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重大违法犯罪有关法律规定的整理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重大违法犯罪有关法律规定的整理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重大违法犯罪有关法律规定的整理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重大违法犯罪有关法律规定的整理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重大违法犯罪影响首发的相关法律规定的整理

根据《公司法》有关规定,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从《证券法》的角度来看,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违法犯罪会给公司IPO造成实质性障碍。

新《证券法》第十二条规定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新股的条件之一是“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最近三年不存在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对比旧《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新《证券法》删除了“无其他重大违

应当注意的是,《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涉及一百多个具体罪名。

《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2020修正)第二章“发行条件”第

处罚,或者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等情形。”

《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二章“发行条件”第13条第2款、

违法行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最近3年内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因涉嫌犯罪正在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涉嫌违法违规正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且尚未有

明确结论意见等情形。”

从以上规定可见,科创板和创业板对于发行人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提出的守法要求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64条规定,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涉嫌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或者涉嫌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正在被立案调查,或者正在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

同时,《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2020修正)和《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均明确规定了“最近2年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不存在导致控制权可能变更的重大权属纠纷”这一上市的限制性条件。

因此,如果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上市前存在犯罪记录,则应当优先核查是否属

际控制人最近2年没有发生变更”这一限制性条件,则建议考虑借壳上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