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XX11期边际网工程设计说明

中国XX11期边际网工程设计说明

中国XX11期边际网工程设计说明
中国XX11期边际网工程设计说明

某省移动GSM移动通信网11期边际网工程

一阶段设计

第一册基站设备安装单项工程

第五分册 XX分公司

设计编号:05025-6019

建设单位:某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管理部

某省邮电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五年五月

某省移动GSM移动通信网11期边际网工程

一阶段设计

第一册基站设备安装单项工程

第五分册 XX分公司

公司主管:

设计总负责人:

单项设计负责人:证号:

证号:

审核:证号:

证号:

证号:

部门主任:

预算审核人:证号:

证号:

预算编制人:证号:

某省邮电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五年五月

设计文件分发表

目录

一、设计说明 (1)

(一) 概述 (1)

1. 设计依据 (1)

2. 设计范围 (1)

3. 责任分工 (1)

4. 工程建设规模 (2)

5. 设计文件组成 (3)

(二) 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3)

1. 某省移动GSM移动通信网11期工程网络总体思路及原则 (3)

2. 频率配臵 (3)

3. 系统提供的业务 (4)

4. BTS至BSC的挂接方式 (5)

(三) 电路设计质量指标估算 (5)

1. 估算参数的选用 (5)

2. 话音信道传输质量的估算 (6)

3. 无线覆盖区的预测方法 (7)

4. 同频干扰 (8)

(四) 设备选型 (9)

1. 天线的选择 (9)

2. 国内配套设备 (10)

(五) BTS至BSC中继传输方式 (10)

(六) 基站的供电 (11)

(七) 铁塔工艺及天线安装要求 (12)

1. 铁塔工艺 (12)

2. 移动天线安装的工艺要求 (13)

3. 楼上桅杆移动天线安装的工艺要求 (14)

(八) 基站安装说明 (15)

1. 基站设备基础数据 (15)

2. 无线设备机柜安装 (15)

3. 电缆走线架的安装 (15)

4. 馈线的安装 (15)

5. 各种电缆线的安装 (15)

6. 机房平面布臵 (15)

7. 机房改造及土建工艺要求 (16)

8. 馈线洞的防火封堵要求 (16)

9. 本期工程安装工程量 (17)

(九) 防雷接地要求 (17)

1. 地网的组成 (17)

2. 接地电阻 (18)

3. 天馈线的防雷与接地 (18)

4. 基站其它设施的防雷与接地 (18)

(十) 电磁辐射的防护 (18)

(十一) 维护人员配臵和培训计划 (19)

1. 维护人员配臵 (19)

2. 培训计划 (19)

(十二) 需要说明的问题 (19)

二、预算 (20)

(一)预算说明 (20)

1. 概述 (20)

2. 预算依据 (20)

3. 预算中一些费率的取定标准 (21)

4. 预算需要说明的问题 (21)

(二)预算表格 (22)

1.预算总表(表一) ............................................. YS1总

2.魏公安装工程费用预算表(表二) ............................. Y S2-01

3.魏公安装工程量预算表(表三)甲 ............................. Y S3-01

4.魏公器材预算表(表四)甲(主材表) ......................... Y S4-01

5.器材预算表(表四)甲(工具、仪器、仪表表) .................. Y S4-126

6.引进器材预算总表(表四)乙 .................................. Y YS4-01

7.引进器材预算表(表四)乙 ................................ Y YS4-02~19

8.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算表(表五) ............................... YS5总

三、图纸

1.白城(BDG1991)基站机房设备平面布臵图....................... 05-6013-3

2.白城(BDG1991)基站机房走线架布臵图......................... 05-6013-4

3.白城(BDG1991)基站天馈线系统图............................. 05-6013-5

4.北电GSM图纸图例.......................................... G SM-NT-01

5.北电GSM系统结构方框图.................................... G SM-NT-06

6.北电DP功能结构图......................................... G SM-NT-08

7.北电H2D功能结构图........................................ G SM-NT-09

8.北电H4D功能结构图........................................ G SM-NT-10

9.北电S8000基站系统结构图.................................. G SM-NT-15

10.北电S8000基站机柜配臵图.................................. G SM-NT-16

11.北电S8000基站机架安装图.................................. G SM-NT-17

12.北电S8000基站室内信号线连接图............................ G SM-NT-18

13.北电S8000基站室内电源线连接图............................ G SM-NT-19

14.北电S8000基站室内接地连接图.............................. G SM-NT-20

15.北电S12000基站机柜配臵图................................. G SM-NT-65

16.北电S12000基站机架安装图................................. G SM-NT-66

17.北电S8003基站设备系统结构方框图.......................... G SM-NT-22

18.北电S8003基站室内机柜配臵图.............................. G SM-NT-23

19.北电S8003室外基站机柜内部结构图.......................... G SM-NT-24

20.北电S8003室外基站机柜外部结构图.......................... G SM-NT-25

21.北电S8003室外基站机柜安装图.............................. G SM-NT-26

22.北电S8003室外基站水泥底座制作图一........................ G SM-NT-27

23.北电S8003室外基站水泥底座制作图二........................ G SM-NT-28

24.北电S8003室外基站馈线安装示意图.......................... G SM-NT-29

25.全向天线安装示意图一...................................... G SM-TT-01

26.极化分集天线安装示意图一.................................. G SM-TT-06

27.极化分集天线安装示意图二.................................. G SM-TT-07

28.极化分集天线安装示意图三.................................. G SM-TT-08

29.馈线加固通用图............................................ G SM-TT-24

30.馈线窗制作安装要求........................................ G SM-TT-25

31.天馈系统接地方式图........................................ G SM-TT-26

32.C型钢与走线架安装加固图(1/10~10/10) ............... G SM-TT-31~40

33.孔口防火封堵示意图........................................ G SM-TT-41

34.机房环境和工艺要求........................................ G SM-TT-42

35.标准机房C2型基站机房设备平面布臵图(一)................. G SM-NT-52

36.标准机房C2型基站机房设备平面布臵图(二)................. G SM-NT-53

37.标准机房C2型基站机房设备平面布臵图(三)................. G SM-NT-54

38.标准机房C2型基站机房设备平面布臵图(四)................. G SM-NT-55

39.标准机房C2型基站机房设备平面布臵图(五)................. G SM-NT-56

40.标准机房C2型基站机房设备平面布臵图(六)................. G SM-NT-57

41.标准机房C2型基站机房走线架布臵图......................... G SM-NT-58

附表:

附表一:XXGSM11期边际网工程新建机房情况表

附表二:XXGSM11期边际网工程方案

附表三:XXGSM11期边际网工程建筑安装工程费汇总表

附表四:XXGSM11期边际网工程建筑安装工程量汇总表

附表五:XXGSM11期边际网工程国内主材汇总表

附表六:XXGSM11期边际网工程基站信息表

附表七:天线参数表

一、设计说明

(一)概述

本册为某省移动GSM移动通信网11期边际网工程一阶段设计XX基站设备安装单项工程设计。

1.设计依据

(1)某省移动…2005?243号“关于下达某省移动GSM十一期扩容工程设计任务书

的通知”;

(2)某省移动GSM移动通信网11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

(3)某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与北电网络(中国)有限公司签定的关于引进?某省

移动GSM移动通信网11期工程设备供货合同?;

(4)原邮电部1995年6月颁布的?900MHz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

(5)某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

(6)北电网络(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设备资料及设备清单;

(7)某省邮电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人员现场勘察资料。

2.设计范围

(1)确定无线网络扩容方案

XX分公司基站系统部分扩容方案的确定。

(2)基站设备配臵

基站信道的配臵及电路需求计算。

(3)设备布臵、安装及电缆布放

负责设备机架、数字配线架、走线架的布臵安装以及相关电缆布放。

(4)工程预算

根据国家建设部的有关规定、工程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对设计的要求完成本期

工程预算。

3.责任分工

(1)移动交换专业

本期工程以BSC的DDF为界,DDF以外的基站设备由本专业负责。

(2)电源专业

本期工程所有新建直流基站均利用原有或本期新增的-48V电源。当电源设备和

移动基站设备合设在同一机房内时,机房内原则上不考虑新设直流电源分路保险箱(柜),移动基站的供电直接从电源设备的输出保险端子上引线。当电源设备和移动基站设备分设在不同机房时,原则上考虑以电力室直流配电屏(或开关电源)为界,直流配电屏(或开关电源)至机房电源分路保险箱的电源线、机房接地排至电力室公共接地排的接地线由本专业考虑。机房电源分路保险箱至移动基站设备的电源线,机房接地排至移动基站设备的接地线由本专业考虑(基站设备供应商提供)。除此以外的交流及直流部分由电源专业考虑。本工程所有扩容直流基站均利用机房内原有电源分路保险箱(柜)或电源设备引电力线。

本期工程所有新建边际网基站(S8003室外站)均利用220V交流电源,交流引入、设备接地和配置传输设备电池由电源专业负责。

(3)与传输专业的分工

对于室内基站,本专业负责提供从传输DDF至基站DDF的传输线,基站DDF到基站设备的传输线由本专业考虑(基站设备供应商提供)。

(4)与建设单位的分工

本专业提出对基站设备机房的工艺要求,基站设备机房的新建、改造及加固费用列入本专业设计中。基站的铁塔(桅杆)由建设单位负责,本设计只提出天线的安装技术要求。

4.工程建设规模

XX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11期(第二阶段)完成后达到基站1083个,载频10634个(不包括Minicell),当取定市区服务等级为2%,县区服务等级为5%时,无线容量为58075Erl.

XX移动GSM移动通信网11期边际网工程包括新建S8000基站1个,新建S8003基站1个,S8003站换S8000站1个,增加载频1个,增加无线容量为1Erl;另外还包括新建BS21基站1个,新建BTSV2基站1个,增加载频1个,增加无线容量1Erl。

本工程完成后,XX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将建成1个无线基站,均由设在XX的GSM基站控制器(BSC)控制,并由XX数字移动交换局(MSC)负责交换。网络建成后GSM 总载频数为1个,当取定市区服务等级为2%,县区服务等级为5%时,无线容量为1Erl,基站类型为北电的S4000、S8000、S12000系列以及中兴的BTS及BS系列等。

5.设计文件组成

本册设计属于某省移动GSM移动通信网11期边际网工程一阶段设计的XX交换区部分,设计文件共分为四册:

第一册:基站设备安装单项工程

第二册:电源设备安装单项工程

第三册:基站环境监控设备安装单项工程

第四册:基站铁塔工艺单项工程

上述四册文件由某省邮电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完成。

本册设计为第一册基站设备安装单项工程第五分册 XX分公司部分。

(二)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1.某省移动GSM移动通信网11期工程网络总体思路及原则

以集团公司“双领先”战略为指导思想,以满足客户及市场的需求为目的,通过多种方式和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市区解决深度覆盖,县区解决有效覆盖,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网络和频率资源,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在工程建设中大力推行标准化。

2.频率配臵

(1)频段选择和频道配臵

某省移动目前GSM900网络频率使用情况:

890~909 MHz(移动台发,基站收)

935~954 MHz(基站发,移动台收)

共19MHz带宽,95个频道。

频道配臵采用等间隔频道配臵方法,频道序号和频道标称中心频率的关系为: fu(n)=890.200+(n-1)×0.200(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

fd(n)=fu(n)+4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

其中n为频道序号为1-95。

相邻频道间隔为200kHz,每个频道采用时分多址接入(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即8个信道。

目前GSM1800M系统使用的频段为:

1710~1720MHz(移动台发,基站收)

1805~1815MHz(基站发,移动台收)

共10MHz带宽,50个频道。

(2)频率复用方式

某省移动通信公司GSM900网拥有19×2MHz的频率资源,采用了跳频、多层频率复用技术、多层覆盖等技术,宏蜂窝最低站距400米,微蜂窝最低站距100米等可实现的极限情况下,能提供600Erl/km2左右容量,基本可以满足我省未来几年用户发展的需求。对于个别高话务密度区,还可以采用微蜂窝、同心圆技术、分层覆盖等手段加以GSM1800网络作补充,分担话务量。

南部5地市使用北电网络公司设备,当采用“1×3”合成跳频频率复用技术时,对于19MHz带宽,在频率负载小于50%的情况下最大可以做到S13/13/13的基站配臵。

在南部地区5地市(石家庄、邢台、XX、邯郸、衡水)根据网络情况划分为三类地区,分别采用不同的频率复用方式:农村地区采用“4×3”频率复用方式,郊县地区采用“3×3”频率复用方式,市区采用“1×3”合成跳频分离复用频率技术,以降低频率负载,提高无线网络的同频及邻频干扰保护比,改善无线网络质量,可将现有较丰富的频率资源暂时转化成改善网络服务质量的动力,待无线网络的话务量增长之时,再将频率资源用于较大的基站配臵上,以满足话务量不断增长的需要。

具体无线系统的频率规划方案由设备供应商负责(根据合同规定)

3.系统提供的业务

(1)电信业务(GSM SERVICES)

a、话音业务

b、数据业务

(2)附加业务(SUPPLEMENTARY SERVICES)

a、呼叫业务

b、呼叫结束业务

(3)多方会议(三方)的建立、保持、断开

(4)计费业务

(5)呼叫限制业务

(6)短消息业务

a、短消息中心支持的基本业务

b、短消息信息服务业务

c、WWW/ E-MAIL服务

d、公众信息业务

e、结合GSM系统的增值业务

f、移动银行业务

4.BTS至BSC的挂接方式

BSC与BTS之间有多种挂接方式,如星形、链形和环形连接。

本期工程BTS至BSC的具体挂接方式请参见相应地区BSC设计。

(三)电路设计质量指标估算

1.估算参数的选用

?无线信道的音频频带宽度:300-3400Hz

?无线信道的呼损率:市区2%、县区5%

?移动通信网内音频频带内的信噪比为:C/I≥12dB

?无线覆盖区的无线覆盖率为

位臵概率要求≥90%

时间概率要求≥99%

?移动台发射功率:29.03dBm

?基站发射功率:44.8dBm

?基站天线增益:定向天线18dBi、17dBi、15.5dBi

?全向天线11dBi

?干扰保护比:

同频干扰保护比:C/I≥9dB

邻频干扰保护比:C/I≥-6dB

载频偏离200KHZ时的邻频干扰保护比:C/I≥-9dB

载频偏离400KHZ时的邻频干扰保护比:C/I≥-41dB

设计时考虑增加3dB储备。

2.话音信道传输质量的估算

移动通信的覆盖范围是由双向无线传输中信号较弱的一方所决定的,通常用上行通路和下行通路来区分传输方向:

上行通路:从移动用户向基站方向

下行通路:从基站向移动用户方向

这两个方向的传输应该保持平衡,以避免干扰。

为了简化传输平衡的计算,作以下假设:

由于电气干扰所引起的接收灵敏度下降不影响平衡;

基站采用分集接收;

基站的收发信天线具有相同的增益;

下图为链路平衡的简单图示:

LfMS

图表1:链路平衡示意图

其中:PinMS=移动台MS接收到的信号(dBm)

PinBTS=基站BTS接收到的信号(dBm)

PoutMS=移动台MS发射功率(dBm)

PoutBTS=基站BTS发射功率(dBm

LfMS=移动台MS的馈线损耗(dB)

LfBTS=基站BTS的馈线损耗(dB)

Lp=移动台MS与基站BTS之间的传输损耗(dB)

GaMS=移动台MS的天线增益(dB)

GaBTS=基站BTS的天线增益(dB)

GdBTS=基站BTS的分集接收增益(dB)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

PinMS=PoutBTS-LcBTS-LfBTS+GaBTS-Lp+GaMS-LfMS

PinBTS=PoutMS-LfMS+GaMS-Lp+GdBTS-LfBTS

由此可得出平衡公式:

PoutBTS=PoutMS+GdBTS+LcBTS+PinMS-PinBTS

从上式可以看到,要想达到上下通路的功率平衡,基站的发射功率需大于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超过的部分是由基站的分集接收增益、合成器损耗和基站与移动台接收灵敏度之差所决定的。

3.无线覆盖区的预测方法

一个基站的覆盖区是指能满足一定服务质量指标的可通话范围。覆盖区预测是要通过基站设计参数及传播环境,根据Okumura-Hata模式预测小区覆盖范围。

(1)Okumura-Hata模式:

准平滑地形、市区传播损耗

R=1~20Km

Lp=69.55+26.16logfc-13.82logh

b -a(h

m

)+(44.9-6.55logh

b

)logR

(dB)

R>20Km

Lp=69.55+26.16logfc-13.82logh

b -a(h

m

)+(44.9-6.55logh

b

)(logR)a

(dB)

a=1+(0.14+1.87×10 ̄3 h

b

)(logR/20)0.8 式中:fc:计算频率(MHz)

h

b

:基站天线有效高度

a(h

m ):移动台天线高度校正因子;h

m

为移动台天线高度(m)

R:传播距离(km)

准平滑地形郊区、开阔区以准平滑地形、市区传播损耗为参考进行校正,其

校正因子分别为Kmr、Q

0(Q

r

)。

(2)覆盖区预测参数的取定

覆盖区预测参数见下表

4.同频干扰

由于本期工程采用的频率复用方式,网内必然存在较多同频干扰源,同频干扰将成为限制覆盖区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覆盖区设计中,解决同频干扰的措施有:

?距离保护

?天线方向去耦

?天线下倾

?天线高度及增益限制

?发射机输出功率调整

?频道配臵等

本期工程为保证同频干扰保护比:C/I≥9dB,建议采用下述2种方法:距离保护和天线下倾技术。

(1)距离保护

解决同频干扰的基本措施仍然是靠距离保护,即拉开干扰信号与需要信号的传播距离比,称为保护距离系数。在本设计中,如果干扰小区与被干扰小区的覆盖相同,则同频道保护距离系数F=D/2R,2R取受干扰小区的直径,当两个同频小区的基站设计参数不同,覆盖区大小也不一样,则F=D/2R,2R取干扰小区的

直径。

计算模式:C/I=35lg(D/2R)+DA (dB)

式中:35--传播损耗斜率,根据城市传播环境不同可取30-40 D/2R--同频道复用保护距离系数,D表示干扰基站至被干扰小区远端边缘的距离,2R为干扰小区的直径。

DA--天线方向去耦,由干扰天线的水平面方向图和干扰方向偏离角度求得。

为避免邻道干扰,在频道配臵上采用相邻频道不安排在相邻扇区的原则。

(2)天线下倾技术(Downtilt)

将干扰站的天线向下倾斜可以减小在干扰方向上的发射强度,对于来自移动台的干扰则可以降低接收干扰信号的强度;将被干扰的天线向下倾斜则可以增强本覆盖区内的有用信号,并抑制移动台来的干扰。所以天线下倾已成为蜂窝网设计中解决同频干扰的一项普遍采用的措施,应用天线下倾措施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天线高度与小区覆盖直径之比H/2R≥0.1,否则效果不明显。

?选择天线下倾角度时,应使天线至本小区边缘的射线与天线干扰小区边缘

的射线之间的夹角位于天线垂直面方向图中增益变化较大(例如1.9dB/度

以上)的一段内。

?应选择垂直面方向图较尖锐的天线,例如4层板状天线。

?天线下倾效果的检查。在选择天线的设计参数后,应作场强测试,以便确

认对C/I值的改善程度和对覆盖区的影响。

具体各基站的下倾角,参见由设备供应商提供的频率规划。

(四)设备选型

1.天线的选择

(1)定向基站

1) 山区定向基站

相对高度大于100m,建议选用D90、DT3~5、17dBi的单极化天线;

相对高度小于100m,建议选用D90、DT1~3、17dBi的单极化天线;

2) 平原农村定向基站

以覆盖为目的,选用D90、DT0、17dBi的单极化天线;

以话务为目的(主要用于满足半径3公里的覆盖),选用D90、DT3、17dBi的单极化天线;

3) 平原城乡结合处定向基站,选用D90、DT0、17dBi的单极化天线。

4) 平原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定向基站

两小区定向基站,选用D65、DT0、18dBi的单极化天线,两个小区天线背向放臵,主瓣方向都应朝向道路方向;

三小区定向基站,一个小区天线的主瓣方向应朝向道路方向,选用D65、DT0、

18.5dBi的单极化天线;其它两个小区采用D90、DT0、17dBi的单极化天线。

5) 市区、发达县城的用户密集区的定向基站,

站距在300~500m的高密集区,选用+/-45、内臵电子下倾6度、机械下倾0~6度、高增益(17dBi)的双极化天线;

站距在500~1000m的较高密集区,选用+/-45、内臵电子下倾3度、机械下倾0~6度、高增益(17dBi)的双极化天线;

站距在1000m以上的低密集区,选用+/-45、内臵电子下倾0度、机械下倾0~6度、高增益(17dBi)的双极化天线;

6) 市区、县城的用户非密集区,并以低矮建筑为主的区域,采用D65、DT3、18dBi

的单极化天线;

(2)全向基站

相对高度大于100m,选用内臵电子下倾3度,11dBi的全向天线;

相对高度小于100m,选用11dBi的全向天线;

1) 平原农村、城乡结合处全向基站

建议选用11dBi的全向天线;

2) 平原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全向基站

方案一采用功分器和双向定向天线结合的方式,D65、DT0、18dBi,两个小区天线背向放臵,主瓣方向都应朝向道路方向;

方案二采用11dBi的全向天线,并且发射天线朝向道路方向。

2.国内配套设备

本工程的配套项目主要包括配套电源、配套监控及配套传输设备。根据与厂家交流的结果,基站设备主要使用-48V电源或交流220V电源,Abis接口上采用E1传输方式。建议本期工程本着节约投资的原则,配套采用国产设备。

(五)BTS至BSC中继传输方式

本期工程新建基站至BSC传输采用光缆、微波或HDSL传输,扩容基站利旧原有

传输。

(六)基站的供电

基站设备通过开关电源直流供电时,开关电源保险端子至少保证个数为:对于北电S8000基站设备要求63A*6个;对于北电S12000基站设备要求100A*3个。

本期工程北电S8003基站室内设备均采用-48VDC供电。该设备通过其室外机柜内臵交直流转换模块,由220V AC变为-48VDC后直接对基站设备、传输设备和电池供电。

(七)铁塔工艺及天线安装要求

1.铁塔工艺

具体铁塔工艺参见相应地区的基站铁塔工艺要求设计。

(1)铁塔及桅杆支架的设臵原则

?凡新建四边塔以及所有锥管塔按两层圆平台设计,平台间隔为5米。一层

平台挂本期工程新增天线,二层平台预留安装孔,暂不安装。

?市区新建站:以楼顶简易塔或桅杆为主,如有条件尽量建造四边形角钢塔;

由于租用场地受限,适当考虑锥管塔,但要严格控制。

?郊区新建站:四边形角钢塔为主,原则上不考虑锥管塔。

?县城新建站:四边形角钢塔为主,楼顶简易塔或桅杆为主辅,原则上不考

虑锥管塔。

?乡镇:只采用四边形角钢塔,特殊不具备条件的,可采用楼顶简易塔或桅

杆。

?山区新建站:建在山顶的基站,根据地形地貌,适当考虑三角塔,或水泥

杆或木杆支架。根据视距确定高度,三角塔高度不超过30m。

?铁塔高度及根开

(2)铁塔爬梯

铁塔应设臵安装维护用爬梯,外爬梯应设护栏,内爬梯可酌情处理。爬梯两侧均应设臵馈线加固装臵,馈线数量按每条移动通信天线1条馈线,馈线重量按0.5K g/米考虑,两侧馈线加固装臵均应能满足: 6条25毫米直径馈线安装要求。

注:馈线布放时应尽可能集中布放,节约安装位臵,以留出以后其他待装馈线安装位臵;

(3)铁塔过桥

铁塔与机房之间应设臵过桥或走线架,原则上机房在2层以上应设过桥, 机房在1层设走线架为宜。过桥以满足人员安装及维护馈线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简

著名园林案例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史名总结 一、总纲 西苑(隋唐) 艮岳(两宋) 沧浪亭(两宋) 畅春园(清初) 承德避暑山庄(清) 圆明园(清) 颐和园(清) 拙政园 个园 留园 余荫山房 狮子林 网师园 二、总结要点: 时间,设计师,特征,时期,所属分类 1、承德避暑山庄 时间: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 分类:皇家园林

特色: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充分利用了原有自然山水的景观特色,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融南北园林风格于一炉, 传统自然山水园,追求自然情趣,以水取胜 平面图(P530) 2、圆明园 时间:清 分类:皇家园林 特色:圆明园总体上是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这三座相互连通、实为一体的园林组成的。三园可各自划分为数十个景点,每个景点都以一组建筑为中心,并搭配若干山形水系而形成。景点中的每组建筑都包括了若干个院落,而每一个院落又分别有几幢建筑。这种园中有园、层层嵌套的格局是圆明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 平面图(P514) 3、颐和园

时间:清 分类:皇家园林 特色:颐和园,主要有万寿山和昆明湖所组成, 全园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具有浓重的江南园林特色,被誉为“园中之园”。具有皇家园林特, 实用性和艺术性并存的建筑之, 真山似假便奇、水因桥而幻的山水之, 方方胜景、区区殊致的空间分割. 平面图(P553) 4、拙政园 分类:私家园林 特色:全园分分东区(原归田园居)、中区(原拙政园)、西区(原补园)和住宅四部份。中区主厅远香堂,小沧浪廊桥和水院;枇杷园见山楼,西区:鸳鸯厅,厅内分为南面的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北面的三十六鸳鸯馆,与谁同坐轩,浮翠阁,东区现有景物多为新建,兰雪堂一组建筑和假山、水池亭榭、茶室等,水池建筑布置疏朗,又置大片草地,与传统造园手法迥异。 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手法分析(精)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手法分析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造景手法艺术设计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古色古香,其优美的景色和高超的造园艺术是我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造园者通过各种不同的造景艺术手法使园林具有了不一样的风景,使游览者在游园时享受到了美景与身心的愉悦,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建筑方面的宝贵遗产与旅游资源,也为后人建造园林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本文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入手,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进行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集中于江南一带,尤其是在苏州一带,更是有众多的私家园林留存至今。从时间来看,古典园林在明清时期较为繁盛,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尤其是皇家园林,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笔。而苏州园林作为古典园林集大成者,更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与代表。包括苏州园林在内的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借景、障景、隔景、移景等造景手法使有限的空间具有了无限的风景,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资源,同时也为我们后世建造园林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在建筑与设计方面深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一切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天人合一,倡导“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哲学观。因此,古典园林在建造时,并没有急功近利,与自然抗衡,而是遵照自然法则,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辅之以人工的亭台楼榭,并通过借景、障景、隔景、移景等造景手法丰富了园林内部景观,透视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建筑思想与人文思想,营造了良好的意境。由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些艺术特色,虽已历经几百、上千年的风雨,古典园林依然是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纵观整个古典园林的构造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造园者通常会采用固定的几种造景方式来对古典园林的景色进行深化。常见的几种造景手法包括借景、障景、隔景、移景等。 (一借景 古典园林的空间一般都是比较狭小的,有时候设计太多的风景反而会使空间更为狭小,令人压抑,而借景则可以巧妙地避免这一缺陷,并使风景层次更为丰富。所谓借景,就是将本来不属于园内的风景通过一定的叠合、引入等方式来组合到园内,从而弥补古典园林空间小的不足之处,使园林通过引入其他风景而更为丰富,更富魅力。如颐和园内的昆明湖远借西山、玉泉山,拙政园远借北寺塔等。 1.借景的方法 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借景手法通常会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开辟赏景透视线、提升景点高度、借虚景。 (1开辟赏景透视线 在景物观赏过程中,会有一些障碍物阻挡人们赏景的视线,如树木的枝叶,因此,在借景方法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除赏景的阻碍物,修剪树木枝叶,在园中建轩、榭、亭、台,作为视景点,使人能够仰视或平视景物,纳烟水之悠悠,收云山之耸翠,看梵宇之凌空,赏平林之漠漠。 (2提升视景点的高度 人们观赏园林时会受到园林界限的限制,所以看到的仅仅是园内的一些景物,而提升视景点的高度,则可以使人们观赏到俯视或者平视远景的效果。如此一来,观赏者便可以观赏到更多的风景,使园林内的假山、池筑、亭台楼榭一览入目,达到良好的借景效果。 (3借虚景

文化广场施工设计方案

一、项目简介 第一节、编制说明 首先十分感业主提供的这次投标机会,我们公司以对业主真诚负责的态度和对工程尽善尽美的追求,经过认真的现场踏勘,标书评审等工作,针对工程实际编制了本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目的是从施工全局出发,根据各种具体的施工条件,为投标阶段提供较为完整的纲领性文件,一旦中标,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用以指导工程施工与管理。 第二节、主要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依据以下信息和文件资料进行编写: 一、临潭县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招标文件; 二、根据本工程有关设计文件; 三、《排水工程施工与验收规》; 四、《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 五、《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六、《铺装工程技术规程》 七、其它有关施工、验收规及标准; 第三节、工程概况

一、基本情况 本工程为临潭县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施工容如下: 1、铺设3000平方米石地面; 2、基地进行处理; 3、照明及检查井工程; 二、工程特点难点 施工承包形式:包工、包料、包工期、包质量、包安全。本工程工作量大,施工工期较短,需全面铺开进行施工;施工现场为交通运输繁华地段,环境相对较为复杂,施工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我司将发挥绿化专业施工队伍的优势,以优秀的管理和一流的施工技术,合理地进行施工部署,加强管理,确保工程的按期、优质完成。 三、施工条件 本标段工程施工机具和材料可经周边道路进入施工现场。交通较为便利,临时施工设施需我方自行安排,施工用水、电须由我方自行解决。 四、气候条件 甘南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6.6℃,年平均降雨量481.2毫米,全年无霜期212天,平均日照2602 小时。 五、工期要求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 :xxx 班级:xxx 学号:123456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分析 摘要: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关键词:古典园林山水对立统一 山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在实践中,山水既为人们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源,又是人们实践的主要对象,人们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把山水视作实用的对象、崇拜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对山水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人们乐于游山玩水,观赏名山大川绮丽风光中,对山水美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作为真、善、美的一种象征,以物喻人,移情寄性。使山水的

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山水何以为美?春秋时代的孔子告诉我们“知者乐水,仁者乐水”,何也?“出云风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合和,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将山看成沟通天地,和合阴阳的重要事物及雨露源泉,是抚育万物,养育百姓的根本,具有与“仁者”无私品德相比美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而水,孔子认为它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董必平,“似正”;其万折必东,“似意”;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赏,这就是说,水具有与“君子”或“知者”的德、仁、义、智、勇等品质相类似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令人愉悦的。 一、山水园林是传统审美观的积淀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解体,在3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山水风景园林体系。 自然山水是美的载体,园林里只要有山有水,便有林壑之美,横生画意诗情。青山碧水足可令人们心旷神怡,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或借山水以寄意,或借山水以抒情。古往今来,无论是古代的“游圃”,后来的宫苑,还是民间私人宅园,凡属名园都是得山水性情。山衬水、水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荟萃于江南,尤以为胜,多为明清时代的遗存。从造园的历史发展来看,明清园林较之唐宋的空间围已在缩小,在本已不大的空间里,再建筑许多庭院,空间上的矛盾也就更加尖锐。 主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这样局促的空间里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二是如何使端方齐整的庭院与自然山水的景境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和谐而完整的园林艺术形象?正由于这种历史发展所形成的矛盾,和矛盾的解决,园虽一而质已不同。基于这个认识,本文将从“空间布局”这一角度出发,谈一谈笔 者对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认识。 园林布的局,用现代话说,就是在选定园址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使用要求和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总的构思。 它不仅要考虑园林部空间的现状,还要研究外部空间的现状和特点。这样的构思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山石、水面、植物、建筑等——进行的,按照美学的规律去创造出各种适合人们游赏的环境。因此,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所在地段环境的全面认识,分清利弊,扬长避短;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整体空间中各种环境的丰富想象和高度概括。 1,突破园林空间围较小的局限,实现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1.1利用空间大小的对比 江南的私家园林,一般把居住建筑贴边界布置,而把中间的主要部分让出来布置园林山水,形成主要空间;在这个主要空间的外围伺机布置若干次要空间及局部性小空间;各个空间留有与大空间联系起来。这样即各居特色,又主次分明。

在空间的对比中,小空间烘托、映衬了主要空间,大空间更显其大。 如网师园的中部园林:从题有“网师小 筑”的园门进入网师园的第一空间,就是 由“小山丛桂轩”等三个建筑以及院墙所围 绕的狭窄而封闭的庭院,庭院中点缀着山 石树木,构成了幽深宁谧的气氛。但当从 这个庭院的西面,顺着曲廓北绕过濯缨水 阁之后突然闪现水光荡漾、水崖岩边、亭榭廊阁、参差间出的景象。也正由于前一个狭窄空间的衬托,这个近均30米×30米山池区就显得较实际面积辽阔开朗了。(中国园林的欲扬先抑手法) 1.2 注意选择合宜的建筑尺度在江南园林 中,建筑在庭院中占得比重较大,因此, 很注意建筑尺度的处理。在较小的空间 围,一般均取亲切近人的小尺度,体量 较小,有时还利用人们观赏物体近大远 小”的视觉习惯,有意识地压缩位于山顶 上的小建筑的尺度,而造成空间距离较实际状况略大的错觉。如怡园假山顶上的螺髻亭,体量很小,柱高仅2.3米,柱距仅1米。网师园水池东南角上的小石拱桥,微露水面之上,从池南望,流水悠悠远去,似有水面深远不尽之意。(写意处理与视觉错差) 1.3

文化广场设计总说明

说明书 一、概述 本项目位于来县西部的北博农场内。北博农场现有土地总面积2500公顷,总人口1.5万人。农场以剑麻、水果为主导产业。北博农场属贫困农场,2007年以来农场积极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开发种植具有农垦特色的剑麻主导产业,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加大对农场各项基础设施投入,道路、教育、小城镇、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农场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期。本项目的建设将成为北博农场一个重要的公共设施,为北博农场人民群众的休闲、锻炼提供一个室外公共场所,对建设和谐社会起重要积极作用。 受北博农场东湖居委会的委托,揭阳市电力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编制完成本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内容 包括:文化广场平面布置及地埕结构设计;公共设施(包含厕所及排污)设计;文化广场绿化设计;文化广场照明设计;公共文体设施设计;其它工程(填土方)等。 三、设计依据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年版)》;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014-2006)2011 版;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城市绿化条例》(CJJ37-90);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2-2012);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 建设方提供的规划图等。 四.施工设计说明: 1、本文化广场主要面层材料为混凝土、花岗岩和水泥填缝卵石。其面层结构和各层厚度以大样图为准。 2、花岗岩表面拼接未注明处均为平缝对接,施工时可现场适当调整花岗岩石板的拼接形式,要求达到图形平顺、规则。 3、本广场中所有材料的拼接均要求色泽均匀、表面平整、拼缝整齐、圆面光滑、阳角挺拔、阴角简明,灌浆密实无空鼓、地面平展无起伏。 4、本广场设计铺装形式较多。施工时应严格对位,头尾相接,左右相齐。 5、地面土方施工前应进行挖除草根,清除表土。土方填筑按30cm每层控制,逐层压实并填至设计标高,压实度应达95%方能进行垫层和面层施工。 6、本项目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M10水泥砂浆采用强度等级32.5Mpa 水泥,C20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水泥。 7、建筑物混凝土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保护要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保湿养护,防止收缩干裂,影响外观和质量。 8、苗木要求:发育正常,苗包等包装牢固。树冠要捆扎好,防止折

室内设计大师-名录

25 位全球顶尖室内设计大师
Peter Marino Peter Marino 拥有康奈尔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是美国建筑师学会会员。Marino 的职业生 涯开始于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事务所。1978 年,他在纽约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Peter Marino Architect, PLLC,目前已跻身全球一流行列,在费城、纽约、加州和巴黎都有分部, 雇员超过 135 名。Marino 还连续多年进入《Architectural Digest》杂志评选的“设计百 强”和《Interior Design》杂志评选的“设计巨擎”的行列 。
Jeffrey Bilhuber Jeffrey Bilhuber 于 1984 年创立了他的冠名公司 Bilhuber & Associates。公司一直致力 于住宅和服务设施的室内装修,项目包括曼哈顿的大小公寓、乡间度假屋、伦敦的连排住宅、 特色酒店、博物馆和画廊;编写出版过大型画册《Jeffrey Bilhuber’s Design Basics》 Bilhuber 总能创造性地迎合客户在功能和视觉效果上的需求,因为他不但在设计领域才华 横溢,他还是“美国风格”的全权代表。在 Vogue 杂志的专访中,著名评论家 Hamish Bowles 称他是“ 21 世纪的 Billy Baldwin”。
Robert Couturier 法国室内设计师 Robert Couturier 在巴黎出生长大,在 Ecole Camondo 大学拿到室内建筑 和环境设计学位后,他加入纽约的 Adam Tihany 设计事务所,5 年内就成为公司合伙人,并 完成了一系列在纽约和巴黎的夜总会和餐馆的设计。
Mario Buatta Mario Buatta 出生于纽约,在 Cooper Union 学院研习建筑,在欧洲 Parsons 设计学院深造 过。Buatta 拥有美国知名艺术院校 Wagner College 和 Pratt Institute 授予的荣誉美术博 士学位。 从为 B. Altman & Co.公司室内设计部做学徒开始,经过在一系列知名设计事务所的磨练后, Buatta 终于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并逐渐成为美国顶级的室内设计大师之一。

从古典园林谈空间设计手法

从古典园林谈空间设计手法 若从东西方建筑美学差异谈起,会发现西方的空间美学是以建筑为中心,而以庭园包围建筑,其空间的特性是外向的;而东方的空间配置传统则常以庭园为中心,用建筑包围庭园,空间的特性是内向的。若从平面配置上来看东西方的差异,则可发现西方建筑是以神为中心,是垂直高耸发展且追求大量体、大空间的建筑形式为主,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歌德式建筑;中国的古代建筑是以人的活勤需求为中心,创造人居环境,建筑有适度之量体和适度的空间,强调平面空间的设计安排,以时间为线索来组织空间之变化,通过共享空间(如庭院)与过渡空间(如廊道)的设计手法,巧妙的将建筑各个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连结成一个整体空间。 中国传统园林是一种灵活多变、因势而定的非对称性布局设计,以北方北京的皇家苑囿园林及南方苏州的私家园林为代表。北京皇家园林的特点是敦实、厚重与封闭,布局较严谨,建筑多且富丽堂皇,而南方私家园林的特点是轻巧、通透与开敞,布局则较自由活泼,建筑也较为玲珑轻巧。中国园林设计中借景、对景及框景的手法都是把彼处的景物引入此处,因而都具有空间渗透的性质,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空间的层次感,正如《园冶》中所说的“巧于因借”,园林的妙处不仅在于迂回曲折,而且还表现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深或浅」,空间的变化是相当丰富的。若以空间设计元素的点线面角度,分析中国园林的设计手法会发现,动点的设计对园林来说就是园林的道路,如:园路、廊道、游廊、爬山廊等是游览路线设计的根本,而面的组织是决定园林空间的组织,空间分隔体也可以构成多维度的空间组合。这种空间设计的手法也常被空间设计师引用到现代的空间设计中,例如:设计师黄永洪就常用园林的手法设计现代的住宅空间,将传统现代化融入现代生活中,因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 在空间设计的领域中,常引用之中国园林设计手法可归纳为实与虚、高低错落、看与被看、渗透与层次、引导与暗示、疏与密、蜿蜒曲折与空间的对比等八种重要的表现主题,其中「实与虚」在建筑中来说,粉墙为实,廊及门窗等孔洞为虚,虚与实既互相对立又相辅相成,例如:江南园林中留园中部景区的南向立面。「高低错落」主要是从空间垂直的角度来看设计,《园冶》相地篇中认为,“园地唯山林中最胜”,许多园林依靠地形的变化来增加自然情趣,例如:爬山廊。「看与被看」指的是某个建筑物或景与周围其他景物的关系,从视觉上而言,就

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灰汤紫龙湖南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一、设计背景 1、本广场用地狭长,位于灰汤国际温泉度假区紫龙湖核心景区的南入口。也是灰汤健翔综合商业开发项目的南入口。需要同时满足核心景区入口广场的要求和商业地产开发项目南入口的要求。 2、东边蒋琬路将来是步行街,场地内部需要增加一条机动车道,并结合布置40个停车位供游客使用。 3、广场南端正对着长花灰韶高速路的连接线路口,是未来灰汤度假区的门户位置。 4、广场东临紫龙湖,湖岸线较长。对岸是紫龙湾温泉大酒店。 二、设计思想 1、设计目标:打造大气、优美、温馨、引人入胜的文化景观休闲广场 2、设计理念:“三带迎宾” 设计绿青黄三条景观带连接南端主入口的沸玉广场和北端商业区的紫龙广场。 “绿带”指蒋琬路东边的机动车绿道,夹在两侧的绿化当中,引导游客驾车进入生态停车区。“青带”指中间由青石板和青砖地面为主的步行景观道,是游客从入口广场进入商业区的主要道路,种植带和微地形隔离机动车道,可横向进入滨水带。 “黄带”指滨湖的木质栈道,是游客休闲观光和亲水活动的场所。 三、总体设计 1、空间结构 三条纵轴一条横轴、两个广场 三纵轴就是三带 一横轴联系停车场到滨水区的木平台 南北两个广场:沸玉广场和紫龙广场 2、交通分析 人车分流 “绿带”是车行道,包括停车场、南端车行出入口、北端度假别墅区专用出入口; “青带”是主要人行流线,主要流向北端的商业区,有三个人行出入口; “黄带”是休闲观光的人行流线。 3、种植设计 绿道两侧种植香樟、栾树等较为高大荫浓的乔木。 车道与人行区的隔离带选用斑竹、凤尾竹、红枫绣线菊、金桂等色彩丰富和四季变化的树种,并配以景天、甘野菊、八角金盘等地被植物。 滨水区种植水杉、垂柳、荷花、鸳尾等亲水植物和水生植物。 四、具体景观设计 南广场八景 1、灰汤沸玉 沸玉广场中石阵喷雾景观,寓意温泉形成的“灰汤沸玉”景观。

中国十大著名室内设计师

梁志天——顶尖室内设计师 梁志天是香港十大顶尖设计师之一,其设计独特之处在于能够揉和建筑及室内设计两大学问,对空间的运用及美感营造相当敏锐。“进入屋内,我首先想到空间,而非颜色。颜色清淡不是问题,因为生气来自屋中的人。家,最重要的感觉是优悠和无拘无束。”因此,他的设计总是简单素净,却没有冷清的感觉,家居设计总是以实用为本,配合个人需要。 顶尖室内设计师梁志天 关于设计理念:梁志天独特的简约风格,为不同的居住空间赋予了全新的感觉,他的作品演绎着七种截然不同的心情:酷、峻、闲、净、颐、醉、宽。 关于“简约装修风格”的理解:梁志天以前瞻性的设计笔触,用简洁的线条和强烈的色调对比,配合不落俗套的挂饰和家具,把酷气和帅气全面呈现,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把后现代科技的冷峻和客观引进家居设计,以硬朗的物料和明快的色调,迸发出赏心悦目、隽永怡神的效果。以清新笔触勾划钢材和银白家具,赋予空间素净明亮的神采。 主要代表作品:《一挚》、《方元》、《玲珑》等。 高文安——香港著名室内设计师 高文安是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他身上充满着无尽的故事。在近30年的设计生涯中,高文安设计了超过2000个室内设计项目,被誉为香港室内设计之父。高氏设计揉合了中西文化,将中国文化渗入建筑概念,加上西方的科技及舒适特质,设计出独特的作品。 香港著名室内设计师高文安 关于设计理念:高文安曾经说过:我虽然勤劳和节俭,但是我懂得享受生活!没有风格就是我的风格! 关于“传统装修风格”的理解:高文安并不太提倡走在潮流尖端的设计,而会在设计中运用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他对于古文化充满热情,原因是古代建筑不会因年代久远而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本文将对园林建筑的作用、特点以及它的具体应用、 审美等方面做出以下阐述: 一、中国园林建筑的作用 园林建筑具有满足人们生活活动、感官愉悦的价值,即园林建筑的功用价值。 中国园林所属性质、地域的不同,决定了建筑风格、空间细分形式和色彩的不同。例如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堂皇的皇家气派;江南私家园 林建筑轻巧、玲珑、活泼、纤细、通透、朴素、淡雅,表现出秀丽、雅致的风格。但就园林总体而言,中国园林建筑与欧洲古典园林以建筑为中心、不惜使建筑化不同,它在园林中居 于次要地位,往往表现出建筑自然化的特点。从局部讲,建筑又往往成为景域构图的中心,这与英国,日本的风景式园林异趣。园林中的建筑是中国园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 用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功能:园林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憩及各种游览活动而设置的,即使点景和游息类的亭、榭,可供人们观赏,同时赏景是其最好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按需要结合其他功能, 如水榭可兼做游船码头,亭可做小卖亭,茶水亭等。 2、组织游览路线:园林建筑常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游览路线的起、承、转、合,而 沿着这条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之处,园林建筑往往以它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图画。在一建筑为主的内部空间,常以廊、墙、路、栏杆等组合成一条内部活动路线,这时建筑明显表现出它们的观赏与被观赏的双重性。 这就是说园林建筑所提供的空间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并要力求使观赏到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换的效果,使游人在有限的空间中有景物变幻莫测的感受。 3、园林建筑是体现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题咏、匾额、楹联中 反映出其已经来。正像《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 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苏州拙政园中的远香堂、怡园的藕香榭,都是反映园主歌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意境。题词是起点景作用的,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一书中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

以具体实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 ---------------------- 以无锡寄畅园为例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也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手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与自然的融入、空间的布局、意境的营造上彰显出的自然美、空间美和艺术美,达到了审美的最高境界。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所学习和传承。 关键词: 自然美、空间美、艺术美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成熟的园林体系, 若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相比较 的话,他的个性是鲜明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 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含蕴。 这四大特点所衍生的四大美学范畴——园林的自然美、 建筑美、 诗画美、 意 境美, 乃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 从根本上来说,

这与中 国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以及重整体观照、 重直觉感知、 重综合推衍的思维 方式的启导也有直接的关系。 1 、自然美 寄畅园在无锡市惠山东麓惠山横街。 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 明嘉 靖初年(约公元 1527 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得之,辟为园, 名“凤谷山庄” 。秦金殁,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嘉靖三十九年(公元 1560 年) ,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凤谷山庄” 。秦梁卒,园 改属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 年) , 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 回无锡后, 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 疏浚池塘, 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 提要:公共建筑空间的园林化,是使中国古典园林走进现代建筑空间的有效途径,不仅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对现代建筑的民族化也有指导意 义。 关键词:公建空间园林化现代建筑中国银行总行大厦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山水景色的意趣,园景构图模仿自然,布局灵活多变。因此在选址上总把自然的山、水、古树以及周围环境上的成景、借景条件作为首要的因素加以考虑,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整理,结合建筑、叠石、花木构成园景。但多数私家园林,由于作为园主的官僚世大夫们既贪图城市内丰富的物质生活享受,又要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园址绝大多数都在城内,与住宅紧挨在一起。在这种非常有限、四周一般都有高墙的相当封闭的空间范围内,古代匠师们运用他们长期积累下来的高超造园技艺和创造手法,在“咫尺山林”内再现了大自然的美景,达到了“小中见大,以少胜多,闹中取静”的令人陶醉的效果。这一点可供身处现代都市内的公共建筑借鉴。 位于现代都市内的公共建筑——例如酒店宾馆、办公、科教文卫等建筑类型——由于其投资的充足性、对设计施工要求的精细性,更由于高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对清静自然的渴望,这些场合的园林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密集的建筑群和周围城市环境之间、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室内与室外之间也需要通过景观设计实现和谐统一。这与中国传统园林深深浸透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不谋而合。公共建筑所拥有的中庭、庭院、屋顶花园等空间开始走向园林化。这些空间不同于群众性的公园、游乐园,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尤其私家园林对外封闭、对内流通的

领域特征,因此在理论上能够对中国古典园林从空间构成上以及设计手法上进行有效的继承与发展。这些与现代城市环境协调的现代园林,除了继承中国传统园林中“叠石理水,筑亭架桥,种梅植荷”所创造的意境外,还加入了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和审美观念的新思想以及国外园林的新观点。 按照园林空间与公共建筑的相对位置,可以将其为毗邻型、组合型、中庭型。其中,根据庭园与主体建筑的相对位置关系,毗邻型又可细分成前庭型、后庭型、侧庭型等。 前庭型园林——庭园位于主体建筑前面,面临道路形成建筑物与道路之间的缓冲带,布置自如、灵活,可结合水池,利用绿化屏蔽城市噪音,为人们提供休憩场所,为主体建筑提供丰富的前景。 后庭型园林——庭园在主体建筑后面,相当于中国传统住宅中的后花园,安静、幽雅,多结合水池、山石亭榭等小品,加上浓郁的植物,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在视觉上形成主体建筑的背景。 侧庭型园林——庭园位于主体建筑侧面,多结合餐厅酒吧及休息交往等空间设置,由于远离主要人流,相对安静、清雅,精心构筑后,形成主体建筑的衬景。 组合型园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庭园组合而成,即院落式。这种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颇为相似,讲究景区的划分和景观的组织,空间的开合渗透,景象的变换因借。中国古典园林的许多设计手法可直接借用。 中庭式园林是古老而又新兴的园林形式,即有采光天棚的内部花园。它使建筑室内外融为一体,构成新的建筑空间场所,给人带来阳光明媚、安静、愉悦、适合于社会交往的环境。是城市空间内化的产物。中庭调动了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和各种构景要素,并吸收了现代科技成果,创造出崭新的景观。广州白天鹅饭店的中庭是国内出现较早的中庭。饭店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教学设计:于明北京四中 评析:周杰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课堂主要组织者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为了学而教。要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感性入手到理性升华。从情感激发,问题启发到归纳总结。 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与诗词匾额。 学生情况:本课之前学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木结构体系。欣赏故宫建筑的空间布局。对园林比较喜爱但有些问题还不清楚。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学手段: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技术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PPT课件、相关视频资料 三、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问答与讨论,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基本要素是山、水、建筑、花木。体会中国古典园林丰富的空间变化及由诗词匾额等创造出的典雅氛围。比较深的感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意境。知道今后如何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文化与美感。 四、问题框架 1 和西方园林相比中国古典园林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2 阅读文字资料,(红楼梦片断)请找出中国园林的四大造园要素?园林中的假山怎样布置?太湖石的美感是什么?请同学说出园林中常见的水景以及相关的游园活动?园林中的花木有何作用与寓意?园林中的建筑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3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有何特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4 园林中诗词匾额有何作用? 5 请同学谈谈应该怎样欣赏中国园林? 五、教学流程示意课前准备(学生问卷调查,学生采访片段录制)——播放采访片段导入问题——对比提问,重点讲解中国园林的根本特征——造园要素——空间布局——诗词匾额——总结本课所学——布置课后作业——作业讲评反馈评价

文化广场规划说明

西乡镇新城文化广场规划说明 一、规划背景 “城市的精华在于空”。这里的“空”主要是指城市形体环境的公共空间。这是城市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但是,在目前大多数的城市建设中,我们看到的是鳞次栉比的广厦拔地而起。城市中的绿地则越来越少。于是居住在都市中的人们就越来越陌生,愈来愈想回归大自然。 现规划广场用地原属商业金融用地,拟建一大面积的高层商厦。但由于周边的两幢商厦销售情况不是太好,故现改为城市广场用地。这个决定无疑是明智和令人振奋的。因为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钢筋混凝土,我们更需要一片可以让身心放飞的天地。新城文化广场的建成不仅为市民提供一个休憩、娱乐的大型公共交往空间,更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空间环境质量,(藉此可令周边的商厦起死回生),确立了西乡镇富有特色、令人神往的行政、文化中心、增加城市的凝聚力最终为西乡镇的城市建设添上闪亮的一笔。 二、场地现状环境分析 规划用地位于107国道西乡镇路段一侧。正对着西乡镇人民政府办公用地。宝民路自东南向西北把规划用地划分为一大一小两部分,小的部分现为西乡镇政府办公楼前广场,较为空旷,只设置了部分停车场。小广场西北向有一片绿地。 大广场用地目前则为荒地,其西北向为体量较大的新城大厦。该大厦楼高二十米左右,外观设计采用大面积的绿玻幕墙与铝板,为现代主义风格。大厦的使用功能主要以商业销售为主。现规划用地把大厦主入口前的广场纳入规划范围。规划用地东南方向隔着流塘路则是目前尚未建成使用的河东大厦。该楼高四十多米,主体建筑由两个弧形构成。广场的设置无疑为这一片的商业活动提供了必要的集散、休憩的场所。必将大大改善两幢商厦的使用情况。规划用地的西南向穿过20米绿化带则到达107国道,该广场的建成将成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类型可归纳为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等。 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典型的借景佳例,如颐和园昆明湖远借西山、玉泉山,拙政园远借北寺塔,沧浪苍邻借葑溪水等等。 对景是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由于视线的固定,视觉观赏远不如借景来得自由。对景有很强的制约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 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框景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框景效应的最佳写照。 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 障景是在游路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引导游人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法。障景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历代园林所广泛应用。 园林造景有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同一景色画家可用不同笔法表现之,摄影师可从不同角度拍摄之,同一园林也可用不同构思设计。几百座江南庭园千变万化,各有所妙。故园林造景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每个庭园造景时,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更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应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更应注重空间的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各种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在现代的园林造景中,研究植物高低、色彩、质感、动势等的配置,组成优美的焦点景观,将会是更为重要的课题。

文化广场建筑的设计要点

文化广场建筑的设计 城市文化广场的布局选择应注重公众的可达性及吸引力,环境品质的开发与协调,其数量、面积大小、分布位置也取决于城市的性质与规划构思。 1.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设计文化广场时,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与意图。 注重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设计在我国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的设计,首先突出了两座古楼的形象,保持它们的通视效果,采用了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商业街、传统商业建筑、地下商城等多元化空间设计,创造了一具具有个性的场所,增加了钟鼓楼作为“城市客厅”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同时,为了解决交通组织上的人、车分流问题,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南连南大街、书院门、碑林、北至壮院门化觉寺、清真寺。组成一个步行系统,使钟鼓楼广场成为这一西安古都文化带的枢纽。并且,钟鼓楼广场在设计元素上采用有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项设计,使在广场上交往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又面向未来城市的文化广场。 又如:上海图书馆主要入口的文化广场,由于设计师在建筑平面设计时作了台阶式后退50m以上,使得这个文化广场形成了,一个小型城市广场的规模,设计师在反映其文化内涵的广场环境设计中,做了一个以“知识”为主题的,供雕塑家、艺术家构思创作的具象或抽象雕塑空间。广场中柱子腾空而立,在偏西北方向的广场中可增加光与影的变化,富有文化知识意义的雕塑各具形态,铺地新颖别致,几步宽阔的台阶将坡道与人行道分隔开,步入广场会感到和谐、素雅的文化氛围,即使不到图书馆内也可以来知识广场欣赏雕塑,用自己的理解去诠解雕塑的形象的含义。 另外“夜生活”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注意到为文化广场创造出更多的、市民夜间活动的文化内容和五彩缤纷的城市灯光夜景,也是创造人们交往的场所空间的一种方式。例如:肇庆市中心的文化广场设计,广场中设计的灯光音乐喷泉,和广场一侧的舞台相配合,在夜间定时有灯光音乐喷泉表演,与广场一侧舞台上的相关节目一起,营造了文化广场的丰富的夜间文化生活。 2.城市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2.1.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成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那些历史性建筑,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法,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广场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由于广场周围的建筑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所以广场并不是平行,对称的

文化广场的设计说明

文化广场的设计说明 一.地理背景 广场被四条主道围绕,广场四周是市政府,写字楼,图书馆,博物馆,图书馆外侧是历史名街,设计的时候,须考虑各个文化建筑的性质和文化 二.项目背景 本项目按照规划要求,建设文化历史和冰雪文化为一体的广场,改造城市面貌,美化环境,建立城市主体景观印象。塑造城市文化底蕴. 三.方案定位 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有利于展示和传承历史文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在这三个有利于的条件下着力打造具有综合性功能的文化广场。本方案将广场定位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反映城市和场地历史,满足集会,市民休闲游憩,娱乐等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充分考虑地域特点,注重历史文化和生态内涵。凸显市政府和博物馆大楼的庄严的形象,也要为图书馆的文化和写字楼的文化氛围营造景观环境,改善城市的公共环境面貌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以人为本,以营造高品质的环境及庄严肃穆的精神为目标,精心塑造即生动和谐又不失严肃的文化广场,建筑和开放空间,构筑优美,舒适的绿化和休闲环境,安排亲切宜人的市民驻留活动场所,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强化城市的文化气氛,以满足二十一世纪的城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需求。独具特色的广场形象根据规划区的地形环境特征,结合白旗的历史文化传统,吸取国内外广场设计的优秀经验,塑造一个视觉景观强烈,连续开敞的,即有时代特征又独具地方特色的城镇风景线。 规划原则: 1.文化原则: 广场设计应力求挖掘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并体现新时代城市的形象。 2.以人为本: 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良好的环境效果,为人们提供舒适、多样性的活动空间。广场空间应能满足人的多维感受,并进行无障碍设计。 3.生态原则: 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广场和区域的和皆共生。4.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广场设计应为将来预留发展空间,并能与全局协调。 5.经济原则:

文化广场设计说明

常德市草坪镇文化广场设计说明书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设计的文化广场位于草坪镇龙相路与上河路交叉口东南角,东侧为惠阳大道(原207国道),西侧比邻民间艺术文化街,规划用地面积为1.89公顷。 二、规划依据 1.《常德市鼎城区草坪镇总体规划(2012-2030)》; 2.《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3. 其他相关国家规范、标准; 4. 对现有场地的踏勘等。 三、规划要求与目标 1. 规划设计要求 (1)将广场东南部的加油站搬迁至207国道东侧; (2)文化广场的规划重点强调文艺活动表演功能,宣传草坪文化; (3)设计风格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与民间艺术文化街建筑形式协调统一。 2. 规划目标 通过文化广场的规划设计,为草坪镇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展示平台,成为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 四、现状概况 1.交通状况:文化广场东侧与207国道相接,北侧现有一条乡土路,总规中将其规划为龙相路,交通便利。 2.广场现状:本次规划的文化广场内以及周边均为农田景观,视野开阔。广场东侧沿207国道有一条约4米宽的沟渠,设计中考虑以涵管的形式预埋在广场下面代替沟渠排水。广场东南部现有一栋3层楼私宅和加油站,总规中将其搬迁至其他位置。

五、规划设计 1. 布局与设计理念 广场以文艺中心广场为核心,文化景观道作为景观轴线贯穿广场东西,主入口广场、露天舞台、贵宾席看台三者形成一条南北向景观轴线,文化长廊沿着中心广场南面环绕半周,形成一核心,两轴线,半环形的整体布局。整个广场的设计以展现草坪文化特色为宗旨,最大力度地创造开敞式大型文化活动交流空间,设置多样化草坪文化的设施小品,渲染广场的文化氛围。 2. 广场景观规划设计 文化广场由主入口广场、树阵广场、绿地景观、文艺中心广场、文化景观道、文化长廊、停车场和次入口广场组成。 (1)主入口广场 主入口广场设在龙相路南侧,位于广场北部,中心设置文化主题雕塑作为广场地标,通过台阶形成高差变化丰富空间感官,两侧则利用文化景观柱将视线引入文艺中心广场。 (2)树阵广场 树阵广场分布在主入口广场两侧,广场上以银杏树阵景观为主,利用树池,花钵,木质休闲椅组合成具有休憩功能的景观小品。 (3)绿地景观 广场绿地主要集中在广场外围,形式以草坪为主,配有规则模纹式植物景观以增添广场的庄重感。 (4)文艺中心广场 文艺中心广场由中心的露天舞台和四周的看台组成,露天舞台可容纳1000人进行表演,看台座位可容纳约2000人。露天舞台为开敞式铺装广场,便于大型表演活动灵活搭建舞台形式。看台的形式以露天为主,文化景观道以北的看台设有顶棚,顶棚形式为青灰色波形瓦单坡面屋顶。贵宾看台位于露天舞台的正南面,顶棚形式为青灰色波形瓦二坡屋顶,墙壁为白色。底层为管理用房与公厕,管理用房包括声光控制室、演员更衣化妆间等。底层中部设有10宽通道,连接中心露天舞台与次入口广场,保障交通的顺畅。广场铺装材质以青石板、麻石为主。 (5)文化景观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