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的习惯句式

古代汉语的习惯句式

古代汉语的习惯句式
古代汉语的习惯句式

古汉语常见的习惯句式

参考:《汉语精讲》(北大)、《古汉语语法十讲》(上海师大)、《古代汉语》(朱振家)、《古代汉语》(荆贵生)、《古代汉语教程》(南开大学)、《古汉语精要》(云南大学)

一些不同词性的词,按照句法规则,经常连用或配合起来使用,形成某些固定格式。习惯句式又叫“固定句式”、“凝固结构”。为便于阅读和解说,我们应熟悉它们。常见的习惯句式有以下几种:(一),含有疑问代词、语气词的固定结构:

1,如(若、奈)……何

“如、若、奈”为动词,表“办”“处置”“安顿”之意;“何”为疑问代词,做“怎么”“怎样”解。

该结构往往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例如:

1,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3,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4,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史记·滑稽列传》)

5,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6,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尽心上》)

有时候,“如(若、奈)……何”中间的成分可以省略,简化为“如(若、奈)何”,它可译为“怎么办”“怎么样”。

例如:3>、5>中的“可若何”“可奈何”均可译为“能怎么办”。

“如(若、奈)……何”还可做状语,表强烈反问语气,可译为“为什么”“怎么能”,经常出现的形式是“如(若、奈)之何”“如(若、奈)何”

例如:

1,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七十四章)

3,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左传·成公二年》)

2,……孰与……

此为一种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常用来表比较。“孰”为疑问代词,意为“谁”“哪一个”;“与”为介词,意为“同”。结构可译为“某同某相比,谁(哪一个)怎么样”或“某比起某来怎么样”。当“孰与”后即有比较对象,又有比较内容时,“孰与”可用“某同某相比,谁(哪一个)怎么样”解(1,2,句);当“孰与”后只有比较对象,没有比较内容时,“孰与”可用“某比起某来怎么样”解(3,4,句)。例如: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2,项伯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蔺列传》)

4,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史记·淮阴侯列传》)

有时,“孰与”可连接两分句,从而构成一种选择复句,意义近似于“与其……孰若……”,可译为“那里比得上”或“与其……,哪如……”。例如:

1,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

2,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清败类钞·冯宛贞胜英人于谢庄》)

“孰与”还可用作副词,表反问,可译为“怎么”。

例如:1,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哀公问于有若》

⊙附:“孰若”、“孰如”、“何与”、“何如”、“奚与”、“奚若”等都可以作此理解。(摘自朱振家)1,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童,孰若为一郎童耶?……”(《童区寄传》)2,昔周公以武王为兄,成王为君,伐纣有功,以亲辅政,执德弘深,圣恩博远,至忠至仁,至孝至敬。而摄事之日,四国流言,离主出奔,居东三年……今明公自视公德孰如周公?(《晋书·王豹传》)3,宣王曰:“古者所好,何与寡人所好?”淳于髡曰:“古者好马,王亦好马;古者好味,王亦好味;

古者好色,王亦好色;古者好士,王独不好士。”(《说苑·尊贤》)

4,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予秦地何如毋予?孰吉?”(《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薄疑归,言之媪也,曰:“卫君之爱疑奚与媪?”媪曰:“不如吾爱子也。”“卫君之贤疑奚与媪也?”

曰:“不如吾贤子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6,力谓命曰:“若之功奚若我哉?”命曰:“汝奚功于物而欲比于朕?”

3,何所V P

此为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何”为疑问代词,作谓语,“所”与其后之“VP”构成“所”字词组,作主语。此为一主谓倒装结构,译时可还原,即译为“所VP的是什么”,或干脆译为“VP什么”

例如: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乐府诗·集木兰诗》)

2,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世说新语·简傲》)

3,白雪纷纷何所似?(《世说新语·言语》)

4,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

4,何(奚)以……为

此为一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何、奚”是疑问代词,“以”是介词,“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此结构可译为“要……干什么”、“哪里用得着……”。(王念孙在《读书杂志》中已论及这种结构[《试论〈读书杂志〉在汉语语法学上的贡献》,扬州师院学报]。例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2,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见为?(《汉书·李广苏建传》)

3,夫颛臾,昔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4,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

有时,“何(奚)以……为”中的“以”可省略而成“何(奚)……为”,今译照旧。例如: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2,败军之将,被擒不速死,奚喋喋为?(邵长蘅《阎典史传》)

不但“以”可省略,“以”后的成分有时也可省略,形成“何(奚)以为”。今译照旧,只需将省略的意思补出即可。例如:

1,胜自砺剑,人问曰:“何以为?”胜曰:“於杀子西。”(《史记·伍子胥列传》)

2,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5,不亦……乎

这是一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亦”为副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整个结构可译为“难道不……吗”、

“岂不(是)……吗”例如:

1,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民以为大,不亦宜乎?(《孟子·梁惠王下》)

3,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孟子·离娄下》)

4,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5,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欧阳修《卖油翁》)

6,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史记·伍子胥列传》)

6,“得无……乎(耶)”、“无乃……乎”

此为两种表测度或反问的固定结构,语气近似,只是后者较前者语气更重,反诘意味更浓。前者通常可译为“莫非……吧”、“恐怕……吧”;后者通常可以译为“恐怕……吧”、“岂不是……吗”。例如:1,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2,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3,日饮食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左传·成公二年》)

6,居敬以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于·雍也》)

7,何……之有

这是一种表反问的固定结构。“有”为动词;“何”为疑问代词,作“有”的宾语;“之”为代词,复指前置的“何”。“何……之有”即“有何……”,可译为“有什么……呢”例如:

1,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2,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3,三害未除,何乐之有?(《晋书·周处传》)

4,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5,寇仇,何服之有?(《孟子·离娄下》)

与本句式相近的还有“……何有”,也表反问,可依据具体环境,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关系”

等等。例如: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论语·里仁》)

3,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4,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5,祁氏私有讨,国何有焉?(《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结构、用途同本句式类似的还有“何……之为”,这也是一种表反问的固定结构,“为”是动词,“之”

复指前置的宾语“何”。“何……之为”即“为何……”,直译为“还做什么……”通常可译为“还算得上什么……”、“还谈的上什么……”等。例如:

1,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何臣之为?(《左传·成公二年》)

2,是祸之也,何卫之为?(《左传·昭公元年》)

8,“何其……”、“何……之……”

这是两种意义相近的表感叹、反问的固定结构。前一句式中“何”为疑问代词,“其”为指示代词;后一句式中“何”为疑问代词,“之”为结构助词。两结构均可译为“怎么这么(如此)”、“为什么这么”。

例如:

1,自三代以下者,天下何其嚣嚣也。(《庄子·骈拇》)

2,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3,汝来何其晚也?(《史记·孔子世家》)

4,亡一羊,何追者之众!(《列子·说符》)

5,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吾君也?(《孟子·尽心上》)

6,何子求绝之速也?(《史记·管晏列传》)

7,何辞之鄙背而悖于所闻也?(《晏铁论·毁学》)

8,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滕文公上》)

古汉语中,除了这两种常见的固定结构外,有时还用“何如之……”和“一何……”表感叹、反问。

例如:

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2,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庄子·人世间》)

3,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论语·公冶长》)

(二),不含疑问代词的其它固定结构:

1,惟(唯)……为……

这是一种表强调的固定结构,“惟”为副词,表范围;“为”是助词,表判断。结构可译为“只有……

(才)是……”。例如:

1,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上》)

2,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子·公孙丑上》)

3,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孟子·滕文公上》)

4,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孟子·梁惠王下》)

5,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孟子·万章下》)

2,惟(唯)……所V P

一种表强调的固定结构,“惟”为副词,表范围;“所”为助词,与后面的成分“VP”构成“所”字词组。结构可译为“听凭……VP”、“随便……VP”。例如:

1,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2,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3,臣唯命所试。(《列子·汤问》)

4,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5,太祖尝赐诸子良马,惟其所择。(《周书·齐炀王宪传》)

3,惟(唯)……是(之、之为)……

此为一用代词“是”或“之”复指宾语前置的句式,“惟”或“唯”为范围副词,作状语,表动作性为对象的单一性和排他性。用来复指的除“是”“之”外,还有“之为”,这样就构成了本句式。“惟、唯”译作“只是、只有”,“之为”不必翻译。例如:

1,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僖公五年》)

2,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3,惟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

4,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5,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韩愈《答李翊书》)

4,……之谓……

这是一种表判断的固定结构。“谓”为动词;“之”为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结构可译为“说的(就)是……”、“便叫作……”。例如:

1,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下》)

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梁惠王上》)

3,《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5,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孟子·离娄上》)

6,《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论语·学而》)

5,有(无)以……

这是两种极为常见的固定结构。“有”“无”为动词,“以”为介词。结构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没有什么(可以)……”。例如:

1,河曲智叟无以应。(《列子·汤问》)

2,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离娄下》

3,吾终当有以活汝。(马中锡《中山狼传》)

4,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孟子·梁惠王上》)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6,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孟子·滕文公下》)

6,有(无)所……

这是两种由动词“有”、“无”同“所”字词组构成的固定结构。结构为动宾词组,通常可译为“有(所)……

的东西(地方)”、“没有(所)……的东西(地方)”等。例如:

1,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3,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荀子·劝学》)

4,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7,……所以……

与现代汉语表结果的连词“所以”不同,文言文中,“所以”通常是由助词“所”和介词“以”构成的固定结构,可表原因,又可表依据。通常可译为“……的原因(5—8句)”、“用来……的(方法)(1—4句)”

等。例如:

1,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公冶长》)

2,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孟子·离娄上》)

3,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孟子·滕文公上》)

4,使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5,故君子之所依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荀子·天论》)

6,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离娄上》)

7,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蔺列传》)

古汉语中“所以”也有作“因此”解,表结果的。例如:

1,吾闻卫世子不肖,所以泣也。(《韩诗外传》)

8,有……于此

这是文言文用来举例说明某个问题时常用的固定格式,翻译是不必照字面译作“有……在这里”,只需译为“比如有”或“假如有”。例如:

1,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孟子·梁惠王下》)

2,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孟子·滕文公下》)

3,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傳诸?使楚人傳诸?(《孟子·滕文公下》)

4,今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庄子·让王》)

文言文中除了“有……于此”外,也常用“(今)有……者”来引出作佐证的例子:如:

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孟子·滕文公下》)

2,今有受人之牛羊儿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孟子·公孙丑下》)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说 一、判断句 从表达的内容看,可分两种类型:“是非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1.是非判断句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可分为三个系列: (1)“……者……也” 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夫将者.,国之辅也.。(……者……也) 此谋攻之法也.。(……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者也) 粟者.,民之所种。(……者……) 刘备天下果雄(……) (2)“乃”,“为”系列。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惟(维)”等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 (3)副词系列。文言判断句,还常以“非”、“素”、“必”、“皆”、“诚”、“亦”等副词来表示,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又构成另一个系列: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和谓语间不是判断关系,不是同一类别或同一事物。一般可分为三类。 (1)谓语表示相似或比喻。译时可加判断词“是”,也可以加比喻词“象”。如: 视其行步,窃铁也;颜色,窃铁也。 故凡不学而无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潜水)者也。(2)谓语解释原因。如上述“因果判断句”,不另举例。(3)主语部分或谓语部分只突出了某一关键的词语,因而不能形成同一关系。译时,可补充必要成分。如:百乘,显使也(带领一百辆车的使臣是显贵的使臣)。夫战,勇气也(打仗是凭勇气的事)。 判断句 判断句是用句词或句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依靠判断动词“是”构成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文里只是个别现象,如:“不知木兰是女郎””同是天涯沦落人”。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句。文言中常有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②“……,……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古汉语的基本句型及其句式

古汉语的基本句型及其句式 第四讲古汉语的基本句型及其句式 古今汉语的句法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古汉语的句子类型就句子的语气和语调而言,也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类。古汉语的句子成分也同样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但是同中有异,古汉语的某些句式,某些说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了,或者被现代更为明确、严密的表达方式代替了。我们要特别注意古汉语的特殊句式,立足于“同” ,着眼于“异” ,才能事半功倍地掌握文言句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现将古汉语的四种基本句型及其句式,分别说明如下。 (一)陈述句——所谓“陈述句” ,即告诉别人一件事,表示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断定语气的句型。表示肯定语气的陈述句叫 “肯定判断”(肯定句);表示否定语气的陈述句叫“否定判断”(否定句)。肯定判断句和否定判断句,统称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主要是通过主语+判断词+判断词后面的宾语来表示的,形成“主词?(不)是?宾词”的句式。

但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 ,在文言文中一般不用作判断词,而是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这个、这里、这样”等。如“吾父死于是”的“是” ,即指代“捕蛇这个差使”。又如“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所以,善于使人民亲附的人,这才是善于用兵的人。)此句的“是”(这)字后面,用副词“乃” (才是)表示判断,这就清楚地表明这个“是”字是指示代词。在古汉语中用“者” 、“也”这两个虚词表示肯定判断,最为常见的肯定判断句式有三种:(1)“?者?”。例如:“粟者,民之所种。”(榖米是农民种的。);(2)“??也。”例如:“农,天下之本也。”(农业是国家的根本。);(3)“?者?也。”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上述的三种判断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 是?”的肯定判断句式。古汉语肯定判断句式中的“者”表示语音停顿,不是代词。“也”是语气词,表示一句话的完了。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两种表示肯定判断的特殊句式:一是用“乃” 、“则”、“即”、“皆” 等副词置于名词谓语前,表示肯定判断。例如:“当立者乃(应是)公子扶苏。”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就是)退。”// “梁父即(就是)楚将项燕。”// “环滁皆(都是)山也。”二是用“为” (是)作为判断词,表示肯定判断。例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婴闻之,橘生

古汉语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集锦

古汉语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集锦 一、判断句 1,者……也……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⑤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2.在主谓之间,用“乃、必、亦、即、诚、皆、则、素、悉、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用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斯是陋室《陋室铭》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这种句子跟白话文“……不是……”的句式相当。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二、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为乡里所患《周处》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构成“主语+见+动词+于+名词”的格式。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其它: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4.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二)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 (一)、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古汉语的常见句式

古汉语的常见句式 根据语气分,和现代汉语一样,古汉语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下面要讲的不是这类分类标准,而是根据常见的情况来分类。 一、判断句 1.主语后面用“者”,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 标准形式:……者,……也。 变化形式:……,……也。 ……者也。 ……也者,……者也。 例a.臣之所好者,道也。 b.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c.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2.意义上表判断 例:a.晋鄙,嚄啫宿将。 b.刘备天下枭雄。 3.用“乃”“即”“则”“为”“是”表判断例:a.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b.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 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e.巨是凡人。(“是”作判断动词从汉朝开始) 二、被动句 1.标准格式: 为……所…… ……为所…… 于、见、为、被 见……于…… 受……于…… 上述的词都是介词(只有“所”是助词,但中学生可以不理会它)例:a.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d.而君幸于赵王。暴见于王。 e.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f.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古汉语不多见) g.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h.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2.意义上表被动 无明显标志,但从语境上可以判断。 例: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这一种考得较多,要留心辨认。 三、疑问句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 疑问词{ 疑问语气词:乎诸欤耶(与邪) 否定词:不毋无勿弗未否非莫 例:a.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b.若不阕秦,将焉取之?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与妻书》) e.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f.孔子曰:“何陋之有?” 反问、设问,在句式上都属疑问。 四、否定句 文言文中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副词。 例:a.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c.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整理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一)宾语前置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2、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 之家。 3、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不拘于时,学于余。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 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之谓我爱宜乎) ④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乌纱之横,皂隶之俗甚矣!) 二、定语后置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精技击之少年) 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太子及宾客) 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好事之少年)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古代汉语特殊句型

宾语前置句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一、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 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自”,放在动词“信”的前面。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忌不信自”。 3、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这是否定句。它的主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宾语“我”也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 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 ②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的”宾语,前置到“操“的

(完整版)古汉语特殊句式及例句

古汉语特殊句式及例句 一、判断句形式及例句 1.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可以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者,……也"系列:"……者,……也"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 ②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者也) ③栗者,民之所种。(……者,……) ④虢,虞之表也。(……,……也) ⑤忠义者圣贤家法。(……者……) ⑥刘备天下枭雄。(……) 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即"、"则"、"是"、"非"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④翩翩两骑来是谁? ⑤审谛之,顿非前物。 二、被动句的形式及例句 1、“于”字句:①而君幸于赵王。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为”字句: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为……所”式:①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3、“见”字句: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见……于”式: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三、省略句形式及例句。 ⑴主语和谓语的省略。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省谓语、主语] ⑵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⑶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①(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②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③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⑷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①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③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⑸分句的省略 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四、倒装句式 (一)宾语前置句的形式及例句

古代汉语常见句式

古代汉语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指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句子,在文言文中,一般是指以名词或名词短语做谓语表示判断的语言形式,主谓语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等,可以通过判断式来表现判断。 1、基本形式: “……者,……也。”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南冥者,天池也 2、变化形式: A.“……者……。” 例如:叫冤者,妇人。 陈轸者,游说之士 B.“……也。” 例如:张衡字子平,南阳西鄂人也。 贡之不入,寡人之罪也 C.“……者也。” 例如:城北徐公,齐之美丽者也 D.“者”、“也”均不用的: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夫鲁,齐晋之唇。 3、主谓句间用“乃”、“为”、“则”、“诚”、“即”来表示判断(但它们不是判断词). 例如: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卿为清望官。

③、心之官则思。 ④、……周文元,即今累然在墓者也。 ⑤、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4、用“是”表判断,是汉代以后的用法,这以前文言句中的“是”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复指上文,一般作判断句的主语。 A、“是”不作判断词的:例如: ①、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②、是障之也。(《召公谏厉王止谤》) B、“是”作判断词的:例如: ①、巨是凡人。 ②、问今是何世。 ③、不知木兰是女郎。 ④、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5、否定句中的“非”,表示否定判断,但也不是判断词.例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②、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练习: 1、下列句中,与其它各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①、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②、亚父者范增也。 ③、粟者,民之所种。 ④、梁,吾仇也。 ⑤、唐南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古代汉语越王勾践世家选段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总结归纳完整版

古代汉语越王勾践世家选段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总结归 纳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句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戹乎”句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句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1、越复伐吴。复,副词,又。 2、吴士民罢弊。罢,通“疲”,疲惫。 3、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肉、膝,名词作状语,译为“把肉(袒)、用膝(行)。 4、孤臣惟命是听。命,宾语前置。 5、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虚词用法) 6、且夫君王蚤朝晏罢。蚤,通“早”,早晨。 7、范蠡乃鼓进兵。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8、不者且得罪。不,通“否”,否则。 9、吾置王甬东。省略句,“甬东”前省略了介词“于”。(省略句) 10、君百家。君,名词用作动词,做……君。 11、吾无面以见子胥也!判断句,用“也”表判断。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1.死古:①丧失生命②尸体今:单指丧失生命 2.大古:通“太”,如姜太公今:指大小之大 3.布古:本义是麻布今:发布,宣布;陈列,展开 4.尝古:曾经今:品尝 5.听古:张口笑的意思今:用耳朵感受声音 6.意古:①心意②预料,猜想今:意思 7.亦古:胳肢窝今:副词,作“也”讲 8.欲古:欲望,中性词今:贪欲,情欲,物欲,多用于贬义 9.取古:获取猎物或抓获俘虏时,断取左耳今:指获取,求取,嫁娶等义 10.属同“嘱”古:连接今:嘱托,请托 11.不古:本义指花萼今:指否定 12.君古:①指古代帝王、诸侯②统治今:敬词,对对方的尊称 13.面古:以背相向,反手缚于背后今:脸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 例如,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 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做主语。知:通:智”,聪明智慧。名词活用为动词,做谓语。 2.是进亦忧,退亦忧。 (《岳阳楼记》) 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做主语。二、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

四、主谓倒装句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如: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 “足鸡豚”是“鸡豚足”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鸡、猪丰足”。 2.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位于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即“你太不聪明了”。 3、昔者文王侵孟、克莒、举酆,三举事而纣恶之。文王乃惧,请入洛西之地、赤壤之国,方千里,以解炮烙之刑,天下皆说。仲尼闻之曰:“仁哉文王!轻千里之国而请解炮烙之刑。智哉文王!出千里之地而得天下之心。” 五、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

六、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则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麦于岐山之阳.阳:山的北面 B.既而弥月 ..不雨弥月:满月,整月 C.农夫相与忭.于野忭:喜悦 D.狱讼繁兴 ..而盗贼滋炽繁兴:多发 2、下列六句话,分编为四组,都体现作者关心百姓、与民共忧同乐思想的一组是() ①古者有喜,则以名物。 ②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③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④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贸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⑤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⑥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A、①③④ 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⑤⑥ 3.翻译划线的句子(10分) 1、亭以雨名,志喜也。(3分) 2、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3分) 3、则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4分)

古汉语特殊句式

古汉语特殊句式

————————————————————————————————作者: ————————————————————————————————日期:

古汉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 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 的区别。 例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2010届高考语文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二. 教学重、难点 文言句式和用法 (一)判断句(明确表示“是”或“非”的句子) 1.“者也”表判断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刘备,天下枭雄。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副词“乃”“亦”“即”“皆”“本”“必”等表判断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3)梁父即楚将项燕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环村居者皆猎户 3. 动词“为”“是”表判断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 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予非文人画士 (3)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二)被动句(受动者作主语的句子) 要素:受动者、动作、被动词、施动者 1.“为所”表被动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为”表被动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于”表被动 (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2)而君幸于赵王 (3)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4.“见”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见、于”表被动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被”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7. 意念被动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亡。 倒装(变式)句 (和现代汉语语法相对而言) (三)宾语前置句(置宾语于谓语前) 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古汉语中常见否定词(否定副词)] 不、毋、未、莫、弗、非、匪、靡、罔、无、勿 [古汉语中常见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余、予、朕、自、己 第二人称:尔、汝、若、而、乃 第三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 注意: ①“之”和“其”在某些语境中可以灵活地用作第一、二人称的代词。 ②“相”和“见”经常用在宾语前置句中。 2.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汉语中常见疑问代词] 何、谁、孰、曷、安、胡、奚、焉、恶 3. 介词(多为“以”)宾语前置句 (1)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2)一言以蔽之 (3)夜以继日静以修身一以贯之 (4)是以(因此)何以(凭什么) 4.“之”、“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唯余马首是瞻 (3)无乃尔是过与? (4)唯弈秋之为听。 (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 (四)定语后置句(置定语于中心语后) 模式:名词+(之+)……(者) [中心语] [定语]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古代漢語的特殊句式?a?a判斷句、被動句 一、判斷句 1、性質 2、基本特點 3、主要形式 4、表達功能 5、關於?°是?±、?°為?± 1、性質 名詞謂語句 判斷屬性或類別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左傳?¤隱公元年》)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柳宗元《捕蛇者說》) ?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勸學》) 2、基本特點: 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 ?賈生洛陽之少年(《賈誼論》) 3、主要形式(4種) 1>?°?-?-者,?-?-也?±類 2>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 3>在主謂語之間加?°則、即、誠、乃、皆、必、宜、亦?±等副詞,加強判斷,突出語氣。 4>表否定判斷,在主謂語之間加否定副詞?°非?±。 1>“……者,……也”類 “者”表示提頓,“也”加強判斷句的肯定確認語氣。 ①“……者,……也” ②“……者,……” ③“……,……也” ④?°?-?-,?-?-者也?± 比較:?°者?±字用法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記?¤項羽本紀》)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史記?¤陳涉世家》)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史記?¤管晏列傳》)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客何為者)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2>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 ?賈生洛陽之少年(《賈誼論》) ?此人(屠者朱亥)力士 (《史記?¤魏公子列傳》) 3>在主謂語之間加“則、即、誠、乃、皆、必、宜、亦”等副詞,加強判斷,突出語氣。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梁父即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前出師表》) ?吾(新垣衍)乃梁人也(《史記·魯仲連列傳》) ?是皆秦之罪也 (《戰國策·秦一·蘇秦始將連橫》)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記·項羽本紀》)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史記·陳涉世家》) ?此宜禽獸夷獄所不忍為(《柳子厚墓誌銘》) ?汝誠人邪(《段太尉逸事狀》) 4>表否定判斷,在主謂語之間加否定副詞“非”。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孫子·謀攻》) ?(惠子對莊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秋水》) 4、表達功能(表示的意義) 1>表解釋或分類。這是判斷句的基本功能。 2>表比喻。 3>表複雜的解釋說明的內容。 ?人有亡鈇(音膚,斧頭)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顔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自己的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的现象。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很普遍,例如《左传·成公二年》:“从左右,皆肘之。”其中“肘”本是名词,在句中临时充当动词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指某些名词临时转化词义取得动词性质的现象。其类型有四: 1.事物——成为该事物: 微禹,吾其鱼乎!《左传》 则蚓而后可者也。《孟子》 2.事物——以该事物为工具的动作: 从左右,皆肘之。(用肘制止)《左传·成公二年》 范曾数目项王。(用眼睛看、示意)《史记·项羽本纪》 3.事物——以该事物为对象的动作: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史记·留侯世家》 4.方位——向该方位移动: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为西。《史记·项羽本纪》 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候雁北。《吕氏春秋》 二、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往往可以直接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这和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需要借助介词的帮助才能充当状语的情况不同。有些著作把名词作状语称为名词用作副词。其类型主要有四: 1.比喻动作的状态。例如: 豕人立而泣。《左传·庄公八年》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战国策·秦策一》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首功:谓以斩获敌首计功)《战国策·赵策三》文史、星历……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司马迁传》 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汉书·鲍宣传》 3.表示动作凭借工具、依据或进行的方式等。例如: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橐:盛物的袋子)《战国策·秦策三》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臣:指田延年。)《汉书·霍光传》 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译:没有表扬奖赏的勉励,没有刑法的威严震慑,抛开权势、放弃法治,让尧、舜挨家挨户、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辨析道理,那么他们连三家人也治理不了。)《韩非子·难势》

浅谈古汉语“A而B之”句式

浅谈古汉语“A而B之”句式 发表时间:2013-04-03T13:38:05.59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左元芹顾军[导读] 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常说到:“大而言之”、“小而言之”、“广而言之”、“简而言之”、“推而广之”、“总而言之”等等,这种“*而*之”句式是人们从古代汉语中承袭沿用的一种很有生命力的语言格式。左元芹顾军 摘要: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常说到:“大而言之”、“小而言之”、“广而言之”、“简而言之”、“推而广之”、“总而言之”等等,这种“*而*之”句式是人们从古代汉语中承袭沿用的一种很有生命力的语言格式。本文针对古汉语中的这一句式,浅要探究了该句式中“而”、“之”的职能,A、B 项的词类活用,A、B项的扩展形式这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古汉语;“A而B之”句式;“而”、“之”的职能;A、B项的词类活用;A、B项的扩展形式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常说到:“大而言之”、“小而言之”、“广而言之”、“简而言之”、“推而广之”、“总而言之”等等,这种“*而*之”句式是人们从古代汉语中承袭沿用的一种很有生命力的语言格式。探索并掌握它在内容及形式上的规律及特点,对于正确分析和运用这种语言格式,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肤浅的探析。为便于说明问题,这里把这种形式称为“A而B之”式。 一、“而”、“之”在句式中的职能 在古汉语中,“而”的基本职能是把两种行为或性质联结在一起。“之”字常常用来做代词、助词等。当“而”与“之”被用在同一个句子中构成“A而B之”格式时,“而”就只做连词用,“之”只做代词用。下面根据“而”字做连词所连接A、B项的关系分别举例说明这种情况。 (1)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韩愈《原毁》) (2)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苏轼《石钟山记》) (3)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4)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上举四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为并列关系,A和B项没有偏正主次之分,意思是平列的。例(1)“而”译为“并且”,其余三例中的“而”可不译。“之”在各例中均做代词,例(1)“之”代“吾说”,例(2)“之”代石声,例(3)“之”代“丘”,例(4)“之”代荆州。 (5)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李渔《芙蕖》)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7)亚夫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史记?项羽本纪》) (8)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史记?项羽本纪》) (9)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左传?定公四年》) (10)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11)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12)有闻而传之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察传》) (1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上举诸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是顺承关系,句中的A和B构成一个连动式,意思是相承或相关。例(5)中“而”译为“并且”,例(6)(7) (9)(10)中“而”可不译,例(8)中“而”译为“着”,例(11)(13)中的“而”译为“就”。“之”字在例(5)中代荷花,例(6)中代朽木,例(7)中代楚人,例(11)中不成列的敌人。这些均可译为“他们”。例(10)(12)中指代的事物,可根据上下文意翻译。 (14)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说苑?奉使》) 上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为假设关系,“而”用在前一个分句的主谓之间,它所在的分句具有假设意义,后一个分句表示推论结果。“而”译为“如果”、“之”的指代对象可根据上下文意翻译。 (15)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墨子?奉使公输》) (16)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马中锡《中山狼传》) (17)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史记?项羽本纪》) 上举三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是转折关系,A和B意思相对或相反。“而”译为“反而”。“之”字在例(15)中代宋国,译为“它”,在例(16)中代东郭先生,例(17)中代刘邦,译为“他”。 (18)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蒲松龄《促织》) (19)舟人大恐。徐而察之……(苏轼《石钟山记》) (20)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21)樊哙谢,起,立而饮之。(《史记?项羽本纪》) (22)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梁惠王上》) 上举诸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是偏正关系,连接状语A和中心词动词谓语B,A修饰B。例(18)(19)(20)中的“而”表示动作的情态,译为“得”,例(21)(22)(23)中“而”表示动作的方式,译为“着”。“之”字在例(18)中代蟋蟀,例(19)中代恐惧的声音,例(20)中代酒,这些均译为“它”。 二、A、B项的词类活用 一般地说,在“A而B之”格式中,连词“而”的前项A和后项B都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A、B项是名词或形容词,那么它在此格式中将被活用为动词,其中B项活用的词,往往表示使动或意动用法。 (24)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下》) (25)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6)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说 一、判断句 从表达的内容看,可分两种类型:“是非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1.是非判断句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可分为三个系列: (1)“……者……也” 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夫将者.,国之辅也.。(……者……也) 此谋攻之法也.。(……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者也) 粟者.,民之所种。(……者……) 刘备天下果雄(……) (2)“乃”,“为”系列。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惟(维)”等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 (3)副词系列。文言判断句,还常以“非”、“素”、“必”、“皆”、“诚”、“亦”等副词来表示,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又构成另一个系列: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且相如素.贱人。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亦.妄人也已矣。 2.因果判断句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肯定或否定。“因果判断”表达的意思是“……是因为……”,或“……的原因是……”例如: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橘柚生于江南,而民(各地的人)皆甘之于口,味同也.(是因为人们对味道的感觉相同)。 从表现的形式看,可分三种类型:“一般判断句”,“简略判断句”和“特殊判断句”。 1.一般判断句指有判断标志的判断句,以上例子都是有判断标志的句子,不另举例。 2.简略判断句简略判断句包括两类,一类是无任何上述标志的判断句,一类是省略主语的判断句。例如: 荀卿,赵人。 夫鲁,齐、晋之唇。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