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习题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习题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习题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习题1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1802年出版了圣西门的《日内瓦书信》;1808年出版了傅立叶的

第一部著作……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之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上述材料表明A.空想社会主义只适合未来社会

B.空想社会主义已经超越当时经济发展阶段

C.思想的进步受经济发展的限制

D.随着经济进步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一定实现

2、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提出:“我们只有一个口号‘人人自由平等!’”

英国宪章运动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些要求表明()

①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②当时工人的要求还没有超出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③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已提上日程④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

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恩格斯的这段话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

()

①“已有的思想材料”指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

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②欧洲独立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③“物质的经济的事实”

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马、恩的努力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4、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

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

5、 1892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波兰版序言中说:“近来《宣言》

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六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这一论断阐述了《共产党宣言》()

A.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B.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C.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D.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的大联合

6.《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 )

①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②阐明了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④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 )

①无产阶级专政原则②人民民主原则③人民公仆原则④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8.在巴黎公社的措施中,体现所有制变更的是( )

A.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B.民主选举公职人员

C.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立法、司法机构

D.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9.巴黎公社规定“在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内,既不应有闲职,也不应有高薪;为此……各公社机关职员最高年薪为六千法郎”。这一“限薪令”的主要动机是( )

A.创建理想的社会B.维护劳动者利益

C.实行直接民主制D.践行马克思主义

10.列宁曾说,1871年“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

些任务的方法”。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 )

A.工人政党还不成熟

B.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C.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11.下边的这枚邮票是为纪念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而发行的()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巴黎公社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12.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传遍欧洲、响彻世界的被压迫人民的战歌。我们要了解其创作背景,应该知道的历史是()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法国巴黎公社

13.请仔细观察下图的纪念墙,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见证 B.它是巴黎公社革命的导火线

C.它是无产阶级大无畏精神的缩影

D.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友谊的体现

14.下图中的领袖人物依次分别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请你给这些图片选择一个恰当的共同主题()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者 B.资产阶级民主倡导者C.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D.无产阶级革命引导者15.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与这一雄壮的旋律有直接联系的事件是()

A.英国的宪章运动 B.法国的巴黎公社

C.俄国的十月革命 D.印度民族大起义

答案解析:

1—5CCDCB

6.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据教材内容可知,①②③④都属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答案】 D

7.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原则,“直接选举”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公职人员工资规定体现了人民公仆原则。而工农联盟原则是巴黎会社未能做到的,是其教训。【答案】 A

8.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B、C两项属于政权建

设,与所有制变更不符,可排除;A、D两项虽都属于经济措施,但只有A项体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变更,故选A项。【答案】 A

9. 【解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主要内容。“限薪令”的主要对象是公社的工作人员,属于管理者层面,B项针对的是劳动者,C项属政治方面的内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D项也未涉及。【答案】 A 10.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从“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革命的经济条件不够成熟,从“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革命的阶级条件不成熟。【答案】 D

11-15 CDCDB

六下数学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圆柱的认识(教材第17~2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侧面及圆柱的展开图。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从实物抽象到几何图形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2.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理解长方形(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情景导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师拿起圆柱体模型,让学生一起说出它的名字。) 师:在一年级我们就看见过它,却没有深刻认识它,想不想进一步认识它? 师:好,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圆柱,一起走近它,看看它究竟有什么奥秘。 (教师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新课讲授】 1.初步感知圆柱。 (1)大家找一找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圆柱形的物体,谁能说一说?(师指名回答) (2)教师展示课件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 (3)教师:这些物体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大家也可以拿出自己手中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摸一摸。 (4)教师又拿出几个不是圆柱,接近圆柱形物体,然后问:它们是圆柱吗?为什么?那么什么样的物体才是真正的圆柱?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圆柱一定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 2.教学例1。 (1)认识圆柱的面。

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圆柱的特征。 教师:圆柱一共有几个面?用手摸上、下底,看一看有什么特点?再摸一摸侧面,有什么感觉,它是一个什么面? 学生:3个面;形状相同,都是圆形,面积相等;曲面。 教师小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圆柱图,并把上下底面、侧面标出来。 (2)认识圆柱的高。 ①教师出示高、矮不同的圆柱体提问:哪个圆柱高,哪个圆柱矮? 想一想:圆柱的高矮与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圆柱的高矮与圆柱的底面无关。 ②如何测量圆柱的高?小组讨论,找出测量方法。然后请一名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 师问:他的测量方法好吗?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强调:在测量中一定要注意圆柱要水平放置,刻度尺也要水平放置。 (3)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 教师:同学们和我一起快速转动纸片,看一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组织学生操作后,汇报结果。 3.教学例2。 (1)请同学们摸一摸你们的圆柱体的侧面,猜想一下,如果把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形状? (2)组织学生分小组操作:剪开侧面,再展开。 (3)教师:你们有什么发现?会有几种情况出现?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圆柱的侧面展开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教师同时用课件展示三种不同的圆柱侧面展开图,让学生系统直观的感受展开图。 (4)大家再认真观察展开图的长和宽并和圆柱相比较,此时的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宽呢?学生观察并思考。教师用课件将长方形还原并再打开。 让学生经过比较、分析概括出:圆柱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5)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引导学生回答: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同时教师用课件展示一遍。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8、19页的“做一做”。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 100道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7. 在一个箱子里面,乱七八糟的放着4只红色袜子和4只白色袜子。现在小红把手伸进去摸,请问至少摸几只就能保证拿到相同颜色的袜子? 答案:2+1=3(只),至少摸3只就能保证拿到相同颜色的袜子 8. 数一数共有多少个角? 答案:共有3个角 9. 小青两次画了17个 ,第一次画了9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答案:17-9=8(个),所以第二次画了8个 10. 0、3、6、9、12、( )、( ) 答案:后一项总比前一项多3,所以 0、3、6、9、12、(15 )、( 18 ) 11. 花园里有兰花40盆,菊花60盆,兰花再种多少盆就和菊花同样多? 答案:20 12. 天色已晚,妈妈叫小明打开房间电灯,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9下开关。请你说说这时灯是亮还是不亮?拉20下呢?拉100下呢? 【小结】初步认识奇偶数的概念。 答案:开、关、关。 13. 小动物们举行动物运动会,在长跑比赛中有4只动物跑在小松鼠的前面,有3只动物跑在小松鼠的后面,一共有几只动物参加长跑比赛? 答案:这道题要明确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把跑步的所有小动物看成一个队列,小松鼠前面有4只小动物,后面有3只小动物,在这个队列中,就是没有数松鼠自己,所以求这队的总数还要把小松鼠加上。4+3+1=8(只),一共有8只动物参加长跑比赛。 14. 小强和大强的苹果数相同,小强把自己的苹果给了大强2个,那么现在大强的苹果比小强多了多少个? 答案:2+2=4(个) 15. 1、2、3、4、5这5个数的和是单数还是双数?

圆柱的认识(1)

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10—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丰富其学习数学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圆柱的侧面与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圆柱体、硬纸、剪刀、胶带、圆规、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屏幕上的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课件出示:灯具、笔筒、等) 师:你还见过那些圆柱型的物体 (课件抽出圆柱的几何模型)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圆柱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分组活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自制的圆柱学具模型,看一看,摸一摸,和同桌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2.思考并讨论下面的问题: (1)圆柱的上、下两面是什么图形?他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圆柱周围的面有什么特征? (3)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什么?

3、学生汇报 (1)圆柱有两个底面。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园并且相等。 监控:你有什么方法证明两个圆柱底面的面积相等? 预设:生1:用尺子量一量圆柱底面的直径,看是不是一样大。 生2:揭下2个面,重合比较,发现他们完全重合。 生3:揭下一个底面,贴到另一个面,它们完全重合。 生4:先沿着一个底面画圆,再把另一个倒过来比一比,完全重合。 监控: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验证出圆柱的两个底面面积相等。。 (2)圆柱侧面 监控:圆柱的周围有什么特征? 预设:它是一个曲面,所以可以滚动。 圆柱的曲面叫做侧面。 (3)圆柱的高 监控: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有几条高? 预设:生1:无数条。 监控: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有很多,例如硬币、水池、钢管,根据具体的情况高的叫法往往也有所不同。 生;硬币的高叫厚,水池的高叫做深,钢管的高叫做长。 (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监控: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贴着硬纸的木棒,用双手搓动木棒,看看长方形硬纸转起来后是什么图形? 预设:转动起来是个圆柱。 监控:圆柱是一个立体图形,如果我们沿着侧面任意的一条高把它剪开,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呢? 思考并讨论下面的问题: (1)圆柱的侧面展开能得到什么样的图形? (2)展开图形的长与底面什么有什么关系? (3)展开图形的宽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

小学奥数6-1-18 年龄问题(一).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1. 掌握用线段图法来分析题中的年龄关系. 2. 利用已经学习的和差、和倍、差倍的方法求解年龄问题. 知识点说明: 一、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 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2. 每个人的年龄随着时间的增加都增加相等的量; 3. 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不变 二、年龄问题的解题要点是: 1.入手:分析题意从表示年龄间倍数关系的条件入手理解数量关系. 2.关键:抓住“年龄差”不变. 3.解法:应用“差倍”、“和倍”或“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式. 4.陷阱:求过去、现在、将来。 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两人年龄的差是不变的量; 2.两个人的年龄增加量是不变的; 3.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年龄问题的解题正确率保证:验算! 年龄差不变 【例 1】 小卉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小卉读初中时,妈妈比小卉大多少 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 【解析】 这道题有两种解答方法: 方法一:解答这道题,一般同学会想到,小卉今年6岁,再过6年6612+=(岁);妈妈例题精讲 知识精讲 教学目标 6-1-8.年龄问题(一)

今年36岁,再过6年是(366 -=(岁). +)岁,也就是42岁,那时,妈妈比小卉大421230 方法二:聪明的同学会想,虽然小卉和妈妈的岁数都在不断变大,但她们两人相差的岁数永远不变.今年妈妈比小卉大(366 -)岁,不管过多少年,妈妈比小卉都大这么多岁.通过比较第二种方法更简便.列式:36630 -=(岁),再过6年,小卉读初中时,妈妈比小卉大30岁. 【答案】30岁 【例2】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72岁;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二人各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 【解析】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所以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成“已知爸爸、妈妈的年 龄和是7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二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爸爸的年龄:726239 ()(岁) +÷= 妈妈的年龄:39633 -=(岁) 【答案】爸爸39岁,妈妈33岁 【例3】姐姐今年13岁,弟弟今年9岁,当姐弟俩岁数和是40岁时,两人各应该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 【解析】用线段图显示数量关系,可以看出这道题实际上就是前面总结过的和差问题.姐弟俩的年龄差总是1394 -=(岁),不管经过多少年,姐弟年龄的差仍是4岁,由图可见,如果从40岁中减去姐弟年龄的差,再除以2就得到所求的弟弟的年 龄,也就可以求出姐姐的年龄了. 弟弟的年龄:(404)218 +=(岁). -÷=(岁),姐姐的年龄:18422 【答案】弟弟年龄18岁,姐姐22岁 【例4】欢欢对乐乐说:“我比你大8岁,2年后,我的年龄是你的年龄的3倍。”欢欢现在岁? 【考点】年龄问题【难度】2星【题型】填空

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下册 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 灯盏小学余文田设计并执教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3、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在操作和观察中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摆一摆中用多种方法正确地摆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体验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过程: 一、认一认,说一说。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折一折。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

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 3、学做风车。 (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如图:书P27风车图。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图形的拼组(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圆()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

第 1 课时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圆柱的认识(教材第17~20 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侧面及圆柱的展开图。 2. 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从实物抽象到几何图形的能力。 【重点难点】 1. 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那我们就做一个摸一摸的游戏好吗瞧,老师手里有一个魔袋,里面装了几种物体,摸出这个形状物体必须要说出它的特征。 师:(一个学生摸出几个圆柱体。)你能说一说为什么没摸出其他的物体吗 生:因为那些物体的面都是平平的,这几个圆柱有一个曲面,能够滚动。师:你可真聪明。像这样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能够滚动的物体,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圆柱。(课件出示圆柱体)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吗生:我想知道圆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我想知道圆柱弯曲的那个面究竟是什么形状的。生:我想知道圆柱有什么特征。 师:从大家的问题当中,老师看出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我听说咱们班级的同学都很聪明,自学能力也很强,所以老师想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寻找答案,你们能行吗 二:【新课讲授】 1. 初步感知圆柱。 (1)大家找一找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圆柱形的物体,谁能说一说(师指名回答) (2)教师展示课件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 (3)教师: 这些物体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大家也可以拿出自己手中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摸一摸。 (4)教师又拿出几个不是圆柱,接近圆柱形物体,然后问:它们是圆柱吗为什么那么什么样的物体才是真正的圆柱 学生回答后, 教师强调:圆柱一定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 2. 教学例1。 (1)探究圆柱体的特征。 ①现在请小组内同学,每人拿一个圆柱,仔细看看,用手摸一

(完整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教案教学设 计 第2课时图形的拼组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拼一拼、摆一摆等活动中,进一步 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基于上述目标,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一组漂亮的由平面图形拼成的图案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一边欣赏图案,一边找出图案中有哪些学过的平面图形。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先前学过的知识,乂体会了图形世界的神奇和美妙,从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用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自由拼组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聪明才智,尽情地创作。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若干胶

水白纸板 教学过程 O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用学过的、同样的平面图形拼组的各种图案,请学生说一说里面有哪些图形是自己认识的。 师:这些图案漂亮吗?我们这节课就来练习拼一拼,看看用学过的、同样的平面图形还能拼出哪些图案。(板书:图形的拼组) 设计意图:在各种拼组图案中找到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不仅巩固了学过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初步领略到图形拼组后的神奇和美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O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把这两个长方形拼在一起, 你能拼出什么图形呢? (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拼组) 预设 生1:我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出了一个更大的长方形。 生2:我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出了一个正方形。 师:拼一拼,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接下来大家小组合作,继续体验图形拼组的乐趣。 2.小组合作,自选图形进行拼组。 (1)在小组内,选择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1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1圆柱的认识 一、单选题 1.将图中的正方形绕对称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 A. 正方体 B. 长方体 C. 圆柱 D. 圆锥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6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 2 B. 6 C. 18 3.在下面图中,以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得到圆柱的是()。 A. B. C. D. 4.将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图形不可能是() A. 梯形 B. 长方形 C. 正方形 二、判断题 5.判断对错: 如下图,圆柱的底面是椭圆形。 6.圆柱的底面直径可以和高相等。 7.判断正误. 把一个圆柱体的木块截成两个圆柱体,这两个圆柱体木块的表面积的和,比原来圆柱体的表面积增加了一个底面积. 三、填空题 8.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________,它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________,宽等于圆柱的________。 9.能站稳的是()

A. B. C. 10.下面的几何体是由它右面________个图形旋转而成的? 11.“三八”妇女节时,乐乐要送给妈妈一个礼物,礼物放在圆柱形包装盒中,她想打一个十字形的丝带使礼物更漂亮些,为此她至少需要准备________的丝带?(蝴蝶结用66cm长的丝带.) 四、解答题 12.(如下图)妈妈给小明买了一个生日蛋糕,蛋糕盒上扎了一条漂亮的丝带。捆扎方法如图,已知蛋糕盒底面直径是30cm,高是16cm,打结部分长28cm,这条丝带至少长多少cm? 五、综合题 13.请你制作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有以下几种型号的铁皮可供搭配选择。

(1)你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 (2)你选择的材料制成水桶的容积是几升? 六、应用题 14.小明将一张长方形硬纸板的中间部分贴在木棒上,如下图所示. (1)他说:“我将木棒快速旋转起来,转出的形状是圆柱.”他说得对吗?(2)如果他转出的是圆柱,那么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各是多少?

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

xxxx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问:同学们还记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吗?(投影: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或者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相同) 2.(展示圆柱形的物体)同学们看看这些物体跟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一样吗?它们应该是什么体呀?我们能为它起个名字吗? 3.(板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柱。 4.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我们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圆柱? 客家围屋,比萨斜塔,岗亭,蜡烛,灯笼等图片。 二、探究新知 1.主题1: (1)如果把刚才看到的这些圆柱形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 引导学生对照圆柱模型和图形认真观察,并适时讲解: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2)圆柱的底面是什么形状?两个底面有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拿出圆柱形实物观察后说一说: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你发现了什么? (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出示高、矮不同的两个圆柱提问:哪个圆柱高,哪个圆柱矮?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圆柱的高矮与圆柱的高有关。 (3)出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 同学们和我一起快速转动纸片,看一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结果:转动起来像一个圆柱。 2.完成课本P18“做一做”。 3.主题2: (1)拿出圆柱模型,并拿出剪刀沿高把侧面剪开。 大家看看剪开的侧面是什么图形? 利用多媒体展示。 大家分组讨论圆柱的底面周长,高与剪开后得到的长方形各边的关系。 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 ①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②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圆柱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4.完成课本P19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课本P20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课本P20第3、4、5题。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圆柱的认识(1)

圆柱的认识(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高 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长方体模型,圆柱模型,卡纸做的长方 形(长10 cm,宽5 cm),小棒(可用筷子代替),备用剪刀若 干。学生:每生自带一个圆柱形物体,草稿纸。 四、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这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立体图形,谁还记得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特征?我们是怎样研究的? 教师:(出示长方体的模型),我们在认识长方体时主要认识了它的哪些方面?是怎样研究的?

学生1:长方体的组成,就是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 顶点。观察:数一数。(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研究方法)学生2: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动手操作:画、 剪、比、量。 教师: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可以用这些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用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方法来研究圆柱体,体现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方法上的指引。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形状设计不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你们看(课件出示):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演示:从实物图抽象出圆柱图形。 3.小结: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揭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圆柱。(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圆柱的特征 1.小组合作:探究圆柱各部分的组成和特征。教师:那么圆柱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合作要求) (1)请你拿出你所带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小组合作研究各部分有什么特征,如果需要用到特别的工具,比如剪刀,可向老师借用。 (2)有困难的小组可以到书中去寻找或补充答案。仔细阅读教材18

一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思维练习)

一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1、小明和小红都集邮票。小明给了小红6枚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原来小明的邮票比小红的多()枚。 2、王老师和张老师带着14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一共要买()张票 3、小军跟爸爸到外地旅游,爸爸买一张火车票是5元,小军买半票,他们来回一共要付()元。 4、植树节在四边形花坛边上植树,要使每边有3棵树,那么最少需要()树 5、小朋友排队做操,红红排在队伍的中间,无论上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都是第10个,这一队一共有()个小朋友做操 6、校园门后摆了两排菊花,每排6盆,现在想在每两盆菊花之间插3盆玫瑰花,问需要()盆玫瑰花 7、一次上体育课排队,从左边开始报数,明明报了“7”,林林报了“10”;从右边开始报数,明明报了“7”,林林应该报(),这一队共有()人 8、去年,爸爸比小强大25岁,今年小强有10岁,今年爸爸()岁 9、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龙龙捉到了5人,还有4个人没有找到,他们一起玩的有()人 10、小强他们班有48人,数学测试时,小强考了第15名,你知道如果倒数小强这次考试成绩应排第() 1、小明和小红都集邮票。小明给了小红6枚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原来小明的邮票比小红的多( 12)枚。 2、王老师和张老师带着14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一共要买( 16 )张票 3、小军跟爸爸到外地旅游,爸爸买一张火车票是5元,小军买半票,他们来回一共要付( 15 )元。 4、植树节在四边形花坛边上植树,要使每边有3棵树,那么最少需要( 8 )树 5、小朋友排队做操,红红排在队伍的中间,无论上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都是第10个,这一队一共有( 19 )个小朋友做操 6、校园门后摆了两排菊花,每排6盆,现在想在每两盆菊花之间插3盆玫瑰花,问需要( 30 )盆玫瑰花 7、一次上体育课排队,从左边开始报数,明明报了“7”,林林报了“10”;从右边开始报数,明明报了“7”,林林应该报( 4 ),这一队共有( 13 )人 8、去年,爸爸比小强大25岁,今年小强有10岁,今年爸爸( 35 )岁 9、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龙龙捉到了5人,还有4个人没有找到,他们一起玩的有( 10 )人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第一节圆柱第一课时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了解圆柱侧面展开不同情况,沿高展开的长方形时与圆柱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2、圆柱侧面展开长方形时与圆柱关系。 教学难点:1、高的认识。2、圆柱侧面展开长方形时,与圆柱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圆柱模型,卡纸做的长方形(长10 cm,宽5 cm),小棒(可用筷子代替),备用剪刀若干,三角板。贴有商标纸的圆柱。 学生:1、每组一个有包装纸的圆柱模型,直尺。,2、练习题卡纸。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这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立体图形,谁还记得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特征? 教师:以前我们过的立体图形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特征? 学生1:有长方体和正文体 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投影,问,他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2: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组成;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或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每组对面相等,长方体的12条棱分为三组,每组都有等;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大小相等,12条棱也都相等。 学生3: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引出圆柱体的学习,体现了立体图形知识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方法上的指引。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形状设计不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你们看(课件出示): (1)这些物体的形状不再是以前我们学过立体图形长方体或正方体,那么,他们形状有什么特点呢? (2)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课件演示:从实物图抽象出圆柱图形。

小学一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一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1.小明从家到学校跑步来回要10分钟.如果去时步行.回来时跑步一共需 要12分钟.那么小明来回都是步行需要几分钟? 答案与解析: “来回”包括“去时”和“回来时”共两趟.所以小明跑一趟要10÷2=5 分钟.步行一趟就是12-5=7分钟.来回都步行要14分钟。 2.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一起玩游戏.过了一会儿.又来了6个小朋友跟他 们一起玩.现在一共有多少人在一起玩游戏? 答案与解析: 这道题的关键就是.我们在计算总人数的时候.不能把白雪公主给忘掉了. 原来有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做游戏.一共是8个人.后来又来了6个小朋友.就 要加上后来的小朋友.一共是1+7+6=14(人)在一起玩游戏. 3.如果从甲班调一名学生到乙班.甲、乙两班人数相同。如果从乙班调一 名学生到丙班.丙班就比乙班多2人.甲班和丙班相比.哪个班人多?多几人? 答案与解析: 甲班比乙班多2人.乙班和丙班人数相同。 甲班比丙班多2人。 4.一些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同的二位数能够由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不同 的两个二位数相加得到.如12+21=33(人们通常把12和21这样的两个数叫做一 对倒序数).问在100之内有多少对这样的倒序数? 答案与解析: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同的二位数有:11、22、33、44、55、66、77、88、99九个.其中11和22都不能由一对倒序数相加得到.其他各数的 倒序数是: 33:12和21…………………………1对 44:13和31…………………………1对 55:14和41、23和32………………2对 66:15和51、24和42……………2对 77:16和61、25和52、34和43……3对 88:17和71、26和62、35和53……3对 99∶18和81、27和72、36和63、45和54…4对 总数=1+1+2+2+3+3+4=16对. 5.*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这次他到学校共走了多少千米? 答案与解析:由题意我们能够知道他走了1千米之后还要回去.说明他多 走了1+1=2(千米)再加上他家距学校的距离就是他这次共走的:2+2=4(千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圆柱的认识(1)(导学案)

田墩中心小学何龙 本单元主要包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迁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在编写上遵循了“特征—表面—体”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深入,并拓展到空心的圆柱(钢管、垫片等)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化归和类比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材比较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编排了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本单元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究,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2.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的模型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理解除了研究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特征外,还要从数量的角度来研究几何图形,如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等,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5.通过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使学生体会转化、推理、极限等数学思想。 (1)圆柱 9课时 (2)圆锥 2课时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 (4)单元核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1课时

1.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图形特征,发现图形间的联系和求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方法;同时应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联系中深化对圆柱、圆锥的认识。 2.在本单元的习中,应结合教材中的活动,多动手操作,通过具体的操作来探索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掌握了圆柱、圆锥体积公式以后,要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习中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要在组内充分地进行讨论,以提高对问题的认识。 1.圆柱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第18页例1。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究柱的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 难点认识并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法与学法 教法结合实物,质疑引导。 学法观察比较,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柱体的实物、长体硬纸片、直尺、三角板等。

小学一年级奥数练习题100题及答案

小学一年级奥数练习题100题 1.哥哥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7.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8.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9.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后边5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

饼干? 12.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13.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14.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 华多几张? 15.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 16.同学们到体育馆借球,一班借了9只,二班借了6只。体育馆的球共减少了几只? 17.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10 个,花皮球剩下5个。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18.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 人的花就一样多? 19.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 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一共买回几个蛋? 20.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 现在共有几只羊? 21.冬冬有5支铅笔,南南有9支铅笔,冬冬再买几支就和南南的一样多? 22.小平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这次他到学校共走了多少千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练习题(1)(含答案)全国通用

奥数练习题 班级( ) 姓名( ) 做对( )题 1.两个数的和是91,小玲在抄题时,将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丢掉了,结果 算出的和是37,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 2.找规律填数。 2,8,5,20,7,28,11,44,( ),12。 3.将1~7七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空格内,使等式成立。(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4.一个长方形牧场的三面用篱笆围成,第四条边靠着一面长100米的墙,包括与 墙交界处每隔12米有一根木桩,那么一个长60米宽36米的长方形牧场最少需要木桩( )根。 5.500张白纸的厚度为50毫米,那么( )张白纸的厚度是750毫米 6.6个男生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4个女生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这10个同学 的平均体重是( )千克。 7.百乐自选商场的一种矿泉水,进货4瓶5元钱,售出3瓶5元钱,要获利100 元需要售出( )瓶。

8.把盒中200只红球进行调换.每次调换必须首先从盒中取出3只红球,然后再放入 2只白球,那么,在最后一次调换之前盒中的球数是( ) 9.简算与计算。 609-708+306-108+202-198+497-100 14+15+16+……+45+46 9999+9998+9997+9996 99999×26+33333×22 10.一个奶牛场有25头奶牛和15头小牛,每头奶牛每天吃草12千克,每头小牛每 天吃草6千克。现有草7020千克,可供它们吃多少天? 11.一箱鱼片24袋,其中6大袋,每袋9元;余下的是小袋,每小袋5元。如果1 大袋相当于2小袋,那么这箱鱼片的价格比全按小袋包装便宜多少元? 12.陈叔叔从家到单位去上班,如果每分钟走60米,就要迟到2分钟;如果每分钟 走80米,就可以早到3分钟。如果骑自行车每分钟行150米,从家到单位需要多少分钟? 13.一条大街上原有路灯201盏,相邻两盏路灯相距50米;现在换新路灯增加了 50盏,相邻两盏路灯的距离是多少米? 14.甲、乙两个油罐,如果每分钟放油5千克,甲罐52分钟把油放尽,乙罐36

一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的拼组 说课稿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图形的拼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里主要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不能拔高教学要求。本课时的内容是平面图形的拼组。 (二)教学目标: 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最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和创造的乐趣,所以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2、教学难点:平面图形间的转换和联系。 (四)教具学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1把剪刀、5张正方形的纸、1根小木棍、1颗图钉、8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9个等边三角形、1个圆形 【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明的基础。”学生是开放的、有创造性的个体,他们会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和兴趣

参与课堂的师生交往;他们会用自己的猜想、验证来丰富课堂,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命气息。因此,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学习充满着创造,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的意识。这正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必须的基本素质。带着这些对新课程的认识,在《图形的拼组》教学中,我采用猜想、验证、操作等方法,具体如下: 1、运用猜想、验证的数学思维方法: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特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感受,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先大胆的猜想长、正方形边的特征,再运用语言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猜想,从而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感知数学的严谨性。 2、动手操作,积极互动法: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折、剪、拼等,运用多种感官理解图形的特征和联系,在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3、观察讨论、交流合作法: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交流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有序、有目的、有方法的交流,提高交流的实效性。 我主要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并加以整合,设计恰当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风车。问:“这是什么?”(风车)“喜欢玩风车吗?”(喜欢)“谁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需要哪些材料?”(小棒、钉子、纸……)“用什么形状的纸呢?”(正方形的纸)。 (二)探究新知 “小朋友们说的很对,做风车要用正方形的纸,正方形我们上学期已经认识过了,它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回忆一下我们还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总结板书标题:图形的拼组 1、探究长方形的边特征 “我们先看长方形(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介绍对边)在长方形里上面的边与下面的边相对,象这样的一组边叫做一组对边。找找看长方形里还有哪两条边也是一组对边?一个长方形里有几组对边?”(让学生指出来) “请你观察一下,你认为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特点?(对边一样长)你能想办法证明吗?”

三角形奥数1练习题及答案

三角形奥数1练习题及答案 班别:姓名:成绩: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A 、至少有一个钝角B 、至少有一个直角 C 、至多有一个锐角 D、至少有两个锐角.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4, B、,6,11 C、 1,2,3 D、,6,10. 如图在△ABC 中,∠ACB=900,CD是边AB上的高。那么图中与 A、∠B B、∠ACD C、∠BCD D、∠BDC A D第题 B ∠A相等的角是 C 4.如图,AC⊥BD,DE⊥A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B、∠B=∠DC、∠A=∠DD、∠A+∠D=900 5.如图,∠A+∠B+∠C+∠D+∠E+∠F的和为 A.180° B.360° C.540° D.720° B C

第题E DA A BC D F1 6.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7,则它的周长为 A、13B、 1C、 13或1D、不能确定.如图所示,在△ABC 中,∠B=∠C,FD⊥BC,DE⊥AB, E A F ∠AFD=158°, 则∠EDF=________度. A.58° B.68° C.78° D.32° BDC 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这个多边形是 A 、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的是三角形的 A、角平分线 B、高 C、中线 D、外角平分线 B 第题 CA

10.如图,AB∥CD,∠A=700,∠B=400,则∠ACD= A、50 B、00 C、00 D、 1100 二,填空 11.长为11,8,6,4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有种选法,它们分别是 1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它是_____边形;一个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等于1200度,它是_____边形。 13.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①当它的两个边长分别为cm和cm时,它的周长为_____;②如果它的周长为1cm,一边的长为cm,则腰长为_____. 14.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一外角都是240,那么它边形 B A 80E Dx y 15.如图,∠1=∠2=30,∠3=∠4,∠A=80,则x?, 2 第题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