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与业务创新探讨

商业银行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与业务创新探讨

商业银行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与业务创新探讨
商业银行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与业务创新探讨

商业银行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与业务创新探讨

摘要:随着商业银行电子渠道金融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各类复杂交易数据的快速增长,数据安全管理与科技成本控制自然是各家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如何利用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能力与资源,为银行业务创新提供支持,甚至是直接产生效益,是值得银行业技术与业务部门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于银行业务数据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的探讨,分析如何确保银行数据的安全,以及控制相关科技成本,其次基于银行数据管理管理的能力与资源,探讨如何发挥银行自身优势,为商业银行间接或者直接创造效益。

关键字: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资产托管服务

一、数据的安全、成本与效益

随着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多样化发展、客户交易量快速增加,各类银行关键应用系统在服务运行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历史数据,其中既有我们熟知的结构化数据,也就是各类交易明细、账务信息等,也有业务创新产生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即各类图像、声音、生物特征等数据,这些数据如不及时从应用系统中清除,将大幅降低应用系统性能、提高高端存储资源成本,但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历史数据的迁移、备份、重构、归档、清除、调阅、销毁等过程,将严重威胁银行业务数据的安全。

鉴于金融交易及相关数据的重要性,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商业银行应制定相关制度和流程,严格管理客户信息的采集、处理、存贮、传输、分发、备份、恢复、清理和销毁。”为落实银监会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各类数据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应立足自身业务范畴,分析数据的来源与用途,其中,数据的来源主要为应用系统在各类业务场景服务过程中的交易结果;数据的用途主要为监管报送、审计查询、经营分析、管理会计、风险控制等,针对数据的来源与用途,探讨业务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所应涵盖的内容与要点,是确保落实数据安全管理的关键,同时,基于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充分运用各类技术工具,降低应用系统在线数据的容量,才能达到控制科技相关成本的目标。

数据的安全管理以及配套技术资源,对于商业银行是较大的管理与财务成本投入,上述投入首先解决的是安全管理与成本控制问题,但如何能够使得成本投入产生收益,也是商业银行技术与业务部门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数据管理的意义

具体到商业银行的业务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概要总结,主要包括如下关键管理要点:1.从数据运用层面,要明确为业务分析、监管审计、管理会计、风险控制等等业务数据需

求,预先设计并控制哪些数据视图,并以此视图为基准,映射到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结构之上,确保所需历史数据,在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阶段,就要明确并落实到技术管理环节予以控制;

2.从应用系统层面,要明确较长时间跨度下,同一类型应用系统新旧换代后,数据结构之

间的衔接关系,并且配套设计数据管理协议,明确哪些业务数据需要备份、备份多久、备份频率、是否需要销毁、以何种技术手段备份、是否需要重构、是否需要归档等;

3.从交易场景层面,需要将交易场景中所关联的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进行映射并归档,

以此确保在后续历史数据查询过程中,能够完整再现历史业务交易的真实场景;

通过上述业务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落实,使得商业银行分别在数据安全、成本控制、创新增效方面获得收益:

首先:数据使用的安全管理方面

通过在管理与技术层面分别落实业务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商业银行在业务数据的使用安全,主要能够解决:

1)以监管审计等要求为基线,按业务场景控制业务数据的产生与归档,确保业务场景

数据无丢失无篡改,从源头控制业务数据的安全;

2)以业务数据管理协议为调度,控制业务数据的备份、检查、清理、归档、登记等过

程,从数据维护操作过程层面,确保数据加工的安全;

3)以业务数据访问策略为规则,控制对于业务数据的调阅、漂白、销毁等操作,确保

业务数据的访问安全;

其次:数据运维成本的控制方面

在针对应用系统的数据管理协议中,明确定义业务数据字典关系,减少各应用系统间的业务数据冗余度,降低线上生产系统的存储资源占用率,同时,针对业务数据的管理要求,精确控制线上数据的老化、迁移、归档等过程,将业务数据从线上高端存储资源中,以最大比率,迁移到近线中低端存储资源,甚至是开源低成本软件定义存储资源中,大幅降低相关IT资源的采购与维护成本。

最后:数据管理产生的效益方面

在落实业务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后,商业银行能够基于较强的业务数据管理能力,分别在业务数据分析、电子资产托管方面,产生间接或者直接的收益。其中,利用各类客户的交易数据、业务场景数据等做深入分析,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扩大对于客户的金融服务领域,产生间接收益,是业界已经较为熟知的概念,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基于银行的信誉、服务网点资源、强监管落实能力、业务数据管理与控制能力,为个人、企业、平台,提供安全可控的电子资产托管服务,能够满足在互联网+时代,各类电子渠道业务发展的新需求,并且为商业银行带来直接的服务费收入,以及配套的深度金融服务切入场景。

三、数据的安全使用管理

商业银行的数据安全使用管理,需要重点解决数据的无遗漏、无丢失、防篡改、可再现、受控使用五大关键性问题,具体如下:

1)无遗漏:从监管审计、法律法规、行内管理等要求与需求角度,按照各类关键业务场景,

如移动信贷业务的交易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等,设计业务数据管理视图,并映射到应用系统的数据结构,形成数据管理字典,控制应用交易数据的产生、迁移、归档等过程;

2)无丢失:在业务数据的迁移、清理、归档等过程中,通过管理与技术手段,控制并验证

数据处理的结果,确保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完全无丢失;

3)防篡改:在业务数据处置的各个过程中,以及数据存储后,需通过管理与技术手段,实

现数据无法篡改,确保业务数据与场景的真实性;

4)可再现:在针对业务场景的历史情况查询过程中,能够确保已纳入数据管理协议的业务

场景可再现,例如查询汇入汇出的对手交易信息等;

5)受控使用:对于已归档的业务数据,根据已确定的数据使用原则,实施相应的漂白、定

时销毁、限定复制等控制,确保数据的使用安全;

针对上述数据的使用安全问题,首先需要在管理层面的管理策略与落实方式上进行相关设计,设计的关键点为是否涵盖了真正的数据管理所应包括的全生命周期,传统的数据管理,是从数据已经创建并生成开始,规划对其存储、归档、使用、销毁等,但缺少了关键的数据规划阶段,也就是以目标为导向,确定具体业务场景所应管理的数据内容、分布、标准、控制方式等要素,并按照各个业务场景,形成有针对性的数据管理协议,例如:三方渠道类业务数据管理协议,并将数据管理协议落实到对应的管理工具中,调度相关人员与工具,实现业务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体管理流程图示如下:

其次,针对数据的使用安全问题,还需在技术层面解决数据归档的防丢失防篡改、数据使用的漂白与可控销毁、数据存储的可靠与可读,其中,数据存储的可靠,是指需归档的数据,所存储的环境,能够确保在业务数据归档要求的周期内,例如十年、二十年,仍能够保证存储环境的可靠性,数据存储的可读,是指需归档的数据必须与其原承载环境的分离,例如线上生产阶段是保存在某一类型数据库软件中,但因归档周期可能长达十年以上,很难确保某种数据库软件仍然能够可用,所以归档数据必须从原承载环境中分离,保存在防篡改、防丢失的文本体系中,以便后续查询阶段可随时加载到可使用的数据库等环境中。

四、数据的管理成本控制

商业银行的各类生产系统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交易与管理类数据,业务数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总量在不断增加,而历史数据的访问频度在降低,但不同业务种类与场景,其周期特性、数据特性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针对此类数据的周期特性、业务类型、数据特征、使用频率等要素,需规划业务数据的迁移计划,并按计划定期将业务数据由在线迁移到近线、由近线迁移到在线归档、由在线归档迁移到离线归档,通过上述管理与调度过程,有效控制生产系统高端存储资源的整体容量,此项工作的基本原理易于理解,但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管理与技术细节需要控制,例如在线数据的可靠迁移与清理问题、近线数据对于在线应用的透明映射问题、在线归档数据的交易场景重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也是需要通过管理与技术两个层面的工作配套解决。

业务数据迁移计划的制定与实现,虽然需要在管理与技术层面付出相关的代价,但是因生产运行所需的高端存储与近线数据所需中低端存储、近线数据所需的中低端存储与归档所需的软件定义存储之间,在采购成本、维保成本、管理成本上存在数量级的差异,而存储资源成本在整体IT资源成本中又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如果落实好上述工作,能够较大幅度的降低IT整体成本,同时,通过有效的数据迁移,控制生产系统在线数据的总量,能够大幅提高系统的交易响应速度,以及故障情况下的恢复速度,降低相关风险成本。

五、从数据管理中出效益

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施,对于商业银行首先是管理与成本的付出,传统意义能够获得安全方面与成本方面的收益,但随着金融行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类金融与非金融交易的渠道与场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因此而产生的数据种类与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其利用价值也越来越高,所以如何适应目前的局面,充分利用好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能力与资源,为商业银行创造间接或者直接的利润收益,是银行业科技人员与业务人员需要深入思考并实践的问题。

大数据分析、精准营销等理念与工作,已经在很多商业银行进入实践阶段,通过上述分析与精准营销,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间接的收益,但前提是所分析的数据源要具备丰富的交易场景信息,并在历史数据归档阶段形成了场景重构的关联关系,才能为大数据分析等提供所需的线索,例如当前商业银行交易量增长较快的电子支付渠道,该渠道的客户交易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受各类节日、事件等的影响很大,如果客户交易发生了波动,我们就需要了解客户为什么、做什么、希望什么等分析结果,有了这些结果,在客户服务体验改进、金融服务营销等方面才能有的放矢,但上述分析结果的获得,依赖于我们是否针对电子支付渠道的整体交易链条,事先规划了数据管理协议,通过数据管理协议,将以数据库、日志、报文等形式存在的各类交易明细信息、交易对手信息、辅助说明信息、非结构化数据等业务数据,按场景进行归档与关联,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数据管理能力,才能针对业务数据做出有效的分析,进而产生相关收益。

目前,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P2P等各类交易平台,都有大量的电子文档、影音文件等电子资产需要可靠管理,对于可靠管理的定义,可细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无丢失:电子资产在保存的过程中,不应因设备损坏、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

电子资产的丢失;

2.无损坏:电子资产在传输、存储过程中,不应因各类技术故障,造成电子资产因损坏而

无法使用;

3.无篡改:电子资产在保存过程中,可通过技术手段确保不被篡改;

4.无泄漏:电子资产在保存与管理过程中,可通过加密等技术,确保内容不泄露给非授权

人员;

5.安全访问:电子资产的所有者,能够通过安全的方式访问并维护其电子资产;

6.授权使用:电子资产的所有者,可通过受控的方式授权使用其电子资产;

7.意外处理:电子资产的所有者,如出现秘钥丢失,自然人死亡、法人破产等现象,能够

通过营业网点等渠道,按已约定的流程予以处理;

对于上述电子资产可靠管理的托管服务需求,或者通俗称为电子保管箱业务,商业银行因具备高可靠性的IT资源、较强的运维服务能力、行业强监管背景、广泛的营业网点等竞争优势,再结合高水平的数据管理能力与配套技术能力,形成电子资产托管服务的业务模式,为商业银行获取宝贵的服务费收入,同时基于电子资产托管服务,可为自然人客户、法人客户、平台客户,衍生出多种金融或者非金融服务,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解决如下关键性问题:

1.商业银行科技部门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并能够实际落实,基于此基础,在与

客户签订电子资产托管服务合同之后,即可标准化生成配套的数据管理协议,按协议调度整体业务数据的处理流程;

2.解决电子资产可靠传输、可靠保存、加密存储、数据容错等技术问题,确保数据的安全;

3.解决客户交易过程安全、交易不可否认性等系统操作性问题,确保交易过程的安全;

4.解决数据传输与使用过程中的第三方见证与校验问题,确保交易纠纷的法律保障;

5.基于相关法律条款、监管要求,配套设计银行相关业务的运营管理办法,指导业务操作;

对于上述关键问题中的技术类问题,目前已具备相对成熟的技术手段予以解决,并可结合最新的区块链技术,尤其是智能合约技术,扩展上述业务范围,相关的技术管理、业务管理问题,可选择业务模式由简单到复杂的策略,逐步配套完善与成熟,最终打造出一套成熟的电子资产托管服务的业务与技术模式,为商业银行赢得相对的竞争优势。

六、结语

随着金融行业的加剧竞争,尤其是非银行业企业的竞争,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业务与技术的整合能力,识别客户的新需求,将自身的安全优势、管理能力转换为直接竞争能力,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科技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以及与业务部门的协调整合能力。

商业银行管理与创新

第六章商业银行:管理与创新 二、选择题: 1、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中,属于系统性风险的有:( ABC ) A 购买力风险 B 利率风险 C 汇率风险 D 管理风险 2、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核心资本不低于风险资产的:( A) A 4% B 6% C 8% D13% 3、以下属于商业银行附属资本的是:(ABD ) A 资产重估储备 B 次级长期债务 C 公开储备 D 普通准备金 4、属于商业银行核心资本的是:(AC ) A 普通股本 B普通准备金 C 公开储备 D 债务性资本工具 5、可以用来充当商业银行二线准备的资产有:(ABD ) A.拆放同业资金 B. CDs C.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D.国库券 6、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是重要的财务报表,由以下部分组成:( ABC ) A资产 B负债 C股东产权 D存款 7、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反映银行资金运用,它的组成有:( ABCE ) A现金资产 B投资 C贷款 D资本

E其他资产 8、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是反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包括:( ACDE ) A股东权益 B投资 C借款及其他负债 D存款 E公积金 9、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AE ) A贷款业务 B借款业务 C信托业务 D承兑业务 E证券业务 10、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是指银行从事( A)的经营活动。 A购买有价证券 B租赁 C代理买卖 D现金管理 11、可以归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有:(BCDE ) A信贷业务 B汇兑业务 C信用证业务 D代收、代客买卖业务 E投资业务 F贴现业务 12、银行代客户买卖外汇和有价证券的业务属于:(D ) A汇兑业务 B证券业务 C承兑业务 D信托业务 13、商业银行替客户办理中间业务可能获得的实际好处是:( A ) A手续费收入 B控制企业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2012-2013学年下学期经济学院金融专业2011级《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期中考试(开卷)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任课教师:梁隆斌班级:____学号:____姓名:____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内源资本 根据商业银行的资本来源进行划分,可以将资本分为内源资本和外源资本两种;所谓内源资本是指银行尚未动用的累计税后利润以及股息分配后的留存收益等。 2、法定准备金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为了解决其流动性和安全性问题,需要提取一定比率的准备金。银行准备金有三种形式: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和银行自留准备金。 所谓法定准备金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在所获取的存款中必须按照一定比率上缴给中央银行的那部分资金。 3、横向并购 以美国为模板,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五次(横向、纵向、混合、杠杆、超大并购)并购浪潮,其中第一次属于横向并购。所谓横向并购是指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之间的一种并购行为,银行业由于其产品大部分是相同或相近的金融产品,因此,银行业之间的并购主要是横向并购。 4、活期存款 按照传统的存款业务进行分类,可以将商业银行的存款分为活期、定期和储蓄存款,其中活期存款是指可由存户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它没有确切的期限规定,银行也无权要求客户取款时做事先的书面通知,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为主要的资金来源。

5、基础头寸 商业银行的头寸根据层次来划分,可以分为基础头寸和可用头寸两种,所谓基础头寸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这类头寸是商业银行随时可以动用的资金,在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方面显得尤其重要,因此称其为基础头寸。 6、损失吸收 商业银行在发行混合债过程中,可以通过利息递延和损失吸收提高银行抗风险的能力。所谓损失吸收是指银行陷入经营困境时必须递延的本金和利息,这种经营困境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当债券到期时,银行无力支付清偿全在混合债之前的银行债务,其二是银行支付混合债将导致无力支付偿索权在该债券之前的银行债务。 7、信用贷款 根据借款人所提出的借款申请,银行可以视其信用情况发放信用贷款或担保贷款。所谓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完全凭借借款人的良好信用而无需提供任何财产抵押或第三者担保而发放的贷款,这类贷款一般发放给银行熟悉的较大公司借款人或信誉良好的借款人。 8、杠铃结构方法 商业银行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投资策略,共有五种常用策略形式,期中杠铃结构法是指银行把要投资的证券划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类别,银行资金之分布在这两类证券上,一旦所购买的长期证券其偿还期限达到中期时就立刻卖出,并再次投资于长期证券,而短期证券到期后若无流动性需求再次投资于短期证券,这类投资策略反映在图形上类似于一个杠铃的形式因而得名。 9融资性租赁 融资性租赁是现代租赁业务的代表形式,它是指生产产品的厂商自己不购买生产设备,转而向租赁公司租用设备,租赁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运用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向生产设备的厂商购买设备租给生产产品的厂商使用的一种租赁行为。整个过程涉及至少三个当事人,两个合同,其中购物合同从属于租赁合同,是一种融物形式的融资行为。 10、抵押率 抵押率又称垫头,是指银行贷款本息之和与借款者抵押物的价值之比,抵押率越低,对银行越有利,对企业不利,反之,则对银行不利,而对企业有利。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向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6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银监会127号文规定,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 A 三分之一 B 二分之一 C 四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正确答案:A 2. PPP业务模式中,私人部门风险承担最大的是()√ A 外包类 B 特许经营类 C 私有化类 正确答案:C 3. 对于以下同业业务,银行的选择顺序为()× A 信托池—银行非保—资产管理计划池 B 资产管理计划池—银行非保—信托池 C 银行非保—信托池—资产管理计划池 D 银行非保—资产管理计划池—信托池 正确答案:C 4. 对于ABS类产品,底层资产的分散度指标很重要,一般单一资产占比不超过()√ A 0.05 B 0.06 C 0.07

D 0.1 正确答案:A 多选题 5. 以下属于商业银行未来经营趋势的有()√ A 交易化 B 表内化 C 短期化 D 电子化 正确答案:A C D 6. 以下属于交易类业务的是()√ A 同业投资业务 B 电子银行类业务 C 现金管理类业务 D 供应链金融业务 正确答案:A B C D 7. 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转变()× A 由被动投资向主动资产管理转变 B 由池投资向项目投资转变 C 由项目投资向池投资转变 D 由非标准化向标准化转变 正确答案:A B D 8. 商业银行做同业负债,应该从哪方面着手()× A 分散化 B 集中化 C 稳定化 D 综合化

正确答案:A C 9. 对于资产业务,投资方向可以为()√ A 政银合作类 B 国企改革 C 资产证券化 D 资本市场投融资 E 跨境资产配置 正确答案:A B C D E 判断题 10. 委外是单一委托。×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思考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全新的国内外金融背景下,积极致力于创新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选择。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法则和现代商业银行运作规则,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提升社会化服务功能。当前,曾被看作身份象征的银行卡已走入普通人家,据统计,1999年底,我国的发卡银行已达20多家,发卡量达到2亿多张;消费信贷正全面开展并已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同;POS机、自助银行、网络银行也方兴未艾。 业务创新给银行服务带来了可喜变化,今天只要你走进任何一家银行,都会发现它不仅只有存取款业务,还可以为您提供代理缴费、金融理财咨询、外汇兑换业务、电话银行等业务。 金融业务创新应该是金融创新的核心内容,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创新主要部分也属于业务创新。70年代末80年代初,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期权和互换作为四大金融创新。此后,金融衍生工具更掀起金融创新的新浪潮。然而,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新产品和工具上的创新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当今高科技的迅猛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步伐的加快,如何进行业务创新将成为新的热点。

一、商业银行业务的创新 1、资本业务创新。在“巴塞尔协议”公布以前,各国的资本充足条件大不相同,一般在2%—7%之间波动。1988年,“巴塞尔协议”要求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分别为4%和8%,这逐步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因此,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和措施:一是增加资本投入扩张股本规模来增加核心资本,具体可以鼓励那些效益好、经营稳健、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公开发行A股、H股、红筹股等,通过上市来募集股本金。二是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增加附属资本,具体可以发行7—10年的债券来筹集资本。 2、存款业务创新。各种新型存款有共同的特点:一是科技含量日益增加,功能趋于多元化;二是可以在限额内透支;三是存取无一定期限;四是活期与中长期可以互相转换。 一是开发新存款业务品种,使存款在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前提下更具灵活性。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存款业务的科技含量,推出高品味、多元化的金融工具。例如:自动转账服务、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存单、可转让定期存单、定活两便存款,通知存款、礼仪存款、住宅存款、个人退休存款等。另外,可以开发使用个人支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 A、金融资产和负债 B、一般商品 C、商业资本 D、货币资本 答案:D 2、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 A、股份制银行 B、资本主义商业银行 C、高利贷性质银行 D、封建主义银行 答案:C 3、1897年在上海成立的()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A.交通银行 B、浙江兴业银行 C、中国通商银行 D、北洋银行 答案:C 4、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是()。 A、借款 B、发行债券 C、各项存款 D、资本 答案:C 5、商业银行的()是整个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 A、资产 B、负债品 C、所有者权益 D、资本 答案:B 6、银行的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有()。

A、库存现金 B、托收中的款项 C、存放同业款项 D、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 答案:A 7、商业银行获取短期资金最简单的办法是()。 A、同业拆借 B、向央行再贴现 C、证券回购 D、国际金融市场融资 答案:B 8、对银行选择盈利资产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成本概念是()。 A、利息成本 B、资金成本 C、其他成本 D、可用资金成本 答案:A 9、商业银行首先必须坚持的经营原则是()。 A、流动性 B、安全性 C、盈利性 D、效益性 答案:B 10、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 A、存款业务的变化 B、存贷款业务的变化 C、租赁业务的变化 D、代理业务的变化 答案:A 1、下列英文缩写错误的是(、)。 A、银行一揽子保险(BBC) B、错误与遗漏保险(E&O) C、经理与高级职员责任险(D&O)

D、商业综合责任保险(CGL) 答案:A 2、中国人民银行于(、)公布了我国第一份《反洗钱报告》。 A、2003年1月 B、2005年7月 C、2006年3月 D、2007年8月 答案:B 13、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个月。 A、1 B、2 C、3 D、6 答案:D 14、保证人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 A、60% B、70% C、80% D、90% 答案:B 15、出口保理融资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应收账款到期日后()。 A、70天 B、80天 C、90天 D、100天 答案:C 6、不属于电子银行业务操作风险特点的是()。 A、呈高发态势 B、作案手段明显

解密银行同业业务的6种典型模式及其操作要点

作为银行表外融资的新型工具,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近几年已成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中广泛流行的操作模式。商业银行通过信托收益权买入返售的形式,将传统上属于资金业务的同业业务演变成了类贷款业务,这种类贷款业务与银行常规的贷款业务相比,有如下几个优势:(1)不纳入银行存贷比考核,存贷比考核的公式是贷款/一般存款,上限是75%,由于同业资产不体现在贷款额度中,这对于存贷比较高而信贷额度不足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来说,吸引力明显;(2)根据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同业业务的风险权重为3个月以内20%、3个月以上25%,而常规贷款业务的风险权重很高,比如投向工商企业的,风险权重为100%;(3)这种类贷款业务中的同业负债无需缴纳准备金。 买入返售业务的基本操作模式是三方协议模式,这种模式中通常会出现甲、乙、丙三方,甲方一般是资金过桥方,乙方是实际出资方,丙方是提供信托受益权远期受让的兜底方,也常常是融资客户的授信银行。三方协议模式从2011年开始兴起,到2012年大发展,再到2013年的衍变和创新,走出了一条金融压抑下独具特色的同业创新之路。 模式一:抽屉协议暗保模式 抽屉协议暗保模式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操作模式,通常是B银行由于信贷额度或贷款政策限制,无法直接给自己的融资客户贷款时,找来一家A银行,让A银行用自己的资金设立单一信托为企业融资。这种模式下,B银行作为风险的真正兜底方,与A签订承诺函或担保函(暗保),承诺远期受让A银行持有的单一信托受益权或者基础资产。这里B银行有两种兜底方式,一种是B银行出资受让信托受益权,另一种是B银行直接收购针对融资客户的基础资产。 前一种方式的优点是银行不用在表内发放一笔贷款,不用真实占用企业的授信额度。但缺点有两个:(1)如果B银行用资金受让信托受益权,这样B银行成为信托受益人,但问题是信托计划并没有就此终止,信托到期时信托计划无法结束,就会发生信托贷款逾期,而信托逾期是需要向监管机构上报的;(2)很多银行的分行是不具备投资信托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创新发展研究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 第1章绪论 . (3) 1.1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3)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 1.2.1国外发展现状 (1) 1.2.2国内发展现状 (2) 第2章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概述 (4) 2.1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简介 (4) 2.1.1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定义与种类 (4) 2.1.2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基本内容 (4) 2.2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基本特征 (5)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7) 3.1新市场经济环境推动商业银行发展转型 (7) 3.2制约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因素 (7) 3.3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多面临的发展机遇 (8) 第4章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创新策略 (9) 4.1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客户定位创新 (9) 4.2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产品结构创新 (10) 4.2.1负债类产品 (10) 4.2.2资产类产品 (11) 4.2.3综合类产品............................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摘要 2015年“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经济“新常态”下的银行业,伴随着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和竞争机制的不断增强,来自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市场准入开放、资本市场发展和互联网金融新兴的多重压力考验着商业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传统的盈利增长模式即将走到尽头。“新常态”下,拓展资本节约型业务、寻求经营模式的新突破,成为银行业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作为商业银行支柱业务的零售业务,以其单笔额度较小、分散风险、收益较稳定、灵活多样和客户群体广泛等诸多特点,在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利润创造的源泉,成为了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雨后春笋涌现,但整体的业务发展水平较低,存在着客户关系管理粗放、产品设计同质化、业务收入占比与国外银行差距较大、营销渠道设计单一,业务流程设计不人性等。本文从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概念、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向入手,以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为研究对象,同国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国情实际,探索切实可行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创新发展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六章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能向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特殊的金融企业。盈利是商业银行产生和经营的基本前提,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动力。银行是由货币经营业演变而来的,而历史上的货币经营又是在货币兑换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可以说,货币经营业是银行的先驱。货币经营业与银行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信用活动,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 近代银行的出现是在中世纪的欧洲,意大利是银行最早产生的发源地,英文Bank 来自于意大利文Banco 一词,原意是指柜台、长凳。早在十二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的货币经营业就相当发达,但货币经营商的工作条件却比较简陋,只凭借一把长凳和一个柜台便可营业。起初一部分商人从事货币的兑换业务,就是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铸币兑换成金块或银块,或兑换成本国铸币和本地区铸币。以后,又开始为各种商人办理货币保管业务,同时,受商人委托,办理货币收付、结算、汇兑等业务。这就是货币经营业的主要业务活动,也是早期银行产生的基础。随着货币经营业务的扩大,在货币经营者手中聚积起大量货币,其中有一部分并不需要立即支付,于是他们就将这部分货币贷出去赚取利息。同时,社会上一部分人将货币存放在货币经营者手中,以便带来利息收入。这样,在货币经营业务基础上产生的货币存贷业务的发展,使货币经营业转变为早期的银行。这样商业银行算是出现了。意大利于1171年设立的威尼斯银行,1407年设立的热那亚那银行以及此后相继成立的一些银行,主要从事存、放款业务,大多具有高利贷性质。从17世纪开始,银行这一新型行业的金融机构开始由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它国家,在英国出现了由金匠业等演变为银行业的过程,1694年英格兰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该行一开始就把向工商企业的贷款利率定为 4.5%-6% ,而当时的高利贷利率高达20% -30%,英格兰银行成立后,很快地动摇了高利贷银行在信用领域的地位,也因此成为现代银行业产生的标志。欧洲其他国家也先后按英格兰银行的组建模式建立了自己的现代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 尽管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的条件不同,但商业银行的发展基本上是遵循两种传统。 一是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传统。英美等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至今仍以短期自偿性商业贷款为主。这种传统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保持银行的安全性和清偿力;缺点是银行

银行同业业务的6种典型模式及其操作要点

银行同业业务的6种典型模式及其操作要点作为银行表外融资的新型工具,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近几年已成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中广 泛流行的操作模式。商业银行通过信托收益权买入返售的形式,将传统上属于资金业务的同业业务演变成了类贷款业务,这种 类贷款业务与银行常规的贷款业务相比,有如下几个优势:(1)不纳入银行存贷比考核,存贷比考核的公式是贷款/一般存款, 上限是75%,由于同业资产不体现在贷款额度中,这对于存贷 比较高而信贷额度不足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来说,吸引力明显;(2)根据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 理办法(试行)》,同业业务的风险权重为3个月以内20%、3个 月以上25%,而常规贷款业务的风险权重很高,比如投向工商 企业的,风险权重为100%;(3)这种类贷款业务中的同业负债 无需缴纳准备金。买入返售业务的基本操作模式是三方协议模式,这种模式中通常会出现甲、乙、丙三方,甲方一般是资金 过桥方,乙方是实际出资方,丙方是提供信托受益权远期受让 的兜底方,也常常是融资客户的授信银行。三方协议模式从2011年开始兴起,到2012年大发展,再到2013年的衍变和创新,走出了一条金融压抑下独具特色的同业创新之路。模式一:抽屉协议暗保模式抽屉协议暗保模式是最简单、最基础的 操作模式,通常是B银行由于信贷额度或贷款政策限制,无法

直接给自己的融资客户贷款时,找来一家A银行,让A银行用自己的资金设立单一信托为企业融资。这种模式下,B银行作为风险的真正兜底方,与A签订承诺函或担保函(暗保),承诺远期受让A银行持有的单一信托受益权或者基础资产。这里B 银行有两种兜底方式,一种是B银行出资受让信托受益权,另一种是B银行直接收购针对融资客户的基础资产。前一种方式的优点是银行不用在表内发放一笔贷款,不用真实占用企业的授信额度。但缺点有两个:(1)如果B银行用资金受让信托受益权,这样B银行成为信托受益人,但问题是信托计划并没有就此终止,信托到期时信托计划无法结束,就会发生信托贷款逾期,而信托逾期是需要向监管机构上报的;(2)很多银行的分行是不具备投资信托产品权限的,审批权限在总行,比如工农中建的二级分行和很多股份制银行的一级分行都没有这个权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分行就不具备受让信托受益权的能力。第二种方式是收购融资企业的基础资产,也就是B银行向融资客户发放一笔表内的流动资金贷款,以流动资金贷款偿还之前的信托贷款,这样信托计划顺利结束,信托贷款不会出现逾期。但这种方式 要占信贷规模,并且B银行必须真实具备对融资企业的授信额度。关于收购基础资产方式,有这样一个背景:银监会在2012年初出了一个文,不允许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远期受让信托受益权,也不允许给信托直接做担保,这样资产管理公司只能对基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及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 受国外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也源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业务创新,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品种、工具上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立,商业银行遵循“三性原则”自主经营,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等举措,都在制度创新上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在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上。也涌现出债券融资、电子货币“一卡通”、网上银行、债转股等新的品种和服务手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由于体制、技术、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品种少。由于这些年我国的金融业一直推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银行、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完全分离,商业银行的业务被限制在一个相当狭窄的范围内,业务创新的空间受限,致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品种较为单一。从开办得较为成功的品种来看,仅有个人住房信贷业务、信用卡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和票据贴现业务近年来发展得较快,逐步走向成熟;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租赁、个人理财业务等只是少量开办,仍处于探索阶段;投资银行、商人银行、国际金融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方面,尚有可观的发展空间,还处在待发展阶段。? 2.规模小。从已开办的新业务的发展水平来看,由于受到来自内外的约束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在银行的整个业务规模中占比小,难以起到调整优化整体资产负债结构的作用,也难以产生相应的规模效应。以消费信贷为例,据统计,我国消费信贷规模目前仅占贷款规模的4%~5%,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贷约占贷款规模的20%~25%;在我国消费总额中,消费信用占比不足1%,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用占消费总额的比重通常都高于20%。美国的房地产融资结构中,消费环节一般要占到60%以上。1998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在全国各项信贷余额中的比重仅有0.8%,我国汽车贷款规模估计不到1亿元人民币,而美、德、日三国汽车消费贷款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0%、50%和60%。? 3.收益低。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尚处于初创阶段,各行的业务拓展过分注重扩规模、占份额,再加之缺乏统一的市场规范与相应的制度约束,在业务营销之初大都低价促销,让利于客户,这不但使市场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也使得商业银行的新业务收益难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新业务的健康发展。以票据业务为例,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目前的票据贴现市场价格极为混乱,有的行甚至以仅高出中央银行再贴现基准利率1个百分点的价格对客户办理贴现业务。再以个人支付结算业务为例,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先后实现了全国或局域联网,在活期储蓄存款的省内(局域)异地通存通兑存取款业务的办理上,一些行最初按5%的标准收取手续费,然而却受到个别商业银行“零手续费”促销手段的巨大冲击,最后也不得不取消了5%的手续费。其实在零售与信用卡业务计算机全国联网的开发上,各行都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技术力量,然而却在该项业务上丧失了巨额的手续费收入。?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中间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 问题与障碍。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浅议商业银行管理创新

浅议商业银行管理创新 浅议商业银行管理创新 导语: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竞争的激烈化,越来越集中地表现在创新能力的竞争上。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面临着国际化竞争的大背景,提高竞争能力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成为当前商业银行适应经营发展形势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市场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挑战对商业银行的管理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商业银行管理创新的目的、含义及内容 在以市场主导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适应竞争需求就必须对市场反应灵活,而管理创新是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重要内容,是建立一种新型管理模式,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商业银行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 管理是企业内部的事务,目前,管理工作被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所谓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对其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作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管理创新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过程,成功的管理创新实质上是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的综合体现,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既有自然的工具属性,又有一定的社会属性。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是其改革的重点,所谓商业银行的管理创新,就是指商业银行用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方式对包括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文化和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创新。具体而言,一是改革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理顺条块关系,清晰划定各级机构、部门和人员的权责范围和管理半径,建立规范明确的管理主体责任归属制度;二是改革商业银行的管理手段,建立以量化管理为主、定性管理为辅的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管理指标体系;三是调整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层次,适当压缩管理层级,简化管理流程,推行扁平化效率型管理方式。 二、商业银行进行管理创新的推进因素与阻碍因素 商业银行进行管理创新是有效整合其资源以实现经营目标的动态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行为,它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基础,但同时又会受到多

最新-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制度 精品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制度是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从人力、资金、物资设备和信息对货币信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从而达到以尽量少的投入耗费、取得最佳效果而进行设计的规范化的制度。 (一)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的任务 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任务: 第一,确定业务种类,制定管理制度。商业银行业务种类的设置应依据所属对象不同的特点,从适合于社会经济需求和有利于开展金融业务出发,确定业务种类以利于商业银行机构开展工作,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第二,不断完善管理机构,提高银行的内部行政管理效能。完善商业银行系统业务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建立健全金融系统内部的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改革系统内部的计划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 实行全面的业务管理、不断完善管理机构,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意义重大。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业务往来,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它在业务管理中心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与相应的管理机构,才能在制度上保障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 (二)存款业务管理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 首先,必须维护存户的正当权益。商业银行存款是一种信用行为,它并不改变资金的所有权,只是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让。因此商业银行在吸收客户的存款时,必须维护存款户的正当权益,以保护一切存入银行的存款不受侵犯,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利率付给一定的利息,对居民个人储蓄存款还要严守保密,不得让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非经法定程序随意查阅。 其次,必须讲求存款服务质量。作为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存款业务制度中必然要求和规定商业银行讲求存款服务质量。办理存款的商业银行应当注意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并依据存户的特点,安排合理的服务时间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及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 受国外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也源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业务创新,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品种、工具上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立,商业银行遵循“三性原则”自主经营,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等举措,都在制度创新上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在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上。也涌现出债券融资、电子货币“一卡通”、网上银行、债转股等新的品种和服务手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由于体制、技术、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品种少。由于这些年我国的金融业一直推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银行、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完全分离,商业银行的业务被限制在一个相当狭窄的范围内,业务创新的空间受限,致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品种较为单一。从开办得较为成功的品种来看,仅有个人住房信贷业务、信用卡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和票据贴现业务近年来发展得较快,逐步走向成熟;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租赁、个人理财业务等只是少量开办,仍处于探索阶段;投资银行、商人银行、国际金融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方面,尚有可观的发展空间,还处在待发展阶段。 2.规模小。从已开办的新业务的发展水平来看,由于受到来自内外的约束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在银行的整个业务规模中占比小,难以起到调整优化整体资产负债结构的作用,也难以产生相应的规模效应。以消费信贷为例,据统计,我国消费信贷规模目前仅占贷款规模的4%~5%,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贷约占贷款规模的20%~25%;在我国消费总额中,消费信用占比不足1%,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用占消费总额的比重通常都高于20%。美国的房地产融资结构中,消费环节一般要占到60%以上。1998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在全国各项信贷余额中的比重仅有0.8%,我国汽车贷款规模估计不到1亿元人民币,而美、德、日三国汽车消费贷款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0%、50%和60%。 3.收益低。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尚处于初创阶段,各行的业务拓展过分注重扩规模、占份额,再加之缺乏统一的市场规范与相应的制度约束,在业务营销之初大都低价促销,让利于客户,这不但使市场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也使得商业银行的新业务收益难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新业务的健康发展。以票据业务为例,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目前的票据贴现市场价格极为混乱,有的行甚至以仅高出中央银行再贴现基准利率1个百分点的价格对客户办理贴现业务。再以个人支付结算业务为例,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先后实现了全国或局域联网,在活期储蓄存款的省内(局域)异地通存通兑存取款业务的办理上,一些行最初按5%的标准收取手续费,然而却受到个别商业银行“零手续费”促销手段的巨大冲击,最后也不得不取消了5%的手续费。其实在零售与信用卡业务计算机全国联网的开发上,各行都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技术力量,然而却在该项业务上丧失了巨额的手续费收入。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中间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 问题与障碍。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国内银行从业人员大多缺乏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知识,不适应业务创新的 需要。从国内商业银行各级经营者来看,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日新月异的变 化,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 面对银行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商业银行的许多经营者在市场开拓、优化服 务、技术进步和业务创新上都显得较为乏力,过分偏重于传统业务和传统市场, 在业务创新上畏首畏尾,缺乏长远的、战略性的眼光,延迟了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的进程。从一般员工来看,国内银行的基层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与知识结构较为

全国自学考试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试卷及答案

全国自学考试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试卷及答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试题 课程代码:0007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早期银行的萌芽起源于(B)1-44 A.英国B.意大利 C.美国D.中国 2.下列关于商业银行总分行制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C)2-65 A.分支机构众多 B.规模较大,易于采用现代化设备 C.业务集中于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 D.银行内部实行高度分工,以提高效率 3.某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为2%,杠杆比率为4,则该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为(D)3-89、4-113 A.2% B.4%

C.6% D.8% 4.被称为支票存款的是(B)5-129 A.储蓄存款B.活期存款 C.定期存款D.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5.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核心是(C)6-148() A.以最低的流动性准备维持高收益 B.以充足的流动性准备应付各种支出 C.以最小的成本及时获得所需资金 D.准确预测下的最低流动性准备 6.被称为公债的债券是(B)8-182 A.短期国家债券B.中长期国家债券 C.企业债券D.金融债券 7.下列允许商业银行投资工商企业股票的国家是(A)8-() A.德国B.中国 C.美国D.法国 8.由于通货膨胀而使商业银行的投资受损被称为(D)12-274 A.信用风险B.利率风险 C.市场风险D.购买力风险 9.我国商业银行对最大客户的贷款余额通常不超过银行资本金的(C)7-164 A.5% B.8% C.10% D.15% 10.资产证券化起源于(C)7-178 A.英国B.德国 C.美国D.日本 11.下列业务能形成商业银行或有负债的是(C)9-212

银行同业业务分类及现状

银行同业业务现状及指引2017-08-02 “就目前同业业务发展情况来看,银行同业业务的产品种类主要分为三大方面,即:从负债端出发的同业业务、从资产端出发的同业业务和居间、投顾、委托代理等中间业务收入端出发的同业业务。 原标题:银行同业业务现状分析及建议来源:华尔街见闻作者:周海滨普兰金融大连分公司总经理,曾任某股份制银行总行票据金融事业部产品中心负责人银行同业业务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格局下逐渐形成的。银行同业业务的增长表明这种同业创新具有模式灵活、银行创收高和企业需求高的特点。为此,它深受各大银行喜爱。在近年来,银行同业业务取得了迅猛发展,各银行都组建了同业业务部门,解决了部分企业融资难题。但过程中尚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所以该业务仍然存在着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利率风险,为进一步提高同业业务管理水平,以更好支持实体经济,本文将分析具体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同业业务现状 银行同业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的以投融资为核心的各项业务。自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同业业务以来,产品种类每年都在增加。比如银行可通过各类同业投资扩大资产规模,利用买入返售、拆入短期资金错配、发行理财产品出表等多种方式赚取利润。同业部在各家银行都被定位利润中心,甚至个别以上,然而在为银行带来高额利润的同50%银行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

时也隐藏着一定风险。在较为严格的监管导向下,银行同业业务也开始逐渐向流动性管理、信用管理职能偏重,随着监管趋严,MPA落地执行,风险权重变化及同业资产内部结构调整下,让同业业务中资本套利空间逐步缩窄,最终结果会使得同业资产在银行总资产中所占比重的上升空间变得非常有限。另一面,随着电商平台、非银金融机构及各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其产品种类不断丰富,银行储蓄存款将会向非银机构转移,而非银机构剩余资金又会以同业(非银)存款形式存出至商业银行,如某宝等大型电商平台通过基金形式存出资金,商业银行的同业负债所占比例或会逐渐上升。 二、同业业务产品种类 就目前同业业务发展情况来看,银行同业业务的产品种类主要分为三大方面,即:从负债端出发的同业业务、从资产端出发的同业业务和居间、投顾、委托代理等中间业务收入端出发的同业业务。主要业务品种包括同业存款、存放同业、协议存款、非银存款、同业借款、同业存单、同业代付、同业偿付、同业代销、委托投资、黄金租赁、同业赊销、票据转贴现、信托受益权、券商资管计划、产业基金、资产证券化、同业理财、福费廷、股票质押式回购等同业投资、负债、居间业务。以上模式作为市场投融资需求的有力补充,为更多市场主体提供了便捷渠道。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同业利差缩窄,加之银监加大监管力度,银行同业部门也会随之转型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进一步发展。 三、同业业务对实体经济作用 从实际情况看,同业业务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银行同业投资业务出现的“井喷”式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盘活存量所以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对我国在融资渠道方面为企业做相应补充。信贷资产,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教学大纲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Business and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课程属性:必修课 学时:48学分:2 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银行会计、金融市场学适用专业:金融学 一、课程简介 1.知识掌握:商业银行经营学是研究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营运机制及业务发展规律的科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货币信用经济也日益发展。由于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商业银行经营学作为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要求学生学生掌握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营运机制及业务发展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商业银行经营中的相关问题,评价银行经营效果,达到金融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我国迎接国际金融业挑战、培养适应 21 世纪金融业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具有主要意义。 2.能力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理论、管理理论和主要业务的实际操作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从事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基本需要。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讨论、答疑、等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联系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实际进行比较研究,以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单元:导论(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职能、经营特点和经营原则,把握商业银行的设立与机构设置,了解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从而为学好以后各章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把握商业银行的本质属性、经营特征、基本作用以及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 3.教学方法:在本章教学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期末复习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期末复习

第一章概论 商业银行的概念: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 商行的特征:(1)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2)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即金融企业。 (3)商行与专业银行相比有所不同,商行的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面,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 商行的职能: 1 信用中介职能这是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2 支付中介职能(结算)此职能不仅打打减少了现金的使用,节约了社会流通费 用,而且加速了结算国能和货币资金的周转,从而促进了社会再生产的扩大。 3 信用创造功能 4 金融服务功能 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1 安全性原则2流动性原则3效益性原则 商业银行成立的一般程序: 1 申请登记。必须以公司的形式组建。 2 招募股份。即发行股票。 3验资开业。我国规定,设置全国性商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10亿元人民币,设置城市银行的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设置农业商行最低限额5000万元。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 第二章商行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资本的特点 1 商行资本金所包含的内容比一般企业广泛。 2 商行资本占资产比重与一般企业相比很小。 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股本、盈余、债务资本、储备资本。 商行资本的功能: 1营业功能 2保护功能:1 资本可以弥补日常资金运行中偶发性的资金短缺。 2 资本为银行的经营活动提供信誉保证。 3 资本可以保护存款人及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4 管理功能。 巴塞尔协议资本的组成 1 核心资本,也成一级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 2 附属资本:1 非公开储备2 资产重估准备3普通准备金和普通呆账损 失准备金4 混合资本工具 5 长期次级债务 巴塞尔协议规定,从事国际业务的商行,起资本标准为: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4%,总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 商业银行资本筹措包括外部筹措和内部筹措。 外援资本金的筹措: 1 发行股票2发行资本性票据和3通过国家资金的投入4通过出售银行资产增 加资本。 内源资源主要来源于银行的留存盈余,即从银行内部进行资本累积。 第三章商行负债管理 负债业务概念:是指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借以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它是商行最主要、最基本的业务。存款被动,同业拆借主动。 传统存款业务:1 活期存款2 定期存款 3 储蓄 非交易用存款:定期和储蓄存款,储蓄存款分为活期和定期两种。 存款的种类:1 个人存款:人民币储蓄存款,外币储蓄存款 2 单位存款:单位活期、单位定期、单位协定、单位通知存款。 存款成本的构成:1 利息成本 2 营业成本 3 相关成本 4 资金成本 5 可用资金成本 商行短期借款的种类: 1 像央行借款:1再贴现:卖给央行,获取现金2再贷款:像央行直接取得抵押 贷款。 2 同业借款:这是银行的一项传统业务,指银行之间利用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时间 差、空间差、行迹差调剂资金头寸的短期借款。 3 回购协议 4 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银行中长期借款的种类:主要是发行金融债券,包括1资本性的2一本性的3国际性的金融债券 商行负债经营管理内容:1保持适度的负债规模2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3降低负债成本。 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的原因: 1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增长2金融机构同业竞争3新技术在商行领域的应用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