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OK镜的验配

OK镜的验配

OK镜的验配
OK镜的验配

4.3 OK镜的验配

二、课程设计

天津职业大学教师教案

第四章特殊隐形眼镜的验配

第四节OK镜的验配

一、什么是OK镜?

“O.K”的全称是“Orthokeratology”,中文称角膜塑形,OK镜即为

角膜塑形镜

。其对眼角膜施行塑形,是一个促使角膜形态逐渐向更为合理化变

形的程序化过程,严格讲并不是一个新技术,而是老技术开新花二、OK镜矫正近视的原理

角膜塑形镜是利用高透气性材料设计制造成

一种几何形状与人眼角膜前表面形态相逆的特

殊硬质接触镜(一般称为塑形镜,Ortho-K CL),

采用不同配戴方式戴在眼表面后,产生轻微压

迫,缓慢地改变角膜形状,促使角膜中央光学区

变平坦,从而降低近视度数和散光度数,并有效

矫治近视并控制其快速发展。它的诞生为青少年

近视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必须在医疗单位进行严格验配。

角膜塑性镜控制近视发展的疗效确切,但无法根治近视。临床结果表明大部分患者戴镜1年之后患者的眼轴长度(近视发展的重要因素)绝大多数没有增长,近视度数很少增加,相比之下,普通配戴框架眼镜与普通软性接触镜却未发现控制作用

三、角膜塑形镜配戴呢方式

配戴方式有两种,日戴或夜戴。我们的原则是近视475度以上的患者

均建议采用日戴方法。450度以内的患者,可夜戴、日戴弹性掌握。

戴镜三年以上的低度数患者建议改以日戴为主。故OK镜等于夜戴镜

的说法是错误的,必须因人而宜,权衡使用方法

四、角膜塑形镜的适宜人群:

1、要很好的裸眼视力的低度近视患者。

2、无角膜异常,如炎症、变性等,无眼睛其他疾病

3、理解角膜塑形镜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问题和矫治的局限性

4、动机明确并有非常好的依从性

5、一般7岁以上,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有家长监护

6、近视度数在0.75~6.00D左右,散光低于-1.75D,并为顺规散光。特别推荐-4.00D 以下,逆规效果一般差

7、角膜曲率范围41.00D~45.50为好,过大过小矫正困难

8、持续近视进展的少年儿童

9、有一定经济基础能承担治疗期间镜片和其他费用者

五、角膜塑形镜的不适宜人群:

答:1、对角膜塑形治疗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如不切实际地认为该方法能将近视治愈的患者

2、期望值过高,与角膜塑形镜的实际作用效果不符合

3、眼部疾患,如眼表面有疾病的患者,上皮细胞基质膜退化,内皮细胞退化,复发性上皮细胞点染和严重干眼的患者,感染、炎症眼病者等

4、屈光不正大于-6.00D,散光为逆规,散光度数大于-2.00不适合夜戴

5、有明显眼内散光的患者,以及那些屈光不正中的球镜与

柱镜比小于2的患者都需要谨慎考虑

6、瞳孔大的患者,特别是夜间瞳孔较大者

7、年纪小,自理能力差,个人卫生习惯差

8、不能完成随访操作者,配戴和随访依从性不良者。

六、戴框架眼镜好还是OK镜的对比:

框架眼镜能够提高矫正视力,但它没有控制其度数发展的作用,OK镜不但能够提高视力,而且可以对近视起到控制的作用。

OK镜的短期疗效显著,科学规范地应用能使一些近视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降低部分近视度数,显著提高视力,控制近视发展。目前,在防治近视、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方面尚无有效方法的情况下,角膜塑形术是一种可行的、能获得清晰裸眼视力的非手术矫正方法

七、OK镜配后的护理喻注意事项:

1、戴镜时注意分清左、右眼。镜片应戴在角膜正中。位置正确是

矫正效果的重要保证

2、将镜片置于专用镜盒内时,护理液要没过镜片。用自来水冲洗镜片时,务必安放防漏塞,以免镜片流失。清洗镜片时,镜片一定要冲洗干净,以免护理液对眼睛产生刺激。镜盒内护理液应每日更换,每周清洗镜片盒一次

3、遵医嘱按指定时间配戴,不可随意延长戴镜时间,及时更换镜片。初

戴时,会有轻度充血、流泪、异物感等现象,一般经1~3周即可适应,

症状消失

4、讲究卫生,规范操作,按时复诊。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或有其他疑问请

及时与医师联系,从速就诊

5、OK镜使用高分子聚合材料加工而成,虽然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也会在用力挤压下发生碎裂,因此亦属于易碎物品,须小心护理、妥善保管。

八、OK镜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OK镜使用不当时,则会引起角膜不良变形,角膜上皮损伤,角膜水肿,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改变,结膜充血等炎症反应,甚至出现角膜感染的严重并发症。如对产品质量,验配技术,对患者的指导监督及其依从性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并控制的话,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