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键元器件控制要求

关键元器件控制要求

关键元器件控制要求
关键元器件控制要求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编号:SC3/01-0102-0105:2009

电线电缆类产品类产品关键原材料定期

确认检验控制要求

(工厂界定码0102-0105)

第 1 版第0次修订

1.目的

为方便认证申请人、制造商、生产厂了解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关于电线、电缆类产品关键原材料定期确认检验的工厂检查内容,特制订本要求。2.内容

2.1关键原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要求

2.1.1矿用橡套软电缆类产品关键原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要求

2.1.2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线电缆类产品关键原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要求

2.1.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线电缆类产品关键原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要求

2.1.4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电缆类产品关键原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要求

.

注1:生产厂提供的关键原材料定期确认检验资料应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①.关键原材料供应商提供国家认可的自愿认证证书。

②.由第三方实验室或认证机构按照上述项目,可等同或高于上述标

准完成的检验报告。

③.由该认证工厂或原材料供应商按照上述项目,可等同或高于上述

标准完成的检验报告。

注2:认证工厂提供的关键原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报告应是原件,其内容应覆盖工厂认证产品所使用的绝缘料和护套料相应原材料标准的全项检验或相应产品标准中型式试验全项检验。

4、完成上述检验项目所依据的标准可等同或高于上述标准。

5、当检查员对关键原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报告及工厂用于认证产品的关键原材料产生怀疑时,可现场抽取产品送往3C指定实验室进行检验。

注1:原则上,成品确认检验不能替代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

注2:需定期确认检验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仅限于外购的零部件和材

.

料;对于自产的,工厂检查应覆盖到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生产场所、部门、活动。

注3:如工厂采购的是获得3C认证或国家认可的部件自愿性认证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只要这些证书有效,工厂即可不出示这些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检验报告。

注4: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的实施者可以是第一方(如成品生产厂、同一集团内的实验室等)、第二方(供应商)或有资质的第三方(如检测机构等)。

注5:未标年号的标准为现行有效的标准版本。

注6:上表中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的频次要求为最低要求。

注7:企业可以使用本表以外经确认能够符合相关控制要求的其他检测设备。

.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程序

质量体系文件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程序 发行部门:品质部 文件编号:YXD-QP-04 版本:A1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0年01月22日发布 2010年02月01日实施

一、目的

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保证关键元器件的产品质量持续达到认证产品要求。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 三、职责 品质部:负责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 采购部:负责要求供应商及时对检验或验证中出现问题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进行处理。 四、程序 4.1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 4.1.1对生产购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仓库保管员核对送货清单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 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 4.1.2检验员根据本公司检测能力,严格按照《进料检验规范》执行,在些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检测频率、 抽样方法、检测项目、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判断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对于无检测能力的项 目,由供应商自行检验或验证,并提供相关的检测报告。对重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并且本身是 生产厂家的,本公司要求其提供产品的检验标准,若是中间商的则要求提供质量保证协议、每批产 品的检验记录、合格证明等文件。一般的关键元器件除本公司内部检验外,只需要求提供质量证明,并填写《IQC检验报告》。 仓库保管员根据合格记录或标识办理入库手续; 验证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签,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采购及时跟进不合格品的处理. 4.1.3紧急放行 当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在可追溯的前提下,由生产车间填写《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入经生产负 责人批准后,一联留存,一联交品质部,一联交仓库。 仓库保管员根据批准的《IQC检验报告》按规定数量留取同批样品送检,其余由检验员在领料单上 注明“紧急放行”后放行;车间在其后生产记录上也应注明“紧急放行”。 在放行的同时,检验员应继续完成该批产品的检验:不合格时品质部负责对该批紧急放行产品进行 追踪处理。 4.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 4.2.1关键元器件材料定期确认的项目及频次见附表一、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要求。 4.2.3委托定期确认检验 定期确认检验由提供该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来完成,若该供应商也无法完成,则委托

气动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共8页

第十三章气动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 气动执行元件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是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机构实现直线往复运动、摆动、旋转运动或冲击动作。气动执行元件分为气缸和气马达两大类。气缸用于提供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输出力和直线速度或摆动角位移。气马达用于提供连续回转运动,输出转矩和转速。 气动控制元件用来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和方向等,以保证执行机构按规定的程序正常进行工作。气动控制元件按功能可分为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 第一节气缸 一、气缸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安装形式 1.气缸的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13-1 普通双作用气缸 1、3-缓冲柱塞 2-活塞 4-缸筒 5-导向套 6-防尘圈7-前端盖 8-气口 9- 传感器 10-活塞杆 11-耐磨环 12-密封圈 13-后端盖 14-缓冲节流阀 以气动系统中最常使用的单活塞杆双作用气缸为例来说明,气缸典型结构如图13-1所示。它由缸筒、活塞、活塞杆、前端盖、后端盖及密封件等组成。双作用气缸内部被活塞分成两个腔。有活塞杆腔称为有杆腔,无活塞杆腔称为无杆腔。 当从无杆腔输入压缩空气时,有杆腔排气,气缸两腔的压力差作用在活塞上所形成的力克服阻力负载推动活塞运动,使活塞杆伸出;当有杆腔进气,无杆腔排气时,使活塞杆缩回。若有杆腔和无杆腔交替进气和排气,活塞实现往复直线运动。 2.气缸的分类 气缸的种类很多,一般按气缸的结构特征、功能、驱动方式或安装方法等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也不同。按结构特征,气缸主要分为活塞式气缸和膜片式气缸两种。按运动形式分为直线运动气缸和摆动气缸两类。 3.气缸的安装形式 气缸的安装形式可分为 1)固定式气缸气缸安装在机体上固定不动,有脚座式和法兰式。 2)轴销式气缸缸体围绕固定轴可作一定角度的摆动,有U形钩式和耳轴式。 3)回转式气缸缸体固定在机床主轴上,可随机床主轴作高速旋转运动。这种气缸常用于机床上气动卡盘中,以实现工件的自动装卡。 4)嵌入式气缸气缸缸筒直接制作在夹具体内。 二、常用气缸的结构原理 1.普通气缸 包括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气缸。常用于无特殊要求的场合。 图13-2为最常用的单杆双作用普通气缸的基本结构,气缸一般由缸筒、前后缸盖、活塞、活塞杆、密封件和紧固件等零件组成。 缸筒7与前后缸盖固定连接。有活塞杆侧的缸盖5为前缸盖,缸底侧的缸盖14为后缸盖。在缸盖上开有进排气通口,有的还设有气缓冲机构。前缸盖上,设有密封圈、防尘圈3,同时还设有导向套4,以提高气缸的导向精度。活塞杆6与活塞9紧固相连。活塞上除有密封圈10,11防止活塞左右两腔相互漏气外,还有耐磨环12以提高气缸的导向性;带磁性开关的气缸,活塞上装有磁环。活塞两侧常装有橡胶垫作为缓冲垫8。如果是气缓冲,则活塞两侧沿轴线方向设有缓冲柱塞,同时缸盖上有缓冲节流阀和缓冲套,当气缸运动到端头时, 图13-2 普通双作用气缸 1,13-弹簧挡圈 2-防尘圈压板 3-防尘圈 4-导向套 5-杆侧端盖 6-活塞杆 7-缸筒8-缓冲垫9-活塞10-活塞密封圈11-密封圈12-耐磨环14-无杆 侧端盖 缓冲柱塞进入缓冲套,气缸排气需经缓冲节流阀,排气阻力增加,产生排气背压,形成缓冲气垫,起到缓冲作用。 2.特殊气缸 图13-3 薄膜气缸 1-缸体 2-膜片 3-膜盘 4-活塞杆

(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自动控制元件 2.输入信号是电枢电压a u ,输出信号是电机转角θ。绘出直流电动机动态框图,标出)(s I a , ),(),(s T s E em a 及扰动力矩)(s T c 。 3.绘出直流电动机电枢控制的调节特性和机械特性曲线,标出始动电压、理想空载转速和堵转转矩,标出电动机、发电机和反接制动状态。 4.直流电动机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优点:力矩大,控制容易。 缺点:有机械换向器,有火花,摩擦大,维护较复杂,价高,结构复杂。 5.电机铁心多用硅钢片叠压而成。采用片状材料的目的是什么? 减小涡流损耗 6.性能优良的永磁直流力矩电动机现在一般采用什么永磁材料? 钕铁硼 e t K K 、大,电枢扁平状。 7.与直流伺服电动机相比,直流力矩电动机的e K 、t K 有什么特点?电枢的几何形状有什么特点? 二.(20分) 1.异步电动机等效电路图中s s r 1'2上的热损耗表示什么?

2.简述两相对称绕组产生椭圆形旋转磁场的条件。 3画出两相电机幅相控制时的电路图。 3.磁场) F- =ω表示什么磁场?为什么? A sin(x t 4.绘出圆形旋转磁场时异 步电动机的两条典型机械 特性曲线(转子电阻大和小)。 5.推导两相伺服电动机传递函数) s s GΩ =,并说明其中的参数与静态特性曲线 ( U /) (s ( ) 的关系。

6.绘出三相异步电动机 从基频向下变频调速时 的机械特性。 7.异步电动机从基频向下变频调速时,若电压保持不变将产生什么现象?用公式说 明。 8.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转速是1450 r/min,电源频率50 Hz。这是几极电机? 为什么? 三、(7分) 1.简述永磁同步电机同步运行时的工作原理,画出必要的图形,写出电磁转矩公式。 2.写出磁阻同步电动机电磁转矩表达式并说明参数的含义。 3.哪种同步电动机不加鼠笼绕组就能 自行起动并具有较大的起动转矩? () 绘出它的机械特性曲线。

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791 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 1 概述 根据食品质量安全要求设置关键质量控制点,实行强化管理,使其处于受控状态,确保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2 职责 2.1 生产部负责工序质量控制和管理。 2.2 技术部负责工序质量检验。 2.3 生产工人负责严格执行操作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 3 关键质量控制点的确定 3.1 关键质量控制点按以下原则确定: (1)属于关键特性或导致致命缺陷的项目和部位; (2)工艺上有特殊要求或对后续工序有显著影响的部位; (3)质量信息反馈中问题严重的项目或部位。 3.2 关键质量控制点由生产部确定。生产部分析工序能力,找出影响质量特性的主要因素,编制关键质量控制点

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控制程序

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本公司来料、过程和成品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进行检验与验证,及时发现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入库、发生及流出。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过程及成品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 3.职责与权限 3.1生产部员工负责在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 3.2品质部负责对来料、过程及成品进行检验。 3.3技术部负责制定《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清单》,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有CCD光电转换主板、电源及电源线、电荷耦合器件以及外壳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4.定义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是指对产品的安全、环保、EMC和主要性能有较大影响 的元器件和材料。有时可能不仅限于认证实施规则中的 “关键零部件清单”。 5.工作程序 5.1 建立并保持关键件合格供应商名录。关键件应从经批准的合格供应商处购买,并保存关键件进货单,出入库单、台帐 5.1.1 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件的检验或验证进行控制,确保与采购控制要求一致,应保存相关的检验或验证记录。 5.1.2 选择合适的控制质量的方式,以确保入厂的关键件的质量特性持续满足认证要求,并保存相关的实施记录。合适的控制质量的方式可包括: a)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可为整机强制性认证承认认证结果的自愿性认证证书,工厂应确保进货时证书的有效性。 b)每批进货检验,其检验项目和要求不得低于认证机构的规定。检验应由工厂实验室或工厂委托认可机构认可的外部实验室进行。 c)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进行关键件定期确认检验。 5.1.3 供应商或客户交货时,仓管员按送货单或订购单查验物料是否为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并查验物料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等。初收无误后,把原物料整

鸡精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操作程序

鸡精、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操作程序 配料: 配料人员按照生产部下达的产品生产计划,根据不同标准配备好一定数量的所需物料。 1、将生产所需物料运到配料室,根据产品标准由小到大进行称量,500g以内物料用天平称量,5kg 以内物料用案秤称量,5kg以上用台秤称量。 2、主要物料称量顺序:I+G→香精→鸡膏→糊精→糖→淀粉→盐→味精 3、配料过程中应填写配料记录,详细记录每批产品的配料情况。 烘干: 1、将制好的粒料放入料车推入烘干室烘干,司炉工将炉温升到80℃左右时,开启热风机向烘干室送入热风,根据不同季节和空气湿度大小控制烘室温度。一般温度控制在70-100℃,烘干7小时后,将物料车推出进行筛选,由操作人员开启振动筛进行半成品筛选工作,经检验合格后,每袋按20kg/袋称重入库。 2、烘干过程中应填写关键过程控制记录,详细记录烘干室的温度和烘干时间。

鸡精、固态调味料工艺流程与操作程序 工艺流程: 鸡精、鸡味调味料: 配料(※)→搅拌、(制粒)→烘干(※)→筛选→称重→包装→检验→入库 复合调味料:配料(※)→搅拌→称重→包装→检验→入库操作程序: 一、配料:(※关键控制点) 1、原料验收合格。 2、配料人员按照生产部下达的产品生产计划,根据不同标准配备好一定数量的所需物料。 3、将生产所需物料运到配料室,根据产品标准由小到大进行称量,500g以内物料用天平称量,5kg以内物料用案秤称量,5kg以上用台秤称量。 4、鸡精、鸡味调味料主要物料称量顺序:I+G→香精→鸡膏→糊精→→淀粉→盐→味精 复合调味料主要物料称重顺序:I+G→糖→盐→味精 5、将配好的物料排放整齐,并注明数量、品名。 6、配料过程中应填写配料记录,详细记录每批产品的配料情况。 二、搅拌\制粒:

CCC关键元器件检验验证控制程序

CCC关键元器件检验验证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本公司来料、过程和成品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进行检验与验证,及时发现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入库、发生及流出。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过程及成品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 3.职责与权限 3.1生产部员工负责在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 3.2品质部负责对来料、过程及成品进行检验。 3.3工程部负责制定《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清单》。 4.定义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是指对产品的安全、环保、EMC和主要性能有较大影 响的元器件和材料。有时可能不仅限于认证实施规则 中的“关键零部件清单”。 5.工作程序 5.1建立并保持关键件合格供应商名录。关键件应从经批准的合格供应商处购买。并保存关键件进货单,出入库单、台帐 5.1.1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件的检验或验证进行控制,确保与采购控制要求一致,应保存相关的检验或验证记录。 5.1.2选择合适的控制质量的方式,以确保入厂的关键件的质量特性持续

满足认证要求,并保存相关的实施记录。合适的控制质量的方式可包括: a)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可为整机强制性认证承认认证结果的自愿性认证证书,工厂应确保进货时证书的有效性。 b)每批进货检验,其检验项目和要求不得低于认证机构的规定。检验应由工厂实验室或工厂委托认可机构认可的外部实验室进行。 c)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进行关键件定期确认检验。 5.1.3供应商或客户交货时,仓管员按送货单或订购单查验物料是否为关键 元器件和材料,并查验物料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等。初收无误 后,把原物料整齐排放于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待检区域,通知IQC进行来 料检验。 5.1.4 品质部IQC按公司来料检验标准及指导书的检验方式和内容进行检 验,并将检验结果如实填写在《来料检查报告》中。 5.1.5对公司无法检验的材料,要求供应商提供检验报告,由IQC依检验标 准进行确认。IQC检验完毕,将《来料检查报告》(注明是关键元器件 或材料)交主管审核做出合格或不合格判定,作为验收判定。 5.1.6IQC依检验结果,对物料做合格或不合格的标识,检验合格的来料由仓 管员办理入库手续。 5.1.7经检验之不合格品,IQC人员应填写《品质异常处理报告》经经理确认 后通知采购部,具体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实施。 5.1.8来料急需生产而来不及作检验时,由生产部提出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可 紧急放行,但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检验,并按规定对来料作好标识、记

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元件 一.(20分) 1. 1台永磁直流力矩电机,反电势系数),rad/s V/( 2=e K 摩擦转矩m N 2.0?=f T ,转动惯量3104-?=J kg ?m 2,电感02.0=a L H 。连续堵转时电流A 51=I ,电压V 201=U 。 (1)求机电时间常数m τ,电磁时间常数e τ,连续堵转的电磁转矩1T 。 答案:33e 1410s 510s 10N m m T ττ--=?=?=?,, (2)电枢电压2U =25V ,求起动时的输出转矩20T 和此电压对应的空载转速20ω。 答案:202012.3N m 12.3rad/s T ω=?=, (3)电机转速rad/s 103=ω,电磁转矩m N 23?=T 时,求电枢电压3U 和输出 转矩30T 。 答案:33024V 1.8N m U T ==?, (4)写出该电机的传递函数)(/)(s U s a Ω。 答案: (4) 2()0.50.5()(0.041)(0.0051)0.000020.041 a s U s s s s s Ω=≈++++ 2.输入信号是电枢电压a u ,输出信号是电机转角θ。绘出直流电动机动态框图,标出)(s I a ,),(),(s T s E em a 及扰动力矩)(s T c 。 答案: 3.绘出直流电动机电枢控制的调节特性和机械特性曲线,标出始动电压、理想空载转速和堵转转矩,标出电动机、发电机和反接制动状态。 答案:

4.直流电动机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 优点:力矩大,控制容易。 缺点:有机械换向器,有火花,摩擦大,维护较复杂,价高,结构复杂。 5.电机铁心多用硅钢片叠压而成。采用片状材料的目的是什么? 5.减小涡流损耗。 6.性能优良的永磁直流力矩电动机现在一般采用什么永磁材料? 6.钕铁硼。 7.与直流伺服电动机相比,直流力矩电动机的e K 、t K 有什么特点?电枢的几何形状有什么特点? 7.e t K K 、大,电枢扁平状。 二.(20分) 1.异步电动机等效电路图中s s r -1' 2上的热损耗表示什么? 答案.电机一相绕组产生的机械功率。 2.简述两相对称绕组产生椭圆形旋转磁场的条件。 答案.两相电流相位差:090θ<< 两相电压相位差90o,幅值不等。 3画出两相电机幅相控制时的电路图。 4.绘出圆形旋转磁场时异步电 动机的两条典型机械特性曲线(转子电阻大和小)。 5.推导两相伺服电动机传递函数)(/)()(s U s s G Ω=,并说明其 中的参数与静态特性曲线的关系。 答案: d (,)d T J U T t ωωω==?,

生产工艺操作程序关键控制点

生产作业控制制度 一、销售部依据市场需求及客户要求,下达《生产制造单》至生产车间。 二、技术部负责编制《产品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各工序操作员严格依据《产品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当因相关因素的改变而需更改《作业指导书》时,则依据《文件和资料控制制度》进行相应的更改。 三、设备质量的控制依据《生产设备控制制度》执行。 四、品管部负责跟进每一工序工艺执行情况,当发现有违反工艺操作或不规范操作时,应予以纠正。 五、品管部负责对每一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并负责对工序产品的放行。 六、对有技能培训要求的工序,应组织此类工序人员的培训、考核。只有经培训及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操作,定员定岗,品管部负责本工序人员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当发现人员质量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其作业,并提出人员培训申请,实施培训事宜。当因相关因素的改变而需更新岗位技能时,则对人员进行重新培训。 七、对特殊过程的控制应由具备资格的操作者完成,且定员定岗。 八、附相关文件: 《作业指导书》 《产品工艺流程图》 《批生产指令》 《批生产记录(生产前)》 《批生产记录(生产中)》 《工艺流程图》 《配料操作规程》 《灌装/包装操作规程》

洗发液生产作业指导书 (操作过程控制) 一、生产前的准备: 1、清洗加热搅拌机,搅拌机干净后,才可生产。 2、清洗生产用具、桶、铲、冲洗干净后,才可使用。 3、检查校正磅秤、衡器,正确无误。 4、测试纯水PH值应在之间,方可使用。 5、测试纯水电导率应在8以下,达标后才可使用。 6、检查原材料是否满足生产用量,才可生产。 7、检查电源、各种仪表应正常。 二、秤料规程: 1、纯水:按百分比计算,不得误差1%按配方比例加入。 2、原料:按百分比计算,按配方比例不得有任何误差。 三、生产操作: 1、将原材料加入搅拌机,搅拌15---20分钟,彻底均匀后,方可加入其它添加剂。 2、去离子水,按配方比例加入,在每分钟50---60转良好的搅拌下,使原料与纯水搅拌,边搅拌、边加热、加热75℃,然后关闭加热管。 3、在良好的搅拌下,恒温搅拌30分钟、化、杀菌。 4、将恒温后,开始降温,边搅拌、边降温。 5、冷至40℃后,加入防腐剂、香精、添加剂、搅拌30---50分钟均匀后,才送化验室检验,合格后才出料。进入静置室。 四、质量检验: 1、半成品未出料前检验PH值在6---7之间,才合格。 2、半成品离心,30分钟/2000转,,无油水分离现象,才合格。 3、泡沫测试在50以上,才合格。 4、粘度测试在7000以上,才合格。 5、耐热±40℃、24h,恢复室温后应正常,才合格。 6、耐寒—15℃、24h,恢复室温后,应正常。 7、细菌检验,培养48 n±37℃,应达到国家标准,才合格。 8、经检验合格后,才通知生产部分装车间灌装。 五、分装成品: 1、塑料瓶用乙醇消毒后,才可装成品。 2、塑料瓶应喷生产日期、保质期二年。 3、对不合格塑料瓶,一律不得装成品。 4、塑料瓶说明书、字迹不清楚一律不得装成品。 5、分装成品时,应凭化验室放得单,才可分装。 6、洗发液分装,瓶瓶过秤200ml,每甁秤量不得少于202g、只准多,不准少。 六、包装车间: 1、分装车间过好秤的成品,应盖好瓶盖,检验瓶外观应整洁。 2、大纸箱应检查与洗发液是否相符。 3、质检员检验包装应达到企业内控标准,才在合格证上签字放行。 4、包装完后,经质检员全部检验合格后,才可入库。

执行元件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基本要求

目录 执行元件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基本要求 (1) 1.执行元件的种类及特点 (1) (1)电气式执行元件 (1) (2)液压式执行元件 (2) (3)气压式执行元件 (2) 3.执行元件的特点及优缺点 (2) 4.系统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 (2) (1)惯量小、动力大 (2) (2)体积小、重量轻 (3) (3)便于维修、安装 (3) (4)宜于微机控制 (3) 执行元件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基本要求 执行元件是工业机器人、CNC机床、各种自动机械、计算机外围设备、办公室设备、车辆电子设备、医疗器械、各种光学装置、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录音机、摄像机、电冰箱)等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必不可少的驱动部件,如数控机床的主轴转动、工作台的进给运动以及工业机器人手臂的升降、回转和伸缩运动等所用驱动部件即执行元件。 该元件是处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械运行机构与微电子控制装置的接点(连接)部位的能量转换元件。它能在微电子装置的控制下,将输入的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例如电动机、电磁铁、继电器、液动机、油(气缸)、内燃机等分别把输入的电能、液压能、气压能和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由于大多数执行元件已作为系列化商品生产,故在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时,可作为标准件选用、外购。 1.执行元件的种类及特点 根据使用能量的不同,可以将执行元件分为电磁式、液压式和气压式等几种类型,如下图所示。 电磁式是将电能变成电磁力,并用该电磁力驱动运行机构运动。 液压式是先将电能变换为液压能并用电磁阀改变压力油的流向,从而使液压执行元件驱动运行机构运动。 气压式与液压式的原理相同,只是将介质由油改为气体而已。其他执行元件与使用材料有关,如使用双金属片、形状记忆合金或压电元件。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控制度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 控制度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控制度 1 目的 跟踪加工过程操作并查明和注意可能偏离关键限值的趋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工调整。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关键控制点的监控。 3 职责 生产科(车间)负责对(CCP)进行监控 4 程序精确的监控说明一个CCP什么时候失控,当一个关键限值受影响时,采取纠正行动,来确定问题需要纠正的范围。可以通过查看监控记录是否符合关键限值来确定。 监控计划监控计划包括四个部分: (1)监控对象: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评估(CCP)是在关键限值内操作的。 (2)监控方法: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测量(数量的关键限值)或观察方法进行监控,监控方法要迅速和准确。 (3)监控频率: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断的。 (4)监控人员:需受过培训,可以进行具体监控工作。 监控对象测量产品或加工过程的特性,以确定是否符合关键限值。 监控方法通常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用来提供快速结果,没有时间去做的分析实验,因为关键限值的偏差必须要快速地判定,以确保产品在销售之前已始采取适当的纠偏行动。监控频率监控可以是连续的或非连续的,如果可能应该连续监控。定期观察这些连续记录,必要时采取措施,这也是监控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发现偏离关键限值时,检查间隔的时间长度将直接影响到返工和产品损失的数量。在所有情况下,检查必须及时进行以确保不正常驻机构产品在交付前被分离出来。 监控人员实施一个计划时,明确监控责任是一个人重要的考虑因素,被分配进行CCP监控的人员可以是: (1)生产技术员。 (2)生产工人。 (3)监督员。 (4)维修人员。 (5)质检员。 由生产技术人员和监督员进行监控能连续观察产品和设备,能容易地从一般情况中发现发生的变化。负责监控CCP的人员必须: (1)接受CCP监控技术的培训。 (2)理解CCP监控的重要性。 (3)能及时地进行监控活动。 (4)准确记录每次监控工作。 (5)随时报告违反关键限值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纠偏活动。 监控人员的任务是指随时报告所有不正常的突发事件和违反CCP监控的记录和文件必须由实话监控的人员签字或签名。

电子元器件检验标准

《电子元器件进货检验标准》 一、芯片 1)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 2)封装正确,引脚完整,无断裂,无明显歪斜。 3)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4)抽取该批次的2到3块芯片使用,确保功能正常。 二、电阻 1)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 2)色环颜色清晰易于辨认,色环颜色与标称阻值相符,引脚无氧化、发黑;数字标注正确。 3)阻值与色环标识一致。 4)电阻无断裂,涂覆层脱落; 5)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6)用万用表测量阻值。 7)用30W 或40W 的电烙铁对电阻器的引脚加锡,焊锡应能完全包裹住引脚为合格。 三、电容 1)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 2)印字清晰,容量标识与标称容值相符短引脚端的PVC 封膜上应有“-” 标记,为电容负极,长引脚为正极;引脚无氧化、发黑; 3)电容无断裂无破裂,无涂覆层脱落,(电解电容)电解液无漏出。 4)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5)用万用表测量容值。 6)用30W或40W 的电烙铁对电容的引脚加锡,焊锡应能完全包裹住引脚为合格。 四、电感 1) 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 2) 电感无断裂,涂覆层脱落; 3) 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 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4) 抽取该批次的2 到3 块芯片使用,确保功能正常。 五、电桥 1) 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 2) 封装要光洁,无缺陷,无批锋;引脚无氧化,无机械损伤等现象。 3) 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 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4) 抽取该批次的2到3块芯片使用,确保功能正常。 六、二极管 1) 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 2) 印字清晰,引脚无氧化、发黑;

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控制程序

精心整理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本公司来料、过程和成品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进行检验与验证,及时发现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入库、发生及流出。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过程及成品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 3.职责与权限 3.1生产部员工负责在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 3.2品质部负责对来料、过程及成品进行检验。 3.3技术部负责制定《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清单》,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有CCD光电转换主板、电源及电源线、电荷耦合器件以及外壳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4.定义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是指对产品的安全、环保、EMC和主要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元器件和材料。有时 可能不仅限于认证实施规则中的“关键零部件清单”。 5.工作程序 5.1建立并保持关键件合格供应商名录。关键件应从经批准的合格供应商处购买,并保存关键件进货单,出入库单、台帐 5.1.1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件的检验或验证进行控制,确保与采购控制要求一致,应保存相关的检验或验证记录。 5.1.2选择合适的控制质量的方式,以确保入厂的关键件的质量特性持续满足认证要求,并保存相关的实施记录。合适的控制质量的方式可包括: a)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可为整机强制性认证承认认证结果的自愿性认证证书,工厂应确保进货时证书的有效性。 b)每批进货检验,其检验项目和要求不得低于认证机构的规定。检验应由工厂实验室或工厂委托认可机构认可的外部实验室进行。 c)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进行关键件定期确认检验。 5.1.3供应商或客户交货时,仓管员按送货单或订购单查验物料是否为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并查验物料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等。初收无误后,把原物料整齐排放于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待检区域,通知IQC进行来料检验。

自动控制元件部分课后题答案

自动控制元件 部分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直流伺服电动机 1-1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和控制电流由什么决定? 答:a :由T em =C m ΦI a 知电磁转矩由每极磁通量和绕组电流大小决定。 b :由T em =T 0 +T 2 =CmΦIa 控制电流由负载转矩(T 2)和空载转矩(T 0)大小 决定。 1-2当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负载转矩恒定不变时,控制电压升高将使稳态的电磁转矩、控制电流、转速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答:a :电磁转矩T em =T 0 +T 2可见电磁转矩也不变。由T em =C m ΦI a 知控制电流 I a 也不变 b :KeKt RaTem Ke Ua n -=知T em 不变可见U a 转速升高理想空载转速变大导致转速n 升高。 1-3已知一台直流电动机,其电枢额定电压Ua=110V ,额定运行时电枢电流Ia=0.4A ,转速n=3600rpm ,它的电枢电阻Ra=50欧姆,负载阻转矩To=15mN.m 。试问该电动机额定负载转矩是多少? 答:Ea= Ua- IaRa=110-0.4×50=90V Ea=Ce Φn, Ce=0.105Cm Cm Φ=0.2383600 0.10590n 105.0=?=?Ea T em =T 0 +T 2=CmΦIa→T 2=CmΦIa -T 0 =0.40.238=0.0952-15×10-3=80.2mN.m 1-6当直流伺服电动机电枢电压、励磁电压不变时,如将负载转矩减少,试问此时电动机的电枢电流、电磁转矩、转速将怎样变化?并说明由原来的状态到新的稳态的物理过程。 答:磁转矩T em =T 0 +T 2可见T 2 ↓电磁转矩也↓。由T em =C m ΦI a 知控制电流I a ↓

质量关键控制点操作控制程序

关键控制点操作控制程序 1.目的 为强化公司质量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水平,特制定本控制程序。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原辅料的控制、工艺(卫生)要求控制及包装物的质量控制。 3.职责 3.1采购部负责按相关标准或技术部要求选购合格的原辅料、包装物等。 3.2 生产部负责对采购到货的原辅料、包装物进行进货验证,按规定对以上物资进行入库验收、标识、防护及发放。 3.3技术部负责提供原辅料、包装物等物资的采购标准,对采购到货的原辅料、包装物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 3.4技术部负责按国家有关安全法规、标准要求选用合格的原辅料,对各工序制定作业指导书,明确操作及工艺卫生要求等。 3.5各生产车间负责按工艺技术文件要求使用原辅料,按规定对各工序的监控,保证各工序产品质量。 3.6各生产车间负责按工艺技术文件要求做好生产场所、设备的卫生控制。 4.工作程序 4.1原辅料的控制。

4.1.1技术部每年年初按规定向采购部提供当年产品生产所用的原料、辅料的采购标准,采购标准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 4.1.2采购部按规定进行原辅料的采购,不得采购腐败变质的原辅料。 4.1.3生产部按《生产运作操作规程》要求对原辅料进行进货验证,技术部按相关标准进行原辅料的进货检验,确保合格原辅料投入生产使用,不合格原辅料按《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图》执行。 4.1.4生产部原辅料库房应保持防霉、防潮,随时做好防鼠和防虫工作,防止原辅料污染。 4.1.5采购部采购的包装桶、包装袋要符合相关标准的安全要求。4.2工艺(卫生)要求的控制。 4.2.1技术部要对发酵、包装等关键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工艺料单等,在操作规程或工艺料单中明确各过程的工艺参数、生产操作要求、工艺卫生要求、清洗要求等。 4.2.2生产车间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实际生产中的相关控制参数与操作规程工艺参数一致,发酵、工艺要求控制时间、温度、添加剂添加时间和添加量等,确保各工序产品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4.2.3各工序的清洗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规范清洗,严格控制清洗剂的残留量。 4.2.4生产车间各工序要按规定做好过程控制记录,保证记录的及时、准确和可追溯性。

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控制程序

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 控制程序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本公司来料、过程和成品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进行检验与验证,及时发现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入库、发生及流出。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过程及成品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3.职责与权限 3.1生产部员工负责在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 3.2品质部负责对来料、过程及成品进行检验。 3.3技术部负责制定《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清单》,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有CCD光电转换主板、电源及电源线、电荷耦合器件以及外壳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4.定义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是指对产品的安全、环保、EMC和主要性能有较大影 响的元器件和材料。有时可能不仅限于认证实施规则 中的“关键零部件清单”。 5.工作程序 5.1 建立并保持关键件合格供应商名录。关键件应从经批准的合格供应商处购买,并保存关键件进货单,出入库单、台帐 5.1.1 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件的检验或验证进行控制,确保与采购控制要求一致,应保存相关的检验或验证记录。 5.1.2 选择合适的控制质量的方式,以确保入厂的关键件的质量特性持续满足认证要求,并保存相关的实施记录。合适的控制质量的方式可包括: a)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可为整机强制性认证承认认证结果的自愿性认证证书,工厂应确保进货时证书的有效性。 b)每批进货检验,其检验项目和要求不得低于认证机构的规定。检验应由工厂实验室或工厂委托认可机构认可的外部实验室进行。 c)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进行关键件定期确认检验。

自动控制元件设计与实践

自动控制元件设计与实践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自动控制元件设计与实践》题目库题目1. 波形信号发生器 设计要求: 1.利用运算放大器UA741CD设计方波和三角波发生电路。 2.使用Multisim 仿真并焊接实物电路图 3.并测试实际电路的放大位倍数。 设计方案: 图1 波形信号发生器Multisim仿真图 图波形信号发生器仿真结果图 器件清单: 题目2. 可控单音频发声电路 设计要求: 利用555定时器设计并实现一个标准的单音发声电路,了解声音的产生过程。并在multisim上进行仿真。 设计方案: 图2 可控单音频发声电路Multisim仿真图

器件清单: 题目3. 电压-频率转换电路 设计要求: 1.掌握电压-频率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2.掌握电路参数的调整方法。 3.以上电路的实现所使用的放大器原件主要基于UA741CD。 4.设计完成在Multisim上进行仿真,并测试实际电路与仿真电路的误差。 5.从原理上分析该误差产生的原因,并简控讨减小误差和优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电压-频率转换电路的功能是将输入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与其数值成正比的输出电压,故称为电压控制震荡电路。可以认为电压-频率转换电路是一种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电路。 设计方案: 图3 电压频率转换电路Multisim仿真图 图仿真波形图 器件清单: 题目4.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设计要求: 1.掌握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2.掌握电路参数的调整方法。

3.电路可输入几毫安至几十毫安的电流,经过比例放大器和加法器后可输出±10V的电 压信号。 4.分析设计小电流信息号源产生电路,并用于该实验。 5.电路实现所用放大器基于UA741CD。设计思路用Multisim进行仿真。仿真通过后方接 入实际电路。 6.从原理上简要分析仿真结果我与实际电路结果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至少提出一种可以 优化设计的方安。 设计方案: 图4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Multisim仿真图 器件清单: 题目5. 555定时器单稳态触发器电路 设计要求: 用555定时器构成一个单稳态触发器,该触发器具有一个稳态电路和一个暂稳态电路。一般情况下,电路处于稳态,外加触发脉冲可以使电路翻转到暂稳态,在暂稳态停留一段时间后自动返回稳态。 1.使用Multism对设计思路进行仿真。 2.仿真通过后在面包板上搭建实际电路。并测试实际电路与仿真结果的差异。 3.对该差异进行原理上的探讨和分析。并至少提出一种可以优化设的方案。 设计方案: 图5 555定时器单稳态触发器Multisim仿真图 器件清单:

电子元器件检验标准

一、适用范围及检验方案 1、适用范围 本检验标准中所指电子元器件仅为 PCBA 上的贴片件或接插件,具体下表清单所示: 序号 物料名称 页码 序号 物料名称 页码 序号 物料名称 页码 1 电阻类 13 晶振 25 MOS 管 2 电容类 P2 14 端子(排)插/座 P4 26 防雷管 P6 3 发光LED 类 15 软排线/卡扣 27 IGBT 4 电感类 16 变压器 28 RJ45插座 / 5 PCB 板 17 电压/电流互感器 29 半/双排插针 / 6 二极管类 P3 18 霍尔电流传感器 30 支撑柱/隔离柱 / 7 IC 类 19 LCD 显示屏 31 光纤收发模块 / 8 数码管 20 保险片/管 P5 32 电源模块 / 9 蜂鸣器 21 散热片 33 保险座/卡扣 / 10 开关按键 22 稳压管 34 插片端子 / 11 继电器 P4 23 温度保险丝 35 12 三极管 24 光耦 P6 36 2、检验方案 2.1 每批来料的抽检量( n )为5只,接收质量限( AQL )为:CR 与MA=0,MI=(1,2),当来料少于 5只时 则 全检,且接收质量 限 CR 、MA 与MI=0。 2.2 来料检验项目=通用检验项目+差异检验项目,差异检验项目清单中未列出部件,按通用检验项目执行。 二、通用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检验方法 判定 水准 1 规格型号 检查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要求(送货单、实 物、 BOM 表三者上的信息 目视 MI 必须一致) 2 检查包装是否符合要求(有防静电要求的必须有 防静电袋 /盒等包 目视 MI 装,易碎易损的必须用专用包装或气泡棉包装等) 3 包装 外包装必须有清晰、准确的标识,明确标明产品 名称、规格 /型号、 目视 MI 数量等。或内有分包装则其上必须有型号与数量等标识。 4 盘料或带盘包装时,不应有少料、翻面、 反向等。 目视 MI 5 外观 产品表面应该完好;产品引脚无氧化、锈蚀、变形;本体应无破损、 目视 MI 无裂纹; 6 贴片件 其长/宽/高/直径等应符合部品技术规格书要求,若没有标明 的公 卡尺 MA

自动控制元件(第四版)习题答案

部分习题答案,仅供参考! 直流测速发电机 1.为什么直流发电机电枢绕组元件的电势是交变电势而电刷电势是直流电势? 答:电枢连续旋转,导体ab和cd轮流交替地切割N极和S极下的磁力线,因而ab和cd中的电势及线圈电势是交变的。 由于通过换向器的作用,无论线圈转到什么位置,电刷通过换向片只与处于一定极性下的导体相连接,如电刷A始终与处在N极下的导体相连接,而处在一定极性下的导体电势方向是不变的,因而电刷两端得到的电势极性不变,为直流电势。 2. 如果图2 - 1 中的电枢反时针方向旋转,试问元件电势的方向和 A、B电刷的极性如何? 答:在图示瞬时,N极下导体ab中电势的方向由b指向a,S极下导体cd中电势由d指向c。电刷A通过换向片与线圈的a端相接触,电刷B与线圈的d端相接触,故此时A电刷为正,B电刷为负。 当电枢转过180°以后,导体cd处于N极下,导体ab处于S极下,这时它们的电势与前一时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于是线圈电势的方向也变为由a到d,此时d为正,a为负,仍然是A刷为正,B刷为负。 4. 为什么直流测速机的转速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转速? 负载电阻不能小于给定值?

答:转速越高,负载电阻越小,电枢电流越大,电枢反应的去磁作用越强,磁通被削弱得越多,输出特性偏离直线越远,线性误差越大,为了减少电枢反应对输出特性的影响,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转速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转速,负载电阻不能低于最小负载电阻值,以保证线性误差在限度的范围内。而且换向周期与转速成反比,电机转速越高,元件的换向周期越短;eL正比于单位时间内换向元件电流的变化量。基于上述分析,eL必正比转速的平方,即eL∝n2。同样可以证明ea ∝n2。因此,换向元件的附加电流及延迟换向去磁磁通与n2成正比,使输出特性呈现非线性。所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转速上限要受到延迟换向去磁效应的限制。为了改善线性度,采用限制转速的措施来削弱延迟换向去磁作用,即规定了最高工作转速。 第三章 1. 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和电枢电流由什么决定? 答;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流不仅取决于外加电压和本身的内阻,而且还取决于与转速成正比的反电势(当?=常数时) 根据转矩平衡方程式,当负载转矩不变时,电磁转矩不变;加上励磁电流If不变,磁通Φ不变,所以电枢电流Ia也不变,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和电枢电流由直流电动机的总阻转矩决定。 3. 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如果励磁电流和被拖动的负载转矩都不变,而仅仅提高电枢端电压,试问电枢电流、转速变化怎样? 答:当直流伺服电动机负载转矩、励磁电流不变时,仅将电枢电压

电子元器件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电子元器件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焊接在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也是制造电子产品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在电子产品实验、调试、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工作量相当大,焊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电子产品的故障除元器件的原因外,大多数是由于焊接质量不佳而造成的。因此,掌握熟练的焊接操作技能对产品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焊点的质量要求: 对焊点的质量要求,应该包括电气接触良好、机械接触牢固和外表美观三个方面,保证焊点质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避免虚焊。 1.可靠的电气连接 焊接是电子线路从物理上实现电气连接的主要手段。锡焊连接不是靠压力而是靠焊接过程形成牢固连接的合金层达到电气连接的目的。如果焊锡仅仅是堆在焊件的表面或只有少部分形成合金层,也许在最初的测试和工作中不易发现焊点存在的问题,这种焊点在短期内也能通过电流,但随着条件的改变和时间的推移,接触层氧化,脱离出现了,电路产生时通时断或者干脆不工作,而这时观察焊点外表,依然连接良好,这是电子仪器使用中最头疼的问题,也是产品制造中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 2.足够机械强度 焊接不仅起到电气连接的作用,同时也是固定元器件,保证机械连接的手段。为保证被焊件在受振动或冲击时不至脱落、松动,因此,要求焊点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可采用把被焊元器件的引线端子打弯后再焊接的方法。作为焊锡材料的铅锡合金,本身强度是比较低的,常用铅锡焊料抗拉强度约为3-4.7kg/cm2,只有普通钢材的10%。要想增加强度,就要有足够的连接面积。如果是虚焊点,焊料仅仅堆在焊盘上,那就更谈不上强度了。 3.光洁整齐的外观 良好的焊点要求焊料用量恰到好处,外表有金属光泽,无拉尖、桥接等现象,并且不伤及导线的绝缘层及相邻元件良好的外表是焊接质量的反映,注意:表面有金属光泽是焊接温度合适、生成合金层的标志,这不仅仅是外表美观的要求。 典型焊点 的外观如图1所示,其共同特点是: ①外形 以焊 接导 线为 中心, 匀称 成裙 形拉 开。 ②焊料 的连 接呈 半弓凹形曲线 主焊体 焊接薄的边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