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化学内容简介及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内容简介及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内容简介及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内容简介及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内容简介及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普通化学》是药学院、海洋学院、环境与材料学院、土木学院等几个相关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同时也是药学院、海洋学院、环境与材料学院相关专业的基础化学必修课。它是培养上述各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续化学课程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与《普通化学实验》课相配合,使学生能对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物质结构等化学原理有一个基本认识,为深入学习其它化学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高中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的数理基础。

三、教学内容

绪论 (1学时)

1、化学变化的特征

2、化学的分支学科

3、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4、回顾史实,瞻望前沿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 ( 4学时)

1、热力学常用术语:体系和环境,状态和状态函数,过程和途径,功,热量,内能。

2、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变,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几种热效应生成焓,溶解焓,水合焓)

3、化学反应的方向:最低能量和最大混乱度概念,自由能概念,熵,热力学第二定律,温度对自由能变化的影响,热力学原理的应用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 (4学时)

1、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2、化学反应机理简介: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

3、有效碰撞理论和活化能

4、浓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质量作用定律和反应级数

5、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阿仑尼乌斯公式

6、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第三章化学平衡 (5学时)

1、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与化学平衡;分压定律

2、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

3、平衡常数与标准自由能变化的关系

4、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5、化学平衡的移动:浓度、压力、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吕查德里原理。第四章酸碱平衡 (3学时)

1、强电解质溶液,活度及活度系数

2、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

3、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盐效应

4、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溶液的pH值;酸碱指示剂

5、盐类的水解;水解常数;盐溶液的pH值

6、酸碱质子理论

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 (3学时)

1、溶度积概念,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2、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

3、分步沉淀

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 (7学时)

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撅念;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

2、原电池;电极电势

3、标准电极电势:利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及氧化还原方向;根据标准状态的电池电动势求平衡常数;标准电极电势与金属活动顺序的关系;标准电极电势与电离能的关系

4、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离子浓度对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介质酸碱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pH值电势图

第七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8学时)

1、氢光谱;玻尔理论的氢原予模型

2、微观离子的运动特点

3、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波函数和原子轨道,电子云,径向分布,角度分布,四个量子数

4、多电子原子基态的电子层结构: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近似能级图

5、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和电子排布

6、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的关系;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族、区的关系

7、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

第八章分子结构(7学时)

1、离子键理论:离子键的形成,离子的特征,离子型化合物

2、共价键理论:共价键的本性、特征,价健参数和物理性质

3、分子轨道理论:理论要点,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一些规则,M0法处理同核双原予分子和异核双原子分子的实例

4、杂化轨道理论:理论要点,sp、sp2、sp3和不等性sp3及sp3d、sp3d2杂化,杂化类型与分子空间类型的关系

5、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理论要点,用该理论判断共价分子结构的一些规则

6、配位键、金属键的概念

7、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第九章配位化合物 (4学时)

1、配合物的定义、特征、分类和命名

2、配合物的组成

3、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价健理论

四、参考书目

1、《普通化学原理》,华彤文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基础无机化学》,尹敬执、申泮文著,人民教育出版杜,1980

5、《大学普通化学》,傅鹰,人民教育出版杜,1980

6、《 CHEMISTRY—The Central Science》(Sixth Edition),BROWN,LEMAY,BURSTEN;1994 by Prentice Hall,Inc.

五、学时分配

章次0 1 2 3 4 5 6 7 8 9 10

学时 1 6 4 6 6 3 8 10 10 3 8

用grub4dos顺利启动xp和win7双系统

xp系统下,用grub4dos顺利启动win7双系统 本人菜鸟一个,只是一个小小的电脑爱好者,不会编程,下面的方法肯定有大侠一早都公布过,但鄙人不才,没有搜到具体的操作。于是只能慢慢摸索,花了不少时间,终于试验成功。写出来一方面留作保存,否则自己以后都忘记了;另一方面供大家参考。 以下内容虽然是自己写的,但思路都来自网络借鉴各位高手大侠的想法,如对各位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2012-4-22 血剑无影笑乾坤 起因: 看了网上的各位大侠用“双系统专用修复启动项”或者autofix修复xp和win7启动项,在自己的机子上实验了好久都不能成功,总是提示如下: nt6 启动菜单自动修复工具纪录文件 ========================================================= 本次操作时间: 2012-04-22 星期日3:32:15.03 没发现原BCD 启动配置,本次操作没作相关备份。 Failure when attempting to copy boot files. M:上的系统启动菜单未知原因修复失败 程序没发现任何需修复的Vista/2008/Win7系统或未知原因修复不成功 于是:看到有高手说利用grub4dos修复引导系统,但可惜网上搜不到具体的操作,本人就结合Ramos制作过程中grub的写法,竟然成功了,具体操作如下: 1、我之前是单系统,xp用过、win7也用过(都有gho备份),都是单独安装在C盘。因此 硬盘里已经有了软件齐全,经过优化的xp.gho 和win7.gho,存放在D盘。 2、用启动u盘进入winpe(U盘启动盘的制作略)。 3、用分区软件PM或PQ将原C盘格式化、调整为两个分区(均设置主分区,第一个设置 活动分区,第二个不活动不隐藏)。我的C盘原本是12G空间,重新分区之后一个5G 设置为活动主分区,用来恢复xp;一个7G,不活动不隐藏主分区,用来恢复win7(win7用的是苏博论坛推出的超级精简企业版,安装完本人常用软件之后也只有4G,如果裸系统只有2G不到,用起来感觉非常清爽,在此非常感谢各位高手大侠的无私奉献,同时严重鄙视一下自己,总是从网上下载免费的东西用)。 4、分区完毕之后,重启系统,再次U盘启动进入winpe。(重启之后新的分区才能起作用, 我是这么认为的,不知这一步能否省略)。 5、先恢复xp.gho到第一个5G的活动主分区,再恢复win7.gho到第二个7G的不活动主分 区。 6、重启,正常进入xp系统。 7、在xp系统中安装“Grub4dos安装及改名工具” 勾选“改名”,将引导文件名“grldr”随便改为其他的名字,我直接改为“grldr0”的。 然后点击安装。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009031028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课程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开课单位:药学院化学学科 学分:6 总学时:120 理论学时:72 实验学时:48 先开课程:无 授课对象:药学、药物制剂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 执笔人:杨怀霞编写日期:2009年8月28日 前言 【开设目的】 《无机化学》是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基本化学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的基本规律,熟悉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基本理论,理解s区、p区、d区、ds区主要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同时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规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该课程发展史,发展方向,内容安排,与药学的关系。掌握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化学与药学的关系,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第一章溶液 【目的要求】 掌握溶液浓度的五种表示法: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熟悉稀溶液的依数性的四个性质,了解离子强度,活度,活度系数的概念。 【教学内容】 溶液的浓度,稀溶液的依数性,电解质在水中的存在状态。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 【目的要求】 掌握状态函数的特点;标准生成焓、标准生成吉布斯能的定义,会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吉布斯能变,标准吉布斯能变。熟悉反应过程的熵变计算,利用吉布斯公式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热力学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热力学常用术语:体系、环境、过程、途径、状态函数、热、功。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盖斯定律;焓、熵、吉布斯自由能及反应的自发性。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

最新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非常详细)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 6、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 (1nm=10-9m)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要求: 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

传热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杨世铭-陶文铨)]

第一章 思考题 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 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试 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 dx dt q λ-=,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 -沿x 方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 )(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面传热系数;w t -固体表面温度;f t -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4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 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 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 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 烧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小,壶底的热量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 6. 用一只手握住盛有热水的杯子,另一只手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握杯子的手会显著地感到热。试分析 其原因。 答:当没有搅拌时,杯内的水的流速几乎为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自然对流换热,自热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小,当快速搅拌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热水有更多的热量被传递到杯壁的外侧,因此会显著地感觉到热。 7. 什么是串联热阻叠加原则,它在什么前提下成立?以固体中的导热为例,试讨论有哪些情况可能使热 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答: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的和。例如:三块无限大平板叠加构成的平壁。例如通过圆筒壁,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不相等,可能造成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8.有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杯A 与B ,注入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热水后不久,A 杯的外表面就可以感觉到热,而B 杯的外表面则感觉不到温度的变化,试问哪个保温杯的质量较好? 答:B:杯子的保温质量好。因为保温好的杯子热量从杯子内部传出的热量少,经外部散热以后,温度变化很小,因此几乎感觉不到热。 第二章 思考题 1 试写出导热傅里叶定律的一般形式,并说明其中各个符号的意义。 答:傅立叶定律的一般形式为:n x t gradt q ??-=λλ=-,其中:gradt 为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n 是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q 为该处的热流密度矢量。

grub4dos来做pxe启动

https://www.doczj.com/doc/c2795802.html,/blog/static/115290153200911444352672/ 相比较起来 我更喜欢用grub4dos来做pxe启动菜单 grub4dos功能强悍 能引导pxelinux.0不能引导的一些东西 就是背景稍微差一点 其他功能很强 pxe启动菜单grub4dos版 timeout 05 default 0 #color blue/light-gray light-red/light-gray splashimage (pd)/menu.lst/back.xpm foreground 0000ff title [0] Win PE (ISO CORE) pxe keep chainloader --force (pd)/boot/pestrom0.0 title [1] Win PE (IMG CORE) pxe keep chainloader --force (pd)/boot/pestrom1.0 title [2] NTLDR BOOT FLOPPY pxe keep map --mem (pd)/boot/imgs/NTBOOT.IMA (fd0) map --hook chainloader (fd0)+1 rootnoverify (fd0) boot title [3] Enter PureDos pxe keep map --mem (pd)/boot/imgs/PUREDOS.ZIP (fd0) map --hook chainloader (fd0)+1 rootnoverify (fd0) boot title [4] GaoSir's Dostool pxe keep map --mem (pd)/boot/imgs/GAOSIR11.IMA (fd0) map --hook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普通化学、材料物理、必修、3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课程简介:普通化学课程主要讲授化学原理,包括气体和液体的基本定律, 热化学和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平衡(包括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反 应等)及其在容量分析中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原子的电子结构,分子结 构和理论,晶体结构配位化学以及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有机化学、 高分子化学、仪器分析等基础知识内容。此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材料、化学、 化工、药学、轻工、纺织、环境、冶金地质等有关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 因此它是培养上述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 部分,同时也为后继材料、化学及其它课程打下基础。 目标与任务:《普通化学》是一般工科学生大学阶段唯一的化学必修课,因此 本课程介绍学生所应具备的化学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与化学 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科技前沿发展、学科渗透交叉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 具有较高的化学素质和知识水平,建立化学的思维方式,增加用化学方法解 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材料领域研究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先修课:高中化学;高中物理;高中数学 后续相关课程:材料科学基础;陶瓷材料;功能材料;物理化学;固体化学(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书:1、张淑民著:《无机化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 2、华彤文主编:《普通化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普通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介绍化学的定义; 第二节化学变化的特征; 第三节化学的疆域;

(完整word版)传热学储运试题2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专业班级:储运02-班课程名称:传热学第1页共2页 一、简答题(本大题18分,每小题3分)选3个)。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2、分析置于室外大气中的架空输送原油的保温管道有哪些传热环节。(油温大于空气温度) 3、写出角系数的相对性的数学表达式(以空间任意两表面为例)。 4、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个物理现象是相似的? 5、写出对于漫灰表面的基尔霍夫表达式? 6、通常工业应用的沸腾换热过程设计在哪个沸腾状态阶段,为什么。 二、计算题(本大题60分,每小题12分) 1、有一房间墙壁厚为0.4m,面积为12m2,导热系数为0.7 W/m·K,其内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别为6W/m2·K 和40 W/m2·K,房间内空气温度为20℃,室外空气温度为5℃,忽略辐射换热量,求房间通过该墙壁的散热量。 2、将初始温度为400℃,重量为40g的铝球突然抛入15℃的空气中。已知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h=40W/m2·K,铝的物性参数为ρ=2700kg/m3,c=0.9 kJ/kg·K,λ=240W/m·K。试用集总参数法确定该铝球由400℃降至100℃所需的时间。(忽略辐射换热) 3、一大房间里放有一圆管,长为2m,直径为10cm,表面温度为127℃,发射率(黑度)为0.6,房间墙壁温度为27℃,求其辐射换热量是多少? 4、为研究一换热设备的换热情况,采用一个缩小成原设备1/10的模型来研究,已知原设备空气流速为1m/s,热条件不变,模型中流体仍是空气,求模型中空气流速是多少才能保证模型与原设备的换热现象相似。 5、某房间吊装一水银温度计读数为15℃,已知温度计头部发射率(黑度)为0.9,头部与室内空气间的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为20 W/m2·K,,墙表面温度为10℃,求①气流的真实温度,②该温度计的测量误差。三、综合题(本大题22分) 有一水平管道直径为200mm ,分别包有=0.04W/m·K,和=0.05 W/m·K的保温材料,厚度分别为20mm和 30mm,管内流有50℃的空气,流速为10m/s,管外大气温度为10℃。(管道厚度很薄,可以忽略不计)求:1.管内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7分) 2.管外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7分) 3.每米管道的传热热阻和传热系数。(4) 4.每小时每米管道散热量。(4分) 备注:1.管内流动的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 2.管外横掠的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 3.管外自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 (注:此关联式中定性温度取管外流体温度,中的Δt=5℃,其中体积膨胀系数可以按管外为理想气体计算) 4.空气的热物性: t℃ ρ kg/m3 Cp kJ/kg.K λ* W/m.K υ*Pr 10℃ 1.25 1.0 2.5 14.0 0.7 20℃ 1.20 1.0 2.6 15.0 0.7 25℃ 1.18 1.0 2.6 15.5 0.7

Grubfordos教程

Grub for dos 教程 假如你是第一次听说grub,你可能说我不需要grub。那么,你是否用过“一键ghost”,“超级急救盘”,或者“矮人DOS工具箱”?如果你用过的话,那么你实际上已经在用grub了。grub4dos相关的资料互联网上并不少,grub4dos软件包里也有说明文件,可是绝大多数资料并不适合刚接触grub的人。初学者下载了grub4dos软件包后,面对一大堆(约40个)的文件,即使大概看了readme.txt文件后,也很可能仍然是一团雾水,不知从何处入手。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此软件是作者利用业余时间开发的,开发者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精力于排除软件bug,从而无过多剩余精力撰写文档。 其实,初步使用这个软件并不难,可以说非常简单。下面的内容参考了有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使用经验,供初学者参考,希望能对你入门grub有所帮助。我自身也是接触grub不久,对grub的了解还很肤浅,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望不吝指出。 1 grub4dos初级教程-入门篇 1.1 grub简介 GRUB 是一个遵从Multiboot(多重启动)规范的启动管理程序。现在接触到的有3种,即GNU Grub Lagecy , GNU Grub2 和Grub for dos(grub4dos)。 GNU GRUB Lagecy其实就是原来的GNU GRUB 0.xx ,最新版是2005年发布的GNU GRUB 0.97。目前已停止开发,并改名为GNU GRUB Lagecy。GNU GRUB2是第二代GRUB,它将取代原来的GNU GRUB(例如0.9x版),但目前还处于开发阶段,尚未发布正式版。GNU GRUB Lagecy和GNU GRUB2都是GNU 组织的项目。 GRUB for DOS(GRUB4DOS)是一个以GNU GRUB 为基础的功能强大的引导器。它可以在DOS 和LINUX下运行,也可以通过其他引导器来运行,还可以作为MBR运行。GRUB4DOS内置了功能完善的BIOS 级磁盘仿真。 下面以比较广泛使用的GRUB4DOS为基础进行说明。GNU GRUB与GRUB4DOS的不同之处,可参看相关说明文件。 1.2 如何获得grub4dos最新版 可从以下网址下载GRUB4DOS最新版及较早版本。 https://www.doczj.com/doc/c2795802.html,/grub4dos/ https://www.doczj.com/doc/c2795802.html,/grubutil/ https://www.doczj.com/doc/c2795802.html,/WikiHome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c2795802.html,/projects/grub4dos/ https://www.doczj.com/doc/c2795802.html,/wiki (官方说明文档) 1.3 如何安装grub4dos? 下载grub4dos后,解压缩后就可以了。核心文件有下面这几个:grldr和grub.exe,及menu.lst (此为样本,需修改)。如果你需要中文支持,就用chinese子目录中的文件。 安装方法常见的有下面3种。 1.3.1 通过Windows NT的启动菜单进入grub4dos 将grldr文件复制到c:\,去掉boot.ini的只读属性,然后修改c:\boot.ini文件,在boot.ini 的最后面加一行:

能源化学教学大纲

能源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100107Z1 课程名称(中/英文):能源化学 Energy Chemistry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能源动力类专业(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教材、教学参考书:《普通化学(第六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能源化学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密切联系能源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如化石燃料燃烧、化学电源、节能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环境的污染与保护等有关化学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有意识的运用化学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阐述本课程所承载的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知识内容。 掌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对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理解透彻,运用恰当。使学生在高中化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能源化学重点内容的能力,能将能源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和课程学习相结合,给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无。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根据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及特点,确定适合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考核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笔试、口试、答辩、测验、论文等)、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型(作品、课堂实训、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竞赛等)等全过程的考核;成绩评定加大过程考核及阶段性考核成绩比例(原则上≥40%),减少期末成绩的占分比例。

Grub4dos0.4.6a的中文字库的有效加载命令

Grub4dos0.4.6a的中文字库的有效加载命令 前言: 这是小白教小白,菜鸟教菜鸟,高手请飘过,不怕烦琐,确保证教会。 下载专为grub4dos准备的unifont.hex 格式的中文字库文件,字库文件大多是gz压缩的文件,将字库文件重命名为fonts.gz。grub4dos支持gz压缩的文件,可直接使用无需解压! 不点大师说:“yaya 已经把中文支持做到内核里了,不用再费劲去重新编译搞中文支持了。新版本已经支持中文了。用户只需要做如下两个工作便可: (1)把字库弄成unifont.hex 格式; (2)把菜单弄成UTF-8 编码。” 一:加载位置: 一般在颜色和等待命令后面加载:

menu.lst菜单的开头部分: # This is a sample menu.lst file. You should make some changes to it. # The old install method of booting via the stage-files has been removed. # Please install GRLDR boot strap code to MBR with the https://www.doczj.com/doc/c2795802.html, # utility under DOS/Win9x or Linux. # # It must be UTF-8 encoding for multi-lingual support. Font lines can be # appended to the file. The font lines should be in the unifont.hex format. color blue/green yellow/red white/magenta white/magenta(颜色)timeout 30(等待时间) 在这加载“加载中文字库的命令” ## menu border color

普通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公共课

《普通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公共课) 课程名称(中文)普通化学实验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公共基础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普通化学实验教程》 学时学分:总学时72总学分 4 实验学时21实验学分 1 应开实验学期一年级一学期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普通化学实验》是普通化学课程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普通化学是化学的导言,它包含了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后续的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课程及其它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是现代大学生应该掌握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农、林、水产院校食品、农学、土壤、水产、环保、动医、园林、生物等绝大多数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普通化学实验课程的任务在于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普通化学的基本知识、深化对普通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一些常见化学实验问题,训练有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综合实验素质。 通过对《普通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在理论知识方面使学生掌握普通化学的有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主要是有关溶液和分散体系的知识,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溶液中的酸碱平衡、沉淀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的基础理论及其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在实验能力及技能方面: 1、使学生熟悉大学化学实验及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并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实验素质。 2、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能够合理布置实验台面,统筹安排实验过程;熟练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精品)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又名化学反应)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常见现象 物质状态改变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同时伴有能量变化:发光、吸热、放热等 举例 三态变化、灯泡发光、酒精挥发等 食物腐烂、金属生锈、燃烧等 联系 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子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 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等 如:可燃性、腐蚀性、氧化性、 稳定性、还原性、毒性、金属活动性、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 【区分“性质”与“变化”】 “性质”语句中含有关键字。如:是、能(够)、可(以)、(不)会、(不)易、难等 例:性质如:“汽油可燃烧”、“汽油易挥发” 变化如:“汽油燃烧”、“汽油挥发”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操作 现象 结论 燃着时 1.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烧杯内壁 2.将烧杯倒置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 1.吹灭蜡烛 2.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白烟 产生一缕白烟 将蜡烛重新点燃 石蜡蒸气 白烟具有可燃性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药品的取用】“三不”:不触、不闻、不尝 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取用液体(1~ 2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用剩的药品处理: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常见仪器】 集气瓶(装气体,也可做反应容器,但不能加热) 【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用药匙或纸槽、块状用镊子 【倾倒液体】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手心,瓶口要紧挨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用量筒和胶头滴管 量筒读数: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会使读数偏小(实测数偏大);俯视会使读数偏大(实测数偏小)。 可直接加热的:可间接加热的(垫石棉网):反应容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 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上海理工传热学课程考试题

传热学课程考试题 学 校 系 别 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专业班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姓 名 学号 一、问答题 (42分,每小题7分) 1.图1示出了常物性、有均匀内热源 、导热问题局部边界区域的网格配置,试用热平衡法建立节点0的有限差分方程式(设?=?x y )。 2.蒸气与温度低于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有哪两种不同的凝结形式?产生不同凝结形式的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常温下呈红色的物体表示该物体在常温下红色光的光谱发射率较其它单色光(黄、绿、蓝等)的光谱发射率高”。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4.一块厚度为2()δδδ-≤≤x 的大平板,与温度为f t 的流体处于热平衡。当时间0τ>时,左侧流体温度升高并保持为恒定温度2f t 。假定平板两侧表面传热系数相同,当 0δλ =→h Bi 时,试确定达到新的稳态时平板中心及两侧表面的温度,画出相应的板 内及流体侧温度分布的示意性曲线,并做简要说明。 5.有人说,在电子器件的多种冷却方式中,自然对流是一种最可靠(最安全)、最经济、无污染(噪音也是一种污染)的冷却方式。试对这一说法作出评价,并说明这种冷却方式有什么不足之处?有什么方法可作一定程度的弥补? 6.强化空气-水换热器传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请列出任意三种途径? ? Φ

二、计算题 (58分) 1.(18分) 一块大平板,厚度5cm δ=,有内热源? Φ,平板中的一维稳态温度分布为 2=+t b cx ,式中o 200C =b ,2200K/m =-c 。假定平板的导热系数50W/(m K)λ= ,试确 定: (1) 平板中内热源? Φ之值; (2) 0=x 和δ=x 边界处的热流密度。 2.(15分) 有一圆柱体,如图2所示,表面1温度1550K =T ,发射率10.8ε=,表面2温度2275K =T ,发射率20.4ε=,圆柱面3为绝热表面,角系数3,10.308=X 。求:(1)表面1的净辐射损失;(2)绝热面3的温度。 3.(25分) 为了得到热水,0.361 MPa (t s =140℃) 的水蒸气在管外凝结(如图3所示),其表面传热系数29500W/(m K)= o h 。冷却水在盘管内流动,流速为0.8m/s ,黄铜管外径为18mm ,壁厚为1.5mm ,导热系数为132W/(m K)λ= ,盘管的弯曲半径为 90mm 。冷水进换热器时的温度为o 25C ,加热到o 95C 。试求所需的换热面积及盘管 长度。不计管内入口效应修正及温差修正。 附注: (1) 管内湍流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为: n f f Pr Re Nu 8.0023.0= (流体被加热n =0.4;流体被冷却n =0.3) (2) 60o C 时水的物性:ρ=983.1 kg/m 3, c p =4.179 kJ/(kg ?K),λ=65.9×10-2 W/(m ?K), ν=0.478×10-6 m 2/s , Pr =2.99; (3) 弯管修正系数:3)(3.101R d c R += 图 3 饱和蒸气 冷 "53.6110Pa =?s 图2

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 of General Chemistry 课程编号: 学分: 2 实验总学时:36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医学影像专业 一、目的与任务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大量的实验事实,经思维、归纳、总结,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学习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生经过严格的训练,能规范地掌握有关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 化学实验的全过程是综合培养学生智力因素(动手、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表达)的最有效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化学实验还可加强学生科学精神的训练,帮助他们养成准确、细致、整洁、节约、有条不紊等良好实验习惯。因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后续课程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熟悉化学实验规则和要求,熟悉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规格及其用途。 2、学习试剂的取用,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记录,正确地分析实验现象。 4、复习相关基本知识,能根据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行数据处理,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

注:实验内容可调整。 四、实验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方法 实验成绩的考核,以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实验过程以及实验考试(操作+笔试)为考核依据,成绩折算成百分制。 五、大纲说明 1、参考教材:《医用实验化学》,沈爱宝、朱卫华、嵇学林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2、无机化学实验课单独设置、单独考核。 制定人:谢吉民 审定人: 批准人: 2007年8月28日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走进化学实验室 ?重点: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玻璃仪器的洗涤以及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 ?难点:识图写出实验仪器的名称; 识图简述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识图判断实验操作的正误和实验目的; 分析反常实验现象的产生原因。 ?知识框架图: 实 验 室基本操作加热 仪器 酒精灯 火焰温度:外焰内焰焰芯 (填>或<) 四不原则 酒精量不超过灯内容积( ) 不能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 不能用两酒精灯互相点火 不能吹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直接加热仪器 试管 用途: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简易气体发生器 注意: 要预热并()加热,不骤冷 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斜持、口不对人,加热固体管口要倾斜 蒸发皿(不是玻璃仪器):用于液体蒸发 烧杯垫石棉网加热,用于溶解配制溶液,作反应容器 计量 仪器 托盘天平 精确度称准到0.1ɡ 使用 称量前:调零,垫纸或放玻璃器皿(潮湿、腐蚀性药品) 称量时: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左盘,加砝码要用镊子,由大 到小最后移动游码 称量后:砝码放回盒,游码归零 量筒 用途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 注意 不能受热,不作反应容器,不配溶液 俯视(),仰视() 使用规格适当,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胶头滴管 用途吸取滴加少量液 使用(四不原则)不倒置,不平放,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 实验室基本操贮存 仪器 集气瓶收集贮存(),广口瓶贮(),()瓶或滴瓶贮存液体 固定支 撑仪器 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拇指不按短柄处 铁架台(含铁夹铁圈):用于固定过滤或加热装置 其它漏斗、玻璃棒、胶塞、导管、水槽、试管刷等

(完整版)传热学期终考试题答案A卷详解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考试试卷 (2012年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03050020 课程名称:传热学(期终 A 一、(10分)如图1所示的墙壁,其导热系数为 50W /(m K ),厚度为100mm , 所处外界温度20C,测得两侧外壁面温度均为100C,外壁面与空气的表面传热 系数为h 为125W/(m 2 K ),壁内单位体积内热源生成热为 & ,假设墙壁内进行 的是一维稳态导热,求 &及墙壁厚度方向温度分布t (x ) ? d 2t 2 & 0 (1) (2 分) dx 边界条件为:x 0, dl 0 ; x 50mm , plx dx h(t w t f ) (2) (1 分) 由(1)式积分得:一 dx & —x C ] (3) 由x 0处边界条件得G 0 (1分) 对(3)式积分得:t & 2 x C (4) 2 (1 分) 由x =50mm 时, 吏~ dx 二 h(t w x 50 t f ) (1分) 导热微分方程为: 可得:(&= h(t w t f )/x=125 (100 20)/0.05 =2 105(W/m 3) (1 分) 图1 解:由于对称性只研究墙壁厚度的一半即可,

则得: 5 C 2 100 ” 2 X 0.05 2 = 105 C (1 分), 则壁厚方向温度分布:t (x ) 105 2000x 2 (1分) 二、(10分)为20E 的空气,以10m/s 的速度纵向流过一块长200mm ,温度60C 的平板。求离平板前沿50mm,100mm 处的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厚度。并求得 平板与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平板宽为1m ) 表1空气的热物理性质 t/C 106 /m 2/s / W/(m ? Pr 30 16.00 0.0267 0.701 40 16.96 0.0276 0.699 50 17.95 0.0283 0.698 准则关联式:Nu 0.664Re 12Pr 13 层流;Nu (0.037 Re 45 871)Pr 13 湍流 50mm 处 100mm 处 由(4)式,x =50mm 时,t w x 2 c 2 =100 C , (1 分) 2 边界层厚度: 流动边界层与热边界层之比: -Pr 13 t 解:定性温度 t f (20 60)/2 40 °C (1分) Re 誇和“ 810 5 层流 (1分) 1.46 10 3m 1 Pr 3 1 0.6993 (2分) 1.29 10 3m t Pr 3 0.6993 1.82 10 3m Nu 1/2 1/3 0.664Re Pr 5 0.664 1.18 10 1/2 1/3 0.699 202.4 (2分) 0.0276 2 h Nu 202.4 27.9W/ m K (1 l 0.2 hA t w t f 27.9 0.2 1 (60 20) 223.5W (1 分) 水以 2m/s 的流速流过长为 8m 的直管, 入口温度为 20C, 出口温 、(10 分) 度为40C ,管内径d = 20mm ,求对流换热系数和平均管壁温度 表2水的热物理性质 5 5 . 16.9 6 10 6 0.05 〔0 2.06 5 (2 分) 1 o 10 3m 5 二 1 1696 10 6 01 10

GRUB4DOS加载ISO启动光盘完美解决方案

GRUB4DOS加载ISO启动光盘完美解决方案 正常情况下如果用GRUB4DOS加载ISO文件进入WINPE或者安装原版系统会出现找不到光驱或者直接蓝屏,现在有了完美解决方法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用GRUB4DOS加载WINPE.ISO文件。 1、提取Mini_PE.iso文件里AXPE目录下的WINPE.IS_,然后把它用7ZIP或者WINRAR解压出来,这样就得到了一个WINPE.ISO文件,我们要修改的就是这个文件了。 2、然后用UltraISO打开我们的WINPE.ISO文件,提取WXPE目录下的TXTSETUP.SIF。用记事本打开TXTSETUP.SIF文件,在[Scsi.Load]最后一行添加firadisk=firadisk.sys,4 。 3、用我们刚刚修改好的TXTSETUP.SIF文件替换掉原来WINPE.ISO里的TXTSETUP.SIF,复制firadisk.sys到WINPE.ISO的WXPE\SYSTEM32\DRIVERS下,全部处理后保存WINPE.ISO文件,用MAKECAB压缩最大化压缩得到WINPE.IS_,然后再用我们得到的WINPE.IS_文件替换Mini_PE.iso 文件里边AXPE目录下的WINPE.IS_后大功告成。MAKECAB 最大化压缩的的命令是:makecab /D CompressionType=LZX /D CompressionMemory=21 WINPE.ISO 4、下面是我的GRUB4DOS菜单加载自由天空Mini_PE.iso的实例 title 【3】WINPE map --mem /AXPE/WINPE.ISO (0xff) map --hook chainloader (0xff) boot 5、如果怕麻烦的话其实还有更简单的解决方法,什么都不需要修改,只需要在加载天空原版的WINPE.ISO 之前先加载一个firadisk.img就可以了。GRUB菜单可以这样写: title 【3】WINPE map --mem /boot/firadisk.gz (fd0) map --mem /AXPE/WINPE.ISO (0xff) map --hook chainloader (0xff) boot 假定系统安装盘ISO名为xp.ISO,但ISO没有整合FiraDisk title setup xp.isofind --set-root /xp.iso map --mem /Firadisk.img (fd0) map --mem (hd0,0)/xp.iso (0xff) map --hook chainloader (0xff) 6、这个方法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完全格式化硬盘或者给不带光驱的电脑安装系统,不需要光驱或者U 盘。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 ( General Chemistry ) (51学时) 一、简要说明: 本课程是面向农学、植保、生安、制药、园艺、茶学、动医、动科、水产养殖、食科、食安、环工、农资、蜂学、水土保持、林学、材料、轻化、化工等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重要基础课。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普通化学课程是化学科学的导论,是培养当代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教育中必备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主要介绍对其他化学课和专业课有普遍意义的化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是农林院校本科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其教学任务是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必须的近代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其体系和内容都有较明显的增新和拓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结构、分散体系和溶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平衡原理及溶液中的各种平衡及其实际应用。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为核心,密切联系现代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为主) (2)自学(*):部分章节 四、授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授课教材:采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化学》(第2版)赵士铎主编 2、主要参考书目:各类普通化学教材均可适用。 五. 学分和学时分配: 1、本课程学分:3学分 2、理论教学:51学时(实验部分独立设课) 六. 课程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 绪论(0.5学时) 1、目的要求: 掌握“化学计量数”、“化学反应进度”等概念 2、要点: (1)普通化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2)本课程中常见的几本概念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 第一章气体和溶液(4.5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应用,理想气体分压定律过后应用。 (2)了解均相分散系、多相分散系的概念。 (3)熟练掌握各种溶液的组成标度及相互关系。 (4)掌握稀溶液的通性、有关计算及应用。 (5)了解胶体溶液的基本性质,理解溶胶为热力学不稳定系统。了解固体对溶液中离子的选择吸附规律、胶团结构、溶胶的稳定性、溶胶的保护和破坏。 2、要点: 第一节气体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