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土话歇后语精选

重庆土话歇后语精选

重庆土话歇后语精选
重庆土话歇后语精选

重庆土话歇后语精选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重庆土话歇后语精选,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水扒块——妓女;

操哥、操妹——指追求时髦的年轻男女;XX-精品范文

王大姐——妓女;

梭叶子——妓女,现在可能极少用了,但这是重庆最经典比喻妓女的一句话,梭子原是织布机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粗,像枣核形,你想想它象啥子?另:梭叶子又比喻不断地来往穿梭。

大阳沟鱼——死的多,活的少。

王大姐裤档头失火——烧麻批。

有没得米米——有没有钞票

有没得子子——有没有粮票

用子子挑米米——用粮票换钞票

三大步——拉粪车,过去由农民拉着一个装着横木桶的运粪板板车,到街道和院落收粪便,然后拉到苍白路倒粪便,由于一路下坡跑得飞快,拉粪工整个身体悬起来压在木把上,双脚只是点地而行,戏称“三大步”。

不落教——不耿直的意思。

缺块——青蛙。

少幺爸——喜欢动不动就打架斗殴动刀子的青少年。

耗子屎——一种外形象耗子屎的颗粒糖,当时重庆大街小巷都有卖。

放滩——在长江或嘉陵江游泳并从顺江游很长一段距离。

捞浮漂——在长江或嘉陵江上捞取江面上漂流下来的财物。

踏血——藐视的意思。如“我不是说的话,分分秒秒踏血他!”

撞天——昨天。

嘴子——鸡。如“纠嘴子”

打横爬——蛮横不讲道理的意思。如:“这娃明明偷了商场的东西还打横爬”

狡——蛮横的意思。

嘎嘎——猪肥肉。

闪闪——切成一大片一大片的肥肉,在光线照射下一闪一闪地发光,故名“闪闪”。

假巴意思—假装的意思。如:“勒娃不耿直,请个客都假巴意思的。”

索索滩——滑梯

打巴壁——趁机参与但又不出钱。如:“你们几爷子正吃饭索,我来打个巴壁!”

哈哈儿——立即和马上的意思。如“等我哈哈儿!”

虚哥——胆小怕事的人。

瞎孔——胳肢窝。如:“那个女娃儿的瞎孔有狐臭!”

低低嘎嘎——很少的一点点东西。

拱上来——挤上来的意思。如:“今天公交车太打挤了,老子好不容易才拱上来。”“拱”,本指猪儿挤着用嘴拱食的意思,这个含义还是很幽默的。

菊——吮吸的意思。如:“菊咪咪”。

装莽——装蒜,装糊涂的意思。装到二百钱数不清,一问三不知,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其实,装莽只不过是一种包装而已,把自己包装成老实人,包装得傻乎乎的,其实非常精明。可别小看装莽。有的人装莽,是“面带猪相,心头嘹亮”,他心头啥子事都明白得很,只是不屑一说而已,这是大智若愚的经典表现。装莽总是有缘故的,人不会平白无故去装莽。做一个真真实实的我,自由自在地过自己的日子,谁不愿意?

重庆土话歇后语精选

谚语歇后语大全

谚语歇后语大全谚语歇后语大全 1、包子出了糖--露了馅儿 2、抱着枕头做好梦--空喜一场 3、一心想赶两只兔,反而落得两手空。 4、包工头监工--动曰没动手 5、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6、赐竹的脾气--一点就炸 7、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8、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9、(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了。) 10、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11、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12、包单布洗脸--大方 13、爹不识耕田,子不识谷种。 14、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乱晃。 15、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钓。 16、保险柜里安家--目的是安全 17、宝玉出家--一去不回 18、抱在怀里的西瓜--十拿九稳 19、背着唢呐坐飞机--吹上天了 20、家无主心骨,扫帚颠倒竖。 21、抱着机器人亲嘴--你有情他无意 22、(比喻使安全得到保障。) 23、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24、说话看势头,办事看风头。 25、宝剑出鞘--锋芒毕露 26、包公斩包勉--正人先正己

27、抱着枕头跳舞--自得其乐 28、抱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29、包子馒头做一笼--大家都争气 30、一回经蛇咬,三年怕草绳。 31、包脚布围嘴--臭了一圈 32、包米面做元宵--捏不到一块几 33、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 34、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35、剥皮的独头--太露骨 36、抱着琵琶进磨房--对牛弹琴 37、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38、包公的衙门--好进难出 39、一年算得三次命,无病也要变有病。 40、烧的香多,惹的鬼多。

关于重庆方言歇后语大全

关于重庆方言歇后语大全 导读:本文关于重庆方言歇后语大全,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重庆方言歇后语大全 1、机儿上梆篾块——半边硬 2、癞膈宝打呵欠——口气大 3、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4、虾米过河——谦虚——鬼扯 44、别以为自己逗是许仙——要日蛇 45、耗子进风箱——两头受气 46、解放碑的钟——群众观点 47、解放碑的钟——不摆老 48、看倒菩萨喔屎——鬼扯 49、头肥大耳朵,身上嘎嘎多——越看越像猪 50、十处打锣——九处有你 51、死鱼的尾巴——不摆了 52、毛斯坎坎栽菜——将就屎(使) 用:将就用 53、尖脑壳达凳凳桩——栽得深 54、半夜吃桃子——只到耙的捏 55、猪八戒照镜子——当面献丑 56、赖格宝吃豇豆——悬吊吊

57、好吃街的板栗——现炒现卖 58、花椒树下跳舞——拽麻老 59、锭子滚到裤裆头——打卵 60、螃铠夹豌豆——滚滚滚 61、牙刷脱毛——板眼儿多 62、月亮坝儿耍弯刀——明砍(明说) 63、对倒墙壁窝死——粪(愤)发图墙(强) 64、毛斯坎栽菜——将就屎(使)用 65、脱了裤子打屁——多余的圈圈; 66、大阳沟的鲫壳——死的多活的少 67、头放屁——熏爷爷来了 68、高台跳水——栽得深 69、窝屎不带草纸——想不开呀 70、成都到华阳——现过现 71、手板心抬菩萨——抬神; 72、蚊子拿称砣——操练手脚 73、矮子过河——安(淹)了心的 74、磅称称屎——过分 75、牙儿喝酒---醉(最)锤子 76、屎不带纸——想不开(擦) 77、青菜煮豆腐——一(青)二白 78、鸭儿插到屁眼头——日本人

79、耗儿肯菜刀——死路一条 80、水仙花不开花——装蒜; 81、夜明珠拌酱油——宝得有盐有味 82、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重庆话普及教案

重庆话普及教案 重慶話普及教案(想學重慶話的請進)字号:9pt 1.MM篇 MM长得漂亮说乖 MM长得不漂亮说麦巴 MM鬼混说打biang MM是自己的LP说堂客 抢别人的GF叫做撇丫丫或者端板凳 分手说打倒了 2.动物篇 蝉叫做金阿子 蜻蜓叫做丁丁猫儿(猫字要儿话读出来) 青蛙叫做狭块儿(块字儿话) 蚯蚓叫做曲算儿(算字儿话) 3.生活篇 鞋叫做孩子,拖鞋就叫做拖孩儿,穿拖鞋要说成杀拖孩 散步叫做压马路 聊天叫做吹垮垮或者摆龙门阵 什么叫啥子 怎么样叫浪个嘛 干什么叫住啥子 这叫做勒,这个人就做勒个人 打牌的时候,糊了叫做过了 打牌的时候,如果欠债一笔勾销叫做打泡了 好的叫做要得 爽叫做巴石 心烦意乱叫做毛焦火辣 GOD/菩萨/真主叫做先人板板 运气差到极限叫霉起锅巴灰 运气好到极限叫走了狗屎运 重庆俗语——千翻?喳翻 这娃儿有点千翻。翻一千个跟头,是够千翻的。这千翻是重庆方言,意思是说调皮捣蛋,别人不敢干的事他敢,别个想不出来的事,他想得出来,有点不同凡响。 隔壁有个女娃子,硬是比男娃儿还千翻。她不跟女娃儿耍,尽跟男娃儿打堆,还从没吃过亏,倒是经常有人牵着哭哭啼啼的男娃儿到她家来告状。左邻右舍都说,这女娃儿千翻惨了。 楼上贾姐养了一只宠物狗。她逢人便说,我家幺儿千翻得要命,好耍惨了。问她啷个千翻法?她说,幺儿有一个睡觉的盆子,是它的窝儿。白天不睡觉时,它就咬着盆沿满屋子拖,直到筋疲力尽才罢手。晚上人上床睡觉了,它又把床下的拖鞋一只只拖出来,在客厅里摆展览——这小家伙是有点千翻。不过,真正千翻的要算孙猴子。大闹龙宫,大闹天宫,大闹地府,七十二般变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全是大手笔,手手不同凡响,那才是千翻之王,千翻

谚语俗语100条__歇后语100条

谚语俗语100条歇后语100条 (一)谚语俗语100条 1◆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2◆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3◆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4◆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5◆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6◆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7◆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8◆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9◆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10◆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11◆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12◆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13◆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14◆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15◆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16◆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17◆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18◆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19◆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20◆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21◆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22◆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23◆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24◆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25◆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26◆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27◆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28◆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29◆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0◆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31◆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32◆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33◆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34◆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35◆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36◆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7◆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38◆水往下流,人争上游。 39◆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 40◆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41◆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42◆好汉做事干到底,好马登程跑到头。

重庆方言笑话

重庆人坐飞机闹的笑话 重庆方言笑话一则:重庆人坐飞机闹的笑话。 飞机剧烈抖动。空姐:"各位乘客,飞机遭出问题老,两个发动机坏老,我们可能要晚点哈。"乘客:"背你妈的时,浪个搞的嘛,如果四个发动机全遭老,我们不是要在天上过夜哟. 飞机上人声鼎沸,有人扛着蛇皮口袋,有人拎着活鸡活鸭,安检员满头大汗:"背篼,要补票哈,超重老。""凭啥子嘛?上回两麻袋洋芋都让我过切老哒嘛。"另一个乘客凑过来:来来来,兄弟伙,抽根烟,看哈我这几袋活鸡浪个办,如果机舱摆不下逗绑到机翅膀上算球老,反正它们自己也飞得起,又不耗飞机的油… 再别康桥重庆方言版博大精深 重庆方言笑话,再别康桥重庆方言版博大精深。 在水藻间遭揉得稀啪烂, 是落坡太阳中的新姑娘儿! 啥子东西都不想带走. 悄悄咪咪儿的是我的声音, 那榆树脚下的一个水凼凼, 不开腔是今晚半夜的康桥。 彩虹一样的梦沉到脚脚底下去瓜了! 波浪里头的影影儿, 啥子东西都不想带走! 在我的心窝子里头打旋旋儿! 顺到那巴矛笼笼乱夺, 那河凼凼边的柳树,重庆方言笑话, 做梦? 稀泥巴上头的青苔, 我轻轻儿地甩哈手杆, 但是我不能莽起吼 在明晃晃的坝坝头莽起吼 不是泉水,是天上的彩虹, 我把袖子挽得邦紧, 就象我悄悄咪咪儿地来! 在康桥的波浪里头 拿一跟蛮是长的竹竿竿, 我巴不得是那一坨乱草草!

就象我悄悄咪咪儿地来! 悄悄咪咪儿地,我走瓜了! 装满一木船星星儿的月光, 滑不溜鳅的在水头打冷摆子。 悄悄咪咪儿地,我又走瓜了! 外地媳妇嫁到学习重庆话笔记 重庆方言笑话,外地媳妇嫁到学习重庆话笔记。 1、动物:渠算儿(蚯蚓),丁丁猫儿(蜻蜓),爪母儿(蚱蜢),格蚤儿(跳蚤),N i n g啊子(知了),缺管儿(青蛙),巢冲(蛔虫),偷油婆(蟑螂),雀雀儿(小鸟),照鸡儿(蛐蛐儿); 2、身体部位系列:哈老壳(脑袋),瞎孔(胳肢窝)(勒个让我笑惨了!!),手倒管儿(手肘),罗兜/座登儿(都指臀部的,前者多用于人,而后者多用于猪),客西头儿(膝盖); 3、形容词系列:高耸耸的,肥咚咚的(又高有胖),烦造造的(非常脏),短处处的(很短),逛的(光溜溜的),啪唧唧的(很软),低低嘎嘎(很少),飞叉叉的(很野的样子),惊抓抓的(大惊小怪),矿西西的(很糊涂),亮瓦瓦(很亮),琛(很直),雾独独(冷不防的),神戳戳(发神经),念栋栋(粘稠的),扭(手脚不停地动),俗杂杂的(俗气的),火瞟瞟的(灼伤般的疼); 4、动词系列:共过来(挤过来),不扭老(不动了),莽进去(喂进去),咔(掐),款到老(碰到了),吹垮垮(聊天),达扑爬(摔跤),考可转儿(敲一下头),打王逛(精神不集中),扒到(紧挨着),瓦饭(舀饭),卡过来(跨过来),调(跑),翻羊角砖儿(翻跟斗),拈菜(夹菜),扯 扑汗(打呼噜),副开(移走),嗨得(吃得多),腰台/收秤/杀鸽(结束),板旋儿(耍赖),哈迹跟儿(挠痒痒),脚入老(脚崴了),菊(吮吸),告哈儿(试一下),舌老(丢失了),琛过来/痴过来(伸过来),读脚(跺脚),咩(掰),逞下去(压下去),壁(过滤),装起(补上),俺到(估计),雀到(看到),兑老(相抵了),马起脸(板脸),爪瞌睡(打瞌睡),爪球(踢球),杀铁(打扫),操(翻); 5、其它:假巴意思(假装),洗白(完了或者没有了),王c h u a c h u a(形容一天不做正事),窝料(撒尿),挖爪(脏),勒里(这里),嘿(很),卡卡各各(角落),低低噶噶儿(一点点),闹热(热闹),好多?(多少),除脱(挂了),喱(踩在脚下来回擦几下),杀一脚(做车时叫停),吱(擦),夺(顶,磋的意思),仙人板板(这个不好解释,有点无奈的称小祖宗的意思),瓜西西(傻傻的),灯晃(无事乱逛),打王逛(走神),迈?(吗),撒(吧),夹色子(结巴),暴眼(眼神不好),决(骂),梭(溜走),登读(块头大),扫皮(丢脸),扯把子(说谎),斗室(就是),对头(对),霸道惨老(很强),切(去),清候(念或修理人),搭巴巴车(坐便车),要得(好的,行),洋气(不得了),撒子、爪子(干什么),好黑人(好吓人),黑哈(很傻),搭飞白(搭讪),莫恁个(不要这样),油济济(很油的样子),歇(哭),拼(送),款到(碰到),扛(盖上),孩子等等儿(鞋跟),恩脚(咯脚),背油(郁闷/浪费),古(猜测),杯话(不听话),车笔刀(削笔刀),哈猴(变质),里骂(责备),甲甲(身上的油垢),西得好(幸好),排轮子(排队),索索滩儿(滑梯),债起/撩起(缝),哦尿尿(撒尿),喝开开(喝水),睡告告(睡觉),吃莽莽(吃饭),筐歪歪(哄孩子睡觉)。 霸道:了不起;舒服。 嘎嘎:肉。 行市(h a n g s h i):拽;也指一個人特別有能力。 對頭:對,好,要得,沒問題的意思。 巴先不得:正合心意,正想這樣的意思。 正南其北:說正經的,不扯閒的意思。

重庆话方言资料

重庆话日常用语 霸道:不得了,很了不起,有时候我们对某件事情感到很高兴也会高呼‘霸道’ 嘎嘎:肉的意思。 行市(hang shi):就是拽,也指一个人特别有能力,特别让人羡慕,用这个此的时候要根据情况来定它的感情色彩。 对头:对,好,要得,没问题的意思,在不想说话或想和稀泥的时候,别人说什么都可以用这个词对付。 巴心不得:就是正合心意,正想这样的意思。 正南其北:说正经的,不扯闲的意思。这是某人像某人强调一件事情重要性或表达起诚恳态度的习语。 锄脱:失业了,重庆人会说:“工作锄脱了。”失恋了,重庆人会说“感情锄脱了。”意思是指这些东西都没有了,没有希望了,从这个词可以看到重庆人的自嘲强度与豁达精神。 卯:有矛盾了,大家相互较劲,互不相让,非得争个输赢。 暴挫:挫是很差,很丑,很笨的意思,暴是程度词很的意思。一般我们说一个女的长得很丑就说:‘那个女的暴挫。’ 【言子】铲铲【解释】不相信的意思。 【造句】甲:今天发奖金老哟。乙:铲铲,昨天才发老的。 【言子】夹毛拘【解释】事事都争对你 【造句】今天我着你娃夹毛拘夹掺老~~~~`` 【言子】拉爆【解释】形容一件事情没有办成.

【造句】~ 前几天你不是才耍老个女朋友的嘛?撒子嘛拉爆老迈? 【言子】牙刷【解释】用于被别人的话吓到了(可以等于日白);不耿直. 【造句】 1:A:“我今天买那条短裤遭老700!“B:“牙刷,你娃还有钱也~!“ 【造句】~2:不要跟我说那个崽儿,他牙刷得很~! 【言子】麻麻鱼 【解释】遭人骗的意思 【造句】你娃吃我麻麻鱼嗦,一碗小面收我5块钱。 【言子】豁我哦或者豁别个 【解释】豁可以解释为骗 【造句】朋友说:今天在他们家楼下看见了张学友.我说:豁我哦【言子】吃胡汉三 【解释】吃免费的不要钱的宴席 【造句】明教的GGMM走今天晚上去吃虎头帮帮主的胡汉三 重庆方言日常用语 安逸——满意舒服 不要——不用谢 要得——好的 假打——虚伪 拈起来——夹起来

歇后语俗语等的运用

1.歇后语填空 (1)姜太公钓鱼——。(2)肉包子打狗——。 (3)和尚打伞——。 2.谚语填空 (1)留得青山在,。(2)不听老人言,。 (3)路遥知马力,。 3.连线题 请将意思相同的两项用直线连起来。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有志者事竟成。 (3)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满招损,谦受益。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1、谐音类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 如: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2、喻事类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如: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3、喻物类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如: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4、故事类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等作比方。 如:借荆州——只借不还; 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惯用语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 1、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2、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3、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4、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是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5、唱空城计比喻掩饰自己的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分不在;形容肚子饿。 谚语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 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1、气象 如: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重庆言子

重庆言子(歇后语) 写实型: 半夜吃桃子——拣倒粑的捏 老太婆吃腊肉——扯皮 擀面棒吹火——窃不通 十五个驼子睡一床——七拱八 冬瓜皮做帽子——霉起灰(霉透顶)细娃儿穿西装——大套 菜园坝的老鸹——飞起来吃人 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冠生园的麻饼——点子多 解放碑上的钟——群众观点 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 好吃街的板栗——现炒现卖 叫花子守马路——坐倒找钱 王二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十字街口迷了路——不是(识)东西 双关型: 落雨天不带伞——精灵(经淋) 驼子淋雨——背时(湿) 洋马儿(自行车)下坡——不睬(踩)菠菜煮豆腐——一(青)二白 半天云挂口袋——装疯(风) 对着窗口吹喇叭——名(鸣)声在外老太婆打呵嗨——一望无涯(牙) 除以上二类常见言子外,尚有一些特殊情况。归结起来有两类。一是对姓氏的隐讳诙谐说法,很美。如将姓谢的叫老花(源于花谢花开),将姓余的叫老摆(源自鱼摆摆)。另一类是熟语隐语,即将说话时要表达的意思隐藏起来,只说出熟语的蓁部分,机智谐趣。例如:将“喝酒”说成“喝点割肉打(酒)”,“眼”说成“轮睛鼓(眼)” 或“挤眉眨(眼)”,“水”说成“鼻脓口(水)”或“流汤滴(水)”,等等。 谚语 谚语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某一区域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言简意赅,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它以口头流传的形式存大于民间。以下将千百年来流传于重庆地区的民间谚语分类 简要陈述。 事理 镜子擦得亮,脑筋用得活。 人往明处走,雀往亮处飞。 人比人,气死人。 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 做事偷懒赶儿,吃饭端大碗儿。 人是铁,饭是钢,两碗吃了硬邦邦。天晴打逐步形成雨处,少时想个老来 路。 晴带雨伞,馆带路粮。 一个钉子一个眼。 好手难提四两。 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 门门有道,道道有门。 人心难摸,鱼鳅难促。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牛大压不死虱子,山高挡不住太阳。] 一山难容二虎 一个巴撑拍不响。 人多好种田,人少好过年。 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 书。 粒米成箩,滴水成河。 水消石头现,鱼烂刺出来。 三分利钱吃饱饭,七分利钱饿贪汉。 天黄有雨,人黄不病。 不要夫妻千担粮,只要夫妻多商量

大同话简介

大同话简介 大同话简介 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s://www.doczj.com/doc/c31879325.html,/dtxxgz 大同方言属于晋语。就全部晋语来说,按当前普遍认同的说法,大同方言属于大同包头片(主要分布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就山西境内的晋语来说,大同方言属于以大同为中心的云中片。大同方言主要包括大同市区、大同县、天镇、阳高、左云、右玉、山阴、怀仁等区域。浑源、灵丘方言列入山西方言五台片,广灵方言属河北语系,列入北方官话区。 大同方言有五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普通话只有前四声,没有入声。大同方言的入声带了一个喉塞韵尾,所以发音都很短促。大同方言虽然保留着入声,但是古代读入声的字有一部分在大同方言里已经不读入声了。例如:粥、拉、杂、盒、敌、白、眨、给、肉、目。 大同方言根据有无zh、ch、sh这三个声母而分为两类。一类大都有zh、ch、sh声母,称为老大同话,主要分布在城区内、东部地区。一类大都没有zh、ch、sh声母,称为新大

同话。如柴氏兄弟表演大同数来宝,说的便是新大同话。 大同话的语音 在语音方面,大同方言和普通话韵母差别较大。普通话有39个韵母,其中有20个韵母大同方言没有。主要包括16个鼻韵母和ai、ei、uai、uei。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在汉语音节当中是能够区别意义的音的高低.中古时有平、上、去、入四声.入声是一种收塞音韵尾的声调 今天汉语普通话中,入声已舒化并归入其它几类声调中.而汉语方言中,入声却不同程度地得到保留.属山西晋语的大同方言存在中古入声.大同话的入声自成一个调类,独立而稳定地存在于大同方言的声调系统中.大同话入声韵尾已合并,收喉塞音韵尾. 入声只有一个,不分阴阳.入声韵母系统也大为简化,只剩下两组八个入声韵.中古的入声字在今大同方言中绝大多数保留着入声读法,也有些已经完全舒化,归入其它四调.还有部分字为入舒两读,呈现出入声向舒化发展的过渡性状态.尽管如此, 总体上看,大同方言的入声仍以一种较为稳定的姿态存在着.同时,有一部分中古的舒声字,在今大同方言中也读成了入声, 即所谓"舒声促变".这种促变现象虽表现于语音方面,却不有区分语法功能和意义的作用.这种现象可

最新重庆话大全

1、动物:渠算儿(蚯蚓)丁丁猫儿(蜻蜓)爪母儿(蚱蜢),格蚤儿(跳蚤),Ning啊子(知了),缺块儿(青蛙),巢冲(蛔虫),偷油婆(蟑螂),雀雀儿(小鸟),照鸡儿(蛐蛐儿),lang井(蛇); 2、身体部位系列: 老壳(脑袋),瞎孔(胳肢窝),手倒管儿(手肘),罗兜/座登儿(都指臀部的,前者多用于人,而后者多用于猪),客西头儿(膝盖); 3、形容词系列:高耸耸的,肥咚咚的(又高有胖), 烦造造的(非常脏),短处处的(很短),逛的(光溜溜的),啪唧唧的(很软),低低嘎嘎(很少),飞叉叉的(很野的样子),惊抓抓的(大惊小怪),矿西西的(很糊涂),亮瓦瓦(很亮),琛(很直), 雾独独(冷不防的),神戳戳(发神经),念栋栋(粘稠的),扭(手脚不停地动),俗杂杂的(俗气的),动门(对面), 火瞟瞟的(灼伤般的疼),黑(很); 4、动词系列:架麦/架事(开始),共过来(挤过来),不扭老(不动了),莽进去(喂进去),咔(掐), 款到老(碰到了),吹垮垮(聊天),达扑爬(摔跤), 考可转儿(敲一下头),打王逛(精神不集中),扒到(紧挨着),瓦饭(舀饭),卡过来(跨过来),调(跑),翻羊角砖儿(翻跟斗),拈菜(夹菜),扯扑汗(打呼噜),副开(移走),嗨得(吃得多),腰台/收秤/杀鸽(结束), 板旋儿(耍赖),哈迹跟儿(挠痒痒),脚入老(脚崴了),菊(吮吸),告哈儿(试一下),舌老(丢失了),琛过来/痴过来(伸过来),读脚(跺脚), 咩(掰), 逞下去(压下去),壁(过滤),装起(补上),俺到(估计),雀到(看到),兑老(相抵了), 马起脸(板脸),爪瞌睡(打瞌睡),爪球(踢球),杀铁(打扫),操(翻); 温丧(黑懦弱,黑笨的意 思) 搞刨老(慌张,急忙)打喝害(打哈欠) 扎复(叮嘱) 5、其它:假巴意思(假装),喝巴打杂(巴结),造劣(可怜),洗白(完了或者没有了),王chuachua(形容一天不做正事),窝料(撒尿),挖爪(脏),勒里(这里),嘿(很), 卡卡各各(角落),低低噶噶儿(一点点),闹热(热闹),好多?(多少),除脱(挂了),喱(踩在脚下来回擦几

谚语与歇后语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一网打尽 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关于重庆话谚语_谚语大全

关于重庆话谚语 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以下是由橙子为大家推荐的关于重庆话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重庆话谚语俗语精选10句: 1、好手难提四两。 2、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自有恶人收。 3、娘家饮食香,婆家饮食长。 4、输齐唐家沱。 5、打铁看火侯,说话看脸色。 6、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7、水消石头现,鱼烂刺出来。 8、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 9、天黄有雨,人黄不病。 10、一个巴撑拍不响。 重庆话谚语俗语大全: 1、好手难提四两。 2、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自有恶人收。 3、娘家饮食香,婆家饮食长。 4、输齐唐家沱。 1 / 4

5、打铁看火侯,说话看脸色。 6、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7、水消石头现,鱼烂刺出来。 8、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 9、天黄有雨,人黄不病。 10、一个巴撑拍不响。 11、阳雀一催,活路成堆。 12、少时夫妻老来伴,三天不见惊叫唤。 13、牛大压不死虱子,山高挡不住太阳。 14、天上云钩钩,无雨也不风。 15、小时偷油,长大偷牛。 16、十八九,坐倒守;二十一二三,月起鸡叫唤。 17、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18、酒杯一端,政策放宽。 19、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 20、人心难摸,鱼鳅难促。 21、门门有道,道道有门。 22、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23、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24、太阳反照,涌水淹灶 25、香烟—递,说话和气。 2 / 4

26、十四十五,两头出土。 27、寒时办来急时用,急时办来不中用。 28、好马不吃回头草,好蜂不采落地花。 29、不要夫妻千担粮,只要夫妻多商量 30、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 31、财政吃紧,官吏紧吃。 32、镜子擦得亮,脑筋用得活。 33、雷打惊蛰后,平坝种成豆;雷打惊蛰前,高山水满田。 34、三分利钱吃饱饭,七分利钱饿贪汉。 35、清明种瓜,船载车拉。 36、一山难容二虎 37、做事偷懒赶儿,吃饭端大碗儿。 38、冷菜冷饭难吃,冷言冷语难听。 39、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40、天晴打逐步形成雨处,少时想个老来路。 41、银钱不外露,家丑不外扬。 42、立夏科风摇,麦从泥里捞。 43、平时肯帮忙,急时有人帮 44、筷子一提,解决问题。 45、粒米成箩,滴水成河。 46、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3 / 4

谚语歇后语

谚语歇后语 导读:1、包子出了糖--露了馅儿 2、抱着枕头做好梦--空喜一场 3、一心想赶两只兔,反而落得两手空。 4、包工头监工--动曰没动手 5、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6、赐竹的脾气--一点就炸 7、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8、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9、(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了。) 10、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11、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12、包单布洗脸--大方 13、爹不识耕田,子不识谷种。 14、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乱晃。 15、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钓。 16、保险柜里安家--目的`是安全 17、宝玉出家--一去不回 18、抱在怀里的西瓜--十拿九稳 19、背着唢呐坐飞机--吹上天了 20、家无主心骨,扫帚颠倒竖。

21、抱着机器人亲嘴--你有情他无意 22、(比喻使安全得到保障。) 23、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24、说话看势头,办事看风头。 25、宝剑出鞘--锋芒毕露 26、包公斩包勉--正人先正己 27、抱着枕头跳舞--自得其乐 28、抱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29、包子馒头做一笼--大家都争气 30、一回经蛇咬,三年怕草绳。 31、包脚布围嘴--臭了一圈 32、包米面做元宵--捏不到一块几 33、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 34、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35、剥皮的独头--太露骨(.) 36、抱着琵琶进磨房--对牛弹琴 37、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38、包公的衙门--好进难出 39、一年算得三次命,无病也要变有病。 40、烧的香多,惹的鬼多。 【关于谚语歇后语大全】

重庆方言

重庆话大部分普通话里的J声母读G声母,比如街,解,界,届,介。阶等读(gai )。 较,叫,觉,窖等读(gao )同粤方言。 普通话里的H声母我们一般读F声母,同粤方言,如湖北读(fu be ),花,话,化等读(fa )有些区县F声母读H声母,同闽方言,如飞机读(hui ji )。 有些区县原,院,愿等读(wan)同闽方言,严,淹等读an,同粤方言,而重庆主城区一般y 声母读n母,如严,验等读(nian),同吴语,而合川和四川广安等地n声母一般读y声母,如泥,你,撵,年等读(yan),过年读(go,yan ).涌,永,用,勇,泳等读(yun),容,绒,融,溶,戎等读(yong).荣读(yun/yong),读yong的同客家话。 z c s不分,平卷舌部分,如呈,程,乘,诚,承读(sen),同粤方言,迟,翅,刺,等读(zi),常,尝,偿等读(sang).项,巷等读(hang)同吴遇也同粤语。 象,像等读(qiang ).部分区县走,邹等读(jiu)同客语,亦同闽语。 普通话里的uo声母一般读o声母,如过,果,锅等等读(go),普通话里e韵母一般读e(读英语音)和o。 如克,刻,客等读(ke),可,棵,壳等读(ko)。 普通话里的un韵母一般读en韵母,如莴笋(o sen),白,百,北等读(be)。 家,加,价等读(ga),如家(ga)公,家(ga)婆同粤方言。 在人称代词上体现了南方特点,如爷爷(公公/阿公,奶奶(婆婆/阿婆,阿嬷)。姐姐(阿姐),哥哥(阿哥)。 说话喜欢倒装,体现了古汉语特点,比如“我先走了”一般说'我走先",“这件衣服勉强还可以”,一般说成“这件衣服强勉还可以”,公鸡,母鸡一般说鸡公,鸡母。 大小一般用粗细来表示,如小孩(细娃,细孩),说话小声点一般说成(说话细声点),当然,重庆话里大一般用太表示,比如“这个苹果好大哦”一般说成(勒go苹go好tai 哦。)。 绳子一般说(索子或索索)同客语。稻一般说(禾)同客语。这些都体现了古汉语特点。 茂,贸读(mong),如茂(mong)盛,贸(mong)易。 没,美,每,梅等读(mi),如眉(mi)毛。 牡,母等读(mao)如牡(mao)丹,牡(mao)蛎,母(mao)亲 。 琵,痹,等读(pi),如麻痹(pi),**(ha pi).批,披等读(pei),如批(pei)文,批改作业(pei gai zo nie)批(pei)发,披(pei)衣服。

重庆歇后语顺口溜_爆笑重庆方言歇后语顺口溜

重庆歇后语顺口溜_爆笑重庆方言歇后语顺口溜 本文是关于重庆歇后语顺口溜_爆笑重庆方言歇后语顺口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当我们捡到东西的时候会说: 鸡公叫,鸭公叫,各人捡到各人要。 2、当别人问我们为什么时我们会说: 因为所以,科学道理;美国总统,没钱买米。 3、当别人说我们不想说的话时会说: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4、当我们说对不起时: 对不起,没关系,明天杀猪先杀你! 或者这样说:对不起,敬个礼,放个屁送给你! 5、当我们叫小伙伴,小伙伴没答应时会说: 叫你三声不答应,我看你耳朵有毛病! 6、当有人告我们状时会说: 告,告,告;三大炮,爷爷喝酒你喝尿! 或者这样说:告,告,告,告你妈妈打广告! 7、说别人有些哈戳戳的会说: 宝批龙,大不同,身上穿的是灯草绒。 8、玩游戏选队友会说: 点兵点将,点着谁个就是我的大将。 9、当被欺负时会说: 大欺小,赖格宝;小欺大,抹桌帕。 10、摔了一个包,妈老汉会说: 包包散,包包散,明天煮个大鸡蛋! 11、当有人跟我们学时会说: 跟到别个学,闻臭脚;跟到别个走,像条狗!

12、当玩木头人时会说: 葵花点穴手,谁动谁是狗! 13、别人小气会说: 小气鬼,喝凉水,喝完凉水变魔鬼! 14、坐席时位置不对会说: 上席乌龟下席客,两边做个大老爷! 15、报告司令时: 报告司令官,没得裤儿穿,扯了三尺布,缝根叉叉裤。16、不想上学时: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 我要炸学校,天天不迟到; 一拉线我就跑,砰的一声学校不见了! 17、气死李白篇: 春天不洗澡,处处蚊子咬; 夜来巴掌声,蚊子死多少。 墙角数枝梅,问你喜欢谁? 如果你不说,就是你同桌!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 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兜里没有钱。 18、骂人时: 瓜兮兮,开飞机,哈搓搓,骑摩托 说你瓜,你就瓜,半夜起来扫院坝,别个婆娘你喊妈19、还珠格格篇: 小燕子飞五阿哥追,尔康在家陪紫薇, 可怜的金锁没人陪,香妃跳舞皇上看,气的皇后眼黑黑! 20、闯了祸逃跑时: 老太婆,尖尖脚,车子来了跑不脱! 21、耍流氓时:

重庆方言

重庆方言词汇的透析 [摘要]:重庆方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词汇,表达了巴渝民众幽默豪爽的个性,形成了带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些丰富多彩的方言词语成为记录巴渝文化的载体,是重庆独有文化的符号象征。 [关键词]:重庆方言词汇 方言,一方之言。它是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话,是语言的地方变体。重庆方言隶属北方方言区的西南官话,虽与北方方言区的其他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自己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自成一体,尤其是词汇更具特色。重庆方言表达了巴渝民众幽默豪爽的个性,形成了带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文化中最容易引人注目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服饰、饮食、住房、器物、交通工具、劳动工具、娱乐器具等,这些东西都会在方言中有所记载。重庆方言里不乏这样的新创造。 重庆方言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语言的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换成其他语言形式就会显得于瘪、失真;还在于它轻松搞笑、生动通俗,有许多有趣味又有个性的词语,同时又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重庆方言是重庆文化的历史积淀,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重庆方言具有的凝聚力,可以让重庆人产生相互的认同感。在这里就着重看一下重庆方言中的词汇。例:宝器:像活宝爱出洋相又带傻气的人。“宝器”一词发源于重庆,是重庆人的口头禅。“宝器”本指宝物一类器物,供人把玩。言行土俗而带傻气的人常被人耍弄,因而被称为宝器。也有人叫作“宝气”,当指宝器之人表现出来的傻气,非指宝器之人。相当于“宝里宝器”。 (1)样子土惨了,偏偏还喜欢打领带穿西装,还操一口秀普,硬是宝器一个。 (2)那个宝器,经常遭别个逗起耍。 背时:意即悖逆时运,倒霉。有的写法是“背湿”,这个背湿与我们重庆的天气有关,雾都重庆深秋阴雨连绵,衣裳洗了一个星期不干,穿上身背肯定湿,人“背湿”了处处触霉头子——上电车挨车门夹,喝稀饭把舌头烫了,饭后散步,踩到没铁盖的下水道洞洞里去了。凡是背湿鬼都抱怨重庆的鬼天气。还有个俗语就是,乌龟淋雨——背湿。不过,这个俗语很生动很形象。挨雨淋了,长霉,霉起冬瓜灰了,形容人晦气透顶。 (1)劝你不听,总有一天该背时的。 (2)你活该背时。 方脑壳:意即傻人、笨人,是骂人的话。正如方言电视剧中唱道:“方脑壳、哈戳戳、祸事来了跑不脱。”在重庆方言中,“脑壳”家族,个个是哈脓包,“哈儿师长、方脑壳、轻脑壳、猪脑壳、木鱼脑壳、灰面脑壳、没长脑壳”。 哈儿:人太傻,太憨,太笨,抑或是太天真可爱,常被人喊作“哈儿”。“哈儿”的意蕴丰富,形无定形,义无定义,神戳戳、宝筛筛、乐呵呵、筋绊绊、瓜

谚语俗语100条 歇后语100条

谚语俗语100条歇后语100条 (二)谚语俗语100条 1◆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2◆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3◆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4◆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5◆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6◆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7◆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8◆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9◆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10◆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11◆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12◆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13◆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14◆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15◆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16◆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17◆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18◆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19◆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20◆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21◆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22◆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23◆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24◆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25◆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26◆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27◆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28◆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29◆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0◆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31◆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32◆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33◆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34◆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35◆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36◆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7◆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38◆水往下流,人争上游。 39◆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 40◆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关于中秋谜语大全及答案

关于中秋谜语大全及答案 猜灯谜是我国非常具有民间娱乐色彩的活动,有非常久的历史,一般在中秋节和元宵节的灯会上比较常见,下面是瑞文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中秋谜语大全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中秋谜语及答案1 谜语题目:一轮明月照窗前(打一礼貌用语) 谜语解析及答案:光临舍下。谜面可理解为有光照在居住的地方,因此是光临舍下。 谜语题目:都在望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谜语解析及答案:大家赏光。“都”指所有人,因此扣“大家”;“望明月”扣“赏光”。 谜语题目:却叫明月送将来(打一字) 谜语解析及答案:脚。“却”“月”明企,“送将来”是放在该字的首位。该字表示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器官和运动器官。 谜语题目:举头望明月(打四字常用语) 谜语解析及答案:面上有光。谜面可引申为有月光照在脸上,因此是面上有光。 谜语题目:明月一出照园中(打一货币) 谜语解析及答案:日元。“明”字的“月”出走只余“日”;“园中”扣

“元”。日元是日本的官方的货币,于1871年制定。 谜语题目:明月隐高树(打一字) 谜语解析及答案:杳。“明月隐”还剩“日”;“高树”是指“树”字的最上面,扣“木”。该字表示无影无声:~无音信。~然无声。~如黄鹤(喻人或物全无踪影)。中秋谜语及答案2 十五的月亮(打成语一) 正大光明 华夏共赏中秋月(打旅游用语一) 集体观光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打山西地名一) 大同 中秋佳节大团圆(打电影名一) 喜相逢 佳节团圆笑哈哈(打花名一) 合欢 中秋赏菊(打成语一) 花好月圆 中秋月饼(打电脑名词一) 软盘 明月照我把家还(打流行歌曲一) 月亮走我也走 中秋佳节结良缘(打我国城市名一) 重庆 月儿圆圆喜开镰(打成语一) 丰收在望 十五月亮照海滩(打成语一) 一盘散沙 望星空(打成语一) 高瞻远瞩 中秋旅游度蜜月(打成语一) 喜出望外 一轮明月照窗前(打礼貌用语一) 光临舍下 举杯邀明月(打礼貌用语一) 请光临 抬头望明月(打外国首都名一) 仰光 皓月当空(打广东市名一) 高明

重庆话大全

1、动物: 渠算儿(蚯蚓) 丁丁猫儿(蜻蜓) 爪母儿(蚱蜢), 格蚤儿(跳蚤), Ning啊子(知了), 缺块儿(青蛙), 巢冲(蛔虫), 偷油婆(蟑螂), 雀雀儿(小鸟), 照鸡儿(蛐蛐儿), lang井(蛇); 2、身体部位系列: 老壳(脑袋), 瞎孔(胳肢窝), 手倒管儿(手肘), 罗兜/座登儿(都指臀部的,前者多用于人,而后者多用于猪),客西头儿(膝盖); 3、形容词系列: 高耸耸的,肥咚咚的(又高有胖), 烦造造的(非常脏), 短处处的(很短), 逛的(光溜溜的), 啪唧唧的(很软), 低低嘎嘎(很少), 飞叉叉的(很野的样子), 惊抓抓的(大惊小怪), 矿西西的(很糊涂), 亮瓦瓦(很亮), 琛(很直), 雾独独(冷不防的), 神戳戳(发神经), 念栋栋(粘稠的), 扭(手脚不停地动), 俗杂杂的(俗气的), 动门(对面), 火瞟瞟的(灼伤般的疼), 黑(很); 4、动词系列: 架麦/架事(开始), 共过来(挤过来),不扭老(不动了), 莽进去(喂进去), 咔(掐), 款到老(碰到了), 吹垮垮(聊天), 达扑爬(摔跤), 考可转儿(敲一下头), 打王逛(精神不集中), 扒到(紧挨着), 瓦饭(舀饭), 卡过来(跨过来), 调(跑), 翻羊角砖儿(翻跟斗), 拈菜(夹菜), 扯扑汗(打呼噜), 副开(移走), 嗨得(吃得多), 腰台/收秤/杀鸽(结束),板旋儿(耍赖), 哈迹跟儿(挠痒痒), 脚入老(脚崴了), 菊(吮吸), 告哈儿(试一下), 舌老(丢失了), 琛过来/痴过来(伸过来),读脚(跺脚), 咩(掰), 逞下去(压下去), 壁(过滤), 装起(补上), 俺到(估计), 雀到(看到), 兑老(相抵了), 马起脸(板脸), 爪瞌睡(打瞌睡), 爪球(踢球), 杀铁(打扫), 操(翻); 温丧(黑懦弱,黑笨的意思)搞刨老(慌张,急忙) 打喝害(打哈欠) 扎复(叮嘱) 5、其它: 假巴意思(假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