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灌肠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灌肠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灌肠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灌肠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灌肠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根据灌肠的目的和灌入的液体量可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和清洁灌肠。主要适用于:便秘、肠胀气、梗阻的患者;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的患者;高热需降温的患者;某些需要肠道用药治疗的患者。

【并发症】肠黏膜损伤或出血

【发生原因】

1.灌肠手法不正确,用力过大,液体石蜡油润滑不够,造成的肠黏膜的机械性损伤。

2.肛管粗细不合适或质地较硬,反复多次插管引起肠黏膜水肿、损伤出血。3.患者不配合,精神紧张可致外括约肌痉挛,插入困难而致损伤。

4.患者因不能忍受肛管在肠道内的刺激,自行拔管,动作粗暴而致损伤。

【临床表现】

肛门疼痛,拔管时加剧;损伤严重时可见肛门外出血或粪便带血丝。

【预防及处理】

1.插管前,向患者详细解释其目的、意义,使其接受并配合。

2.插管前石蜡油充分润滑肛管前端,以减少插管时的阻力;插管时顺应肠道解剖结构,动作应轻柔,避免重复插管。插管时若有阻力时,不可强行插入,可稍移动肛管或嘱患者变换一下体位。

3.根据不同灌肠类型选用质地适中,大小、粗细适合的肛管。大量不保留灌肠选择24号~26号肛管,小量不保留灌肠选择20号~22号肛管,保留灌肠选择20号以下的肛管。

4.灌肠时可抬高臀部左侧卧位,保持直肠在高位,乙状结肠在低位,形成一种压力差,使灌肠液易流向结肠。清洁灌肠时肛管插入长度可增加至10 cm ~15cm,使肛管达到乙状结肠,减少对直肠的直接刺激而产生便意,使排便时间延迟;又因为结肠容量大,使灌肠液在结肠中充分软化大便。这样增加了灌肠量和保留时间,

肠道容易清洁干净,灌肠次数明显减少,减轻了肠黏膜的充血和水肿,降低了肠道痉挛和出血的发生。

6.肛门疼痛和已发生出血者,遵医嘱给予止血、止痛对症治疗。

【并发症】虚脱

【发生原因】

1.患者年老体弱,全身营养状况差或患有心肺疾患。

2.灌肠液流入过快、液量过大。

3.灌肠液温度过低引发肠道痉挛。

4.患者精神过度紧张。

【临床表现】

灌肠过程中患者突发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全身冷汗甚至晕厥。

【预防及处理】

1.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肠。

2.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灌肠速度。灌肠液量成人为500 ml ~1000ml,小儿不超过500ml。

3.灌肠液温度通常为39℃~41℃为宜,降温时可用28℃~32℃。

4.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适当分散患者注意力。

5.灌肠中如有腹痛或便意时,应嘱患者张口呼吸,放松腹部肌肉。

6.如发生虚脱,应立即停止灌肠,对症处理。

【并发症】大便失禁

【发生原因】

1.灌肠时插入肛管动作,损伤了肛门括约肌或其周围的血管神经。

2.灌肠时患者精神紧张,造成排便反射控制障碍。

3.长期频繁灌肠,肛门括约肌反应性降低甚至永久性松弛。

【临床表现】

大便不受控制从肛门排出。

【预防及处理】

1.灌肠时动作轻缓,避免损伤肛门括约肌或其周围组织。

2.灌肠前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3.帮助患者重建控制排便的能力,逐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控制能力,鼓励患者尽量自己排便。

4.已发生大便失禁者应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破溃、感染。

【并发症】肛周皮肤损伤

【发生原因】

1.长期卧床或年老体弱患者灌肠后大便次数增多,肛周皮肤长期受潮湿刺激,抵抗力降低。

2.使用大小便器不当,擦伤肛周皮肤。

【临床表现】

肛周皮肤红肿、破溃。

【预防及处理】

1.患者排便后及时清洁肛周皮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正确使用大小便器,避免拖拽便器擦伤肛周皮肤。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 (一)口腔损伤 1.发生原因 (1)在口腔擦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动作粗暴,裸露得止血钳尖端碰伤口腔黏膜及牙龈,特别就是肿瘤患者放疗期,口腔有感染及凝血功能差得患者,容易引起口腔黏膜及牙龈得损伤。(2)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方法不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患者口腔、牙龈或口腔黏膜损伤。 (3)漱口液温度或浓度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灼伤。 2.临床表现 (1)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炎症反应、溃疡形成,患者主诉口腔疼痛,颌下可触及淋巴结肿大。 3.预防及处理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止血钳得尖端直接触及患者口腔黏膜。 (2)对凝血功能机制差、有出血倾向得患者,擦洗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止碰上黏膜及牙龈。(3)对需要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得患者,应将开口器包上纱布从臼齿处放入,以防损伤患者口腔黏膜或牙齿,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开口。 (4)根据口腔具体情况选择温度、浓度适宜得漱口液。 (5)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如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应用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或0、1%-0、2%双氧水含漱;如有口腔溃疡疼痛时,溃疡面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吹敷,必要时可用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洗必泰漱口液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 (二)吸入性肺炎 1.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意识障碍得患者,口腔护理得清洁液、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误入气道,就是吸入性肺炎得主要原因。 2.临床表现 (1)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胸痛等,叩诊呈浊音,听诊肺部有湿性罗音。 (2)胸部X片可见斑片状阴影。 (3)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增多。 3.预防及处理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辅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切记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 (2)口腔护理所用棉球要拧干水分,不可过湿;神志不清患者不可漱口,以防误吸。 (3)已出现肺炎得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得抗生素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得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 (三)窒息1.发生原因 (1)医护人员为神志不清或吞咽功能障碍得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由于粗心大意,将棉球遗留在口腔,导致窒息。 (2)有义齿得患者,操作前末将义齿取出,操作时义齿脱落,造成窒息。 (3)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得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因患者不配合造成擦洗棉球松脱,掉入气管,导致窒息。 2.临床表现 口护过程中患者突发吸气性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端坐呼吸,三凹症阳性,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尿便失禁,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3.预防及处理 (1)严格按照口腔护理得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一次只能夹取一个棉球,防止棉球遗漏在口腔。(2)认真检查牙齿情况。操作前瞧牙齿有无松动,义齿有无松动,如有活动性义齿,应操作前取下。 (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得患者尽量在其较安静得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 (4)患者出现窒息后应立即进行处理,迅速清除吸入异物,恢复有效通气;如异物已进入气管或支气管,患者出现严重得呼吸障碍,立即用大号穿刺针行环甲膜穿刺,以改善通气,争取时间

【实用】皮内注射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皮内注射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并发症】疼痛 【发生原因】 1.注射前患者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 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 (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不当或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预防及处理】 1.注重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1)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患者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 (儿童患者让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径约0.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发生。 2)采用横刺迸针法 (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0.1ml)。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并发症】局部组织反应 【发生原因】 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多。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4.皮内注射后,患者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搔痒、水疤、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等。 【预防及处理】 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患者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患者勿抓、挠,用2.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2.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并发症】注射失败 【发生原因】 1.患者躁动、不合作,多见于婴幼儿、精神异常及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2.注射部位无法充分暴露,如穿衣过多;衣服袖口过窄等。 3.操作欠熟练:如进针角度过深或过浅,导致针头注射部位不在表皮、真皮之

灌肠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灌肠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根据灌肠的目的和灌入的液体量可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和清洁灌肠。主要适用于:便秘、肠胀气、梗阻的患者;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的患者;高热需降温的患者;某些需要肠道用药治疗的患者。 肠黏膜损伤或出血 【发生原因】 1.灌肠手法不正确,用力过大,液体石蜡油润滑不够,造成的肠黏膜的机械性损伤。 2.肛管粗细不合适或质地较硬,反复多次插管引起肠黏膜水肿、损伤出血。3.患者不配合,精神紧张可致外括约肌痉挛,插入困难而致损伤。 4.患者因不能忍受肛管在肠道内的刺激,自行拔管,动作粗暴而致损伤。【临床表现】 肛门疼痛,拔管时加剧;损伤严重时可见肛门外出血或粪便带血丝。 【预防及处理】 1.插管前,向患者详细解释其目的、意义,使其接受并配合。 2.插管前石蜡油充分润滑肛管前端,以减少插管时的阻力;插管时顺应肠道解剖结构,动作应轻柔,避免重复插管。插管时若有阻力时,不可强行插入,可稍移动肛管或嘱患者变换一下体位。 3.根据不同灌肠类型选用质地适中,大小、粗细适合的肛管。大量不保留灌肠选择24号~26号肛管,小量不保留灌肠选择20号~22号肛管,保留灌肠选择20号以下的肛管。 4.灌肠时可抬高臀部左侧卧位,保持直肠在高位,乙状结肠在低位,形成一种压力差,使灌肠液易流向结肠。清洁灌肠时肛管插入长度可增加至10 cm ~

15cm,使肛管达到乙状结肠,减少对直肠的直接刺激而产生便意,使排便时间延迟;又因为结肠容量大,使灌肠液在结肠中充分软化大便。这样增加了灌肠量和保留时间,肠道容易清洁干净,灌肠次数明显减少,减轻了肠黏膜的充血和水肿,降低了肠道痉挛和出血的发生。 6.肛门疼痛和已发生出血者,遵医嘱给予止血、止痛对症治疗。 虚脱 【发生原因】 1.患者年老体弱,全身营养状况差或患有心肺疾患。 2.灌肠液流入过快、液量过大。 3.灌肠液温度过低引发肠道痉挛。 4.患者精神过度紧张。 【临床表现】 灌肠过程中患者突发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全身冷汗甚至晕厥。 【预防及处理】 1.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肠。 2.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灌肠速度。灌肠液量成人为500 ml ~1000ml,小儿不超过500ml。 3.灌肠液温度通常为39℃~41℃为宜,降温时可用28℃~32℃。 4.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适当分散患者注意力。 5.灌肠中如有腹痛或便意时,应嘱患者张口呼吸,放松腹部肌肉。 6.如发生虚脱,应立即停止灌肠,对症处理。 大便失禁 【发生原因】 1.灌肠时插入肛管动作,损伤了肛门括约肌或其周围的血管神经。 2.灌肠时患者精神紧张,造成排便反射控制障碍。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目录 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口服给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4、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5、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6、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7、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8、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9、胃肠减压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0、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1、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2、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3、微量泵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4、输液泵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5、吸痰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6、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7、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8、肌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9、静脉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0、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1、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2、抽血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3、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4、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体温表破损 1、预防 (1) 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2) 患者神志清者,叮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3) 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有人看管。 2、处理 (1) 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黏膜完好程度。 (2) 立即报告护士长。 (3) 嘱患者漱口、吐出。 (4) 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床档碰伤肢体、床档断裂 1、预防 (1) 护士每班检查床档功能。 (2) 患者肢体与床档之间用软枕隔挡,以保护患者肢体。 (3) 教会患者家属正确使用床档,确保安全。 2、处理 (1) 报告护士长、医师。 (2) 按医嘱对患者碰伤肢体进行检查,必要时拍片,明确诊断。 (3) 立即报修。 (二)、约束带过紧,肢体淤血,皮肤破损 1、预防 (1) 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 (2) 使用约束带,必须垫衬垫。 (3) 注意约束松紧。 2、处理 (1) 报告护士长、医师。 (2) 立即松开约束带,有专人看护。 (3) 按医嘱对淤血、皮肤破损处进行换药。

灌肠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灌肠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一、灌肠技术操作评估 (一)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二)患者病情、临床诊断、灌肠的目的。 (三)了解患者排便情况。 (四)评估肛周部位皮肤、粘膜情况。 二、灌肠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中 携用物至床旁 倒入灌肠液 戴簿膜手套 润滑肛管

三、灌肠技术操作并发症处理 并发症: 1、肠粘膜损伤 发生原因:(1)患者紧张,配合不好,肛门括约肌痉挛,插入困难而致损伤。 (2)操作者操作技术不熟练、肛管润滑不够,即强行插管。 (3)选用的肛管型号不合适或质地较硬。 临床表现:肛门疼痛,排便时加剧;局部有压痛;损伤严重时可见肛门溢血或大便带血;局部水肿严重者可致排便困难。 预防:(1)操作前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者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操作时动作要轻,插管前充分润滑肛管前端并缓慢插入,尽量避免反复插管。 (3)选择型号合适、质地优良的肛管,插入深度要合适,成人插人深度7-10cm,小儿插入深度4-7cm。 处理流程:安慰患者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观察大便性质记录。 2、肠穿孔 发生原因:(1)灌肠时所选肛管质地粗硬,型号不合适,反复多次插管。 (2)插管时动作粗暴,用力过猛,穿破肠壁。 (3)患者一次灌入液量过多,灌肠压力过大。 (4)特殊患者灌肠未执行操作规程。 临床表现:灌肠过程中患者突发腹痛、腹胀,查体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预防:(1)选择型号适宜、质地优良的肛管。 插管时动作应轻缓,遇有阻力时应调整肛管位置或变换患者的体位,避免强行插管。 (2)严格控制灌肠液流入速度,灌肠袋内液面距患者肛门高度45 -60cm。掌握灌肠浓度和用量。 (3)伤寒患者灌肠液体量不超过500ml,液面距离肛门不超过30m。 处理流程: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严密观察病情记录重点交班。 1、虚脱 发生原因:(1)灌肠者年老体弱、全身营养状况差或患有严重心肺疾患,灌肠液流入过快,液量过多。 (2)灌肠液温度过低引发肠道痉挛。 临床表现:灌肠过程中患者突然发生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全身冷汗甚至晕厥。 预防:(1)灌肠时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耐受力调整合适的流速。 (2)灌肠液的温度要适宜,一般在39-41℃,不可过高或过低(高热患者灌肠降温者除外)。处理流程:停止灌肠立即取平卧位手指掐压人中穴位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观察病情记录。 4、大便失禁 发生原因:(1)灌肠时插入肛管动作粗暴,损伤了肛门括约肌或其周围的血管或神经。(2)灌肠时患者心情紧张造成排便反射控制障碍。 (3)灌入液体过多,速度过快。 临床表现:大便不受控制地由肛门排出。

灌肠法试卷及答案

灌肠法试卷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骨三科灌肠法试卷 姓名 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70分) 1.保留灌肠时抬高臀部(10cm),肛管插入肛门(15-20cm)。采用直肠 滴注法时,药液液面距肛门约(30cm),滴速(60-80滴/分钟),每次 灌注量不超过(200ml)。 2.保留灌肠药液温度保持(39-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 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导致 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 3.肛管排气法:肛管插入直肠(15-18cm),肛管末端与橡胶管连接后插 入玻璃瓶液面下,保留肛管不超过(20min);必要时2-3h后再行肛管排气。 4.清洁灌肠每次灌肠的溶液量约为(500ml),液面距肛门高度不超过 (40cm)。 5.小量不保留灌肠溶液温度为(38℃),选用“1、2、3”灌肠溶液,即(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 6. 大量不保留灌肠溶液温度(39-41℃)为宜,降温时(28-32℃) ,中暑时用(4℃)生理盐水,成人肛管插入(7-10cm ) ,降温灌肠应保留(30min )后排出,排便后(30min ) 测体温并记录。 7. 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可选用白醋(40ml ) +生理盐水 (60ml )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或水钠潴留患者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8. 为伤寒病人灌肠,溶液不超过(500ml ) ,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 ) 。 9. 大量不保留灌肠常见并发症:(肛直肠粘膜损伤) 、 (肠穿孔) 。 10. 大量不保留灌肠禁忌症:(急腹症) 、 (消化道出血) 、 (妊娠) 、(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 二简单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保留灌肠的目的: 目的:(1) . 将药液自肛门灌入,保留在肠道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2) . 用于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 2. 清洁灌肠的注意事项: (1) 灌肠时压力要低。 (2) 每次灌肠后让病人休息片刻。 (3) 禁忌用清水反复灌洗,以防水、电解质紊乱。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修订版)

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目录 一、术后出血 二、术后切口感染 三、术后切口裂开 四、术后疼痛 五、术后急性胃扩张 六、术后肺不张及肺炎 七、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八、术后肺栓塞 九、术后尿潴留 十、术后腹腔感染 十一、术后肠梗阻

一、术后出血 (一)病因:手术后出血可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称为原发性出血)和术后7-10天左右(称为继发性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不完善,如结扎血管的缝线松脱;小血管断端的痉挛及血凝块的覆盖,使创面出血暂时停止而使部分出血点被遗漏,这些是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后期手术野的感染和消化液外渗等因素,使部分血管壁发生坏死、破裂、可导致术后的继发性出血。 (二)临床表现:原发性出血多开始于手术后的最初几小时。表浅手术后的原发性出血,表现为局部渗血多,并逐渐形成血肿,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如疝修补术后的阴囊血肿。但发生于甲状腺术后的颈部血肿,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可突然发生窒息。体腔内的原发性出血,引流管可流出大量鲜血;或术后短期内出现休克,虽然输血补液处理,休克不见的好转,甚至加重时表示内出血量较大。术后1-2周内,化脓伤口深部突然出现血块或有鲜血涌出,或大量呕血、黑便、尿血和咳血,这些都是继发性出血的主要表现。严重的出血可发展为出血性休克,后果较为严重。 (三)防治措施:首先,手术止血要彻底,术毕应用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凝血块之后,再仔细结扎每个出血点,较大的血管出血应该缝扎或双重结扎止血较为可靠。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减少继发性出血的发生。凝血机制异常着,可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出血量根据伤口敷料渗血多少,引流管内出血量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肠壁穿孔 肠壁穿孔是指灌肠时导管在肠腔内盘曲进而损伤肠壁 造成穿孔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1.原因 (1)医护人员为病人灌肠操作时动作粗暴,特别是遇到插管有阻力时用力过猛易造成肠壁穿孔。 (2)为昏迷或麻醉未清醒病人灌肠时,由于病人感觉障碍较易造成肠壁穿孔。 (3)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灌肠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护士用力不均也易造成肠壁穿孔。 (4)肛管质地粗硬或反复多次插管。 (5)灌入液量过多,肠道内压力过大。 2.临床表现 病人起病急,突然感觉下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是牵拉痛或弥散的痛,也可是附近皮肤的牵涉性痛。同时出现大出血。. 3.预防和处理 (1)选用质地适中,大小、粗细合适的肛管。 (2)操作前先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导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缓慢,切忌粗暴用力。遇有阻力时,要回抽导管或轻转导管,同时

请病人深呼吸放松腹壁,使导管缓缓插入。 (3)插管时要注意直肠在矢状面上的2个弯曲,即骶曲和会阴曲,同时也要注意在冠状面上的3 个弯曲。 (4)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灌肠操作。操作时动作要轻盈,以减轻对病人的恶性刺激。 (5)如病人出现肠壁穿孔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进行止血等抢救。严重者立即手术缝合救治。(二)肠黏膜损伤 1.原因 (1)医护人员为病人灌肠操作时未注意直肠的生理弯曲,动作不够轻柔可致肠黏膜损伤。 ℃左右,如果溶液温度过高,可致肠40灌肠溶液应为(2) 黏膜烫伤。 (3)为昏迷或麻醉未清醒病人灌肠时,由于病人感觉障碍较易造成肠黏膜损伤。 (4)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灌肠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护士用力不均也易造成肠黏膜损伤。 2.临床表现 病人感觉下腹部疼痛,肠道有少量出血。 3.预防和处理 (1)操作前先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导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试题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理论试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50分 1、静脉输液出现发热反应严重时,应立即,对高热病人,应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遵医嘱给予。 2、输液前要求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要检查输液器各连接管是否紧密,有无松脱,主要是预防 并发症,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将患者置位和位。 3、静脉输血时一旦怀疑发生溶血,应立即输血,静脉通路,及时报告医生。 二、选择题 1皮内注射法注射量小,不得超过1滴量,约相当于(D )。 A 0.01ml B 0.5ml C 1ml D 0.1ml 2、注射卡介苗、百日咳疫苗等应采用( A ) A 皮内注射 B 皮下注射 C 肌肉注射 D 深部肌肉注射 3、下列哪项不是皮内注射失败的原因(D) A患者躁动、不合作B注射部位无法充分暴露C操作欠熟练D药物刺激性强 4、虚脱发生原因(D) A 心理、生理B药物、物理C护理人员操作粗暴、注射速度过快D以上都对 5、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为A A 0.1 %盐酸肾上腺素B盐酸异丙嗪C洛贝林注射液D地塞米松 6、皮下注射法是将少量药液注入(A) A皮下组织B表皮和真皮之间C皮下脂肪层 D 真皮组织 7、皮下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C)角。 A 5-150 B 20-300 C30-40 ° D 30-450 &皮下注射时进针深度为针梗的( B ) A 1/3-2/3 B 1/2-1/3 C 1/2-2/3 D1/3-1/4。 9、肌肉注射时掌握注射剂量。每次注射量以2-3ml为限,不宜超过C A 3ml B 4ml C 5ml D 10ml 10、静脉输液法最常见的并发症(A ) A发热反应B急性肺水肿C静脉炎D空气栓塞 11、发生肺水肿时的应急处理错误的是(C) A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B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使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 C高浓度给氧,最好用30%—50%酒精湿化后吸入。D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扎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 12、静脉输液时预防血栓栓塞的不正确的措施有:(C ) A 为病人行静脉穿刺后,用消毒液洗手B正确切割安瓿,切忌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瓿。C正确抽吸药液,抽药操作时横握注射器,即“一把抓”。D使用输液终端滤器。 13、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C)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循环负荷过重 14、献血者在采血前(D )小时内不宜吃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宜食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A 12 B 24 C 6-8 D 4 15、溶血反应预防(D) A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B严格核对病人和供血者姓名、血袋号和配血报告有无错误。 C 采血时要轻拿轻放,运送血液时不要剧烈震荡D以上都对。 16、皮下注射时注射药量不宜过多,少于(A )为宜。 A 2ml B 3ml C 1ml D 0.5ml 17、注射后胰岛素后,如发生低血糖症状,立即监测血糖,同时口服()等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A糖水B饼干C馒头D以上都对 18、注射时发生针体断裂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D) A医护人员要保持镇静B立即用一手捏紧局部肌肉,嘱病人放松,保持原体位C迅速用止血钳将折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一、测体温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冰袋冷敷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三、冰帽降温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四、热水袋使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五、约束带使用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六、心肺复苏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七、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八、肌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九、静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一、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二、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三,PICC置管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四、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十五、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十六、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七、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八、吸痰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九、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一、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二十二、呼吸机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三、电除颤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四、胸腔闭式引流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五、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六、洗胃法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七、引流管护理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二十八、造口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测体温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体温表破损 预防: 1、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2、患者神志清楚者,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3、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要有人看管。 处理: 1、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粘膜完好程度。 2、立即报告护士长。 3、嘱患者漱口、吐出水银。 4、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二、冰袋冷敷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一)皮肤冻伤 预防: 1、向患者解释使用冰袋冷敷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 2、确认冰袋无破漏。 3、治疗时间为15-30分钟。体温降至39℃以下时,取出冰袋。 4、不能持续使用,若需长时间使用至少间隔60分钟为宜。 5、加强巡视,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有无融化、布袋是否潮湿,必要时及时更换。 6、观察病人用冷情况,尤其是意识障碍或感觉异常的患者,要随时对局部皮肤进行观察 和确认。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处理: 1、如局部出现皮肤苍白、青紫应停止使用。 2、记录使用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三、冰帽降温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耳部冻伤 预防: 1、严格按医嘱使用冰帽。 2、使用时,枕下垫毛巾,注意保护耳廓,勿使头部直接接触冰帽内部。 3、每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生命体征及面色。 处理: 1、发现冻伤时,及时撤下冰帽,垫软枕。 2、通知值班医生,对症处理。 3、做好耳部保暖措施。

灌肠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灌肠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灌肠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给药,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可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又可将不保留灌肠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如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反复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肠,则为清洁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指将大量的液体灌入肠道的操作方法,主要用于:①解除便秘、肠胀气。②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③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④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并发症: 一、肠道黏膜损伤 (一)临床表现 肛门疼痛,排便是加剧,伴局部压痛;损伤严重时可见肛门外出血或粪便带血丝;甚至排便困难。 (二)预防措施及处理 ⒈插管时向患者详细解释其目的、意义,使之接受并配合操作。 ⒉正确选用灌肠溶液,溶液的温度、浓度和量适宜。 ⒊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肛管。

⒋插管钱常规用液状石蜡润滑肛管前端,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操作时顺应 肠道解剖结构;手法轻柔,进入要缓慢,忌强行插入,不要来回抽插及反复 插管。 ⒌插入深度要适宜,不要过深。成人插入深度约7~10cm,小儿插入深度约 4~7cm。 6.患者肛门疼痛时,暂停灌肠。 7.疼痛轻者,嘱全身放松,帮助其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8.疼痛剧烈者,立即报告医生,予以对症处理,一旦发生肠出血按肠出血处理。 二、肠道出血 (一)临床表现 肛门滴血或排便带有血丝、血凝块。 (二)预防措施及处理 ⒈全面评估患者身心状况,有无禁忌症。 ⒉做好宣教工作,加强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及恐惧心理。 ⒊插管前必须用石蜡润滑肛管,插管动作要轻柔,忌暴力。 ⒋保持一定灌注压力和速度,灌肠筒内液面高于肛门40~60cm,速度适中。

操作并发症试题

海河医院常见护理技术操作相关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填空 1.皮内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 2.肌肉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 4.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输血法操作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口腔护理操作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吸痰法操作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导尿管留置法操作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0.鼻饲操作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减轻皮内注射引起疼痛的方法() A.心理护理 B.选生理盐水作为溶酶 C.改进注射方法 D.针头选择 2.肌内注射预防神经损伤的方法() A.正确掌握注射技术 B.掌握注射部位解剖关系 C.选择刺激性小,等渗,PH值接近中性的药物 D.理疗,热敷 3.化疗药或对局部有刺激的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A.局部封闭 B.热敷,理疗.外科处理C D. 冷敷 4.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操作技术不熟练A. B.进针角度不当 C.针头刺入深度不适

灌肠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2

灌肠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给药,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根据官场的目的可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又可将不保留灌肠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如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反复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肠,则为清洁灌肠。 第一节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指将大量的液体灌入肠道的操作方法,主要用于:①解除便秘、肠胀气。②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③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④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大量不保留灌肠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肠道黏膜损伤、肠道出血、肠穿孔、肠破裂、水中毒、电解质紊乱、虚脱、肠道感染、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擦伤等。 一、肠道黏膜损伤 【临床表现】 肛门疼痛,排便是加剧,伴局部压痛;损伤严重时可见肛门外出血或粪便带血丝;甚至排便困难。 【预防措施】 ⒈插管时向患者详细解释其目的、意义,使之接受并配合操作。⒉正确选用灌肠溶液,溶液的温度、浓度和量适宜。⒊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肛管。⒋插管钱常规用液状石蜡润滑肛管前端,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操作时顺应肠道解剖结构;手法轻柔,进入要缓慢,忌强行插入,不要来回抽插及反复插管。⒌插入深度要适宜,不要过深。成人插入深度约7~10cm,小儿插入深度约4~7cm。 【处理措施】 ⒈患者肛门疼痛时,暂停灌肠。⒉疼痛轻者,嘱全身放松,帮助其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⒊疼痛剧烈者,立即报告医生,予以对症处理,一旦发生肠出血按肠出血处理。 二、肠道出血【临床表现】 肛门滴血或排便带有血丝、血凝块。 【预防措施】 ⒈全面评估患者身心状况,有无禁忌症。⒉做好宣教工作,加强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及恐惧心理。⒊插管前必须用石蜡润滑肛管,插管动作要轻柔,忌暴力。⒋保持一定灌注压力和速度,灌肠筒内液面高于肛门 40~60cm,速度适中。⒌成人每次灌注量为500~1000ml,小儿 200~500ml;溶液温度一般为39~41℃。 【处理措施】 ⒈患者一旦出现脉搏快、面色苍白、大汉、剧烈腹痛、心慌气促,可能发生了肠道剧烈痉挛或出血,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嘱患者平卧,同时报告医生。⒉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腹部情况,如发生肠穿孔、肠破裂、按肠穿孔、肠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 一血压测量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血压高估/低估】1、血压计的高度、上臂的位置应与心脏的高度相同若血压计的高度高于心脏则血压值偏低。血压计的高度低于心脏则血压值偏高。高度每相差1cm血压值将相差0.7㎜Hg。如果上臂位置低于右心房水平可使收缩压和舒压增高反之如果上臂位置高于右心房水平则使收缩压和舒压降低。2、血压计袖带的宽度应以上臂围长的二分之一为宜血压计袖带过宽压力降低使收缩压值偏低袖带过窄压力升高使收缩压值偏高。3、血压计袖带的高度将袖带至于肘关节上2-3㎝袖带气囊的中央部置于肱动脉处。听诊器放在肱动脉搏动明显处。注意听诊器不应与袖带相互挤压。因为互相挤压会产生杂音影响测量时的听诊效果。4、系血压计袖带的松紧度应以可以放入2-3个手指头为宜血压计袖带系得过松难以阻断血流使血压值偏高血压计袖带系得过紧则可使血压值偏低 并且因为静脉也同时受压引起前臂淤血影响搏动音的读取。注意袖口不可禁锢上臂。5、充放气系统测量血压时袖带逐渐充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至少再升高20㎜Hg放气速度应均衡。放气的速度以每次血管搏动水印下降2㎜Hg为宜。放气太慢则使前臂淤血 造成舒压读数增高。放气速度2㎜Hg/s时测得的收缩压偏低而舒压偏高。当心率很慢时推荐放气速度为2-3㎜Hg/s。6、为获取准确的血压读数应“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在测量完一次血压后应间隔两分钟后再测量一次然后取两次

血压读数的平均值。若两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压读数相差大于5㎜Hg则间隔两分钟后再测量一次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皮下出血】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1、血压计的袖带不宜系得过紧因为患者有出血倾向若患者的血小板在3-5万/μl时可造成皮下出血。2、密切观察皮肤的颜色等及时更换测量部位。二 冰袋冷敷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皮肤冻伤1、向患者解释使用冰袋冷敷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2、确认冰枕无损坏或遗漏。 3、治疗时间为15-30分钟。体温降至39℃以下时取出冰袋。 4、不能持续使用若需长时间使用至少间隔60分钟为宜。 5、加强巡视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有无融化、布袋是否潮湿必要时及时更换。 6、观察病人用冷情况尤其是意识障碍或感觉异常的患者 要随时对局部皮肤进行观察和确认如局部出现皮肤苍白、青紫应停止使用。7、记录使用部位、时间、效果、反应。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三热水袋使用法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皮肤烫伤1、向患者解释使用热水袋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2、确认热水袋有无破损或栓口密闭不严。3、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确定水温。用于足部 橡胶热水袋以60℃为宜金属或塑料热水袋可设定为70-80℃用于背部温度以40-45℃为佳。4、根据病人的感觉、意识确定水温。对老年人、小儿、昏迷、局部感觉麻痹、麻醉未清醒者水温不超过50℃。5、热水袋应装入套子或用毛巾包裹。6、热水袋放置位置 用于足部应放于距足部10㎝处用于背部时应用枕头等物固定

CPR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C P R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与处理规范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CPR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并发症1:胸骨骨折、肋骨骨折、胸骨分离(多见于成人) 预防与处理: 1.按压位置准确: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界的胸骨下部,剑突上两横指。 2.按压姿势准确: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保证每次按压方向与胸骨垂直。 3.按压力度正确:成人按压幅度4—5cm,儿童按压幅度—4cm,婴儿按压幅度—。 4.按压方法正确:每次按压后,胸廓需回复到原来位置,双手位置固定不能离开胸壁。并发症2:胃区过度胀气、吸入性肺炎(多见于儿童) 预防与处理: 前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2.使用呼吸囊或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避免过度通气(送气使胸廓抬起即可)。 过程中注意观察胃区有无隆起。 4.发生返流时将头偏向一侧,院内实施时备好吸引用物。 并发症3:肺挫伤、血气胸(多见于成人) 预防与处理: 1.明确按压位置,力度及方法是否准确(具体同上)。

2.及时清理呼吸道保证送气通畅。 3.紧急针头穿刺排气:选用粗针头在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于下一肋的上缘进针进行穿刺减压。 4.大量血胸时成人在患侧腋中线第4—5肋间置入胸腔引流管,儿童可选择腋前线第4—5肋间。 5.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及血压情况,必要时提高给氧浓度,建立多路静脉通路,备血,紧急情况下可进行自体输血。 并发症4:高位截瘫 预防与处理: 1.未明确有无颈椎损伤的病人使用托下颏法开放气道。 2.恢复心跳后及时使用颈托固定。 并发症5:脂肪栓塞 预防与处理: 1.对骨折患者进行确实稳妥的固定,减少断端对组织的再损伤,以减少的来源。 2.积极抗休克治疗,补充有效血容量。 3.对症治疗,预防感染,提高血液乳化脂肪的能力(早期使用抑肽酶、白蛋白、高渗葡萄糖等)。

医院测量血压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测量血压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测量血压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 范 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临床上常通过判断血压有无异常、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情况,从而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并发症】血压值偏高或偏低 【发生原因】 1. 未定期对血压计进行检测、校对。 2. 测量血压前未对环境、患者做好评估。 3. 未向患者讲解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4. 测量方法不正确:血压计的高度、上臂的位置与心脏不在同一水平;血压计袖带过窄或过宽;血压计袖带缠的过紧或过松,充气、放气过快、过慢或不均衡。 【临床表现】 测量的血压比正常值偏高或偏低,影响对血压的准确监测。 【预防及处理】 1. 定期检测、校对血压计。测量前,检查血压计,

包括玻璃管有无裂损,水银有无漏出,加压气球和橡胶管有无老化、漏气,听诊器是否完好。 2. 评估环境,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3. 测量血压前对患者进行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4. 向患者解释血压测量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如测量前有吸烟、运动、情绪变化等,应休息15 ~30min 后再测量。 5. 护士熟练掌握测量血压的方法: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卧位或坐位),血压计的高度、上臂的位置应与心脏呈同一水平。坐位:平第四肋间;仰卧位:平腋中线。 (2)卷袖或脱去衣袖,以免衣袖过紧影响血流,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 (3)血压计袖带的高度:将袖带平整置于肘关节上 2㎝~3 ㎝,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应用腕式电子血压计时手掌朝上,腕套边距手掌末端约1cm,扣紧手腕套等。 (4)将听诊器胸件置肱动脉搏动明显处,逐渐充气达到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 mmHg ~30mmHg。充气不可过猛、过快,放气速度应均衡,速度以每次血管搏动水印下降 4mmHg/s 为宜。 (5)护士眼睛视线保持与水银柱弯月面同一水平。

灌肠技术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灌肠技术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一、肠道黏膜损伤 【预防和处理】 1、灌肠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患者的病情(是否有便秘、内痔、息肉、肿瘤等)、灌肠的目的、意识状态等,以判断患者的耐受程度、灌肠效果以存在的风险。 2、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插管前,向患者详细解释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消除患者的顾虑,使之接受并配合操作。 3、选择粗细合适、质地柔韧的肛管:使用前用液体石蜡充分润滑肛管肛管头端,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是肛管顺利插入。 4、注意插管角度与插管方法:插管时注意手法轻柔,进入要缓慢,忌强行插入,不要来回抽插及反复插管。 5、改进患者灌肠方法:采用低臀高侧卧位或膝胸卧位法灌肠可以使灌肠液易流向结肠;增加肛管插入长度,达15~25cm,可使肛管达到乙状结肠时灌肠液在结肠中充分软化大便,减少对直肠的刺激,减轻患者的不适。 6、出现肛肠疼痛和已发生肠出血者,立即停止灌肠,密切观察患者面色、意识、腹痛、便血等情况,检测生命体

征,遵医嘱予止痛等对症治疗。

二、肠穿孔、肠破裂 【预防和处理】 1、严格掌握灌肠的适应症:除急腹征、消化道出血等灌肠禁忌症外,对50岁以上,一般情况差,有长期慢性便秘史、近期又多日未解大便者,采用肥皂水行大量不保留灌肠应慎重。可口服缓泻剂润肠通便,必要时用手指抠出大便。 2、灌肠前详细评估患者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排便情况、有无禁忌症等,并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 3、选择质地适中,大小,粗细合适的肛管:在使用前用液体石蜡充分润滑肛管头端,能使肛管顺利插入。 4、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灌肠技术:插管时注意手法轻柔,进入要缓慢,忌强行插入,不要来回抽插及反复插管。若插管遇能阻力时,可稍移动肛管或嘱患者变动一下体位,液体灌入速度适中,灌肠袋液面距患者肛门高度约45~60cm。 5、操作过程中及操作后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者的面色、意识、腹痛等情况,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或剧烈腹痛、心悸、气急者,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医生,对于高度怀疑肠穿孔、肠破裂者立即遵医嘱禁食、胃肠减压,行腹部平片检查。一旦确诊,立即行剖腹探查和肠修补术。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技术操作常规(2011年版)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第一节皮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疼痛 1、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产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3、预防及处理: (1)注意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且更具有敏感性; (4)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发生机体过敏反应的药

物。 (5)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二)注射失败 1、发生原因:(1)患者躁动、不合作,多见于婴幼儿、精神异常及无法正常沟通的病人。(2)注射部位无法充分暴露,如穿衣过多、衣服袖口过窄等。(3)操作欠熟练,如进针角度过深或过浅,导致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皮内。(4)注射药物剂量欠准确,1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技术操作常规2011年版) 如药液推注量过多或不足。 2、临床表现:无皮丘或皮丘过大、过小,药液外漏,针口有出血现象。 3、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求充分约束和固定(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穿衣过多或袖口窄小者,可在注射前协助病人将选择注射的一侧上肢衣袖脱出。(4)提高注射技能操作,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三)虚脱 1、发生原因:主要有心理、生理、药物、物理等因素引起。心理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