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磁路设计流程

磁路设计流程

磁路设计流程
磁路设计流程

5.磁路设计流程

本流程使用的部位名称参照下图

5-1)板柱直径及上板内径的选定

●根据扬声器和音圈设计说明书(K56-S30003)所决定的,音圈直径从[添付资料1]中选择. 5-2)计算磁钢最小内径的方法

根据扬声器音圈模拟设计书决定的音圈直径并参考下表

5-3)计算磁铁外径,厚度,材质的方法

外径;要符合安装空间,及性能(标称功率,成本,重量,音质)的要求.

要根据已计算出的磁体最小内径进行考虑.

根据[磁钢标准尺寸一览表]查出所需磁体外径

厚度;根据已计算出的磁体内径及外径从[磁钢标准尺寸一览表]查出标准磁体厚度.

材质;根据性能要求(标称功率,成本)来选择材质(锶铁氧体,钡铁氧体),同时参照[磁体性能一览表]。

5-4)上板和板柱的厚度的计算是根据已计算出的磁体尺寸和额定功率,并参考表-5。2来决定的。一般情况下,上板和板柱的厚度相同。

5-5)模拟计算的实施(例子参考下页)

5-1)…5-4)计算出的数据,作为模拟计算的输入项目。可以根据需要磁隙磁通密度,找出最佳的磁路组合。

以下三个输入值是固定的是由TDK公司提供的。假如用其他厂家的磁体时需修改。1·漏磁系数;1。1

2·导磁率;1。07

3·剩磁钡铁氧体4100G

锶铁氧体4200G

O;表示无影响×;表示有影响

5-6)计算出的最大振幅的成立性的确定

根据已计算出的最大振幅检查磁路以下两尺寸

1·音圈是否打底

2·音圈是否跳出磁隙

5-7)设计完成

隔震设计指导

目录 隔震结构设计要点及流程---西昌彩云府隔震项目总结 (2) 一、隔震目标: (2) 二、隔震建筑要求: (2) 三、嵌固端: (2) 四、隔震层设计: (2) 1、隔震层层高: (2) 2、隔震层位置: (2) 3、隔震层结构体系: (3) 3、隔震层结构抗震等级: (3) 4、隔震支座类型: (4) 5、隔震支座设计: (4) 6、竖向隔震缝设计: (4) 6、上支蹲和下支蹲设计: (5) 7、隔震层的抗风验算: (6) 8、其他隔震措施: (6) 五、隔震层以上结构设计: (6) 1、隔震后地震作用的确定: (6) 2、隔震后抗震等级的确定: (6) 3、竖向地震作用: (7) 4、剪重比: (8) 5、计算模型: (8) 六、隔震层以下结构设计: (9) 1、计算模型: (9) 2、隔震层以下地面以上的结构的层间位移角: (9) 七、基础设计: (9) 1、计算模型: (10) 八、抗风设计: (10) 九、采取的加强和改进措施: (10)

十、隔震后楼梯和电梯设计: (11) 十一、隔震层建筑、机电专业做法 (13) 隔震结构设计要点及流程---西昌彩云府隔 震项目总结 一、隔震目标: 仅隔离水平地震,不隔离竖向地震。 通常采用隔震设计后,水平地震作用可以降低半度、1度、1度半。 根据以往大量隔震工程项目经验,场地条件较好,属于ⅠⅡ类场地,上部结构比较规则、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层数6层及以下时,多采用框架结构,可以初步确定隔震目标为降低一度半;6~12层,位于高烈度区,一般会采用框剪结构或者剪力墙结构,可以初步确定隔震目标降低一度或者一度半以上;对于12~22层的隔震建筑,可以确定隔震目标降低一度。 具体隔震目标需计算确定。详下述。 二、隔震建筑要求: 建筑高宽比<4;建筑场地宜为ⅠⅡⅢ类。 对于剪力墙结构,结构周边要尽量少布置剪力墙,尽量降剪力墙布置在结构内部。 三、嵌固端: 通常取隔震层下面一层顶板为嵌固端 四、隔震层设计: 1、隔震层层高: 一般隔震层梁底到地面的净高不应小于600,建议不小于800,因此层高至少为“梁高+800”。 2、隔震层位置: A:有地下室结构,通常设置在地下室顶部设置一个隔震层

各类三维设计软件介绍讲课教案

各类三维设计软件介 绍

三维设计软件现在有好多的,不过目前用的最多的是SolidWorks软件。SolidWorks的设计思路十分清晰,设计理念容易理解,模型采用参数化驱动,用数值参数和几何约束来控制三维几何体建模过程,生成三维零件和装配体模型;再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做出不同的二维视图和各种标注,完成零件工程图和装配工程图。从几何体模型直至工程图的全部设计环节,实现全方位的实时编辑修改,能够应对频繁的设计变更。 PRO/E, 还有MAYA,caxa,sketch up(参数很少,小巧)Auto CAD (三维功能太弱,算不上三维设计软件,平面才是它的天下),SolidWorks,草图大 师,3ds(三维渲染很强) 目前常用三维软件很多,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软件,各种三维软件各有所长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择。比较流行的三维软件如:Rhino(Rhinoceros犀牛)、Maya、3ds Max、Softimage/XSI、Lightwave 3D、Cinema 4D、PRO-E等 Maya 是一个包含了许多各种内容的巨大的软件程序。对于一个没有任何使用三维软件程序经验的新用户来说,可能会因为它的内容广泛、复杂而受到打击。对于有一些三维制作经验的用户来说,则可以毫无问题地搞定一切。Maya的工作流程非常得直截了当,与其它的三维程序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只需要熟悉一至两个星期,你就会适应Maya的工作环境,因而可以更深一步的探究Maya的各种高级功能,比如节点结构和Mel脚本等。 Softimage/XSI 是一款巨型软件。它的目标是那些企业用户,也就是说,它更适合那些团队合作式的制作环境,而不是那些个人艺术家。籍此原因,我个人认为,这个软件并不特别适合初学者。XSI将电脑的三维动画虚拟能力推向了极至。是最佳的动画工具,除了新的非线性动画功能之外,比之前更容易设定Keyframe的传统动画。是制作电影,广告,3D,建筑表现等方面的强力工具。 Lightwave 对于一个三维领域的新手来说,Lightwave非常容易掌握。因为它所提供的功能更容易使人认为它主要是一个建模软件。对于一个从其它软件转来的初学者,在工具的组织形式上和命名机制上会有一些问题。在Lightwave中,建模工作就像雕刻一样,只需要几天的适应时间,初学者就会对这些工具感到非常地舒服。Lightwave有些特别,它将建模(Modeling:负责建模和贴图)和布局(Layout:动画和特效)分成两大模块来组织,也正是因为这点,丢掉了许多用户。 广泛应用在电影、电视、游戏、网页、广告、印刷、动画等各领域。它的操作简便,易学易用,在生物建模和角色动画方面功能异常强大;基于光线跟踪、光能传递等技术的渲染模块,令它的渲染品质几尽完美。它以其优异性能倍受影视特效制作公司和游戏开发商的青睐。火爆一时的好莱坞大片《TITANIC》中细致逼真的船体模型、《RED PLANET》中的电影特效以及《恐龙危机2》、《生化危机-代号维洛尼卡》等许多经典游戏均由LightWave 3D开发制作完成。 Rhinoceros(Rhino) 是一套专为工业产品及场景设计师所发展的概念设计与模型建构工具,它是第一套将 AGLib NURBS 模型建构技术之强大且完整的能力引进Windows 操作系统的软件,不管您要建构的是汽机车、消费性产品的外型设计或是船壳、机械外装或齿轮、甚至是生物或怪物的外形,Rhino 稳固的技术所提供给使用者的是容易学习与使用、极具弹性及高精确度的模型建构工具。从设计稿、手绘到实际产品,或是只是一个简单的构思,Rhino所提供的曲面工具可以精确地制作所有用来作为彩现、动画、工程图、分析评估以及生产用的模型。Rhino 可以在Windows 的环境下创造、编排或是转译NURBS曲线、表面与实体。在复杂度与尺寸上并没有限制。此外,Rhino并可支持多边网格的制作。 Vue 5 Infinite e-on software公司出品。作为一款为专业艺术家设计的自然景观创作软件,Vue 5 Infinite 提供了强大的性能,整合了所有 Vue 4 Pro 的技术,并新增了超过 110 项的新功能,尤其是 EcoSystem 技术更为创造精细的3D环境提供了无限的可能。Vue 5 Infinite 是几个版本中最有效率,也是在建模、动画、渲染等3D自然环境设计中最高级的解决方案.目前国际界内很多大型电影公司,游戏公司或与景观设计相关的行业都用此软件进行3D自然景观开发. Bryce Bryce是由DAZ推出的一款超强3D自然场景和动画创作软件,它包合了大量自然纹理和物质材质,通过设计与制作能产生极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个革命性的软件在强大和易用中间取得了最优化的平衡,是一个理想的将三维技术融合进您的创作程序的方法,流畅的网络渲染、新的光源效果和树木造型库为您开拓创意的新天堂。全新的网络渲染 - 在网络中渲染一系列动画图像或是单张图片,大大节省时间和金钱。 对于机械行业哪种三维设计软件被最多公司应用。是SolidWorks,UG,PRO-E还是什么。

浅谈建筑隔震设计流程及要点

浅谈建筑隔震设计流程及要点 发表时间:2018-11-14T09:02:30.7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作者:陆亮[导读] 本文根据笔者工作经验,对建筑隔震设计的流程以及注意要点进行阐述。1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上海 200092 2江苏正宏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建筑隔震设计是个系统的全面的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作为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隔震设计的流程及要点,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还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本文根据笔者工作经验,对建筑隔震设计的流程以及注意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隔震设计;流程;要点 一、建筑隔震设计流程 隔震技术已经系统化、实用化,包括摩擦滑移系统、叠层橡胶支座系统和摩擦摆系统,其中工程界最常用的是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系统。目前常用的橡胶隔震支座主要有:普通叠层橡胶隔震支座、铅芯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和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 隔震结构建筑的减震原理隔震,即隔离地震。隔震结构是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以隔离地震能量结构。在房屋底部设置由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等部件组成高度很低的柔性底层,称为隔震层,使基础和上部结构断开,以延长整个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建筑隔震设计的主要流程如下:1确定隔震层位置;2明确减震目标和设防标准;3基础隔震方案选择,上部结构布置及初步计算;4根据上部计算的支座反力进行隔震层结构布置;5上部结构带隔震层结构计算分析,并按照基本地震计算确定减震系数;6根据减震系数确定减震之后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然后进行减震结构上部设计;7隔震层及隔震支座验算(支座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下最大压应力,罕遇地震下支座拉应力,支座水平位移验算,偏心率验算,屈重比验算等)8下部承结构设计(下部支承结构按照中震进行正截面设计,按照罕遇地震进行斜截面设计);9基础设计及地基处理(基础按照正常结构进行设计);10明确隔震支座连接安装设计要求;11撰写基础隔震设计分析报告(供专项审查)。 二、建筑隔震设计要点 在隔震建筑设计时,主要需考虑预设地振动周期、烈度、最大位移量和建造物重量等参数.隔震器和阻尼器的合理利用,将降低1~2级地震烈度。与以往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物具有以下优点:提高地震时结构的安全性;设计自由度增大;防止内部物品的振动移动和翻到;防止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抑制振动的不适感;可以保证机械器具的使用功能。为达到明显减震效果,通常设计的基础隔震系统需具备以下四种特性:(1)承载特性:具有足够的竖向强度和刚度以支撑上部结构的重量;(2)隔震特性:具有足够的水平初始刚度,在风载和小震作用下,体系能保持在弹性范围内,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而中强地震时,其水平刚度较小,结构为柔性隔震结构体系;(3)复位特性:地震后,上部结构能回复到初始状态,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4)耗能特性:隔震系统本身具有较大的阻尼,地震时能耗散足够的能量,从而降低上部结构所吸收的地震能量。 我国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铅芯叠层橡胶支座,普通叠层橡胶支座亦有少量应用。由于天然橡胶本身不具有耗能能力,天然橡胶支座阻尼比很小,使用时,常需与其他阻尼器结合使用。铅能与普通板式橡胶支座很好地结合,并且铅具有较低的屈服剪切强度(10MPa)和足够高的初始剪切强度(约130MPa),其恢复力特性接近刚塑性,因而在隔震支座中加入铅芯除了能起到阻尼作用以外,还可以防止建筑物在强风或微小地震作用时晃动。 隔震分析过程中要注意以下要点:(1)隔震结构方案的选择隔震主要用于高烈度地区或使用功能有特别要求的建筑以及符合以下各项要求的建筑:①不隔震时,结构基本周期小于1.0s的多层砌体房屋、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等。②体型基本规则,且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的房屋。③建筑场地宜为Ⅰ、Ⅱ、Ⅲ类,并应选用稳定性较好的基础类型。④风荷载和其他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不宜超过结构的总重力的10%。隔震建筑方案的采用,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综合比较分析后确定。 (2)隔震层的设置隔震层宜设置在结构第一层以下的部位。当隔震层位于第一层及以上时,结构体系的特点与普通隔震结构可能有较大差异,隔震层以下的结构设计计算也更复杂,需作专门研究。①隔震层可由隔震支座、阻尼装置和抗风装置组成。阻尼装置和抗风装置可与隔震支座合为一体,亦可单独设置。必要时可设置限位装置。 ②隔震层刚度中心宜与上部结构的质量中心重合。③隔震支座的平面布置宜与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竖向受力构件的平面位置相对应。④同一房屋选用多种规格的隔震支座时,应注意充分发挥每个橡胶支座的承载力和水平变形能力。⑤同一支承处选用多个隔震支座时,隔震支座之间的净距应大于安装操作所需要的空间要求。⑥设置在隔震层的抗风装置宜对称,分散地布置在建筑物周边或周边附近。 (3)隔震结构的抗震计算目前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只具有隔离或耗散水平地震的功能,对竖向地震隔震效果不明显,为了反应隔震建筑隔震层以上结构水平地震反应减小这一情况,引入“水平向减震系数”。隔震结构的抗震计算要点如下: ①橡胶隔震支座平均压应力限值和拉应力规定:橡胶支座的压应力既是确保橡胶隔震支座在无地震时正常使用的重要指标,也是直接影响橡胶隔震支座在地震作用时其他各种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它是设计或选用隔震支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作用下组合的竖向平均压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宜出现拉应力。 ②隔震结构的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和时程分析法。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沿高度可采用矩形分布,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水平向减震系数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确定。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隔震和非隔震结构时,计算简图可采用剪切型结构模型,当上部结构体型复杂时,应计入扭转变形的影响。

TI各种模拟设计工具介绍

Analog Design Tools Quickly & easily accessible Available online 24/7 1Q 2008

2 https://www.doczj.com/doc/c312522094.html,/tina-ti T I N A -T I ? TINA-TI ? ? Easy-to-use, powerful analog simulation program based on a PSPICE engine. ? TINA-TI is a fully functional version of TINA, loaded with a library of TI macromodels, including passive and active models. ? Provides support for switching power supply devices.? TINA-TI has no limits to circuit size, numbers of nodes, or numbers of ICs. ? Generates post-simulation results in tables and plots.? Built-In virtual oscilloscope, function generator, and spectrum analyzer.

3ADCPro ? A D C P r o ? https://www.doczj.com/doc/c312522094.html,/adcpro ? Modular software system for evaluating ADCs without need for expensive logic analyzers. ? Stand-alone tool, suitable for analyzing data sets captured during ADC testing. ? Ability to save and recall data sets. ? Modular design allows additional EVMs and tests to be supported. ? Time, histogram, and frequency domain testing.? ADCPro is able to analyze datasets without any hardware.

工业工艺流程图软件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需要画流程图,一般来说,大家都会选择使用PPT或者Word文档进行常规的流程图制作,虽然用这些办公软件也可以解一时之急,但终归不够专业方便,还非常费时,那要怎么才能方便快捷的解决问题呢?此时我们需要一个专业的软件来直接制作,这样才可以省时又省力,既方便又美观,分分钟让老板对你刮目相看。 当你对那些简洁美观的流程图感到羡慕不已,是否好奇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是否想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能。今天,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你只需要点击几下鼠标就能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可视化流程图。而且一切操作都异常简洁。

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首先,设计流程图的难点在于对业务逻辑的清晰把握。熟悉整个流程的方方面面。这要求设计者自己对任何活动、事件的流程设计,都要事先对该活动、事件本身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内在的属性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把握流程设计的环节和时序,做出流程的科学设计。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这是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也是设计一个好的流程图的前提条件。

然后再根据事物内在属性和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将流程的全过程,按每个阶段的作用、功能的不同,分解为若干小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用一个进程来表示。在流程图中进程使用方框符号来表达。 既然是流程,每个环节就会有先后顺序,按照每个环节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环节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箭头线在流程图中表示各环节、步骤在顺序中的进展。 对某环节,按需要可在方框中或方框外,作简要注释,也可不作注释。 经常判断是非常重要的,用来表示过程中的一项判定或一个分岔点,判定或分岔的说明写在菱形内,常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对该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判定符号之外引出的路线,每条路线标上相应的回答。 选择好的流程图制作工具 亿图发布第一款支持快捷操作的流程图制作工具从而极大的降低了专业流程设计的门槛,让大多数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绘制出专业的流程图。

(完整word版)5.5磁路的基本概念

5.5 磁路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两个完全相同的交流铁心线圈,分别工作在电压相同而频率不同(f1>f2)的两电源下,此时线圈的磁通量Φ1和Φ2的关系是 ( ) A.Φ1>Φ2 B.Φ1=Φ2 C.Φ1<Φ2 D.无法确定 2、尺寸相同的环形螺线管,一为铁心,另一个为空心,当通以相同的电流,两线圈中的磁场强度H的关系为 ( ) A.H铁>H空 B.H铁Φ2,B1>B2 B.Φl<Φ2,B1 Rmb D.条件不够,不能比较。 7、某直流继电器,在维修中将吸引线圈匝数减少了一半,导线截面积不变,额定电压不变,其后果是(线圈、电阻不计) ( ) A.电流增大,磁通增大 B.电流增大,磁通减少 C.电流增大,磁通不变 D.电流不变,磁通减少 8、若一直流铁芯线圈,工作在磁化曲线的直线段,若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铁芯不变,线圈电阻不变,仅使线圈匝数加倍,则( ) A. 电流不变,铜损不变,磁感应强度B变小 B.电流变小,铜损变小,磁感应强度B变小 C.电流变小,铜损变小,磁感应强度B变大 D.电流不变,铜损不变,磁感应强度B加倍 9、下列与磁导率无关的物理量是 ( ) A.磁感应强度 B.磁场强度 C.磁通 D.磁阻 10、一个带气隙的铁心线圈,接到电压一定的交流电源上,而且线圈电阻可以忽略不计,仅改变气隙的大小,则 ( ) A.线圈中的电流变化,磁路的磁通也变化 B.线圈中的电流不变,磁路的磁通变化 C.线圈中的电流变化,但磁路的磁通不变化 D.绒圈中的电流与磁路的磁通均保持不变 11、两个铁芯材料相同,线圈匝数相同,磁路的平均长度L1=L2,截面积S1>S2,要使两铁芯磁通Φ1=Φ2,则它们的励磁电流I1和 I2的大小是() A.I1>12 B.I1<12 C.I1 =12 D.无法确定 12、若制造变压器用的硅钢片磁导率不合格,比标准降低很多,当电源电压的有效值和频

隔震支座施工方案.

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方案 1 前言 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发展至今日,主要分为两大方向:即抗震技术与减隔震技术。抗震技术是提高结构的强度以达到抵抗地震的作用,讲究的是以“刚”治“刚”。而减隔震技术是通过消化吸收地震能量来减弱地震的影响,讲究的是以“柔”克“刚”。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是减隔震技术中的一种,一般是在地下结构与地上结构之间设置一个隔震层,用叠层橡胶支座把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分开。叠层橡胶支座是由一层钢板一层橡胶层层叠合起来的,并经过加工将橡胶与钢板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隔震支座有很高的竖向承载特性和很小的压缩变形,可确保建筑的安全;第二,隔震支座还具有较大的水平变形能力,剪切变形可达到100%而不破坏;第三,橡胶隔震支座具有弹性复位特性,地震后可使建筑自动恢复原位。 2 工法特点 2.1施工方法简单适用;只需对主体施工队工人进行初步培训即可完成施工,不需专业人员; 2.2施工质量可靠;本工程的橡胶支座施工质量完全达到了设计与规程要求; 2.3施工速度快; 2.4施工成本增加较小。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房建工程中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 4 施工工艺 4.1叠层橡胶支座构造原理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是建筑结构抗震技术中的新兴技术。由于隔震结构系统的周期变长,在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将大幅降低,从而可以降低上部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实现在同等抗震性能水准下(与非隔震结构相比),降低构件截面或降低

配筋率,节省工程造价。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重要或特殊的工程结构,隔震结构明显优于常规结构体系,可以处理后者难以解决的问题(诸如对室内重要设备或非结构构件的保护、地铁车辆段上部空间的开发使用等,此类问题共同之处在于降低结构的设防烈度,而常规结构体系无法实现这一点) 橡胶支座上下各有一块连接钢板,连接钢板通过高强螺栓与 预埋钢板连接。预埋钢板焊有锚固筋,与结构相连。(见图1) 图178 13111210 9 1414 2 4365地下一层独立柱隔震层楼板 隔震层梁 下预埋板 下连接板910 121113橡胶隔震支座 上连接板隔震层下支墩5687预埋锚筋预埋螺栓套筒高强螺栓3 4 2 隔震层上支墩1 首层框架柱首层楼板 注:第14步“地下一层独立柱”根据不同设计可能不一定有

各类三维设计软件介绍

. 三维设计软件现在有好多的,不过目前用的最多的是SolidWorks软件。SolidWorks的设计思路十分清晰,设计理念容易理解,模型采用参数化驱动,用数值参数和几何约束来控制三维几何体建模过程,生成三维零件和装配体模型;再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做出不同的二维视图和各种标注,完成零件工程图和装配工程图。从几何体模型直至工程图的全部设计环节,实现全方位的实时编辑修改,能够应对频繁的设计变更。 PRO/E, 还有MAYA,caxa,sketch up(参数很少,小巧)Auto CAD (三维功能太弱,算不上三维设计软件,平面才是它的天下),SolidWorks,草图大 师,3ds(三维渲染很强) 目前常用三维软件很多,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软件,各种三维软件各有所长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择。比较流行的三维软件如:Rhino(Rhinoceros犀牛)、Maya、3ds Max、Softimage/XSI、Lightwave 3D、Cinema 4D、PRO-E等 Maya 是一个包含了许多各种内容的巨大的软件程序。对于一个没有任何使用三维软件程序经验的新用户来说,可能会因为它的内容广泛、复杂而受到打击。对于有一些三维制作经验的用户来说,则可以毫无问题地搞定一切。Maya的工作流程非常得直截了当,与其它的三维程序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只需要熟悉一至两个星期,你就会适应Maya的工作环境,因而可以更深一步的探究Maya的各种高级功能,比如节点结构和Mel脚本等。 Softimage/XSI 是一款巨型软件。它的目标是那些企业用户,也就是说,它更适合那些团队合作式的制作环境,而不是那些个人艺术家。籍此原因,我个人认为,这个软件并不特别适合初学者。XSI将电脑的三维动画虚拟能力推向了极至。是最佳的动画工具,除了新的非线性动画功能之外,比之前更容易设定Keyframe的传统动画。是制作电影,广告,3D,建筑表现等方面的强力工具。 Lightwave 对于一个三维领域的新手来说,Lightwave非常容易掌握。因为它所提供的功能更容易使人认为它主要是一个建模软件。对于一个从其它软件转来的初学者,在工具的组织形式上和命名机制上会有一些问题。在Lightwave中,建模工作就像雕刻一样,只需要几天的适应时间,初学者就会对这些工具感到非常地舒服。Lightwave有些特别,它将建模(Modeling:负责建模和贴图)和布局(Layout:动画和特效)分成两大模块来组织,也正是因为这点,丢掉了许多用户。 广泛应用在电影、电视、游戏、网页、广告、印刷、动画等各领域。它的操作简便,易学易用,在生物建模和角色动画方面功能异常强大;基于光线跟踪、光能传递等技术的渲染模块,令它的渲染品质几尽完美。它以其优异性能倍受影视特效制作公司和游戏开发商的青睐。火爆一时的好莱坞大片《TITANIC》中细致逼真的船体模型、《RED PLANET》中的电影特效以及《恐龙危机2》、《生化危机-代号维洛尼卡》等许多经典游戏均由LightWave 3D开发制作完成。 Rhinoceros(Rhino) 是一套专为工业产品及场景设计师所发展的概念设计与模型建构工具,它是第一套将AGLib NURBS 模型建构技术之强大且完整的能力引进Windows 操作系统的软件,不管您要建构的是汽机车、消费性产品的外型设计或是船壳、机械外装或齿轮、甚至是生物或怪物的外形,Rhino 稳固的技术所提供给使用者的是容易学习与使用、极具弹性及高精确度的模型建构工具。从设计稿、手绘到实际产品,或是只是一个简单的构思,Rhino所提供的曲面工具可以精确地制作所有用来作为彩现、动画、工程图、分析评估以及生产用的模型。Rhino 可以在Windows 的环境下创造、编排或是转译NURBS曲线、表面与实体。在复杂度与尺寸上并没有限制。此外,Rhino并可支持多边网格的制作。 Vue 5 Infinite e-on software公司出品。作为一款为专业艺术家设计的自然景观创作软件,Vue 5 Infinite 提供了强大的性能,整合了所有Vue 4 Pro 的技术,并新增了超过110 项的新功能,尤其是EcoSystem 技术更为创造精细的3D环境提供了无限的可能。Vue 5 Infinite 是几个版本中最有效率,也是在建模、动画、渲染等3D自然环境设计中最高级的解决方案.目前国际界内很多大型电影公司,游戏公司或与景观设计相关的行业都用此软件进行3D自然景观开发. Bryce Bryce是由DAZ推出的一款超强3D自然场景和动画创作软件,它包合了大量自然纹理和物质材质,通过设计与制作能产生极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个革命性的软件在强大和易用中间取得了最优化的平衡,是一个理想的将三维技术融合进您的创作程序的方法,流畅的网络渲染、新的光源效果和树木造型库为您开拓创意的新天堂。全新的网络渲染- 在网络中渲染一系列动画图像或是单张图片,大大节省时间和金钱。 对于机械行业哪种三维设计软件被最多公司应用。是SolidWorks,UG,PRO-E还是什么。 NXUG在工业产品中应用广泛,包括汽车、模具、机箱机柜、等等,钣金模块强大,设产品计、开模、数控一条进行 PROE在家用产品行业应用广泛,包括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等,软件产品视觉效果很好,产品设计者情有独钟 cait在流体领域应用较多,如飞机、潜艇等,曲面模块强大 SolidWorks贵在综合, AUTOCAD主要用于二维出图。 SolidWorks Pro/E UG同为三维设计软件学哪个最好? Solidworks简单易学,Windows操作界面,很容易上手,但感觉用的时候占内存较多,对电脑配置要求高,它的工程图功能相当强大。 Pro/e相对内存占用稍少,运行较快,功能齐全,便没有前者好学,它也在不断改进操作界面,现在比之前应该好操作一点儿,不过用熟了的话,是感觉不到区别的,主要是对新学者来说。 UG;Solidworks与之是一个内核,没学过,不过看到界面也很友好,应该不难。 最后,其实这些工业设计软件,个人觉得,只要学会一个,其它的可无师自通,有很强的相似性。 SolidWorks易学易用,性价比高,在中国及国外,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好学不代表功能不好。 proe功能比较不错,但汉化不彻底,学起来很费劲。 ug模具方面不错,学起来也超级费劲。价格昂贵, 3D机械模具设计:CATIA,UG,CERO(Proe),Solidedge,Solidworks,inventor 3D工业设计:3ds Max, Maya,Softimage,Solidthinking ;.

软件设计总体思路及主流程图

软件设计总体思路及主流程图 本系统采用 C 语言编写,主程序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系统通电后首先初始化系统,依次完成温度采集、温度处理、数据显示、键盘处理等四项功能。温度采集部分主要完成 4 个温度测试但的温度数据采集任务:温度处理部分主要是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与用户设定的各点上下限温度值进行比较处理,并判断是否超出设定的上下限值,如果超出则蜂鸣器报警:数据显示部分主要实现温度数据的显示,显示方式根据设计要求支持 1 到 4 个温度测试点的轮流循环显示和固定显示两种方式:键盘处理部分主要实现用户对系统参数的设置,结合显示部分,实现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人机接口。系统软件主流程图如下所示:

A/D转换完成中断程序流程图 程序说明: (1)程序实现5次采样,每次检测8个通道 (2)数据的存放格式。 (3)程序的采样周期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如果系统处理的人物较多哦,且对 实时性要求较高,则采样中欧器可通过系统扩展8253等定时芯片实现。 A/D转换完成中断功能:将标志位清零,读取转换后的温度数据并存放在RAM中A/D转换完成中断程序流程图如下所示:

肘D 转换完诫中断功昵「将林点拖渭越+渎収黑换启的吐数据井恋做隹RAM '!■_ VD 3 / 6 ■fcA 中斷程序範程SM ■ 丽」、 Tift 1 P 读入甦据 1 标蛊便清爭 > L 「起回) 多路温度测量流程图 LED 显示程序设计 H7-4 转携充成申斷程序灌程醫 B4-3多鮭度测宣电關适程囤

LED显示程序的设计: 动态显示程序流程图如下所示:

测温模块流程图

键盘扫描流程图 按键处理程序通过扫描按键情况,读取键值。主要完成各点温度传感器上下限报警参数设置和显示模式设置。 (1)通过扫描键盘读取键值,流程图如下所示: 4.4?£扫描瀝程国 按键肚理稈序遴过扫推桩键惆况.達取愿值?主要完慮各点温度传感器I- F 股报欝超绘设置和眾示廉试设賈.. <1)通过扫脑僧菠谨取惟惟,流稈图如图卜吝所示; 用1-5谧亂扛折吟已淀吋国

隔震设计流程及PKPM建模

隔震设计流程及 PKPM 建模 1 初定减震目标 隔震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初定减震目标。如果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9度(0.4g ), 考虑到场地条件好(T g 小)、上部结构规则、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包括平面和立面), 可以初步确定减震目标为降一度半,即上部结构要按照 7度(0.15g )进行设计。这里 需要强调的是:一、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并没有降低;二、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没有降 低, 相反结构的抗震能力大大提高了。那么,上部结构为什么按 7度(0.15g )设计,而不 是按照9度(0.4g )设计呢?因为采用了隔震技术,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减小到低 于或相 当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 )的水平。 2 确定隔震层位置 隔震层的位置要根据具体工程具体分析,目前多设置在基础顶和地下室柱顶,当然, 也有设置其他位置的。 3 上部结构设计 依据减震后的地震作用水平(如 7度(0.15g ) 注意几 个问题。 3.1 隔震设计一般原则 2)结构周边剪力墙要尽量少布置,尽量将剪力墙布置在结构内部,同时在 satwe 中验算罕遇地震时,尽量避免结构出现拉力。 3)如果隔震层做成转换层,隔震层的转换梁柱要尽量大,确保隔震层的刚度和承 载力,宜大于一般楼盖梁板的刚度和承载力。 4)转换层的柱子布置不宜过密,过密导致单个支座的压力变小,在罕遇地震下, 柱子容易出现拉应力,而隔震设计中拉力需要尽量避免,如果不能避免,拉力应在规范 ),进行上部结构设计。这里需要 1)高层建筑多采用剪力墙结构,在开始定方案时, 应注意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过大, 对于9度地区,一般控制在3以内比较好,不宜超过 4。

ISE设计工具简介和快速入门

第四章 ISE 6.x 设计工具简介和使用 §4.1概述 本章将详细介绍Xilinx 公司新的高性能设计开发工具ISE(Integrated Software Environment),并以第六版本进行讲解和演示。Xilinx 根据不同的用户,分别提供四种不同功能的设计开发工具:ISE WebPACK,ISE Foundation,ISE BaseX和ISE Alliance。 (1) ISE WebPACK版: 该软件为全免费版,可通过Xilinx网站直接下载。支持包括XC95*/XC95*XL/XC95*XV、CoolRunner XPLA3、CoolRunner-II全系列 CPLD;以及Spartan-II/Spartan-IIE全系列FPGA;Spartan-3系列器件中的XC3S50、XC3S200、XC3S400;Virtex-E部分FPGA(V50E-V300E)器件;Virtex-II部分FPGA(2V40-2V250)器件;Virtex-II Pro部分FPGA(2VP2)器件。集成了XST(Xilinx Synthesis Technology)综合工具。但不支持Core Generator(核生成)工具和PACE(引脚和区域约束编辑器)。 (2) ISE Foundation版: 该软件为完全版。提供了设计开发工具的所有功能.支持Xilinx的全系列逻辑器件产品。并集成了XST(Xilinx Synthesis Technology)综合工具。支持Core Generator(核生成)工具和PACE(引脚和区域约束编辑器)。 (3) ISE BaseX版: 该软件为部分受限版。即支持XC95*/XC95*XL/XC95*XV全系列CPLD; CoolRunner XPLA3全系列CPLD;CoolRunner-II全系列 CPLD;以及Spartan-II/Spartan-IIE全系列FPGA;Spartan-3系列器件中的XC3S50、XC3S200、XC3S400;Virtex/Virtex-E部分FPGA(V50/V50E—V600/V600E)器件;Virtex-II部分FPGA(2V40--2V250)器件;Virtex-II Pro部分FPGA(2VP2、2VP4、2VP7)器件。其他功能与ISE Foundation相同。 (4) ISE Alliance版: 支持Xilinx的全系列逻辑器件产品。但不包含XST(Xilinx Synthesis Technology)综合工具。 此外,在Xilinx最新推出的集成软件环境(ISE)软件ISE 6.1i版和ChipScope Pro 6.1i 版中,可提供比最接近的竞争产品高30%的性能、高25%的逻辑利用率以及低50%的设计成本。并可帮助工程师快速容易地实现时序收敛,从而降低总体设计成本以及整个设计流程所花费的时间。新版本软件允许客户利用Xilinx的下一代增强千兆位 (MultiGigabit)串行I/O 收发器和对采用90nm(纳米)工艺技术的FPGA进行设计。集成了 XPower热能分析软件,能够方便地进行功耗统计和分析。 ISE 6.1i软件还提供了可加强现有可编程设计流程并可适应客户特有设计方法的设计 选项。一种名为高级引脚输出与区域约束编辑器(PACE)的管理工具来简化器件IO规范,包括交互式电压支持和差分对识别指南。ISE Floorplanner(ISE布局规划器)工具中所提供的增量设计、模块化设计、宏生成器和区块规划功能可使设计时间比传统设计方法缩短多达50%。这些都可大大缩短重新编译时间并提供基于小组(team-based)的设计性能优势。ChipScope Pro 6.1i实时验证软件与ISE项目浏览器的集成更为紧密,可更方便地选择和插入验证核心、定义信号监测点,同时为整体设计流程提供实时调试规划能力。新的虚拟

有什么软件做流程图比较好

流程图是一种能够帮忙办理者了解实际作业活动的流程图,用于消除作业进程中剩余的作业环节。但是制造作业流程图的软件并不多,或许很多人会挑选用Office Word或PowerPoint来制造,但是这两个软件并非是专业的流程图软件,导致在使用进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比方线条与方框无法刚好衔接,或许是制造进程冗杂导致体会不佳。 当你对那些简洁美观的流程图感到羡慕不已,是否好奇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是否想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能。今天,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你只需要点击几下鼠标就能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可视化流程图。而且一切操作都异常简洁。

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首先,设计流程图的难点在于对业务逻辑的清晰把握。熟悉整个流程的方方面面。这要求设计者自己对任何活动、事件的流程设计,都要事先对该活动、事件本身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内在的属性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把握流程设计的环节和时序,做出流程的科学设计。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这是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也是设计一个好的流程图的前提条件。

然后再根据事物内在属性和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将流程的全过程,按每个阶段的作用、功能的不同,分解为若干小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用一个进程来表示。在流程图中进程使用方框符号来表达。 既然是流程,每个环节就会有先后顺序,按照每个环节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环节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箭头线在流程图中表示各环节、步骤在顺序中的进展。 对某环节,按需要可在方框中或方框外,作简要注释,也可不作注释。 经常判断是非常重要的,用来表示过程中的一项判定或一个分岔点,判定或分岔的说明写在菱形内,常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对该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判定符号之外引出的路线,每条路线标上相应的回答。 选择好的流程图制作工具 亿图发布第一款支持快捷操作的流程图制作工具从而极大的降低了专业流程设计的门槛,让大多数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绘制出专业的流程图。

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在很多电工设备(象变压器、电机、电磁铁等)中,不仅有电路的问题,同时还有磁路的问题,这一章,我们就学习磁的相关知识。 一、磁铁及其性质:人们把物体能够吸引铁、钴等金属及其合金的性质叫做磁性,把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铁)。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任何磁体都具有两个磁极,而且无论把磁体怎样分割总保持有两个异性磁极,也就是说,N极和S极总是成对出现的。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相似,磁极间也存在相互的作用力,且同极性相互排斥,异极性相互吸引。 1.1磁场与磁感应线 磁铁周围和电流周围都存在磁场。磁场具有力和能的特征。磁感应线能形象地描述磁场。它们是互不交叉的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有N极指向S极,在磁体内部由S极指向N极,磁感应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其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1.2描述磁场的物理量: 磁感应强度B: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电磁力F与电流I和导线有效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即为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即B=F/IL,单位:特斯拉。磁感应强度是表示磁场中某点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它是一个矢量,它与电流之间的方向关系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来确定。 磁通∮:磁感应强度B和与它垂直方向的某一截面积S的乘积,称为通过该面积的磁通,即∮=BS,由上式可知,磁感应强度在数值上可以看作与磁场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所通过的磁通,故又称为磁通密度,单位是伏.秒,通常称为“韦”。磁通∮是描述磁场在空间分布的物理量。 磁导率u是说明媒体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 1.3定则 电流与其产生磁场的方向可用安培定则(又称右手螺旋法则)来判断。安培定则既适用于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也可用于在已知磁场方向时判断电流的方向。 1.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以右手拇指的指向表示电流方向,弯曲四指的指向即为磁 场方向。 2.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以右手弯曲的四指表示电流方向,拇指所指的方向即为磁 场方向。 3.通电导体在磁场内的受力方向,用左手定则来判断。平伸左手,使拇指垂直其余四指,手心正对磁场的方向,四指指向表示电流方向,则拇指的指向就是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可用下式来表示:

隔震设计流程及PKPM建模

隔震设计流程及PKPM建模 1 初定减震目标 隔震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初定减震目标。如果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9 度(0.4g),考虑到场地条件好(Tg小)、上部结构规则、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包括平面和立面),可以初步确定减震目标为降一度半,即上部结构要按照 7 度(0.15g)进行设计。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并没有降低;二、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没有降低,相反结构的抗震能力大大提高了。那么,上部结构为什么按 7 度(0.15g)设计,而不是按照9度(0.4g)设计呢?因为采用了隔震技术,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减小到低于或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0.15g)的水平。 2 确定隔震层位置 隔震层的位置要根据具体工程具体分析,目前多设置在基础顶和地下室柱顶,当然,也有设置其他位置的。 3 上部结构设计 依据减震后的地震作用水平(如 7 度(0.15g) ),进行上部结构设计。这里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3.1隔震设计一般原则 1)高层建筑多采用剪力墙结构,在开始定方案时,应注意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过大,对于9度地区,一般控制在3以内比较好,不宜超过4。 2)结构周边剪力墙要尽量少布置,尽量将剪力墙布置在结构内部,同时在satwe 中验算罕遇地震时,尽量避免结构出现拉力。 3)如果隔震层做成转换层,隔震层的转换梁柱要尽量大,确保隔震层的刚度和承载力,宜大于一般楼盖梁板的刚度和承载力。 4)转换层的柱子布置不宜过密,过密导致单个支座的压力变小,在罕遇地震下,柱子容易出现拉应力,而隔震设计中拉力需要尽量避免,如果不能避免,拉力应在规范

3.2结构模型底层柱下端改为铰接约束 考虑到隔震橡胶支座的抗扭刚度、抗弯刚度相对混凝土柱非常小,或者说隔震橡胶支座传递弯矩和扭矩的能力弱,因此,为了使模型结构的受力状态与真实结构的受力状态更接近, 建筑结构模型的底层柱改为下端铰接约束。PKPM中实现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点击SAT-8 或SATWE,再选“接 PM生成 SATWE 数据” ,再点击“应用”按钮。 ②在“SATWE 前处理――接 PM 生成 SATWE 数据”窗口中,选择第二项“2. 特殊构件补充定义” ,然后点击“应用”按钮。 ③在“SATWE 数据前处理”窗口中,选择“特殊柱”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