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花三月下扬州简谱

烟花三月下扬州简谱

烟花三月下扬州简谱

有关扬州的诗

有关扬州的诗 桥的: 虹桥 冶春红桥绝句 清.王士祯清.吴琦 红桥飞跨水当中,榆钱飞尽荷钱出, 一字栏杆九曲红。买断扬州十里春。 日午画船桥下过,城北风光绝点尘, 衣香人影太匆匆。垂杨个个斗腰身. 唐代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顾嗣同的《红桥》竹西歌吹视平芜,廿四桥边有月无。堤上青青数株柳,半分犹得似西湖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首句从大处落墨,化出远景: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带,迢递不断。“隐隐”和“迢迢”这一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正道出了杜牧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此时虽然时令已过了深秋,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风光依旧旖旎秀媚。正由于诗人不堪晚秋的萧条冷落,因而格外眷恋江南的青山绿水,越发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故人了。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首诗,是杜牧追忆在扬州当幕僚时那段生活的抒情之作。

诗的前两句是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楚腰纤细掌中轻”,运用了两个典故。楚腰,指美人的细腰。“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掌中轻,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见《飞燕外传》)。从字面看,两个典故,都是夸赞扬州妓女之美,但仔细玩味“落魄”两字,可以看出,诗人很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因而他对昔日放荡生涯的追忆,并没有一种惬意的感觉。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下面:“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发自诗人内心的慨叹,好象很突兀,实则和上面二句诗意是连贯的。“十年”和“一觉”在一句中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愈加显示出诗人感慨情绪之深。而这感慨又完全归结在“扬州梦”的“梦”字上: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华热闹,骨子里的烦闷抑郁,是痛苦的回忆,又有醒悟后的感伤……这就是诗人所“遣”之“怀”。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赢得”二字,调侃之中含有辛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这是进一步对“扬州梦”的否定,可是写得却是那样貌似轻松而又诙谐,实际上诗人的精神是很抑郁的。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暂,自己又干了些什么,留下了什么呢?这是带着苦痛吐露出来的诗句,非再三吟哦,不能体会出诗人那种意在言外的情绪。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极一时之盛。唐时园已荒废,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据《晋书。石崇传》记载:石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杜牧过金谷园,即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咏春吊古之作。 面对荒园,首先浮现在诗人脑海的是,金谷园繁华的往事,随着芳香的尘屑消散无踪。“繁华事散逐香尘”这一句蕴藏了多少感慨。王嘉《拾遗记》谓:“石季伦(崇)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真珠。”此即石崇当年奢靡生活之一斑。“香尘”细微飘忽,去之迅速而无影无踪。金谷园的繁华,石崇的豪富,绿珠的香消玉殒,亦如香尘飘去,云烟过眼,不过一时而已。正如苏东坡诗云:“事如春梦了无痕”。可叹乎?亦可悲乎?还是观赏废园中的景色吧:“流水无情草自春”。水,指东南流经金谷园的金水。不管人世间的沧桑,流水照样潺湲,春草依然碧绿,它们对人事的种种变迁,似乎毫无感触。这是写景,更

春节序曲--教案

《春节序曲》教案 【执教者】:陈旭 【执教年级】:初二年级 【教学内容】:赏析《春节序曲》 【学情分析】:劣势:初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期,如学生不习惯自己的身体急速的增高和性征的突然变化,不爱动,害羞或腼腆起来。同时,当下的学生还处在变声期,声音常常沙哑(特别是男同学),这个阶段不太适宜过多或过难的唱歌。 优势:初二年级学生在欣赏较长乐曲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如知道从乐曲速度的转化、或是情绪的变化等去划分乐段,同时对国外一些乐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基于初二年级的优势,我们才能更好的让学生通过拓展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音乐从而更好的把握每个主题旋律的特点。 【分析教材】:《春节序曲》是人教版初一下册第一单元的一节欣赏课。乐曲取材于作者早年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题,以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民歌为素材,通过对热烈欢快的大秧歌

舞的场景描写,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同歌共舞的情绪。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①、学生能哼唱、吹奏B部分主题旋律。 ②、学生能够在听赏中辨识A、B两部分主题旋律。 2、知识目标:①、让学生学会从音乐的基本要素(速度、情绪、节奏、力度等)去赏析音乐作品。 ②通过反复的哼唱、聆听、活动方式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加直观化、形象化。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热闹场景,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感情,让学生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哼唱、吹奏B部分主题旋律 ②、辨识A、B两部分主题旋律

2、教学难点: 通过哼唱、聆听、活动方式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加直观化、形象化 【教学工具】: PPT、eopn简谱大师、口风琴、微课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讲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微课视频——2016年猴年春晚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喜迎新春的热闹气氛,视频停止,学生回答微课视频中所出现的问题: 1、视频前半部分讲述的是什么? 2、视频后半部分歌舞表演的节目名叫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曲子改编的吗? (设计理念:采用视频导入提问,从视觉、听觉上导入春节课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 A、教师直接简单介绍作品《春节序曲》。

完整唐诗300首

唐诗300首1《蝉唐》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咏风》唐—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3《送兄》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 4《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示儿》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塞下曲》唐—王涯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不知马骨伤寒水,唯见龙城起暮云。7《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咏鹅》唐—洛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9《易水送别》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0《中秋夜》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11《山中》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3 《春庄》唐—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14《从军行》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15《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6《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想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7《幽州夜饮》唐—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 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18《蜀道后期》唐—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19《送梁六自洞庭山》唐—张说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全本古诗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唐·骆宾王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北朝民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唐·孟浩然 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李白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 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唐·孟郊 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唐·李白 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北宋·王安石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1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唐·杜甫 1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 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南宋·杨万里 1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1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唐·李绅 1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唐·贺知章 1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 2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暧睡鸳鸯。《绝句》唐·杜甫 2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2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2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南宋·陆游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①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②,烟花三月下扬州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④。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读书学道。25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至天宝初,春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乱起,入永王李璘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流放夜郎。后遇赦东归,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唐朝另一诗人白居易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但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象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 [注释] ①黄鹤楼:旧址原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上,传说三国时费文祎在此楼乘黄鹤登仙而去。广陵:今江苏扬州市。②故人:

指孟浩然。辞:告别。因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 ③烟花:指繁花盛开的景色。④孤帆:一只帆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作者目送友人乘坐的"孤帆"远去,最后唯见浩浩江水,流向天边。 [说明] 这首诗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所作。它通过对别离时候长江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挚感情。 [译诗] 知心朋友孟浩然辞别了黄鹤楼,在这暮春三月时他要东去扬州。他乘着一叶小舟影子随碧空而尽,只见那滚滚长江向天边奔流。 [赏析] 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阳春三月,友人孟浩然与诗人挥别于"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乘棹东行。友人的孤帆已消失于碧水蓝天之际,诗人却仍久久伫立,似乎渴望东流的江水能载着他的深情,伴友人远行。全诗意境阔大,情深意挚,不愧为一首传诵千古的杰作。

音乐教师招考判断题分析

判断题1.“古典主音乐”特指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30年代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乐派”的经典作品与风格。(×) 2.《春天来了》和《在希望的田野上》都是女声独唱歌曲。(√) 3.《哦,林中那间小屋》的曲式结构为A+B+结束句。(√) 4.最早的电子琴制于1906年,重20吨。(×) 5.《无锡景》《杨柳青》《丰收之歌》都是江苏民歌。(×) 6.丝竹音乐主要乐种有“江南丝竹”和“广州音乐”等。(×) 7.《二泉映月》是一首非标题性音乐。(√) 8.《垄上行》是一首香港校园歌曲,由张明敏首唱。(×) 9.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10.唢呐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地区,金、元时才传入中国,现成为我国民间吹打乐的主要乐器。(√) 11.澳大利亚有着举世闻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 12.丝竹音乐中一般不用唢呐和音响强烈的打击乐器。(√) 1.《大夏》是西周时期六代乐舞之一,内容是歌颂商汤伐桀的功绩。.(×)【解析】《大夏》是西周时期六代乐舞之一,但其内容歌颂的是大禹治水的功绩。 2.大二度转位后是大九度。(×)【解析】大二度转位后是小七度。 3.歌曲《青年参军》是一首宫调式的歌曲。( ) 4.教坊和梨园是宋代的音乐机构。(×)【解析】教坊和梨园是唐代的音乐机构。 5.秦腔的领奏乐器是高胡。(×)【解析】秦腔的领奏乐器是板胡。 6.“平沙落雁”是汉代时期富有代表性的一支优秀琴曲。(×)【解析】“平沙落雁”是明清时期富有代表性的一支优秀琴曲。 7.关汉卿是中国古代悲剧《窦娥冤》的作者。( ) 8.《二泉映月》是民族音乐家华颜钧的作品。( ) 9.《赫哲人的春天》是箫独奏曲。(×)【解析】《赫哲人的春天》是筝独奏曲。 10.《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专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曲,描绘了一只天真、活泼的小猫在音乐伴奏下跳着优美的圆舞曲。( ) 1.《告别》是《长征组歌》曲二. ( × ) 2.《埃格蒙特序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作品( √ ). 3.《松花江上》是解放以后的作品( × ). 4.《霓裳羽衣曲》是埙与乐队演奏的.( √ ). 5. 《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是舞剧《智取威虎山》选段( × ). 1、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有巴赫、亨德尔、贝多芬、海顿、莫扎特。(√) 2、黄梅戏是因安徽的黄山而得名。(×)因主要曲调由黄梅传入而得名。 3、《拉德茨基进行曲》是"圆舞曲之王"的作品。(×)老约翰·施特劳斯 4、被称为钢琴诗人的肖邦是奥地利作曲家。(×)波兰 5、歌曲《鳟鱼》是被誉为"歌曲之王"的舒伯特的作品。(√) 1、《大进行曲》是舞剧《阿依达》选曲。(×) 2、《纺织姑娘》是朝鲜歌曲。(√) 3、歌曲《茉莉花》是江苏民歌。(√) 4、《凤凰展翅》是唢呐演奏的。(×)笙独奏 5、歌曲《青年参军》是一首宫调式的歌曲。(√0 6、《蝶恋花答李淑一》属于京韵大鼓。(×) 7、《月光奏鸣曲》的作曲是莫扎特。(×)贝多芬

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 达人秘籍:扬州旅游必去的美丽景点 扬州旅游行前须知 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每年春季是扬州旅游最佳时间。每年4月18日~5月18日,扬州市都会举行“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此时扬州烟雨蒙蒙,琼花盛开,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每年9月8日~10月8日在扬州举行的“二分明月文化节”是赏月的最佳时节。7、8月是扬州最热的季节,同时也是淡季,门票比较便宜。 旅游推荐必游景点 瘦西湖 一处自然的河道,因了河面纤细如临风的少女,而被文人骚客冠以“瘦西湖”。瘦西湖船娘这两年挺出风头,租条船跟年轻的船娘聊聊天,她会跟你说瘦西湖的种种典故。瘦西湖中有个趣园,是清代扬州着名的二十四景中的“四桥烟雨”,走累了,在趣园中品茗、吃饭,你就能体会到为什么当年乾隆皇帝要四次为其赐御诗了。 个园 清代扬州曾有“园林甲天下”之誉,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个园是以竹石取胜的,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它的取名也因为竹子顶部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形成“个”字,在白墙上的影子也是“个”字。 何园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可算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何园以复道长廊为特色,曲径通幽,石桥凭栏。园林建筑心思与技巧都需要仔细品味。园内藏有韩琦、苏轼、唐寅、郑燮、刘墉等人的真迹值得细细品赏。 大明寺 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明寺及其附属建筑,因其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享有盛名。寺内前院有一株高丈余的琼花树,树叶繁茂,春天花开白如玉盘,有“扬州琼花,世间无双”之誉。 双东古街区(东关街,东圈门)

春节序曲 欣赏教案

课程名称欣赏《春节序曲》引子(旋律片段一) 教师名称: 教学时间:2011年5月23日 教学内容:看视频听旋律识别乐器;跟伴奏唱《春节序曲》的引子部分;教学秧歌手绢舞的基本舞蹈动作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曲《春节序曲》引子部分(旋律片段一),能结合自己过春节时的生活场景感受乐曲热烈欢腾、搞个换物的喜庆气氛; (2)了解管弦乐队中集中乐器的音色,能哼唱并记住乐曲主题,并在参与欣赏中表达对音乐风格特点的感受; (3)在教学秧歌手绢舞的潜移默化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表现音乐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a聆听乐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感,理解其音乐; b提高学生对乐器的认知与其音色表现的能力. 教学难点: a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b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用具:电脑音箱手绢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3分钟)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春节的由来? 学生抢答 师:传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为了成功驱赶年兽,大家除了放鞭炮,还会怎样庆祝呢? 学生抢答:贴窗花,对对子,看灯展,猜灯谜,唱歌,跳舞等。 师: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我国各族人民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比如:祭祀神佛、祭祀祖先、除旧迎新、迎新接福、祈求丰年等。 各地还有不同的庆贺活动,比如广东舞狮、做大戏、武术表演、运动竞赛等,而陕北人民却以其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这就是扭大秧歌舞。 这一节,让我们来体验一下作曲家李焕之是如何将自己在陕北体验到的春节生活情境用音乐表达出来的。今天咱们主要来欣赏一下《春节序曲》的引子部分,也就是咱们教材上的旋律片段一。大家可以看教材31页。

小学音乐试题1

小学音乐试题1 一、选择题 1、《命运交响曲》是(C )的作品。 A、海顿 B、莫扎特 C、贝多芬 D、瓦格纳 2、《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 D )乐章。 A 、一B、二C、六D、七 3、下列不属于四大名旦的是(C )。 A、尚小云 B、荀慧生 C、周信芳 D、程砚秋 4、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A )。 A、《碣石调-幽兰》 B、《广陵散》 C、《高山流水》 D、《梅花三弄》 5、流行于陕北等地的“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C )类。 A、小调 B、号子 C、山歌 6、下列属于我国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作品:(B) A、大浪淘沙 B、听松 C、病中吟 D、空山鸟语 7、《音乐之声》是根据同名音乐剧改编,剧情讲述了:能歌善舞的家庭女教师与退役军官及其儿女之间的故事。这是一部(C)的音乐故事片。 A、英国 B、奥地利 C、美国 D、俄国 8、下列不属于柴可夫斯基作品的是(C)。 A、悲怆交响曲B、1812序曲C、悲怆奏鸣曲D、《六月》船歌 9、著名的《第九交响曲》又名《自新大陆》,是作曲家(B)的不朽之作。 A、斯美塔那 B、德沃夏克 C、柴科夫斯基 10、《苏尔维格之歌》,是著名诗剧《培尔金特》中女主人公在茅屋前纺纱时演唱的一首歌。作者是(A)。 A、格里格 B、拉威尔 C、舒伯特 11、胡笳是一种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吹管乐器,源于(A)时期。 A、隋朝 B、唐朝 C、汉朝 12、比才最优秀的歌剧作品是(B),它代表着法国喜歌剧的最高成就。 A、《茶花女》 B、《卡门》 C、《魔笛》 D、《唐璜》 13、《胡桃夹子》的作者是(A) A、柴可夫斯基 B、舒曼 C、斯特拉文斯基 D、海顿 14、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属于哪种体裁?(D) A、舞剧 B、交响曲 C、协奏曲 D、圆舞曲 15、长笛属于(A)。 A、木管乐器 B、铜管乐器 C、弹拨乐器 D、打击乐器 16、《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B)。 A、理查?施特劳斯 B、约翰?施特劳斯 C、柴可夫斯基 D、舒伯特 17.下列乐器属于弹拨乐器的是(A)。 A、中阮 B、中胡 C、高胡 D、板胡 18、《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作者是(C)。 A、巴赫 B、贝多芬 C、莫扎特 D、李斯特 19、清唱剧《长恨歌》是(C)创作的。 A、萧友梅 B、王光祈 C、黄自 D、青主 20、下面哪条不是音乐课程的价值:(C) A.审美体验价值B.创造性发展价值 C.兴趣爱好价值D.文化传承价值 二、填空题 1、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

春节序曲第二段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春节序曲第二段 篇一:最新湘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春节序 曲》.doc(2).doc 29春节序曲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这首音乐作品在课堂设计中,学生通过听音练习导入、名曲赏析、活动体验等多种环节,让学生体验到音乐作品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及中国人民在欢度春节时的载歌载舞场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聆听音乐,做音乐练习,培养学生听音乐鉴赏音乐的习惯。 (2)让学生充分聆听音乐作品,感受、体验乐曲的特点及乐曲中不同的音乐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大胆想象。 (3)充分了解《春节序曲》中音乐基本要素力度、速度、情绪等基本知识,有感情的演唱第二段抒情主题。 教学重点:在听赏《春节序曲》过程中,感受音乐欢乐、

热烈的情绪。教学方法:比较法、情景创设法、实践体验法等。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手绢、扇子等道具。教学过程: 一、进行听音练习。让学生聆听三个音乐片段,(这三 个片段分别是第一段的主题一、主题二和第二段的主题)分辨他们力度、速度及情绪的变化。二、处理作品: 1、对照乐谱先将前两段的主题进行一下分析。聆听音 乐感受片段一(主题一)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跟着片段一做律动,并能用锣鼓表现出来。片段二(主题二)感受欢快、活泼富有秧歌节奏的音调并模唱,在音乐中舞蹈,在秧歌中体验主题欢快活泼的情绪,在音乐中体验秧歌的魅力。片段三(第二段主题)在力度速度情绪方面方面怎样?(力度变弱了,速度也变慢了,情绪是抒情的) 2、初步聆听:老师将这三个片段编织成一个音乐作品,让同学们来欣赏。播放《春节序曲》,让学生初步聆听全曲,听听全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个部分)。 3、分段聆听:聆听引子:音乐的力度、速度特点如何?情绪如何? 第一部分:聆听第一段让学生找出熟悉的音乐,就是开始听到的片段一与片段二,分别是第一段的主题一与主题二,这两个具有对比性质的主题共同构成了热烈欢快的第一段,生动描绘出人们在欢度春节时热烈欢腾、载歌载舞的场面。

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

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黄鹤楼:中国着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2、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3、辞:辞别。 4、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5、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座“碧山”。

6、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诗意: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向往去广陵(即扬州),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

现代文阅读《烟花三月下扬州》附答案详细解析

现代文阅读答案详细解析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 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 .......”,便绝不是 .......,玉人何处教吹箫 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述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取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也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地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 .......”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 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 .. 江南草未凋 .....”,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漾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春之声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春之声 〔课题〕: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节序曲》 〔课型〕:欣赏综合课 〔年级〕:七年级下册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部分民族乐器 〔教材分析〕: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涣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乐曲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世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乐曲的特点为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目里热闹难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情绪。 〔课标解读〕: 新课标要求7-9年级学生能对乐器和人声进行简单的分类,了解它们的音色特点。感知乐曲的结构,能够简单的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 《春节序曲》作为一首管弦乐合奏,教材中介绍了AB段主题和引子的旋律,课程要求背唱B段旋律,要注意体现该段的表现力。 〔学情分析〕: 1、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听辨、感知、理解、判断能力,但对民族管弦乐作品了解极少,对这类作品的聆听兴趣不是很高,所以教师要更好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聆听兴趣; 2、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并富于幻想,乐于进行音乐活动,可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3、我校学生音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来自于农村,音乐知识相对薄弱,实际授课中需要及时渗透对音乐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春节序曲》中感受音乐作品欢乐、热烈的情绪,使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怀。

2.教学过程和方法:通过交流、体验活动、表演、主题旋律的哼唱、师生评价等方式来完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提高欣赏水平。 以实践、创编等活动形式表现音乐,自己创设情景剧,展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3.知识与技能:在对比、欣赏、聆听和实践体验中了解乐曲的基本结构,并试图背唱B段主题,能在听赏中辨识各段主题认识作曲家李焕之。 〔教学重难点〕: 在听赏《春节序曲》过程中哼唱背唱主题旋律,感受和理解音乐欢乐、热烈的情绪,能随曲律动,编创动作。 〔教学方法〕: 教法: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想、听、唱、动,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学法: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采用了“欣赏、视唱、讨论、表现、”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提问:新年刚过你是否还能想起今年春晚开场的第一个节目? 生:......... 师:如果你已经忘记了,或者记不清楚了请看羊年春晚《四世同堂合家欢》这个视频。你是否在歌曲中听到熟悉的旋律?旋律出自哪个乐曲? 生:春节序曲。 师:本节课我们就来欣赏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节序曲》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春晚中的节目,唤起学生回忆,导入自然贴切有时效性。 二、乐曲赏析: 1、欣赏全曲整体感知: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聆听这首乐曲,在听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这三个问题:(播放《春节序曲》) ①乐曲演奏中运用了什么乐器? 生答:锣鼓、唢呐、双簧管、长笛、大提琴、小号、英国管、小提琴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思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思“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⑶辞:辞别。 ⑷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⑸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座“碧山”。 ⑹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翻译】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

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向往去广陵(即扬州),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 /c/1303htm,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必修课。小学音乐教育包括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 一、教学目的 (一)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四)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唱游、器乐、欣赏、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等。 (一)唱歌 1.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其

有感情地歌唱,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 2.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自然圆润地发声,清晰地咬字、吐字。重视中声区的发声训练。 3.注意音高,节奏准确。中年级起加入轮唱和二声部合唱,要求声音和谐、均衡。 4.保护儿童嗓音,防止喊唱和用嗓过度。 (二)唱游 1.唱游教学包括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和集体舞等。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进行唱游等活动。 (三)器乐 1.根据不同条件,可选学常见的儿童打击乐器、简易的民族乐器和口琴、竖笛、铝板琴、教学电子琴等。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鼓励师生自制简易打击乐器。 2.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3.练习曲和乐曲应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注意循序渐进。练习时注意音高,节奏要准确。 (四)欣赏 1.培养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2.欣赏我国优秀的民歌和说唱、戏曲音乐唱段,初步接触外国优秀音乐。 3.介绍人声分类和声乐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器乐演奏形式,

小学音乐基本知识

小学音乐基本知识 一、音的属性 音的属性有音高、音值、音量、音色四个。 1、音高:由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2、音值:即音的长短,由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决定。 3、音量:即音的强弱,由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 4、音色:由发音体振动方式、形状、成份、发音体品质决定 。 二、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 1、基本音级:CDEFGAB。分唱名(以意大利文do re mi fa sol la si)和音名(乐音体系中各音级的名称)两种。 中国民族五声: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的1、2、3、5、6) 2、音组: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小字一组为中音组,c1为中央C。 3、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所产生的音级叫变化音级。 4、变音记号:有三种,升记号、降记号、还原记号。 6、拍子种类:分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拍子、自由拍子。 拍子的含义:表示以几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几拍,强弱规律是什么。 常见的节奏型:2/4 ××│×-│、3/4 ×××│、×××│、4/4 ××-×│、×× 0×│、0× 0×│ 三、音符 记录音的长短和高低的符号叫音符。分单纯音符、附点音符、休止符。 连音符 (1)三连音:将音值平均分为三等分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二等分叫三连音。 (2)五连音、六连音、七连音:将音值平均分为五等分、六等分、七等分来代替基本划分的四等分叫五连音、六连音、七连音。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四.速度记号 慢速:Lento 行板:Andante 中 板:Moderato 小快板:Allegretto 快板:Allegro 渐慢:rit 或rall 回原速:a tempo 力度记号 很弱:pp 弱:p 中弱:mp 中强:mf 强:f 很强:ff 重音记号:> 渐强: 渐弱: 特强:sf 特强后即弱:sfp 强后即弱:fp 五.音乐常识 1.歌曲的体裁主要有颂歌、进行曲、抒情歌曲、舞蹈歌曲、劳动歌曲、叙事歌曲等类型。 2、歌曲的演唱形式 主要有齐唱、合唱、对唱、重唱、领唱、独唱、表演唱。 3、歌曲的曲式 (1)曲式:歌曲的音乐结构形式叫曲式。 (2)曲调的基本结构:乐汇、乐句、乐段。 (3)曲式的类型: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和多段体。 4、京剧:称国粹,分唱、念、做、打四种表演形式。行当有生、旦、净、丑、末等。伴奏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打击乐器有:板鼓、大锣、小锣、铙钹等。 5、合唱:是一种多声部歌曲的演唱形式,按音色分童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无伴奏合唱等。按声部分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合唱。 6、钢琴:18世纪初意大利的克里斯多弗利创制。共88个键,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 7、豫剧:又称河南梆子,它的特点是音调高亢、激越。 8、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甚至无旋律。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9、民歌:即民间歌曲。分号子、山歌、小调。 10、歌剧: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于一体,

往事大提琴曲谱

往事大提琴曲谱 一起来看看为你带来的“往事大提琴曲谱,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往事》作者介绍王连三(1926~1986年),男,清流县城关人。 自幼酷爱音乐,民国30年(1941年)考入福建省国立音专,先攻理论和作曲,后在德国籍大提琴教授曼哲克的指导下,用3年时间修完5年课程,成为大提琴主修班优秀毕业生之一。 40年代,任国立福建音专助教、台湾师范大学讲师、台湾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奏、香港电影制片厂音乐师、香港电台大提琴独奏家,常在台、港、江、浙、闽等地巡回演出,博得好评。 1950年,他放弃优厚待遇,以赤子之心,毅然回到北京,先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演奏员,作曲并教学。 1954年调入中央音乐学院任教。 王连三30多年来潜心大提琴的教学和作曲,培养大批乐队演奏员和教师,编写大量教材和乐曲,是中国大提琴民族化最热诚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大提琴教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50年代初,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盛大的文艺晚会上,他担任大提琴独奏,与蒋凤之、郭兰英等艺术家同台演出。 目睹一些剧团演奏的都是外国名曲,他深感不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他终于创作出有福建鲜明地方色彩和浓郁生活气息的《采茶谣》,这是中国第一首以大提琴主奏、管弦乐队助奏的乐曲。

这首乐曲于1952年在北京剧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 日本丹羽正明先生在《读卖新闻》上评论:中国王连三先生的《采茶谣》的题材是以福建采茶歌为素材,在民谣的旋律反复出现之后,急速地出现华采乐段而结束,使人强烈地感受到使用亚洲的素材而以欧洲风格的曲式创作的这一倾向,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此曲随即传播到美国、德国、瑞士、日本、比利时等许多国家,被列为中国音乐院校的必习曲谱。 后来,他根据港台生活中的见闻,创作《风雨童年》组曲,写出终日奔波于街头的“卖报童、“擦皮鞋的孩子以及因工伤失明而被赶出工厂的“盲女和觉醒中的“童工行列等十分感人的形象。 他的15首大提琴练习曲在民族化表演技巧上作出新的探索。 在六七十年代,他下工厂、农村、部队,经过较长时间体验生活,写出反映祖国建设的乐曲《创业颂》、《风景就数祖国好》。 周恩来总理逝世时,他满含悲痛写下《永远的怀念》。 “文化大革命中,王连三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艺术生命几乎被扼杀,但他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毫不动摇,1984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他身患绝症,仍然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坚持教学和改革,被评为优秀党员。 即使在病榻上,他也没有停止过工作,为全国大提琴比赛抱病写下《往事》和《相逢在北京》这最后两首乐曲,均获1985年全国应征

古诗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赏析

古诗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赏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朝:李白 huáng hè lóu sòng mèng hào rán zhī guǎng líng 出自唐朝诗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Seeing Meng Haoran off at Yellow

Tower》 gù rén xī cí huáng hè lóu 故人西辞黄鹤楼,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 yān huā sān

xià yáng zhōu 烟花三月下扬州。For River Town veiled in green willows and red flowers. gū fān yuǎn yǐng bì kōng jìn 孤帆远影碧空尽,His lessening

is lost in the boundless blue sky, wéi jiàn zhǎng jiāng tiān jì liú 唯见长江天际流。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故人西辞黄鹤楼译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思 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频频挥手,一起在那告别了黄鹤楼,他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将去扬州远游。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思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注释 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座“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