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4.50 KB
- 文档页数:7
2019-2020 年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有 4 大题,共32 小题,满分50 分,考试用时5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的遗址,应该到(▲ )A .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山西西安D.浙江余姚2.春秋战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封建土地制度开始确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 )3.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④①②③4.宋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丰富多彩,知识分子文化需求不断扩大。
下列文学形式中因应这一时期文化需求而出现的是(▲ )5.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6.著名史学家旭麓指出:“ 争,自西方人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之后的一逞,于中国人来,争是一界碑。
” 争是(▲)A .雅克之B.片争C.抗日争D.抗美援朝325 年探7.美国史学家丹涅特曾指出:“ 于列来,以保持一个它所能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有利。
人教版2019版中考历史二模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小华编制了下列三张学习卡片,从他的学习卡上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A.对外的交往与进步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C.民族的交流与融合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2 .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古代民族融合B.古代宗教传播C.古代商业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3 .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材,没有能力接任天下,于是就把天下传给了有才德的舜。
这一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选举制B.禅让制C.宗法制D.世袭制4 . 《新唐书·方镇表序》记载:“唐自中世以后,收功弭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以此……”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病是A.藩镇割据B.重武轻文C.宰相专权D.劳役繁重5 . 某考古兴趣小组为了探寻原始人类的遗迹,在专家指导下发掘出一些远古遗物,你认为最能说明这是原始人类遗迹的应该是()A.两颗门齿化石B.大量碳屑C.古鱼类化石D.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6 .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7 . 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
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
南宋时,纸币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
这表明交子A.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B.促进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C.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D.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8 . 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
2019-2020 年中考历史模拟联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卷分卷、答卡两部分,卷 6 ,答卡 2 。
不在卷上作答,答案必写入答卡,否不分。
2.本卷共四道大,25 个小,分100 分。
考量90 分。
3.考束后,考生将卷、答卡所有交回。
一、 ( 每小 2 分,共 15 小 30 分。
每小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斯塔夫里阿斯在《全世界通史》中:“在中国达数千年的史上,有三次大革命,他从根本上改了中国的政治构和社会构。
第一次生于公元前221 年,⋯⋯第二次生于1911年,⋯⋯第三次生于1949 年⋯⋯”资猜中第一次“革命”主假如指A.中央集制度确定B.王位世制确定C.分封制形成D.郡制确定2.曹操在《寿》中写道:“老伏,志在千里,烈士晚年,壮心不已!”以下役能体曹操一壮心壮志的是① 牧野之② 平之③ 官渡之④ 赤壁之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3.《天工开物》中“(成分)以消石(硝石)、硫磺主,草木灰。
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蒙受)之,魂散而魄粉(赴汤蹈火)”。
文中提到的是A.造B.火C.指南D.印刷4. 2008年12 月26 日中国赴索里海疆航,被称新一代的和下西洋。
有位同学在写史短《和下西洋》,可能因为大意,有一个情背了史事,你他指出来A.一本活字印刷的《楼梦》B.最到到非洲海岸和海沿岸C.使用火武器威海盗D.有大批瓷器等宝物5. 2008 年 9 月,神舟七号人航天行,中国了初次太空行走。
19 世后期,中国人出行能借助的最初的交通工具是① 船②火③ 机④A .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6.儿歌也能证史。
80 多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爆竹”写道:“新年到,放爆竹。
蹦蹦蹦蹦虽喧闹,金钱耗去太无聊!此刻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
枪炮价钱固然高,只需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量就不小,救国补考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急!”这首儿歌写作的期间应当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7.小华采集了一份叫《喜报》的图片,上边有徐州宣布解放的信息,它报导的信息与某一战斗相关,该战斗是A.辽沈战斗B.平津战斗C.淮海战斗D.渡江战斗8.右图漫画反应的时代主题是A.公私合营B.大跃进C.人民公社化运动D.歇工“闹革命”9.以下对于中美关系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在美国操控的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有损中国利益的《九国条约》B.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仇视新中国C.二十世纪七十年月,尼克松总统接见中国,中美关系正常化D . 2022 年将迎来中美正式建交50 周年10.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花独放”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
2019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说明:本试卷共100分,本次考试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下列所示图片,分别属于什么时期的房屋样式?( )A. 河姆渡时期、半坡时期B. 半坡时期、河姆渡时期C. 河姆渡时期、北京人时期D. 半坡时期、北京人时期2. 考古学家在商朝的多处遗址中,发现青铜器铸造作坊中有较细的分工,有世代从事生产、擅长专精技艺的工艺;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司母戊鼎是典型代表。
据材料推断,商朝能够铸造出司母戊鼎的条件有( ) ①分工细致 ②技艺精湛 ③原料丰富 ④规模宏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西周时期,分封的齐、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水平。
这表明分封制( ) A. 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B. 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管理 C. 导致周王室附近地区衰落 D. 促进边远地区经济的开发4.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
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
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表明,张骞出使西域( )A .基本奠定汉朝的国家疆域B .建立汉朝与中亚地区的联系C .确立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 .开启中国与欧洲的直接交往5.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
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
”这说明( )A .唐诗影响深远B .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C .唐诗取材广泛D .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6. “时京官每日入朝,必与妻子决,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与下列哪个史实有关( )A .削藩B .设厂卫特务机构C .八股取士D .设军机处7. 如图是东南沿海居民过年贴的门神画的一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成为人民敬仰的守护神的主要原因( )A .他们是促进中外交流的外交使节B .他们是维护祖国统一的封疆大吏C .他们是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D .他们是反抗封建压迫的农民领袖8. 有学者指出近代的一场战争触发了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爆炸性事态,如某国获得了一个在中国做进一步扩张的立足点,并且通过开放通商口岸把影响扩展到中国的整个东部的沿海地区。
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模)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24道小题,满分7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读图是《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中国两大农业区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A.①②区域先民主要使用打制石器B.①区域先民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C.②区域先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粟D.①②区域先民已进入原始农耕生活2.中原地区陶寺遗址有彩绘龙纹陶盘,北方红山文化的玉器中有玉龙,三星堆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带有龙形象的青铜器。
这些考古发现共同反映出()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B.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很早C.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D.中国第一个王朝正式建立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
”以下可以印证这一措施的文物是()A.二里头遗址的铜鼎 B.殷墟的甲骨C.战国时期的铁臿D.秦朝的铜权4.西汉中后期的海昏侯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内容主要为《论语》《诗经》《春秋》等,还出土了一组以孔子形象为主题的衣镜。
出现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A.当时儒学居于主导地位B.实行盐铁专卖政策C.北击匈奴取得巨大胜利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5.魏晋以来,北方汉族人民在原有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畜牧业生产得到了发展;而南方在原有水稻种植的基础上,开始普遍实行麦稻兼作。
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共同因素是()A.西晋短暂统一B.人口的大量迁徙C.江南地区开发D.北魏孝文帝改革6.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唐诗中的唐史”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搜集了以下诗句。
这些诗句反映了唐朝()A.由盛到衰的变化B.频繁的中外交流C.开放的社会风气D.手工业技术先进7.观察以下两幅历史地图,可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汉代丝绸之路向西最远可以到达安息B.宋代主要外贸港口设有专门管理机构C.宋代对外贸易以陆上运输为主要方式D.两图反映时期全国经济重心都在南方8.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择出正确答案.)1.(2分)20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丝路人”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打开了①张骞②戚继光③玄奘④鉴真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材料中的“丝路人”包括()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2.(2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在不断巩固和发展。
下面表格内容能充分说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A.西藏B.库页岛C.新疆D.南海3.(2分)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但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4.(2分)下列选项与“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冲击,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的战争有关的是()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B.允许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5.(2分)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
”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B.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C.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D.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6.(2分)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
”这个“大胆的行动”指的是()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B.设立珠江三角洲开放区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7.(2分)“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人由此辉煌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那里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相互制约。
2019年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二)九年级历史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考生必须将所答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
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20分)30.《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B.世袭制 C.禅让制D.郡县制31.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A.刘邦 B.刘秀 C.刘备 D.刘彻32.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这个时期的统治史称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康乾盛世33.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选拔人才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实现了大统一3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宋代得以强化。
为加强对地方知州的监督,北宋设立的官职是A.御史大夫 B.司隶校尉 C.刺史 D.通判35.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正确的是A.毕昇——发明指南针,促进航海事业的发展B.玄奘——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文化C.郑成功——七下西洋,加强中外交流D.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边疆的管辖36.1945年10月,离别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造成台湾此次离别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7.下列长征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甘肃会宁会师②飞夺泸定桥③渡过金沙江④爬雪山过草地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 ③①②④38.中国近代史可以划分为多个不同时期。
下列事件中发生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的是A.西安事变 B.百团大战 C.七七事变 D.辽沈战役39.右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
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十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的三个国家,下列显现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是()A.实行禅让制B.王位世袭C.皇帝是最高统治者D.有了铁器牛耕2.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A.商鞅变法B.长平之战C.楚庄王称霸中原D.合纵与连横3.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A.秦隋宋B.秦隋元C.秦元明D.隋元明4.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
最恰当的应是()A.祖国统一B.民族团结C.中外交往D.抵抗侵略5.“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一主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少数民族在服饰、语言和风俗上逐渐向汉族趋同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C.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D.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新疆地区的统治6.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A.赵匡胤和铁木真B.赵匡胤和忽必烈C.赵构和铁木真D.赵构和忽必烈7.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年,以哪两国联军为主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A.英美联军B.美俄联军C.俄法联军D.英法联军8.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三民主义C.实业救国D.联俄联共9.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D.社会主义时代10.“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题(附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秦始皇的某项措施)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和贯彻执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所说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修筑长城2.成语“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帝对宰相高颎(jiǒnɡ)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之后隋文帝于589年( )A.定都长安,发展经济B.创立进士科,选拔人才C.灭掉陈朝,统一全国D.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3.唐朝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
下列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历史事件是( ) A.遣唐使来华B.玄奘西游天竺C.文成公主入藏D.鉴真东渡日本4.市舶收入在宋朝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宋高宗初年表现尤为突出。
那时,南宋政府的年收入不满1000万缗(缗:古代铜钱计量单位),而市舶收入已达150多万缗,竟占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15%。
材料说明(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B.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C.海外贸易是宋朝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D.航海技术进步是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重要原因5.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某人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
派遣郑和下西洋而“美名远播”的皇帝是( )A.汉武帝B.唐太宗C.元世祖D.明成祖6.如图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广场的雕塑《较量》,折断的“烟枪”,有力的双手,无不向来往的人们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
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B.吴淞之战C.金田起义D.黄海大战7.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
所有的改革也与其他部门隔离,以免妨碍旧有法制规章。
2019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袁老师、吴涛整理(满分90分,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2019·北京)1.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石铲(翻土)石刀(收割)石磨盘(谷物加工)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2019·北京)2.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
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①实行郡县制②建造阿房宫③统一度量衡④修建骊山陵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019·北京)3.“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李冰 B.蔡伦 C.祖冲之 D.毕昇(2019·北京)4.以下示意图反映出()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Array(2019·北京)6.一位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拟定了一幅对联(见右图),横批应为( )A .海路通达B .经济繁荣C .民族和睦D .文明互鉴(2019·北京)7.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
这说明北宋( )A .与辽保持长期的和平B .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C .解除统兵将领的兵权D .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2019·北京)8.右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
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
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A .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B .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C .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D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2019·北京)9.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
1
朝阳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闭卷考试,请注意分配答题时间。
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
“交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南宋时,纸币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这表
明交子
A. 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 B. 促进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 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 D. 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
2. 西安事变 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一的中国……
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 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 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萌萌哒” “尬聊”等。新文
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维新变法
4. 1949~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经济
D.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
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文化大革命”结束
7. 读右图,该示意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 北伐战争
D. 秋收起义
8. 二战中标志着欧洲战场正式结束的标志是
A. 日本投降 B.意大利投降 C.雅尔塔会议 D.德国投降
9.1917年4月,列宁从芬兰乘火车到圣彼得格勒。对当时俄国的形势说法正确的是
A. 沙皇专制统治引起俄国人民的强烈不满
B.执政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奉行沙皇政府的政策
C.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决定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D.俄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0.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
是
A. 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B. 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C. 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 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11.下列对《独立宣言》的解读有误的是
A.宣扬人生而平等 B.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C.美国由此确立了联邦制 D.宣言颁布日成为美国国庆日
12. “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鼓励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
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相互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
有法律性和道义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中的“它”指“求同存异”的方针
3
B.表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文中的“它”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它”在万隆会议时提出,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13.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
“柳”分别指
A.自强,求富 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维护清朝统治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4.某历史学家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胜利。以下行动能体现建
立和维护“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
①慕尼黑会议 ②签署《联合国际宣言》 ③诺曼底登陆 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5.潍坊市某中学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准备在暑期组织“红色记忆”游学活动,分赴延安、上海、
井冈山、遵义等地。其中,与遵义之旅设计的主题最相符的是
A.长征会师,伟大胜利 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战略后方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非选择题(共55 分)
1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夏尔尼说:
“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
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并概括其原因。(8分)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
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
4
——费正清《创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2)材料二反映的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是什么?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8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4分)
17. (20分)材料问答题
人类历史的进和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
史机遇,事关兴衰之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
机构公民大会……
(1) 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个城邦国家的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在谁当政期间发展到古代世
界的高峰?该国所在地区形成的文明与其地理环境有关,请问该地区的古代文明属于哪种类型?(6
分)
材料二 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向
他们收取赋税。
(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什么影响?(4分)
5
● ●
关键词
时间:1861年
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性质:资产阶级
材料三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3)材料三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个国家?是在哪一次
改革后逐渐形成的? (6分)
(4)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人物或事件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18. (15分)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
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 —— 马丁·路德·金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图中未填写的内容。(5分)
① ② ③ ④ ⑤
(2)材料二和三分别是19世纪六十年代哪几场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6分)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什么?(2分)
6
(3)19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资产阶级统治的进一步巩固,欧美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
革命”。这个革命是指什么?(2分)
7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A 2.C 3.C 4.B 5.A 6.B 7.C 8.D 9.B 10.A 11.C 12.C 13.D 14.B 15.B
二、非选择题(共55 分)
16.(20分)(1)政策:闭关锁国
原因: ①清朝统治者的短见和无知 ②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③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
定,对外具有抵制作用
(2)对外态度:进行谨慎外交接触体现:洋务运动
(3)原因:①自然经济的崩溃和解体 ②鸦片战争清王朝被迫打开国门 ③清朝统治者意识到与西
方的巨大差距,欲师夷长技以自强
17.(20分)
(1)雅典(2分);奴隶主民主政治(2分);伯利克里(1分);海洋文明(1分)
(2)大化改新(2分);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2分)
(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2分);法兰克王国(2分);查理·马特改革(2分);
(4)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改革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4分)
18.(1)①文艺复兴;②新航路开辟;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④法国大革命(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⑤工业革命。
(2)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或使资产阶级统治进一步巩固,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第二次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