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OT TOT会计处理问题

BOT TOT会计处理问题

BOT TOT会计处理问题
BOT TOT会计处理问题

[求助]关于BOT TOT问题的会计处理求教陈奕蔚

henrywang 121

会计

金币

1

威望

积分

10

精华

帖子

3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15:26|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打印

香港会计师公会专业资格课程

是晋身执业会计师的最直接途径

获全球五大洲认可

欲了解详情请点击

现在就加入澳洲会计师公会

全球13900名会员

助您职业不断提升

点击了解详情

上海

2012

强大

到会

点击

chenyiwei 版主

金币

28214

威望

5406

积分

64628

精华

139

帖子

28223

沙发 2楼

BOT 项目中特许经

营权相关会计处理

会计

金币

12

5 威望

1 积分

15

5 精华

0 帖子

49

发表于 2009-11-6 03:02|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打印

香港会计师公会专业资格课程

是晋身执业会计师的最直接途径

获全球五大洲认可

欲了解详情请点击

现在就加入澳洲会计师公会

全球13900名会员

助您职业不断提升

点击了解详情

上海

201

强大

到会

点击

有一BOT项目,投资者提供基础建设投资,总投资预计10亿,政府给予25

年的特许经营权,特许期满后该项目所有投资无偿归政府。政府担保特许期

内该项目公司每年因该特许事项收入不低于3000万元,低于部分由政府补

足。

按2006会计准则,该项目公司将投资事项视为出售工程项目和购入特许经

营权处理。即以每期投资额作为工程成本,等金额确认工程收入。同时,每

期投资先归入在建工程科目,期末从在建工程转入无形资产(无担保收入对

应的利润)及金融资产(政府担保的收入对应的利润)。

上述处理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有诸多问题:

1、作为特许权,项目公司在特许经营权合同签订日起即获得,就是说,应

该在获得日按支付的对价入账。但是获得日项目公司无实际支付,而是在建

设过程中通过工程投资交换,且该工程投资分多期,最后一期计划在正式经

营10年以后开工。如果按该项目公司实际操作的分期确认特许权,对于特

许权摊销难于处理。如果在获得特许权之日按总的投资预算10亿确认特许

权,又明显缺乏支持性凭据。

2、将特许权分为无形资产及金融资产,项目公司先作出25年的预算利润表,

将每年3000万政府担保的收入减去每年的变动成本作为有担保的利润,然

后估计一个投资回收率按实际利率法得出有担保利润的现值,以此作为金融

资产,剩余部分作为无形资产。最后得出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占总特许权的

比例。以此计算每期在建工程结转无形资产及金融资产的金额,同时按实际

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按估计的项目总无形资产及总金融资产在特许期内摊

销(每年年底根据最新情况重新评估各估计因素,作出账务调整)。整个过

程中,估计的因素太多,估计期间长,其准确性很难认定。且每年的调整金

融较大,对企业利润影响巨大。

3、所有投资资产所有权归政府,但毕竟由项目公司管理及使用,项目公司

不将其作为固定资产分类管理,可能导致资产保管漏洞。另外,由于账面只

有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金融资产,而政府采购需分类分项明细报告,两者

不可能一一对应。

对于上述问题,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另外,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

否合适。请各位不吝指教。

海诺尔环保走了,国祯环保来了——BOT和TOT只是高利贷的遮羞布

浑水

2012年4月10日晚间,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第24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显示,海诺尔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未通过。

海诺尔环保主营业务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报告期内,海诺尔尽管营业规模不大,但盈利能力非常强,销售净利率高达80%左右。除了该公司主业高达60%左右的毛利率外,还有投资收益的贡献。该公司主要通过BOT、TOT、BOO等业务方式获取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特许经营权投资收益,截至2011 年9 月30 日,公司投入运营的TOT项目特许经营权投资收益率(实际利率)平均为13.68%,投入运营的BOT项目特许经营权投资收益率(实际利率)平均为21.98%。媒体惊呼海诺尔从事政府公用事业获取暴利的盈利模式难以持续(实际上海诺尔报告期内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只有20%左右,与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基本持平)。

笔者质疑海诺尔收取的利息应视为“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如果将投资收益界定为非经常性损益,则海诺尔报告期内核心收益来自于非经常性收益,该事项对海诺尔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此等情形不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第六款的有关规定。

无独有偶,海诺尔则被否掉,主业为生活污水处理的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4月19日晚也预披露了创业板IPO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该公司营业规模比海诺尔大多了,海诺尔主营收入只有5000多万元,而该公司主营收入高达4.6亿元,且2011年度销售净利率只有12%,不存在暴利嫌疑:

但该公司业务模式与海诺尔相似,也主要通过BOT、TOT和托管等模式获取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特许经营权,会计处理与海诺尔大同小异,都是依据《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规定,但海诺尔将利息收入作为投资收益,而国祯环保将利息收入作为营业收入,相应地,海诺尔将收到的利息作为投资性现金流入,而国祯环保将收到的利息作为经营性现金流入。国祯环保在重大事项中提示“与BOT、TOT 特许经营权相关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 号》的规定,公司将部分污水处理项目的特许经营权确认为金融资产,将未来需承担的义务,即相关主要设备的后续更新支出,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至每个会计期间,每期的折现金额作为每期应计提的后续更新支出,后续更新支出于每个会计期末确认为预计负债。同时,考虑预计负债的资金成本,按照相同的资本金率计算隐含利息支出,利息支出一并计入预计负债。金融资产及预计负债的确定需要考虑特许经营期限、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等参数,公司以BOT、TOT 方式投资运营的项目特许经营期限较长(一般为20-30年),在污水处理项目后续运营中将面临利率变动、通货膨胀率变动、技术进步、污水处理价格调整等可能导致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出现变动的情形,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根据会计政策,公司生活污水处理投资运营业务中的部分BOT、TOT 特许经营权项目按照金融资产模式核算。确认金融资产的特许经营权项目结算款项首先用于项目投资本金的收回和投入资金的利息回报,剩余部分确认为运营收入(即不含利息收入),其中项目投入本金收回呈逐年上升趋势,利息收入回报由于本金收回减少了计算基数而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归还的本息总额每年是固定的。

公司按金融资产模式核算的BOT、TOT 业务销售收入由利息收入和运营收入(即不含利息收入)两部分组成,由于投资成本的逐年回收导致利息收入逐年下

降,在水量、水价等结算因素以及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单个项目销售收入将有所下降,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国祯环保申报期营业收入及其构成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总体毛利率情况列示如下:

公司的生活污水处理投资运营业务主要由BOT、TOT 和托管运营三项业务构成,具体情况如下:

国祯环保将污水处理收入分解为运营收入、利息收入和本息,以各BOT、TOT 项目开始运营年度的相同或近似期间的国债票面利率的平均值作为各项目的基本利率,再根据各项目所在地政府的信用风险不同,浮动一定的比例作为实际利率。

这样分拆结果导致利息收入疑被低估,该公司BOT(不含利息)和TOT(不含利息)运营收入毛利率明显高于托管运营毛利率,且TOT(不含利息)运营收入毛利率又高于BOT(不含利息)毛利率。

国祯环保 BOT业务实际赚三道钱,一是“B”的EPC业务,即建设阶段的工程承包收入,该公司EPC业务毛利率高达21.78%是偏高的,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工程承包毛利率是因为是BOT业务导致工程造价偏高;二是“O”的运营收入和利息收入。笔者认为真正的BOT业务应该只要一个收入,即“O”环节的运营收入(收入不固定)或利息收入(固定收益),但如今的BOT业务竟然有三重收入,且层层收入毛利率都畸高。

笔者对国祯环保BOT和TOT业务会计处理深表不解,由于该公司收入是一揽子收入,且该收入是浮动的,BOT和TOT资产不应计为金融资产(长期应收款),更应计为无形资产;如果走金融资产路线,则收取的利息到底是算投资收益还是主营收入?如果是投资收益,是不是属于非常性收益?如果属于非经常性收益,则对应的财务费用是不是也属于非经常性收益?

国祯环保截止2011年末资产总额13亿元,其中BOT和TOT业务形成的资产有近9亿元,占资产总额近70%;同时,该公司2011年末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也接近70%,为此公司特别提醒投资者关注“资产负债率较高的风险”: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生活污水处理投资运营业务、环境工程EPC 业务、污水处理

设备生产销售业务。生活污水处理投资运营业务中BOT、T0T 业务的承接需要

投标保证金,特别是BOT 业务在建造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BOT、T0T 业

务按照行业惯例和业主单位的要求需要注册项目公司,项目总投资的来源通常为

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比例一般为3:7。环境工程EPC 业务前期投标需要投

标保证金和后续履约保证金,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垫付部分工程款;随着公司的

快速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大,BOT、T0T 业务近三年来复合增长率约为23.75%,

公司自身积累难以完全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目前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主要为债务融资。2009 年12 月31 日、2010年12 月31 日、2011年12 月

31 日本公司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分别为80.67%、72.98%和69.14%,虽然

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存在一定的偿债风险,对公司经营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国祯环保2011 年度、2010 年度、2009 年度,公司财务费用分别为4,275.65

万元、3,305.02 万元、2,751.35 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24%、9.61%、

9.49%,2009-2011 年财务费用实际发生情况如下:

综上,笔者曾嘲讽海诺尔核心盈利模式是向地方政府发放高利贷,国祯环保所

谓的BOT和TOT背后50%毛利率其实也是发放高利贷,其核心收益也是来自净利差收益;所谓的BOT和TOT只是高利贷的遮羞布。

TOT模式下企业经营公益林的会计处理探讨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c13703757.html,/

摘要:分析了TOT模式定义和特点,时企业在TOT模式下经营公益林的会计处理进行

了探讨,提出了对于TOT模式可以比照BOT模式进行会计处理,论述了该模式下公益林经

营特许权在转让、经营、再转让环节的相关会计处理。

关键词:T0T;公益林;经营;会计处理

1 引言

公益林在我国生态建设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公益林项目初始投资大、经营周期长、投资回报低等特点,政府在当前财政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对其投资和融资都比较困难,不易达到预期目标。针对这些不利因素,一种较好的办法是由项目公司采用TOT 模式对公益林进行经营。由于TOT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解释对TOT模式下的会计处理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相关学术文献也极少直接对TOT模式的会计处理进行研究,故对相关会计处理需要进行探讨和研究。

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转让一经营一转让”,是指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将建设好的项目的一定期限的产权或经营权有偿转让给项目公司,由其进行经营管理;项目公司在一个约定的时间内通过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并得到合理的回报,并在合约期满之后,再交回给政府部门或原单位的一种融资方式。

TOT模式在实质上可以认为是一种预付租金的经营租赁。项目公司在起初一次性向政府付清未来若干年的租金,取得项目一定年限的经营特许权,租金大致等于该项目的初始投资成本或未来期限内的现金流量现值。对政府来说,其好处在于项目建成后能迅速回收投资,有助于扩大投资规模,提高项目开发效率;对项目公司来说,其好处在于不涉及项目的设计、施工,避免了在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风险E 。

2 公益林TOT模式经营研究概述

TOT模式是BOT 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一经营一转让”)的一种衍生模式,一些学者研究了BOT模式在公益林经营中的运用E ],同时也有学者在BOT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TOT模式运用在企业公益林经营中的看法。曹玉林等人[3 认为,TOT 融资方式可以解决生态公益林建设中急需建设而又资金紧缺的项目,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实施的林权改革工作,将为TOT融资方式的运用奠定基础。李怡等人l1 认为,由于TOT模式的风险较小、投资收益率较低,比较适用于林业项目中生态性、公益性强的营林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秦涛等人l6]认为,对现存的公益林项目,如果采用资产重组绑定打包技术将其形成具有特定现金流收益强度的资产池,则能够完全满足TOT融资方式的需要。李岩峰_7 认为,生态公益林项目融资时可以采用TOT融资模式,获得特许权后就可直接对已建项目进行经营和回收投资;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相比,其原有的基础较好,投资主要用于其维护和改善,投资额相对较小,生态公益林项目与TOT模式能够比较好地对接。

从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公益林项目都适用于ToT模式,其适用范围只限于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公益林项目。如果某一公益林具有良好的环境、资源优势,能够为项目公司提供较好的经济收入,例如被开发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来实现旅游收入,则项目公司就会有兴趣和意愿以TOT模式来经营公益林。而很多具有纯粹外部性的公益林无法直接对外发挥经济效益,将其交给项目公司来经营就不现实。

3 TOT 模式下企业经营公益林的会计处理

在TOT模式下,政府把公益林项目的一定期限的经营特许权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在保持公益林的公益属性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这样,政府就能将所收取的费用再用于其他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公司也不需要进行初始建设,可以直接开始经营,赚取利润,并上缴税款。经营特许权期满时,项目公司把公益林项目的经营特许权再

交还给政府,从而政府拥有公益林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财政部于2006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专门的关于TOT模式下的会计处理方法,但在2008年8月7日,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L8],其中涉及到与gOT业务相关收入的确认。在此可以比照BOT模式的会计处理来对TOT模式进行会计处理。BOT模式的第一阶段是项目公司自己进行项目的投资建设并取得经营特许权,TOT模式的第一阶段是政府把已有项目的经营特许权移交给项目公司,两种模式此后的两个阶段都是经营和转让。二者只是初始的形式不同,整体在实质上并没有不同,所以在TOT模式下的会计处理可以比照BOT模式来进行。

3.1 转让环节的会计处理

3.1.1 经营特许权的确认经营特许权指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技术秘密等的权利。在政府授权的情况下,是指准许企业使用或在一定地区享有经营某种业务的特权。在项目公司经营公益林的情况下,政府准许项目公司在公益林范围内享有经营开发森林旅游、林下种植养殖等业务的特权,符合经营特许权的定义。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规定:在BOT项目下,合同规定项目公司在有关基础设施建成后,从事经营的一定期间内有权利向获取服务的对象收取费用,但收费金额不确定的,该权利不构成一项无条件收取现金的权利,项目公司应当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无形资产。笔者认为,在TOT模式下,项目公司从政府取得公益林的经营特许权,也应该确认为“无形资产~一经营特许权”。因为TOT模式下经营公益林不但符合经营特许权的定义,同时该项经营特许权也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第一,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项目公司取得公益林经营特许权后,能在经营特许权期限内从事森林开发活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满足市场需求,取得收入,赚取利润,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第二,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该经营特许权的成本是项目公司向政府一次性交纳的费用,金额能够可靠准确计量。所以,项目公司从政府取得公益林的经营特许权后,应该把它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

3.1.2 经营特许权的计量项目公司从政府取得的公益林经营特许权,属于外购的无形资产,应按其实际成本计量,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其中购买价款的确定是关键。由于公益林本身的特性,其经营特许权的转让通常由政府以TOT项目招标的方式来进行,所以项目公司以中标确定的价格作为取得公益林经营特许权的对价较为合适。

根据TOT模式的特点,项目公司应该在期初一次性付清全部费用,而不能在以后各年分期支付。所以项目公司在向政府支付经营特许权的费用时,应做如下会计分录:借记“无形资产一一经营特许权”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2 经营期间的会计处理

3.2.1 营业收入的会计处理由于项目公司的营业目的就是对公益林项目进行经营,通过销售非木质林产品或提供林业服务来取得收入、赚取利润,所以与公益林经营特许权相关的业务属于项目公司的主营业务。项目公司在取得收入时,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结转成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规定,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农产品”、“生物资产”。

3.2.2 经营特许权的后续计量

(1)经营特许权的摊销。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在其预计的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

合理的方法对应摊销金额进行摊销。对于摊销期,应自公益林项目可供项目公司进行开发利用时起,至该经营特许权期满时止。对于摊销方法,由于森林开发会受到政府政策、宏观经济、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未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项目公司很难可靠确定与该项经营特许权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所以对该项无形资产应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对于无形资产的残值,由于在TOT模式下,项目公司在经营特许权期满时要把项目无偿转让给政府,所以该项无形资产的残值应为零。在每年(或每月)摊销时,按照公益林项目价值转移的流向,借记“管理费用”、“农业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

(2)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规定:在BOT项目下,按照合同规定,企业为使有关基础设施保持一定的服务能力或在移交给合同授予方之前保持一定的使用状态,预计将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一一或有事项》的规定处理。TOT模式下的后续支出同样可以比照BOT模式进行会计处理。项目公司在公益林项目的经营期间内,对预计将发生的移交前的诸如森林抚育采伐和病虫害防治、林区景观营造等支出,应确定一个最佳估计数计入该项无形资产的成本,并确认预计负债。由于公益林经营期限较长,预计负债的确认时点距离每年实际清偿都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和较长的周期,故在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上,应考虑采用现值计量,即将未来应支付的后续支出进行折现后确定为最佳估计数,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在资产负债表日,还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和调整。

3.2.3 经营特许权的期末计量通过TOT模式取得的公益林经营特许权计入无形资产后,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该经营特许权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应估计可收回金额,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3.3 再转让环节的会计处理经营特许权到期时,项目公司将这项经营特许权转让给政府时,应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

需要注意的是,在经营特许权最后一期的期初,由于项目公司的会计基本假设发生了变化,即由持续经营转为非持续经营,所以对于最后一期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应与之前的会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在期末经营特许权转让给政府之后,项目公司还应根据与政府签订的转让协议,对转让范围之外企业所拥有的其他相关资产进行清算。

4 结语

项目公司在公益林的经营过程中能赚取利润、收回初始投资,同时由于森林的自然属性,其价值在经营期间也会不断增长,这能让企业和政府形成双赢。TOT模式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但在我国的实际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公益林项目中的运用更是不多。如果国家能够在公益林建设管理上出台政策,积极促成TOT模式在公益林经营项目上的实施,必将促使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会计处理方面,在比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中对BOT模式的会计处理时,由于缺少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TOT模式经营公益林的会计处理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尚不能得出具有规范性的结论。而由于公益林项目与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相比,本身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其会计处理在某些细节方面是否还需要进行更改或调整,也是今后将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更多计量经济论文就在经济论文网,如有业务需求请联系客服人员

参考文献:

[1]李怡,高岚.林业项目融资困境及对引入gOT模式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71~73.

[2]洪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5.

[3]曹玉林,唐允森,王军繁.关于吉林省地方公益林建设融资方式的探讨EJ].吉林林业科技,2009,38(4):36~38,

[4]奉钦亮,覃凡丁.浅论BOT模式在公共设施建设中的运用~以广西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例[J].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102~103,13O.

[5]李金兰,黄选瑞,张玉珍,等.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采用BOT融资方式的探讨EJ].绿色财会,2008(4):10~12.

[6]秦涛,田治威,潘焕学.林业项目BOT融资模式中政府的职能设计口].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27(1):97~101.

[7]李岩峰.引入BOT模式解决黑龙江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融资瓶颈[J].林业经济问题,2008,28(1):69~72.

[8]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财会[2OO8]11号E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8.

[9]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BOOT是一种软件或者软件功能。

tot是英文transfer-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移交-----经营------移交。tot是bot 融资方式的新发展。近些年来,tot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它是指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将建设好的项目的一定期限的产权和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投资人,由其进行运营管理;投资人在一个约定的时间内通过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和得到合理的回报,并在合约期满之后,再交回给政府部门或原单位的一种融资方式。

6

|评论

附件: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

一、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应当如何运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答:内地企业会计准则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现等效后,同

时发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除部分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以及关联方披露两项差异外,对于同一交易事项,应当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运用相同的会计估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

二、企业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拥有对子公司的股权应当如何处理?企业或其子公司进行公司制改制的,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应当如何调整?

答:(一)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所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四条的规定确定其投资成本。

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上述规定仅适用于本规定发布之后发生的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交易,之前已经发生的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交易未按照上述原则处理的,不予追溯调整。

(二)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的,应以经评估确认的资产、负债价值作为认定成本,该成本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企业的子公司进行公司制改制的,母公司通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的相关规定确定对子公司长期股

权投资的成本,该成本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

三、企业对于合营企业是否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投资企业对于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资单位,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不应采用比例合并法。但是,如果根据有关章程、协议等,表明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应当将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四、企业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

认股权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其认股权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有关权益工具定义的,应当按照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价格,减去不附认股权且其他条件相同的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后的差额,确认一项权益工具(资本公积)。

企业对于本规定发布之前已经发行的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

债券,应当进行追溯调整。

五、企业采用建设经营移交方式(BO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应当如何处理?

答:企业采用建设经营移交方式(BO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

设业务,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一)本规定涉及的BOT业务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合同授予方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政府授权进行招标的企业。

2.合同投资方为按照有关程序取得该特许经营权合同的企业(以下简称合同投资方)。合同投资方按照规定设立项目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进行项目建设和运营。项目公司除取得建造有关基础设施的权利以外,在基础设施建造完成以后的一定期间内负责提供后续经营服务。

3.特许经营权合同中对所建造基础设施的质量标准、工期、开始经营后提供服务的对象、收费标准及后续调整作出约定,同时在合同期满,合同投资方负有将有关基础设施移交给合同授予方的义务,并对基础设施在移交时的性能、状态等作出明确规定。

(二)与BOT业务相关收入的确认。

1.建造期间,项目公司对于所提供的建造服务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确认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基础设施建成后,项目公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确认与后续经营服务相关的收入。

建造合同收入应当按照收取或应收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并分别以下情况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1)合同规定基础设施建成后的一定期间内,项目公司可以无条件地自合同授予方收取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或其他金融

资产的;或在项目公司提供经营服务的收费低于某一限定金额的情况下,合同授予方按照合同规定负责将有关差价补偿给项目公司的,应当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金融资产,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处理。

(2)合同规定项目公司在有关基础设施建成后,从事经营的一定期间内有权利向获取服务的对象收取费用,但收费金额不确定的,该权利不构成一项无条件收取现金的权利,项目公司应当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无形资产。

建造过程如发生借款利息,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处理。

2.项目公司未提供实际建造服务,将基础设施建造发包给其他方的,不应确认建造服务收入,应当按照建造过程中支付的工程价款等考虑合同规定,分别确认为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

(三)按照合同规定,企业为使有关基础设施保持一定的服务能力或在移交给合同授予方之前保持一定的使用状态,预计将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处理。

(四)按照特许经营权合同规定,项目公司应提供不止一项服务(如既提供基础设施建造服务又提供建成后经营服务)的,各项服务能够单独区分时,其收取或应收的对价应当按照各项服务的相对公允价值比例分配给所提供的各项服务。

(五)BOT业务所建造基础设施不应作为项目公司的固定资

产。

(六)在BOT业务中,授予方可能向项目公司提供除基础设施以外其他的资产,如果该资产构成授予方应付合同价款的一部分,不应作为政府补助处理。项目公司自授予方取得资产时,应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未提供与获取该资产相关的服务前应确认为一项负债。

本规定发布前,企业已经进行的BOT项目,应当进行追溯调整;进行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应以与BOT业务相关的资产、负债在所列报最早期间期初的账面价值为基础重新分类,作为无形资产或是金融资产,同时进行减值测试;在列报的最早期间期初进行减值测试不切实可行的,应在当期期初进行减值测试。

六、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经营租赁的,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的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经营租赁的,应当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二)售后租回交易如果不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售价低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但若该损失将由低于市价的未来租赁付款额补偿时,有关损失应予以递延(递延收益),并按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在租赁期内进行分摊;如果售价大于公允价值,其大于公允价值的部分应计入递延收益,并在

租赁期内分摊。

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会计

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全解

会计一般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 二、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核算 1.注册资本: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2.从银行提取现金: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3.办理各种开张证件的费用: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贷:现金 4.购进办公用的设备:借:固定资产 贷:现金 每月摊分: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销售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5.装修的支出:借:待摊费用 贷:现金 每月摊分:借:管理费用—装修费 贷:待摊费用 6.购买各种办公用品(例如文具)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贷:现金 7.购进商品: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

8.购进商品发生的运费:借:管理费用—运费 贷:现金 9.存现金:借:银行存款 贷:现金 10.销售商品: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11.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赞助费:借:销售费用—赞助费 贷:现金 12.业务出差:预借:借:其他应收款 贷:现金 报销: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贷:其他应收款 13. 收客户货款: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14. 发货的运费:代垫:借:应收账款 贷:现金 供货方支付:借:销售费用 贷:现金

15.工人工资、社保费、职工福利费:工资: 借: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工资—各种代支、代付费用(包括个人承担的社保费)贷:其他应付款—各种代支、代付费用(包括个人承担的社保费) 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社保费:借:管理费用—社保费 销售费用—社保费 贷:银行存款 借:其他应付款—个人承担的社保费 贷:银行存款 职工福利费:借: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 销售费用—职工福利费 贷:应付福利费16.水电费:借:管理费用—水电费 销售费用—水电费 贷:其他应付款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预计负债与递延收益的会计处理

预计负债与递延收益 一、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但应付金额须根据一定的标准予以合理预计的流动负债,包括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重组义务以及固定资产和矿区权益弃置义务等产生的预计负债。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一)预计负债核算的规定 1.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1)该义务是公司承担的现时义务; (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公司; (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注:在对或有事项加以确认时,通常需要对其发生的概率加以分析和判断。一般情况下,发生的概率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基本确定:95%<发生的可能性<100%; 很可能: 50%<发生的可能性≤95%; 可能: 5%<发生的可能性≤50%; 极小可能: 0<发生的可能性≤5%。 2.预计负债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 (1)所需支出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的,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该范围内的中间值确定。 (2)在其他情况下,最佳估计数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①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的,按照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 ②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的,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确定。 3.在确定最佳估计数时,应当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 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应当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后确定最

佳估计数。 4.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补偿金额只有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当超过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 5.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的,该亏损合同产生的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待执行合同,是指合同各方尚未履行任何合同义务,或部分地履行了同等义务的合同。 亏损合同,是指履行合同义务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成本超过预期经济利益的合同。 6.未来经营亏损不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7.公司承担的重组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预计负债。同时存在下列情况时,表明公司承担了重组义务: (1)有详细、正式的重组计划,包括重组涉及的业务、主要地点、需要补偿的职工人数及其岗位性质、预计重组支出、计划实施时间等; (2)该重组计划已对外公告。 重组,是指公司制定和控制的,将显著改变公司组织形式、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的计划实施行为。 应当按照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确定预计负债金额。直接支出不包括留用职工岗前培训、市场推广、新系统和营销网络投入等支出。 由于公司在计量预计负债时不应当考虑预期处置相关资产的利得,在计量与重组义务相关的预计负债时,也不考虑处置相关资产(厂房、店面,有时是一个事业部整体)可能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即使资产的出售构成重组的一部分也是如此。 参照下表判断某项支出是否属于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

新准则下接受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13703757.html, 新准则下接受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 作者:李波 来源:《中国市场》2010年第48期 [摘要]企业接受捐赠资产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财政部在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中未作明确规定。结合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捐赠业务的比较分析,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发现新准则下对企业接受捐赠业务的处理在观念上已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关键词]接受;捐赠;会计处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118-02 1 税法处理仍不变 因为目前尚无新的相关税收法规发布,企业仍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03年发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3]45号,以下简称《通知》)计算并缴纳应交所得税。 2003年4月24日发布的《通知》中体现的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纳税时间发生改变,由非货币性资产出售或处置时改为接受捐赠时;二是对于受赠取得的非货币性资 产计提的相关折旧、摊销等可以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类科目,进而可能影响企业当期及以后期间的损益。 2 会计处理的主要变化 2.1 取消科目,改变思路 旧准则规定,企业接受捐赠资产均应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并且分别设置“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两个明细科目。企业接受捐赠在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长期负债”科目下反映,而其实质是资产的增加,如此一来减少资产虚增负债,使得会计信息失真,降低了会计报表的可靠性。除此之外,若企业有准予税前弥补的亏损,那么利用“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下的两个明细科目来弥补亏损的先后顺序将无法确定,从而导致年底转入“资本公积”相关明细科目的金额也难以确定。 旧准则中如此规定,其主要用意是调节“纳税时差”。由于捐赠方捐出资产并未获得该资产有关的任何“所得”(利润),国家从捐赠方无须征收“所得税”,而应从受赠方征收。适应纳税的需要,会计处理中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先反映接受捐赠资产的全部价值,而后反映计缴所得税

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本WORD版下载后可直接修改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企业接受的现金资产捐赠,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 企业接受的现金资产捐赠与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是一致的,即不交所得税.其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或者“现金”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科目.然而给捐赠方提供了税务发票了该如何处理?其会计分是不是借记“银行存款”或者“现金”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应交税金--营业税” 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以下仅为参考: 一、《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的通知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应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企业应在”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下设置”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两个明细科目。 具体分两种情形处理: 企业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实际取得的金额,借计”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入帐价值,借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一般纳税人如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接受捐赠资产根据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按企业因接受捐赠资产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应在当期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因接受捐赠资产产生的应计入当期应纳

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会计一般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 二、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核算 1.注册资本: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2.从银行提取现金: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3.办理各种开张证件的费用: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贷:现金 4.购进办公用的设备:借:固定资产 贷:现金 每月摊分: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销售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5.装修的支出:借:待摊费用 贷:现金 每月摊分:借:管理费用—装修费 贷:待摊费用 6.购买各种办公用品(例如文具)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贷:现金 7.购进商品: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 购进商品发生的运费:借:管理费用—运费8.

. 贷:现金 9.存现金:借:银行存款 贷:现金 10.销售商品: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11.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赞助费:借:销售费用—赞助费 贷:现金 业务出差:预借:借:其他应收款12. 贷:现金 报销: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贷:其他应收款收客户货款:借:现金(银行存款)13. 贷:应收账款 发货的运费:代垫:借:应收账款14. 贷:现金供货方支付:借:销售费用 贷:现金 . 2 . 15.工人工资、社保费、职工福利费:工资:

借: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工资—各种代支、代付费用(包括个人承担的社保费)贷:其他应付款—各种代支、代付费用(包括个人承担的社保费) 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社保费:借:管理费用—社保费 销售费用—社保费 贷:银行存款 借:其他应付款—个人承担的社保费 贷:银行存款 职工福利费:借: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 销售费用—职工福利费 贷:应付福利费 16.水电费:借:管理费用—水电费 销售费用—水电费 贷:其他应付款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17.电话费:借:管理费用—电话费 . 3

预计负债帐务处理及相应的所得税核算

预计负债帐务处理及相应的所得税核算 对于负债的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理解 账面价值好理说,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在计算所得税时允许抵扣的金额,后面这一部分的意思应是目前在计算所得税时不允许计算,而只有在未来实际支付时,能在所得税中抵扣的金额。 一、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核算企业根据或有事项等相关准则确认的各项负债,包括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重组义务及固定资产和矿区权益弃置义务等产生的预计负债。 1.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会计上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根据或有事项准则判断、对估计将支付的金额确认的价值。 税法上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而确认预计负债所产生的费用能否税前扣除,取决于产生预计负债的事项是否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另外,取决于实际的损失是否已经发生。 2.可能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因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企业必须判断企业是否存在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含产品安全保证)、承诺、亏损合同、重组义务、商业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或贴现等并判断是否存在确认为预计负债的条件,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必须确认为预计负债。税法上不确认预计负债,只有在该部分损失实际发生并与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时才能税前扣除,因此该项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是0.在企业确认预计负债时就会产生递延税款资产,待该部分预计损失实际发生时,再抵减实际发生当期的所得税费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税法规定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各项其他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因此企业发生的不收取被担保方担保费用的对外担保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该损失为永久性差异。 3.实务分析。为了增加对“预计负债”相关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感性认识,笔者分别从产品质量保证支出、未决诉讼赔偿支出、债务担保三方面列举业务加以进一步剖析。 实务一:某企业将20X4年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支出1 000元确认为一项预计负债。但根据税法规定,产品质量保证支出需于该企业实际支付时才能在税前扣除。假设该企业当期没有实际发生产品质量保证支出,本年度会计利润99 000元,税率为33%,没有其他暂时性差异或永久性差异,则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100 000元(99 000+1 000)。 分析:该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账面价值1 000元,减去可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就该负债抵扣的金额1 000元)。在以账面金额清偿该负债时,该企业的未来应纳税所得减少1 000元,同时,相应地减少其未来所得税支出330(1 000×33%)元。账面价值1 000元与计税基础0之间的差额是一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 000元。因此,如果该企业很可能在未来期间赚取足够的应纳税所得,以便从减少的所得税支付额中获益,那么该企业应确认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330(1 000×33%)元。

企业接受资产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

企业接受资产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会计处理方法探析 对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部分的科目介绍中规定:“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鉴于此,企业接受资产捐赠时,可借记资产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科目。 根据《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纳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因此,若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金额较大时,可借记“原材料”、“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收益”科目。企业于各期期末,按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当期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递延收益部分,借记“递延收益——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科目。根据国税发[2003]45号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当企业取得货币性资产捐赠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科目。 二、接受资产捐赠核算举例 (一)接受现金捐赠。不论接受捐赠的现金数额有多大,均需一次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和其他利润一同计算所得税,不能通过“递延收益”科目分期计交所得税。 (二)接受存货捐赠。 例:东方公司接受昌河公司捐赠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价款为40000元,价税合计共计46800元。税务部门核定,将46800元列作当期纳税所得。东方公司有关账务处理如下:借:原材料 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0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46800 46800元计入利润总额,构成当期纳税所得,进而可同其他纳税所得一起计交所得税。

金融企业会计 分录

第二章基本核算方法 例1:储户王楠以现金800元存入活期储蓄存款。 这笔业务涉及“现金”和“活期储蓄存款”两个科目。现金增加属于银行资产增加,应记入借方;王楠活期储蓄存款增加了银行的负债,应记入贷方。其会计分录为:借:现金 800 贷:活期储蓄存款-王楠 800 例2.某行收到某投资者以现金投入的资本金10 000元。 ?这笔业务涉及“现金”和“实收资本”两个科目。现金增加属于银行资产增加,应记入借方;实收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增加,应记入贷方。其会计分录为:?借:现金 10 000 ?贷:实收资本 10 000 例3.红星机械厂归还所借流动资金贷款40 000元,利息1500元,由其存款账户支付。 ?这笔业务涉及“××存款”、“××贷款”和“利息收入”三个科目。“××贷款” 属于银行资产减少,应记入贷方;“××存款”属于银行负债减少,应记入借方; “利息收入”属于银行收益增加,应记入贷方。其会计分录为: ?借:××存款—红星机械厂存款户 41 500 ?贷:××贷款—红星机械厂贷款户 40 000 ?利息收入—××利息收入 1 500 例4.收兑黄金一份,价格为1 000元,以现金支付给客户。 ?这笔业务涉及“贵金属”和“现金”都属于银行的资产,一项资产增加及一项资产减少,其会计分录为: ?借:贵金属—黄金 1 000 ?贷:现金 1 000 例5.某行通过转账支付供销大厦活期存款利息800元。 ?这笔业务是一项费用支出的增加与一项负债的增加。存款利息支出增加属于费用支出的增加,应记入借方;商业活期存款增加属于负债的增加,应记入贷方。其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支出 800 ?贷:××活期存款 800 例6.经批准,按法定程序将资本公积200 000元转增资本金。 ?这笔业务是一项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与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本公积减少属于所有者权益减少,应记入借方;实收资本增加属于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入贷方。 其会计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 200 000 ?贷:实收资本 200 000 第三章吸收存款业务的核算 例1:某单位于20XX年5月21日存入定期存款5万元,存期1年,利率1.78‰,则:?6月20日第1次结息: ?应付利息=50,000×1.78‰=89(元) ?9月20日第2次结息: ?应付利息=50,000×1.78‰×3=267(元) ?12月20日第3次结息: ?应付利息=50,000×1.78‰×3=267(元) ?次年3月20日第4次结息:

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的会计处理

产品质量保证(含产品安全保证)是指企业对已售出商品或已提供劳务的质量提供的保证,如果发生质量问题,企业将无偿提供修理服务,从而发生一些费用。这笔费用的大小取决于将来发生的修理工作量的大小。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不能等到客户提出修理请求时,才确认因提供质量保证而产生的义务,而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发生修理请求的可能性以及修理工作量的大小作出判断,以决定是否在当期确认承担的修理义务。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规定,产品质量保证属于或有事项,企业应在期末将其确认为一项负债,金额应按可能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的数额和发生的概率计算确定。 例:甲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微波炉。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分别销售微波炉1000台、1200台、1500台和2000台,每台售价为2000元。对购买其产品的消费者,甲公司作出如下承诺:微波炉售出后两年内如出现非意外事件造成的微波炉故障和质量问题,甲公司免费保修(含零部件更换)。根据以往的经验,发生的保修费一般为销售额的1%至3%之间。假定甲公司2001年至2004年实际发生的维修费分别为20000元、60000元、50000元和70000元,2000年“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科目年末余额为30000元。 甲公司因销售微波炉而承担了现时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甲公司,且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因此,甲公司应在每年末确认一项负债。

2001年,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维修费)20000元,借:预计负债——— 产品质量保证20000 贷:银行存款或原材料等 20000 年末应确认的产品质量保证负债金额=1000×2000×(1%+3%)÷2=40000元, 借:营业费用——— 产品质量保证40000 贷:预计负债——— 产品质量保证40000 2001年末,“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科目的余额为50000元(30000-20000+40000)。 2002年,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60000元, 借:预计负债——— 产品质量保证60000 贷:银行存款或原材料等 60000 年末应确认的产品质量保证负债余额=1200×2000×(1%+3%)÷2=48000元, 借:营业费用——— 产品质量保证48000

接受捐赠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接受捐赠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有现金资产和非现金资产两种,并且在会计处理上是不尽相同的;同时由于我国税收政策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有所不同,因此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会因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而有很大差异。本文只讨论内资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及其差异问题。 一、新会计制度对接受捐赠的规定 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1.企业接受的现金捐赠转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或者“现金”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科目; 2.企业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如机器设备、运输车辆和材料等,则按实物确定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库存商品”、“原材料”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 3.企业将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处置时,按转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4.企业各项资本公积准备项目不能转增资本或股本,但当资本公积准备项目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后可以按规定转增资本或股本。 从上述会计制度规定看,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是不涉及税款事项的。但税法对接受捐赠却有另行的规定。 二、新税收法规对接受捐赠的规定 由于接受捐赠的资产有现金资产和非现金资产两种,所以税收法规对此也有不同的规定,有的涉及交税,有的不涉及交税。 国税发[1994]132号文件规定:企业接受的捐赠有相当部分是现金资产,考虑到如果对其征税可能会影响企业生产,故企业可将接受的捐赠收入转入资本公积金,不予计征所得税。 国税字[1997]77号文件规定:纳税人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不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但企业出售该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或进行清算时,若出售或清算价格低于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接受捐赠时的实物资产价格计入应纳税所得或清算所得;若出售或清算价格高于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出售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余额计入应纳税所得或清算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新准则下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新准则下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会计制度和旧会计准则对企业接受资产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有明确规定,即分别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和”资本公积”科目进行核算。但是,新会计准则没有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也没有要求最终计入”资本公积”科目,那么,新会计准则下究竟如何处理该问题呢?本文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一、《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为了便于比较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制度及旧会计准则在上述问题上的差异,笔者先简单介绍会计制度对该问题的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执行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的通知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应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企业应在”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下设置”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两个明细科目。具体分两种情形处理:企业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实际取得的金额,借计”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

则规定确定入帐价值,借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一般纳税人如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按接受捐赠资产根据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按企业因接受捐赠资产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应在当期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因接受捐赠资产产生的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或是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当期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待转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部分,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应按”待转资产价值”科目的账面余额,借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按应交的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接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弥补亏损后的数额较大,经批准可在不超过5年内的期限内分期平均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交所得税的,企业应按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待转捐赠非货币性价值部分,借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按当期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待转捐赠非货币性价值部分计算的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

金融企业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对于明细科目,企业可以比照本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会计科目编号供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

二、主要账务处理 资产类 1001 库存现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企业有内部周转使用备用金的,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 二、企业增加库存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减少库存现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企业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支出合计额和结余额,将结余额与实际库存额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库存现金。 1002 银行存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 二、企业增加银行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应收账款”等科目;减少银行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企业可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中央银行”)的各种款项,包括业务资金的调拨、办理同城票据交换和异地跨系统资金汇划、提取或缴存现金等。 企业(银行)按规定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存款,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预计负债及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预计负债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企业在确定最佳估计数时,应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应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企业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补偿金额只有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超过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预计负债只是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还没有实际发生,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实际发生原则,不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对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含产品安全保证)亏损合同、重组业务等方面计提的预计负债,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支出实际发生时才允许扣除。对预计负债所确认的各项损失是否允许税前扣除实务处理中应按相关规定进行。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满足条件的,应确认预计负债。但按税法规定,有关的支出能在税前扣除的,应于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0,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由此产生可抵减暂时性差异。 [例1]2006年11月,A、B两公司因商标权引起纠纷,A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至2006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决。B公司向律师咨询得知,B公司败诉的可能性为80%,如果败诉,赔偿金额可能为100万元~120万元,诉讼费3000元。企业所得税率为25%。假设企业2006年会计利润为200万元。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B公司确认预计负债时,会计处理为: 应确认的预计负债=(100+120)÷2=110(万元) 借:管理费用——诉讼费3000 营业外支出——诉讼赔偿1100000 贷:预计负债一未决诉讼1103000 年末计算所得税。B公司确认的预计负债不能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应在当期利润的基础上调增110.3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310.3万元,应缴所得税为77.575万元。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10.3万元,计税价值为0,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110.3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7.57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500000

企业接受捐赠的税收规定与会计处理

企业接受捐赠的现象越来越多,相关的财税规定也在不断变化,准确把握相关规定对准确进行会计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内外资企业两方面全面介绍企业接受捐赠的税收规定与会计处理。 一、外资企业接受捐赠的税务规定与会计处理 根据国税发(1999)第195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接受捐赠税务处理的通知”:企业接受现金捐赠,应一次计入当年度损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也应当计入当年度损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数额较大、一次性纳税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平均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2002年1月1日起,外资企业均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2)第5号“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和接受捐赠有关会计处理规定”依据《企业会计制度》对外资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下面的阐述主要是依据该文件进行的。 (一)免税期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无论接受现金捐赠还是非现金资产捐赠,均可在接受捐赠时,做借:资产贷: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但应该注意的是,年终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时,仍然应该按记入资本公积的数额调增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免税期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1、接受现金捐赠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①接受捐赠时, 做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按接受捐赠当期适用税率计算) 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 ②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零,不做会计分录; ③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纳税所得额小于零,做 借:应交税金 贷: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 2、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①接受捐赠时,做 借:资产 贷:待转资产价值 ②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零,捐赠收入一次计入当年度损益,做 借:待转资产价值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按接受捐赠当期适用税率计算)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③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零,捐赠收入经批准分次计入年度损益。则各年度末,按调增该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数额,做 借:待转资产价值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按结转当期适用税率计算)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④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纳税所得额小于零,做 借:待转资产价值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三)外资企业接受捐赠业务的其他问题 1、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处置时,应按转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做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empirenews.page--] 这一规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外资企业是一致的。 2、税法未对

金融企业会计会计分录大全

第三章存款业务的核算 一、单位活期存款业务的核算 (一)存入现金的核算 借:库存现金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二)支取现金的核算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 贷:库存现金 (三)支付利息的核算 借:利息支出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 二、单位定期存款业务的核算 (一)单位存入定期存款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 贷:吸收存款—定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 付出:重要空白凭证—单位定期存款证实书 (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确定利息费用 借: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 借或贷:吸收存款—定期存款(某单位户)—利息调整(三)支取款项的核算 借:吸收存款—定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 利息支出/应付利息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 收入:重要空白凭证—单位定期存款证实书 三、单位通知存款的核算 (一)存入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某单位户) —本金 贷:吸收存款—通知存款(某单位户)(*天)—本金(二)支取 借:吸收存款——通知存款(某单位户)(*天)—本金利息支出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某单位户) —本金 一、活期储蓄存款业务核算 (一)存入现金(含续存) 借:库存现金 贷: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户名)—本金(二)支取现金的核算 借: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户名)—本金 贷:库存现金 (三)销户 借: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户名)—本金 利息支出 贷:库存现金 其他应付款—代扣利息所得税二、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的核算 (一)开户 借:库存现金 贷:吸收存款—定期储蓄存款(整存整取户)—本金付出:重要空白凭证——定期储蓄存款证实书 (二)提前支取 借:吸收存款—定期储蓄存款(整存整取户)—本金利息支出 贷:库存现金 其他应付款—代扣利息所得税 (三)销户 借:吸收存款—定期储蓄存款(整存整取户)—本金利息支出/应付利息 贷:库存现金 其他应付款—代扣利息所得税 收入:重要空白凭证—定期储蓄存款证实书

预计负债的会计处理

虽然预计负债属于企业负债,但与一般负债不同的是,预计负债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尚未达到基本确定的程度,金额往往需要估计,所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应单独反映,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与所确认负债有关的费用或支出应在扣除确认的补偿金额后,在利润表中反映。 为了正确核算预计负债,并与其他负债项目相区别,企业应设置“预计负债”账户,该账户核算各项预计的负债,包括对外提供担保、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产品质量保证、未决诉讼等很可能产生的负债。按规定的预计项目和预计金额确认预计负债时,借记“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账户,贷记该账户;实际偿付负债时,借记该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该账户应按预计负债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该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已预计尚未支付的债务。以下举例说明。 例:5月初,D公司将所持乙企业承兑的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期75天,该汇票到期值为100000元。6月底,D公司得知乙企业财务困难,估计无法偿付即将到期的票据款。 本例中,D公司因为贴现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金额为1000000元,根据6月底的情况判断,该贴现的商业汇票到期时,D公司很可能要履行连带清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D公司应于6月底将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确认为预计负债。 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 1000000 贷:预计负债 1000000 该汇票到期,D公司将票款支付给贴现银行时,作: 借:预计负债 1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例:2000年11月2日,A公司因与B公司签订了互相担保协议,而成为相关诉讼的第二被告,截至2000年12月31日,诉讼尚未判决。但是,由于B公司经营困难,A公司很可能要承担还款连带责任。预计A公司承担还款金额80万元责任的可能性为60%,而承担还款金额40万元责任的可能性为40%.

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分享:2015/10/14 10:48:39东奥会计在线字体:大小 1117 [小编“娜写年华”]东奥会计在线高级会计师频道提供:本篇为2016年《高级会计实务》答疑精选: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原题】简答题 甲事业单位接收乙公司捐赠的一台价值为60万元的仪器设备,无需安装,未发生相关税费,财务处据此增加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各60万元,同时增加事业支出和其他收入(捐赠收入)各60万元。判断该处理是否正确。(2014年考题) 正确答案: 事业单位接受捐赠形成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60万元增加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不通过其他收入(捐赠收入)核算。本例中甲单位还同时增加事业支出和其他收入(捐赠收入)各60万元的处理是不正确。 知识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答案解析: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取得固定资产时,都采用“双分录”的核算形式,但是具体科目有所不同。另外,要注意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对扣留质保金业务的核算,其中事业单位列支的金额要视取得发票的金额来确定,并不是像行政单位是根据实际支付的金额来确定。 【学员提问】 老师您好!事业单位接受捐赠形成的固定资产的完整会计处理。是什么? 【东奥老师回答】 尊敬的学员,您好: 分以下两种情况: 1.事业单位接受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按事业单位接受该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 借:其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2.事业单位接受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会计分录如下

接受捐赠会计与税务处理实例

接受捐赠会计与税务处理实例 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荆州会计资格考试网上公布相关接受捐赠会计与税务处理实例等内容总结如下: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捐赠业务,特别是一些新设立的企业。按现行会计制度,企业接受的捐赠(包括接受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应计入资本公积,不确认收益;而按现行税收制度,企业应将接受的捐赠一次性或分期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接受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企业如接受捐赠的资产为货币性资产(指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应按实际取得的金额,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入账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确定入账价值是一致的,均指实际收到的金额,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计算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例如,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率33%,2005年5月接受现金捐赠50万元,2005年度甲公司利润总额为150万元。(假定除接受捐赠资产外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 5月接受现金捐赠时做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50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50 2005年应纳税所得额=150+50=200(万元),应纳税额=200×33%=66(万元)。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5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50×33%)16.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3.5 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是指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计入受赠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因接受捐赠资产另外支付的构成受赠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及相关税费作为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价值;捐赠方未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其市价或同类、类似非货币性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及相关税费作为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价值,借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科目,一般纳税人按规定如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应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接受捐赠待转的资产价值,贷记本科目(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按因接受捐赠资产支付或应付的除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应税收入是指根据有关凭据等确定的、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和由捐赠企业代为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含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应计入受赠资产成本的由受赠企业另外支付或应付的相关税费。 对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处理又分以下3种情况。 1.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并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及《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的规定,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占应纳税所得小于50%,应将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

融资融券业务及其会计处理

融资融券业务及其会计处理 财政部会计司 2010年4月28日 2010年3月31日,市场期待已久的融资融券业务同时在沪深两市拉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海通证券和广发证券等6家证券公司成为首批试点开展该业务的券商,深成指成分股和上证50成分股成为首批入围的标的证券[①]。截至4月20日,两市累计融资融券交易总量已达19,438.01万元,其中融资交易火爆(19,255.42万元,占比99.06%),融券交易冷清(182.59万元,占比0.94%)。我们在对融资融券业务的特点、业务流程等进行梳理后,对其涉及的相关会计问题进行了研究,现阐述如下。 一、融资融券业务及其特点和作用 融资融券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者出借证券供其卖出,并由客户交存相应担保物的经营活动。因融资融券业务产生的交易称融资融券交易。在融资交易中,客户从证券公司借入资金购买证券,到期归还资金并支付利息;在融券交易中,客户从证券公司借入证券卖出,到期归还证券并支付利息。广义的融资融券交易通常还包括证券公司从证券金融公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得资金和证券的转融通业务。根据我国2008年出台的《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从事融资融券业务的资金和证券须为自有资金或自有证券,在自有资金或证券不足时,可向证券金融公司借入。但是,我国证券金融公司[②]尚未成立。因此,试点阶段证券公司用于融资融券交易的资金和证券仅限于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 融资融券业务兼具资金融通业务和证券交易业务的特点。在融资融券业务 [①]标的证券是指融资可以买入的证券和融券可以卖出的证券。 [②]根据有关新闻媒体的报道,设立证券金融公司的相关文件已上报国务院,但尚未获得批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