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色相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美术色彩表现课教案课程名称:初中美术色彩表现课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冷暖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3.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三要素和冷暖知识)。
2. 色彩的表现技巧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色彩冷暖知识的运用。
2. 色彩表现技巧的掌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授新课(20分钟)1.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讲解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和作用,并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演示和解释。
2. 色彩的冷暖知识:讲解色彩的冷暖概念,分析冷暖色彩在画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感受冷暖色彩带来的不同感受。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教材中的画作,尝试解读画家运用色彩的方式和表达的情感。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幅画作进行分析,用语言文字描述画家的色彩运用和表达的情感。
四、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冷暖概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多加练习和运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色彩基本知识和冷暖概念,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讲授新课(20分钟)1. 色彩表现技巧:讲解色彩的搭配原则,分析色彩搭配在画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色彩搭配的方法。
2. 色彩运用的实际操作:讲解色彩运用的实际操作方法,包括色彩的调配、绘画技巧等,并通过示范进行讲解。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的实践操作,完成一幅色彩搭配练习作品。
2. 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色彩的分类及色相环的画法教案授课人:郭培培课时:2个课时教材分析:根据学生的能力来教授知识,让学生能够认识什么是冷暖色、原色、间色,以及能够独立绘制12色色相环、独立调和12色相环中的颜色;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了解原色间色复色。
利用色彩的色相知识进行12色相环的绘制.学生通过对不同色彩的感受、欣赏,让学生感受色彩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色彩感知能力.教学重难点:认识冷暖色、三原色、间色、复色,以及十二色相环的绘制方法。
掌握十二色相环的绘制方法以及颜色的调和。
教具的准备:教学课件、水粉颜料、范画、三角板、直尺、圆规、铅笔橡皮等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复习旧课、作业点评一、导入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着春天的主题,春天的景象和春天的色彩,处处萌动着充满春的气息的蓬勃生机,我们应该创造性地给以艺术表现。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展现自己呢?要表现好春日景象,我们必须首先要了解色彩的一些相关知识。
今天,老师先教大家制作色相环,如何制作呢?那么,我们首行就一起来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吧。
同学们,色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二、讲授新课:1、色彩的分类:色彩分原色、间色、复色。
原色:颜色中不能再分解的三个基本色,即红、黄、蓝,也称三原色;间色: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即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复色:由两个间色或三个原色混合而成的原色,即绿+橙=棕2、色彩要素:任何的色彩都有它特定的明度、纯度、色相三个要素;明度:指色彩明暗深浅程度。
纯度:指色彩灰的的程度。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
3、12色色相环的绘制:第一步:定出色相环的圆心位置.第二步:以同一圆心,用圆规分别画出半径为4厘米和6。
5厘米的大小两个圆。
第三步:用量角器在圆上找出6个平均间隔30度的点;第四步:用长直尺将6个点分别与圆心对准并贯穿整个大圆,以此将圆平均分割成12份,画线时,只保留两个园内的线条,此线条需要画的轻淡.三、小结本节课学习了色彩的分类以及十二色色相环的制作,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是间色、复色、原色,以及学会独立制作12色色相环,并能调色.四、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绘制出一幅12色色相环,要求:颜色准确、画面干净、构图合理。
色彩三要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色彩的三个要素:色相、亮度和饱和度。
2.学会通过调色来改变图片的色彩。
3.了解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1.色相(1)颜色的分类颜色是根据波长长短顺序排列的,可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基本颜色。
这些基本颜色可以通过光线加深或混合来得到其他颜色。
(2)色相的定义色相是指颜色在光谱中所处的位置,也是颜色的基本属性之一。
它可以用角度来表示,即0度为红色、120度为绿色,240度为蓝色。
2.亮度亮度可以理解为颜色的明暗程度。
亮度较高的颜色比亮度较低的颜色更加鲜艳明亮。
3.饱和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
在饱和度高的情况下,颜色更加鲜艳,而在饱和度低的情况下,颜色比较暗淡。
三、教学步骤1.引入2.讲解分别从色相、亮度和饱和度三个方面详细讲解每个要素,并配以实例。
3.实践操作(1)调整图片的色彩让学生自行打开一张图片并调整其色彩,教授调整的方法和技巧。
并让学生通过调整颜色的三个要素,观察变化前后的影响。
(2)设计难度不同的配色方案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和风格设计难度不同的配色方案,引导学生思考色彩搭配的原则和表达的效果。
4.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对颜色的三个基本要素有了深入理解,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要素来调整图片色彩和设计配色方案。
五、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一张图片,进行调色处理,并说明调整的理由和思路。
提交图片和调整记录。
六、教学要点2.理解不同配色方案的原则和效果。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建议1.在讲解时可辅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生动具体地展示每个要素的特点和变化。
2.在实践操作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反复指导和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们的调色技能。
3.在设计配色方案的环节中,建议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主题和情境进行实践,从中体会不同配色方案的表达效果。
色彩三要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三要素的定义及意义;2.掌握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概念;3.能够运用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进行色彩设计。
二、教学内容1.色彩三要素的定义及意义;2.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概念;3.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具有鲜明色彩的画作或照片,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并与学生讨论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色彩三要素的定义及意义•色相:指颜色的基本属性,是色彩的种类或名称。
如红色、蓝色等。
•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是由颜色的明亮度决定的。
明度高的颜色会给人以轻松、明亮的感觉,明度低的颜色会给人以沉重、暗淡的感觉。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或饱和程度,是颜色的鲜艳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会给人以明亮、浓烈的感觉,饱和度低的颜色则会给人以柔和、平淡的感觉。
3. 讲解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概念•色相环:向学生展示色相环,让学生了解不同色相之间的关系。
•明度等级:向学生展示明度等级图,讲解明度的概念及不同明度对人的感受。
•饱和度等级:向学生展示饱和度等级图,讲解饱和度的概念及不同饱和度对人的感受。
4. 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色彩搭配原则:讲解常见的色彩搭配原则,如对比色搭配、类似色搭配等。
同时通过示例向学生展示不同色彩搭配的效果。
•色彩情感表达原则:讲解不同色彩对情感的影响,如红色代表激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场景中应该选择哪种色彩来表达特定的情感。
•色彩平衡原则:引导学生思考在设计中如何保持色彩的平衡,避免过于单调或过于杂乱的效果。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要求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海报或广告页面,运用所学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以及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
鼓励学生创意,并提供辅导和指导。
6. 展示与分享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作品,并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分享意见。
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践作品以及课堂问答等形式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在色彩设计方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评估。
课时安排:1课时 年级:五年级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色相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的色相。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色相进行艺术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3. 让学生体会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 色相的定义和识别。 2. 色相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如何运用色相知识进行创作,使作品色彩搭配和谐。 2. 如何通过色相表达情感和主题。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展示色相环、色相图片、色彩作品等。 2. 教学工具:色卡、水粉颜料、画笔、画纸等。 3.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生活中与色彩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色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色彩。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颜色是如何区分的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3. 引出课题:《色彩的色相》。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 认识色相 - 展示色相环,讲解色相的定义和特点。 - 引导学生观察色相环上的颜色,认识不同的色相。 - 举例说明色相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服装、建筑、艺术作品等。 2. 色相的应用 - 通过展示不同色相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感受色相搭配带来的不同效果。 - 讲解如何运用色相进行创作,包括色彩搭配、色调处理等。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色相表达情感和主题。 三、实践操作(20分钟)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我的家乡”、“快乐的校园”等。 2. 指导学生运用色相知识进行创作,要求色彩搭配和谐,主题鲜明。 3.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四、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色相的理解。 课后作业: 1. 收集生活中与色彩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并分析其色相搭配的特点。 2. 选择一个主题,运用色相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让学生了解了色相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了运用色相进行创作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福州黎明职业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潘岑欣一、教学分析教学章、节:第三章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第一节色彩构成的三要素对比。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了解色彩的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目的:通过对色彩对比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较丰富的色彩语汇及的配色方法,扩展并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色相对比构成2、明度对比构成3、纯度对比构成难点:明度、纯度的九调式对比教学方式、手段、课时:授课、多媒体演示、1课时。
二、教学过程导入:色彩对比: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时,由于相互影响的作用而显示出差别的现象。
教学内容:一、色相对比构成提问:色相的概念(回顾旧知识)色相:指的是色彩所呈现出的相貌。
(引入色相对比的概念)色相对比:色相对比是建立在不同的色相差别基础上的配色组合方式。
色相差是由所选用的各色色相在色相环上相互距离所决定的。
(以两幅图片为例,导入色相对比的具有强弱之分)色相对比的种类:1、强对比(何种对比关系为强对比,并在色相环中找出相对应的位置)特点:强烈、富有刺激、跳动、色相差别感很大。
包括:①、对比色相对比构成对比色相是指色相环上间距120°左右的色相对比。
优点:对比明快、饱满、华丽、活跃、能使人兴奋。
缺点:由于对比色相缺乏共性因素,容易出现散乱造成视觉的疲劳。
改善:利用无彩色系黑、白、灰的加入分隔调和视觉效果。
②、互补色相对比构成互补色相是指色相环上间距180°左右的色相对比特点:最强烈的色相对比、诱目性极强。
引申:强对比在设计中的应用举例说明:①、在产品包装设计上的应用②、在标志设计上的应用③、在海报设计上的应用讨论:在生活中还看到哪些设计采用的是色相上的强对比2、中对比(何种对比关系为中对比,并在色相环中找出相对应的位置)特点:色彩对比效果较丰富、明快、活泼,同时又保持统一和谐、雅致。
包括:中差色相对比构成中差色相对比是色相环上间隔90°左右的色相对比。
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了解色彩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提高色彩搭配和创作的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对象: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地点:美术教室教学工具:颜料、画笔、画板、色彩理论教材、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时)1. 教师通过展示优秀色彩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介绍色彩表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色彩基本理论(3课时)1. 讲解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2. 分析色彩的冷暖关系、对比关系、调和关系等。
3. 介绍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如色彩构图、色彩情感表达等。
三、色彩表现技巧(3课时)1. 讲解色彩表现的基本技法,如平涂、渐变、叠加、混合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表现手法的特点和运用场景。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色彩表现技巧。
四、色彩创作实践(3课时)1. 分组讨论,确定色彩创作的主题和风格。
2. 学生根据主题进行色彩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评价学生作品,分享创作心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五、总结与评价(1课时)1. 教师总结色彩表现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回顾课程学习过程,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色彩表现技巧方面的运用能力。
3. 学生色彩创作的质量和创新程度。
4.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别指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美术色相色环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相的概念,认识色相环,学会运用色相环进行色彩搭配。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色相的概念和色相环的认识。
难点:如何运用色相环进行色彩搭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系列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片的色彩特点。
2.新课导入:教师介绍色相的概念,解释色相环的构成,让学生了解色相环的作用。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色相环的基本原理,包括色相的分类、色相的相邻色、互补色等。
同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运用色相环进行色彩搭配。
4.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搭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运用色相环进行色彩搭配,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色彩作品。
5.作品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色相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色彩,提高色彩感知能力。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色相概念的理解程度。
2.学生运用色相环进行色彩搭配的能力。
3.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包括创意、合作、沟通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色相环图示。
2.色彩搭配实例。
3.学生作品展示平台。
六、教学建议:1.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应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色相的概念。
2.在实践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3.在评价环节,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还要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合作、沟通等能力。
4.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色彩感知能力。
5.教师应定期组织色彩相关的活动,如色彩比赛、色彩讲座等,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热情。
色彩三要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明度和纯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学生能够运用色彩三要素进行色彩搭配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对色彩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色彩三要素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难点:如何运用色彩三要素进行色彩搭配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色彩的构成要素。
2.知识讲解:详细讲解色相、明度和纯度的定义、特点和作用,并辅以实例说明。
3.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和创作,如调色、绘画等。
4.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5.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三要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运用。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评估学生对色彩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了解学生运用色彩三要素进行创作的能力。
3.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五、教学反思
1.本次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对色彩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好。
2.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创作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多加尝试和探索。
课题: 色彩的色相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双基目标
1、了解色相概念。2、了解色相的情感。
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会并掌握调配不同色相的方法。
情感目标
尝试用色彩表现不同的情绪。培养学生体验情感、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 色彩色相的调配方法,色彩色相的情感色彩
教法难点:运用丰富的色相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又一起学习美术有半学期多一点了,你们当中绝大多数
同学我都认识了,今天我想检测一下自己,看看能不能把你们的名字和脸对上号,
我想找xxx同学,是这位同学吗?(生:是)我还想找xxx同学对吗?(生:不
是)师:那谁是xxx呀?学生指向那位同学,师:原来是你呀,现在老师说的名
字和人脸对上号了。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彼此很熟悉了,那么你们是怎么认出他
来的?为什么我一喊出他的名字你们就指向他?(因为每个人的名字都不一样,
每个名字对应的脸也不一样) 师:在生活中,我们区分一个人我们看他的相貌和
名字,在色彩的世界中,色彩有没有自己的相貌和名字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
验:出示红\黄\蓝三杯颜色的相貌,让学生说出他的名字,然后说出一些颜色名字,让
学生在彩笔中找出来。
小结:看来色彩和我们一样,都各自有各自的相貌和名字,我们把这些色彩
的相貌叫做色相。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有关色彩的新知识:色彩的色相(板贴用彩
笔涂色的课题:色彩的色相)
请同学打开课本25页小知识,读一读关于色相的概念: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
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二、共同探究 , 解决重点
(一)复习色彩知识,明确色相的概念
提问:课前你搜集了哪些关于色彩的知识 ?
生1 答:色彩有冷暖,冷色有: 暖色有:
随时提问:冷暖色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2 答:对比色
生3: 邻近色
提问:什么对比色?举例说明对比色?什么是邻近色?
邻近色就是在在色环上离得很近且长相很像的颜色。比如老师手中的这些颜
色都属于一黄色家族,它们就是一组邻近色,再比如这个是红色家族,它们也是
一组邻近色,再出示蓝色家族。和邻近色相对应的就是在色环上离得很远且长相
差别很大的叫对比色。
那么你们知道如果在一幅画中绝大数运用邻近色或者绝大数运用对比色分
别给人什么感受吗?(指名: )
请同学们看看老师贴的课题,课题中那几个字运用的邻近色,那几个字运用
的对比色?(学生齐答)
过渡:除了以上这些同学说的这些色彩的知识以外,你们有谁还搜到了哪些
其他的关于色彩的知识呢?
生 11:三原色、三间色。
师并说明红黄蓝指的就是:大红\柠檬黄\天蓝(板书三种色彩名字)
师:三原色两两相配可以产生哪些颜色?生:橙绿紫。
间色只有这三种吗?接下来我们再做一个小实验:
老师出示两杯黄色和蓝色,请看老师这里的两杯颜色分别是黄色\蓝色,我们
来调和一下这两种颜色,产生不同的绿色,分别产生至少三种以上的绿色,师:它们
都叫绿色,但是我们怎么准确的叫出它们的名字呢?每一种间色背后还有一个巨
大的家族,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师板贴出下列色相的名字)淡绿、翠绿、黄绿、
柠檬黄、中黄、土黄。大红、朱红、玫瑰红、橘红色。淡紫色、紫罗兰。天蓝、
湖蓝、钴蓝、普兰、群青等,
学生自由读一读,认一认,记一记。(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二)、欣赏感受色彩的丰富性及美感
欣赏自然景色
师:同法们,正是这些丰富的色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视觉美感,让我们
一起来感受色彩的美吧!
课件播放大自然中的美景,学生欣赏,
提问(课件展示提问):大自然中丰富的色相给你带来什么感觉?(指4
名: )
(
生:我感觉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色相千变万化、丰富多彩、
无穷无尽;生:这些丰富色相给人带来这美的感受;原来一些鲜艳的颜色很引人
注目;)
生活中的应用图片
师:这些丰富的色相不仅存在于大自然中,它们还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24页的三副图片,想一想,为什么儿童用品、民间工艺
品、运动服等都喜欢用丰富鲜艳的色彩。(指2名: )
( 生:鲜艳的颜色引人注目、醒目、活泼、有动感 )
欣赏画家作品
这么丰富多彩的色相画家是怎样利用它们的呢?请同学们继续欣赏课本24
页米夏的作品,齐读作品下面的介绍。(生读)
教师介绍:米夏就是大胆的利用这些色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愉悦的感受,
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其实一些画家是喜欢用色相进行写实,描绘生动的自然,
比如法国的画家:卢梭,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作品,课件出示卢梭的作品,并解说:
卢梭的作品,善于使用丰富的色彩,仅仅绿色就能用几十种,生动、细腻地表现
了对自然的感受。
欣赏学生作品
同学们,画家有自己的用色方法,我们儿童也有自己的用色技巧,接下来让
我们一起分组看看同龄小朋友的作品。
仔细观察课本25页大树的哭泣和斗鸡等作品, 小组讨论:这些作品是怎样搭
配使用丰富的色相的?给你什么感受?(每组发研究题目)
分组欣赏 1、3、5、7组重点讨论大树的哭泣,2、4、6组讨论汽车站,8、
10、11组讨论斗鸡。
学生分组研究并记录。
汇报交流:哪个小组研究的《大树的哭泣》、《汽车站》、《斗鸡》。
教师小结。
三、教师示范 突破难点
教师演示:了解了这么多的色相知识,欣赏了这么作品,加上我们以前所学
知识。 老师这儿有一张画,我想把它画成色彩对比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强的作
品,请你帮我想一想,我需要用哪些颜色呢?
同学们出的主意真不错,其实老师也是这样想的,瞧!老师配的颜色达到了
我们想要的效果吗?教师出示范作。
四、确定主题 创新作品
1、老师这里还有很多这样没有配色的图画,老师想请你们同桌合作或者小组合
作,在规定的时间里根据画面内容完成配色。(当音乐响起你们开始配色涂色,
当音乐停止不管你们画的什么样子,你们就得放下彩笔,看那对同桌在规定的时
间里完成的作品富有美感。)
2、注意画面色相搭配富有美感,画面色彩可以是强烈的艳丽的也可以是柔和的
统一的,也可以富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五、展评作业 拓展延伸
1、请每个小组介绍作品运用了哪些颜色?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2、每同桌两人有一颗小星星,请你跟你的同桌商量一下,选出你们认为作业色
彩色相搭配最合理、最丰富,视觉冲击力最强的作品,把星星就贴在谁的作品上。
学生投票:请你们投出你们神圣的一票。
总结:我们来看看哪对同桌的作品获得票数最多呢?选这幅作品的同学有谁呢?
为什么选他们的作品呢?你们为什么没有选其它的作品,对于其它的作品你有什
么建议呢?
3、拓展:课后请你独立完成用一幅用丰富的色相展现自己心情的作品。
作业小提示
色彩的色相具有不同的情绪
红色系——热情、喜庆。非常引人注目的色彩,可以很好地表现欢乐的节日场面,
渲染气氛。粉红色给人娇艳、柔媚、轻盈的感觉。
橙色系——温暖、繁荣。最温暖,最响亮的颜色,它可以表现光辉、温暖、欢乐、
热烈的气氛,给人感觉健康、华丽。
黄色系——醒目、兴奋、欢快。是最能发挥光辉的色彩,是希望和光明的象征,
表现高贵富丽堂皇。
绿色系——安静、平和。使人感到舒畅、欣喜、希望、欣欣向荣。
紫色——神秘、深邃。古今中外,紫色都是高贵的代表,感觉神秘。淡紫色显得
娇柔、婉约。
蓝色——宁静、和谐、孤独。使人想到大海和天空,给人凉爽、宽广、辽阔的感
觉。
邻近色或者说同类色运用的较多的作品,使人感觉比较柔和、比较
和谐统一。一幅画中如果对比色运用的多,画面感觉会比较艳丽、比
较强烈。
作业小提示
色彩的色相具有不同的情绪
红色系——热情、喜庆。非常引人注目的色彩,可以很好地表现欢乐的节日场面,
渲染气氛。粉红色给人娇艳、柔媚、轻盈的感觉。
橙色系——温暖、繁荣。最温暖,最响亮的颜色,它可以表现光辉、温暖、欢乐、
热烈的气氛,给人感觉健康、华丽。
黄色系——醒目、兴奋、欢快。是最能发挥光辉的色彩,是希望和光明的象征,
表现高贵富丽堂皇。
绿色系——安静、平和。使人感到舒畅、欣喜、希望、欣欣向荣。
紫色——神秘、深邃。古今中外,紫色都是高贵的代表,感觉神秘。淡紫色显得
娇柔、婉约。
蓝色——宁静、和谐、孤独。使人想到大海和天空,给人凉爽、宽广、辽阔的感
觉。
邻近色或者说同类色运用的较多的作品,使人感觉比较柔和、比较
和谐统一。一幅画中如果对比色运用的多,画面感觉会比较艳丽、比
较强烈
小组讨论:这些作品是怎样搭配使用哪些色相?给你什么感
受?
我们组讨论的是< >这幅作品,在这幅画中主要运
用了( )等色相的搭配,
这幅画给我们的感受是( ),
( )
小组讨论:这些作品是怎样搭配使用哪些色相?给你什么感受?
我们组讨论的是< >这幅作品,在这幅画中主要运
用了( )等色相的搭配,
这幅画给我们的感受是( ),
( )
小组讨论:这些作品是怎样搭配使用哪些色相?给你什么感受?
我们组讨论的是< >这幅作品,在这幅画中主要运
用了( )等色相的搭配,
这幅画给我们的感受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