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形势与政策》论文
做好宣传教育,成就中国梦
——宣传教育,让中国梦更好的腾飞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3-2 宋凌浩1301040924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持,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关键词】中国梦宣传教育
【正文】中国梦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追求,更承载着我们对未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与憧憬。如何通过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深刻领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中国梦,以扎实的努力实现中国梦,把思想和力量凝聚到党的十八大所制定的宏伟蓝图上来,是当前重要任务。
一、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传承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精华瑰宝、总结近代以来170多年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和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探索和曲折历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
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通过宣传教育,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汇聚起追梦圆梦的正能量,引导人们通过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使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早日梦想成真。
二、实现中国梦要发挥理论队伍的优势,推动对中国梦的研究阐释和大众化。研究是宣传普及的基础,它为后者提供必需的思想资源和材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事业,有赖于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让中国梦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普及于大众,扎根于大众心中,实现入脑入心并外化为行动。要发挥理论队伍的优势,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善于用大众喜爱的语言和形式宣传教育群众,用科学的理论引领社会思潮,用鲜明的主张和实实在在的行动凝聚社会力量,注重寓思想性、知识性于实践性之中,推动中国梦的大众化。让中国梦真正成为“民族的梦”和“每个中国人的梦”。
三、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要突出管好用好互联网。任何思想理论的广泛传播,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科技与文化从来都是如影随形、相互促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先进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因此,中国梦的宣传引导要在保持组织教育、文本宣传等传统方式的同时,充分发挥网络便捷性、形象性、互动性、兼容性的特点,创新技术传播载体,提供更多更好的“追梦”网络文化产品,加快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追梦”文化创新能力。推动中国梦的理论更好地深入民众、赢得网民、传播先进文化、倡导实干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为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飞遍祖国山山水水,飞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田。
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从个
人层面看,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滥用手中职权贪污受贿、奢靡腐败;另外一些人则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甚至不惜毒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还有一些人心目中只有“小我”而没有别人和“大我”,并由此生发出对他人和社会的不满。这些都是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应摒弃的行动方式。我们应经常反思:当我们抱怨雾霾天气的时候,我们为治理环境污染做了什么,或者至少我们不再增加环境污染?当我们谈论人际间缺乏爱心和责任感的时候,我们又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了什么样的物质与精神力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也凝聚中国力量最深厚的基础所在。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而每个人梦想成真离不开中国梦、民族梦的实现。只有国家切实做好宣传中国梦的教育工作,每个人真正的做好实现中国梦的准备,才会让中国梦更好的实现,做到真正的腾飞。
【参考文献】
[1]、“中国梦”的动力源 .新华网 .
[2]、“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N]。人民日报,2013-03-04(04).
[3]、冯克利.邓小平时代[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1.19、113-113.
[4]、“中国梦”的实现方略: 王淑芹.2013-04-23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