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理解性默写最后一卷(初中部分)

2019理解性默写最后一卷(初中部分)

2019理解性默写最后一卷(初中部分)
2019理解性默写最后一卷(初中部分)

2019理解性默写冲刺训练(初中部分)

1 ?《论语?子罕》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

“岁

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生活中表达既要从正面学习,也要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

?述而》

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句话。 3.《论语?为政》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两句,强调了要以端正的态度去求学, 不可不懂装懂。

4?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常用来表达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君子应当采取的态度。

5?《鱼我所欲也》中“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两句解释了不苟且

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6. 《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 皆有

之!” 7. 舍生取义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为国捐躯、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这在《鱼

我所欲也》中的体现是:“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分析国家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 子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句子是征于色法于声而后喻。

10. 《左传?刿论战》中刿分析了敌我之间“彼竭我盈”的形势才建议转入反攻,而他建 议谨慎追击的直接原因则是“惧有伏焉”。

16. 《三峡》中,“隐天蔽日”句描写了两岸重叠的悬崖峭壁之高, 见曦月”,则从侧面烘托了山谷的幽深。

17. 在《三峡》中,郦道元从色彩、情态的角度描写春冬时分三峡之景的句子是 绿潭,

回清澈倒影”。 18.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

入则无法家

1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围广征谏言, 臣民

们如果能做到“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就可以受到下赏。

12?《出师表》中,诸亮向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之士,而在 文章结尾处,也规劝禅应该自行谋划的句子是:“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3. 渊明在《桃花源记》 自乐。” 14. 郦道元《三峡》 转久绝。” 15. 郦道元《三峡》 猿鸣三声泪沾裳 。 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 黄发垂髫,并怡然

中, 中, 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是: 借助猿啼表达伤感的情绪的句子是:“

空谷传响,哀

巴东三峡巫峡长,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不 “则素湍

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19. 《陋室铭》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0.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1?禹锡《陋室铭》中的“诸庐”借孔明的房子来写自己的陋室,“何陋之有”借孔子的话以表明自己安贫乐道。

22.禹锡《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两句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静和主人的安适。

2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斗折蛇行一句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小溪逶迤而来的形状,其岸势犬牙差互一句则形象地描写了小溪边缘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的状态。

24.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两句,表现出他在面对四面竹树、寂寥无人的环境时的感受。

25. 《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6. 《楼记》中用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碧。

27. 《醉翁亭记中》中用“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两句生动写出了“山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情景。

28?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29.《爱莲说》中,表现作者不受世俗羁绊,厌弃世俗生活的句子是:“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30?《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喜欢莲的高洁品质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1.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往往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2.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横。”

3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加冠之后,因为“益慕圣贤之道”,加之身边没有优秀的学者老师,曾奔赴百里之外,只为“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4?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自己刻苦求学并自得其乐,所以无视物质生活的贫乏的一句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5?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与衣着光鲜的同学们相比,自己虽穿着破旧,却不

羡慕他们的两句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6.《关雎》中,君子想象求得淑女后欢乐气氛的句子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或“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7?《蒹葭》中描写顺流追寻时行程顺畅,伊人宛在,然而终不可近的美好幻想的一句是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8.渊明《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用王国维的话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39?渊明《饮酒?其五》过一问一答阐明了诗人虽身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原因的两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0.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描写景物为离别创设环境的语句是:“ 城阙辅三,风烟望五津。”

41.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手法刻画江南残冬早春景色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2.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以小景写大景,互相映衬, 写出了江面的开阔。

43. 《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传达出幽微难言的随心情感的两句诗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

句是:“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5. 白《行路难》(其一)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和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唐”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

望。

46. 白的《行路难》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心的苦闷抑郁。

47. 《望岳》中,写细望所见,表达诗人心情激荡、眼界开阔的句子是:“荡胸生

曾云,决眦入归鸟。”

48. 杜甫在《望岳》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9. 诗文中针对人物的神情、动作的细节描写,有时只要寥寥几字,就能够达到极

为传神的效果,杜甫《春望》一诗中此种效果最为强烈的两句是:“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5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出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51.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从高、低两个角度描写了秋风卷走茅草,以致很难弄回茅草的两句是“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5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比喻物手法描写塞外严寒,短短一夜间

大雪便倏忽而至的句子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互文手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将军

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55.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用夸笔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与下文饯行的欢乐场面相对。

56. 《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中,写出事物最美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

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的诗句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7. 《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春草初出、若隐若现的美景的句子是: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58. 在禹锡《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情感,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惆怅的心情。

59. 《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感叹自己没有功德,“曾不事农桑”即可以拿着俸禄,因而“念此私自愧”,喟叹终日。

60. 《钱塘湖春行》中,既点明了地点,又描绘出了一幅远景图的句子是:“孤山

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1. 《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借用典故,赞颂将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62. 贺《雁门太守行》中既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气氛,又写出了守军威武雄壮的气势的两

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63. 杜牧在《赤壁》中,用典故从反面设想,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的诗

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4. 《泊淮》一诗中,渲染了一幅迷茫、冷落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烟笼寒水

月笼沙,夜泊淮近酒家。”

65. 煜的《相见欢》中,以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心深处隐藏的不能倾诉

的孤寂与凄婉的词句是:“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66. 《渔家傲?秋思》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7. 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最能抒发词人那一缕若有若无的淡淡闲愁的句子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8. 王安石《登飞来峰》过虚写在高塔上见到辉煌景象来言志的一句是“ 闻说鸡鸣见日升”,表现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惧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一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

69. 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______ ”几句写了

作者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一腔报国之志难于施展的情怀。

70. 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

71. 《游村》一诗中,描写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反映村中民风淳朴的诗句是: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72. 《破阵子?为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绘战争爆发前的

情状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73. 辛弃疾《破阵子?为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中“醉里挑灯看剑”以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形象,下片写如果能完成功业,就会“ 赢得生前身后名”。

74.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

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75. 《夜雨寄北》中诗人借眼前之景诉说绵绵思念之情的诗句是:巴山夜雨涨秋池。

2019理解性默写冲刺训练(初中部分)

1 ?《论语?子罕》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0

2?生活中表达既要从正面学习,也要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述而》中的“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话。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为政》中“,”两句,强调了要以端正的态度去求学,不可不懂装懂。

4?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君子应当采取的态度。

5?《鱼我所欲也》中“,”两句解

释了不苟且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6. 《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

7. 舍生取义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为国捐躯、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这在《鱼我所欲也》中的体现是:“,。”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分析国家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10?《左传?刿论战》中刿分析了敌我之间“ _______________ ”的形势才建议转入反攻,而

他建议谨慎追击的直接原因则是“ ________________ ”。

11.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围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就可以受到下赏。12?《出师表》中,诸亮向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之士,而在

文章结尾处,也规劝禅应该自行谋划的句子是:“,。”13. 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14. 郦道元《三峡》中,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5. 郦道元《三峡》中,借助猿啼表达伤感的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6. 《三峡》中,“ ___________ ”句描写了两岸重叠的悬崖峭壁之高,若不是在正午半夜

“____________ ”,则从侧面烘托了山谷的幽深。

17.

在《三峡》中,郦道元从色彩、情态的角度描写春冬时分三峡之景的句子是:

------------------------- ,------------------------- 0

1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0

19. 《陋室铭》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0.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0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禹锡《陋室铭》中的“ ”借孔明的房子来写自己的陋室,

借孔子的话以表明自己安贫乐道。

22. 禹锡《陋室铭》中“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陋室环境的

清静和主人的安适。

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一句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小溪逶迤而

来的形状,________________ 一句则形象地描写了小溪边缘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的状态。

24.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出他在面对四面竹树、寂寥无人的环境时的感受。

25 .《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楼记》中用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o 27. 《醉翁亭记中》中用“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两句生动写出了“山

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情景。

28.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描

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29. 《爱莲说》中,表现作者不受世俗羁绊,厌弃世俗生活的句子是:

---------------------- ?

30.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喜欢莲的高洁品质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o

31.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往往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

说,就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2.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0

33.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加冠之后,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加之身边没有

优秀的学者老师,曾奔赴百里之外,只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自己刻苦求学并自得其乐,所以无视物质生活的贫

乏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35.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与衣着光鲜的同学们相比,自己虽穿着破旧,却不

羡慕他们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6. 《关雎》中,君子想象求得淑女后欢乐气氛的句子是:

__________ , ________ 0

37. 《蒹葭》中描写顺流追寻时行程顺畅,伊人宛在,然而终不可近的美好幻想的一句是

-------------------- ? ---------------------

38. 渊明《饮酒》(其五)中的“,”,两句,用

王国维的话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39?渊明《饮酒?其五》过一问一答阐明了诗人虽身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原因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40.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描写景物为离

别创设环境的语句是:“,。”

41.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手法刻画江南残冬早春

景色的句子是:“,。”

42.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以小景写大景, 互相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

43. 《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传达出幽微难言的随心

情感的两句诗是:“,。”

4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

句是:“,。”

45. 白《行路难》(其一)中的“,”和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唐”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

用的愿望。

46. 白的《行路难》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

形象地揭示了他心的苦闷抑郁。

47. 《望岳》中,写细望所见,表达诗人心情激荡、眼界开阔的句子是:

48. 杜甫在《望岳》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