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镜室自查表

内镜室自查表

内镜室自查表
内镜室自查表

内镜室自查表

填报日期:年月日

总分:科室负责人:

手术室工作自查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手术室工作自查报告正式 版

手术室工作自查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 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根据医院护理部的要求,依据xx市综合医院评估标准,手术室进行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制度方面: 建立和健全了手术室各级人员的职责,参观制度,进出入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差错事故防范制度,药品管理制度以及20项工作制度、操作常规与手术流程。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与操作流程。 二:消毒隔离方面: 1、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 20cm,距墙5cm,柜内每日擦拭保持清洁,

无积灰,并有相应的明显标志;无菌物品清洁、干燥,保持在有效期内,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位置固定并有明显标签,无菌包外有物品名称,有效期的起止时间,包内有3m指示卡。包外3m胶带贴在封口处。 2、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定点专柜放置,包装无破损,均保持在有效期内。 3、灭菌物品的盛器均有侧孔,消毒后侧孔与下孔均已关闭,储槽开启后有开启日期,时间并签名,开启后的有效期均保持在24小时内。 4、无菌持物钳缸镊配套,消毒液面按规定高于镊子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干镊子罐有有效期,保持在4小时内。

2020手术室自查报告

2020手术室自查报告 根据医院护理部的要求,依据xx市综合医院评估标准,手术室进行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制度方面: 建立和健全了手术室各级人员的职责,参观制度,进出入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差错事故防范制度,药品管理制度以及20项工作制度、操作常规与手术流程。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与操作流程。 二:消毒隔离方面: 1、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 20cm,距墙5cm,柜内每日擦拭保持清洁,无积灰,并有相应的明显标志;无菌物品清洁、干燥,保持在有效期内,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位置固定并有明显标签,无菌包外有物品名称,有效期的起止时间,包内有3m指示卡。包外3m胶带贴在封口处。 2、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定点专柜放置,包装无破损,均保持在有效期内。 3、灭菌物品的盛器均有侧孔,消毒后侧孔与下孔均已关闭,储槽开启后有开启日期,时间并签名,开启后的有效期均保持在24小时内。 4、无菌持物钳缸镊配套,消毒液面按规定高于镊子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干镊子罐有有效期,保持在4小时内。 5、手术间每日用XXmg/l有效氯擦拭物体表面,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台手术毕均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无影灯,桌面台面与地面,连台手术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周进行总消毒,房间通风,消毒液擦拭手术床、各桌面、地面与物体表面,乳酸熏蒸房间,紫外线灯管每周用无水酒精擦拭并有登记。紫外线灯管累计时间不超过1000小时,强度定期监测。 6、各种消毒液配制正确,标识清晰,并每日测试消毒液的浓度,各类物品浸泡时间、浓度,方法正确,浸泡物品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关节打开,消毒液定期更换。 7、每月进行空气培养,无菌物品、物体表面与手术者手的细菌监测,合格率达

医院手术室的工作自查报告(精选多篇)

医院手术室的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医院护理部的要求,依据xx市综合医院评估标准,手术室进行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制度方面: 建立和健全了手术室各级人员的职责,参观制度,进出入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差错事故防范制度,药品管理制度以及20项工作制度、操作常规与手术流程。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与操作流程。 二:消毒隔离方面: 1、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20cm,距墙5cm,柜内每日擦拭保持清洁,无积灰,并有相应的明显标志;无菌物品清洁、干燥,保持在有效期内,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位置固定并有明显标签,无菌包外有物品名称,有效期的起止时间,包内有3m指示卡。包外3m胶带贴在封口处。 2、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定点专柜放置,包装无破损,均保持在有效期内。 3、灭菌物品的盛器均有侧孔,消毒后侧孔与下孔均已关闭,储槽开启后有开启日期,时间并签名,开启后的有效期均保持在24小时内。 4、无菌持物钳缸镊配套,消毒液面按规定高于镊子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干镊子罐有有效期,保持在4小时内。 5、手术间每日用xxmg/l有效氯擦拭物体表面,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台手术毕均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无影灯,桌面台面与地面,连台 第1 页共15 页

手术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周进行总消毒,房间通风,消毒液擦拭手术床、各桌面、地面与物体表面,乳酸熏蒸房间,紫外线灯管每周用无水酒精擦拭并有登记。紫外线灯管累计时间不超过1000小时,强度定期监测。 6、各种消毒液配制正确,标识清晰,并每日测试消毒液的浓度,各类物品浸泡时间、浓度,方法正确,浸泡物品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关节打开,消毒液定期更换。 7、每月进行空气培养,无菌物品、物体表面与手术者手的细菌监测,合格率达100%。 8、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放置。拖把有标识并悬挂,定期进行浸泡消毒。 9、腔镜按灭菌要求进行清洗消毒,定期进行检测细菌培养并记录。 三、药品物品管理方面: 急救物品与药品定放置,湿化瓶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吸引器用后及时进行浸泡消毒后擦干处于备用状态并保持功能良好,抢救车保持清洁,急救物品药品与示意图相符,定点放置,专人保管,数量统一,药品均在有效期内,用后及时补充,每日清点登记。各种仪器设备专人保管,定期进行监测,及时进行维修。 四、护理文书书写方面: 按要求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所用器械与敷料均两人核对认真记录,无涂改,刀刮,胶粘,涂黑等,术前,术中,术手均有清点并记录。各种登记本及时登记。

手术室检查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手术部管理质量督导记录单 督导时间:年月日 项目评价标准督导记录扣 分 环境管理 12 分查看手术室工作环境,能否做到“五常法”管理(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区( 3 分) 2.护士站整洁有序,不大声喧哗,聚集聊天(3分) 3.各种陈设、办公物品及医疗文书位置固定,整洁有序,标识规范,取用方便(3分) 4.严格执行卫生清洁计划,手术室各区无异味、无私人物品、无乱扯乱挂。(3分) □计算机、打印机 □抽屉、化验单、检查单 □监视器 □安静有序 □手术通知单摆放是否规范:□是□否 □手术室各区 □无异味无私人物品、无乱扯乱挂; 存在问题:

人员管理36分手术部人员管理,查看基础物品提供情况及手术人员是否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1.院感手册记录完整。(3分) 2. 现场抽查医务人员外科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依从性、正确率。(6分) 3.进入手术部人员应更换手术部(室)提供的专用刷手服、鞋帽、外科口罩等;每日更换,污染后及时更换(3分) 4.刷手服上衣应系入裤装内,手术帽应遮盖全部头发及发迹,口罩应完全遮住口鼻。专用鞋应能遮盖足面(3分) 5.出入手术室更衣、更鞋,离开手术部时手术衣、刷手服、鞋、帽、口罩脱下并置于指定位置,标识清晰(3分) 6.洁净手术部在满足手术基本需要的情况下严格限制参观人数,每个手术间不超过 3 人(3分) 7.手术人员使用的口罩应是外科口罩,手术中不应随意出入手术间(3分) 8.医务人员参加感染手术后,应沐浴并重新更换刷手服,在进行下一台手术(3分) 9.手术中可能发生大量血液、体液暴露时应穿着防渗透的手术衣,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 3 分) 10.传递锐器时应采用间接传递法或使用中立区进行传递(3分) 11.实施骨科等手术时戴双层手套或专用手套(3分) □提供刷手服、鞋帽、外科口罩 □着装规范,每日更换,污染后及时更 换 □参观人数 □≤3 人□≥3 人 □手术人员使用外科口罩 □手术中不随意出入手术间 □着防渗透的手术衣,佩戴防护眼镜或面 罩□是□否 □采用间接传递法或中立区□是□否 □骨科等手术时戴双层手套或专用手套 □是□否 抽查人员:抽查人员 存在问题: 手术间环境管理查看手术间工作环境,能否做到“五常法”管理(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1. 每个手术间设 1 张手术台,手术进行中手术间门应始终保持关闭状态(3分) 2.无菌物品流线控制:洁净-手术区-清洁,不得逆流;与本台手术无关物品器械不得存放于手术间(3分) 3.每天术前应记录洁净手术间的静压差、风速、温度、湿度。有卫生清洁计划并能实施,回风格栅一周清洗 1-2次, (4分) 4.每天第一台手术开始前 30 分钟空气净化系统应该正常开启;连台手术时,自净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全天手 术 结束后空气净化系统应持续运行 30 分钟(4分) 5.手术间保持清洁整齐,术前(包括接台手术)由专人目测检查手术间、辅助间、内走廊环境,包括地面、台面、 墙壁是否清洁有序,手术后对地面、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4分) 6.手术中尽量避免血液、体液污染手术台周边物体表面、地面及设备,发生可见污染时或疑似污染时,及时进行清 洁消毒(3分) 7.每台手术结束对手术台周围 1-1.5 米范围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每天手术结束对手术间地面、物体表面进行 清洁消毒;每周对手术间地面、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3分) 8.手术间整洁、手术中安静、无噪声,手术间物品定点、定位、定量、定期专人检查;无使用手机现象、不谈与手 □手术间门应始终保持关闭状态 □与本台手术无关物品器械不得存 放于手术间 □回风格栅一周清洗 1-2 次 □自净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手术间 □清洁整齐□凌乱、有杂物 □地面、墙壁是否清洁有序 □内走廊、辅助间环境 □地面、墙壁是否清洁 □外包装进入 □发生可见污染时或疑似污染时,及时 进行清洁消毒 □每天手术结束对手术间地面、物体表 面进行清洁消毒

(完整word版)手术部位感染风险评估表

XXX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使用说明 为识别、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加强医院感染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强化并完善医院感染风险管理,感染管理科设计了各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感染风险管理相关表格,并获得感染管理委员会委员修订审核通过。现就如何使用各风险评估表及其附件说明如下: 1.科室成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小组,要求包括医院感染监控员在内的3人以上。 2. 评估小组成员根据科室自身实际情况,针对‘表一’内所列“待评估的高危因素”逐一打分。 3. 风险的可能性(P): 测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为3个等级:高、中、低,对应的风险系数为3,2,1。 4. 风险的严重性(S): 主要针对如果风险发生潜在的严重性,严重程度分为3个等级:高、中、低,对应的风险系数为3,2,1。 5. 风险的可测性(D): 分为3个等级:低、中、高,对应的风险系数为3,2,1。 6. 风险优先系数(RPN)的计算: 风险优先系数(RPN)=风险发生可能性(P)×风险发生的严重性(S)×风险的可测性(D)。 7. 风险水平: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 8. 系数越大、风险水平越高,即成为需要优先解决的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科室需要根据评估结果,针对风险水 平高的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并填写表二。(措施可参考附件:常见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干预措施) 9. 科室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后需要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并填写表三。 10. 本评估表一式2份,一份交感染管理科,一份科室留存。 11. 本评估表在评估结束后立即上交感染管理科。

表一:XXX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手术部位感染) 注: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 感染管理科制表

手术室工作自查报告

手术室工作自查报告 第一篇:手术室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医院护理部的要求,依据xx市综合医院评估标准,手术室进行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制度方面: 建立和健全了手术室各级人员的职责,参观制度,进出入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差错事故防范制度,药品管理制度以及20项工作制度、操作常规与手术流程。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与操作流程。 二:消毒隔离方面: 1、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20cm,距墙5cm,柜内每日擦拭保持清洁,无积灰,并有相应的明显标志;无菌物品清洁、干燥,保持在有效期内,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位置固定并有明显标签,无菌包外有物品名称,有效期的起止时间,包内有3m指示卡。包外3m胶带贴在封口处。

2、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定点专柜放置,包装无破损,均保持在有效期内。 3、灭菌物品的盛器均有侧孔,消毒后侧孔与下孔均已关闭,储槽开启后有开启日期,时间并签名,开启后的有效期均保持在24小时内。 4、无菌持物钳缸镊配套,消毒液面按规定高于镊子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干镊子罐有有效期,保持在4小时内。 5、手术间每日用xxmg/l有效氯擦拭物体表面,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台手术毕均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无影灯,桌面台面与地面,连台手术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周进行总消毒,房间通风,消毒液擦拭手术床、各桌面、地面与物体表面,乳酸熏蒸房间,紫外线灯管每周用无水酒精擦拭并有登记。紫外线灯管累计时间不超过1000小时,强度定期监测。 6、各种消毒液配制正确,标识清晰,并每日测试消毒液的浓度,各类物品浸泡时间、浓度,方法正确,浸泡物品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关节打开,消毒液定期更换。

7、每月进行空气培养,无菌物品、物体表面与手术者手的细菌监测,合格率达100%。 8、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放置。拖把有标识并悬挂,定期进行浸泡消毒。 9、腔镜按灭菌要求进行清洗消毒,定期进行检测细菌培养并记录。 三、药品物品管理方面: 急救物品与药品定放置,湿化瓶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吸引器用后及时进行浸泡消毒后擦干处于备用状态并保持功能良好,抢救车保持清洁,急救物品药品与示意图相符,定点放置,专人保管,数量统一,药品均在有效期内,用后及时补充,每日清点登记。各种仪器设备专人保管,定期进行监测,及时进行维修。 四、护理文书书写方面: 按要求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所用器械与敷料均两人核对认真记录,无涂改,刀刮,胶粘,涂黑等,术前,术中,术手均有清点并记录。各种登记本及时登记。

医院自评自查报告

医院评审自查报告 一、医院管理 (一)、组织管理 1、依法执业 医院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规章,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规定的科目从事诊疗活动,无超范围行医的行为,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执业医师、护士均已按规定注册,无超范围执业。医院无对外出租、承包科室,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医院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及医疗 核心制度,大多数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十三项医疗核心制度建立健全,医院已将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汇编成册,下发到各科室,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全员培训至少一次/年。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医院开展了科室学习法律、法规和执行情况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医院行政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 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和院科两级管理,院长及副院长分工职责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清楚,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程序。组织机构图能反应院领导、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的管理层次,建立了

各职能部门的统一协调机制,有协调记录,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合理、运行高效,能满足医院各项工作需要。 医院建立和完善了院务公开制度,完善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重大事项均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并按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关于建立院务公开制度的要求推行院务公开、科务公开制度。职工对管理组织机构和院领导满意度调查均≥85%。 3、人力资源 医院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达到规定要求,三级医师查房和一、二线两级人员值班能满足临床需要。病房床位数与病房护士比1:0.53(骨科床位与护士比为1:0.6),ICU 病房床数与床位比0.04:1,专业化培训护士比例达到规定要求。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学历、职称、年龄结构比例合理。床位数与卫技人员比1:1.06,药、检、放等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相应的学历和职称,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人数比例、中高级技术人才占卫生技术人才人数的比例基本符合规定要求。 各主要专业科室均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学科带头人;医院加了人才管理,强化了中青年骨干培养,确保了专家进得来、留得住、用得活。近年来无专家及中青年骨干出走的现象。 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落实完善,继续教育管理达上级要求,实施新员工上岗前培训,保证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完成。 4、科学规划

手术室自查汇报

手术室自查汇报 手术室进行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制度方面: 建立和健全了手术室各级人员的职责,参观制度,手术室安全用药制度,差错事故防范制度,药品管理制度等22项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与操作流程。 二,消毒隔离方面: 1、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 20cm,距墙5cm,柜内每日擦拭保持清洁,无积灰,并有相应的明显标志;无菌物品清洁、干燥,保持在有效期内,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位置固定并有明显标签,无菌包外有物品名称,有效期的起止时间,包内有指示卡。 2、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定点专柜放置,包装无破损,均保持在有效期内。 3、灭菌物品的盛器均有侧孔,消毒后侧孔与下孔均已关闭,储槽开启后有开启日期,时间并签名,开启后的有效期均保持在24小时内。 4、手术间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擦拭手术床,无影灯,医学专用机,手术台面,墙面,地面。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台手术毕均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无影灯,桌面台面与地面,每周五进行总消毒,房间通风,消毒液擦拭手术床、各桌面、地面与物体表面,紫外线灯管每周用酒精擦拭并有登记。紫

外线灯管累计时间不超过1000小时,强度定期监测。 5、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放置。拖把有标识并悬挂,定期进行浸泡消毒。 三、药品物品管理方面: 急救物品与药品定放置,湿化瓶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吸引器用后及时进行浸泡消毒后擦干处于备用状态并保持功能良好,抢救车保持清洁,急救物品药品与示意图相符,定点放置,专人保管,数量统一,药品均在有效期内,用后及时补充,每日清点登记。各种仪器设备专人保管,定期进行监测,及时进行维修。 四、护理文书书写方面: 按要求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所用器械与敷料均两人核对认真记录,无涂改,刀刮,胶粘,涂黑等,术前,术中,术后均有清点并记录。各种登记本及时登记。 不足之处,表现在: (1)手术患者病历中,无入院评估单。 (2)常规检查单上,无血型报告单。建议与检验科沟通。 五,建筑布局和内部设施。 供应室:现配有压力蒸汽灭菌器一台,在环境方面基本达到了规范的要求,环境清洁,布局较合理,划分明确。回收物品分类后进行清洗,检查,包装,灭菌,消毒。无菌物

手术室的个人自评报告

手术室的个人自评报告 手术室的个人自评报告手术室进行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制度方面: 建立和健全了手术室各级人员的职责,参观制度,手术室安全用药制度,差错事故防范制度,药品管理制度等22 项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与操作流程。 二,消毒隔离方面: 1、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20cm,距墙5cm,柜内每日擦拭保持清洁,无积灰,并有相应的明显标志;无菌物品清洁、干燥,保持在有效期内,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位置固定并有明显标签,无菌包外有物品名称,有效期的起止时间,包内有指示卡。 2、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定点专柜放置,包装无破损,均保持在有效期内。 3、灭菌物品的盛器均有侧孔,消毒后侧孔与下孔均已关闭,储槽开启后有开启日期,时间并签名,开启后的有效期均保持在24小时内。 4、手术间每日用500mg/l 有效氯擦拭手术床,无影灯,医学专用机,手术台面,墙面,地面。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台手术毕均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无影灯,桌面台面与地面,每周五进行总消毒,房间通风,消毒液擦拭手术床、各桌面、地面与物体表面,紫外线灯管每周用酒精擦拭并有登记。紫外线灯管累计时间不超过1000小时,强度定期监测。 5、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放置。拖把有标识并悬挂,定期进行浸泡消毒。 三、药品物品管理方面: 急救物品与药品定放置,湿化瓶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吸引器用后及时进行浸泡消毒后擦干处于备用状态并保持功能良好,抢救车保持清洁,急救物品药品与示意图相符,定点放置,专人保管,数量统一,药品均在有效期 内,用后及时补充,每日清点登记。各种仪器设备专人保管,定期进行监测,及时进行维修。 四、护理文书书写方面:按要求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所用器械与敷料均两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适用于病房、I C U)评估科室:评估时间: 评估内容评估 结果存在风险 院感办督 导 医院感染监测散发感染病例确诊后24小时之内上报 是 否I类切口感染及特殊感染及时上报 是 否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及时上报 是 否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时上报 是 否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及时上报 是 否掌握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和处置预案 是 否科室有医院感染监测统计反馈资料 是 否科室存在问题及时分析,有改进措施、追踪检查 记录 是 否 抗菌药物清洁切口手术切口类型正确填写 是 否掌握本科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目标,并执行 是 否围术期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品种及疗程符合抗菌 药物使用原则 是 否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行病原菌送检,根据药敏及 时调整敏感抗菌药 是 否 病区管理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室安置 是 否病室定时通风换气,保持整洁、无异味 是 否晨间护理使用一次性扫床巾,一床一套一废弃 是 否擦拭床头桌毛巾一人一桌一巾 是 否 是 否患者被服衣物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换下污衣被服密闭存放,禁止在走廊清点 是 否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 消毒 是 否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污染时, 处置方法正确 是 否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现急性传染病时,立即采取相 应的隔离措施 是 否

MRSA等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单间隔离或同类同房间安置是否 清洁工具标识清楚、分区使用,分类放置是否 病区环境保持清洁、无异味;保洁人员清洁及时、流程规范是否 空调通风口保持清洁是否 办公区域:台面、电脑、电话、病历夹、物流桶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规范是否 科室陪护管理、探视制度落实到位是否 无菌技术病人呼吸道管理规范 是 否皮肤消毒方法正确 是 否血、痰、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正确 是 否无菌操作规范 是 否换药操作规范 是 否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无渗液 是 否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是 否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是 否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是 否 消 毒药械及一次性物品管理按要求存放 是 否有效期内使用,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是 否使用医院统一招标采购的医疗用品 是 否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是 否一次性物品和消毒药械按要求使用规范 是 否消毒剂存放、使用规范 是 否 换药室、治疗室管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灭菌物品包装 严密,有灭菌指示标识 是 否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各种溶媒注明开 启时间,有效期内使用 是 否消毒液注明开启时间,有效期内使用 是 否换药室、治疗室分区使用规范是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____________科2014年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危害的识别 危险性评价 评 价 积 分 准备程度 = 准 备 积 分 总评 价积 分 (评 价积 分× 准备 积 分)可能性打分 × 结果严重度 = 需要准备 × 准备完毕 高中低无很高高中低无高中低难中易 3 2 1 0 4 3 2 1 0 3 2 1 1 2 3 医疗有关的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 心血管手术SSI 创伤骨科手术SSI 关节骨科手术SSI 开颅手术SSI 普外手术SSI 妇科手术SSI 产科手术SSI 门诊手术SSI 仪器使用相关感染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 导尿管相关感染 呼吸机相关肺炎 多重耐药菌(MDROs) 2

MRSA VRE 产ESBL革兰阴性菌 PDRPA PDRAB 呼吸系统相关的 TB 流感 水痘 环境有关的 侵入性霉菌感染 基建/装修 其它与院感有关的项目 手卫生依从性 隔离卫生的依从 医院感染的报告 暴发的预防与调查 医护人员乙肝疫苗注射率 血源性感染的防护 血源性感染的控制 突发事件的准备 所需要准备程度:分数(score)等级(Rating) ≤2 低 3-5 适中 ≥6 高 注意:所有需要准备应对的医疗机构感染危险度评估得分应至少达2分 3

4 _________科感染管理风险因素评估单 目标评估 存在风险 风险因素 重点环节 (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易感人群) 患者、医务人员、医疗器械、医院环境(空气、物表、地面、围帘、床间距)、药物、辅助检查、探视者、感染源不明 1. □医务人员着装及防护 2. □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 3. □入室探视者的依从性 4. □层流设备的维护、通风、温度、湿度控制 5. □有创操作管理、无菌技术操作、无菌物品及器械管理 6. □患者病情、住院时间、侵入性治疗及辅助检查等 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气溶胶的形成、医疗器械(侵入性操作)等 重点人群 (年龄、 疾病、治疗) 高龄>75岁、昏迷、长期卧床、手术、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透析、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放疗、癌症、血液病、营养不良、抗菌药物大量应用等 1. □输血、吸氧、气管切开、吸痰、呼吸机、 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深静脉置管、胃管、各种引流管等 2. □体位、气溶胶及管道冷凝水污染、声门下分泌物下流 3. □低血压、缺氧、酸中毒、活动不便 4. □自身菌群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 5. □应激状态

高感染科室风险评估表

ICU 感染风险因素评估表 环境: 空气消毒:通风:□2次 /日□1 次/日□无紫外线:□ 2次/日□1次 /日□无空气净化消毒机过滤网清洗次数:□1次/3 月□ 1 次/半年□ 1次/1年 物表: 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1次/各班□ 2 次/每日□ 1 次/每日 工作人员: 限制人员进出:□是□否更换衣服:□是□ 否 穿脱隔离衣:□是□否手卫生制度落实:□好□ 一般□差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欠缺 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危险评估: 患者体位:□平卧位□床头抬高 30 度 气管插管适应症:□有□无气管切开适应症:□有□无 经口插管:□是□否气囊压力:□ 20cm H 2O□ 20cm H2 O 以上 呼吸机管路更换频率:□ 1-2 次/周□1次 /周 冷凝水及时倾倒:□是□否 湿化瓶每日更换:□是□否 吸痰前后进行手卫生:□是□否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危险评估: 插管部位铺大无菌单:□是□否器械及敷料灭菌:□是□否 穿刺部位:□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导管:□抗菌定植导管□普通导管 透明贴膜更换时间:□7 天□大于 7天 应急置管 48小时更换:□是□否 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危险评估: 适应症:□有□无会阴消毒方法:□正确□错误 集尿袋高度:□高于膀胱水平□低于膀胱水平 引流系统密闭性:□好□差会阴护理:□无□ 1次/日□ 2次/日 尿管及尿袋更换时间:□1次/1周□1次/2周 评估日期:评估人:科室负责人:

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 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评估 区域划分:□规范□欠规范更衣流程:□规范□欠规范 更衣流程:□规范□欠规范人员外出更衣:□是□否 手术室环境因素 空气:门户过多开启□是□否人员走动频繁:□是□否连台手术之间消毒:□是□否 物表擦拭:□ 1 次/每日□ 2次/日污染后及时处理:□是□否 术前处置 备皮方式:□清洁□刮毛开放性伤口:□是□否 外科洗手 洗手时间:□﹤ 5 分钟□﹥5分钟 手刷、擦手巾高压灭菌:□是□否外科手消毒剂:□合格□不合格 术前住院时间:﹥ 5 天﹤5天手术时间:﹥3h 例数例 术前用药: 2h﹤用药时间﹤0.5h例 术区皮肤消毒情况 消毒范围:□规范□欠规范皮肤消毒剂:□合格□不合格 无菌技术操作 规范穿手术衣、戴手套:□是□否术野清洁干燥:□是□否 污染标本分开放置:□是□否手套破损及时更换:□是□否 器械清洗流程:□规范□欠规范器械灭菌:□合格□不合格 内镜消毒:□规范□欠规范包布清洗:□ 1 次 / 周□/1 次月 外来器械清洗灭菌流程:□规范□欠规范 评估日期:评估者:科室负责人:

手卫生自查报告

手卫生自查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血液净化科手卫生依从性每周自查表 篇二:手卫生总结 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情况总结 手卫生依从性检查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0月4日止,平均每月抽查10名医务人员检查,先将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1.处理干净物品前和处理污染物品后,接触伤口前后,护理特殊易感病人前后,护理 易感病人或接触带特殊流行病学意义的微生物前后,手卫生情况较好,说明医务人 员自我保护意识很强。 2.进入或离开病室时,注射换药或发药前后,戴手套前后,高危病房接触不同部位操 作前后,与任何人长时间接触后,手卫生情况较差,说明医务人员无菌意识有,但 没有深入每一位医务人员,由于工作繁忙,对手卫生重视不足,错误的认识,导致 医务人员主观原因不依从。 整改措施: 1.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依从性。采取多种方 式,如集中讲座,专题讨论,发放宣传资料,用图谱讲授手卫生洗手步骤,做好岗 前培训,强化培训,更新张贴洗手图,创造重视手卫生的氛围,改变群体态度,使 医务人员牢记手卫生指征和洗手的标准程序,应加大对医生的培训和监督力度。 2.改善和完善手卫生设备,及时提供洗手清洁剂,取消肥皂,改用专用挤压式洗手 液,提供专用速干手消毒液,创造一切便利条件,达到手卫生用品触手可及,,提 高手卫生依从性,同时,可避免因洗手消耗过多时间,加重工作负担。 3.改良手卫生方法,大力推广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提高手卫生效果。据六部流动水洗 手法,平均每次两分钟,由于工作量大时间紧等原因,常达不到要求,而免洗手消 毒液即用即取,搓擦待干便可完成卫生手消毒,约需20秒,它具有耗时短,杀菌 性强,使用方便,刺激性小且具有护肤功能,又不受水源场所限制,在行走和交谈 时也可进行,有利于提高依从性。 4.加强管理,检查督导和反馈完善相关制度,标准操作规程,定期或不定期抽检手卫 生执行情况。 院感小组篇三:手卫生自查情况 2013年6月icu手卫生依从性自查情况报告 6月份手卫生依从性自查方法为在医务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不定时对医务人员诊疗护理操作进行检查,内容为:接触病人前后、无菌清洁操作前、处理污物和脱手套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时、接触病人血体液风险后等的洗手或手消毒正确率。 由于本月病人多加大了全科人员检查的人次,较能反应出全科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水平。经过本月的检查,可见2013年6月份手卫生依从性有小幅下降,主要原因为本月病人数量较多,护理量较多,部分医护人员放松了手卫生意识,加上实习同学对手卫生的认识不足。

手术室工作自查报告示范文本

手术室工作自查报告示范 文本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手术室工作自查报告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根据医院护理部的要求,依据xx市综合医院评估标 准,手术室进行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制度方面: 建立和健全了手术室各级人员的职责,参观制度,进 出入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差错事故防范制度,药品管理 制度以及20项工作制度、操作常规与手术流程。并严格执 行各项制度与操作流程。 二:消毒隔离方面: 1、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20cm,距墙5cm, 柜内每日擦拭保持清洁,无积灰,并有相应的明显标志; 无菌物品清洁、干燥,保持在有效期内,按灭菌日期先后 顺序摆放,位置固定并有明显标签,无菌包外有物品名

称,有效期的起止时间,包内有3m指示卡。包外3m胶带贴在封口处。 2、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定点专柜放置,包装无破损,均保持在有效期内。 3、灭菌物品的盛器均有侧孔,消毒后侧孔与下孔均已关闭,储槽开启后有开启日期,时间并签名,开启后的有效期均保持在24小时内。 4、无菌持物钳缸镊配套,消毒液面按规定高于镊子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干镊子罐有有效期,保持在4小时内。 5、手术间每日用XXmg/l有效氯擦拭物体表面,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台手术毕均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无影灯,桌面台面与地面,连台手术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周进行总消毒,房间通风,消毒液擦拭手术床、各桌面、地面与物体表面,乳酸熏蒸房间,紫外线灯管每周用无水

最新手术室自查报告汇报

手术室自查报告汇报 第一篇:手术室自查报告汇报 手术室自查报告汇报 手术室进行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制度方面: 建立和健全了手术室各级人员的职责,参观制度,手术室安全用药制度,差错事故防范制度,药品管理制度等22项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与操作流程。 二,消毒隔离方面: 1、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 20cm,距墙5cm,柜内每日擦拭保持清洁,无积灰,并有相应的明显标志;无菌物品清洁、干燥,保持在有效期内,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位置固定并有明显标签,无菌包外有物品名称,有效期的起止时间,包内有指示卡。 2、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定点专柜放置,包装无破损,均保持在有效期内。 3、灭菌物品的盛器均有侧孔,消毒后侧孔与下孔均已关闭,储槽开启后有开启日期,时间并签名,开启后的有效期均保持在24小时内。 4、手术间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擦拭手术床,无影灯,医学专用机,手术台面,墙面,地面。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台手术毕均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无影灯,桌面台面与地面,每周五进行

总消毒,房间通风,消毒液擦拭手术床、各桌面、地面与物体表面,紫外线灯管每周用酒精擦拭并有登记。紫外线灯管累计时间不超过1000小时,强度定期监测。 5、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放置。拖把有标识并悬挂,定期进行浸泡消毒。 三、药品物品管理方面: 急救物品与药品定放置,湿化瓶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吸引器用后及时进行浸泡消毒后擦干处于备用状态并保持功能良好,抢救车保持清洁,急救物品药品与示意图相符,定点放置,专人保管,数量统一,药品均在有效期内,用后及时补充,每日清点登记。各种仪器设备专人保管,定期进行监测,及时进行维修。 四、护理文书书写方面: 按要求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所用器械与敷料均两人核对认真记录,无涂改,刀刮,胶粘,涂黑等,术前,术中,术后均有清点并记录。各种登记本及时登记。 不足之处,表现在: (1)手术患者病历中,无入院评估单。 (2)常规检查单上,无血型报告单。建议与检验科沟通。 五,建筑布局和内部设施。 供应室:现配有压力蒸汽灭菌器一台,在环境方面基本达到了规范的要求,环境清洁,布局较合理,划分明确。回收物品分

医院安全生产周自查报告

医院安全生产周自查报告 医院安全生产自查汇报范文格式(一) 根据区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院及时召开会议,周密部署各项工作,在全院内开展安全医疗大检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归纳如下: 一、组织动员 由院长召开主管领导及科室会议,将院内重点科室,重点岗位进行检查,主管领导亲自到岗进行现场查看,并教育本院全体人员做好安全工作,以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消除影响医疗安全的隐患。 二、检查内容 院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全院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包括各项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办法制定及落实情况。用电及消防情况,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管理以及医疗安全管理等项目方案,详细情况如下:(一)组织领导 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良好,成立了由徐生彦院长、副院长、科主任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值班人员到位,各项规章管理办法健全。 (二)预防医疗事故方面 落实了医疗安全的各项核心管理办法,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措施到位。医疗安全的各项硬件设施完善,供应室、手术室等科室设施建设标准。医疗废物处理的各项规章管理办法健全,处理方式符合规范,

做到了有专人管理并责任到人。 (三)消防方面 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消防职责、消防演练管理办法,人员和经费落实到位。重点要害科室的防护监控措施严密。 三、自查发现安全隐患 ⑴部分电线路老化,个别科室有私接电源、部分开关损坏,存在隐患。 ⑵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灭火器材配备数量不够。 四、整改措施 我院通过这次安全生产自查和整改活动发现了我院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我们将采取过硬措施积极整改,以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限制在本周内整改完毕,到时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将现场检查,对限期不改者或整改不到位者将庄重追查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医院安全生产自查汇报范文格式(二) 为搞好医院安全工作,根据卫生局等上级部门文件精神,我院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严格按要求进行排查,认真解决存在的问习题。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院安全生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x重点安全要求范围进行自查,先后对配电室、上下水设施、压力容器等设施设备及门诊、病区、x信息网络设施,食堂、等人员聚集场合,财务科、仓库、药房等重点部位进行了排查,特别是全院水、电路等重点设备设施进行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适用于病房、ICU)评估科室:评估时间: 评估内容评估 结果 存在风险院感办督导 医院感染监测散发感染病例确诊后24小时之内上报是否I类切口感染及特殊感染及时上报是否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及时上报是否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时上报是否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及时上报是否掌握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和处置预案是否科室有医院感染监测统计反馈资料是否科室存在问题及时分析,有改进措施、追踪检查记录是否 抗菌药物清洁切口手术切口类型正确填写是否掌握本科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目标,并执行是否围术期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品种及疗程符合抗菌药物使 用原则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行病原菌送检,根据药敏及时调整 敏感抗菌药是否 病区管理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室安置是否病室定时通风换气,保持整洁、无异味是否晨间护理使用一次性扫床巾,一床一套一废弃是否擦拭床头桌毛巾一人一桌一巾是否 是否患者被服衣物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换下污 衣被服密闭存放,禁止在走廊清点是否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是否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污染时,处置 方法正确是否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现急性传染病时,立即采取相应的隔 离措施是否MRSA等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单间隔离或同类同房 间安置是否清洁工具标识清楚、分区使用,分类放置是否病区环境保持清洁、无异味;保洁人员清洁及时、流程 规范是否空调通风口保持清洁是否办公区域:台面、电脑、电话、病历夹、物流桶等高频 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规范是否科室陪护管理、探视制度落实到位是否 无菌技术病人呼吸道管理规范是否皮肤消毒方法正确是否血、痰、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正确是否无菌操作规范是否换药操作规范是否

手术室自查报告

手术室自查报告 根据医院护理部的要求,依据xx市综合医院评估标准,手术室进行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制度方面: 建立和健全了手术室各级人员的职责,参观制度,进出入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差错事故防范制度,药品管理制度以及20项工作制度、操作常规与手术流程。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与操作流程。 二:消毒隔离方面: 1、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 20cm,距墙5cm,柜内每日擦拭保持清洁,无积灰,并有相应的明显标志;无菌物品清洁、干燥,保持在有效期内,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位置固定并有明显标签,无菌包外有物品名称,有效期的起止时间,包内有3m指示卡。包外3m 胶带贴在封口处。 2、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定点专柜放置,包装无破损,均保持在有效期内。 3、灭菌物品的盛器均有侧孔,消毒后侧孔与下孔均已关闭,储槽开启后有开启日期,时间并签名,开启后的有效期均保持在24小时内。 4、无菌持物钳缸镊配套,消毒液面按规定高于镊子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干镊子罐有有效期,保持在4小时内。

5、手术间每日用xxmg/l有效氯擦拭物体表面,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台手术毕均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无影灯,桌面台面与地面,连台手术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周进行总消毒,房间通风,消毒液擦拭手术床、各桌面、地面与物体表面,乳酸熏蒸房间,紫外线灯管每周用无水酒精擦拭并有登记。紫外线灯管累计时间不超过1000小时,强度定期监测。 6、各种消毒液配制正确,标识清晰,并每日测试消毒液的浓度,各类物品浸泡时间、浓度,方法正确,浸泡物品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关节打开,消毒液定期更换。 7、每月进行空气培养,无菌物品、物体表面与手术者手的细菌监测,合格率达100%。 8、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放置。拖把有标识并悬挂,定期进行浸泡消毒。 9、腔镜按灭菌要求进行清洗消毒,定期进行检测细菌培养并记录。 三、药品物品管理方面: 急救物品与药品定放置,湿化瓶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吸引器用后及时进行浸泡消毒后擦干处于备用状态并保持功能良好,抢救车保持清洁,急救物品药品与示意图相符,定点放置,专人保管,数量统一,药品均在有效期内,用后及时补充,每日清点登记。各种仪器设备专人保管,定期进行监测,及时进行维修。

医院编制自查报告doc

医院编制自查报告 篇一:医院自评自查报告 医院评审自查报告 一、医院管理 (一)、组织管理 1、依法执业 医院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规章,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规定的科目从事诊疗活动,无超范围行医的行为,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执业医师、护士均已按规定注册,无超范围执业。医院无对外出租、承包科室,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医院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及医疗核心制度,大多数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十三项医疗核心制度建立健全,医院已将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汇编成册,下发到各科室,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全员培训至少一次/年。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医院开展了科室学习法律、法规和执行情况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医院行政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 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和院科两级管理,院长及副院长分工职责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清楚,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程

序。组织机构图能反应院领导、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的管理层次,建立了 各职能部门的统一协调机制,有协调记录,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合理、运行高效,能满足医院各项工作需要。 医院建立和完善了院务公开制度,完善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重大事项均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并按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关于建立院务公开制度的要求推行院务公开、科务公开制度。职工对管理组织机构和院领导满意度调查均≥85%。 3、人力资源 医院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达到规定要求,三级医师查房和一、二线两级人员值班能满足临床需要。病房床位数与病房护士比1:0.53(骨科床位与护士比为1:0.6),ICU 病房床数与床位比0.04:1,专业化培训护士比例达到规定要求。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学历、职称、年龄结构比例合理。床位数与卫技人员比1:1.06,药、检、放等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相应的学历和职称,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人数比例、中高级技术人才占卫生技术人才人数的比例基本符合规定要求。 各主要专业科室均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学科带头人;医院加了人才管理,强化了中青年骨干培养,确保了专家进得来、留得住、用得活。近年来无专家及中青年骨干出走的现象。 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落实完善,继续教育管理达上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