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各科如何在最后100天快速提分小技巧

2019高考各科如何在最后100天快速提分小技巧

2019高考各科如何在最后100天快速提分小技巧
2019高考各科如何在最后100天快速提分小技巧

2017高考各科如何在最后100天快速提

分小技巧

高考越来越近,有人说自己想努力,但是可能为时已晚,下面就是jk3721网为大家整理的一位高考逆袭生分享的如何

在100天内提高100分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2017高考如何在最后100天提

高100分

我是13年高考的,现在分享一下我是怎么用43天提高了200分,希望我的经历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我这人太贪玩,自控能力又极差,初中时就没怎么好好学习,混混僵僵的度过了初中四年,最后勉强上了所市重点,

高中时又沉迷游戏和小说,高一高二白白混了两年多,班里

50名同学,两年多一直是45、46名左右。两年来,看小说无数,两年时间就这么碌碌无为的过去,现在想想,除了悔恨,什么也没留下,两年的学习生活一点印象也没有留下,虚度的这两年光阴成了我一辈子的遗憾!

到了去年11月份时感觉到有点着急了,于是开始学习了,但落下的实在是太多了,数学物理化学什么的基本都不怎么会,尽管我从头一点点看书,但成绩还是上不来,但是慢慢把基础一点一点补了上来,这时到不看小说了,网游也基本不玩了,一点点把基础东西弄明白了,但成绩还是惨不忍睹,于

是我有点放弃了,寻思到时候上个三本大学完事了,于是又开始松懈了,就这样到了13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的日子也越来

越近了,原以为高中的生活就要这样过去了,遗憾却也没有

任何办法,我已开始憧憬高考结束读三本大学,放假疯玩一个假期,然后到了大学玩命学习考研,弥补中学时的过失,日子就这样慢慢过去,没想到最后一次市模拟考试成为了我的转

折!

那次市模拟,我考了学校倒数第一,没错是学校!我清楚

的记得那次的分数:317分,数学60来分,英语八十,语文80多,化学30,生物17分,物理44,(我们是语数外各150分,物理120,化学108,生物72满分),我当时自己一下就

傻了!读了三年高中,自己再怎么惨也没考过班级倒数第一,而这次,不仅是班级,是学校倒第一!,学校374人,我排

374名!我知道自己的成绩时脑子里迷茫了,当时无助、恐惧、绝望一齐涌入我脑中,整整一天就在我发愣间过去(我无法用

语言准确描述当时我的心情,大家可以自己想象!)。

晚自习前,我们班的女班长(也是我们班花)与我谈了一会,我与她的关系一直不错(其实我心里一直很喜欢她,只不过那时胆子小,学习也不好,感觉与她不在一个世界),她当时和

我说的那番话对我打击很大,大概意思是你都倒数第一了,还不好好学,想不想上大学啊?上不了大学以后你干什么去啊?

你家里也不富裕你准备一直靠你父母养活你啊!当时我心里很

不是滋味,被自己暗恋的女孩这么说自己心里非常痛苦!后来

自己想了一阵,我已经倒第一了,再坏也就这样了,倒不如

挑战一下,能考什么样是什么样,别让自己到时候后悔!于是

决定剩下的时间拼一下,看看自己到底能有多大潜力,这时

候距离高考43天......

最后高考我的成绩是522分(我估分是510,数学114,外语112,语文104,理综190),我们这一本线是538分,但

上二本已经足够了!报考时我听说那女孩报的是东北林业大学

(她打了568分,报的是东林一本专业),于是我毫不犹豫的也报了东林,当然我只能报二本专业,至于去东林的原因,你

们自己猜去吧。

这就是我的高中生涯,高三的兄弟姐妹们也进入到了冲刺阶段,我自己总结了一下我最后40天的经验,希望能对你们有些帮助,也许有很多人不屑一顾,500多分的人也有资格指

点别人?说的没错,我的分数不高,但我要说的是,我当时已

经掌握了很多考试的技巧与规律,如果再给我半个月复习的

时间,我的成绩一定能超过一本线!对于高三学习,我想我的

经验还是有一些价值。我把43天从317分提高到522分的经

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如果能帮助到你们哪怕一点点,

我写这篇文章的努力就没白费。

首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希望大家明白高考的性质:高考,是一个选拔性考试,而不是能力性考试,这种考试不

需要有多高深的能力,只需要你掌握好高中学的知识,灵活运用,答好高考那几张卷子而已!所以说,大家不需要把知识学

得多精,研究的多透彻,只需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应用办法,就不会被高考折磨,反而去折磨高考!

很多同学喜欢耍小聪明,很受家长和老师的不屑,按照他们的说法,学习就应该踏踏实实,按部就班的学,没有捷径!

他们说的到底对不对那?按照我的观点,说的没错,但有点太

绝对。通常情况下,他们口中的学习应该包含两点:学习知识与考试。

希望大家能牢牢记住我的这句话:学知识不能投机取巧,但考试绝对有规律!尤其是高考这种不涉及到高深知识的选拔性考试,有极强的规律性!大家在以后的五个月时间里,心中

一定要有这样一个词:规律!高考有很强的规律性!不知大家做

没做前几年的高考题没有,不知你们发没发现,不管谁出题,高考题的思路不会变,每年的高考题大方向是不变的,所以它必然有极强的规律性!(临时课改地区除外)所以,你们把前几

年的你们当地的高考题收集好(我当时是研究08年到12年的我们高考题),只要当地的,外地的高考题不需要研究!

我要求的不是把这几套题做会了,也不是要求你们反复做几遍,我要的是把这几套题彻底研究透,换句话说,看到每

个问题时,立刻脑中能反映出出题老师想考你什么,需要你掌握什么知识,比如说看到数学大题时,脑中想到的不是这道题的解决办法,而是见到这类型题时的思路,我不知道大家有

没有考虑过为何做数学题时有的题做的很顺,有些问题想得很困难,看到答案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问题并不难,只不过当时思路卡住了,没想到!

为何会出像这种情况?就是思路不清晰,没把握好做题的

节奏,做数学题节奏很重要,有时思路一卡住再往下想可能

会很困难,所以,反复研究那几套高考题,就要做到思路绝对清晰,以后见到类似的题时做慢点没关系,但思路越清晰越好,写每一步的时候脑中都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而绝不是写一步

是一步想到哪写到哪。类似,其他科也一样,将这几套题反复研究透,由于历年高考的规律性,你们参加2016年高考时就

会把握好思路与节奏!我只研究了一个多月,而你们,可以研究五个月!

接下来,教大家一些具体的技巧与学习方法,高考由于它的规律性,所以必然存在着极强的技巧!以下是我当时总结的

一些技巧与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

我不知道各地的高考先考什么,我们这里第一科考的是语

文,我想问一下大家,高考语文什么最拉分?答案是选择题和作文!可能很多人要质疑了,选择题一共没多少分啊,拉什么

分啊,我要强调的是,选择题只有对与错,没有中间分!也就

是说,比如一道选择题两分(或者三分)那做对了就是两分,

做错了就是零分!没有得一分的情况!一道阅读题比如说是五分都写满了,得四分与得三分只差一分!类似的翻译题与语言运

用题也一样。这就是为和我说选择题拉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选择题做错了等于浪费时间啊!

其他题做完了即使答得不好也不至于得零分,但选择题坐了半天做错了是不是等于在浪费时间?所以说选择题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我在最后的四十天找了很多的语文套题,只做选择题,做了多少套我已经数不清了,需要积累的生字成语什么的一定要牢记下来!高考时我的选择题一道也没错,即使错我也顶多允许自己错一道!

语文另一极其重要并且拉分的环节就是作文,我不知道各位准备高考是怎么写作文,看到题目,构思,立意,然后开

始编吧,应该绝大数人都是这样的,但从今天起打消这个想法,高考作文一定是事先写好大部分的!有一点你们应该知道,高

考作文,出题立意一定是积极向上的! 有人说这是废话,没错确实是废话,但大家可以想一想你们以前遇到的作文题,立意逃不出那几个范围。我高考之前总结了几个范围,刻苦拼搏,爱心,保护环境,面对挫折,团结合作,热爱祖国,把握机遇......应该不到10个吧,结果我们高考考的是道尔顿根据

袜子的颜色不一样发现了色盲症,可以归结到把握机遇吧。

你们从现在开始总结一下积极向上的立意,然后每个立意写一个400至500字的段落,这个段落写的越精彩越好,越

华丽越好,写完找老师帮你们修改,之后把它们背下来(没要

求一字不差背下来,大概背下来就可以),考试时看到题目立

刻确定立意,然后写开头,开头的作用就是引到你背的段落

上来,然后把背的段落抄上去,再结尾OK!这样你就能在作文

上比别人省出20分钟,而且这样经过千锤百炼的作文分数会

很低吗?从现在就开始准备,不要怕麻烦,我做这些时只剩下一个月了,你们还有五个月那!半个月准备一篇段落都来得及吧。

另外你们要知道的是写高考作文绝不是让你们写多优秀的作品,而是要你们尽一切办法把批卷老师唬住,吸引住她的

目光,千万别写太深刻的东西,老师没时间给你认真看!韩寒

老师的一些话我十分认可,他说过好几次高考作文的弱智,朱自清来写高考作文肯定得不了多少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立

意深刻吧,但那是后人反复的分析推敲才得出的,你让批卷老师看一遍就能看懂并且给高分,不现实!所以说,你们要写的

不是好文章,而是能得高分的文章,不要企图让批卷老师来

分析你的文章。

另外,教大家一个小技巧,怎样写作文开头能吸引住老师的眼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招吧,以后你们可以试试把立

意写的华丽点,比如说把握机遇的立意,肯定有很多人写的是要善于把握机遇,只有做好准备的人才能把握好机遇,机遇只降临在有把握的人身上等等...... 我当时写的是“机遇之花,只在有准备的土壤中开放。”不见的写得多好,但肯定比以上几种更能吸引住老师的目光。

高考数学:

估计问一下高考哪科最让人头疼,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数学吧,关于数学,你们的老师一定让你们好好做填空选择吧,

因为这部分占得分值太大!我们考试是150分的试卷,填空选

择占了80分。老师说的一点没错,填空选择确实太重要了,

但也希望大家不要强求,因为填空选择打满分很困难的,错

一个两个也说得过去,从现在起填空选择每次都认真做就可以了,用不着花费大量的时间像语文那样大量练。

我要强调的是大题,数学的大题的分值是非常大的,而且大多数人答数学卷子是答不完的吧,前面的大题很简单但后

面的大题是很有难度的。我要说的有两点,第一点,我不知大家有没有和批卷老师交流过,高考的批卷老师是怎样批数学题给分的?肯定有人说了,那还用问,肯定按步骤给分了!高考

题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步骤分的!

举个例子,一道解答题,做到一半了,遇到一个三角形,一条边是三,另一条边是五,你需要求出另一条边是四,得

出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就能做下去了,而根据图形或者根据以往做题经验那条边肯定是得四但你不会求,或者说你考试时思维卡住了求不出来了,做不下去了,这时你们怎么办?空着,放弃,做下一题做完再接着想?如果还想不起来怎么办?最正确的选择,大胆的写上:又因为那条边等于四,所以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接下来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老师会发现吗?很有可能不会,那你就满分了,即使发现了,他也绝对不

敢把你接下来的的步骤分全扣掉!同样,证明题,做到一半了,卡在一个结论上,这个结论证不出来,下面没法做!怎么办?大胆的把这个结论直接写上,继续做!老师会发现吗?不一定,即使运气不好被发现了,批卷老师敢把你后面的步骤分全扣掉吗?

关于数学,还要强调第二点,那就是给老师的印象,不知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何同样满分12分的一道题实在不会了,只做了一半,有的人只得4分,有的人得6分,有的

人得8分,甚至有的人会得10分?12分满分的题你能应该得

12分他不敢给你打2分,你应该得 2分他也不敢给你打12分,但你应该得6分老师可以给你8分也可以给你4分,没人会追究!告诉大家一句话:做一半的题,尽一切可能让批卷老师感

觉你是没时间做了,而不是你做到这里不会做了!这点我没办法教你们具体方法,只有你们自己去慢慢体会,我在前面说过锻炼解题思路,做题时思路越清晰越好,即使同样做了一半,思路清晰的人在这方面占了极大的便宜!好好去体会一下,考

试前20多天的时候我曾花费了很大精力研究这方面,而你们

还有五个月的时间!

此外告诉大家一个小常识,高考题中,数学的选择题选项出现的次数是有严格要求的!我们考试是15道选择题,那ABCD每个选项都必须是三个或是四个!(我只知道数学,别的

我不知道,你们可以研究一下)平时考试没这要求,但高考一

定是这样!假如说你做完选择题,发现有三道题不会做或是叫不准,回过头查一下选项,发现剩下的12道题只有1道题选D,那么恭喜你,不到5秒钟的时间,你捡回了至少两道选择

题!

高考理综:

至于理综,我所说过的高考有很强的规律性,理综方面体现的最明显!尤其是物理和化学,规律性极强,好好研究高考题,一定会得到质的飞跃,没什么好说的!但生物不好说,因

为生物知识点太多,太碎,尽一切可能好好背知识点吧,生物把知识点背好了,想打低分都难!此外物理的大题与数学不同,物理的大题步骤分很多,结果反而占不了多少分,不会做的题写公式都能得不少分,至于怎样多抓采分点,你们的老师会花费大量时间反复给你们讲的,认真听就可以了,但答物理大

题时,可千万别用我教你们的唬数学批卷老师的方法,物理大题因为步骤与公式占分比重太大,老师会看你步骤的!千万注意!

高考英语:

最后一科都是考英语吧,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英语考题中哪道题高中三年老师讲得最多?没有悬念,是单项选择吧,而单项选择在英语考试中占得比例又是多少那?你们心里肯定

是最清楚的!所以说,千万别把精力浪费在单选上面太多!好好的背一背单词!此外有句话不知你们听没听过“得阅读完形者得天下”这句话,这句话自从我国有了英语教学开始一直流传到现在,没有人会质疑这句话,阅读与完型在英语考试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我高考单选错了七个,阅读错了1个,完型错

2个,而我的同学单选错3个,阅读错3个,完型错4个,差

距不就这样被拉开了吗!

此外英语也有个常识,完形填空20个选项,ABCD一定都

是5个!你们可以自己翻一番往年高考题,真的。完形填空做到最后有一两个不会的可以查一下选项个数(我就是最后有两

个不会的,一查发现A5个B4个C5个D4个,结果两道题我一个选B另一选D,结果两道题蒙串了,错了两个)

顺便告诉大家一个习惯,用多余的时间多背一些单词多好。我的建议是准备一个小本子,可以装在口袋里随身携带的,

上面记什么那?不管哪科,遇到完全不会的东西不要往上面记,专门记那些似懂非懂或者掌握不好的的东西,比如说似曾相识,但记不清的英语单词,生物知识点,语文生字等,然后随身

携带,一有空就看一眼,等一本记满了整理一下,已经彻底掌握的就不要了,把还没掌握还得整理下来,抄到新的小本子上,这样,保证自己只有一本笔记,而且随时都可以看。

这是我总结的一点经验与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送高三的兄弟姐妹们句话:学知识要听老师话,老师掌握的永远比我们深!考试信老师不如信自己,因为老师永远不如学生了解考试!

2019年高考数学试题带答案

2019年高考数学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二面角l αβ--的大小为60°,b 和c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b c αβ⊥⊥,则b 与 c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A .120° B .90° C .60° D .30° 2.设集合(){} 2log 10M x x =-<,集合{ } 2N x x =≥-,则M N ?=( ) A .{} 22x x -≤< B .{} 2x x ≥- C .{}2x x < D .{} 12x x ≤< 3.如图所示的组合体,其结构特征是( ) A .由两个圆锥组合成的 B .由两个圆柱组合成的 C .由一个棱锥和一个棱柱组合成的 D .由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组合成的 4.在“一带一路”知识测验后,甲、乙、丙三人对成绩进行预测. 甲:我的成绩比乙高. 乙:丙的成绩比我和甲的都高. 丙:我的成绩比乙高. 成绩公布后,三人成绩互不相同且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那么三人按成绩由高到低的次序为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乙、甲 D .甲、丙、乙 5.已知P 为双曲线22 22:1(0,0)x y C a b a b -=>>上一点,12F F , 为双曲线C 的左、右焦点,若112PF F F =,且直线2PF 与以C 的实轴为直径的圆相切,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43y x =± B .34 y x =? C .3 5 y x =± D .53 y x =± 6.在△ABC 中,a =5,b =3,则sin A :sin B 的值是( ) A . 53 B . 35 C . 37 D . 57 7.圆C 1:x 2+y 2=4与圆C 2:x 2+y 2﹣4x +4y ﹣12=0的公共弦的长为( ) A 2B 3 C .22 D .328.若干年前,某教师刚退休的月退休金为6000元,月退休金各种用途占比统计图如下面的条形图.该教师退休后加强了体育锻炼,目前月退休金的各种用途占比统计图如下面的折线图.已知目前的月就医费比刚退休时少100元,则目前该教师的月退休金为( ).

2019年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是近年来语文试题中最为稳固的一部分。这种稳固体现在如下两点:一是选文都是人物传记,且均出自“二十五史”,尤其集中在“史”“书”上,如《后汉书》《晋书》《宋史》《明史》;二是题型稳固,近三年来,文言文阅读三个客观题一个主观题的框架没变,而且考查点也没有变化,分别是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概括分析和文言文翻译;分值稳定在19分。文言文复习,难在对文言文整体文意的理解及重要语句的翻译。文言文阅读重在知识点的逐一落实。 给文言文断句,是最直接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式。断句不当,意味着没有读懂文意,不知道文章说了些什么,或理解偏颇错误。因此,读懂文章、把握大意是断句的前提。文言文与现代文一样,某类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是相对固定的,可以根据词语的词性以及组合情况断句;最为明显的是文言虚词,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作用和表达的语气作为断句的标志。值得提醒的是,高考给定的断句题,一定有疑难处,且在易混处设误,断句时要注意瞻前顾后,语意断句和标志断句相结合。 一、比较选项异同,存“同”求“异” 全国卷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言文断句,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而从四个选项的设置看,并不是每一个选项的断句点都与其他选项不同,而是大部分相同,只在某一两个关键处不同。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比较选项的方法,初步确定断句的疑难点,然后集中精力攻克疑难点。 二、通晓文意,借助标志 第一步:通读文段,力求把握大意 给文言文断句,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断,看完了画线部分,断句也结束了,然后对照所给选项,选出其中一个。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正确率不高。且不说高考题所选的断句文字有一定的迷惑性,单就内容说,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没有通读全文,细加揣摩,很可能正中命题人的圈套。因此通读是前提,深思是关键。 第二步:联系全文,先易后难断句 给一段文字断句,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了解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因此在读的时候,就要注意下面三点: ①随时标画出文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器物名、动植物名和时间名词,因为名词(或代词)做主语时前面要停顿,做宾语时后面要停顿。 ②随时标画动词和虚词。在语句中,动词是做谓语的,出现动词,就要注意其关涉和支配的成分,在其关涉和支配的成分之后,就意味着停顿;虚词一般被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 ③随时标注特殊结构,如介词结构后置句、固定短语和对偶顶针句。这类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往往固定,中间不能断开。

高考提分六个技巧

2019年高考提分六个技巧 提分宝典一:找漏洞、补漏洞 学生如何找自己学科上的漏洞呢?主要就是要在预习时找漏洞。上课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注意力才会集中,听课效率才会高。除了预习,做题也是一种很好的找漏洞的方式。提分宝典二:多做题不等于提高分数,只有多补漏洞,才能提高分数 题目千千万,我们是做不完的。做题的是为了掌握、巩固知识点,如果已经掌握了,就没有必要再做了。学生应该把时间放在补漏洞上,预习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提分宝典三:不要轻易放过一道错题 对于学生错误的习题,教师会讲评一遍,学生更正一遍之后就了事,但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从哪里倒下就在哪里爬起来,“错题是个宝,天天少不了,每天都在找,积累为大考。”这就要求学生反思三点,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二、产生错误的根本是什么?三、如何做才能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每道错题都利用好的,还怕成绩不能提高吗? 提分宝典四:落实的关键是检测和重复 落实就是硬道理。看自己补漏洞的效果如何最好的方式就是检测,多次检测没有问题了,那么这个漏洞就不上了。补漏洞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需要一定的重复。 提分宝典五:既要“亡羊补牢”,更要“未雨绸缪”

考试后,教师逐题分析错题、失分原因--找漏洞;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想办法;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训练--补漏洞。有时“亡羊补牢”已经晚了,我们更应该“未雨绸缪”。每天把学习上的问题记录下来并解决落实好。考前的模拟测试,也是一个好办法。 提分宝典六:百宝箱其实是一本备忘录,现在麻烦是为了将来不麻烦 百宝箱是个新鲜玩意,其实就是一本备忘录。百宝箱的主要用途是记录问题,包括作业或试卷中不会做的题目、做错的题目,重要的句子、公式、定理等知识点。它还可以当做笔记本,写个人的心得体会、人生感悟,记录一些灵感和想法。提高学生成绩的秘诀关键在于坚持,坚持就能创造奇迹。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

(完整word版)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全国一卷Word版和PDF版。

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一卷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M={x |-4<x <2},N={x | -x -6<0},则M∩U = A{x |-4<x <3} B{x |-4<x <-2} C{x |-2<x <2} D{x |2<x <3} 2.设复数z 满足|z -i|=1,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 ,y),则 A B C D 3.已知a =2.0log 2,b =2.02,c =3 .02 .0,则 A.a <b <c B.a <c <b C.c <a <b D.b <c <a 4.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到足底的长度之比是 ??? ? ??≈称之为黄金分割.618.021 -521-5,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 2 1 -5 。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105cm,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cm,则其身高可能是 A.165 cm B.175 cm C.185 cm D.190 cm 5.函数()][ππ,的-cos sin 2 x x x x x f ++= 图像大致为 A B C D 6.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和阴爻“- -”,右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 A. 165 B.3211 C.3221 D.16 11 7.已知非零向量,满足 ,且 ,则与的夹角为 A. 6π B.3π C.32π D.6 5π

2019高考数学复习专题:集合(含解析)

一、考情分析 集合是高考数学必考内容,一般作为容易题.给定集合来判定集合间的关系、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是考查的主要形式,常与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不等式(方程)的解集相结合,在知识交汇处命题,以选择题为主,多出现在试卷的前3题中. 二、经验分享 (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要搞清楚集合中代表元素的含义,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明白集合的类型,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类型的集合;如下面几个集合请注意其区别: ①{}220x x x -=;②{}22x y x x =-;③{}22y y x x =-;④(){} 2,2x y y x x =-. (2)二元方程的解集可以用点集形式表示,如二元方程2xy =的整数解集可表示为()()()(){}1,2,2,1,1,2,2,1----. (3)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常常容易忽略,求解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常用于解决集合问题. (4)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在涉及集合关系时,必须优先考虑空集的情况,否则会造成漏解.(2)已知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条件转化为元素或区间端点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所满足的关系. (5)一般来讲,集合中的元素若是离散的,则用Venn 图表示;集合中的元素若是连续的实数,则用数轴表示,此时要注意端点的情况. (6)解决以集合为背景的新定义问题,要抓住两点:①紧扣新定义.首先分析新定义的特点,把新定义所叙述的问题的本质弄清楚,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之中,这是破解新定义型集合问题难点的关键所在;②用好集合的性质.解题时要善于从试题中发现可以使用集合性质的一些因素,在关键之处用好集合的运算与性质. 三、知识拓展 1.若有限集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的个数为2n -1. 2.A ?B ?A ∩B =A ?A ∪B =B ()()U U A B A B U ?=??=痧 . 3.奇数集:{}{}{} 21,21,4 1.x x n n x x n n x x n n =+∈==-∈==±∈Z Z Z . 4. 数集运算的封闭性,高考多次考查,基础知识如下:若从某个非空数集中任选两个元素(同一元素可重复选出),选出的这两个元素通过某种(或几种)运算后的得数仍是该数集中的元素,那么,就说该集合对于这种(或几种)运算是封闭的.自然数集N 对加法运算是封闭的;整数集Z 对加、减、乘法运算是封闭的.有理数集、复数

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三卷

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 全国三卷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全国三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0,1,2A =-,{} 2|1B x x =≤,则A B =() A. {1,0,1}- B.{0,1} C.{1,1}- D. {0,1,2} 2.若(1)2z i i +=,则z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3.《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00名学生,其中阅读过《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共有90位,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80位,阅读过《西游记》且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该校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为() A. 0.5 B. 0.6 C. 0.7 D. 0.8 4.24(12)(1)x x ++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 A. 12 B. 16 C. 20 D. 24 5.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4项和为15,且a 5=3a 3+4a 1,则a 3=() A. 16 B. 8 C. 4 D. 2 6.已知曲线ln x y ae x x =+在(1,)ae 处的切线方程为y =2x +b ,则() A.,1a e b ==- B.,1a e b == C.1,1a e b -== D.1,1a e b -==- 7.函数3 222 x x x y -=+在[6,6]-的图像大致为() A. B. C. D.

(完整)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圆锥曲线(一).doc

2019-2020 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圆锥曲线(一) x 2 y2 2 的直线与 12 1.设 F , F为椭圆的左、右焦点,动点P 的坐标为 ( -1,m),过点 F 4 3 椭圆交于 A, B 两点 . (1)求 F1,F 2的坐标; (2)若直线 PA, PF 2, PB 的斜率之和为 0,求 m 的所有 整数值 . x2 2 2.已知椭圆y 1,P是椭圆的上顶点.过P作斜率为 4 k(k≠0)的直线l 交椭圆于另一点A,设点 A 关于原点的 对称点为 B. (1)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 (2)设线段 PB 的中垂线与 y 轴交于点 N,若点 N 在椭圆内 部,求斜率 k 的取值范围 . 2 2 5 x y = 1 a > b > 0 ) 的离心率为,定点 M ( 2,0 ) ,椭圆短轴的端点是 3.已知椭圆 C : 2 + 2 a b ( 3 B1, B2,且MB1 MB 2.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过点M且斜率不为0 的直线交椭圆C于 A, B 两点,试问 x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P ,使 PM 平分∠APB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x2 y2 4.已知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 1 ,点 E(0,1) . 16 12 (1 )经过点 E 且倾斜角为3π 的直线 l 与椭圆 C 交于A、B两点,求 | AB | .4 (2 )问是否存在直线p 与椭圆交于两点M 、 N 且 | ME | | NE | ,若存在,求出直线p 斜率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椭圆 C1与 C2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分别在x 轴与y轴上,它们有相同的离心率e= 2 ,并 2 且 C2的短轴为 C1的长轴, C1与 C2的四个焦点构成的四边形面积是2 2 . (1)求椭圆 C1与 C2的方程; (2) 设P是椭圆 C2上非顶点的动点,P 与椭圆C1长轴两个顶点 A , B 的连线 PA , PB 分别与椭圆 C1交于E,F点 . (i)求证:直线 PA , PB 斜率之积为常数; (ii) 直线AF与直线BE的斜率之积是否为常数?若是,求出该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提分宝典真的能提分吗

提分宝典真的能提分吗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提分宝典》真的能提分吗 作为深受家长和考生青睐的全国知名高考教辅资料《提分宝典》,在又一年的高考来临之际,不可避免地又遇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注,有成功提升分数的上一届考生的赞叹和感谢,但也有各种怀疑和争议。这些信息使得家长和考生对《提分宝典》的信心受到了影响,使正在使用或即将使用《提分宝典》的考生心中有了丝丝疑虑,《提分宝典》真的能提分吗 毋庸置疑,答案是能! 《提分宝典》为什么能提分呢概括来说,有三点: 第一,《提分宝典》的产品理念适合高考备考; 第二,《提分宝典》的试卷形式和讲解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查缺补漏; 第三,《提分宝典》综合提分系统让学生无后顾之忧。 《提分宝典》的产品理念是“减负提分”,要想“提分”,就必须使学生提升对现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无疑对《提分宝典》提出了一个严苛的要求。 以政治科为例,针对这一要求,政治科多位名校一线老师及教研员经过多次讨论、研磨,终于编写出了六套全考点普查卷,试卷中的每一道题都是一个知识点的典型题、母题,在配套的光盘讲解中,不仅讲解了每一道题的相关知识,还将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贯彻其中,使学生能够通过一道题既掌握知识,又学会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解题能力。 这里必须说一下政治科试题的一个亮点——素材。《提分宝典》内的每一套政治试卷的素材,均选自当年高考规定时间内的热点素材,选自有正确价值观引导作用的素材,使学生能够通过一系列试题的练习,收获对时政素材的掌握和理解,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成果。

除去试卷和光盘,《提分宝典》综合提分系统还有一系列的后期服务,如每天一道热门题、考前猜题卷、免费草原夏令营、名师答疑博客等等,每一项服务都是一线老师和教研员精心给学生准备的礼物。以政治学科为例,每天一道热门题让学生跟着时政学习知识;考前猜题卷是送给考生的最精美的一份礼物,让学生提前进行高考的实战演练;名师答疑博客可以帮助学生随时答疑解难。 总之,通过《提分宝典》综合提分系统,能帮助考生走向成绩的顶峰,走向心仪的大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提分宝典》真的能提分,但考生必须正确、认真地使用《提分宝典》,筑好每一个台阶,才能一步一升。

2019年数学高考试题(附答案)

2019年数学高考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班上午有五节课,分別安排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各一节课.要求语文与化学相邻,数学与物理不相邻,且数学课不排第一节,则不同排课法的种数是 A .24 B .16 C .8 D .12 2.函数ln || ()x x f x e = 的大致图象是( ) A . B . C . D . 3.已知回归直线方程中斜率的估计值为1.23,样本点的中心()4,5,则回归直线方程为( ) A . 1.2308?.0y x =+ B .0.0813?.2y x =+ C . 1.234?y x =+ D . 1.235?y x =+ 4.已知532()231f x x x x x =++++,应用秦九韶算法计算3x =时的值时,3v 的值为( ) A .27 B .11 C .109 D .36 5.设集合M={1,2,4,6,8},N={1,2,3,5,6,7},则M ?N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2 B .3 C .5 D .7 6.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先由甲心中想一个数字,记为a ,再由乙猜甲刚才所想的数字,把乙猜的数字记为b ,其中a ,b ∈{1,2,3,4,5,6},若|a-b|≤1,就称甲乙“心有灵犀”.现任意找两人玩这个游戏,则他们“心有灵犀”的概率为( ) A . 19 B . 29 C . 49 D . 718 7.若,αβ是一组基底,向量γ=x α+y β (x,y ∈R),则称(x,y)为向量γ在基底α,β下的坐标,现已知向量α在基底p =(1,-1), q =(2,1)下的坐标为(-2,2),则α在另一组基底m =(-1,1), n =(1,2)下的坐标为( ) A .(2,0) B .(0,-2) C .(-2,0) D .(0,2) 8.圆C 1:x 2+y 2=4与圆C 2:x 2+y 2﹣4x +4y ﹣12=0的公共弦的长为( )

2019年全国一卷高考数学试题分析

2019年高考数学试题整体分析 1.试题突出特色: “突出数学学科特色,着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维方法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9年高考数学卷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试题突出 学科素养导向,注重能力考查,全面覆盖基础知识,增强综合性、应用性,以反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实情境为载体,贴近生活,联系社会 实际,在数学教育、评价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试题考查目标: (1)素养导向,落实五育方针 2019年高考数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在学科考查中体现五育要求,整份试卷 站在落实“五育”方针的高度进行整体设计。理科Ⅰ卷第4题以著名的雕塑 “断臂维纳斯”为例,探讨人体黄金分割之美,将美育教育融入数学教育。文 科Ⅰ 卷第17题以商场服务质量管理为背景设计,体现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倡 导高质量的劳动成果。理科Ⅰ卷第(15)题引入了非常普及的篮球运动,以其 中普遍存在的比赛结果的预估和比赛场次的安排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应用数学 方法分析、解决体育问题。这些试题在考查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加 强体育锻炼,体现了对学生的体育教育。(2)突出重点,灵活考查数学本质2019年高考数学试题,突出学科素养导向,将理性思维作为重点目标,将基 础性和创新性作为重点要求,以数学基础知识为载体,重点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和 逻辑推理能力。固本强基,夯实发展基础。理科(4)题源于北师大版必修五67页;理科(22)题源于北师大版4-4第53页;理科(16)和华师大附中五月押题卷(14)几乎一模一样。理科(21)题可视为2011清华大学七校联考自主招生考试 题的第15题改编。题稳中有变,助力破解应试教育。主观题在各部分内容的布局 和考查难度上进行动态设计,打破了过去压轴题的惯例。这些改革释放了一个明显 的信号:对重点内容的考查,在整体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的前提下,在各部分内容的布局和考查难度上都可以进行调整和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有 助于考查考生灵活应变的能力和主动调整适应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学习掌握重 点知识和重点内容,同时有助于破解僵化的应试教育。 (3)情境真实,综合考查应用能力数学试题注重考查数学应用素养,体现综合性 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试卷设置的情境真实、贴近生活,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数学原理和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 理科Ⅰ卷第(6)题以我国古代典籍《周易》中描述事物变化的“卦”为背景设置 了排列组合试题,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科第(21)题情境结合社会现实,贴近生活,反映了数学应用的广阔领域,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在中学数 学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提升数学素养,对中 学的素质教育有很好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最新2019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训练:“文言文断句题”专项练 Word版含解析

“文言文断句题”专项练 (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 一、对点强化练(30分) 1.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余尝为诸子弟言士生于世可以百为唯不可 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余曰难言也视其 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士之处世,或出或处,或刚或柔,未易以一节尽其蕴,然率以是观之。 (选自黄庭坚《书嵇叔夜诗与侄榎》) 解析: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然后找名词、动词,看标志,注意句式、叠词的运用等。解答本题时应注意“言”“也”“曰”“此……也”等标志词。 参考答案:余尝为诸子弟言/士生于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余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 参考译文: 我曾经对众子弟说:“读书人生于世,什么都可以做,只是不能流于庸俗,庸俗就不可救药了。”有人问不俗的情状是什么样的。我回答说:“很难说。看他平时与俗人没什么不同,在生死关头却不改变自己的志向,这种人就称得上是不俗之人。读书人处世,或出世或入世,或刚强或柔弱,按常规不容易看出他的底蕴,但大致可用这个方法观察他。” 2.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 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 至于成功。 (节选自苏轼《晁错论》) 解析:断句题需要读懂文段内容,断句时重点做到一看标志词,二看结构。如本题可根据“盖”“惟”“而”“是以”等标志词断句。 参考答案: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参考译文: 古代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但要有超出普通世人的才华,也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过去大禹治水,打通龙门,疏通大河,来使河流流进大海。当他的功业尚未成功的时候,也有溃堤、渗漏等等可怕的灾祸,只有能够预先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来了就可以不畏惧,而且能够慢慢地为这件事情谋划,因此能够得到最终的成功。

2019全国II卷理科数学高考真题-精华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本试卷共5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 ={x |x 2–5x +6>0},B ={x |x –1<0},则A ∩B = A .(–∞,1) B .(–2,1) C .(–3,–1) D .(3,+∞) 2.设z =–3+2i ,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已知AB u u u r =(2,3),AC u u u r =(3,t ),||BC u u u r =1,则AB BC ?u u u r u u u r = A .–3 B .–2 C .2 D .3 4.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又一重大成就,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地面与探测器的通讯联系.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射了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鹊桥沿着围绕地月拉格朗日2L 点的轨道运行.2L 点是平衡点,位于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设地球质量为M 1,月球质量为M 2,地月距离为R ,2L 点到月球的距离为r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r 满足方程: 121223 ()()M M M R r R r r R +=++.设r R α=,由于α的值很小,因此在近似计算中

2019高考数学大题必考题型及解题技巧分析

快戳!数学6大必考题型全总结!掌握好轻松考到140+! 高考数学大题必考题型及解题技巧分析 1 排列组合篇 1. 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 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 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4. 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5. 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6. 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7. 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8. 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2 立体几何篇 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选择、填空题3道,解答题1道),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选择填空题考核立体几何中的计算型问题,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

体几何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当然,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知识整合 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习文言文断句的常用方法 二、教学课时: 4 课时 第 1 课时 (一)找虚词,定句读 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分析: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 处标点,可依 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0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 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E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总结:文言文中,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二)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例如:2006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 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分析: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 总结: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三)察对话,定句读 例如《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分析:这里总共三句话,能直接用“曰”断开的就有三处,其余的可根据名词标志断开。 总结: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四)依总分,定句读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卷八》) 分析: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总结: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第 2 课时 (五)据修辞,定句读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2018届高考化学提分宝典(1)全国卷选择题命题分析(Word版_含答案)

【命题分析】由下表统计可以看出,高考化学7个选择题的命制是非常规律的。主要集中在物质的量、元素与化合物、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电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有机化合物(必修2)、化学实验基础这7个经典题型,题型、难度以及涉及的知识点都相对稳定,命题的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新信息量越来越大,加强对学科素养的考查,这为高考备考提供了准确的方向。选择题的常考点考查内容涵盖面宽,命题时知识易于变化,能体现学科内综合和学科方法中的化学核心知识。 年份题号 2017年2016年2015年 考查点考点归属考查点考点归属考查点考点归属 7 生活中的化 学物质 化学与 STSE 生活中的化 学 化学与 STSE 史料中的 物质及其 性质 元素及其化 合物 8 物质的分离 方法 化学实验 基础 阿伏加德罗 常数(N A)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 罗常数 (N A) 物质的量 9 常见有机物 的结构与性 质、同分异构 体 有机化合 物(必修2) 常见有机物 的结构与性 质、同分异构 体 有机化合 物(必修 2) 常见有机 物的结 构、化学 计算 物质的量 10 物质制备、基 本实验操作 化学实验 基础 基本实验操 作 化学实验 基础 基本实验 操作、物 质的性质 化学实验基 础 11 金属的腐蚀 与电化学防 护 电化学电解原理及 其应用 电化学新型化学 电源 电化学 12 位—构—性 关系的判断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 律 酸碱中和滴 定、电离与水 解 水溶液中 的离子平 衡 位—构— 性关系的 判断 物质结构元 素周期律

13 弱电解质的 电离与盐类 的水解、离子 浓度大小比 较 水溶液中 的离子平 衡 位—构—性 关系的判断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 律 弱电解质 的电离 水溶液中的 离子平衡 【题型分析】 题型一化学与STSE 【解读】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科学、科技、社会,环境等STSE知识能充分体现化学特色,试题的命题向深入化、真实情境、最新科技成果等方向发展,充分体现学以致用,淡化死记硬背。此类题目知识涉及面广,难度不大,复习时注意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材料问题、社会生活问题、传统文化等与基本知识的结合,习惯从化学视角去思考问题。 例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例题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选项目的古代文献说明 A 使用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 不可测”——《天工开物》 KNO3能自燃 B 鉴别 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强烧之,紫青烟起, 云是硝石也”——《本草经集注》 利用焰色反 应 C 提纯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 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 溶解,蒸发结 晶

2019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全国卷II)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 II 卷)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 1. 设集合{} 065|2 >+-=x x x A ,{}01|<-=x x B ,则=?B A ( ) A. )1,(-∞ B. )1,2(- C. )1,3(-- D. ),3(+∞ 答案: A 解答: {2|<=x x A 或}3>x ,{}1|<=x x B ,∴)(1,∞-=?B A . 2. 设i z 23+-=,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 C 解析: i 23z --=,对应的点坐标为) ,(2-3-,故选C. 3.已知(2,3)AB =,(3,)AC t = ,||1BC = ,则AB BC ?=( ) A.3- B.2- C.2 D.3 答案: C 解答: ∵(1,3)BC AC AB t =-=-, ∴2||11BC ==,解得3t =,(1,0)BC =,

∴2AB BC ?=. 4.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又一重大成就。实现月球背面软着路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地面与探测器的通讯联系。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射了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鹊桥沿着围绕地球月拉格朗日点的轨道运行,点是平衡点,位于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设地球的质量为 ,月球质量为 , 地月距离为R ,2L 点到月球的距离为r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r 满足方程 121223()()M M M R r R r r R +=++。设= r R α。由于α的值很小,因此在近似计算中345 32 3+331ααααα+≈+() ,则r 的近似值为( ) A B C D 答案: D 解答: 121121 2232222()(1)()(1)M M M M M M R r R r r R R r R αα+=+?+=+++ 所以有23211222 22 1 33[(1)](1)(1)M M M r R R αααααα++=+-=?++ 化简可得22333 122122 1333(1)3M r M M M R M αααααα++=?=??=+ ,可得r =。 5. 演讲比赛共有9位评委分别给出某位选手的原始评分,评定该选手的成绩时,从9个原始 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得到7个有效评分。7个有效评分与9个原始评分相比,不变的数字特征是( ) A . 中位数

2019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集合

2019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集合部分(共12道试题) 试题编号2019001 (2019北京文1)(共20题的第1题 8道选择题第1题 150分占5分) 已知集合{}12A x x =-<<,{}1B x x =>,则A B =U ( ) A.()1,1- B.()1,2 C.()1,-+∞ D.()1,+∞ 答案:C 解:因为{}12A x x =-<<,{}1B x x =>,所以{}1A B x x =>-U , 故选C 。 试题编号2019002 (2019全国卷Ⅱ文1)(共23题的第1题 12道选择题第1题 150分占5分) 已知集合{}=1A x x >-,{}2B x x =<,则A B =I ( ) A.()1,-+∞ B.(),2-∞ C.()1,2- D.? 答案:C 解:{}{}{}=1212A B x x x x x x >-<=-<

2020年 名师讲解 高考数学 提分宝典 必做题之算法

第4讲算法 1.(2016·北京卷改编)执行如图所示的流程图,输出的S值为________. 解析k=0,S=0,满足k≤2;S=0,k=1,满足k≤2; S=1,k=2,满足k≤2; S=1+23=9,k=3,不满足k≤2,输出S=9. 答案9 2.(2017·南京、盐城模拟)运行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其结果为________.S←1 For I From 1 To 7 step 2 S←S+I End For Print S 解析该伪代码输出的S=1+1+3+5+7=17. 答案17 3.(2017·徐州测试)阅读如图所示的流程图,若输入的n是30,则输出的变量S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该流程图运行15次,故输出的S=30+28+…+4+2= 15×(30+2) 2=

15×16=240. 答案240 4.(2016·天津卷改编)阅读如图所示的流程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S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初始值S=4,n=1, 循环第一次:S=8,n=2; 循环第二次:S=2,n=3; 循环第三次:S=4,n=4,满足n>3,输出S=4. 答案 4 5.(2017·苏北四市调研)运行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则输出的S为________.S←1 I←1 While I<5 S←S+2 I←I+1 End While Print S 解析第一次运行,S=3,I=2;第二次运行,S=5,I=3;第三次运行,S =7,I=4;第四次运行,S=9,I=5,结束循环,故输出的S为9. 答案9 6.(2017·南京调研)执行如图所示的流程图,若a=7,则输出的S=________.

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点是抛物线的焦点,点,分别在抛物线和圆 的实 线部分上运动,且 总是平行于轴,则 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2.定义运算()() a a b a b b a b ≤?⊕=? >?,则函数()12x f x =⊕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3.某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某同学获得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 x 1.99 3 4 5.1 6.12 y 1.5 4.04 7.5 12 18.01 对于表中数据,现给出以下拟合曲线,其中拟合程度最好的是( ) A .22y x =- B .1()2 x y = C .2y log x = D .() 2 112 y x = - 4.设5sin 7a π=,2cos 7b π=,2tan 7 c π=,则( ) A .a b c << B .a c b << C .b c a << D .b a c << 5.若满足 sin cos cos A B C a b c ==,则ABC ?为( ) A .等边三角形 B .有一个内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有一个内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 6.一个频率分布表(样本容量为30)不小心被损坏了一部分,只记得样本中数据在 [)2060,上的频率为0.8,则估计样本在[)40,50、[)50,60内的数据个数共有( ) A .14 B .15 C .16 D .17 7.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2B A =,1a =,3b = ,则 c =( ) A .23 B .2 C .2 D .1 8.在“近似替代”中,函数()f x 在区间1[,]i i x x +上的近似值( ) A .只能是左端点的函数值()i f x B .只能是右端点的函数值1()i f x + C .可以是该区间内的任一函数值()(i i f ξξ∈1[,]i i x x +) D .以上答案均正确 9.函数y =2x sin2x 的图象可能是 A . B . C . D . 10.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 ) A . B .1 C .10 D .12 11.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2AB =,设P ,Q 满足AP AB λ=, ()()1AQ AC λλ=-∈R ,若3 2 BQ CP ?=-,则λ=( ) A . 12 B . 12 2 ± C . 110 2 ± D . 32 2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