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高中语文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1 苏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高中语文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1 苏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高中语文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1 苏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高中语文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1 苏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14年高中语文物种起源绪论教案1

苏教版必修5

教学目标:

1、筛选文章的主要观点,概括要点,整体把握文意,感受科技文严密的逻辑性。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的语言,体会达尔文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体会达尔文坚持真理等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

教学重难点:

1、筛选文章的主要观点,概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领会达尔文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本文作者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创始人。他于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物种起源>绪论》是达尔文为《物种起源》写的绪论。所谓“绪论”,是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开头的话,主要用于学术著作和教科书,对论著的基本内容和要点以及有关问题(如写作背景、过程、缘由等)作出介绍、说明。导言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的理解全书的内容。

三、朗读课文

1、划出重点字词

2、划出各段的关键句

四、文本研习

1、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画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句,并按要求概括。

【说明】什么是关键句?有哪些类型?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其类型为:

A、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标示主要事理的语句。

如:第1段“……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第2段“……这也是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一个原因。”

第5段“……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B、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推进。

如:第5段“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总提句清晰地把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第6段“所以,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这个过渡句提示了下文的主要内容。

第9段“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简明扼要地总结了进化学说的基本观点。

C、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层次。

如:第5段、第6段、第9段都反复说“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说明】如何筛选关键句?

从内容入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入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

第一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段:关键句:“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环球远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是:整理成书的经过(环球远航――搜集思索,写简短笔记――扩大纲要,专心研究)

第二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关键句:“……这也是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一个原因。”

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主观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客观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是:提前发表的原因(主观方面:“我的工作行将结束”、“我的体力渐感不支”;客观方面:华莱斯的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

第三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关键句: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

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

主要内容是:内容过简的原因

第四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关键句:我仍想利用这个机会,对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谢。

主要内容是:

主要内容是:对支持者表达感激

第五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段:关键句: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是:物种由演变而来

推断依据是:①②③④

推断依据是:①生物相互亲缘关系②胚胎关系③地理分布④地质上连续

第六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段:关键句;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

主要内容是:

主要内容是:介绍研究的方法。

①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②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第七段:主要内容:家养自然状况的物种变异

第八段:主要内容:全书内容的基本安排

第九段: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段:主要内容:强调观点的正确

2、品味语言

【重点语段品读】

语段一:

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了这个问题,并写出一些简短的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的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

【品味】"耐心搜集"、"专心思索"充分表明: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需要经过艰辛的过程。“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科学要让时间来检验,科学有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体会】科学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一种正确结论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孜孜以求的探索,这里我们可以窥视到作者的严谨的求实人格精神。

语段二:

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如果一位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品味】这是一个假设关系复句,前后两个分句都是复杂的单句。"关于物种起源问题",是一个前置状语,指明了思考对象;"对于生物相互间亲缘关系……",指明研究物种起源所凭借的事实;“就可能得到如下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

杭州市初中中考英语真题包括答案.docx

2018 杭州中考英语试题卷 第 I 卷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 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听下面 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 、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 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did the woman come? A. By air B. By train. C. By car 2. Where does the man1ive? A. In a town. B. In a city. C. In a vi11age 3. Who can play the violin? A. George.B, Helen. C. Alice. 4.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woman's schoo1? A. 330. B. 350. C. 370. 5. What does the man mean? C. The bike A. The bike is new. B. The bike is expensive. is heavy. 第二节 ( 共 10 小题 , 每小题 2 分, 满分 20 分 ) 听下面 3 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自后有几个小題, 从题中所给的 A 、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所每段对话或独自前,你有时间阅读各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 各小题将给出 5 秒钟的作答时间 ,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 . 回答第 6 至第 8 三个小题 . 6.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ouring a schoo1. B. Visiting a museum. 1. Having a picnic 7.Which sign is mentioned in the conversation? 8.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Mom and son. B.Teacher and student C. Waitress and customer 听下面一段对话 , 回答第 9 至第 11 三个小题 9.What is the woman? A. A restaurant owner B.An interviewer C. A cafe waitress 10.When do people York usua11y go to restaurants? A. Between 5 and6 . B.Between 7 and830 . C.Between 8 and9 . 11.Which restaurants are getting popular with people in London? A. Indian restaurants. B.South American restaurants C.Italian restaurants 听下面一段独白 . 回答第 12 至第 15 四个小题 . 12.How many days does the speaker work every week?

《物种起源》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准确把握文本的主要信息。 2、通过文本阅读引导学生感悟达尔文严谨的科学态度 3、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悟达尔文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二)作者介绍 可由学生完成,老师适当补充 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的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

论”的传统观念,成为划时代的巨着。 (三)解题 绪论,亦称导言,是指着作前的概述部分。用于说明自己撰写着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的观点和结论,使读者先得到一个总概念,帮助读者理解整部着作。 与序言的区别: (1)序言可以是原作者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写,但绪论一定是着作者本人来写; (2)序言可以用于文学作品,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着作,而绪论只用于学术类着作; (3)序言与原作者关系可紧可松,内容宽泛,表达自由,而绪论则是着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原作的内容进行介绍,在表达上一说明、议论为主,较为谨严。 (四)文本研习 1、请同学们结合绪论文体的特点,迅速浏览课文,看一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可应到学生找出每一节的关键句进行归纳 小结:怎样找关键句(可根据时间选着讲解与否) 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 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 从出现的'频率看,反复出现的文句 2、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看法是什么?

高中语文《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5

《物种起源》绪论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物种起源》是奠定生物进化理论基础的一本重要的著作。作者根据二十余年积累的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了物种起源,即生物界进化的现象。尤其重要的是说明了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即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所起的作用。绪论,亦称导言,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用于说明作者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或结论,使读者先得到一个总概念,帮助理解整部著作。这篇绪论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及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的看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语言准确、严密,掌握阅读科普类文章的基本技能。本文的教学难点是作者选词讲究,善于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谨严的意思,首先要解决这些难句的句意理解问题。 思路方法 从这篇文章的行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达尔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正是一个科学研究者所必备的素质和科学家的精神所在。本文内容比较艰深,在教学时可以提供一些背景信息,帮助学生疏通一些疑难词语,引导学生找文章中的关键句,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师生互动,展开讨论,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使学生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列出文章结构提要。接着分析达尔文作为一个科学家身上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1~2课时 三维目标 1.积累文章中的重要字词句。 2.了解绪论的写作体例,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3.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 5.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导语设计 解题导入 由题目导入课文。《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论述生物进化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物种”即生物的种,指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屏幕随同显示)“起源”即生物是怎样产生的。 绪论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 故事导入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那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扬扬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这个大学生就是达尔文。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英语试卷初中英语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英语试卷初中英语 I .听力部分(20 分) 一、听对话回答以下咨询题(共5小题,计10 分)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 1 和第 2 两个小题。现在,你有l0 秒钟的时刻阅读这两题。 1. Why didn't Sally hand in her homework that day? A. Her mother was ill. B. Her teacher was ill. C. She was ill. 2. What'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关系)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Father and daughter.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Mother and son.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 3 至第 5 三个小题。现在,你有15 秒钟的时刻阅读这三个小题。 3. Who is Dave Cooper according to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speaker. B. The woman speaker. C. A friend of the woman speaker's. 4. What does the man speaker ask the woman to do at the end of the conversation? A. Tell Dave Cooper not to dress up. B. Make the party very important. C. Let Dave Cooper comes to the party alone. 5. Why does the woman speaker go get Dave in the car? A. Dave Cooper is very friendly. B. The other friends like him very much. C. He may lose his way coming here alone. 二、听独白回答以下咨询题(共 5 小题,计10 分)听下面一段独白,并按独白的要求在试卷上完成任务。你能够边听边完成任务。然后你会看到5 个咨询题和相关的选项。请从每个咨询题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正确选项。听独白前,你有25 秒钟的时刻阅读有关材料和 5 个小题,听完独白后,你有25 秒钟的时刻来选择有关选项。独白连读两遍。 6. What is the speaker most probably doing now? A. Giving a lesson. B. Holding a meeting. C. Having a party. 7. What number does the speaker tell you to write under 5? A. 2 B. 5.5 C. 11 8. What is the last number you should write?

《物种起源绪论》优质课学案

《物种起源》绪论 教学目标: 1.熟记重点字音字形,背诵作者的名言。 2.品味语言,体会科技文准确、严密的特点。 3.学习达尔文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态度。 重点:体会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 难点:学习达尔文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态度。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 二、资料链接 (1)进化学说的创始人——达尔文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是生物进化学说的创始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2)激起阅读的兴趣的绪论 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绪论写作无定体,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或说明,或兼而有之,都是可以的。而导言则侧重议论、说明。绪论的作者与著作的作者必须是同一个人且绪论的内容与著作的内容一定要有关联,而序言不必做这样的要求。学术著作再版几次可以有几篇绪论,但导言只有一篇。 (3)生物界的革命——进化论 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三、自主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狭隘(ài) 分歧(q í) 槲寄生(h ú) 摘要(zh āi) 胚胎(p ēi) 慷慨(k ǎi) 冒昧(m ai) 栖息(q ī) (2)多音字 ????? 间断 ji àn 中间 ji ān ????? 轻率 shu ài 效率 l ǜ ????? 累积 l ěi 劳累 l ai 2.辨形组词

《物种起源绪论》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物种起源》绪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的内容,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训练学生筛选各种信息的能力,使筛选信息迅速、准确的要求落到实处。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学习达尔文为科学而不懈努力,严谨求实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训练学生筛选各种信息的能力,使筛选信息迅速、准确的要求落到实处。 教学难点: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设计思想 《〈物种起源〉导言》是一篇科学性很强的论述类文章,由于学生对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较为缺乏,本文文本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存在较大的阅读难度,所以语文课学习的目标不在于纠结于科学原理的发现与论证,而在于用心揣摩达尔文论证立场的基本思路。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筛选信息的一定技巧,迅速准确地筛选出有关信息,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意功能。根据语文新课标对论述类文本“筛选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语句”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对文中一些长句的分析,对关键词语的分析,训练学生发现句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进而达到对句子的深入理解。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课的学习适合采用讨论法,由学生思考、讨论,老师点拨,找出相关信息,并总结出筛选信息的方法,加以灵活运用。 为了增加教学知识容量,作好文本教学的知识准备,本课的学习应当用PPT课件在辅助教学。 ●教学资源 1.资料辑录。 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早年学医,后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1831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比格尔号”作历时5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和搜集了动物、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过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

浙江省杭州市初中中考生物试题(原卷版)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 1. 我国法律规定严禁种植能提取毒品的植物。下列属于此类植物的是() A. 大麻 B. 天麻 C. 蓖麻 D. 亚麻 2. 下列广告语中,有明显科学性错误的是() A. 本化肥含磷元素,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 B. 本洗衣粉含能高效分解油污的蛋白酶,洗涤效果佳 C. 本酸奶含乳酸菌,适量饮用有益于人体健康 D. 本药品含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性感冒 3. 在无菌条件下将铁皮石斛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培育出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上述培育技术() A. 属转基因技术,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状 B. 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C. 与克隆技术相比,二者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 D. 属组织培养技术,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 4. 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疫苗可以促使人体() A. 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产生大量特定抗体消灭病原体 B. 接受大量抗体或淋巴因子,立即获得针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 C. 在健康状况下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D. 产生针对特定传染病的抗原,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5. 小金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其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观察到叶绿体 B. 观察到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状有圆形、多边形、圆柱状等 C.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淡紫色的淀粉分子 D.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细胞壁 6. 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着陆探测。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 A. 空气 B. 水 C. 生物体 D. 环形山 7. 如图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第三单元发现与创造第14课《物种起源》绪论 使用道具:教材习题册教师用书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基本观点,认识进化论学说在否定“神创论”“物种不变论”以及推动生物科学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与深远意义 2、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科学精神 3、领略文本运用简明准确的词语、复杂严密的句式来严谨周密地表达思想观点的语言特色 能力目标:体会达尔文这种不囿于成见、大胆怀疑、坚持真理、实事 求就是、谦虚谨慎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选文章的主要观点,概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领会达尔文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文本内容的解读 一、导入: 根据《圣经·创世纪》与《古兰经》记载,人类的袓先神·耶与华用 五天时间创造了天地万物,第六天,用尘土创造了亚当。亚当就是世上 第一个人类与第一个男人,后来神·耶与华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 了第一个女人——夏娃,并让她们结为夫妻,共同生活在伊甸园,因此 才有了人类,曾经,在剑桥大学学习神学的达尔文也就是这样觉得,可

就是,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登上了贝格尔舰,历时5年,环球考察,发现,并不就是神创造了人类,观点渐渐被推翻,发现了新的论点,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下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物种起源》,通过学习《物种起源》绪论,来了解一下物种起源。揭题:第十四课《物种起源》绪论 二、新授内容: 1、介绍达尔文与她的《物种起源》 2、用“跳读法”初读课文,本文共9段。每一段写了哪些内容?可大致分为几个部分?请画出每段的关键句。(所谓关键句,主要就是指能够揭示段落的主要内容、表达观点的句子以及一些重要的过渡性、提示性的句子)并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三、布置学习任务: 1、用“跳读法”初读课文,本文共9段。每一段写了哪些内容?可大致分为几个部分?请画出每段的关键句 四、课堂讨论: 1、用“跳读法”初读课文,本文共9段。每一段写了哪些内容?可大致分为几个部分?请画出每段的关键句。(所谓关键句,主要就是指能够揭示段落的主要内容、表达观点的句子以及一些重要的过渡性、提示性的句子)并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物种起源》绪论(学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绪论(学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感悟并学习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 2、能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学法建议】 1、学习本文时要注意抓住关键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全文的结构。 2、可以从本文语言的推敲品位中感受达尔文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是生物进化学说的创始人。他出生在英国一个世代医生家里。祖父、父亲不仅都是当地的名医,而且都是生物学的爱好者。祖父是

一个早期生物进化论者,发表过《动物心理学》的著作,提倡生物进化观念。这样的家庭环境,生物进化思想,对幼小的达尔文的心灵,有着深刻的影响。达尔文16岁进大学学医,但他并不想做一个医生,而是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后来他又去大学神学系学习,但他依然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自然科学著作,同不少地质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交往。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2、资料链接 (1)进化论 亦称“演化论”(严复译为天演论)。通常指生物的进化理论。它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该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

高一语文:高中二册2课《物种起源》导言(教学方案)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高一语文:高中二册2课《物种起源》导言(教学方案)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高一语文:高中二册2课《物种起源》导 言(教学方案) 教学目的 阅读目标 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 2.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 情意目标 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2.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点拔引导,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拔,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讲练结合,通过练习提高文本阅读的可操作性。 媒体设计 1.拟采用图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扩大课堂的容量。 2.有条件可在课前播放有关介绍达尔文的影视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投影 达尔文头像 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

2020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2( ) A. 5 B.6 C.32 D.23 2.(1+y )(1-y )=( ) A.1+y 2 B.-1-y 2 C.1-y 2 D.-1+y 2 3.已知某快递公司的收费标准为:寄一件物品不超过5千克,收费13元;超过5千克的部分每千克加收2元。圆圆在该快递公司寄一件8千克的物品,需要付费() A.17元 B.19元 C.21元 D.23元 4.如图,在△ABC 中,∠C =90°,设∠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则( ) A.c =b sinB B.b =c sinB C.a =b tanB D.b =ctanB 5.若a >b ,则( ) A.a -1≥b B.b +1≥a C.a +1>b -1 D.a -1>b +1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函数y =a x +a (a≠0)的图象经过点P (1,2),则该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7.在某次演讲比赛中,五位评委给选手圆圆打分,得到互不相等的五个分数.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分为x ;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y ;同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z ,则( ) A.y >z >x B.x >z >y C.y >x >z D.z >y >x 8.设函数y =a (x -h )2+k (a ,h ,k 是实数,a =0),当x =1时,y =1;当x =8时,y =8,( ) A.若h =4,则a <0 B.若h =5,则a >0

1.物种起源绪论 教案

《物种起源》教案 一、认知目标 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 2.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情感目标 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四、学法提示: 1、问题讨论法,筛选出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2、分析文章中的一些长句,挖掘一些词语的深层含义。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示 1、字音 搜集札记琐屑狭隘 2、释义 琐屑: 审慎: 札记: 变异: 遗传: 不足为奇: 二、初读课文,知识点积累 1.关于“导言”。导言即绪论。书的前面有一篇导言,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 2.初步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A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m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B 进化论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通常指生物的进化理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3.自学课文,了解本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并讨论以下问题: A 《物种起源》是怎样由来的,完成KKL 第5小题。 B 《物种起源》为什么会提前发表? C 《物种起源》为什么还比较简短,完成KKL 第10小题。 D 达尔文研究物种用了主要方法是什么? E 关于物种起源问题,作者有哪两个主要观点,完成KKL 16—20小题。 4、本节课内容小结。 5、完成课后作业 a 课后练习四 b 用圈点法划出文章中你所认为的关键语句,并说明原因 C 读本第八课《奇妙的克隆》 第二课时 1、精读课文,筛选关键句。

浙江省杭州市初中中考数学试卷习题包括答案.docx

2016 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 3 分) 1.=() A . 2B. 3 2.如图,已知直线C. 4D. 5 a∥ b∥ c,直线m 交直线a, b, c 于点A, B,C,直线n 交直线 a, b, c 于点 D ,E, F,若=,则=() A .B.C.D. 1 3.下列选项中,如图所示的圆柱的三视图画法正确的是() A .B.C.D. 4.如图是某市2016 年四月每日的最低气温(℃)的统计图,则在四月份每日的最低气温这组数据中,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 14℃, 14℃B. 15℃, 15℃C. 14℃, 15℃D. 15℃, 14℃ 5.下列各式变形中,正确的是() A . x 2?x3=x 6 B.=| x|

C .( x 2 ﹣ )÷ x=x ﹣1 D . x 2﹣ x+1= ( x ﹣ ) 2+ 6.已知甲煤场有煤 518 吨,乙煤场有煤 106 吨,为了使甲煤场存煤是乙煤场的 2 倍,需要 从甲煤场运煤到乙煤场,设从甲煤场运煤 x 吨到乙煤场,则可列方程为( ) A . 518=2 B . 518﹣ x=2× 106 C . 518﹣ x=2 D . 518+x=2 7.设函数 y= ( k ≠ 0, x > 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 z= ,则 z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可能为 ( ) A . B . C . D . 8.如图,已知 AC 是⊙ O 的直径,点 B 在圆周上(不与 A 、 C 重合),点 D 在 AC 的延长 线上,连接 BD 交⊙ O 于点 E ,若∠ AOB=3 ∠ ADB ,则( ) A . DE=E B B . DE=EB C . DE=DO D . DE=OB 9.已知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 m 和 n ( m < n ),过锐角顶点把该纸片剪成 两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都为等腰三角形,则( ) A . m 2+2mn+n 2=0 B . m 2﹣ 2mn+n 2=0 C . m 2+2mn ﹣ n 2=0 D . m 2﹣ 2mn ﹣n 2=0 10.设 a ,b 是实数,定义 @的一种运算如下: a@b=( a+b ) 2﹣( a ﹣ b ) 2 ,则下列结论: ①若 a@b=0,则 a=0 或 b=0

物种起源绪论 [苏教版必修5《物种起源》绪论·学案4]

物种起源绪论[苏教版必修5《物种起源》绪论·学案4] 宁海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物种起源》绪论 第一课时(教师用) 【教学目标】 1、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感悟并学习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 2、能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学习方法】 1、问题讨论法,筛选出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2、分析文章中的一些长句,挖掘一些词语的深层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 课前准备: 1、作者简介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是生物进化学说的创始人。他出生在英国一个世代医生家里。祖父、父亲不仅都是当地的名医,而且都是生物学的爱好者。祖父是一个早期生物进化论者,发表过《动物心理学》的著作,提倡生物进化观念。这样的家庭环境,生物进化思想,对幼小的达尔文的心灵,有着深刻的影响。达尔文16岁进大学学医,但他并不想做一个医生,而是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后来他又去大学神学系学习,但他依然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自然科学著作,同不少地质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交往。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2、资料链接 (1)进化论 亦称“演化论”(严复译为天演论)。通常指生物的进化理论。它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该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2008-01-21 一、教学目标 l、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说的内容。 (2)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 (3)通过筛选重要信息和关健词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2、能力目标 (1)辨别和筛选文章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2)筛选文章的关键语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情感目标 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筛选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语句。 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在以前的语文教材里,我们曾学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恩格斯运用类比的表述,肯定了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同学们还记得那个表述吗7(通过旧知引发思考)它就是:"正如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通过这样的类比,充分肯定了这两个发现的划时代意义。其中达尔文所发现的有机界的发展规律指的就是他的进化论学说,也就是《物种起源》一书的思想精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篇《物种起源导言》,去大致了解一下生物进化论的几个主要观点。 1、作者简介

达尔文(1809一1882)是"进化论"的创始人。出生于英国一位名医之家,1825年进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1831年至183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惟荐,以自然科学家身份,随英国皇家军舰贝格尔号环球航行。五年间,他考察了许多地方,对各种生物进行了搜集研究,从此确定了他一生的事业。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成为划时代的巨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关于"导言" 导言,亦称绪论,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用于说明自已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阐述的观点和结论,使读者先得到一个总概念,帮助理解整部著作。 (二)整体感知 一、[思考]课文哪些段落中概括表述了作者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 [明确]文章的第四、五、六、七小节。 据此,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节)说明《物种起源》一书的写作经过和摘要发表的有关情况。 第二部分(4-7节)扼要介绍《物种起源》一书的内容体系。 二、积累词语。 博物: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琐屑:琐碎,细小而繁多。琐,细碎。屑,碎末。 遗传: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代传给下代。 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信奉:文中指相信并奉行。 归因于:归结原因到(某方面)。 渐感不支:渐渐感到(体力或精力)支持不住。

2017年杭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7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问为10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填写有关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纸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互对应。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5.听力部分答题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一分钟的时间将答案转涂到答题纸 上。 试题卷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is the woman looking for A. Her phone. B. Her desk. C. Her dictionary. is the man doing A. Shopping online. B. Watching videos. C. Fixing the computer. did the woman go around San Francisco A. By car. B. By train. C. By taxi. is the museum A. On New Street. B. At the first crossing. C. Opposite the library couldn’t Sandy get the books A. Because he was too busy to go to the bookstore. B. Because the bookstore closed before he arrived. C. Because the books were sold out before he arrived.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听下面3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有时间阅读各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三个小题。 is going to Peru this weekend A. Lucy. B. Mike. C. Jack. will Mike do this weekend A. Stay with Jack. B. Have an exam. C. Study for a test. Will Lucy see the movie A. On Friday. B. On Saturday. C. On Sunday.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1三个小题。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the doctor’s. B. In the classroom. C. On the playground.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man sometimes plays football. stays up late to study on weekdays.

《物种起源》导言 教案教学设计 _2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导言 A.课时安排:二教时。 2001年2月28日~3月1日No.13&14 B.教学目的: 一、思想教育目标:学习达尔文为科学而不懈努力,严谨求实的精神。 二、基础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训练学生筛选各种信息的能力,使筛选信息迅速、准确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能力培养目标: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意功能。 C.教学设想: 一、本文内容比较艰深,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整体把握文章,疏通一些疑难词语,提供一些背景信息。 二、师生互动,展开讨论,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使学生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筛选文中各种信息,掌握筛选信息的一些技能。 三、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一些长句,并对长句中一些词语的作用进行挖掘、归纳。

第一课时 A.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并训练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组合输出能力。 B.教学方法:讲读课。 C.教学步骤: 一、由题目导入课文。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物种”即生物的种,指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屏幕随同显示)“起源”即生物是怎样产生的。 导言:即绪论,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 二、教师明确本课学习重点。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初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写了几方面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对这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理解。 第一种理解:主要写了四方面内容。即《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提前发表的原因;说明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介绍《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第二种理解: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对《物种起源》从写作到出版的一些说明;简介《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 第三种理解:主要写了三方面内容。概述《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为本书写了出版说明;阐明关于“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 2.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难的词语,先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教师再用幻灯片打出本文需要注意的词语。 琐屑:细小而繁多。 审慎:周密而谨慎。· 趋向:①动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②名词,事物发展的动向。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探讨:研究讨论。 传布:广泛散布。 3.简介本文背景知识,可用两种方法进行。 方法一:把预先印好的材料发给学生,材料包话教参中“达尔文和物种起源”部分以及“有关材料”中一、二、三部分,让学生在阅读时圈点勾画,获得相关信息。 方法二;把达尔文和进化论的一些图片、图像、资料进行适当编排,输入电脑,再把相关的文学知识进行录音、合成,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 达尔文 教学目标 1.了解达尔文、了解绪论的特点,学习达尔文尊重事实、重视实践、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2.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句、理清思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品味分析文章准确严谨的语言、探究问题。 教学方法 检查预习——筛选关键句子,理清思路——品味语言——学习精神——分析探究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完成《新新学案》“自主预习”中的“自主积累”“基础积累”。 2.思考:(1)本文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两个主要观点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请根据第7、8两段的内容整理《物种起源》的目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个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树皮下,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个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

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那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了,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 这个大学生就是日后成为“进化论之父”的查理·罗伯特·达尔文。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名为“达尔文”。 (投影展示达尔文画像和达尔文虫图片)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世界。 (投影或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展示答案) 1.自主积累进化论、《物种起源》、“神创论”“物种不变论” 2.基础积累槲(hú)寄生琐屑(xiè)狭隘(ài)分歧( qí)冒昧(mèi) ①札记②椽屋③胚胎④栽种 挣扎缘分坯布剪裁 轧钢置喙一抔土载荷 3.自主思考 (1)本文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两个主要观点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明确:第9段观点一: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观点二: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或者第 5段观点一: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观点二:但是要把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是不合理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