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9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9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9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9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专题能力提升练十九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45分钟·100分)

1.(12分)下图是科学家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获得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获取转录因子基因需要的工具酶是,因成纤维细胞较小,过程①将目的基因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时常用的载体是。

(2)过程②称为,在此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在转录因子基因的作用下,转化为iPS胚性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iPS胚性细胞能不断进行。

(3)过程③为动物细胞融合,此过程常用、灭活的病毒、电刺激等诱导细胞融合,融合后的Y 细胞具有

的特性。

(4)对杂种细胞Y进行和后,才能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种细胞。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图信息: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②动物细胞培养;③动物细胞融合;④获得单克隆抗体。

【解析】(1)获取转录因子基因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因成纤维细胞体积较小,过程①将目的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时最常用的载体是动物病毒。(2)在体外培养条件下,iPS胚性细胞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3)动物细胞融合时,常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刺激等进行诱导。融合后的Y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4)杂交瘤细胞经过克隆化培养,并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的检测,才可大量生产符合要求的单克隆抗体。

答案:(1)限制酶动物病毒

(2)动物细胞培养细胞增殖(细胞分裂)

(3)聚乙二醇(PEG) 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

(4)克隆化培养(抗原-)抗体检测

2.(14分)(2015·芜湖三模)下图是制备抗埃博拉病毒(EBOV)VP4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利用PCR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中,反应体系内要加入含有VP40基因的DNA、dNTP、Taq酶和根据合成的引物,且反应需要在一定的

溶液中才能进行。

(2)选用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的优点是

;VP40基因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并在大肠杆菌内维持稳定和表达,该过程可称为。

(3)过程⑥常用的不同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是用处理。若把在HAT选择培养基上存活的细胞全部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中,从中提取出的抗体(填“是”或“不是”)单克隆抗体。图示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是。

【解析】(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制作的引物,该过程在缓冲液中进行。(2)单酶切割DNA形成的黏性末端一致,可能会出现酶切产物自身环化,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采用双酶切割。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之为转化。(3)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促融手段是灭活的病毒。有的杂交瘤细胞可能产生其他的抗体,必须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从而筛选出真正针对埃博拉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图中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答案:(1)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缓冲

(2)防止酶切产物之间的随意连接,提高连接成功率(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转化

(3)灭活的病毒不是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

【易错提醒】解答本题需注意两点:

(1)没有注意到第(3)问中“不同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条件而错填为“聚乙二醇”,或者是只填“病毒”。

采用灭活的病毒是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促融手段。

(2)没有分清第一次还是第二次“筛选”而错填成“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至少经历两次“筛选”。

3.(10分)(2015·福建高考)GDN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对损伤的神经细胞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含GDNF基因的表达载体(如图1所示),并导入大鼠神经干细胞中,用于干细胞基因治疗的研究。请回答:

(1)在分离和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的过程中,使用胰蛋白酶的目的是。

(2)构建含GDNF基因的表达载体时,需选择图1中的限制酶进行酶切。

(3)经酶切后的载体和GDNF基因进行连接,连接产物经筛选得到的载体主要有3种:单个载体自连、GDNF 基因与载体正向连接、GDNF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如图1所示)。为鉴定这3种连接方式,选择HpaⅠ酶和BamHⅠ酶对筛选得到的载体进行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DNA片段进行电泳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第泳道显示所鉴定的载体是正向连接的。

(4)将正向连接的表达载体导入神经干细胞后,为了检测GDNF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用相应的与

提取的蛋白质杂交。当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进行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用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明确:

(1)图示信息:限制酶的作用与目的基因和载体的关系、电泳结果与DNA片段的关系。

(2)隐含信息: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的特点。

【解析】(1)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的过程属于动物细胞培养,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和分离时,都要使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

(2)图1中构建含GDNF基因的表达载体过程中,获取目的基因(GDNF基因)使用的是XhoⅠ限制酶,故切割载体时应使用同种限制酶进行酶切。

(3)单个载体自连、GDNF基因与载体正向连接、GDNF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如图1所示)。选择HpaⅠ酶和BamHⅠ酶对筛选的3种载体进行双酶切,对单个载体自连类型,只有HpaⅠ酶起作用,酶切后得到的就是一段6 000 bp的DNA片段,对应图2中的①;对GDNF基因与载体正向连接类型,HpaⅠ酶和BamHⅠ酶都起作用,酶切后得到一段6 000-100+100=6 000 bp的DNA片段和一段700-100+100=700 bp的DNA片段,对应图2中的②;对GDNF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类型,HpaⅠ酶和BamHⅠ酶都起作用,酶切后得到一段6 000-100+(700-100)=

6 500 bp的DNA片段和一段100+100=200 bp的DNA片段,对应图2中的③。

(4)检测GDNF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用相应的抗体与提取的蛋白质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提取的蛋白质中是否含有GDNF基因的表达产物。神经干细胞在原代培养过程中出现贴壁生长的特点,达到一定的密度时,出现接触抑制现象,细胞分裂受到抑制,需进行分瓶后,传代培养继续分裂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用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

答案:(1)使细胞分散开(2)XhoⅠ(3)②

(4)抗体传代

4.(14分)转基因抗虫棉是人们应用较早的基因重组技术推广项目,目前转基因技术有了新的改进,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启动子的作用是与进行识别和结合,从而驱动基因的转录过程。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主要依

靠二者含有相同的。若限制酶切出了平末端,要选用进行连接,图中转基因过程通常选择的限制酶是。

(2)一般试管苗的形成,先诱导生成(填“丛芽”或“根”),原因是。

(3)从棉株1、2、3中各随机取出一个叶肉细胞,其细胞核中含有的目的基因的个数分别为、、。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要明确图中信息:①花药离体培养;②提取外植体;

③植物组织培养;④秋水仙素处理。

【解析】(1)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它是一段特殊的DNA序列,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其作用是启动目的基因的转录过程。只有具备相同黏性末端的目的基因与载体才能连接在一起,形成基因表达载体。只有T4DNA连接酶能连接平末端。据图可知,限制酶SmaⅠ识别和切割的位点在目的基因内部,它会破坏该目的基因,因此要选用识别位点在目的基因两侧的另外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获取目的基因。

(2)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再分化阶段,需要光照条件,此时愈伤组织诱导形成丛芽的目的是让丛芽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利于幼苗的生长。(3)据图可知,棉株1是二倍体普通棉花植株,不含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将单倍体苗的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导入目的基因,由于这些细胞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没有同源染色体,由此培育出的棉株2仍然是单倍体,只含有1个目的基因;将棉株2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培育出的纯合二倍体棉株3,其体细胞内含2个目的基因。

答案:(1)RNA聚合酶黏性末端T4DNA连接酶

EcoRⅠ和BamHⅠ

(2)丛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利于生长

(3)0 1 2

5.(12分)(2015·武汉二模)研究人员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探究猪bmp15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该工程技术基本流程如下图(EGFP基因控制合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过程②表示表达载体2成功导入各组织细胞)。请回答:

(1)过程①中,需利用限制酶处理表达载体1。

(2)过程②中,常采用技术将表达载体2成功导入受体细胞。

(3)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取上述猪肌肉细胞的(填“mRNA”或“DNA”),利用标记的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可进一步探究猪bmp15基因特异性表达的原因。

(4)据实验结果推测,猪bmp15基因在细胞特异性表达。

【解析】(1)由图示可知,切割目的基因时使用的限制酶是XhoⅠ和HindⅢ,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同种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载体。(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受体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技术。(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使用分子杂交技术,具体做法是利用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提取的mRNA进行分子杂交,若出现杂交带则说明目的基因转录成功。(4)据实验结果,只在猪卵巢细胞中检测出绿色荧光,而猪肌肉细胞和猪羊水干细胞中均没有检测出绿色荧光,因此推断bmp15基因在猪卵巢细胞内完成特异性表达。

答案:(1)XhoⅠ和HindⅢ(2)显微注射

(3)mRNA EGFP基因(4)猪卵巢

【加固训练】(2015·南京一模)下图表示人体内部分结缔组织细胞的形成过程。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其形成过程未经人为调控;A细胞到单核细胞、红细胞的几种途径中部分属于人为调

控过程,PU、GATA为两种蛋白质,是细胞内的调控因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过程②中,染色体组数目倍增的时期是。

(2)为长期培养胚胎干细胞,需建立一种培养体系,可按途径③操作。首先在培养皿底部用胚胎成纤维细胞制备饲养层,当饲养层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增殖。此时,培养皿底部形成的细胞层数是。然后将干细胞接种在饲养层上进行培养,由此推测,胚胎成纤维细胞可以分泌物质。

(3)图中A、B、C、D四类细胞,有可能在骨髓中完成细胞分化的是。

(4)研究发现,PU和GATA可以识别基因的特定序列,由此推测,其结构更接近下列物质中的。

①DNA聚合酶②DNA连接酶

③逆转录酶④限制酶

(5)若要使血红细胞前体直接转变成单核细胞,可行的人为调控措施是。

【解析】(1)过程①是细胞分化,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胚胎成纤维细胞仍然具有分裂能力,过程②指的是有丝分裂,在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染色体组数目也暂时倍增。(2)正常细胞贴壁生长形成一层细胞时就会因细胞接触抑制而停止增殖。胚胎成纤维细胞可以分泌一些能抑制细胞分化的物质,满足促进干细胞生长的同时抑制干细胞分化的条件,所以在培养胚胎干细胞时,一般是把胚胎成纤维细胞铺在培养皿底层作为饲养层。(3)B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内。(4)能够识别特定DNA序列的是限制酶,跟题干中的两种物质类似。(5)由图可知,当人为调控[PU]>[GATA]时,血红细胞前体会发育成单核细胞。

答案:(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丝分裂后期

(2)一层抑制(干)细胞分化(3)B (4)④

(5)降低GATA的浓度或增加PU的浓度(答出一点即可)

6.(16分)拟南芥某突变体可用于验证相关基因的功能。野生型拟南芥的种皮为深褐色(TT),某突变体的种皮为黄色(tt)。下图是利用该突变体验证油菜种皮颜色基因(Tn)功能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为,形成过程中需要酶;Tn基因能够和质粒连接成①的主要原因是。

(2)拟南芥t基因的mRNA的末端序列为“-AGCGCGACCUGACUCUAA-”,而油菜Tn基因的mRNA与其相比,只有末端序列中的UGA变为AGA,则Tn比t多编码

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GA、UAA为终止密码子)。油菜Tn基因能在拟南芥突变体中表达的原因是。

(3)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则原因是

。若转基因拟南芥的种皮颜色为,则说明油菜Tn基因与拟南芥T基因的功能可能相同。

(4)采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引物等物质,若共用了引物62个,则目的基因扩增了代。

【解析】(1)图中①是质粒和目的基因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首先要用同种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以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其次还需要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载体从而形成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2)油菜Tn基因的mRNA中的UGA变为AGA,则末端序列变为—AGCGCGACCAGACUCUAA—,在拟南芥中,UGA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而在油菜中,UGA变为AGA后可编码一个氨基酸,同时CUC也可编码一个氨基酸,直到UA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所以Tn比t多编码2个氨基酸。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因此油菜Tn基因能在拟南芥突变体中表达。(3)由图可知重组质粒含有抗生素Kan抗性基因,所以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则说明重组质粒未导入。若③的种皮颜色为深褐色,则说明油菜Tn基因与拟南芥T基因的功能相同。(4)PCR扩增技术利用的是DNA复制的原理,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由题意可知,若共用了引物62个,说明每一种引物用了31个,则2n-1=31,n=5,即目的基因扩增了5代。

答案:(1)重组质粒限制酶和DNA连接

酶切割后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2)2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3)重组质粒未导入(目的基因未成功表达) 深褐色(4)5

【加固训练】(2015·天津二模)荧光素酶及其合成基因在生物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利用。

(1)荧光素酶基因常被用作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其作用是将

筛选出来。

(2)下表为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下图为含有荧光素酶基因的DNA片段及其具有的限制酶切点。若需利用酶切法(只用一种酶)获得荧光素酶基因,最应选择的限制酶是。

(3)迄今为止,可将具有上述荧光素酶基因的载体导入动物细胞的技术中,应用最多的、最有效的是。经一系列步骤,将所获得的胚胎早期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移植到雌性动物的或子宫内,使其发育成为具有新性状的动物。

(4)荧光素酶在ATP的参与下,可使荧光素发出荧光。生物学研究中常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发光法”来测定样品中ATP的含量。某研究小组对“测定ATP含量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进行了探究。【实验材料】1×10-8mol/L的ATP标准液、缓冲溶液、70 mg/L荧光素溶液(过量)、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60、70的荧光素酶溶液(单位:mg/L)。

【实验结果】见图。

【实验分析与结论】

①实验过程:为使结果更加科学准确,应增设一组作为对照。除题目已涉及的之外,还需要严格控制的无关变量有(至少写出一个)。

②实验结果:由图可知,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

【解析】(1)在基因工程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2)比较各种酶切位点可知,限制酶SmaⅠ的酶切位点中包含限制酶

MspⅠ的酶切位点,而且限制酶SmaⅠ和MspⅠ分别位于荧光素酶基因的两侧,若只用一种酶获得荧光素酶基因,最应选择的限制酶是MspⅠ。(3)将具有荧光素酶基因的载体导入动物细胞(通常为受精卵),常采用显微注射技术。正常情况下,受精过程发生在雌性动物的输卵管内,受精卵形成后即在输卵管内开始发育、进行有丝分裂,并且向子宫方向移动,因此,可将基因工程中获得的胚胎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移植到雌性动物的输卵管或子宫内,使其发育成为具有新性状的动物。(4)①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ATP 含量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自变量是不同的荧光素酶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样品中荧光素发出荧光的强弱,只有与不加荧光素酶溶液的一组对照,实验才更具有说服力,所以应增设一组浓度为0 mg/L 的荧光素酶溶液作对照。除了自变量外,凡是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因素都属于无关变量,如温度、反应时间、加入液体的量等,需要严格控制。②坐标图显示,荧光素酶浓度低于40 mg/L时,随荧光素酶溶液浓度的增加,试管中荧光强度逐渐增加,当达到40 mg/L时,荧光强度不再随荧光素酶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d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

答案:(1)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2)MspⅠ

(3)显微注射技术输卵管

(4)①0 mg/L荧光素酶溶液温度(反应时间) ②d

7.(22分)(2015·天津高考)纤维素分子不能进入酵母细胞。为了使酵母菌能够利用环境中的纤维素为原料生产酒精,构建了含3种不同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下面是酵母菌转化及纤维素酶在工程菌内合成与运输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

(1)本研究构建重组质粒时可选用四种限制酶,其识别序列如下图,为防止酶切片段的自身连接,可选用的限制酶组合是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设置菌株Ⅰ为对照,是为了验证不携带纤维素酶基因。

(3)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包括和过程。与菌株Ⅱ相比,在菌株Ⅲ、Ⅳ中参与纤维素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还有。

(4)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分别培养菌株Ⅱ、Ⅲ、Ⅳ,菌株

不能存活,原因是。

(5)酵母菌生成酒精的细胞部位是,产生酒精时细胞的呼吸方式是。在利用纤维素生产酒精时,菌株Ⅳ更具优势,因为导入的重组质粒含有,使分泌的纤维素酶固定于细胞壁,减少因培养液更新而造成的酶的流失,提高酶的利用率。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突破口:

(1)关键知识:基因的表达、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无氧呼吸。

(2)图示信息:转基因示意图菌株Ⅰ为对照;菌株Ⅱ能合成纤维素酶但不能运输到细胞外;菌株Ⅲ能合成纤维素酶也能运输到细胞外;菌株Ⅳ能合成纤维素酶也能往外运输,最终附着在细胞壁上。

【解析】(1)为防止酶切片段的自身连接,两种酶切出的黏性末端碱基序列应不同。(2)设置菌株Ⅰ为空白对照,以证实质粒DNA和酵母菌基因组不携带纤维素酶基因。(3)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与菌株Ⅱ相比,菌株Ⅲ、Ⅳ因有信号肽编码序列,合成的纤维素酶需加工分泌,所以还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4)因为纤维素分子不能进入细胞,菌株Ⅱ缺少信号肽,因此该菌株合成的纤维素酶不能分泌到细胞外,故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不能存活。(5)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由图示可知菌株Ⅳ比菌株Ⅲ多了A基因片段,可以使合成的纤维素酶附着在细胞壁上,减少培养液更新造成的酶流失,比菌株Ⅲ更占优势。

答案:(1)B(或C) C(或B)

(2)质粒DNA和酵母菌基因组

(3)转录翻译内质网、高尔基体

(4)Ⅱ缺少信号肽编码序列,合成的纤维素酶不能分泌到细胞外,细胞无可利用的碳源

(5)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A基因片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8生物技术实践

重访好题名师力推 做了不后悔的名校名题1.(2014·江苏押题卷Ⅰ)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后期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后期发酵中腐乳风味形成与蛋白质的降解密切相关 B.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 C.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等均影响后期发酵 D.前期发酵过程中毛霉的生长情况对后期发酵无直接影响 答案:D 解析:前期发酵过程中毛霉的生长状况、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均影响后期发酵。 2.(2014·海南卷)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_________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_________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2)上图表示的是泡菜中__________________趋势。 (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__________(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 答案:(1)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②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②样品管一致(2)亚硝酸盐含量的(3)乳酸菌 解析:(1)在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中,用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将每个样品管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相近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2)据图可知,该图表示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曲线。(3)制泡菜时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3.(2014·四川卷)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完整word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重点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的八个大专题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 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05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出现用小麦、洋葱作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回答一系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实验知识,题目很好。要加强这类题的训练,如水稻、玉米、蘑菇等。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2019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二)

【2019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1.(2015·吉林长春质检)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本身不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B.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的 C.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种类有差异,数量也不同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解析:选B。溶酶体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这些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激素调节细胞代谢是通过影响酶的合成来实现的,B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同一个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会有差异,C正确;酶具有催化作用,但一部分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又可作为反应底物参与反应,D正确。 2.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C.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 D.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解析:选B。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中的A代表腺苷,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两部分。在叶绿体基质中ATP分解产生ADP,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参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3.(2015·甘肃兰州调研)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B点后,适当升高温度,曲线将出现c所示变化 C.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解析:选D。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测定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若温度、pH发生变化,酶促反应速率会降低。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会变大。 4.研究人员从木耳菜中提取过氧化物酶(POD),分别与四种不同酚类物质及H2O2进行催化反应,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对POD活性的影响 B.当底物浓度为0.08 mmol·L-1时,POD催化酚类2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催化酚类3的反应速率 C.由图2可知,H2O2浓度过高会抑制POD的活性,降低浓度后POD活性就会恢复 D.H2O2对POD活性的影响与温度和pH对POD活性的影响相同 解析:选A。由图1可知,横坐标代表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纵坐标代表POD的活性,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二十四个专题复习笔记(超强)

范文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二十四个专题复习笔记 1/ 8

(超强) 2020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二十四个专题复习笔记(超强)专题一细胞结构与功能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DNA 或 RNA)构成(2)病毒营寄生生活,在活细胞内才有生命现象,因此只能有活细胞(噬菌体—用大肠杆菌培养;制取抗体用到活的鸡胚培养病毒)培养病毒。 (3)病毒分类:1.寄主不同: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核酸不同:DNA 病毒(全部噬菌体),RNA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HIV,SARS 病毒) (4)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故每种病毒的核苷酸只有 4 种,病毒的繁衍过程中,病毒只提供模板。 氨基酸原料,核苷酸原料,核糖体,酶,tRNA(共用一套遗传密码)都由寄主提供。 (5)核酸与遗传物质的区别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核酸 DNA 和 RNA DNA 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DNA 或 RNA DNA

或 RNA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细菌,蓝藻,衣藻,酵母菌,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无此层次)→个体→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 {病毒是生物,但不属于生命系统,一个分子或原子不是生命系统;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植物六大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繁殖器官)动物八大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三.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1.区别:有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真核生物植物:小球藻,伞藻,硅藻动物大型真菌:蘑菇,草菇,木耳真菌:霉菌:青霉菌,毛菌(有“霉”都是霉菌酵母菌(有液泡) 3/ 8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十八个专题复习笔记(超强)

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计算 先用O2的量进行计算 (二)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糖类作为反应物)(兼性厌氧型)(1)CO2>O,O2=O 只进行无氧呼吸 (2)CO2>O2>O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进行 (3)CO2=O2 只进行有氧呼吸 (4)CO2=酒精只进行无氧呼吸 (5)CO2>酒精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存在 在反应式中—写能量产物—写ATP 二、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遗传物质确定):旱生<水生阴生<阳生 (二)环境因素 1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对植物是主要因素) 2 氧气浓度(氧分压)

有氧呼吸CO2的释放量=有氧呼吸O2的吸收量 A点只进行无氧呼吸,AD段(除A点)有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减弱 B点是E点CO2释放量的2倍,E点表示有氧呼吸,CO2释放量=无氧呼吸释放量 D点只进行有氧呼吸 S(AEGD)为呼吸作用中CO2总释放量 S(AEF)=S(ADF)=无氧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 C点CO2释放量最少,有机消耗量最少 ◆贮藏水果:低氧,低温(4℃)、适宜的湿度 ◆贮藏种子:低氧,低温、干燥 三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的实验(对比实验,没有对照组,只有实验组)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兼性厌氧型(可在成熟的葡萄皮上寻找) 2、CO2的检测: 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BTB试剂)蓝→绿→黄

3、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酸性溶液 与乙醇反应变灰绿色 4甲装置仲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 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 2)装置中的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 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B瓶中的酵母菌消耗B瓶中的氧气,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四、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1、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目的是抑制厌氧细菌的无氧呼吸 2、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其原理:先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3、花瓶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有利于吸收矿质元素 4、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细胞酒精中毒 5、慢跑:防止剧烈运动产生乳酸 重复实验作用:避免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用死种子或不放生物的目的: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 五、实验设计和变量控制 1、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自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

专题一、基因工程知识点归纳

专题一基因工程 一【高考目标定位】 1、专题重点: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程序四个步骤;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疗等面的应用;蛋白质工程的原理。 2、专题难点: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 因;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基因治疗;蛋白质工程的原理。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考纲知识梳理】 第1节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教材梳理: 知识点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注意:对本概念应从以下几个面理解: 知识点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核酸切酶——“分子手术刀” (1)限制性切酶的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来的。 (2)限制性切酶的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能将每一条链上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切开。(3)限制性切酶的切割式及结果:①在中心轴线两侧将DNA切开,切口是黏性末端。②沿着中心轴线切开DNA,切口是平末端。 2.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 (1)来源:大肠杆菌、T4噬菌体 (2)DNA连接酶的种类: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 (3)作用及作用部位:E.coliDNA连接酶作用于黏性末端被切开的磷酸

二酯键,T4DNA连接酶作用于黏性末端和平末端被切开的磷酸二酯键。注意:比较有关的DNA酶 (1)DNA水解酶:能够将DNA水解成四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成膦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 (2)DNA解旋酶:能够将DNA或DNA的某一段解成两条长链,作用的部位是碱基和碱基之间的氢键。注意:使DNA解成两条长链的法除用解旋酶以外,在适当的高温(如94℃)、重金属盐的作用下,也可使DNA 解旋。 (3)DNA聚合酶:能将单个的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DNA长链。(4)DNA连接酶: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双链DNA的缺口。注意比较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异同点。 3.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 (1)分子运载车的种类:①质粒:常存在于原核细胞和酵母菌中,是一种分子质量较小的环状的裸露的DNA分子,独立于拟核之外。②病毒:常用的病毒有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2)运载体作用:①是用它做运载工具,将目的基因转运到宿主细胞中去。②是利用它在受体细胞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 (3)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在宿主细胞中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②有多个限制性切酶切点③有一定的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思维探究:知识点3、4、5主要是介绍DNA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本工具及其作用。限制酶──“分子手术刀”,主要是介绍限制酶的作用,切割后产生的结果。在这部分容学习时,应关心的问题之一是:限制酶从哪里寻找?我们可以联想从前学过的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而认识细菌等单细胞生物容易受到自然界外源DNA的入侵。那么这类原核生物之所以长期进化而不绝灭,有保护机制?进而联想到可能是有什么酶来切割外源DNA,而使之失效,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这样就对“限制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 输车”的学习容,不能仅仅着眼于记住这几个 条件,而应该深入思考每一个条件的涵,通过 深思熟虑,才能真正明确为什么要有这些条件 才能充当载体。 教材拓展: 拓展点一限制酶所识别序列的特点 限制酶所识别的序列的特点是:呈现碱基互补对称,无论是奇数个碱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实验专题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围绕一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少讲精练 坚持二原则:充分利用教材与学生已有的资料; 充分研究海南生物高考考纲与高考真题 明确三(考试)方向:实验设计(整体); 实验分析(现象结果); 实验评价(方法过程) 第1讲必修教材实验概述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 (2)转动[7]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11]光圈和[13]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2]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在显微镜操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①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正比或反比),物镜 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正比;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如果某显微图标明“放大倍数:640”,这里的“640”是 指长度(长度或面积)放大了640倍。 ②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若希望把视野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 央,应将玻片移向左上方。 ③异物位置的判断:异物存在的位置可能在玻片标本、目镜、物镜等;转动目镜,异物不动,转动转换器,异物仍在,则异物可能在玻片标本。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目的要求: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如酵母菌、水绵、叶的保卫细胞、蛙的皮肤上皮细胞等),比较几种细胞的异同点。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 临时装片的制作(以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为例) 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目的要求:①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②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1.实验原理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它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二者就会逐渐分离开来。 2.选材 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外(内或外)表皮作实验材料,理由是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注意所选细胞必须为有大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否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3.方法步骤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用低倍镜观察细胞中紫色的液泡的大小及原生质层的位置)→滴加蔗糖溶液(注意从盖玻片一侧滴入,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液泡变小,细胞液颜色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大小基本不变)→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用清水做复原试剂) (1)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外因是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内因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同。 (2)相对细胞膜,细胞壁具有什么特性?全透性。 (3)实验常用0.3g/mL的蔗糖溶液。若浓度过高,细胞质壁分离速度很快,但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若浓度过低,则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或速度太慢。 (4)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尿素等也能导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但随后植物细胞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目的要求: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1.实验原理: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液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材料: 可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3.实验步骤: 取材制片→水解(用8%的盐酸溶液)→冲冼涂片→染色→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观察)(1)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①载玻片要洁净,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测试及答案2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及答案(二)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发酵工程 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以下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合成ATP的途径总相同,但ATP的用途可以不同 B.若人成熟的红细胞中含氧量增多,则产生ATP增多 C.细菌中ATP只能依靠无氧呼吸产生 D.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总处于动态平衡 2.某植株在黑暗处每小时释放0.02 mol CO2,而光照强度为a的光照下(其他条件不变),每小时吸收0.06 mol CO2,若在光照强度为a/2的光照下,光合速度减半,则每小 时吸收CO2的量为 A.0 mol B.0.02mol C.0.03mol D.0.04mol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酶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都可以呈现紫色反应 B.酶催化的专一性表现在它对底物的选择具有专一性 C.酶催化反应产物对酶的活性不具有凋节作用 D.酶分子结构在高温、低温、过酸、过碱条件下均会受到破坏而使酶失去活性 4.某同学通过对下列四条不同曲线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通过甲曲线分析可知所得到这种细菌的产物是次级代谢产物 ②乙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 ③丙曲线中处于c点时,叶绿素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叶片开始变黄 ④丁曲线中处于d点时,植物生长素仍能够促进芽的生长 A.②④B.①④C.①③D.③④ 5.下图是有关生物的生理过程的描述,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A.图2中氧气浓度为b点对应值时,植物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 C.图3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pH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的影响 D.图4中a曲线表示变温动物;b曲线表示恒温动物 6.将一片新鲜叶片放在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得O2释放量如下表所示:对该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A.该叶片呼吸作用消耗O2的速度为0.2 μL·cm-2·min-l B.光强为2 klx时,光合速度与呼吸速度相等 C.光强为8 klx时,光合作用释放O2的速度为0.8 μL·cm-2·min-1 D.光强超过l0 klx后,光合速度不再提高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 【主要知识点梳理】 【习题巩固】 1.如图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e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 H、O、N B.f1、f2、f3……f n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具 有多样性 C.①②⑤分别指:糖原、淀粉、蛋白质 D.③和④的单体是核苷酸

2.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 B.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到50~65 ℃ C.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方法不相同 D.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 3.关于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真核生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外膜、内膜、基质和基粒上 B.与真核生物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中 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内膜、外膜和基质,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D.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均有叶绿体 4.动物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与其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光面内质网上有酶的分布 B.磷脂双分子层中的任何一层都是生物膜 C.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D.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糖脂和胆固醇等 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中合成的mRNA进入细胞质要跨过2层膜 B.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要跨过0层生物膜 C.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跨过4层生物膜 D.乙醇和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6.下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温度只影响图中②和③过程的速率 B.吞噬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① D.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③ 7.在新榨取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将成熟的花生种子的子叶做成临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橘黄色的颗粒;向新鲜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豆浆呈紫色;向马铃薯匀浆中滴加碘液呈现蓝色.上述实验现象证明梨汁、花生种子的子叶、豆浆和马铃薯中主要含有的有机物依次是( ) A.葡萄糖、蛋白质、脂肪、淀粉 B.糖类、蛋白质、淀粉、脂肪 C.淀粉、脂肪、蛋白质、淀粉D.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 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淀粉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B.糖原、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都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有机物 C.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体内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共同的终产物 D.在豌豆根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 9.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 C、H、0;C、H、O、N;C、H、O、N、P B.葡萄糖、蛋白质、DNA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麦芽糖、多肽、碱基 10.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 A.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1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选修3专题一(基因工程)综合测试题 附答案

选修3专题一(基因工程)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其作用是( ) A、将目的基因从染色体上切割出来 B、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核苷酸序列 C、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2、基因工程中常用细菌等原核生物作受体细胞的原因不包括( ) A、繁殖速度快 B、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C、多为单细胞,操作简便 D、DNA为单链,变异少 3、基因工程是DNA分子水平的操作,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限制酶只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 B、载体与目的基因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 C、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D、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入受体细胞需检测 4、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整合到棉花细胞中,为检测实验是否成功,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棉花植株是否有( ) A、抗虫基因 B、抗虫基因产物 C、新的细胞核 D、相应性状 5、转基因动物基因时的受体细胞是( ) A、受精卵 B、精细胞 C、卵细胞 D、体细胞 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应用中,对人类不利的是( ) A、制造“工程菌”用于药品生产 B、制造“超级菌”分解石油、农药 C、重组DNA诱发受体细胞基因突变 D、导入外源基因替换缺陷基因 7、作为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及理由是( ) A、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的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 C、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目的基因能够与其结合 D、它的参与能够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8、基因工程中常见的载体是( ) A、质体 B、染色体 C、质粒 D、线粒体 9、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Ser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10、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一)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一)1.(2015·吉林长春质检)下列有关激素、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 合成酶 B.动物激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但对生命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 用 C.神经递质的受体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蛋白质,能与递质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某 些离子的通透性 D.在发生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可迅速合成大量抗体 解析:选B。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A错误。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C错误。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 合成大量抗体,D错误。 2. 如图所示为不同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图中序号代表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B.②和④两种大分子可能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或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③可能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也可能是能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D.若①②③④均为多聚体,其构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有多样性 解析:选C。仔细读图可知:①可以是氨基酸或蛋白质,②④是糖类(单糖或多糖)或脂肪,③可以是核苷酸、核酸、磷脂或ATP等。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应为氨基酸, 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含有肽键的物质,不能检测氨基酸,A错误;②和④两种大分子可能是 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脂肪,而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其组成成分中含有N,故②和④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错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酶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大部分酶为蛋白质,小部分为RNA,ATP和RNA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C正确;若①②③④均为多聚体,则①为蛋白质、②④为多糖或脂肪,③为核酸,其 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有多样性,多糖等没有,D错误。 3.(2015·广西南宁、桂林、柳州、玉林高三适应性检测)研究发现乳白蚁肠道中含有 起保护作用的细菌,可阻止能杀死乳白蚁的真菌入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磷脂是组成乳白蚁和真菌的必需化合物 C.乳白蚁、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均无选择透过性 D.乳白蚁、细菌和真菌共有的细胞器具有单层膜 解析:选B。细菌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乳白蚁和真菌都是细胞生物,它们的细胞 膜上都含有磷脂;乳白蚁细胞没有细胞壁;乳白蚁、细菌和真菌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核 糖体没有膜结构。 4.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A、B、C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中单体a、b的结构可用d表示,人体中d的种类有4种 B.大肠杆菌细胞内单体c的结构可用e表示,e的种类约有20种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资料(详细)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资料 覆盖高考生物高频考点专题16个,每个专题有基础知识巩固和高考模拟练习两大部分,习题皆为精选。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基础知识 1.我们把糖类分成、和。单糖,如和,不能的糖。二糖可以被水解,1 分子二糖能水解为2 分子单糖,如蔗糖水解为和。多糖也可以被水解,1 分子多糖可以产生多个分子,如、水解后产生许多个分子。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单糖。由此可知,糖类的结构单元是。 2.生物体内另一种常见的二糖是,是由2 个分子组成的。 3.是稻米、面粉等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木材和棉花的主要成分。糖类以的形式贮藏在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和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 4.脂质也是主要由 3种元素组成的,不过其中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脂质包括、、、等。 5.蛋白质与糖类和脂质不同,通常不是。蛋白质的每种特定功能都与其有关。 6.不同的多肽,它们的差别在于。 种氨基酸任意组成的多肽种类实在是数不胜数。 7.蛋白质分子可由组成。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独特的,正确的结构是蛋白质表现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并不稳定,会随温度的升高发生改变,并且空间结构一旦发生,便会失去。这种现象就是蛋白质的。 二、高考模拟练习 1.细菌蛋白质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可通过肽链之间的二硫键维持稳定。已知不同的多肽产物可因分子量不同 而以电泳方式分离。下列图一左是一个分析细菌蛋白的电泳结果图,图中“-”代表没加还原剂,“+” 代表加有还原剂。还原剂可打断二硫键。“M”代表已知分子量的蛋白质,右侧数字代表蛋白质或多肽的相对分子量。根据左侧电泳显示的细菌蛋白质的结果,图一右列最能代表该细菌原本的多肽结构(注意:“-”代表二硫键)的图案是

201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资料(完整版)

201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单元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与核酸的比较 1.蛋白质与核酸的区别 2.蛋白质与核酸的联系 (1)DNA 、RNA 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2)DNA 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例1 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 、E 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细胞核中能发生E →G 的过程

②细胞质中能发生G→B的过程 ③B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可能导致生物膜的功能不同 ④E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因为B的排列顺序不同 ⑤E是人类的遗传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E为DNA,G为RNA,B为蛋白质。E→G过程为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G→B为翻译过程,主要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生物膜的功能与其中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DNA是人类的遗传物质。 答案 B 二、常考必记的颜色“反应”实验归纳 例2 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 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解析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甘蔗中含有的糖主要是蔗糖,但蔗糖不是还原糖,所以D项错误。 答案 D

专题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一、揭开“细胞间信息交流”之谜 大多数细胞膜上存在着“信号分子”受体、抗原结合点以及相关细胞识别位点,这就决定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功能。“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涉及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反应、细胞通讯等诸多内容,这也是近几年各地高考命题的热点。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种: 1.细胞间隙连接:是细胞间直接通讯的方式。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细胞。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细胞识别:是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上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甲细胞→乙细胞(靶细胞),如图所示,其中a为信号分子,b为受体。例如,精子和卵细胞。 3.信号分子:是细胞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如神经递质、激素和淋巴因子等)至细胞外,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并调节其功能。 信号分子的特点:①特异性,只能与特定受体结合;②高效性,几个分子即可发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③可被灭活,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被降解或修饰而失去活性,保证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和使细胞免于疲劳。 (1)激素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循环运送至全身,作用于靶细胞。其特点:①浓度低;②全身性,激素无选择地随血液流经全身,但只能与特定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③时效长,激素产生后经过漫长的运送过程才起作用,而且血流中微量的激素就足以维持长久的作用。 (2)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由神经末梢释放出来的小分子物质,是神经元与靶细胞之间的化学信使,其信息交流过程为: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组织液(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受体靶细胞(突触后神经元),即神经递质靶细胞。 应强调的是:受体存在于靶细胞的细胞膜或细胞内。水溶性信号分子,如水溶性激素等,不能穿过靶细胞膜,只能与膜受体结合,经信号转换机制,通过胞内信使或激活膜受体的激酶活性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脂溶性信号分子,如性激素等,可直接穿膜进入靶细胞内,与胞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表达。 例1 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信息交流的几种方式。则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神经递质释放和性激素信息交流的方式依次是( )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

盘湾中学200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学案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1) 【课题】生命的物质基础 【知识回顾】 一、绪论部分 1、生物体六大基本特征 (1)共同的 和 。 (2) 、应激性、生长现象、生殖与发育、遗传与变异 (3)适应一定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生物科学发展:经历了 、 、 三个阶段。 3、当代生物学的新进展表现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 二、生命的物质基础 1、 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必须元素[大量元素(主要元素、基本元素、最基本元素)、微量元素]; 非必须元素 2、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 )和有机化合物( )。 【知识网络】 【自主学习】 ⑴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何特点? ⑵水的含量、存在形式与代谢强度的关系,水对生物分布的影响,生物体内水的代谢。 ⑶各种无机盐对动植物体的作用 ⑷写出二肽分子结构式、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蛋白质分 子结构中有关计算 ⑸理解核酸的种类、结构、分布及作用。 【典型例题】 例1.下图中哪一曲线能正确地反映种子的含水量与呼吸作用强度之间 关系的曲线 ( )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元素组成 结构及特点 功能 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主要元素 念 现 性

例2.有关矿质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K+、Fe2+对光合作用没有影响,但能影响到植物的其它代谢 B.Mg是叶绿素的成分,缺Mg不能合成叶绿素,也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核酸等的成分,N素供应不足会使光合作用下降 D.P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如影响到能量转移过程、光合膜的稳定等 例3.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C X H Y N Z O W S(Z>12,W>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 下列对以上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该多肽时,至少需36个密码子 B.控制合成该多肽相应的基因中至少有36个碱基 C.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Z-12)个赖氨酸 D.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W-13)个天门冬氨酸 例4.脂类物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面是有关脂类物质生物学功能中,属于磷脂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 ) ①生物膜的重要成分②贮存能量的分子③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④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作用⑤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A.①③B.⑤C.①D.②④ 例5.(多选)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C.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例6.(多选)下列对蛋白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质B.细胞膜上起识别作用的是糖蛋白 C.激素都属于蛋白质D.体液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抗体属蛋白 例 ⑵肝脏功能弱的人不宜多食用_________的种子。因为肝脏功能弱,可使脂蛋白合成受阻,___________不能从肝脏顺利运出。 ⑶上述植物种子萌发时,吸胀吸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的种子,种子中有机物分解时耗氧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的种子。 ⑷大豆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将储存的蛋白质分解成______________,然后经过__________作用,其中_______________进一步转化为糖类。 【归纳总结】

《基因工程》专题

纤维素酶、果胶酶 植物组织培养 《基因工程》专题 知识概要 现代生物进展新技术的要紧内容确实是生物工程技术,它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四个方面。 Ⅰ细胞工程: 具体能够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知识网络如下: 概念: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 动物细胞工程: 核移植 胚胎移植 胚胎分割 一.植物细胞工程: (一)植物组织培养: 1.原理:细胞具有全能性 2.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3.过程:外植体 愈伤组织 根芽体、胚状体 植物体 4.应用: 快速繁育、培养无病毒植物、制成人工种子 药物、食品添加剂、香料、色素、杀虫剂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 1. 过程: 离体细胞 原生质体 新的杂种植物 2. 应用:培养作物新品种:如白菜 甘蓝、 土豆 西红柿 3. 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二.动物细胞工程: (一)动物细胞培养: 过程:原代培养 细胞株 细胞系 (1~10代) (40~50代) (无限制) 应用:生产生物制品、培养移植器官、检测有毒物质、用于研究

促融剂 生产(二)动物细胞融合: 过程:离体细胞杂交细胞 (三)单克隆抗体: 1.制备: 肿瘤细胞(利用其无限增殖) 杂交瘤细胞单一抗体效应B细胞(利用其产生单一抗体) 2.特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3.应用:用于治疗癌症。 (四)胚胎分割移植: 1.意义:加快优良种畜的繁育速度 2.过程: 激素促排卵体外受精促进分裂发育成胚胎移植到母畜体内(五)细胞核移植: 1.过程: A细胞 新的细胞 B细胞提供细胞质 2.实例:克隆羊~多莉 Ⅱ基因工程: 一.概念: 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不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内,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二.基因工程的差不多内容: (一)基因操作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 存在:要紧在微生物细胞中 作用和特性:一种限制酶只能识不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在特定 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种类:大约有200多种 切开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把两条DNA分子“缝合”起来,形成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3.基因的运载工具~运载体 (1)条件: ○1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和储存,便于目的基因的复制和储存; ○2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便于和目的基因连接; ○3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选择。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范文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六生物 1/ 8

与环境 2015 高考导航第 1 讲种群和群落考纲考频 1.种群的特征(Ⅰ)(2013·T7Ⅱ)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2014·T7Ⅰ)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014·T7Ⅰ) 4.群落的演替(Ⅰ)(2013·T7Ⅱ) 考情分析 1.趋势分析:(1)多以曲线和表格为媒介考查种群特征与种群数量增长规律。 (2)结合实例考查群落结构与演替。 2.备考指南:(1)构建种群特征概念模型、数量增长模型和生物种间关系模型,加深理解相关知识。 (2)比较法记忆种群的两种增长方式、群落的两种结构和两种演替类型。 [答案] □1 “S”型曲线□2 波动□3 初生□4 次生□5 年龄□6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7 迁入率和迁出率□8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9 物种组成□10 垂直结构(分层) [链接思考] 1.K 值与环境阻力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提示:呈负相关。 2.群落演替的动力是什么?提示: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真题自测] 判一判 (1)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2014 江苏,5AB)( ) (2)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2014 浙江,4C)( ) (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2014 江苏, 5D)( ) (4)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竞争加剧[2014 重庆,7Ⅰ(1)改编]( ) (5)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2012 全国大纲,4D)( ) (6)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2013 四川,6C)( ) 3/ 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