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务信息公开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最新整理美国政治信息传播的特点及启示美国政治信息传播的特点及启示美国的政治信息内容庞大,参与者与受众者人数众多,影响广泛。
在国内外,其政治信息传播的质量和结果均表现良好。
美国政治信息传播的特点是主体和平台多样化,各种传播主体和平台各有不同的功能,同时又相互补充配合,形成了一个立体运行系统。
美国的主流政治意识由多元主体参与、自下而上形成为主。
在各种主体中,美国联邦政府处于最主动、最积极的地位,是政治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并不能自上而下规定主流政治意识。
这种态势既制约了美国联邦政府在信息传播方面的行动能力,又赋予了美国联邦政府强大的灵活性和可信度。
特点1.主流共识抵制极端思想美国实行思想和言论自由,各种思想只要不直接造成暴力犯罪,就可以合法存在和传播,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思想和言论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赞赏,所有的思想和言论都在传播过程中占据相等的地位。
例如,种族歧视的思想和言论,在民权运动以后也可以存在,没有人会因为试图传播种族歧视的思想和言论被关押,但是试图宣传种族歧视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抵制。
反对种族歧视是全社会在1960年代以后形成的价值观,是社会的主流共识。
这种共识的牢固性不仅因为这是自下而上生成的而非自上而下灌注的,而且还以少数人持有种族歧视为条件,反种族歧视的思想在不断地反对、批判种族歧视思想中进一步深化和巩固。
因此,在美国的政治信息传播过程中,是通过社会构筑了坚强的主流共识,来抵制和抑制极端的思想和言论。
2.主流共识的可移动性美国的政治信息传播中存在坚强的主流共识,但是这些主流共识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可移动的。
社会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主流共识在缓慢变动着,如关于妇女权益、同性恋者权益、死刑的存废等问题,美国社会在这些问题上的主流共识在最近的一百多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过去认为妇女没有资格在政治选举中投票到认为妇女应该全面参与政治生活,由过去认为同性恋者是病态人群到认为他们的性向应该得到尊重。
美国记者谈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在美国,法律很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很广。
但是光有法律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并非没有企图去掩盖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因此我们还需要强有力的律师和司法制度来督促政府公开信息。
在美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是非常广的,信息公开量也是很大的。
如果有一个飞机坠机事件,那么你可以在网上查询到关于这架飞机的详细状况,它的型号、购买年限、老化程度、飞行里程等等,以及飞行员的详细资料包括个人信息、服务年份、工作记录等等。
联邦航空管理委员会也有大量关于飞行员以及航班的信息,你甚至可以了解哪些飞行员驾驶的飞机会容易出现情况,哪些航班会容易出现事故,这些都是可以免费得到的。
你还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例如多少人拥有多少狗,怎样的狗;家庭保护方面的信息,比如哪些家庭得孩子曾经遭受过虐待;州政府有关于癌症的记录,这个州有多少癌症患者,患的是什么癌症;还有运送危险品的卡车的记录;竞选活动的捐款详细记录等等。
在美国,《信息自由法》、《阳光政府法》规定,政府会议记录、决议、投票情况等等都必须向公众公开,也就是说,如果政府有会议要决定事情或举行投票,那么不能关门不让公众知道。
但是,尽管有这些法案,政府并不是没有企图去掩盖信息,政府并不总想让公众知道政府在干什么,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律师。
我们经常遇见的情况就是,政府就要开会了,但是在会议之前很可能政府就已经偷偷把决议都做完了,只是在会议上走个形式而已。
那么这个时候律师就会找到政府相关人员,警告他们,说我知道你们要开会,而且我知道你们决定已经出来了,那么我们可能会告你隐瞒信息。
当我在纽约日报时,纽约日报专门聘用了一位非常厉害的律师Eve Burton 来应对政府的这种行为。
在美国,有很多法官会自动屏蔽有关死刑案件的判决相关信息。
而这位律师就会去起诉这些法官。
她认为,如果法官要屏蔽这些信息,必须给予理由,而且,不能仅仅说这是死刑案件,或者说这是未成年案件因此就要屏蔽。
在一个有名的案件中,一位著名的黑人维权人士的孙子被指控谋杀,法庭以被告为未成年人为由决定不开庭审理,但律师认为必须要开庭审理,因为这个牵涉到公众的知情权。
美国电子政务的特点:美国电子政务经历了从初级、中级、高级以致目前逐渐成熟完善的不同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初级阶段的政府部门内部的办公自动化、中级阶段的政府上网,主要提供一般的网上信息发布,简单的事物处理;在高级阶段,进一步发展门户网站,网上办公;在成熟的完善阶段,主要任务是重组政府业务,建立具有适应能力政务处理系统,实现政府与企业、公众的交互式业务交流与服务的数字政府。
美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经验1、改变以技术为中心的思想,确立“以民为本”的理念。
美国政府的行政理念是政务透明和为民服务。
政府提出的口号是:让人们点击鼠标三次就能够办事。
因此,美国的电子政务,“电子”只是工具,“政务”才是目标,而“服务”则是关键。
2、政府推动与财力支持。
在美国,从前任总统克林顿、现任总统布什到一般政府工作人员,都对电子政府建设持积极认同和支持的态度。
根据《2002年电子政府法案》,联邦政府设立了电子政务基金,2003年这一基金被投入4500万美元,到2006年将增长到1.5亿美元。
3、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法律保障。
4、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发展电子政务。
即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以政府的业务流为主线,根据轻重缓急,将政府职能中带有不变性的业务流逐个计算机化和网络化。
5、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法发展电子政务,注重规划,分步实施。
6、借鉴电子商务经验,以市场运作模式发展电子政务。
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将主要的政府信息系统要素分包或统包给合格的企业。
7、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
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力带动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但相对于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实经验和发展省会经济的迫切需要,我们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投入相对不足,电子政务的基础建设比较薄弱;二是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彼此独立,分散建设现象依然存在;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电子政务的快速、便捷、公开、透明的优势显现不出来;三是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办公业务系统的开发相对薄弱,政府网站的社会应用水平较低。
美国电子政务安全建设经验启示这是一份美国全国州首席信息官协会关于如何提高公共部门信息安全水平的建议书,它面向地方、州和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这样一批特殊读者,以建议的形式发出一种行动呼吁。
借鉴美国政府在此方面长期工作所形成的丰富经验和教训,对信息保障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形成具体、可实施性强的中国信息安全保障国家战略或许会有所裨益。
电子政务会给社会公众和公司企业带来许多直接好处。
与此同时,安全风险和脆弱性也在与日俱增。
电子政务需要具有前瞻性的IT管理和稳固的基础设施。
如我们所知,网络攻击、系统故障和自然灾害都会使整个体系运转不畅。
如果我们的数字基础设施在关键部位出了问题,政府的运作就会陷于瘫痪,从而酿成灾难性后果。
建议一:建立一个相关人员都参与的IT管理结构设计一个涉及所有风险承担者的IT管理结构,该结构应该包括企业级安全管理,应能在政策上做出应急反应,并适于通过检查实施领导的工作方式。
在美国,公共部门的IT管理安排分别采用了以下3种特点各不相同的模式中的一种。
大学模式许多州对首席信息官的安排可以称作是“大学式”的。
在这种安排中,首席信息官直接对州长负责,对首席信息官的任命来自州长和州内阁的决定。
大学式管理看上去像一张网,其中以首席信息官(以及州长)为中心,影响力和指令由此向外辐射到各部门、委员会和利益集团。
首席信息官通过长期计划、资金奖励、政策和人际关系进行管理。
首席信息官的人员班子通常规模很小,但其中都是政治联盟的重要人物。
基于法规的安排几乎有相同数量的州对IT管理采用基于法规的安排方式,这些州都有成熟的组织体系和法律。
基于法规的结构通常设有一个执行理事会,通过审批总结、制定政策、标准和计划行使监督职能。
这种安排下的首席信息官人员班子比大学式班子要庞大些。
基于法规的首席信息官人员设计了汇报程序、计分卡和例外报告。
这是一种等级分明的结构,它自上而下行使职责,通过各委员会提出重要方案。
基于角色的安排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州开始采用基于角色的安排方式。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研究与经验借鉴1. 引言1.1 研究背景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的研究背景可以追溯到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政府管理的现代化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趋势,政府管理也不例外。
数字政府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来提高政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治理创新的理念和实践。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一直是全球数字政府建设的领先者之一,其数字政府建设经验和做法备受关注。
随着美国政府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不断丰富和积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经验,希望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动本国政府的数字化转型。
对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研究和经验借鉴已经成为当前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热点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历史沿革、基本原则、核心技术、成功案例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全球数字政府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1.2 目的和意义数字政府建设是当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政府的建设已经成为政府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数字政府建设所涉及的经验和教训对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其成功之处,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通过对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历史沿革、基本原则、核心技术、成功案例以及挑战与对策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旨在为其他国家的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借鉴经验和参考,促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健康发展,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政府现代化转型和社会进步。
通过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推动全球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有益启示,为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化的现代化政府奠定基础。
1.3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探讨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研究和经验借鉴。
通过对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历史沿革、基本原则、核心技术、成功案例以及挑战与对策的分析,可以为其他国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研究与经验借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政府已成为全球各国政府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数字政府的发展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公共参与度,实现政府治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经验对其他国家的政府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对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进行研究,并从中提炼出经验,以期为其他国家的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借鉴。
一、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的概况1.1 政策导向:政府先进化法案的出台美国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美国政府出台了“政府先进化法案”(Clinger-Cohen Act),这是美国政府第一次对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管理的法案。
该法案要求各个政府机构必须建立信息技术投资管理机制,确保信息技术的投资能够服务于政府的战略目标。
这一法案的出台为美国数字政府的建设奠定了法律基础。
1.2 机构建设:数字政府办公室的成立为了协调和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美国政府成立了国家数字政府办公室(Office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并任命首席信息官(CIO)负责国家数字政府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国家数字政府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数字政府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推动政府信息系统的整合和互操作,鼓励政府机构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1.3 技术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美国政府加大了对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政府网站、电子政务服务、数据中心等的建设和改造。
政府大力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政府部门的应用,以提高政府数据的利用率和效益。
1.4 服务手段:数字化服务的普及为了提高政府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美国政府大力推动数字化服务的普及。
在社保、医疗保健、税收等领域,政府已经推出了各种在线服务平台,方便公民和企业进行操作和办理业务,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水平。
美国政府门户网站的特点及启示邱成瑜【摘要】美国政府网站建设处于世界领先定位,很好体现了其电子政府发展水平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本文通过研究美国联邦政府网站,总结出其网站服务项目整合全面、体系发达完善等特点,体现"用户至上"的理念和服务导向.对我国下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主要体现在: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协调部门间政务公开;明确"用户至上"原则,强化网站服务导向,完善政府网站特色化功能以及公共服务评价指标.%The world leading developments of American government websites reflect the level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development and the ability of public services. This paper, through researching on federal government websites of USA, sums up the features of the websites: comprehensive services and well-designed structures, which manifests its principle of"customers come first" and service orientation. The developments of American government websites provide important inspirations to the counterparts in China, which cover integrating of th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coordinating the public services between different departments, initiating the principle of" customer-centered", highlighting the functional services of the websites and promoting the special function and evaluation index of public services.【期刊名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3)002【总页数】3页(P82-84)【关键词】美国政府;门户网站;特点;启示【作者】邱成瑜【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0政府网站建设是互联网时代政府与公众之间联系沟通的平台,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渠道。
美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启示■董振国刘志峰美国是较早致力于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的国家,也是电子政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目前,美国电子政务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突出表现有“网站多、内容全、网连网”三个特点。
现在全美已建政府网站超过22000个,可以搜索到的分站点超过5100万;虽然美国电子政务还不能取代传统的政务模式,但其打破地域、时间限制的种种特点正在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优势,为美国政府完善职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美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1、坚持“以公民为中心”,进行电子政府建设“以公民为中心、以成效为导向、以市场为基础”不仅是美国政府的改革原则,同时也是美国政府建设电子政府的指导原则,其核心是“以公民为中心”。
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电子政府的主要目标有三个:一是公民能够方便地和政府进行交互并获得服务;二是提高政府效能;三是提高政府响应公民的能力。
可以看出:三个目标中两个目标都和公民紧密相联。
这反映出美国实施以“公民为中心”的电子政府,对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机制,重塑政府对公民的服务工作,减少政府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的失误与欺诈行为,增进服务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自上而下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工作美国政府于2000年6月6日宣布实施电子政府工程,6月24日克林顿总统首次发表网上演说,其电子签名法案从提出到参、众两院通过并经克林顿总统6月30日正式签署生效,仅仅用了24天时间,可见其重视程度及工作效率之高。
布什政府也把建设“电子政府”作为政府改革的重要方向,对实现高效能电子政府高度重视,并把加大使用因特网和计算机资源来提供政府服务(电子政府)作为政府改革五大目标之一。
美国各级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电子政务工作,如弗吉尼亚州在州长沃纳先生的提议下设置了内阁级的首席信息官,专门负责主持并领导该州的电子政务工作。
3、高度重视电子政府安全体系建设一是通过颁布各项法律法规和各种文件,如联邦信息管理安全法、电子签名法、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法、计算机安全法、电子通信隐私法、计算机欺骗和滥用法等多部法律,从法律上保护信息安全和隐私。
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历程及启示作者:赵京国来源:《行政与法》2013年第08期摘要: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
政府要成为良好的治理主体,政府信息公开是必要条件,政府信息公开是实现主权在民原则的保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同时也是制约行政权力,预防腐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方面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型政府;知情权中图分类号:D6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3)08-0017-04收稿日期:2013-05-12作者简介:赵京国(1970—),男,山东新泰人,泰山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推行行政服务标准化,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11WG93。
自20世纪60年代起,人类开始进入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全方位地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
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国家、政府传统的管理方式。
信息公开、透明不仅是时代的主要特征,而且对政府管理方式也提出了挑战,即要求政府进行信息公开,保证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为此,世界各国都通过立法方式来保证政府信息公开。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一般来讲,政府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或者有更为详细的分类。
广义上或更广泛意义上的政府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他公共组织,狭义的政府就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在其职责范围内公开其政务活动与结果,允许用户按照法定程序,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方式利用各种公共信息资源。
[1]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实现良好治理的必要手段,其中,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
简论美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摘要]:美国行政信息公开法律体系是当今世界最为完善的,其公开的内容、公开的限制、公开的方式、公开的程序、公开的救济等方面均有成熟的法律规定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对完善我国的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美国;行政公开;信息公开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设计师詹姆斯,麦迪逊在宪法修正案中为公众的言论自由权利的论述中阐释到:“公众要想成为自己的主人,就必须用习得的知识中隐含的权利来武装自己;政府如果不能为公众提供充分的信息,或者公众缺乏畅通的信息渠道,那么所谓的面向公众的政府,就沦为一场滑稽剧或悲剧或悲喜剧的序幕”。
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这位先贤所设想的“面向公众的政府”在大洋彼岸实现了,当今的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公认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最为完善的国家。
美国的有关信息公开的立法是由以下三部最为重要的法律构成的:一是1966年的《信息公开法》,该法要求行政机关依据职权或者依据申请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
在法定的范围之内。
任何公民不需要说明任何理由,均可享有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行政机关拒绝提供有关信息必须承担举证责任。
后来,美国国会又分別在1974年、1976年和1986年对该法中所涉及到的免除范围和条件、公开的程序问题及收费标准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二是1976年的《阳光中的政府法》,该法规定合议制行政机关的会议必须公开,公众可以观察会议的进程,取得会议的文件和信息。
三是1974年制定的《隐私权法》,该法主要是规定行政机关对个人信息的搜集、利用和传播必须遵守的法则,以防止行政机关滥用个人的信息侵犯个人的隐私权。
以上三部法律共同构成了美国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是其信息公开法的核心组成部分。
此外,还有1972年的《联邦咨询委员会法》、1988年的《电脑匹配和隐私权保护法》和1996年的《电子情报自由法》等,多部单行法律构成了美国政府行政信息公开法体系。
这一系列法律体系主要确立了以下一些规则和内容。
从《联邦登记》看美国政府信息公开从《联邦登记》看美国政府信息公开美国是世界上较早重视政务公开和开发利用政府部门信息的国家之一,制定了各种促进和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和有效利用的政策法规。
其中1935年通过的《联邦登记法》(即《美国法典》第44编第15章与档案部门密切相关。
它授权美国国家档案馆设立一个处,即联邦登记处,专门负责出版《联邦登记》[1](federal register)日报,集中公布所有联邦机构的法规条例和政务信息。
《联邦登记》自1936年3月14日[2]开始至今,每个工作日出版一期,成为联邦政府向公众及时、主动、统一、有效地提供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渠道。
《联邦登记》的由来与发展1935年前,美国各行政机关及总统办公室都是通过各自的出版物分别公布它们的法规条例。
但随着30年代政府文件的膨胀,尤其是机构法规的骤增,公众越来越难以判断可以在哪里找到某个行政法规,更无从了解它的颁布时间、修订或废除情况。
为改变这种状况,国会于1935年通过了《联邦登记法》,要求国家档案馆负责编辑和出版《联邦登记》日报,统一公布各联邦机构颁布的法规条例,所有的总统公告和行政令,以及总统认为具有普适性和法律效力的或国会要求公开的文件。
此外,它还刊登会议通知、机构活动、政策陈述等信息。
1946年《行政程序法》颁布实施后,《联邦登记》还必须提供所有正在制定中的法规条例的有关信息,公布法规草案及其说明。
《行政程序法》还规定,未在《联邦登记》上发布的行政法规不得生效以及法规公布30天后才能生效。
此后的20年,美国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觉醒,要求参政、议政和分享更多政府信息的呼声日益高涨,《信息自由法》于1966年应运而生,确立了联邦政府的文件和档案除某些法定豁免共享的信息外必须向所有人开放的原则。
1974年,国会对《信息自由法》进行了重要的修订补充,规定联邦政府必须在《联邦登记》上公布本机构的职能、办事程序、组织条例、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的建制情况及其受理信息咨询与查找的具体程序、方法和项目,并且要提供方便公众查阅的信息分类索引。
国外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经验启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政府之间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政府的行政效能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可以有效提升国家的治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在国外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为我国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提供借鉴和启示,本文将从美国、德国和新加坡三个国家的相关经验入手,探讨如何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并给予我国政府改进的一些启示。
美国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其政府行政效能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
美国政府行政效能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政府注重提升公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美国政府面向公务员的选拔标准很严格,一般要求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和职业经验。
政府还鼓励公务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可以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这种提升公务人员能力的做法,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更为专业和权威的支持。
美国政府注重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升行政效能。
美国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各级政府部门都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系统和电子政府平台,实现了政务信息的共享和管理。
这样可以提高行政效能,减少行政成本,提高决策效率。
美国政府注重营造透明高效的行政环境。
美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的公开透明程度上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度很高,一般公民都可以通过政府官方网站或其他途径了解政府的相关信息,这种行为有利于增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提高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与美国政府行政效能提升不同,德国政府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方面有其独特的经验和做法。
德国政府注重提高公民参与。
德国政府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和管理,德国政府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会进行公众听证和民意调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民众对政策的看法和意见,减少政策的失误和不合理性,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德国政府注重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德国政府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行政监督和考核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行政行为都受到制度的约束和监督,这可以有效地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行政效能。
美国政务信息公开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张 磊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因此政府和公众的思想
都比较开放,政府公开信息和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意识都比较强。美国
在制定《信息自由法》的时候,就是为了使民主政治更好的运行,通过
公开政府的日常活动,使得人民获得全部的信息,防止行政腐败。因此,
我们也必要认识到信息公开的民主价值和防腐价值,树立正确的政府信
息公开理念,是政府信息公开顺利运行的根本保证。
美国以《信息自由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建立起了完善的
法律体系,为政府的行政信息公开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我国政府应
该积极的完善自己的法律法规,借鉴美国的一些成功经验,完善当前存
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公众参与度主要是社会公民通过不同的合法的形式参与到政府的
行政活动中来。通过提高公民的参与度,使得公众能够更好的去监督政
府的行政工作,使得政府更为广泛的公开自己的政务信息。这种公众高
度参与政府活动的方式可谓一举两得,既能监督政府信息公开,又能保
证公众获取政府信息。
最后要完善政府的信息公开考核制度。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要学习美
国的绩效评估体系,要在制度上进行完善,并且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审
査。正是由于美国政府机构的信息公开考评工作非常严格,才使得美国
政府信息公开更为彻底、充分。
尽管美国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非常完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在方便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同时,某些犯罪分子、恐怖分子也能
够轻而易举地获取政府信息。事件就是最好的教训。在此之后,美国修
改了《信息自由法》,先知外国机构获取美国情报局的资料。这种限制
并非倒退,而是为了保证政府信息用途的正当性,
总的来说,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管是从立法理念、配套制度、
公众参与程度和监督评价制度等方面都与美国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
我们更应该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改造、优化,
使之成为促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不断完善的推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