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大学产业经济学考试范围及答案(武汉大学孙智君版)

武汉大学产业经济学考试范围及答案(武汉大学孙智君版)

武汉大学产业经济学考试范围及答案(武汉大学孙智君版)
武汉大学产业经济学考试范围及答案(武汉大学孙智君版)

第一章导论

关键术语:产业

1、阐述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

产业作为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指具有某类特性的企业的集合。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讲,产业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的集合;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讲,产业指具有使用相同的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讲,产业是具有相同的原材料、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特征的企业集合。

注:答题时可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的定义进行适当的扩展

2、国外学者关于产业经济学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的观点。

国外学者关于产业经济学内容体系的观点可以分为两派:一派就是“一板块论”,为欧美学者所倡导。一板块论认为,产业经济学就是产业组织理论。其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是工具、方法论和研究途径等方法和理框架。第二部分是本学科的核心,主要包括:静态和动态情况下的不完全竞争、串谋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进入与退出、产品差异化、独占行为、垂直整合和市场结构的诸多因素分析;第三部分是产业政策探讨和绩效分析,包括政府规则、自然垄断产业改革。

另一派是“四板块论”为东亚各国和地区的学者总结。如韩国和日本的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学者认为,出来上述产业组织理论之外,产业经济学还包括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政策理论,韩国学者甚至认为技术经济学和中小企业理论也应该归属与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中。

3、中国学者关于产业经济学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的代表性观点。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者博采中外产业经济学教科书及产业经济理论、方法之众长,在中国本土化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学者们的产业经济学内容体系可以归纳为三种流派:一板块说、四板块说、多板块说。

一板块说,代表人物是汪祥春、于立和刘志彪。他们的观点与当前欧美国家流行的经典教材的观点一致,即认为产业组织和产业经济是同义语,产业经济学就是产业组织理论。

四板块说,代表人物是杨治,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均属此派。他们认为产业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政策理论。

多板块说,改拍的代表人物是李悦。从其出版的产业经济学教材来看,其体系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宽广。第一篇经济发展理论;第二篇产业规律;第三篇产业机构;第四篇产业组织;第五篇体制条件。多板块论的产业经济学是结合中国产业经济学发展的现实,提取西方产业经济理论中的有关理论,提炼成自己的一套产业经济学体系。

第二章产业结构理论

1、解释三次产业分类法、试将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中的“20个门类”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进行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根据产业发展的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其定义分别为:

(1)第一次产业。第一次产业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界的生物体,无论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动植物

还是进行人工饲养、栽培出动植物都属于第一次产业

(2)第二次产业。凡是从自然界获得非生命物质或制造各种材料,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制

成各种机械或用品,或用各种材料建成各种建筑物、或对生物体进行加工都属于第二次产业。

(3)第三次产业。第三次产业生产的是服务,而非具体的物品。

一般来说,三次产业主要包括:

第一次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狩猎业

第二次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通信业以及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

第三次产业:商业、金融业、保险业、生活服务业、旅游业、公务业(科教文卫)以及其他公益事业等。

具体我国各产业按三次产业分类法分类参看p38-42.

2、什么是产业结构?按照产业发展层次不同进行分类,有哪几种产业结构类型?

产业机构:一般来说,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构成部分的组合及其相互关系。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产业结构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产业结构内容包括:构成产业总体的产业类型、组合方式,各产业之间的本质联系,各产业的技术基础、发展程度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广义的产业结构除了以上内容之外,还包括产业之间数量比例上的关系。

按照产业发展层次不同进行分类:

初级产业结构,指以技术落后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度比较低和附加值比较小的产业及第一次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发展水平最低的产业结构;

中级产业结构,指以技术水平较高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加工度比较高和附加值比较大的产业及第二次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高级产业结构,指以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及第三次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发展水平最高的产业结构。所谓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或高度化,主要就是指产业结构由低级结构向中级结构、高级结构发展的过程。

3、简述“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应用

配第-克拉克定理即劳动力专业规律,是研究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学说。前提:克拉克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探讨,是以若干国家产业结构在时间推移中发生的变化为依据的;克拉克在分析产业结构演变时,首先使用了劳动力这个指标,考察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各次产业中的分布状况发生的变化,以反映伴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状况;克拉克产业结构的研究是以三次产业分类法,即将全部的经济活动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为基本框架的。

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由此,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应用: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通过一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比较和不同国家的横截面比较,可以判定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所处的阶段及特点,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可以对一国的未来就业需求进行预测,以便制定相应的劳动就业政策。

4、论述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库兹涅茨通过收集和整理二十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利用经济统计学原理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概念,把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的变动趋势与劳动力分布状况结合起来研究,得出了比配第-克拉克定理更为彻底、更具有一般性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因此,该理论被称作“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内容:(1)从纵向的角度,对各个产业的产值、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得出:①农业部门时间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的延续,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②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是上升的,但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的。③服务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差不多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但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

未必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上升是同步的。综合起来看,大体不变,略有上升。

④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U型变化。

(2)从横向的角度,对若干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三次产业产值和劳动力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的分布规律进行横截面研究,得出了同纵向分析大致相同的结论。也就是说,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明显下降,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则呈上升趋势。

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结构和演变趋势结合起来,分析了产业结构演变动因和演变方向。

5、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原因分析

原因:一是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二是不同产业间技术进步的可能性有很大的区别;三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及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趋于减少的原因P67

(2)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相对比重大体不变的原因P68 (3)第三次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呈现不确定性的原因P68 6、简述霍夫曼定理

霍夫曼比例:霍夫曼认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不是产值的绝对水平,也不是人均的产值,也不是资本存量的增长,而是经济中制造业部门的若干产业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即霍夫曼比例---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之间的净产值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霍夫曼比例=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

“霍夫曼定理”就是指霍夫曼所论证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根据这一趋势,霍夫曼把工业化的过程划分为了四个阶段。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的增长快于消费品工作的增长,但是消费品工作的规模仍然大于资本品工业。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作继续增长,规模迅速扩大,与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处于平衡状态。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处于主导地位,其净产值已经超过消费品工业。这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标志。

第三章产业关联

关键术语: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里昂惕夫逆矩阵

投入产出表是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工具,投入产出表包括价值型和实物型两种。使用最广泛的是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相关概念: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分析产业关联的基本分析方法,是经济学与数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经济体系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直接消耗系数:价值型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或技术系数,是指生产单位j产品时对i产品的直接消耗量。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是:用j部门的总投入()去除该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计算公式:

(i,j = 1,2,…,n)

完全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是生产单位最终产品所直接消耗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全部间接消耗这种产品的数量之和,一般用表示。的含义是生产单位j产品所要直接消耗的i 产品数量和间接消耗的i产品数量之和,即:

里昂惕夫逆矩阵:

1、试画出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形式,并分析其结构。

------ j 产业生产过程中消耗i产业产品的价值量 ------ I 产业最终产品的价值量

------ I 产业的总产值

------ j 产业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 j 产业的劳动者一年内的劳动报酬

------ j 产业向社会提供的纯收入

结构分析P96、97、98

2、试分析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均衡关系

(1)行平衡关系

把投入产出表的第一和第二象限联系起来,反映产品的分配使用去向

各产业(各行)提供的中间产品价值+各产业(行)最终产品价值=各产业(行)的总产值。公式为:

(i=1,2,…,n)

式中,i代表横行产业;j代表纵列产业;该式又被称之为“产品分配平衡方程组”

(2)列平衡关系

把投入产出表的第一和第三象限联系起来,反映产品产业的各种投入,表现出这样一个平衡关系:各产业(各列)的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各产业(各列)的总产值。这里设=+++

其一般表达式为: (i=1,2,…,n)

(3)其他平衡关系

其一,把一个产业的横向数字和纵向数字联系起来看,由前面两式可得:

=即横行各产业的总产出等于相对应的同名称的纵列各产业的

总投入。

其二,就整个国民经济来讲,横向看的总产值和纵向看的总产值必然相等

=(i,j=1,2,…,n)

也就是说:最终产品总量等于全社会产业增加值之和即国民生产总值。

3、试利用直接消耗系数和投入产出表推导投入产出模型

P108/109/110

4、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之间的异同点

(1)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产品的消耗关系。

直接消耗系数从总产品的角度出发考察产品的消耗关系,它说明生产一个单位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消耗;完全消耗系数则是从最终产品的角度考察产品间的消耗关系,他说明了生产一个单位最终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消耗总量。两种消耗系数的经济意义各有侧重,直接消耗系数反映该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直接依赖关系;完全消耗系数则全面揭示国民各产业之间技术经济的全部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的主要指标。

(2)直接消耗系数一般小于相对应得完全消耗系数。

(3)可以大于1,但必定小于1,因为是与最终产品相联系的,它大于1说

明为生产1单位j产品的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简介消耗大于1个单位的i产业产品。

5、试解释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影响力系数:为了便于比较各产业的影响力,常常把里昂惕夫逆矩阵中每一列的合计与各列合计的平均值(社会平均影响力)对比,这样得到的系数称为影响力系数,用表示。其计算式为:

影响力系数一般存在三种情况:

当=1时,说明j产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和社会平均水平相同。

当<1时,说明j产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小于社会平均水平。

当1时,说明j产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大于社会平均水平。

感应度系数:为了比较各产业的感应度,尝尝把里昂惕夫逆矩阵中的每一行的合计与各行合计的平均值(社会平均敏感度)对比,这一得到的系数称之为感应度系数,用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影响力系数一般存在三种情况:

当=1时,说明i产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和社会平均水平相同。

当<1时,说明i产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小于社会平均水平。

当1时,说明i产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大于社会平均水平。

第四章产业结构优化和主导产业的选择

关键术语:

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就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各个产业协调发展和产业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前提条件,产业结构高度化又推到着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高度化: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

国际基准:国际基准以钱纳里等人倡导的产业发展的“标准结构”为依据,来判断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是否达到了合理化,这种标准结构是由大多数国家的大量历史数据,统计回归分析而得出的。

供求结构基准:供求结构基准是以各产业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合理。

赫希曼基准: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o.赫希曼与1958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的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其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提出,在产业关联连中,必然存在一个

与其前向产业和后向产业的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这种产业可以作为主导产业的选择对象。罗斯托基准:罗斯托提及的后向关联、旁侧、前向关联三种扩散效应应视为判断主导部门的关键。但是,这些效应本身难以用精确地统计数据来说明,尤其是旁侧效应和前瞻效应。所以螺丝套的主导部门理论对于如何选择主导部门,局限于定性的说明,还缺乏可操作的选择依据。

筱原两基准: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详见P163-165.

1、简述产业高度化的表现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具体表现为:

(1)从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来看,在三次产业结构水平上,产业结构的发展沿着第

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占有优势地位顺向演进;在资源结构上,产业结构沿

着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分别占有优势地位顺向演进;在工业

结构水平上,产业结构的发展沿着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

高信息化顺向演进。

(2)从产业素质来说,新技术在各个部门得到广发的运用,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出能力不断提高;产业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进行升级换代,落后产业被

淘汰,新兴产业不断发展装大。

(3)从产业组织来看,在竞争方面,分散的,小规模的竞争转向联合的、集团式的大规模竞争,规模经济大大提升;在产业间关系方面,企业联系越来越紧密,

专业化协作越来越细致。

(4)从产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来看,产业结构由自身封闭式发展,变为通过国际投资、国际贸易、技术引进等国际交流方式,实现在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发展,即

建立起国际协调型的产业结构。

2、试述创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根本动因,亦即产业内部直接动因,是创新。所谓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就是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推出了一种新的产品,二应用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三是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四是采用了新的生产要素,五是实行了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创新直接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一般表现为:重大创新-技术改革、技术进步和新产业的产生-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高度化。第一:创新导致了技术进步;第二,创新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第三、创新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经济增长点意味着广大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竞争力。

3、试述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之间的关系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前提条件,产业结构高度化又推到着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合理化。

第五章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关键术语: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1、什么是马歇尔冲突?

在规模经济显著地产业,企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必然要不断的扩大规模,产业内的集中度极易发展到可操纵市场的水平。操纵市场的情形即垄断一旦形成,价格就

不再随供给与需求的改变而波动,也不再具有调节经济资源流向最需要的方面的作用,不再鼓励最有效率的生产。

2、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的主要内容

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梅森、贝恩、谢勒等人,他们提出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即SCP分析框架,即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德因果联系,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水平。其中进入壁垒是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而主要的进入壁垒是现有厂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绝对成本优势等。如果现实中的市场结构是集中的,垄断厂商就有可能通过限制产出、提高进入壁垒或者串谋,把价格提高到获取正常收益以上的水平,从而消弱了市场的竞争性,破坏了资源的配置效率。想要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因此,哈佛学派主张采取企业分拆、禁止兼并等直接走用于市场结构的公共政策来恢复和维持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

3、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内容

芝加哥学派是在于结构主义学派的争论中崛起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斯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在理论信念上,芝加哥学派信奉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市场竞争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存检验”过程,相信市场力量的自由调节念力。在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上,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绩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企业效率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正是由于一些企业在竞争中具有更高的市场效率,他们才能获得高额利润,进而促使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集中度的上升,最终形成以大企业和高集中度为特征的市场结构。该学派主张,不能以集中度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作为实施反垄断政策的判断标准,只要大企业有高的绩效水平,就应当放松对大企业的不必要的监管,反对政府对市场竞争过程的干预。

第六章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度量

关键术语:产业集中度 HHI指数 X-非效率

熊彼特假说:1、大企业比小企业承担者更大比例的创新份额;2、市场力量与创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1、解释集中度指数,并分析该指数的优缺点

产业集中度是指产业内规模处于前几位的厂商的产值、销售额、资产或职工的累计数量

占整个产业的比重。计算公式为:其中:为X产业内规模最大的

前n家厂商的市场集中度(一般而言,n的取值在4-8之间)其他参数看书p215.

产业集中度的优点在于,其预测相对比较简单容易,使用了很广泛的反映市场结构的指数,能较好的反映产业内的生产集中度情况,从而显示产业的垄断情况。该指标的缺陷是,只考察了少数大厂商的生产集中度,而没有考察产业内部全部厂商的规模分布情况,如果n取数值不同,不同产业集中度的大小关系也可能会变化。

2、解释HHI指数,并分析该指数的优缺点

赫芬达尔指数是一种反应产业中厂商集中度规模分布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赫芬达尔指数(HHI)==

其中:N为产业中产商的数目;Xi为第i位厂商的规模;T为产业的总规模;

Si为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HHI指数的特点:1、市场处于完全垄断时,指数为10000,所有厂商规模相同时,该指数为100。数值越大说明厂商规模分布的不均匀度越高。2、前几位的厂商的X/T对指数

的影响大,后面小厂商的X/T数值对指数影响很小。3、该指数能较好地计量全产业集中的变化情况。只要厂商合并,该数值就会增加,只要厂商分解,该指数值就会减少。

优点:1、包含了所有企业的规模信息,能反映出产业集中度所无法反映的集中度差别。

2、由于平方和计算的放大性,HHI指数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变化反应

特别敏感,因此它能真实的反映市场中企业之间规模的差距大小。

缺点:为了计算某个市场的HHI,从理论上说,必须收集到该市场商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而这项工作的成本是比较高的。

3、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市场结构?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意味着平均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下降。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在p223-225有讲,这个比较凌乱。

(2)市场容量变化

市场容量是在不考虑产品价格或者供应商策略的前提下,市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吸纳某种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数目,实际上就是总需求量。市场容量的变化与集中度的基本关系是:市场容量扩大容易降低单个或者少数几个大厂商在整个产业中的集中度。

(3)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表现为,金融市场的高度竞争会促进所有其他市场上竞争结构的形成。相反,对金融部门的市场掌控力将刺激其他产业部门的垄断。

(4)合并

合并是将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组合为一个企业的经济行为。合并导致的经济危害是市场力量的形成即增加集中度。

(5)产业生命周期

在一个产业市场形成的初期,先行者通过稳步发展,开发产品、刺激需求并实现统治的支配者。这些先行者通常利用它们的优势长期保持统治地位。

(6)网络行业及范畴经济

某些行业所拥有的网络要对众多处于不同地点的不同顾客全体进行服务。如铁路、航空、电力等,这种网络系统的存在通常促进了自然垄断的形成。

(7)公共政策

反托拉斯政策和行业规则等公共政策能按照可预测的方向影响市场结构。如反托拉斯政策严格控制市场结构的垄断趋势;而某些行业政策倾向于形成市场结构的垄断局面,如发放经营牌照,这就给予了企业排他的经营权;专利制度也可能极大地增加了经济中出现垄断的概率。

4、试构架一个衡量产业运行绩效的指标体系

P231 广义的市场绩效含义及衡量指标体系

5、试述X效率理论。如何估量X非效率,其值大约是多少?

企业内部资源效率也称X效率。X效率理论是以X效率概念为中心的经济理论体系。

理论基础:1、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应该是企业和家庭内最基本的决策和行为单位,即个人;2、任何个人都具有双重个性:理性和非理性;3、劳动合同是不完善的;4、雇员在生产中的实际努力程度取决于个人的个性以及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激励机制和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5、所有者和雇员在目标和利益上并不总是一致的;6、个人行为具有惯性特征。基于以上假设,在市场中的企业和可能大部分都不是成本最小化的。

简而言之,X效率是在良好的管理下企业在各种产量水平都能达到成本最低,但是由于以上的原因,企业常常背离X效率原则,即表现为X非效率,其结构是实际成本大于潜在的最小成本。X非效率程度=超额成本/最小成本。学者普遍认为,一个用于很高市场势力的厂商,其X非效率水平至少超过其成本的10%,。随着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X非效率水平也会不断的下降,一个典型的严格寡头企业的X非效率大概是其成本的5%。第七章市场行为

关键术语:

博弈:博弈是指一个个人、团队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从中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合作博弈:如果在人们行为相互作用时,博弈参与方能够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那么就称之为合作博弈。

非合作博弈:参照合作博弈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指各博弈方同时决策,或者决策行动虽有先后,但后行动者不知道先行动者的具体行动是什么,且各博弈方对博弈中各自策略组合情况下所有参与人相应的得益都完全了解的博弈。

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假设有n个人参与博弈,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条件下,每个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所有参与人选择的策略一起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在这种策略组合中,由于每个参与人选择的都是自己的最优策略,也就是说给定别人策略不变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策略,从而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

掠夺性定价行为:掠夺性定价行为是指一家厂商为将对手排挤出市场和吓退企图进入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降低价格,待对手退出市场后它再行提价。

限制性定价行为:限制性定价行为是指一家在位厂商将其价格和产量定在新厂商进入市场后所剩余的需求不足以使它生存的水平。

价格歧视:厂商生产同种产品或者提供的同种服务针对不同的顾客(或者不同全体的顾客)索取不同的价格。简而言之,就是对同一产品实行差别定价。

广告密度:广告费用的绝对额比产品销售额。

1、什么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为什么“囚徒困境”的结果是(坦白,坦白)?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指各博弈方同时决策,或者决策行动虽有先后,但后行动者不知道先行动者的具体行动是什么,且各博弈方对博弈中各自策略组合情况下所有参与人相应的得益都完全了解的博弈。

纳什均衡是假设有n个人参与博弈,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条件下,每个人选择自己的最优

策略,所有参与人选择的策略一起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

囚徒困境的结果可以用画线法得出,是一种纳什均衡的例子。

2、试推导“古诺模型”的“纳什均衡”。如果推广到有N个相同厂商的产业,每个产商的

古诺均衡产量是多少?

推导“古诺模型”的“纳什均衡”(258-260)

假设:需求函数P=a-bQ;C为边际成本

对于双头垄断的古诺模型而言,每个厂商的古诺均衡产量为:q=(a-c)/3b=Q/3

产业的古诺均衡产量为2Q/3

如果推广到有n个相同厂商的产业,每个厂商的古诺均衡产量为:

q=(a-c)/(n+1)b=Q/(1+n), 产业的古诺均衡产量为nQ/(1+n)

3、现实经济中决定卡特尔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哪些?

1、产业生命周期。一般在萌芽和繁荣阶段,厂商出去抢占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

不会遵守固定价格协议;在成熟期,厂商为谋求联合利润最大化,极易达成卡特尔协议;在衰退阶段,厂商竭力出清库存,产业内残酷的价格战一触即发,卡特尔协议将完全无效。

2、厂商的成本特征及成本差异。不同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不同会使厂商做出不同的决

策,同时成本不同也会使卡特尔的运行变得复杂。

3、制定预防和惩罚措施。第一,建立一套防止背叛卡特尔协议的价格机制;第二,建

立一套防止背叛卡特尔协议的非价格机制;第三,交换信息

4、试分析广告行为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影响(P281-287自己总结)

第八章产业政策

关键术语: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

1、产业政策的概念及其构成

产业政策:由于市场失灵和市场功能有限,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产业全局性和长期性发展,针对产业实体和产业关系而采取的关于产业成长、结构优化、布局优化和组织优化的政策法令。其构成要素通常包括:产业政策制定主体及程序、政策对象、政策实施机构、政策目标、政策手段以及产业政策的评估及评估体系。

2、产业政策存在的理论基础及其有效性

传统产业政策主要基于两种理论依据-市场失灵和赶超论。20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市场失灵的认识逐步深化,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也得到了拓展:即“信息外部性”和“协调外部性”的需要以及信息披露作用可被认为新式产业政策存在的理论依据。

有效性:由于市场失灵,运用非市场调节手段,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进行干预,发挥政府经济职能去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便成为必要。产业政策的实施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效率损失和市场功能;经济赶超、保护幼稚产业等工业化战略问题超越了市场功能的范围,必须依赖于产业政策;信息外部性的客观存在将使创新活动受到抑制,从而阻碍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和高度化,在这种背景下,政府需要使用产业政策的手段,干预激发企业对新产业产品的投资,平衡企业受益与社会收益的冲突,促进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

由于协调外部性的存在,政府需要对建立新产业或者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进行必要的政策支持,扮演投资协调者的角色,促进多部门的投资合作;产业政策具有信息披露作用,可以产生对企业转移资源的稳定预期。

3、产业政策的弊端

有些学者认为产业政策的实践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的不均衡作用可能引发一定的负面效应,使得产业政策的运行结果可能导致更加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具体而言,实施产业政策的弊端或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政府

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限信息;第二、政府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有限;第三、官僚主义;第四、公共政策的局限性;第五、权力寻租。2、政府对大项目的偏好及退出困难,一般的政府偏好直接投资经营某些大型项目或者给予财政支持,但是一旦投资无法达到预计的效益,政府希望退出该市场,但是政府相对企业来说,信息收集的及时与准确度要低,产业政策的适时调整改进存在更多困难,退出成本也非常高。这意味着,国家在干预经济过程中的纠错能力远远弱于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也意味着必须存在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收集体制才能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

4、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P310)

产业结构政策是指一国中央或地方政府依据本国或本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业结构现状,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通过有关结构规划和政策措施,提高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加速经济增长的政策。、

内容:1、制定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规划;

2、选择并发展重要产业群和产业序列;

3、对主导产业的保护和扶持政策;

4、对产业技术和资源的限制政策;

5、对衰退产业的调整和援助政策;

5、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内容(P320)

产业组织政策是指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和调整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产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通过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的关系,以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

内容:从政策向导角度看,各国已有的产业组织政策通常分为两类:一是竞争促进政策:鼓励竞争、限制垄断,主要有反垄断政策或反托拉斯政策、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政策及中小企业政策,它着眼于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而是产业合理化政策:主要适用于自然垄断产业鼓励专业化和规模经济,它着眼于限制过度竞争,直接表现为政府的规制政策。

从政策对象来看,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是市场结构控制政策和市场行为控制政策。

市场结构控制政策是从是从结构方面禁止或限制垄断的政策。市场行为控制政策是从市场行为角度防范或制止限制竞争和不公平交易行为的发生,以及诈骗、行贿等不道德商业行为的发生。

武汉大学慕课试题(三)

一、单选题(题数:19,共 95 分) 1 学术期刊是以广大读者为作者和读者对象、报道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的杂志。 分 A、 定期 B、 不定期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判断:在学术论文中,凡是引用他人(包括作者自己)已经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材 料和研究结果等内容,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给予注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分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对预防和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学术环境 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分 A、 一个第三方的独立审查平台 B、 隶属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的

C、 一个学术机构创办的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 “本校购置的数据库属于公共资源,校外人员可以使用,将个人借阅证件的账号和密码告诉 他人没关系。”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分 A、 不正确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 教育部制定的《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规定,高校范围内处 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机构是 分 A、 教育部学术委员会 B、 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 C、 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 D、 各高校研究生院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6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从作品完成之日起自动获得著作权,不需要通过有关行政部门的登记”。对或错 0分 A、 错 B、 对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 7 ()是采用自然科学的工具与规则对社会领域和人类经验进行研究,通过对客观物质世界 的观察与测量,寻求对现存事物的解释,对未来事物进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分 A、 实证研究方法 B、 思辨研究法 C、 实验研究法 D、 类比研究法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8 教育部针对高等学科技术领域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规范分别出台了两个文件,以下不正确的文件名称是 0分 A、

产业经济学讲义1

第一阶段课程主要完成了产业组织理论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的介绍,应掌握以下主要内容: 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不同市场结构及其福利分析 3、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方法 4、OLS 回归分析方法及结果分析 基本概念: 1、 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与垄断的冲突 2、 单一产品厂商的规模经济 (1) MCAC ?规模不经济 MC=AC ?不变规模报酬 构造判定系数FC (function coefficient )来描述企业的规模经济特征。判定系数被定义为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比,即FC=AC/MC 。 (2) 最小有效规模MES (minimum efficient scale )是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逐渐减少至 最低点时所对应的企业最小规模,其含义是企业在选择生产能力规模或进行投资时,至少要大于这一产量水平——Q 1点。 MC AC MC AC 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 Q 1(MES ) Q 2 AC/MC Q

(3)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规模经济表现为成本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学习曲线表现为在产量不变的情形下,成本曲线向下平移。 3、 多产品厂商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 总成本:C(q 1,q 2)——厂商生产q 1单位的产品1和q 2单位的产品2时的成本,由 于可能存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C(q 1,q 2)不一定等于Cq 1+ Cq 2 (2) 边际成本:1 211) ,(q q q C MC ??= ,2 212) ,(q q q C MC ??= (3) 平均成本——基于定义多产品厂商总成本的同样原因,引入射线平均成本概念 (RAC )表示多产品厂商的平均成本 用λ1和λ2表示产品1和产品2的生产比例,q 表示总产出,则q 1=λ1q ,q 2=λ2q , 有:q q q C RAC q ),(21λλ= (4) 规模经济:用s 表示规模经济的衡量尺度(不同版本教材分子分母可能会颠倒,但 不影响分析) )(2 211q C q q C q Cq s ??+??= 有: s>1,RAC 随着q 的增加而下降,即存在规模经济;依次类推出规模不经济和规模报酬不变 (5) 特定产品规模经济 产品1产量不变,产品2从0增加到q 2所增加的成本记为IC 2,则:IC 2=C(q 1,q 2)- C(q 1,0);所增加的平均成本记为AIC 2,则:AIC 2=[C(q 1,q 2)- C(q 1,0)]/ q 2 特定产品的规模经济:当其他产出不变时,特定产品i 的规模经济衡量指标记为PS i ,则PS i =AIC i /MC i (6) 范围经济

产业经济学试题二(带答案)

《产业经济学》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范围经济 2.掠夺性定价 3 产业集群 4.管制 5.有效竞争 二、简答题(共30分) 1.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方法? 2.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哪些? 3.横向并购的竞争效应? 4.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 5.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案例分析题(共20分) 辽宁汽车产业及其集群发展 作为装备制造业龙头的汽车产业,辽宁的汽车产量2003年达到143677辆,同比增长了55.88%,高出全国平均增幅20个百分点,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现在,以轿车、多功能车、轻型汽车(含轻型客车和轻型货车)、大中型客车、车用发动机和汽车零部件已经构成了辽宁汽车工业体系,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已初现轮廓,形成了沈阳、丹东两大汽车生产基地,沈阳-辽阳-营口-大连,沈阳-锦州-朝阳两条汽车长廊的产业聚集分布。从地域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分布较散,企业只是生产的地域集中而不是集群;从地理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更多地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生产集中仅仅是相关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但相互之间的联动作用非常少,竞争制约非常严重。而集群则要求整车厂和相关配件厂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而不是目前的这种局面。 近几年来,借助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辽宁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其中沈阳市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截止2004年底,沈阳汽车产业集群共有华晨金杯、华晨宝马、上海通用(沈阳)北盛、金杯车辆、沈飞日野、沈阳中顺、沈阳奥克斯7家整车生产公司;专用改装车、农用运输车21家;汽车零部件企业95家。 辽宁汽车产业链较为完整,在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经销、售后服务等各大环节均有一定实力。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AADCB 6—10:CAABD 11—15:ACDBB 16—20:ACAAD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或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 2、配第-克拉克定律: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会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且转移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3、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4、投入产出法: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5、次优理论:一个在某个或更多市场已包含垄断等不完全性、且对此已无能为力的现存市场中,如何得到最佳结果的理论。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1)产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2分) (2)具有以下特点:①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②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③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④许多产业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⑤衰退产业可能会“起死回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共6分) 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答:(1)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趋势,即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再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最后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2分)(2)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趋势;(2分)(3)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2分)(4)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2分) 3、什么是主导产业?并简述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答: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2分) 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前向效应,后向效应,旁侧效应。(共6分) 4、什么是市场进入障碍,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市场进入障碍是指产业内已有厂商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厂商所拥有的优势,或者说是新厂商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2分) 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规模经济障碍;绝对费用障碍;产品差别化障碍;政策和法规障碍。(共6分) 五:论述题: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共18分) 答案要点:企业兼并的动机多种多样,主兼企业和被兼企业的动机也不相同: (1)主兼企业的动机: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降低市场进人壁垒;减少资产经营风险;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7分) (2)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资本。(5分) (3)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垄断的出现;进入壁垒的形成。

武汉大学慕课试题二

一、单选题(题数:19,共?95?分) 1 判断题:学位论文答辩和呈交后等同于发表。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武汉大学规定一篇研究生学位论文可以检测多少次?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4 判断题:由于抄袭物在发表后才产生侵权后果,即有损害的客观事实,所以通常在认定抄袭时都指已经发表的抄袭物。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5 ()是采用自然科学的工具与规则对社会领域和人类经验进行研究,通过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观察与测量,寻求对现存事物的解释,对未来事物进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6 一稿多投的行为在是指()向不同的报社或期刊社投稿的行为。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7 下列属于文献类学术成果呈现方式的是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 ()是指将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以或多或少改变形式或内容的方式当作自己作品发表。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受着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从作品完成之日起自动获得着作权,不需要通过有关行政部门的登记”。对或错?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0 什么是“中华牌”期刊? ?A、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1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说:“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维护你发表意见的权利”。由此而论,我们在学术批评时应遵循()原则。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2 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学术成果的呈现方式?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3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对预防和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学术环境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A、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中文答案_百度文库

产大量物品与劳务,才能使本国居民享有在国际贸易环境下的高生活水平。2.假定社会决定减少消费并增加投资。 A.这种变化会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答:当社会决定减少消费并增加投资时,会使社会的储蓄增加,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资本品,结果,资本存量增加,引起生产率提高和 GDP 增长得更为迅速。B.哪些社会群体会从这种变化中获益?哪些集团会受到损害? 答:拥有资本品的人会从这种变化中获益,如拥有较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人。而那些依靠政府援助的人将从这种变化中受损,因为社会减少了现期物品与劳务的消费。 3.社会选择把多少资源用于消费和把多少资源用于投资。这些决策中的一部分涉及私人支出;另一些涉及政府支出。 A.说明代表消费的一些私人支出形式,以及代表投资的一些私人支出形式。国民收入账户把学费作为消费支出的一部分。按你的看法,把资源用于教育是一种消费的形式,还是一种投资的形式。 答:如家庭购买食物和服装是消费的私人支出形式,而个人购买新住房、企业对厂房和设备的投资是代表投资的私人支出形式。资源用于教育即可以看作是一种消费的形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投资的形式。 B.说明代表消费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以及代表投资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按你的看法,我们应该把政府用于医疗计划的支出作为一种消费的形式,还是投资的形式?你能区分青年人的医疗计划和老年人的医疗计划吗? 答:社会保险、国防和退伍军人津贴等是代表消费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政府修筑铁路、核电站是代表投资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政府用于医疗计划的支出是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老年人的医疗计划相比,青年人的医疗计划更接近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4.投资于资本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你认为一国有可能对资本“过度投资”吗?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你认为一国可能对人力资本“过度投资”吗?解释之。 答:投资于资本的机会成本是牺牲现期的物品和劳务的消费。一国有可能对资本“过度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也有机会成本。当学生上学时.他们放弃了他们本可以赚到的收入。即使在人力资本特别稀缺的发展中国家,一国也不会对人力资本“过度投资”,因为一国政府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学校,并鼓励人们利用这些学校。尽管受过教育的工人与未受过教育的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很大,但是很多儿童在小小年纪就退学了,因为他们需要用劳动来养家糊口。 5.假设一家完全由德国公民拥有的汽车公司在南卡罗来纳开办了一家新工厂。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1. S-C-P三者间的关系?答: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内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从长期考察,市场结构也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有时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2.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内容及政策主张?答:内容:市场内的企业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企业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衡量可竞争市场的一个方法是看该市场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低,企业退出就越容易,从而企业进入决策不会太小心谨慎,在位企业面临的进入压力越大,市场就越接近于可竞争。政策主张:潜在的竞争完全可以替代政府的规制。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重视市场结构,不如说是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竞争压力的存在关键是要尽可能降低沉没成本3.试述市场结构的度量指标?答:市场的集中度;产品的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 4.试述主导产业的作用。?答:1)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2)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 5.试述古典企业模型?主要从技术角度出发,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个产业最佳产出水平和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企业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佳生产范围的决定问题。 6.试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短期与长期行业均衡及厂商最优规模分别是如何决定的。 答:所谓短期是指这样长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的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是固定不变的。他只有通过调整可变要素的使用量来调整其产销。从整个行业来看,在短期内,不仅该行业现有厂商的厂房规模是固定不变的,而且该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是固定不变的。原因是由于时间较短,现有厂商来不及调整其厂房设备等资产,而其他厂商也无法建造出新的厂房设备从而进入到该行业中来。 长期:所谓的长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厂商能够根据他的准备提供的产量选择一个所需的总成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规模;而且整个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有足够的时间发生变化,即只要现有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就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引起厂商数量的增加,反之,不能赚得正常利润而蒙受亏损的厂商势必退出该行业,从而引起该行业厂商数量的减少。 7.试分析企业的价格歧视策略?答:1厂商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价格歧视通常发生在垄断市场或寡头垄断市场2价格歧视要求厂商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划分顾客。厂商可以从地域、年龄、收入、消费习惯等多方面来划分顾客3厂商必须能够阻止消费者通过转售套利。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3)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 2、主导产业 3、产业结构合理化 4、产业组织 5、市场集中度 6、规模经济 7、网络组织 8、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 10、增长极理论 11、产业集聚 12、市场失灵 13、自然垄断产业 14、产业组织政策 15、价格规制 二、简答题: 1、简述竞争性产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合理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方式是什么? 3、推行产业政策的成功要点有哪些? 4、产业集聚具有哪些竞争优势? 5、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相比有何优势? 6、技术创新的特征是什么? 7、什么是战略联盟?它有什么特征? 8、确定企业最佳经济规模的方法有哪些?

9、面对竞争,企业一般会采取哪些市场行为? 10、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三、论述题 1、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利用就业弹性基准选择主导产业。 2、请试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模式,分析我国某一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3、请用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分析西部产业的承接问题。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在第一次产业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各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4、产业组织:产业组织是同一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合。 5、市场集中度:集中度是指产业内若干家企业的几个重要指标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6、规模经济:是指伴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现象。 7、网络组织:即网络组织是指企业之间的基于市场或非市场关系而形成的网络结构,它是独立企业之间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态。 8、雁型模式:所谓“雁型模式”,是指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博士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国产业发展具有“雁型形态”,战后经赤松要本人及小岛清、山泽逸平等著名学者加以拓展,使其成为从理论上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的颇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即用于形容和说明东亚各国(地区)经济依次起飞的客观过程,并被形象地称之为“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10、增长极理论:法国的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佩鲁(F.Perr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交通运输、服务、决策等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场一样,能够产生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它不仅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向外扩散还带动了其他部门和所在地区乃至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和创新的特点,对周围的区域发生“支配”的作用,即吸引和扩散的作用。 11、产业集聚:又称企业集群、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地方企业网络,是一些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它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 12、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在一些严格的前提条件下,价格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然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这些前提条件并不一定能够具备,而一旦这些条件不能够具备,价格机制就起不到最优配置的作用,即会出现“市场失灵”问题。 13、自然垄断产业:自然垄断产业具有一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即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经营特定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要比由许多企业共同经营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14、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而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法规和行政措施。 15、价格规制:价格管制是指通过规定利润率、成本核定、价格上下限、价格审批等手段,对自然垄断产业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控制的一种政府管制形式。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竞争性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入规制、数量规制、质量规制、技术设备规制、价格规制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等。(分别论述具体内容) 2、答案要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关键主体是政府。人们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方式和范围的认识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武汉大学慕课试题(五)

一、 单选题(题数:19,共
95
分)
1 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自然科学以(D)为基础的获取方式。 A、对比 B、计算 C、观察 D、实验 2“所谓具有创新性的选题,指的是那些尚未解决或未完全解决的、预期经过研 究可获得一定价值的课题”。对或错?A A、对 B、错 3 以下是一条什么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1] 李德华.学术规范与科技论文写作 [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D A、学位论文 B、期刊 C、电子文献 D、专著 4 李老师将他的一篇文章投到国内的某期刊社,被该期刊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同时 刊载,请问这属于“一稿两投”行为吗? B A、属于 B、不属于 5 判断题: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从其提纲、思路、观点到最后定稿参加学位论文 答辩,都凝聚了导师大量的心血,所以导师可以做为合作者署名。A A、错 B、对 6 判断题:科研经费可以用于报销个人家庭消费支出,项目参与者可以把科研经 费当做的生活补贴。A A、错 B、对 7 判断题:学术论著的写作应该遵循国家标准《GB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 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要求。A A、对

B、错 8 下列哪个序次语或编号后搭配的符号是错误的 C A、首先, B、一、 C、1、 D、1.1.1 9 合著者应该按( )排名,且事先必须征得所有合著者的同意。D A、字顺或音序 B、职称高低 C、年龄长幼 D、贡献大小 10 判断题:研究数据是申请专利或在发表的成果真实性受到质疑,以及数据要 接受法庭传审时使用的法律文件。B A、错 B、对 11 教育部制定的 《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中规定, 高校范围内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机构是 A A、教育部学术委员会 B、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 C、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 D、各高校研究生院 12 以下是一条什么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2]刘仁文.研究生论文抄袭现象值得 重视[EB/OL].[2014-7-22] https://www.doczj.com/doc/c28799442.html,/oldnews_653/20060615/t20060615_183753.shtml.C A、学位论文 B、期刊 C、电子文献

《产业经济学》全本各章节案例分析题库及答案

《产业经济学》全本各章节案 例分析题库及参考答案 规模经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陷阱”? 1.试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谈谈企业应采用一次性投入方式(一次到位),还是逐步投入、滚动发展方式实现规模经济? 答: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滚动发展或一次投入的方式。这是因为,企业规模经济(适度规模)主要取决于技术与市场这两个因素。技术与市场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上决定了产业的规模经济,从而决定了汽车产业中特定企业的适度规模。对特定企业来说,如果拥有广阔市场前景、同时企业自身内部条件(包括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等)也能够跟得上,那么可以采用一次投入(一次到位)的方式。如果市场狭窄、规模扩张的难度很大(这对中国很多汽车企业是一个现实),或者企业自身内部条件(包括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等)也跟不上,那么应该选择逐步投入、滚动发展的方式实现规模经济。 2.企业进行规模经济决策时应考虑那些约束条件? 答:规模经济决策时应考虑的约束条件有两方面:(1)企业外部环境。包括市场需求(在某一产业中,在一给定时间的某一点,能以

最低效率规模经营的工厂数目,是受市场需要该产业产品的规模限制)、资源条件(如零部件配套供应情况,熟练劳动力供应情况)、产品生命周期等。(2)企业内部条件。包括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等。总体上说,技术与市场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上决定了产业的规模经济,从而影响着特定企业的规模经济决策。即技术创新要求高、技术装备大而复杂,而且拥有广阔市场的产业,其规模经济就十分显著,企业规模就应该较大;反之,对于那些技术进步缓慢、技术装备小型且市场范围不大的产业,其企业规模就适宜于小型化。 中国钢铁业的集中度 1. 导致中国钢铁业低集中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与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比较、与我国历史比较,都会发现目前我国钢铁业集中度偏低。原有钢铁企业间的重组困难、中小民营钢铁企业的迅速增长是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下降的直接原因。钢铁业需求规模快速膨胀、改革开放是集中度下降的外部原因。 2.中国钢铁业集中度变化趋势如何? 答:如案例资料所述,2000年—2005年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下降明显,直到2007年十厂商产量集中度方才有所回升,距离《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

产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产业经济学》试题 专业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产业经济学是一种() A、微观经济理论 B、中观经济理论 C、宏观经济理论 D、古典经济理论 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3、有效竞争理论是由()提出 A、克拉克 B、马克思 C、贝恩 D、霍夫曼 4、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5、产业组织是指()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6、广告的作用() A、有利 B、有弊 C、有利有弊 D、无利 7、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 A、定价一般长期性的 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 C、价格一般定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 D、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 8、以下哪种联系方式不属于按照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联系分类的方式() A、前向联系 B、后向联系 C、环向联系 D、价格联系 9、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角度看,“夕阳”产业是指() A、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产业 B、处于衰退期的产业 C、处于调整期的产业 D、市场容量渐趋饱和的产业 10、下列不属于SCP分析框架内容的是()

A、市场行为 B、市场绩效 C、市场结构 D、市场竞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属于三次产业分类法中第一产业的有() A、农业 B、渔业 C、畜牧业 D、林 业 2、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 A、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B、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C、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D、贸易保护政策 3、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A、企业规模 B、进入壁垒 C、市场容量 D、产品差别化 4、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 A、供给结构的优化 B、需求结构的优化 C、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 D、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5、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产业的经济活动是某些经济活动或者部门经济活动。() 2、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符合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需求。() 3、煤炭产业部门和电力产业部门是一种单向联系方式。() 4、产业组织考察的是组织之间的关系。() 5、产品差别化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 6、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7、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产业转移只具有促进作用。() 8、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比完全垄断更有利于技术进步。() 9、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

《产业经济学》课程参考书籍

《产业经济学》课后参考书籍 建议选用教材: 1.《产业经济学》,苏东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产业经济学》,臧旭恒,徐向艺,杨蕙馨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主要参考书目: 1. 刘志彪主编:《现代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邬义钧,胡立君:《产业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 杨公朴,夏大慰主编:《产业经济学教程》(修订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美]斯蒂芬〃马丁著:《高级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美]泰勒尔著:《产业组织理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美]多纳德〃海德里、克〃莫瑞斯著:《产业经济学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7.J〃卡布尔著:《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税务出版社2000。 8.[美]刘易斯〃卡布罗著:《产业组织导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9.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著:《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0.谢识予著:《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1.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2.巨荣良、王丙毅著:《新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13.因内恩?马可—斯达德勒等:《信息经济学引论;激励与合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4.[法]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委托—代理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5.新制度经济学名著译丛,包括《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反托拉斯经济学》《契约经济学》《制度契约与组织》《经济演化》等,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2003 16.[美]威廉H.格林:《经济计量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7.[美]J.约翰斯顿、J.迪纳尔多:《计量经济学方法》(第四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18.[美] 斯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9.[美]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0.孙天琦:《产业组织结构优化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1.[美]潘卡基.格玛沃特著:《产业竞争博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2.方甲主编:《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3.何诚颖:《中国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产业经济学(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博弈 博弈是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 2、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3、混合策略 在完全信息博弈中,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能选择一种特定策略,这个策略为纯策略(pure strategy)。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以某种概率选择不同策略,称为混合策略(mixed strategy)。混合策略是纯策略在空间上的概率分布,纯策略是混合策略的特例。纯策略的收益可以用效用表示,混合策略的收益只能以预期效用表示。 4、序贯博弈 序贯博弈是指参与者选择策略有时间先后的博弈形式,每次博弈结构不同而连续多次。因此,某些对局者可能率先采取行动,它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动态博弈,而重复博弈则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动态博弈形式。在序贯博弈中,先行者可能占据一定的有利地位,我们把它叫做先行者优势。 5、最小最大值 传统决定论中的“最小最大”准则,即博弈的每一方都假设在不依赖于对手在博弈中的操作下,对方的所有功略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最大程度地失利,并据此最优化自己的对策,诺伊曼从数学上证明,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对于每一个二人零和博弈,都能够找到一个“最小最大解”。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竞争双方以概率分布的形式随机使用某套最优策略中的各个步骤,就可以最终达到彼此盈利最大且相当。 6、沉淀成本 沉淀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淀成本”(Sunk Cost)。 7、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一个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场上的地位高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 8、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即生产和销售近似但不完全相同的产品。。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叫做生产集团。例如,汽车加油站集团,快餐食品集团,理发店集团等。

武汉大学慕课试题终审稿)

武汉大学慕课试题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一、单选题(题数:19,共95分) 1教育部制定的《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规定,高校范围内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机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 2()在正文之后,必须要有一个致谢,表达对老师、同学和其他对论文有贡献的人的感谢。 A、 B、 C、 D、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3李老师将他的一篇文章投到国内的某期刊社,被该期刊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同时刊载,请问这属于“一稿两投”行为吗? A、

B、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4《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是属于 A、 B、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5所有研究数据在符合保密要求的条件下,是否应该向其他实验参与者开放? A、 B、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6学位论文检测只针对论文本身,无须实名制。此说法对吗? A、 B、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7一稿多投的行为在是指()向不同的报社或期刊社投稿的行为。 A、

B、 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 8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对预防和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学术环境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A、 B、 C、 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 9判断题:学术论着的写作应该遵循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要求。 A、 B、 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 10布赖恩特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卫生科学中心的采血职员,他在参与的一项儿童血液铅含量的调查项目中,把自己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血液样本标记为被调查儿童的血液样本。请问这属于哪类学术不端行为? A、 B、

产业经济学试题一(带答案)

《产业经济学》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规模经济 2.进入壁垒 3 混合并购 4.策略性行为 5.产业结构政策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2.简述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模型。 3.垄断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4.企业实施横向并购的动机是什么? 5.自然垄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三、案例分析题(共20分) 中国移动电信市场的不对称管制 当前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恶性价格战时有发生,对于其成因,许多人都归结为竞争的压力,但要追根究源的话,还应从不对称管制上找原因。 实行不对称管制的主要目的是压制主导运营商扶持新进入者,形成有效竞争。因此,在资费是市场竞争主要手段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不但允许新进入者以较低的资费标准与主导运营商进行竞争,还对后者实行严格的价格控制,希望能通过这些措施使用户流向新公司。1994年联通成立后,正是凭借这种资费优势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尽管联通拥有资费优势并借此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但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实力依然比较弱小,不能对当时的中国电信构成威胁,所以两者倒也能平安相处,爆发价格战的情况甚少。 然而,近年来联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力逐渐增强,已经基本具备了叫板中国移动、与之在移动市场一决高低的实力。面对联通带来的竞争压力,看到联通由于享受到了不对称管制带来的资费政策而吸引了大量的新用户,中国移动也只好在资费上下功夫,降低资费以使联通失去价格优势。而联通为了抢占竞争的主动权,只得进一步下调资费。双方竞相折价,恶性价格战自然就不可避免,而移动资

费高额的利润也给他们提供了降价的空间。由此可见,不对称管制对资费的管制引导了运营商把竞争的焦点放在资费上,促使他们把资费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从而导致恶性价格战的发生。因此,不对称管制的资费管制尽管促进了联通的发展,但在联通已经成长起来的情况下,却间接导致了价格战的形成,使我国移动通信市场面临无序竞争的危险。 结合本案例,请回答下面问题: (1)什么是不对称管制? (2)根据案例,分析电信市场不对称的内容。 (3)根据案例,分析不对称管制在电信市场上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支柱产业政策。 2、简述垄断性产业的主要管制政策。

产业经济学试题二(带)

产业经济学”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 分) 1.范围经济2 .掠夺性定价3 产业集群 4.管制 5 .有效竞争 、简答题(共30 分) 1.市场集中度有哪几种衡量方法? 2.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哪些?3.横向并购有哪些竞争效应?4.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产业布局有哪些影响因素? 三、案例分析题(共20 分) 辽宁汽车产业及其集群发展 作为装备制造业龙头的汽车产业,辽宁的汽车产量2003 年达到143677 辆,同比增长了55.88% , 高出全国平均增幅20 个百分点,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现在,以轿车、多功能车、轻型汽车(含轻型客车和轻型货车)、大中型客车、车用发动机和汽车零部件已经构成了辽宁汽车工业体系,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已初现轮廓,形成了沈阳、丹东两大汽车生产基地,沈阳-辽阳-营口-大连,沈阳-锦州-朝阳两条汽车长廊的产业聚集分布。从地域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分布较散,企业只是生产的地域集中而不是集群;从地理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更多地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生产集中仅仅是相关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但相互之间的联动作用非常少,竞争制约非常严重。而集群则要求整车厂和相关配件厂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而不是目前的这种局面。 近几年来,借助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辽宁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其中沈阳市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截止2004 年底,沈阳汽车产业集群共有华晨金杯、华晨宝马、上海通用(沈阳)北盛、金杯车辆、沈飞日野、沈阳中顺、沈阳奥克斯7家整车生产公司;专用改装车、农用运输车21 家;汽车零部件企业95 家。 辽宁汽车产业链较为完整,在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经销、售后服务等各大环节均有一定实力。 到2003 年末为止,辽宁地区共有汽车工业企业148 家,其中汽车制造厂11 家,改装车厂50 家,车用发动机厂6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81 家;固定资产350.73 亿元。另外还有科研院所3家,汽车经销企业100 多

产业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3.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出来。 4.产业关联:最终产品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联系,是产业结构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5.产业政策: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6.淘汰产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 7.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

不同。 8.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划分的分类法。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按照这种分类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业等等。 第三章产业主体―― 企业(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产函数:是描述在生产技术状况给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的函数式。 2. 厂商:被认为具有经济理性,它们具备有用的信息、精于计算、孜孜不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即所谓“经济人”假定); 3.企业:或厂商被看作是在市场经济中业已存在的、完全有效运转的、为赚取利润而从事商品生产活动的一个完整的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个体生产者,也可以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 4.团队生产:产出属于一个队,而且它还不是每个分成员的分产出之和。 5.资产专用性:是指当一项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的交易时,所投人的资产就具有专用性。 6.范围经济:存在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时(假定两个企业得到的投人物相等)。

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苏东水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产业 1.产业的含义:(1)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2)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①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 ②供求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工艺、过程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 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3)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2.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目的:制定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 (1)关联方式分类法 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 ②原料关联分类法 ③用途关联分类法 ④方向关联分类法:单向、双向、环向关联;(纵向关联的前向、后向关联) ⑤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先导、支柱、重点、先行产业。 (2)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农业、畜牧业; 第二阶段(18C60.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纺织、钢铁; 第三阶段(20c)大量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商业、旅游、娱乐、文化等。(3)生产要素分类法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 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 ②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 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和重工业。 ③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 所占得比重较大的产业。如航天、生物、高分子、信息、计算机等。 3.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 (1)四次产业分类 (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分幼小、新型、朝阳、衰退、夕阳、淘汰产业等。 (3)霍夫曼分类法 消费资料工业(食品、服装、家具)、资本资料工业(金、机、运、化)、其他工业第二节产业经济学 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