∈”的开口方 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教师强调集合元素的确定 性.师:高一(1)班高个子同学 的全体能否构成集合? 生:不能构成集合.这是由 于没有规定多高才算是高个子, 因而“高个子同学”不能确定. 教师强调:相同的对象归入 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 一个元素. 请学生试举有限集和无限 集的例子. 师:说出自然数集与非负整 数集的关系. 生: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 是相同的. 师: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 括数0. 解难点、强调重点、 举例说明疑点等环 节,使学生真正掌握 所学知识. 2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单元知识点

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 知识点复习 一.字音 眉黛.翩.然宁谧.阡陌 ..麦穗.铁锨. ..花蕊.皱褶 镐.头遒劲 ..镂.空尸骸.沙砾.訇.然迸.发嗥.叫 饿殍.馥.郁黏.人眼睑. 二.字形(加拼音、组词) 稍掇糯脸翩蒿 捎辍懦俭蹁缟 梢缀孺睑缥槁 艄啜蠕殓剽镐 三.解释 1.翩然 2.宁谧 3.饿殍 4 本末倒置 5盘根错节 6触目惊心 7毛骨悚然 8陈词滥调 9.以身试法 10.明日黄花 四.填空 1. 《我的空中楼阁》作者,这是一篇、的散文。题目一语双关,既指,又指 ,寄托了作者对,抒发了。 2.毕淑敏,女,当代女作家。代表作品有、、。 《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一篇情理交融的散文。 3.《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篇耐人寻味的散文。文章由 这条生物链引发出“人的思考”和“山的思考”。“山的思考”是对“人的思考”的批判,是对自然法则的理性张扬。“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诗意的表达,警示人类应该像山一样思考。 4.《窗前的树》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不仅语言美,情感美,而且结构也美。作者依次写了窗前的洋槐在四时的姿态,充分展露了洋槐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作家,1972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分界线》。反映黑龙江农场知识青年的生活。 5.浏览一般分为和两种。所谓诵读,就是 。 6.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和。散

文的主要特点是,,。 7.观察景物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立足点固定不变,平视、仰视、俯视或环视,以得到不同的景物画面,这叫;二是立足点不断变化,观察的对象也不断变化,这叫。 8.如何才能做到善于“听”:, ,,。 9.说话,怎样才能做到适度和适当呢?,。 第四单元知识点 十三、读书人是幸福人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身份),本文选自 它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的观点。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浩hàn( ) 上溯. ( ) 执著.( ) ()智() 鄙奸zhà() shì( )好 三、解释下列词语: 浩瀚饱览 往哲先贤睿智 大抵 四、辨析字形 塑朔溯 十四、拿来主义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作者是、 (身份)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 散文集诗歌集杂文集。 二、填空: 自诩.()残羹冷()zhì冠( ) miǎn 吝啬 ..( ) 脑髓.( ) 礼( )shàng往来 蹩.进( ) 国粹. ( ) 徘徊 ..(. ) 孱.头( ) 三、解释下列词语: 礼尚往来: 残羹冷炙:国粹: 自诩:冠冕: 孱头:玄虚: 十五、文艺随笔二篇 一、文学常识: 1、《咬文嚼字》的作者是,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本文选自体裁是。 2、《不求甚解》体裁是作者是原名 本文选自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函数测试题

第三章函数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A .22y x =+ B.y =C.1y x x =- D.22y x x =- 2.设函数(),f x kx b =+若()()12,10f f =--=则 A.1,1k b ==- B.1,1k b =-=- C.1,1k b =-= D.1,1k b == 1.函数4)(2-=x x f 的定义域是 A.(-2,2) B.[-2,2] C.()()+∞-∞-,22,Y D.()),2[2,+∞-∞-Y 2.已知函数1()1 x f x x += =-,则=-)2(f A . 31- B.31 C.1 D.3 3.函数2()43f x x x =-+ A.在(),2-∞内是减函数 B.在(),o -∞内是减函数 C.在(),4-∞内是减函数 D.在(),-∞+∞内是减函数 4.下列函数即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 A.3y x = B.1y x = C.22y x = D.13 y x =- 5.设点(3,4)为奇函数()()y f x x R =∈图像上的点,则下列各点在函数图像上的是 A.(-3,4) B.(3,-4) C.(-3,-4) D.(-4,-3) 4.函数1y x =的定义域为 A.[]1,+∞ B.()1,-+∞ C.[1,)-+∞ D.[1,0)(0,)-+∞U 5.下列各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是区间),0(+∞内的增函数的是 A.y x = B.3y x = C.22y x x =+ D.2 y x =- 二、填空题

1.设()2 54,f x x =-则f(2)= ,f(x+1)= 2.设()31,f x x =-则()1f t += 3.点()2,3p -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4.函数15 y x =-的定义域为 5.函数22y x =-的增区间为 6.已知函数()22f x x x =+,则1 (2)()2 f f ?= 7.已知? ??--=33)(2x x x f 00x x ≤>,则f(-2)= 三、简答题 1.判断下列函数中那些是奇函数?哪些是偶函数? (1)()3f x x = (2)()221f x x =- +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1f x = - (2)( )2f = 3. 写出函数y= f (x )的增区间______________,y= g (x )的减区间______________ (y=g (x -

职高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题库完整

集合测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选项写在表格中。 1.给出 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 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 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② 2.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 ); A.最大的正数 B.最小的整数 C. 平方等于1的数 D.最接近1的数 3.I ={0,1,2,3,4},M ={0,1,2,3} ,N ={0,3,4},)(N C M I =( ); A.{2,4} B.{1,2} C.{0,1} D.{0,1,2,3} 4.I ={a,b,c,d,e } ,M={a,b,d },N={b },则N M C I )(=( ); A.{b } B.{a,d } C.{a,b,d } D.{b,c,e } 5.A ={0,3} ,B={0,3,4},C={1,2,3}则=A C B )(( ); A.{0,1,2,3,4} B.φ C.{0,3} D.{0} 6.设集合M ={-2,0,2},N ={0},则( ); A.φ=N B.M N ∈ C.M N ? D.N M ? 7.设集合{}0),(>=xy y x A ,{} ,00),(>>=y x y x B 且则正确的是( ); A.B B A = B.φ=B A C.B A ? D.B A ? 8.设集合{}{} ,52,41<≤=≤<=x x N x x M 则=B A ( ); A.{}51<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古诗词原文

将进酒(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代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登高(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客至(唐代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剪梅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双调·折桂令·叹世 (元代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期中考试卷(中职教学)

二. 选择题 1、下列选项能组成集合的是( )。 A 、著名的运动健儿 B 、英文26个字母 C 、非常接近0的数 D 、勇敢的人 2、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 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元素“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 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③④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② D.只有② 3、A ={0,3},B ={0,3,4},C ={1,2,3}则=A C B )(( )。 A.{0,1,2,3,4} B.? C.{0,3} D.{0} 4、设集合N ={0},M ={-2,0,2},则( )。 A.N =? B.M N ∈ C.N M ? D.M N ? 5、设集合{}{}14,25M x x N x x =<≤=≤<,则=B A ( )。 A.{}51<

① x =2是022=--x x 的充分条件; ② x≠2是022≠--x x 的必要条件; ③ y x =是x=y 的必要条件; ④ x =1且y =2是2(1)(2)0x y -+-=的充要条件;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设a 、b 、c 均为实数,且a b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 c b c ?-x 的解集为( )。 A.5>x B.5x D.2-x 的解集为( )。 A .()1,1,3??-∞-+∞ ??? B. ??? ??-1,31 C. ()1,1,3??-∞+∞ ??? D. ?? ? ??1,31、13、的四次方根为( ) A. 2 B. -2 C. D. 无意义 14、下列各函数中,为指数函数的是( ) A. y x = B. 2y x -= C. x y 2= D. x y (3)=- 15、下列各函数模型中,为指数增长模型的是( ) A. x y 0.7 1.09=? B. x y 1000.95=? C. x y 0.50.35=? D. x 2y 23??=? ??? 16、lg 5是以( )为底的对数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全册 教案完整版

教学内容:规划好自己的语文求学之路 教学目标:1、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2、提出本学期的新要求 教学节数:2节 教学时间:第二周(一) 教学重点: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提出本学期的新要求 教学媒体:粉笔、教案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都欢度了一个寒假,能跟其他同学分享你在春节期间的趣事吗? 2、讲一则故事,请同学们听完后回答:几年后,这三个人的经济情况会怎样? 烈日炎炎下,三个工人挥汗如雨的工作。这时,一个人走前问道:你们在做什么?甲工人回答道:我在砌砖,乙工人回答道:我在砌一堵墙,丙工人满怀憧憬的说:我在盖一座美丽的大厦。十年后,甲工人成了熟练的砖瓦工,乙工人成了一名建 筑工头,而唯有丙工人,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了一名身价过亿的房地 产巨子。 你选择了怎样的心态,也就选择了怎样的人生。 二、总结上学期期末考情况 三、明确道理: 1、样是语文课,同样的老师、时间、作业、考试难度等都一样,有的同学优秀,越学越精明,有的同学则考了不及格,越学越无奈,其实在乎心态,在于有没有规划出目标。 2、强调本学期语文学习的要求 3、上课要求 作业布置: 预习《壶口瀑布》

教学后记: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增加与学生的感情,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 教学内容:《壶口瀑布》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来体现壶口瀑布的特征的方法。 2.领会文章蕴含的深刻意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教学节数:2节 教学时间:第二周(二)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来体现壶口瀑布的特征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与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之间的联系。 教学媒体:PPT、教案、粉笔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圈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代文人赞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天险,壶口最惊人。飞流撼天地,涛声泣鬼神”,今天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来领略壶口瀑布的雄壮的气势。 二、走进作者 梁衡(1946—)山西霍州人。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 三、壶口瀑布简介 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它位于山西省吉县城西南25公里的黄河壶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