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学业分层测评浙科版

高中生物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学业分层测评浙科版

高中生物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学业分层测评浙科版
高中生物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学业分层测评浙科版

动物微生物试题

、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1.真核微生物核糖体类型为80S(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为70S)。 2.大肠杆菌长为2.0μm,宽为0.5μm,其大小表示为0.5μm x2.0μm 。 3.研究细菌遗传、代谢性能常采用对数生长时期的细胞。 4.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5.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溶源性噬菌体)。 6.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元素是蛋白质,核酸,类脂和碳水化合物。 7.食用菌是由营养菌丝和生殖菌丝组成。 8.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品上大部分微生物的过程称灭菌。 9.细菌细胞的碳、氮营养比为6/1。 10.根瘤菌可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 二、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码写在题干的○内,每小题1分,共40分)。 1.组成病毒粒子核髓的化学物质是○ ①糖类②蛋白质③核酸④脂肪 2.常用于饮水消毒的消毒剂是○ ①石灰②CuSO4 1③KMnO4 ④漂白粉 3.以高糖培养酵母菌,其培养基类型为○ ①加富培养基②选择培养基③鉴别培养基④普通培养基 4.多数霉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 ①纤维素②几丁质③肽聚糖④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5.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

①荚膜②细胞壁③芽胞④鞭毛 6.酵母菌常用于酿酒工业中,其主要产物为○ ①乙酸②乙醇③乳酸④丙醇 7.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以数量多少排序为○ ①细菌>放线菌>真菌②细菌>真菌>放线菌③放线菌>真菌>细菌 ④真菌>细菌>放线菌 8.噬菌体属于病毒类别中的○ ①微生物病毒②昆虫病毒③植物病毒④动物病毒 9.常用消毒酒精的浓度的○ ①30% ②70%③95% ④100% 10.制备培养基的最常用的凝固剂为○ ①硅胶②明胶③琼脂④纤维素 11.沼气发酵的主要产物为○ ①CO2 ②CH4③NH3 ④H2S 12.酵母菌属于○微生物 ①好氧型②厌氧型③兼性厌氧型④微厌氧型 13.果汁、牛奶常用的灭菌方法为○ ①巴氏消毒②干热灭菌③间歇灭菌④高压蒸汽灭菌 14.加大接种量可控制少量污染菌的繁殖,是利用微生物间的○ ①互生关系②共生关系③竞争关系④拮抗关系 15.菌根是○和植物的共生体 ①细菌②放线菌③真菌④酵母菌

全国高中生物竞赛大纲

全国高中生物竞赛大纲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纲要 理论部分 全国竞赛理论考试应当注意那些适用于同一类群中大多数生物的生物学概念。考试不应包括特殊事实、例外或者需要特殊或地方经验的某地特有生物的知识。 大部分试题应当考查学生的理解力、科学工作技能以及他们生物学知识的应用。单纯考识记的试题应尽可能的少,不应超过总分的25%。 理论部分应按注明的比例包括以下7个部分: Ⅰ.细胞生物学 25%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化学成分 * 细胞器 * 细胞代谢 * 蛋白质合成 * 通过膜的转运 *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微生物学 生物工程学 Ⅱ.植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 15%

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 * 水分、矿物质和同化物的运输 * 生长和发育 * 生殖(包括蕨类和苔藓) Ⅲ.动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脊椎动物) 15%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消化和营养 * 呼吸作用 * 血液循环 * 排泄调节(神经的和激素的) * 生殖和发育 * 免疫 Ⅳ.动物行为学 5% * 行为的体系 * 行为的原因 * 争斗行为 * 习得性行为

Ⅴ.遗传学与进化 15% * 变异:突变和渐变 * 孟德尔遗传 * 多等位性、重组、伴性遗传 * 哈迪温伯格定律 * 演化的机理 Ⅵ.生态学 15% * 生态系统 * 食物关系 * 能流 * 生物地球化学系统 * 演替 * 种群结构和动态 * 生物圈和人 Ⅶ.生物系统学 10%结构和功能;主要类群中典型生物之间的演化和生态的关系 在上述各主题中均应包括有科学思维的原则和生物学方法的原理的题目。 全国竞赛考纲细目

人教版高中生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练习(含答案)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 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 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2. (改编)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 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 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 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改编)电信号传递到突触前膜,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 由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所识别,再转化为电信号继续传递。右图表 示几个神经元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 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 B. 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B释放的递质性质依次是抑制性、兴奋性 C. 若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D. 若ab=bd,如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 4 (改编)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 ) A. 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 B. 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 C. 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 5.(改编)某人因为交通事故导致脊髓胸部折断、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受损,下列现象会出现的是( ) A. 听觉丧失而听不懂他人讲话 B. 不能发生膝跳反射 C. 刺激下肢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D. 大小便失禁 6. 人在睡眠状态时也能搔痒,这说明( ) ①人在睡眠时仍存在着与清醒时一样的各种感觉 ②脊髓也能形成某些感觉 ③大脑皮层处于睡眠状态时,也能完成一些简单反射 ④脊髓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下面几种生理过程调节,在正常人体内属于正反馈的是( ) A. 血液中血糖浓度的稳定 B. 体液中pH的稳定 C. 受精卵分裂过程的启动 D. 人体的体温的调节 8. 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X与Y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 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 Z结构的活动只受Y结构的控制 D. 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9.为了观察小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病变,可采取以下哪项措施( ) A. 用甲状腺制剂连续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B. 向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 C. 用碘制剂连续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D. 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甲状腺 10. 人的下丘脑受损,不可能影响到下列哪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 A. 内分泌活动的协调 B. 体温恒定状态的维持 C. 躯体运动的精确性 D. 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11.(改编题)下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 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 ) A. 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 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 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C. 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 若上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12. 下列有关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期不进食的病人应适当补充钾盐 B. 钾离子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决定性作用 C. 钠离子几乎全部由小肠主动吸收 D. 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稳态 13.关于脊椎动物和人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转化为血糖 B.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 C.摘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将减少 D.激素都能作用于全身所有的细胞,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14.胰岛素可调节血糖浓度,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可催化血糖合成糖原 B.血糖浓度长期居高不下是因为缺乏胰岛素引起的 C.血糖浓度升高时,将通过大脑皮层刺激胰腺产生较多的胰岛素 D.如果胰管阻塞,则胰岛素的外排就会停止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大小的测定和计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学习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和保养 2、观察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的标本装片,学会绘制生物图 3、掌握使用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4、了解血球计数板的结构,掌握使用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器材 1、显微镜 2、微生物标本装片 3、目、物镜测微尺 4、血球计数板 5、酵母菌液或霉菌孢子液 6、载波片、盖波片、烧杯、滴管、擦镜纸、香柏油、二甲苯等 三、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1、构造 现代普通光学显微镜利用目镜和物镜两组透镜系统来放大成像,故又常被称为复式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机械装置包括镜筒、转换器、载物台、镜臂、镜座、调节器;光学系统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电光源。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操作 在目镜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所能达到的分辨率及放大率都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初学者,进行显微观察时应遵循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再到油镜的观察程序,因为低倍数物镜视野相对大,易发现目标及确定检查的位置。 四、微生物大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由于菌体很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来测量。用于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 1、目镜测微尺(图1-1)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长度刻成50等分,或把10mm长度刻成100等分。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 --

-- 间像重叠)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物镜测微尺校正,以求出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2、物镜测微尺(图1-2)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 玻片,一般将lmm 等分为100格,每格长l0μm (即0.0lmm), 是专门用来校正目镜测微尺的。校正时,将物镜测微尺放在载 物台上,由于物镜测微尺与细胞标本是处于同一位置,都要经 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成象进入视野,即物镜测微尺随着显 微镜总放大倍数的放大而放大,因此从物镜测微尺上得到的读数就是细胞的真实大小,所以用物镜测微尺的已知长度在一定放大倍数下校正目镜测微尺,即可求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然后移去物镜测微尺,换上待测标本片,用校正好的目镜测微尺在同样放大倍数下测量微生物大小。 3、目镜测微尺的校正 把目镜的上透镜旋下,将目镜测微尺的刻度朝下轻轻地装入目镜的隔板上,把物镜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刻度朝上。先用低倍镜观察,对准焦距,视野中看清物镜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物镜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两尺重叠,再使两尺的“0”刻度完全重合,定位后,仔细寻找两尺第二个完全重合的刻度(图1-3),计数两重合刻度之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物镜测微尺的格数。因为物镜测微尺的刻度每格长l0μm,所以由下列公式可以算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 例如目镜测微尺5小格正好与物镜测微尺5小格重叠,已知物镜测微尺每小格为l0μm ,则目镜测微尺上每小格长度为=5×10μm/5=10μm 用同法分别校正在高倍镜下和油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 由于不同显微镜及附件的放大倍数不同,因此校正目镜测微尺必须针对特定的显微镜和附件(特定的物镜、目镜、镜筒长度)进行,而且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重复使用,当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重新校正目镜测微尺每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4、细胞大小的测定 移去物镜测微尺,换上待测菌体的装片,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的物,然后在高倍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来测量菌体的长,宽各占几格(不足一格的部分估计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测出的格数乘上目镜测微尺每格的校正值,即等于该菌的长和宽。 结果计算: 长μm=平均格数×校正值 宽μm=平均格数×校正值 大小表示: 宽μm ×长μm 五、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1、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图1-4),计数区 图1-1 目镜测微尺 图1-2 物镜测微尺 图1-3 目、物镜测微尺的校正 图1-4 血球计数板

动物微生物习题及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微生物是个体细小、肉眼看不见、必须用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群结构比较简单、繁殖迅速的最微小的生物的总称。它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等不同类群。 2、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生理、遗传与变异和分类以及与人类、自然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1、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其中,原核性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核性微生物包括真菌,非细胞性微生物包括病毒。 三、单项选择题: 1、证明有机物发酵和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是( C )。 A、郭霍 B、列文虎克 C、巴斯德 D、弗莱明 2、病毒由( B )发现。 A、郭霍 B、伊凡诺夫斯基 C、巴斯德 D、列文虎克 3、青霉素由( D )发现。 A、郭霍 B、列文虎克 C、巴斯德 D、弗莱明 4、微生物由( B )发现。 A、郭霍 B、列文虎克 C、巴斯德 D、弗莱明 5、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由( A )提出。 A、郭霍 B、列文虎克 C、巴斯德 D、弗莱明 四、简答与论述题: 1、微生物的特征:个体细小、肉眼看不见、必须用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结构比较简单、繁殖迅速,自然界发布广泛。 2、研究动物微生物的目的意义:研究微生物与畜禽疾病的关系,并利用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诊断、防治畜禽的疾病,保障畜牧业的发展,避免农畜产品危害人类的健康。 第一章细菌 一、名词解释: 1、鞭毛:多数弧菌、螺菌、许多杆菌、个别球菌的菌体表面长有一至数十根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鞭毛长度常是菌体长的几倍。 2、菌毛: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阳性菌的菌体上生长有一种比鞭毛数目多、较多、较直、较短的毛发状细丝,称为菌毛,又称纤毛或伞毛。 3、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在细胞壁的外周产生一种粘液样的物质,包围整个菌体,称为荚膜。 4、芽孢: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细胞质和核质逐渐脱水浓缩,可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5、菌落:由一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长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群体。 6、质粒:除核体DNA外,有些细菌还具有能自行复制、随宿主分裂传给子代菌体、有一定遗传特性的游离小型双股DNA分子,称为质粒。 7、培养基: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基质,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营养物质。

03-1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动物行为学解析

动物行为03 52.下列属于后天获得的行为是: A.候鸟迁徙B.鸟类筑巢C.蜘蛛结网D.复杂的“鸟语” 解析:候鸟迁徙、鸟类筑巢和蜘蛛结网均为先天性本能行为。所以选择D 53.生活在离海边50公里的某种小鸟,每天飞到海边取食时间都比前一天迟到50分钟。这种现象叫: A.日节律B.潮汐节律C.月节律D.无规律 解析:小鸟的这种节律与涨潮落潮的时间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属于潮汐纪律。选择B 55.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最终对动物行为起支配作用的遗传物质是: A.染色体B.DNA C.基因D.RNA 解析:基因决定动物的性状,性状分类较多,包括行为。选择C 56.蜜蜂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它们的社会生活高度发展主要表现在个体形态和职能分工上的高度专门化,在蜜蜂群体中表现出明显的利他行为的是? A.蜂王B.蜂后C.工蜂D.雄峰 解析:工蜂为蜂群采集实物、喂养和保护同类,都属于利他行为。选择C 57.城市中喜鹊的巢与巢间距很近,远小于市郊野外种群的巢间距离,其可能的原因是:A.合适的巢址分布密集B.食物充足C.利于繁殖D.喜鹊喜欢群居解析: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合适的筑巢的地方少,分布密集,还体现了筑巢的地方实物充足。选择AB 58.下列行为中哪种行为属于后天学习来的行为? A.小鸭子出生后跟随首先看到的移动物体B.小狗看到装食物的空盘子时也会分泌唾液C.幼猴将马铃薯放在水中洗净后再吃D.山雀喜好取食个体较大的毛虫 解析:BCD都是经过后天条件反射建立学习得来。选择BCD 59.无毒的拟斑蝶外观酷似色彩鲜艳、身体有毒的王斑蝶,这一现象属于: A.贝茨拟态B.缪勒拟态C.警戒色D.保护色 解析:王斑蝶鲜艳的颜色属于警戒色,但无毒的拟斑蝶外观酷似属于贝茨拟态。选择A 动物行为05 57 .根据动物行为的定义,你认为下列哪项不是动物行为: A .黑猩猩为另一只黑猩猩梳理毛发 B .雄螽斯在交配时,给雌螽斯提供食物 C .地松鼠在洞穴附近直立,观察周围环境 D .郊狼盘算如何阻止同伴来争夺猎物解析:动物的行为是动物的所作所为,是动物个体和群体为满足个体生存和种群繁衍的基本要求,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有规律、成系统的适应性活动。动物行为既需要外部或者内部的刺激,又包涵了动物实现对刺激反应的过程。郊狼盘算如何阻止同伴来争夺猎物没有实现对刺激的反应,不属于动物行为。选择D 58 .动物的警戒色是用来: A .吸引配偶 B .提醒捕食者自己是不可食的 C .保证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一致 D .吸引传粉昆虫 解析: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起警戒作用。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它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选择B 59 . Lehrman 设计了一个关于斑鸠的实验,实验分三个组:( l )全为雌鸟,单独饲养;( 2 ) 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 3 )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提供筑窝材料。然后给各实验组每只雌斑鸠一窝卵,检查它们的孵窝情况。结果发现:第(l )组的雌斑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试题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试题 名词解释 1.菌落 2.纯培养 3.包涵体 4.噬菌体 5.干扰素 6.病毒的血凝现象 7.感染性病原真菌 8.中毒性病原真菌 9.莱姆病 10.细螺旋体 11.消毒 12.灭菌 13.防腐 14.无菌 15.无菌操作 16.正常菌群 17.微生物的致病性 18.毒力 19.侵袭力 20.半致死量 21.半感染量 22.传染 23.外毒素 24.类毒素 25.免疫 26.中枢免疫器官 27.免疫活性细胞 二、填空题 1.微生物共有八大类:包括细菌、病毒、 2.细菌大小的表示以为单位,可以在下观察;病毒以及为单位,必须在下观察。 3.细菌的基本结构由外到内分别是、、、。 4.有些细菌有特殊构造,如:、、、。 5.用革兰染色法将细菌分为和两大类,前者染成色,后者染成色。 6.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有、、、、。7.培养基的类型按物理性状分为、、三种类型。 8.细菌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分为四个时期:、、、。9.根据细菌生长繁殖对氧的需求程度,将细菌呼吸类型分为三类:、、。10.病毒属于型微生物,必须在内生存,对抗生素。

11.有囊膜病毒对剂敏感,用其处理后病毒失去活性称为。 12.培养病毒的方法主要有、、等。 13.干扰素的主要功能有、、等。 14.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鉴别染色法是,本菌呈色。 15.牛放线菌在病灶脓汁中可形成,将其压征镜检时呈。16.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 17.支原体又称,是介于和之间、营独立生活的最小单细胞微生物。18.湿热消毒灭菌法包括、、和。 19.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为,温度达,维持时间为,可杀死所有的微生物。 20.生石灰可用于和的消毒。 21.酚类消毒剂包括和。 22.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有、。 23.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结构有等。 24.类毒素是由经甲醛处理制备而成,可刺激机体产生。 25.内毒素是由类脂A、和组成。 26.传染发生的条件包括、和。 27.非特异性免疫是特异免疫的和。 28.免疫分子包括、和。 29.免疫系统由、和组成。 30.监视和清除体内出现的肿瘤细胞是免疫的功能,清除体内衰老的自身细胞是免疫的功能,抗传染免疫是免疫的功能。 三、判断题 1.在动物机体内,致病性炭疽杆菌是有荚膜的。 2.在动物体内培养的炭疽杆菌带有芽胞。 3.肉毒梭菌致病的主要因子是内毒素。 4.肉毒梭菌是寄生性病原微生物。 5.破伤风梭菌需严格需氧培养。 6.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都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 7.鸭疫里氏杆菌原名鸭疫巴氏杆菌,是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体。 8.口蹄疫病毒可以感染猪、牛、羊和马。 9.禽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的成员。 10.马立克病病毒能导致鸡发生肿瘤。 1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能导致感染鸡发生免疫抑制。 12.猪瘟病毒可以导致猪、野猪和家兔发生猪瘟。 13.新城疫病毒可以引起鸡、鸭、鹅的毒血症。 14.兔出血症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年龄较大的家兔。 15.犬瘟热病毒侵入敏感细胞后,在胞浆和胞核内复制,并在胞浆或胞核内形成包涵体。 四、问答题 1.简述黄曲霉毒素的毒性作用。

(完整版)生物奥赛动物行为学练习

《动物行为学》习题 一、选择题 1、动物学家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的筑巢,并将鸟的动物详细记录,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综合法 D、摄像法 2、最佳摄食理论认为:动物任何一种行为都会给自己带来利益,同时也会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自然选择总是倾向于使动物从所发生的行为中获得() A、最大的利益 B、一般的收益 C、最小的收益 D、毫无收益 3、下列行为哪项是本能行为()A、反射 B、条件反射 C、操作条件反射 D、习惯化 4、下列关于动物攻击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争斗 B、攻击行为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和生存 C、攻击行为都有身体的直接接触 D、公鸡的争斗就是一个实例 5、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传递信息的是() A、雌蛾分泌性激素 B、工蜂跳8字舞 C、蟑螂昼伏夜出 D、鸟类的鸣叫 6、下列各组动物的行为中都属于先天性定型行为的一组是() A、鱼类的趋光性,蛙的搔扒反射、蚯蚓走T形迷宫、大山雀偷饮牛奶 B、蛙的搔扒反射、蜘蛛织网、蚂蚁做巢、鸟类迁徙 C、蜜蜂采蜜、鱼类洄游、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昆虫的趋光性 D、鸟类迁徙、幼小黑猩猩从洞穴中取出白蚁、涡虫受到光照刺激后产生身体收缩 7、有些海产蟹类,当涨潮时钻入洞穴,退潮时爬出,这种行为称() A、定向行为 B、觅食行为 C、节律行为 D、防御行为 8、每年春天可看到大雁北飞,而在秋天则可看到大雁南飞。大雁的这种行为称为() A、节律行为 B、学习行为 C、取食行为 D、繁殖行为 9、杜鹃常把蛋产在其他小鸟的窝里,由小鸟代其孵蛋喂养小杜鹃。小鸟的这种行为称为() A、学习行为 B、社群行为 C、繁殖行为 D、后天性行为 10、下列行为属于节律行为的是() A、母鸡孵蛋 B、公鸡报晓 C、蛇追捕青蛙 D、公鸡争斗 11、牡蛎和蛤蜊等在涨潮时在水下觅食,有些珊瑚、环节动物和一些鱼类在潮水到达高潮时产卵,这些现象属于()A、昼夜节律 B、季节节律 C、潮汐节律 D、生物钟 12、野兔发现天空有老鹰盘旋时,立刻跑向自己的洞穴,这属于()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迁移行为 D、守巢 13、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的是()

动物微生物试题库

动物微生物试题库

《动物微生物》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制品: 2、免疫: 3、抗体: 4、类毒素: 5、干扰素: 6、菌落: 7、消毒: 8、血清学检验:9、抗原:10、培养基:11、ADCC作用:12、微生物:13、芽孢: 14、立克次氏体:15、侵袭力:16、非特异免疫:17、病原微生物:18、包涵体 19、凝集反应:20、半抗原:21、灭菌:22、衣原体:23、细菌:24、病毒血凝现象:25、体液免疫:26、变态反应:27、病毒干扰现象:28、支原体:29、间歇灭菌法: 30、假菌丝:31、免疫应答32、侵袭力:33、CPE:34、质粒:35、抗原决定簇: 36、LD50: 37、革兰染色法: 38、微生态制剂: 二、填空题 1、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根据单个细菌的形态,可以把细菌分为,和三类。 2、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 3、病毒主要由和构成,有的病毒还具有囊膜与纤突。 4、微生物可粗略地分为八大类,包括,,,,, ,,。 5、常用的湿热消毒或灭菌法有,,,。 6、免疫有、、的功能。 7、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 8、常见的微生物变异现象有、、、、。 9、干热灭菌法包括,。 10、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 11、微生物中原核型的包括,,,,,。 12、口蹄疫病毒主要有、、、、、、 7个血清型。 13、变态反应分为,,和。 14、酚类消毒剂包括和。 15.病原体一般感染途径有___ 、___ ___、__ _、

__ __和_____ ___ 16、免疫系统包括___ __、___ ___和___ ___。 17、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_ ___、__ ___和___ ___三个阶段。 18、在补体结合试验中,无溶血现象出现称补体结合试验___ ___,说明样品中__ __抗原存在。 19、抗体是由_ __合成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20、常见的G+无芽胞杆菌类细菌的代表菌有____ __ ____,_____ _____等。 21、螺旋菌与螺旋体的主要区别是: 前者以________ 运动,后者以_________ 运动。 22、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 __________,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 __________。 23、病毒核酸存在的主要类型___ 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4种。 24、病毒是严格的_ _,它只能在__ ___内繁殖,其繁殖过程可分为 __ _、___ ___、___ __、___ ___和__ ___五个阶段。 25、细菌荚膜的功能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支原体的菌落形态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7、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可分为 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处于 _____ ____________。 29、细菌是 __________ 微生物,一般球菌的直径为__________,杆菌的宽度为__________,长度为 __________。 30、动物微生物包括、和三大部分 31、经革兰染液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菌,被染成红色的是菌。 32、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 33、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包括充足的、适宜的、合适的酸碱度和必需的气体环境。 34、细菌色素分为和两种 35、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和等。 36、吞噬细胞包括、、等。 37、狭义的生物制品指,和, 38、常用的培养基按其用途可分为、、、 和五大类。

高中生物竞赛培优教程:动物行为学

高中生物竞赛培优教程:动物行为学 第四章动物行为学 【考点解读】 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的行为规律,揭示动物行为的产生、发展和进化以及动物行为与动物生活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科学领域内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本章包括行为的体系、行为的原因、行为的类型等三部分内容。根据IBO考纲细目和近年来试题的要求,下面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了本章要求掌握的具体内容。 【知识阐释】 第一节行为的体系 1.动物行为的概念 动物行为是指动物个体或群体的所作所为,是一切可观察到的动物对身体内部状态或外部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的过程,包括我们直接观察到的动物的一切状态。它不仅指动物躯体的动态现象,如奔跑、爬行、游泳、飞行,以及身体局部的微细动作,如竖起耳朵、发出声音、改变体色等,还包括动物日常生活活动,如摄食、呼吸、排泄、生殖等,同时也指动物的静态现象,如身体姿势以及在外表上可辨认的一些变化。总之,动物行为是动物对体内、外界条件变化所做的有规律的、成系统的适应性活动。 动物生存离不开行为,行为是动物利用环境的工具。 2.动物行为的特点 动物行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动物行为是一种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猎豹以120km/h的速度追击羚羊,羚羊虽没有猎豹跑得快,但它善于做90°的急转弯,迫使猎豹不断改变奔跑方向,耐力有限的猎豹不一定是胜利者。猎豹的追捕与羚羊的逃逸始终处于一种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中。象鼻虫遇敌害会从植株上滚落下来装死,这种现象表面上是静止的,而实际上体内新陈代谢正在加剧,为下一步逃脱蓄集力量。 (2)动物行为与生存环境相适应。动物的行为都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因此,它对动物的生存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3)动物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和生理基础。动物行为的产生具有遗传基础,通过研究行为的遗传方式,应用遗传学方法,可以推断行为的遗传基础。 动物行为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产生的,这种生理基础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有关。动物的行为必须要有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参与。外界的刺激被感受器感受并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人到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下,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活动达到一致,从而控制动物行为的产生。动物的许多行为也受激素的调控,特别是那些变化缓慢的生理活动和行为。 3.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动物行为的研究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对动物的行为做观察记录,二是对行为从功能、产生原因和系统发育等方面依次解释和说明。 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将结合这两种方法的综合法。 (1)观察法。在自然界或实验室内详细、真实、客观地观察、记录动物的行为,不将人的主观因素强加于动物。可使用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它的优点是真实、自然,可深入、反复进行分析比较。如用高速摄影慢放法,可观察到蜜蜂的舞蹈、青蛙捕食、蜂鸟鼓翼等细节。 (2)实验法。在自然界或实验室内,对产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进行人为地干扰,从而分析产生行为的主要因素。如破坏狗的嗅觉,狗就会迷路,回不了家。从这一实验可看出,化学信息对狗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3)综合法。将观察法与实验法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研究动物的行为。 第二节行为的原因 动物行为产生的基础分遗传基础和生理基础两方面。 1.遗传基础

动物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分共20分) 1.微生物:是个体细小、肉眼看不见、必须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1分)一群结构比较简单、繁殖迅速的最微小的生物总称。(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2.菌落与菌苔:单个或多个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形成的单个,肉眼可见的细菌细胞集聚体称为菌落。(1分)菌落彼此相连形成片叫菌苔(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3.IMVIC试验:是一组区别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的生化试验(1分),I——吲哚试验,M—M.R(甲基红)试验,VI—二乙酰试验,C—枸橼酸盐试验(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4.免疫活性细胞:在免疫细胞中,受抗原刺激后,能特异地识别抗原决定基(1分),并能分化增殖,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细胞。(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5. 巴氏消毒法:是以较低温度杀灭液体食品及物品内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1分),而又不破坏其营养成分及有效成分的消毒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由巴斯德创立的,故称为巴氏消毒法。(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6.单克隆抗体:是由淋巴细胞杂交瘤产生的(1分),只针对复合抗原分子上某一单个抗原决定基的特异性抗体。(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7.正常微生物群:是指微生物与其宿主在共同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系,这个生态系是由微生物和宏生物共同组成的,其中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8.灭活疫苗:又称死苗。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后,病原微生物仍保持其抗原成分的免疫原性。(1分)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并用其制成的疫苗,称灭活苗。(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9.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之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1分)并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10.外毒素与内毒素:前者由某些病原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环境中的一类毒性代谢产物。(1)后者是一类由革兰氏阴性菌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在细菌生活状态下不释放或不分泌到外界环境中去,只有菌体细胞自溶、死亡崩解,或人工方法(超声波处理、反复冻融、研磨等)破坏其细胞的完整性时,才释放出来的毒素。。(1)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和少数藻类。(每少一项扣0.5,错6项扣完) 2.动物的胸腺是中枢免疫器官,脾脏是外周免疫器官。 3.细菌特殊结构包括荚膜、芽孢、鞭毛、纤毛等。(每错一项扣0.5) 4.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免疫的特点是细胞免疫、带菌免疫与变态反应同时存在两大特点 5.培养细菌常用的培养基可分为基础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营养培养基、厌氧培养基五种。 6.变态反应的类型包括Ⅰ型(过敏型)、Ⅱ(细胞毒型)、Ⅲ(免疫复合物型)、Ⅳ(迟发型)型。

动物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动物微生物学习题A 一、单项选择 1、一般用于表示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4 )。 ① cm ② mm ③ nm ④μm 2、高压蒸汽灭菌法常用的温度及时间是( 4 )。 ① 100℃持续2小时②160℃持续2小时③121℃持续1小时④121℃持续20分钟 3、霉菌的核是( 1 )。 ① 核②原核③无核膜,有核仁④无核膜,无核仁。 4、构成病原微生物毒力的因素有( 2 )。 ① 生物数量与侵袭力②侵袭力与毒素③毒素与传染力④微生物数量与传染力 5、细菌对物质摄取方式中,哪种方式不需要能量( 1 )。 ①单纯扩散②逆浓度扩散③主动输送④基团转位 6、下列哪种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 4 )。 ①魏氏梭菌②猪丹毒杆菌③结核杆菌④布氏杆菌 7、疯牛病的病原是( 1 )。 ①朊病毒②猪瘟病毒③牛瘟病毒④牛白血病病毒 8、禽流感病毒属于( 1 )。 ①正粘病毒科②副粘病毒科③冠状病毒科④动脉炎病毒科 9、中枢免疫系统包括以下哪些器官( 1 )。 ①骨髓与胸腺②淋巴结与脾脏③淋巴结与胸腺④脾脏与腔上囊 10、半抗原指( 2 )。 ①有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的物质②只有反应原性物质 ③只有免疫原性物质④无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的物质。 二、双项选择题 1、细菌的特殊结构有( 1 2 )。 ①质粒②菌毛③核质④核糖体⑤细胞膜 2、疑为炭疽死亡的动物尸体严禁剖检的原因是(1 2 )。 ①炭疽杆菌在体外形成芽胞②炭疽杆菌芽胞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 ③炭疽杆菌在体外形成荚膜④炭疽杆菌在体外很快死亡⑤炭疽杆菌在体外形成鞭毛 3、下列属于免疫原性细胞是( 1 4 ) ①T细胞②K细胞③NK细胞④B细胞⑤呑噬细胞 4、 IV型变态反应发生(2 3 ) ①快②慢③无抗体参与④有抗体参与⑤与B细胞有关 5、巴氏杆菌的特点是( 1 3 ) ①瑞氏染色为两极着色②瑞氏染色为大杆菌③血平板生长良好 ④普通平板生长良好⑤对外界抵抗力强 6、猪瘟病毒具有( 1 )。 ①RNA ②DNA ③有疫苗控制④无疫苗使用⑤不能通过垂直传播 7、黄曲霉菌引起动物发病的原因是( 1 3 )。 ①在体外产生毒素②在体内产生毒素③毒素耐高温 ④毒素不耐高温⑤黄曲霉在干澡、低温环境下产生毒素。 8、在正常动物体内哪些器官微生物含量最多( 2 4 )。 ①胃②瘤胃③肺内④大肠⑤肾脏 9、以下哪些属于被动免疫( 1 3 )。 ①注射高免疫血清②注射正常血清③注射蛋黄液④注射死苗⑤注射弱毒苗 10、霉形体的特征是( 2 4 )。 ①有细胞核②无细胞核③有细胞壁④无细胞壁⑤不能在无细胞培养基上生长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病毒 2、芽胞 3、消毒 4、抗体 5、培养基 6、抗原决定簇 7、人工主动免疫 8、凝集反应9、基因突变(动医做)10、毒力11、单细胞蛋白(动科做)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类毒素是将细菌的经作用脱毒而成的。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10.10)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一)实验目的 1. 复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2. 初步掌握细菌涂片方法及革兰氏染色的步骤 (二)实验内容 1.学习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2.制作细菌染色装片。 3.进行革兰氏染色法操作。 4.用油镜观察大肠杆菌和苏云金杆菌染色装片。 二、实验原理 (一)油镜的基本原理 普通光学显微镜包括低倍物镜、高倍物镜和油镜3种物镜。油镜是一种高倍放大的物镜,一般都刻有放大倍数,如95×、100×等。油镜头上常刻有OI(Oil,Immersion)或HI(Homogeneous immersion)字样,有的还刻有一圈红线或黑线标记,而且油镜的镜身较高倍镜和低倍镜为长。在低倍物镜、高倍物镜和油镜3种物镜中,油镜的放大倍数和数值孔径(numberal aperture)最大,而工作距离最短(图3-1)。 图1-1 显微镜物镜参数图 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分辨出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D)的能力。D值愈小表明分辨率愈高。D值与光线的波长(λ)成正比,与物镜的数值孔径(NA)成反比.

从上式可看出,缩短光波长和增大数值孔径都可提高分辨率。数值孔径指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角度(称镜口角,α)的一半正弦与介质折射率(n)的乘积。影响数值孔径大小的因数,一是镜口角,二是介质的折射率。 当镜与装片之间的介质为空气时,由于空气(n=1.0)与玻璃(n=1.52)的折射率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不仅使进入物镜的光线减少,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而且会减少镜口角。当以香柏油(n=1.515)为介质时,由于它的折射率与玻璃相近,光线经过载玻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不仅增加了视野的照明废,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加数值孔径提高分辨率,因而可以使物像明亮清晰。 (二)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hristain Gram创立的,是细菌学中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其原理是利用细菌的细胞壁组成成分和结构的不同。

动物微生物试题总汇

名词解释(20分) 病毒:一类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对抗生素不敏感、营严格寄生生活、有遗传、自我复制等生命特征的非细胞形态微生物的总称。 遗传:系亲代与子代的相似性,它是物种存在的基础,具有稳定性。 致病性: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特定的宿主体内寄生繁殖并引起疾病的特性。 侵袭力:是指病原微生物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侵入机体活组织并在其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包括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 原代细胞:以无菌手续采动物等的组织切碎洗净之后用胰蛋白酶消化得分散的单个细胞,加培养液在细胞瓶内培养所获得的单层贴壁细胞。 免疫应答: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反应的过程。包括免疫活性细胞识别抗原,产生应答并将抗原破坏或清除的过程。 免疫活性细胞:在免疫细胞中,受抗原刺激后,能特异的识别抗原决定簇,并能通过分化增值,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细胞。 衣原体:一类形态相似,能通过过滤器、应严格细胞内寄生生活,有独特生活周期的革兰氏阴性的原核生物。 病原微生物:凡能引起人和动植物发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单克隆抗体:是由淋巴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针对复合抗原分子上某一单个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灭菌:利用理化方法杀灭物体中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霉菌孢子等,使物体表面或内部无任何活微生物的过程。 质粒:是核体以外的遗传物质,为环状闭合的双股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能自我复制。 类毒素:外毒素经%—%甲醛37度处理一定时间后,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留良好的抗原性,称为类毒素。 巴氏消毒法:是以较低温度杀灭液体食品及物品内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又不破坏其营养成分及有效成分的消毒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巴斯德创立的,故称巴氏消毒法。 芽孢:某些G+在一定条件下,胞浆和核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强,通透性低的圆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R识别包被于靶抗原上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 菌落:单个或多个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形成单个、肉眼可见的细胞集聚体

高中生物竞赛题动物行为学题

动物行为学 一、选择题 1、动物学家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的筑巢,并将鸟的动物详细记录,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A)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综合法 D、摄像法 2、最佳摄食理论认为:动物任何一种行为都会给自己带来利益,同时也会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自然选择总是倾向于使动物从所发生的行为中获得(A) A、最大的利益 B、一般的收益 C、最小的收益 D、毫无收益 3、下列行为哪项是本能行为(A) A、反射 B、条件反射 C、操作条件反射 D、习惯化 4、下列关于动物攻击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争斗 B、攻击行为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和生存 C、攻击行为都有身体的直接接触 D、公鸡的争斗就是一个实例 5、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传递信息的是(C) A、雌蛾分泌性激素 B、工蜂跳8字舞 C、蟑螂昼伏夜出 D、鸟类的鸣叫 6、下列各组动物的行为中都属于先天性定型行为的一组是(B) A、鱼类的趋光性,蛙的搔扒反射、蚯蚓走T形迷宫、大山雀偷饮牛奶 B、蛙的搔扒反射、蜘蛛织网、蚂蚁做巢、鸟类迁徙 C、蜜蜂采蜜、鱼类洄游、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昆虫的趋光性 D、鸟类迁徙、幼小黑猩猩从洞穴中取出白蚁、涡虫受到光照刺激后产生身体收缩 7、有些海产蟹类,当涨潮时钻入洞穴,退潮时爬出,这种行为称(C) A、定向行为 B、觅食行为 C、节律行为 D、防御行为 8、每年春天可看到大雁北飞,而在秋天则可看到大雁南飞。大雁的这种行为称为(A) A、节律行为 B、学习行为 C、取食行为 D、繁殖行为 9、杜鹃常把蛋产在其他小鸟的窝里,由小鸟代其孵蛋喂养小杜鹃。小鸟的这种行为称为(C) A、学习行为 B、社群行为 C、繁殖行为 D、后天性行为 10、下列行为属于节律行为的是(B) A、母鸡孵蛋 B、公鸡报晓 C、蛇追捕青蛙 D、公鸡争斗 11、牡蛎和蛤蜊等在涨潮时在水下觅食,有些珊瑚、环节动物和一些鱼类在潮水到达高潮时产卵,这些现象属于(B) A、昼夜节律 B、季节节律 C、潮汐节律 D、生物钟 12、野兔发现天空有老鹰盘旋时,立刻跑向自己的洞穴,这属于(B)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迁移行为 D、守巢 13、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的是(B) A、行为过程是否引起伤亡 B、行为双方是否同种 C、行为双方是否同性 D、行为双方是否得利 14、在北极海滩上,两只雄海豹常发生血战,目的是为了(D) A、捕获食物 B、争夺食物 C、躲避侵害 D、占领“领域” 15、下列哪种行为既是防御行为,又是利他行为(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