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分析报告技术基本原理

免疫分析报告技术基本原理

免疫分析报告技术基本原理
免疫分析报告技术基本原理

免疫分析技术基本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测定、分析特定物质的方法

?抗原:可诱导动物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按其引起免疫应答的能力分半抗原、抗原、超抗原。

?抗体:由动物免疫系统产生,可特异性结合某种物质的免疫球蛋白。分IgG、 IgM、 IgE、 IgA、 IgD

五个亚型。不同亚型针对同一抗原表位的结合位点的结构相同。不同亚型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同,在血清中的含量不同,在机体中出现的地点不同。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性

1 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平衡,其反应式为:

Ag+Ab→Ag·Ab

抗体的亲和力(affinity),可以用平衡常数K表示:K=[Ag·Ab]/[Ag][Ab] ,Ag·Ab的解离程度与K值有关。高亲和力抗体的抗原结合点与抗原的决定簇在空间构型上非常适合,两者结合牢固,不易解离。解离后的抗原或抗体均能保持原有的结构和活性

2 特异性

抗原抗体的结合发生在抗原的决定簇与抗体的结合位点之间。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互补关系,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测定某一特定的物质,而不需先分离待检物。

3最适比例

4 敏感性

化学比色法的敏感度为mg/ml水平。

酶反应测定法的敏感度约为5-10μg/ml。

免疫测定中凝胶扩散法和浊度法的敏感度与酶反应法相仿。

标记的免疫敏感度可提高数千倍,达ng/ml水平。例如,HBsAg,其敏感度可达0.1ng/ml。

固相免疫测定的原理

基础: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由此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双抗体夹心法原理

此法适用于检验各种蛋白质等大分子抗原,例如HBsAg、HBeAg、AFP等。只要获得针对受检抗原的异性抗体,就可用于包被固相载体和制备酶结合物而建立此法。

双抗原夹心法原理

用特异性抗原进行包被和制备酶结合物。此法中受检标本不需稀释,可直接用于测定,因此其敏感度相对高于间接法。乙肝标志物中抗HBsAg的检测常采用本法。本法关键在于酶标抗原的制备,应根据抗原结构的不同,寻找合适的标记方法。

间接法原理

间接法的优点是只要变换包被抗原就可利用同一酶标抗抗体建立检测相应抗体的方法。

竞争法的原理

小分子抗原或半抗原缺乏可作夹心法的两个以上的位点,因此不能用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定,可以采用竞争法模式。其原理是标本中的抗原和一定量的酶标抗原竞争与固相抗体结合。标本中抗原量含量愈多,结合在固相上的酶标抗原愈少,最后的显色也愈浅。小分子激素、药物等ELISA测定多用此法。

俘获法原理

IgM的检测常用于传染病的诊断。用抗人IgM抗体包被固相,以捕获血清标本中的IgM(其中包括针对抗原的特异性IgM抗体和非特异性的IgM)。此法常用于病毒性感染的早期诊断。

生物素-亲合素法

①:固相支持物;

②:固相化抗原;

③:特异性IgG(待检物);

④:生物素化抗小鼠IgG (Biotin);

⑤: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酶标链亲和素(Avidin);

⑥:底物及显色剂;

⑦:显色。

阳性/假阳性

阳性(positive, P):在给定的某一判定标准下,某一测量结果符合存在条件的称为阳性。例如ELISA实验中规定,标本的测量结果大于界值判定为阳性。

假阳性:真实结果不满足存在的条件,由于某些因素的干扰,导致测量结果满足存在条件的称为假阳性。

在表述阳性或者假阳性时,测量方法、测量对象和适用范围一定要具体。例如,我们经常说某人HCV阳性,严格的说这是一个不规范的说法。因为可以理解为这么多的意思:此人是丙肝患者;此人HCV抗原阳性;此人HCV抗体阳性(可能是患者也可能不是患者);此人HCV RNA阳性;等等等等。

阴性/假阴性

阴性(Negtive,N):在给定的某一判定标准下,某一结果不符合存在条件的称为阳性。

假阴性:真实结果满足存在的条件,由于某些因素的干扰,导致测量结果不满足存在条件的称为假阴性。

在表述阴性和假阴性时,和表述阳性/假阳性一样,测量方法、测量对象和适用范围一定要具体。

样本/标本/临床标本

样本:在统计里, 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从整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样本往往不只包含一个个体。

标本(Sample, S):在给定的考察或测量方法中的具体测量对象,往往和统计学的个体等价。例如在ELISA 实验里,HCG有测血样的也有测尿样的,对应的血样或尿样叫这个测量方法的标本。

临床标本:在检验技术中,直接从机体采集的,经过处理而适用于临床检验的标本。例如从人体采集的抗凝血清叫临床标本,而经过稀释或浓缩的标本只能称为稀释标本或浓缩标本而不能称之为临床标本。

医学决定水平

医学决定水平(Medicine decide level , MDL):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值,通过观察测定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预后作出估计,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应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如进一步进行某一方面的检查,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等。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某一检测指标检测灵敏度的提高,临床意义的改变,往往能改变某一疾病的医学决定

水平。例如某些激素项目的超敏试剂盒能帮助医师判定疾病的进程及处理对策。

金标准

金标准:现有条件下最科学最准确的标准。在检验学中指的是某种疾病标志物的确证实验。如菌体培养,组织切片,组织活检,抗体条带免疫印迹(WB),核算诊断等等。

ELISA方法往往只检验某种疾病众多表征或标志物中最具代表性或最具操作性的一种或几种,即通常所说的初筛实验,追求的是灵敏、简便和快速,而这些表征或标志物的检出不能确证患病与否,所以需要更进一步的确证实验。

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control experiment ):一般进行某种试验以阐明一定因于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其意义时,除了对试验所要求研究的因子或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这种试验称为对照试验。目的是通过对比实验的结果找到想要研究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作用,从而为科学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和直接证据。对照试验有对照组和实验组。

有以下常见的类型:

1.空白对照:即不作任何实验处理的对照组。

2.自身对照:即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通常意义上的重复)。

3.条件对照:即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例如我们通常在进行配方改进的时候,所改变的条件相对于原来的配方来说就属于条件按对照。

空白(blank,BL)

1.空白实验(blank test)和空白样品:空白试验指对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用与实际样品同样的操作进

行的试验。对应的样品称为空白样品(简称:空白)。

2.现场空白和实验室空白:现场空白指带到监测现场而模拟现场监测过程的空白样品。实验室空白指没

有带到监测现场的空白样品。

3.标准空白、试剂空白和全程空白:标准空白是指配标准溶液(标准系列溶液)时“零”浓度的空白,

或不添加标准物质的空白。试剂空白是指随同试样分析步骤的空白样品。全程空白即全程试剂空白,是指经历试样分析全部步骤的空白样品。

本底/非特异结合

本底(background ):亦称背景,指某一测量方法中阴性样本的信号值或计数值。

非特异结合(nonspecific bind, NSB):由非待检物产生的有用检测信号。表现形式为高本底阴性或阳性。

CO值

CO值(Cut Off Value, CO):界值或阳性判定值,指某仪测量方法中用于区分阳性和阴性的数值。有两种判断方式:一种是大于CO值判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常见于ELISA实验中除竞争抑制法以外的方法,判断方法较为直观;另一种是小于CO值判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常见于ELISA实验中的竞争抑制法,判断方法不直观,要求测量方法稳定且重复性好。

CO值的计算方式:往往以某一常数加上或乘以一个变量,变量的变动范围较小,常数反映本底信号,变量反映多次测量之间的差异。例如,我公司HIV试剂盒CO值计算公式:CO=NC+0.1(NC<0.05时按照0.05计算)。

CO值的设定:通常采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即测量大量的阴性样本,测量结果呈正态分布,取95%或99%为置信区,取置信区上线为CO值。

S/CO值或P/N值

S/CO值:即样本值和界值的比值,相当于一个半定量的判断。在ELISA检验中,S/CO值的判断方法比将样本值和CO值直接比较更具科学性,在不同厂家试剂对比实验时往往用S/CO值而不是OD值。做长期动态的观察时(例如做质控图),用绝对的OD值做质控图不能准确的反映实验环境给实验带来的影响,而S/CO值则能尽

量的减小这种影响。

P/N值: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标本值和阴性对照的比值,是早期采用的定性判断方法;另一种是患者测量值(阳性值)和正常人测量值(阴性值)的比值。第二个个概念比较有用,它反应的是试剂的阴阳反差,即有用信号和背景信号的区分能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试剂灵敏度的高低。

校准品/标准品

标准品:

1、国际标准品:由WHO或相应组织标定的,用肯定的、公认的、准确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测定的定值材料。如FDA的标准品。

2、国际生物学活性标准品:根据生物学反应由WHO或相应组织标定的国际活性单位的材料。

3、参考标准血清:国家标准化组织根据国际标准化生产的法定材料。可用于鉴定仪器和鉴定方法准确性。如HBsAg的国家标准血清盘。

校准品:

使测量值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物质。对于测量血清标本的检验手段来说,最佳的校准品应该是用决定性方法定值的新鲜混合血清。校准品具有系统专一性,不同系统的校准品不能混用(例如不同厂家或者不同批次的“标准品”不能替换使用)。我们定量产品中通常所说的标准品严格以上来说应当叫校准品,校准品往上溯源才是标准品。 ISO17511对控制品有较为详细的说明。

质控品/内控品

质控品(control):是已有靶值的对照物质,在每次的常规检验中加入一份或数份,通过所得结果来了解本次检验的情况。质控品检验的结果如能控制其误差在一定范围内,就说明该检验没有发生不允许的误差。如果出现超过允许误差范围的异常结果,提示该检验不合格,应寻找原因,纠正后,重检待测标本。IVD行业中,通常使用的质控品有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NCCL)提供的定值质控品。在临床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各省疾控中心(CDC)发放的定值质控品。各临床实验室每年还在第三方(通常由各省的相关领导部门担任)的组织下进行室间质评,以评价实验室的总体检验水平。

内控品:由实验室参照权威机构标准品或质控品自己标定的对照物质,用于控制本实验室的实验误差。

质控品和内控品都要保证其溯源性!!!

成品

成品:通俗来说就是符合客户要求和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可以直接交货或售卖的产品。比如试组装完毕、检验合格,贴上合格签的试剂盒。对于国家批批检的产品,必须还要有国家相关检验机构出具的合格检验报告,并经过相关机构做出合格标示的试剂盒才能算成品试剂盒。

成品与半成品是公司内对生产流程的分类,可是对外,就没有什么成品和半成品之分了,如果客户要买你的“半成品”,那么“半成品”也就变成你们的成品了,如果客户不买你的“成品”,那么你的“成品”则连半成品也不是!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东西卖出去。

半成品/中间品

半成品:通俗来说,品质要求已达到客户要求,但还需要经过一道或几道后序加工程序才能成为成品的产品,通常的后序加工程序指的是组装。例如:检验合格的包被板,分装并检验合格的酶结合物和标准品等。

中间品:半成品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合格的形态。例如:包被后检验合格的包被板,分装前检验合格的酶结合物和标准品。

无论是成品、半成品还是中间品,必须强调检验合格的概念!

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质量检验的职能:鉴别、把关、预防、报告、监督。

质量检验的步骤

(1)检验的准备。熟悉规定要求,选择检验方法,制定检验规范。在检验的准备阶段,必要时要对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确认能否适应检验工作的需要。

(2)测量或试验。按已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观察、测量、试验,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测量和试验前后,检验人员要确认检验仪器设备和被检物品试样状态正常,保证测量和试验数据的正确、有效。

(3)记录。对测量的条件、测量得到的量值和观察得到的技术状态用规范化的格式和要求予以记载或描述,作为客观的质量证据保存下来。质量检验记录是证实产品质量的证据,因此数据要客观、真实,字迹要清晰、整齐,不能随意涂改,需要更改的要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办理。质量检验记录不仅要记录检验数据,还要记录检验日期、班次,由检验人员签名,便于质量追溯,明确质量责任。

(4)比较和判定。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

质量控制/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Quaility Control, Q.C):质量控制是监视全过程,排除误差,防止变化,维持标准化现状的一个管理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一个反馈环路进行的。

1)确定控制的对象;

2)规定控制对象的标准(预期值);

3)制定或选择控制方法和手段;

3)测量实际数据;

4)比较或较对实际数据与预期值之间的差异,并说明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超出预定误差范围,报警系发出信号,反馈通道中断。

5)采取行动,解决差异。恢复原状(原标准状态)的手段发挥作用。

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 Q.A ):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的一系列活动。

质量保证的关键词是“提供信任”,提供信任的对象对内可以是管理者,对外可以是顾客;“提供信任”的方法是需要提供能够证实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证据。

对内或对外提供产品质量保证文件、过程监控记录、质量手册或认证证书,都可以作为“提供信任”的方法。

基质效应

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基质指的是样品中被分析物以外的组分,基质常常对分析物的分析过程有显著的干扰,并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这些影响和干扰被称为基质效应。

基质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1.标本中除分析物以外的其他成分对分析物测定值的影响。

2.基质对分析方法准确测定分析物的能力的干扰。广义说来,基质效应也应包括已知的干扰物(如Chol测定中胆红素、血红蛋白、抗坏血酸等都是干扰物),但目前只将基质效应限于生物材料中未知或未定性的物质或因素(如粘度、pH等)的影响。

基质偏差(matrix bias)基质效应所致分析结果的偏差称为基质偏差。用作校准物质或质控物的经过处理的混合血清,由于血清基质的理化性质在处理过程中的改变,在常规测定上往往出现基质偏差。基质偏差的出现也与分析系统(包括方法、试剂及所用仪器设备)有关,所以有人将基质效应定性为方法、材料与基质的特异性反应。

国外已有不少文献指出某些在制备过程中经过加工或添加某些成分(如制备的LDL)的参考血清,会在某些分析系统中出现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而使标本(新鲜血清)的分析结果出现明显偏差。用新鲜血清为参考材料是最理想的,但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对参考材料的研制又提出了新的难题。

Naito等(1993年)提出过减少基质效应的研究方向,至今仍有参考价值:改进室间质评样品,使其作用更像新鲜人血清。改进仪器设计及试剂组成。选择方法及方法学参数,使其适应性更强,且容易掌握,对制备物(校准物、室间质评样品与质控物)基质的确切性质不敏感。

HOOK效应

高值钩镰效应(HD-HOOK)

在二位点夹心ELISA中,其剂量反应曲线的高剂(HIGH DOSE,HD)区段,线性走向不是呈平台状无限后延,而是向下弯曲状,似一只钩子或一把镰刀(HOOK),MILES(1974)根据此现象写实性地称之为“HD-HOOK”效应。

在一步法和两步法中均有HOOK效应

一步夹心法HOOK效应

?实际上是一种“浓度效应”,待测物中抗原数量过高所致

?次要因素:标记抗体与被捕捉抗原的交叉重叠结合而导致抗原变构

?只要靶抗原的正常值与病理值之差大于3个数量级,均应警示由于

严重的“HD-HOOK效应”而发生的假阴性,假低值

两步夹心法HOOK效应

仅发现于少数具有多重抗原决定簇的大分子蛋白质抗原如:SF、AFP、PSA、HCG等)。

◆随着杂交瘤单抗的问世,Femando等设计了一个堪称现代经典的实验模式,

使这一课题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所选用的试验方法是二步IRMA,靶抗原是一个已知其WM为22kDa、仅有

二个不同抗原簇的人生长因子(hGH)。一个单抗用于包被,另一个作125I标记

作二抗。用此实验系统,测定单体hGH抗原时,没有发现“HD-HOOK效应”问

题奇怪的是,用同样实验系统,测定非共价结合的二聚体(D)-hGH则呈现了

“HD-HOOK效应”。

据此实验结果,推导出一个新理论:

即标记二抗介导被捕捉抗原分子发生分子变构‘(Confromational change)’,使之形成标记二抗与变构的抗原分子复合物, 从固相一抗上解离, 最终产生反应信号减低的“HD-HOOK”效应。这种“抗原分子变构理论”的核心是抗原的“质”的问题。

理论依据

i.首先,大分子蛋白质抗原的可变构性是决定性的内因。其中构象性决定簇是几条肽链(非连续性)提供

的氨基酸组合而成的,比线性(连续性)决定簇的稳定性差,易发生变构(见图2)。

其次,蛋白质分子内非共价结合键,也是发生分子变构的内在因素。从现有资料看,仅报道铁蛋白、AFP、

PSA及HCG等,具有多重决定蔟的大分子抗原,在二步法中产生“HD-HOOK效应”。小分子抗原则否。表明抗原“质”的特性是关键性因素。

ii.其次,抗体分子是介导抗原分子变构的重要外因。已知Igs分子在遇到相应抗原时,为了执行其固有的(本质性)生物学功能,其分子的Fab臂可围绕铰链区,作变角折弯(>100°)、锥形转动以及最N末端的可变区,依托Fab的恒定区作微小的“球穴”摆动(见3)。

当其与被捕捉抗原分子之间,发生交差重叠结合之后,由于“立体效应(steric effect)”,加之标记二抗的亲和力大于一抗等辅助因素,是可以迫使已被捕捉的抗原分子从一抗上解离洗涤出去的。

很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i.包被-抗体亲和力低

ii.洗涤不合适

iii.酶标抗体不足

iv.过度孵育

v.其他非特异性反应

窗口期

窗口期(window period):病毒感染后病毒出现在血液中直到可以检出足够多的相应病毒标志物(抗原或抗体)前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血清中无法检测出相应的抗原抗体标志物。

各种病毒的窗口期是不一样的,一般所称的窗口期指的是检测到病毒抗体的时间,但抗原以及核酸检测同样存在窗口期,但时间大大缩短。H B V、H C V、H I V的窗口期的时间分别为56、70和22天,P24抗原的窗口期平均为15天,而应用核酸技术,可分别将H B V、H C V、H I V的窗口期缩短为41、12、11天。

由于检测技术的局限,某种检测结果为阴性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感染,因此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相信随着检测的病毒标志物的不同,检测技术的提高,可大大缩短窗口期时间。

心理窗口期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窗口期”。由于医学上还没有绝对明确的窗口期,有个别朋友甚至2年以后还在检查,不知道他们还要在恐惧中多久才能找到回家的路!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在深思熟虑后为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心理窗口期,也就是说,过了这个期限还是阴性就可以彻底放心,之后的任务就是如何恢复到以前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回到自己以前的生活中去。

潜伏期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初出现症状和体征之间的这段时期。各种疾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数月或数年。如禽类禽流感的潜伏期从几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非典型性肺炎的潜伏期一般在4—10天,临床报告最短病例为1天,最长有20天,甚至有极个别病例达到28天。一般认为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病毒的种类或者型别、病毒的致病性、病毒的数量、感染途径、被感染机体的免疫力以及其他非生理因素等有关。比如艾滋病病毒,经输血感染的剂量一般较大,所以潜伏期相对较短,而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剂量较小,因此潜伏期相对较长。HBV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20天至6个月,也有报道28—160天,平均70—80天;HCV感染后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常为亚临床型,但输血后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0天至6个月,也有资料报道2—26周,平均8周;HIV感染后1到2个月内可能出现急性的症状和体征,随后进入较长的无症状期,持续6—15年,平均8—10年,大量输血的可缩短至1—5年。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4周

灰区

灰区:把定量分析的正常值范围引入定性分析建立灰区概念,即将CO值上下的一段区域定为阳性可疑,需重复实验或换试剂重测以确定其阴阳性,如仍落在灰区范围内则报告+(阳性)。

灰区概念对血站系统的献血员筛查尤为重要。

灰区的设置有二种:

1)C.O×(1±CV),

CV为该试剂的批内CV (一般在15-20%间);

2)C.O±2s,s为实验室做室内质控RO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s。

酶免疫吸附实验(EIA)的性能指标(定性产品)

灵敏度

灵敏度(sensitivity):某一检测系统检出极低被检物质的能力。

包括两层意思:

1.检出被检物质最低量的能力;

2.对大量样品中阳性检出的能力。

检出被检物质最低量的能力:

常用检出最低量被检物的含量(即分析灵敏度或最低检出限)来表示。比如0.1ng, 0.1mIu, 0.1NCU等,意思是在某一检测方法下,检测系统能将有用信号和背景信号区分开来时所对应的被检物的浓度。但这种区分在目前的条件下是否在临床上有确切的意义并不能全部的肯定。

评价方式:用标准被检物持续稀释,直到能区分有用信号和背景信号的最大稀释倍数。也叫滴度。

在ELISA实验里,常用强阳性混合血清系列稀释,同时用市场反应较好的试剂盒同时进行标定,选择这些试剂盒都能检出的最大稀释倍数的血清作为灵敏度血清,通常会有成系列的几个血清。在标定系列灵敏度血清的时候要非常注意一个问题:要注意基质效应在不同系统(包括不同厂家的试剂盒、工艺、不同原材料)上对灵敏度血清测量值的影响,在改变系统时,必须重新标定灵敏度血清。

2.为试剂对人群或大量样品中阳性检出的能力(假阴性越少越好),取决于包被物的全面性和亲和力。

选择原材料一定要选择亲和力高的原料。有些厂家为追求试剂对大多数阳性标本的灵敏度,只选择最强的一种或少数几种优势表位,而牺牲了在患者人群中较少出现的亚型或者原材料片段,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是对目标人群的不负责任。

特异性

特异性:指试剂正确检定不存在的被检物质的能力(无假阳性),取决于包被抗原(体)及标记抗原(体)的纯度及特异性,生产工艺对试剂的特异性也有较大影响。

可能影响试剂盒特异性的一些因素

1.操作因素:交叉污染、洗涤不彻底。

2.试剂盒工艺:试剂盒在生产的时候被污染了。

3.交叉:相似于被检物的物质交叉反应,主要由生物原材料不纯造成。

4.标本因素:高度溶血、脂血标本。

5.血清标本处理:抗凝剂、反复冻融。

6.其它存在于血清中的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如胆红素、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准确度

准确度(accuracy):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值(或靶值)接近的程度。准确度不能以数字表示,往往用不准确度来衡量。

在ELISA实验中,真值往往指的是用决定性方法(即“金标准”)测量所得到的结果。准确度是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综合指标,是试剂盒质量最主要的指标之一。

精密性

精密性(Precision ):是指对同一样本重复测定时,每次测定结果与平均值的接近程度,即重复测定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常用变异系数来表示。

CV=SD/X×100%

其中,X为检测均值,SD为连续测定的标准差。

变异系数分为批内变异和批间变异。ELISA试剂一般指其批内变异系数(CV),其值应小于15%;定量试剂应同时考察线性范围。

影响检测精密性的因素

1.操作的水平:要对操作者进行规范化操作的培训。

2.环境的影响:要控制实验环境。对室温、反应温度、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光照射、剧烈的震荡等

因素应进行控制,使其满足实验的要求。

3.试剂的储运:试剂的运输和保存一定要符合试剂要求的条件。

4.试剂本身的质量:载体的质量(包被板本身的吸附性和均一性);活性材料的亲和力;生产工艺。

稳定性

稳定性(stability):指试剂在其有效期内满足其使用功能的程度。常用某一或某几个性能指标的改变来表示。

试剂从生产到到达直接客户手中应分为3个阶段:

1.货架期:指的是从半成品生产出来到成品组装前这段时间,即半成品的在库时间,这个时间的长

短根据产品的性质、销量等因素可以从1个月到6个月甚至1年不等。

2.运输期:指试剂从出厂到试剂到达直接客户手中这段时间。虽然这段时间可能只有2天到1周的时间,

但由于这段时间试剂外部条件变化较为剧烈,所以需要特别的引起注意。

3.有效期:指产品从出厂日期到产品有效期截止日期,包含运输期。

在考核试剂稳定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几个周期。

试剂稳定性的考核主要分4个方面:

1.实时稳定性:指的是试剂在规定的贮存条件(2~8℃)下,在试剂有效期内性能指标的改变。

2.加速破坏实验:一般采用破坏性试验即将试剂存放于37℃保存,定期测定其灵敏度、特异性和精密度

等指标,直到其质量指标开始下降为止。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认为37℃每稳定一天相当于2—8℃保存一个半月。

3.运输稳定性:必须考虑试剂直接客户所在地的信息。运输的目的地、运输的方式、运输的时间等对试

剂的性能指标都有影响,必须模拟可能的极端的运输条件,以验证试剂在这些条件下其质量指标的下降程度。

4.实际使用稳定性:

试剂在直接客户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不能一次使用完96人份的试剂,而是多次的使用。必须考虑用户对试剂的使用习惯。

常用的考核方式是做模拟用户使用习惯的拆封实验。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

免疫组化在医学中的应用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是用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的抗原反应,结合形态学检查,对抗原作定性、定量、定位检测的技术。现广泛应用的有酶免疫组化、免疫金银组化、免疫电镜技术等。 免疫组化的分类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按照标记物的种类可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法、免疫铁蛋白法、免疫金法及放射免疫自影法等。 免疫组化实验所用的组织和细胞标本 实验所用主要为组织标本和细胞标本两大类,前者包括石蜡切片(病理大片和组织芯片)和冰冻切片,后者包括组织印片、细胞爬片和细胞涂片。 其中石蜡切片是制作组织标本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对于组织形态保存好,且能作连续切片,有利于各种染色对照观察;还能长期存档,供回顾性研究;石蜡切片制作过程对组织内抗原暴露有一定的影响,但可进行抗原修复,是免疫组化中首选的组织标本制作方法。 免疫组化实验所用的抗体 免疫组化实验中常用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一个B淋巴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应用细胞融合杂交瘤技术免疫动物制备。多克隆抗体是将纯化后的抗原直接免疫动物后,从动物血中所获得的免疫血清,是多个B淋巴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混合物。 免疫组化常用的染色方法 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标法,亲和组织化学法,后者是以一种物质对某种组织成分具有高度亲合力为基础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敏感性更高,有利于微量抗原(抗体)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的定位,其中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法最常用。 免疫组化操作步骤 免疫组化(LP 法)操作步骤: 1.切片常规脱蜡至水。如需抗原修复,可在此步后进行 2. 缓冲液洗3min/2 次。 3. 为了降低内源性过氧化物酶造成的非特异性背景染色, 将切片放在Hydrogen Peroxide Block 中孵育10-15 分钟。 4. 缓冲液洗5min/2 次。 5. 滴加Ultra V Block ,在室温下孵育5 分钟以封闭非特异性的背景染色。 (注:孵育不要超过10 分钟,否则会导致特异性染色降低。如果一抗的稀释液中含有 5 -10% 正常羊血清,这一步可以省略。) 6. 缓冲液洗5min/2 次。 7. 滴加一抗工作液37 ℃孵育1 -2 小时。(具体孵育时间和温度由试验者最终决定)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总结

2013年计划免疫工作总结一年来,接种门诊工作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相关科室的配合下,圆满地完成了预防接种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门诊管理,强化服务意识 预防接种门诊是我院对外服务的窗口,为了树立我院接种门诊的良好形象,更好的为接种对象服务,加强了日常工作管理,合理安排人员分工,明确各岗位责任。严格履行预防接种程序,做到接种前告知、检查、登记、签名、接种后留观等。同时,我们树立了“服务社会、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理念,努力做到热心、细心、耐心的服务,竭尽全力做好门诊接种工作。一年来,没有发生过与服务对象因服务态度而产生的纠纷。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了业务能力。 为了接种更为及时、安全、规范,我们立足本职,不断加强学习,重点学习了新的接种程序、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通过学习,我们加深了按工作规范接种的重要性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认识,提高了传染病应急和接种异常反应处置能力。我们认真的按照接种工作规范进行操作,使接种工作安全、规范。我们按照新的接种程序告诉接种儿童家长接种的时间程序,使他们能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三、加强门诊信息化管理,规范门诊信息化管理制度。 开通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辖区内接种儿童的疫

苗信息、日常接种、预约记录和疫苗出入库进行全方位数据化管理,通过该系统,家长可预知孩子下次接种时间,实时掌握逾期未种记录,告别了以往手算的历史,避免漏种、迟种、重种等人为疏忽的出现。 四、做好防疫报表上报及各项记录的填写。 每月及时上报各类统计报表,如常规疫苗接种报表,二类疫苗接种报表等。报表上报做到了及时、准确。疫苗的各项记录包括疫苗和注射器的领取使用记录、每月疫苗和注射器的计划领取记录、接种室消毒记录、冷链运转记录、疫苗针对相关传染病监测记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记录、安全注射相关记录都做到了填写详细认真均无漏项。 五、预防接种工作成效 (一) 常规接种 2013年以来,门诊为新生儿建卡、建证64人次,乙肝疫苗接种157剂次,糖丸340剂次,麻风减毒疫苗81剂次,无细胞百白破303剂次,A+C流脑疫苗217剂次。A群流脑疫苗151剂次,白破疫苗113剂次,麻腮风减毒疫苗72剂次,乙脑减毒疫苗169剂次,甲肝减毒疫苗81剂次。单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取得了这样的成效主要是我们强化了服务意识,通过我们真诚地服务态度融洽了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加强了门诊管理,提高了门诊接种工作效率;加强了门诊接种宣传,使接种对象加深了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 (二)查漏补种 1.麻疹查漏补种活动

量子点免疫层析检测技术

量子点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方兴未艾 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直观、价格低廉、可真正实现现场检测的检测方法。具有很多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色谱、液质联用色谱、毛细管电泳等仪器检测方法以及其他传统方法无法企及的优点。在检测领域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传统检测和仪器检测的良好补充。尤其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人类重大疾病,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受到极大的关注,让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更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目前,免疫层析产品主要为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其最早应用于医学检验,在早孕检测中的应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随后在各个领域迅速渗透漫延,其在毒品检测、环境检测、以及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又出现新的问题,在很多方面,尤其是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有些农兽药残留限度极度苛刻,甚至要求0.1 ng/ml的检测限度,同时食品类物质如肉类、禽类、果蔬、谷物等成分复杂,前处理难度也很大,造成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灵敏度无法胜任。除了进一步提高前处理方法以外,寻求高灵敏度的免疫层析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 量子点是近20 年来发展起来的半导体纳米晶材料,因为它的优良特性,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并且已经显示出一定的潜力,近几年来从细胞标记等应用已逐渐开始向多个领域的检测与诊断方向渗透。 一、量子点特性 量子点(简称QDs,又称半导体纳米粒子)是由Ⅱ~Ⅵ族或Ⅲ~V族元素组成的,半径小于或接近于激光玻尔半径,能够接受激发光产生荧光的一类半导体纳米颗粒,其中研究较多的主要是CdX(x=S、Se、Te),直径约为2nm-6nm。量子点由于存在显著的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从而使它具有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光吸收特性,使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其在免疫生物学和临床检验学等研究中的潜在的应用价值,已引起了广大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发光量子点作为荧光试剂探针标记生物大分子,正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分析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与普通的荧光染料相比较,量子点具有以下特点: (1) 有机染料荧光分子激光谱带较窄,每一种荧光分子必须用合适能量的光来激发,而且产生的荧光峰较宽,不对称,有些拖尾。这给区分不同的探针分子带来困难,很难利用有机染料分子同时检测多种组分。量子点由于量子限域效应使其激发波长的范围很宽,可以被波长短于发射光的光(一般短10nm以上)激发,并产生窄(半波宽约13nm)而对称的发射光谱,从而避免了相邻探测通道的串扰。 (2) 量子点具有“调色”功能,不同粒径大小的量子点具有不同的颜色,激发量子点的激发波长范围很宽,且连续分布,所以可以用同一波长的光激发不同大小的量子点而获得多种颜色标记,是一类理想的荧光探针。 (3)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强,稳定性好,抗漂白能力强,Chan和Nie通过实验证明ZnS包覆的CdSe比罗丹明6G分子要亮20倍和稳定100-200倍,可以经受多次激发,且标记后对生物大分子的生理活性影响很小,因此为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的长期作用提供了可能。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20 世纪60 年代即有人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水样中细菌含量和菌尿症患者尿液检查。1977 年Halman 等将化学发光系统与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结合,创建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保留了化学发光的高度灵敏性,又克服了它特异性不足的缺陷。近年来对技术与仪器的不断改进,使此技术已成为一种特异,灵敏,准确的自动化的免疫学检测方法。1996 年推出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反应原理上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这两种技术目前已在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实验室用于常规免疫学检验。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 CLlA) 是把免疫反应与发光反应结合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技术,既具有发光检测的高度灵敏性,又具有免疫分析法的高度特异性。在CLIA中,主要有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系统。免疫反应系统与放射免疫测定中的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同化学发光系统则是利用某些化合物如鲁米诺( luminol) 、异鲁米诺(isolu-minol) 、金刚烷( AMPPD) 及吖啶酯( AE) 等经氧化剂氧化或催化剂催化后成为激发态产物,当其回到基态时就会将剩余能量转变为光子,随后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的产额。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于抗原(称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或抗体上(称为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经氧化剂或催化剂的激发后,即可快速稳定的发光,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与所测抗原的浓度可成比例。亦可将氧化剂(如碱性磷酸酶等)或催化剂标记于抗原或 抗体上,当抗原抗体反应结束后分离多余的标记物,再与发光底物反应,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也与待测抗原的浓度成比例。发光免疫分析的灵敏度高于包括RIA 在内的传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宽,测试时间短,仅需30 - 60min 即可。试

基础免疫学原理

得分阅卷人免疫学原理 三、名词解释(10题,每题3分,共30分) 、半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细粘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总称。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等。、补体: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 、抗体亲和力成熟:随着抗体应答的不断进行,B细胞产生的抗体亲和力不断提高的现象。与体细胞高频突变有关。 、ADCC: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可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Fc段,直接杀伤靶抗原。 、PRR:模式识别受体。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主要包括MR,SR, TLR。 、超敏反应: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所致。 10、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 髓和胸腺。 四、问答题(25分) 1、简述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过程(6分) 答: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 ⑴识别阶段:抗原与抗体(IgM、Ig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 活C1。C1是由C1q、C1r、C1s组成的多聚体复合物。当两个以上的C1q 头部被抗体结合固定后,其构象发生改变,依次激活C1r、C1s,并裂解为大小片段。

免疫规划的工作个人总结

免疫规划的工作个人总结 在单位领导的带领及鼓励下,过去的一年中,主要从事计划免疫工作,负责AEFI 报告、AFP病例的监测、二类疫苗的统计、年报以及平时报表的统计报告等。总结如下: 1、本年度共报告148例一般反应,均按要求录入系统并做好个案报告卡和处理记录的归档,以及登记簿。 2、疾病监测要求每旬去监测哨点医院进行病例疑似病例的筛检工作,今年磐石要求麻疹疑似病例报告11例,现已全部完成麻疹疑似病例的排除工作,共送检11份,已做好个案调查表和送检单的归档工作,并在后期完善送检单和个案调查表的相应项目。做到了档案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3、对各乡镇卫生院的二类疫苗的统计工作也已经完成。今年单位领导为了更加规范的管理二类疫苗,安装了医院管理系统,对平时的二类疫苗出入库进行了数据化的管理,更清晰的做好了账物的统计工作。 4、10月份卫生局组织了对基层单位的半年工作考核,我主要负责的就是儿童的接种证查验工作,抽查10名适龄儿童,进行接种证与接种系统以及接种大卡的比对,进行快速评估工作,此次考核结束后,对半年工作的快速评估做了书面的总结。 5、在年底进行全年报表的整理汇总,并上报年报,督促各接种单位按要求完成年报的整理上报,明确个人职责,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确保年报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好全年工作的收尾,对于基层单位上报的报表,要进行认真的统计整理,做好汇总,并经领导确认后,上报到上级单位。

6、由于上级单位及相关领导单位的临时报表工作较多,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负责日常报表的上报以及汇总工作,确保科室内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7、在这一年当中,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个人素质,加强工作学习能力,确保更好的适应工作,更好的完成工作,在工作当中积攒经验。 在过去的一年工作当中,我学会了很多,在工作当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专长,更好的完成工作,但是,这些在面对以后更多的挑战时,就会显露出自身的不足,我要在13年的工作当中,更加努力的完善自己,提高业务能力,积攒工作经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在面对13年工作时,让自己以全新的精神状态去完成工作。

(整理)常用免疫学检查参考值

常用免疫学检查参考值 血清免疫球蛋白分类Ig通常是指具有抗体活性和(或)抗体样结构的球蛋白。 应用免疫电泳与超速离心分析可将Ig分5类:IgG、IgA、IgM、IgD、IgE。 IgG:含量最多或最主要的Ig(75%),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Ig。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与分泌。 IgA:约占10%,SIgA在局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主要由肠系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 血清免疫球蛋白 IgM:分子量最大,由5个IgM单体通过J链连接。是最早出现的Ig,是抗原刺激后最早出现的抗体,其杀菌、溶菌、溶血、促吞噬以及凝集作用比IgG高500-1000倍。 测定方法:单向免疫扩散法(RID)或免疫比浊法。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参考值 参考值:IgG:7.6-16.6g/L (RID法)IgA:710-3350mg/L IgM :0.48-2.12 g/L 临床意义 免疫球蛋白增高 多克隆增高:常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肝硬化、淋巴瘤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类风湿关节炎等。 单克隆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隋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免疫球蛋白降低:常见于各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 血清IgD测定 免疫扩散法:0-62mg/L 已发现有些抗核抗体、抗基底膜抗体、抗甲状腺抗体和抗“O”抗体等均属IgD,但活性甚低。 血清IgE:主要由鼻咽部、支气管、胃肠道等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分泌,为亲细胞抗体,能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膜上的FceR结合,产生I型变态反应。 ELASA:0.1-0.9mg/L 临床意义: 1. I型变态反应 2. IgE型骨髓瘤、寄生虫感染等 3. 慢性肝炎、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血清M蛋白测定(M protein,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s)是一种单克隆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时产生的IgG分子或片段,一般不具有抗体活性。 参考值:蛋白电泳法,免疫电泳法:阴性 意义:1.多发性骨髓瘤(MM),占35%-65%,其中IgG型占60%左右;IgA型占20%左右;轻链型占15%左右;IgD、IgE型罕见。2.巨球蛋白血症。3.重链病(HCDs)。4.半分子病。5.恶性淋巴瘤。6.良性M蛋白血症。 血清补体测定 补体是具有酶活性的一种不耐热球蛋白,分3组:9种补体成分(C1-C9);B、D、P、H、I 因子;补体调节蛋白,如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促衰变因子等。 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 参考值试管法:50000-100000U/L 意义:增高见于急性炎症、急性组织损伤、恶性肿瘤及妊娠。降低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疾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肝病、肝硬化、AIDS、严重烧伤等。

【工作总结】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在消灭和控制相应传染病中,已显现出免疫规划工作的良好效果。**年我县与全省同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来,为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县及时制订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和《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民生工程工作督导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积极探索新时期工作新模式,取得了较好工作效果。 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 我县把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了领导。成立了*县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民生工程工作督导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以保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全县适龄儿童享受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政策。 二、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和人员培训工作。 继续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单位认定和人员培训工作的 三、加大免疫规划知识的宣传。 免疫规划知识和免疫规划国家政策的宣传对免疫规划接种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根据省、市卫生厅(局)关于开展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为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向公众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预防接种知识,每年的4月21至25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根据宣传主题在电视台播放了预防接种知识光碟,各预防接种门诊今年悬挂了“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的宣传横幅,张贴宣传画,在街头开展了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发放了宣传单等。通过宣传,广泛普及了预防接种知识,提高了全社会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全社会参与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氛围。

四、进一步加强冷链、疫苗和注射器使用管理。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以后,一类疫苗的种类和注射器的种类都增加了,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县疾控中心根据《规范》要求统一印刷了疫苗出入库登记簿、注射器出入库登记簿、冷链温度记录簿、疫苗发放登记簿、冷链设备档案记录表等,免费发放给各接种单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 五、全面加强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和常规免疫接种工作。 我县自20**年县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率先达到a级规范化接种门诊后, 20**年至20**年先后有12家乡级预防接种门诊通过了县卫生局b级规范化接种门诊的考核验收,实现了定时、定点、定人员为适龄儿童提供及时的免疫接种服务,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目标要求。为适应扩大免疫规划接种服务的需要,县疾控中心新建设了设施和功能更为齐全规范的预防接种门诊,提高了接种服务水平。 我县20**年通过省卫生厅“以乡(镇)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90%达标”考核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常规疫苗的接种工作,巩固了90%达标的成果。近三年接种率调查显示均在95%左右。**年以来,为了确保新增的一类疫苗接种率达80%以上,各乡级接种门诊改变了以往按月接种模式,乡级实行按旬或按周接种制度,确保了适龄儿童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预防接种服务。 六、进一步提高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目前,我县有21家预防接种单位,由于地域关系及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 增多,使得以往的免疫接种服务形式很难适应如今的扩大免疫规划工作。为此,我县下发了有关文件,每年开展两次以上免疫规划查漏补种工作,要求各乡结合学校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有效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特别是加强新增一类疫苗和脊灰疫苗等加强免疫的查漏补种工作;加强免疫薄弱地区、流动和留守

免疫层析实验

免疫层析实验 1.原理 金免疫层析试验(dot immunogold chromatographic assay,DICA)是用胶体金标记技术和蛋白质层析技术结合的以微孔滤膜为载体的快速的固相膜免疫分析技术。本项技是将各种反应试剂分点固定在试纸条上,检测标本加在试纸条的一端,通过毛细血管作用使样品溶液在层析材料上泳动,样本中的待测物与层析材料中的反应试剂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形成的复合物被富集或固定在层析条上的特定区域(检测线),通过标记免疫技术显色。本项技术的特点是可进行单份标本检测且简便、快速、不需任何仪器设备,因此,发展非常迅速。 DICA也是GICA(gold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试剂为试纸条形式。在以塑料条上依次黏贴上以下几种组分,1--吸水纸,2--破璃纤维膜,抹上固定着干燥的金标抗体,3--硝酸纤维素膜,膜上包被着线条状抗体,4--吸水纸。 因为1,4都是吸水纸,由于吸水作用, 一,使样品液从1端向4端移动 二,当样品液达到2时,金标抗体被溶解,同时与标本中的抗原反应形成复合物 三,样品液继续移动至3 时,金标记的抗体复合物与膜上的抗体结合,呈现红色的线条 四,多余的金条抗体继续前移到4, 1 2 3 4 2.方法学类型 DICA多用于检测抗原,但亦可用于检测抗体。常见方法学类型有: 1)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若图-2所示,G处为金标抗体(免疫金),T处包被抗体,C处包被抗金标抗体,B处为吸水纸。测试时A端滴加待测标本,通过层析作用,待测标本向B端移动,流经G处时将金标抗体复溶,若待测标本中含待测抗原,即形成金标抗体-抗原复合物,移至T区时,形成金标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金标抗体被固定下来,在T区显示红色线条,呈阳性反应,多余的金标记抗体移至C区被抗金标抗体捕获,呈现红色质控线条。 图-2免疫层析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大分子抗原 2)竞争法测小分子抗原: 若图1-3所示,G处为金标抗体,T处包被标准抗原,C处包被抗免疫金抗体,测试时待测标本加于A端,若待测标本中含有待测抗原,流经G处时结合金标抗体,当混合物移至T 处时,因无足够游离的金标抗体与膜上标准抗原结合,T处无棕红色线条出现,实验结果为阳性,游离金标抗体或金标抗体复合物流经C处,与该处的抗金标抗体结合出现棕红色的质控带,若标本中不含待测抗原,金标抗体则与T处膜上的标准抗原结合,在T处出现棕

2017免疫规划工作总结3篇

2017免疫规划工作总结3篇 xx年我疾控中心免疫规划工作,在县卫生局和中心领导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工作计划要求,为广大适龄儿童提供了全面、规针接种率%。 二、疫苗冷链管理工作: (1)县疾控中心对疫苗冷链管理高度重视,在中心网站上上传了《疫苗冷链管理制度》,要求各乡镇预防接种单位要规轮强化免疫活动。开展全面培训、宣传工作,成立流动服苗组对城区人群聚集区进行了投苗活动,确保活动全面覆盖,全统计应种儿童人,实种儿童人,接种率100%,达到了上级制定的≥95%活动目标。 四、规十多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县广大卫生防疫工作者,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在消灭和控制相应传染病中,已显现出免疫规划工作的良好效果。**年我县与全省同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来,为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县及时制订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和《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民生工程工作督导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积极探索新时期工作新模式,取得了较好工作效果。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方案》。 我县把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

切实加强了领导。成立了××县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民生工程工作督导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以保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全县适龄儿童享受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政策。 二、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和人员培训工作。 继续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单位认定和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完善接种单位资质认定工作。20**年6月底前已认定25家预防接种单位。20**年以来对预防接种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今年4月15日,再次对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74人进行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了考试,对考核合格者发给了上岗证。 三、加大免疫规划知识的宣传。 免疫规划知识和免疫规划国家政策的宣传对免疫规划接种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根据省、市卫生厅关于开展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为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向公众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预防接种知识,每年的4月21至25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根据宣传主题在电视台播放了预防接种知识光碟,各预防接种门诊今年悬挂了”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的宣传横幅,张贴宣传画,在街头开展了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发放了宣传单等。通过宣传,广泛普及了预防接种知识,提高

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酶、荧光素、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ICC). 一、标本制备 石蜡切片:组织取材、固定、包埋,切片(一般的组织化学染色切片厚度要求5~7 μm,常规病理切片2~3 μm) 二、实验试剂 PBS、柠檬酸三钠?2H2O、30%H2O2、柠檬酸、山羊血清、第一抗体、第二抗体 三、操作步骤: 1)常规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2)PBS洗 3次,5分钟/次. 3)抗原修复:用0.1M柠檬酸钠缓冲液(pH6.0)于微波炉(750W煮沸3分钟,90W11.5分 钟)修复后,组织切片自然晾至室温. 4)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3%H2O2室温湿盒孵育10分钟. 5)PBS洗3次,5分钟/次. 6)正常山羊血清室温湿盒封闭30分钟. 7)一抗孵育:将组织切片于稀释的一抗溶液中4℃湿盒孵育过夜. 8)室温复温15分钟. 9)1PBS洗 3次,5分钟/次. 10)二抗室温湿盒孵育30~60分钟. 11)PBS洗 3次,5分钟/次. 12)DAB显色,室温1~10分钟,显微镜下掌控. 13)ddH2O洗 3次,5分钟/次. 14)苏木素复染1~10分钟,1%盐酸酒精分化,显微镜下掌控. 15)脱水:95%乙醇2次,10分钟/次→无水乙醇2次,10分钟/次. 16)透明:二甲苯2次,10分钟/次. 17)中性树胶封片.

常用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

常用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 免疫学检测即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利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或利用已知的抗体检测未知的抗原。由于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均可通过不同的抗原递呈途径诱导生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在生物体内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T 细胞的克隆扩增,并分泌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抗体)。由于抗体-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和专一性的特点,这种检测可以定性、定位和定量地检测某一特异的蛋白(抗原或抗体)。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用途非常广泛,它们可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最初的免疫检测方法是将抗原或抗体的一方或双方在某种介质中进行扩散,通过观察抗原-抗体相遇时产生的沉淀反应,检测抗原或抗体,最终达到诊断的目的。这种扩散可以是蛋白的自然扩散,例如环状沉淀试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双向免疫扩散实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就是在凝胶中混入抗体,制成含有抗体的凝胶板,而将抗原加入凝胶板预先打好的小孔内,让抗原从小孔向四周的凝胶自然扩散,当一定浓度的抗原和凝胶中的抗体相遇时便能形成免疫复合物,出现以小孔为中心的圆形沉淀圈,沉淀圈的直径与加入的抗原浓度成正比。 利用蛋白在不同酸碱度下带不同电荷的特性,可以利用人为的电场将抗原、抗体扩散,例如免疫电泳试验和双向免疫电泳。免疫电泳首先将抗原加入凝胶中电泳,将抗原各成分依次分散开。然后沿电泳方向平行挖一直线形槽,于槽内加入含有针对各种抗原的混合抗体,让各抗原成分与相应抗体进行自然扩散,形成沉淀线。然后利用标准的抗原-抗体沉淀线进行抗原蛋白(或抗体)的鉴别。上述的方法都是利用肉眼观察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沉淀,因此灵敏度有很大的局限。比浊法引入沉淀检测产生的免疫比浊法就是利用浊度计测量液体中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浊度,根据标准曲线来计算抗原(或抗体)的含量。该方法不但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且可对抗原、抗体进行定量的检测。

计划免疫个人工作总结

计划免疫个人工作总结 我乡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消灭针对传染病,是造福子孙、利国利民的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 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做好2015年免疫规划工作,特计划如下: 1、认真做好常规免疫接种工作 我院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常规基础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主动搜集免疫工作薄弱区域和外来流动儿童,要保证儿童免疫接种率的持续高水平。在安全注射的基础上确保免 疫规划接种疫苗的接种率达98%以上。 2、规范计划免疫建证工作 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使用县卫生局及县疾控中心统一安排印制的《儿童预防接种证》,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应建证,确保 儿童规范建证率达100%,每次接种时应核对卡、证,并填写完整。 3、完成全乡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 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是为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原有的基础上认真完善资料的收集 整理工作,确保2015年内预防接种门诊通过规范化建设验收。 4、保证计划免疫冷链正常运转 认真检查冷链设备的运转情况,每天上、下午都要进行运转情况检查,记录冷冻、冷藏室温度,损坏的要及时修理,报废的应立即 更新,确保冷链正常运转,以保证疫苗效价,使每名儿童都能得到 有效免疫接种安全注射,管理一次生注射器按时销毁处理。 5、强化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全乡开展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防止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在校园内发生流行的有效手段,我院计划免疫配合学校的

查验工作,对学校的入学、入托儿童查验预防接种工作的技术指导 和培训,安排好未种儿童的补证、补种工作。 6、开展免疫规划宣传工作 全乡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广播,挨家挨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成就,以及实施免疫规划 对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意义。开展经常性宣传与“4.25”预防接种 日宣传活动,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全社会参与国家免疫规 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7、完善相关资料的整理 要及时完成计划免疫相关资料的整理上报,每次接种后要及时上报儿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率报表,全年不得少于12次。接种完成后 及时上报接种数据,AFP、麻疹,乙肝,新生儿破伤风,无迟报、漏报。计划免疫工作资料应于次年的元月底前上报。 8、加强接种人员素质,开展培训工作 加强免疫规划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合理规划和设置接种单位,调整和充实免疫规划专业人员和接种人员,保持人员稳定。完成所有 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免 疫预防规范化接种服务水平。 9,我院加强计划免疫及扩大免疫按时接种工作,个村卫生室按 每年2次流行病学调查督导,延续进行检查工作,检查后不良村卫 生室按时处理改整。保证大小卡100%相符,整理,清秀不要涂改现象。加强培训宣传工作。 一年的工作接近尾声,我村的计划免疫工作在镇卫生院领导和计划免疫专干的领导下,经我不懈的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工作 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年工作基本情况 组织及培训情况:为保证全年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全年针对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接受了镇卫生院的4.25计划免疫宣传日,麻疹强化、

免疫层析技术

层析法概念 层析法(chromatography)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性质之差(如吸附力、分子形状和大小、分子极性、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而建立来的一种分离技术。 层析系统是由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 和流动(Mobile Phase)相组成。固定相是固体物质或固定于固体物质上的成分。流动相是可以流动的物质,如水或各种溶剂。 层析过程:当待分离混合物随流动相通过固定相时,由于混合物各组分的理化性质的差异,与固定相相互作用弱的组分随流动相移动时受到的阻滞作用小,向前移的速度快;与固定相相互作用强的组分向前移动的速度慢。从而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 免疫层析法概念 免疫层析法(immunochromatography)是近几年来国外兴起的一种快速诊断技术,其原理是将特异的抗体先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的某一区带,当该干燥的硝酸纤维素一端浸入样品(尿液或血清)后,由于毛细管作用,样品将沿着该膜向前移动,当移动至固定有抗体的区域时,样品中相应的抗原即与该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若用免疫胶体金或免疫酶染色可使该区域显示一定的颜色,从而实现特异性的免疫诊断。 免疫层析技术是建立在层析技术和抗原一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基础上的一项新兴免疫检测技术。 免疫层析技术以固定有检测线和控制线的条状纤维层析材料为固定相,测试液为流动相,通过毛细管作用使待测物在层析条上移动。 待测物在T线处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游离物在C线处发生免疫反应。 分类 检测方法标记物质 TRFIA技术镧系稀土元素螯合物 上转换发光技术上转磷光材料(UCP) 荧光乳胶层析技术荧光胶乳颗粒 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技术荧光微球 荧光QDS层析技术量子点 IMB层析技术免疫磁珠 新型胶体金技术纳米磁性微粒、核酸适配体

免疫分析技术基本原理

免疫分析技术基本原理

免疫分析技术基本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测定、分析特定物质的方法 ?抗原:可诱导动物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按 其引起免疫应答的能力分半抗原、抗原、超抗原。 ?抗体:由动物免疫系统产生,可特异性结合某种物质 的免疫球蛋白。分IgG、IgM、IgE、IgA、IgD 五个亚型。不同亚型针对同一抗原表位的结合位点的结构相同。不同亚型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同,在血清中的含量不同,在机体中出现的地点不同。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性 1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平衡,其反应式为: Ag+Ab→Ag·Ab 抗体的亲和力(affinity),可以用平衡常数K表示:K=[Ag·Ab]/[Ag][Ab] ,Ag·Ab的解离程度与K值有关。高亲和力抗体的抗原结合点与抗原的决定簇在空间构型上非常适合,两者结合牢固,不易解离。解离后的抗原或抗体均能保持原有的结构和活性 2特异性 抗原抗体的结合发生在抗原的决定簇与抗体的结合位点之间。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互补关系,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测定某一特定的物质,而不需先分离待检物。 3最适比例 4敏感性 化学比色法的敏感度为mg/ml水平。 酶反应测定法的敏感度约为5-10μg/ml。 免疫测定中凝胶扩散法和浊度法的敏感度与酶反应法相仿。 标记的免疫敏感度可提高数千倍,达ng/ml水平。例如,HBsAg,其敏感度可达0.1ng/ml。 固相免疫测定的原理 基础: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由此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防疫站免疫规划工作总结范文—企业工作总结

防疫站免疫规划工作总结范文—企业工作总结 免疫规划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工作,是提高人口健康素质、保持民族繁荣昌盛、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二十多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县广大卫生防疫工作者,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在消灭和控制相应传染病中,已显现出免疫规划工作的良好效果。**年我县与全省同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来,为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县及时制订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和《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民生工程工作督导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积极探索新时期工作新模式,取得了较好工作效果。 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方案》。 我县把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了领导。成立了××县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民生工程工作督导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以保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全县适龄儿童享受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政策。 二、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和人员培训工作。 继续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单位认定和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完善接种单位资质认定工作。20**年6月底前已认定25家预防接种单位(包括4家只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和卡介苗的县级医疗卫生单位)。20**年以来对预防接种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今年4月15日,再次对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74人进行

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了考试,对考核合格者发给了上岗证。 三、加大免疫规划知识的宣传。 免疫规划知识和免疫规划国家政策的宣传对免疫规划接种工作的开展十分 重要。根据省、市卫生厅(局)关于开展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为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向公众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预防接种知识,每年的4月21至25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根据宣传主题在电视台播放了预防接种知识光碟,各预防接种门诊今年悬挂了“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的宣传横幅,张贴宣传画,在街头开展了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发放了宣传单等。通过宣传,广泛普及了预防接种知识,提高了全社会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全社会参与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氛围。 四、进一步加强冷链、疫苗和注射器使用管理。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以后,一类疫苗的种类和注射器的种类都增加了,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县疾控中心根据《规范》要求统一印刷了疫苗出入库登记簿、注射器出入库登记簿、冷链温度记录簿、疫苗发放登记簿、冷链设备档案记录表等,免费发放给各接种单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疫苗贮存、运输温度记录和库房管理、领发手续等冷链运转机制,实行专人负责、专帐管理和冷链专用。 五、全面加强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和常规免疫接种工作。

免疫层析各种方法法原理

双抗体夹心法原理 以HCG 为例(检测抗原) 此方法较常用,主要用于较大分子量的蛋白(抗原)的检测。要求两株抗体针对一个抗原的不同位点才可以。也有个别的检测项目(HIV)是双抗原夹心检测抗体的,原理类似。HCG 金标记αHCG 金-αHCG-HCG 金-αHCG-HCG -βHCG 金-αHCG -羊抗鼠IgG(Y3) 金-αHCG-HCG 羊抗鼠IgG (Y3) 显示红色显示红色 金标记αHCG 不显色显示红色 金-αHCG -羊抗鼠IgG 阴性反应 阳性反应 βHCG

以吗啡为例(检测抗原) 此方法主要用于小分子抗原(毒品、农药、肽链等)的检测。由于抗原分子量小不能直接固定于NC 膜上,常常用化学方法把小分子偶联到BSA 等大分子物质上再固定于NC 膜上。此结果与双抗原夹心法相反,阴性CT 两条都是红线,阳性只有C 线一条红线,T 线不显色。 金-吗啡抗体-吗啡吗啡-BSA 金标记吗啡抗体显示红色不显色金-吗啡抗体-吗啡羊抗鼠尿液(含 吗啡)显示红色 显示红色金标记吗啡抗体金-吗啡抗体-羊抗鼠 阴性尿液 抗体-吗阴性反应 阳性反应金标记吗啡抗体-吗啡-BSA

乙肝E 抗体为例 金标记e 抗体e 抗原e 抗体 金标记e 抗体-e 抗原-e 抗体金标记e 抗体-e 抗原-e 抗体-羊抗鼠 不显色显示红色 金标记e 抗体e 抗原金标记e 抗体-e 抗原 金标记e 抗体-e 抗原-e 抗体显示红色显示红色 金标记e 抗体-e 抗原 羊抗鼠 阳性反应 阴性反应

间接法原理检测抗体 此方法主要用于血清中抗体检测,纯化或者重组的抗原固定于NC 膜上,标记多为蛋白A(ProteinA 或叫SPA,与抗体Fc 端结合而与其它蛋白质不结合)或者鼠抗人(如检测为IgM,则标记为鼠抗人IgM)。此方法要求胶体金过量(待测样品往往含有大量多种抗体,所检测抗体所占份额很小),一般来说样品再加入前需要稀释或者加极少量后再加样品缓冲液。 一般斑点免疫渗滤法使用也是间接法。显示红色显示红色 金标记SPA 目的抗体杂抗体阳性反应抗原 杂抗体金标记SPA 抗原不显色显示红色 阴性反应

《免疫学原理》4学分

Principle of Immunobiology (4 Credits) & Discussion (2 Credits) Course Director:Dr. Bing Su () Monday 10:00-11:40,Wednesday 10:00-11:40, Location: Room 205, Middle Hal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MinHang District Tuesday 16:00-17:40 (Discussion), Location: Room 205, Middle Hal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MinHang District Textbook: ImmunoBiology, by Kenneth Murphy (Janeway’s ImmunoBiology), Garland Science; 8th Edition (July 25, 2011) This course is the half year course which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odern immunobiology. It will focus on the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and its function in human epidemics, immunological diseases, inflammation and tumor. The aim of this course is not only to elucidate these key principles of immunology, but also to discuss its history of discovery and some major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The course will also introduc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of immunology to the other sub disciplines of life science and research methods. This course is not only suitable for the students who majors in life science or medical science, but is also good for the students who major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who want to pick up some basic knowledge in immunology. Exams: There're two exams for this course. Each one will count for 50% of the final score. Instructors Bing Su (苏冰), , , Ph.D. Professor,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Institute of Immunology Huji Xu (徐沪济), , , M.D. & Ph.D., 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Associated Changzheng Hospital Biao Zheng (郑彪), , Ph.D. Professor,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engfeng Huang(黄盛丰), , Ph.D. Professor,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jie Chen (陈广洁), , Ph.D. Professor,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Institute of Immunology Chen Dong (董晨), , , Ph.D.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verseas Guest Lecturers Yuan Zhuang (庄原), , Ph.D. Professor,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Yang Liu (刘阳), , Ph.D. Center for Cancer and Immunology Research, Children's National Medical Center Pan Zheng (郑盼), , M.D. & Ph.D. Center for Cancer and Immunology Research, Children's National Medical Center Yinon Ben-Neriah, , M.D. & Ph.D., Lautenberg Center for Immunology, Hebrew University-Hadassah Medical School, Jerusalem 91120, Israel. Florent Ginhoux, , Ph.D., Singapore Immunology Network Laurent Rénia, , Ph.D., Singapore Immunology Network Lai Guan Ng, , Ph.D., Singapore Immunology Network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