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经济工作中降低剪刀差的阐述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我国价格剪刀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林毅夫余淼杰内容提要:在Sah-Stiglitz/价格剪刀差的经济学0模型中,他们通过考虑政府目标函数的结构去研究工农价格剪刀差对经济的影响。
本文首先通过引入国际贸易和农产品配额拓展他们的模型以使其更适用于我国,然后再利用1949年到199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修正后的理论模型进行多种计量估算。
我们的结构式参数估算表明:在我国政府的目标函数中,农民的权重小于工人。
此外,农民福利的权重也小于资本积累的权重。
这些结论都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一致。
在这层意义上,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对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目标函数估算的研究空白。
关键词:贸易政治经济学价格剪刀差政府目标函数一、引言/价格剪刀差0的概念由前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Preobrazhensky)于1926年提出,它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如何从农业部门的农民那里赚取利润来补贴城市工业部门的工人;同时,通过实施价格剪刀差,政府可以加快资本积累速度。
尽管/价格剪刀差0这一概念由来已久,但在学术界上最早成功地把这一概念发展成严谨的理论模型的却是由萨和斯蒂格利茨(Sah-Stiglitz,1984)(以下称为S-S)来完成的。
他们通过分析政府的社会福利函数描述了对农民不利的贸易条件形式。
由于他们的模型简单且有很强的解释力,因而迅速成为随后的许多研究的模板。
例如,Carter(1986)把S-S模型由封闭经济扩展到开放经济,Blomqvist(1986)则研究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农产品征收间接税的情形。
本文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研究/价格剪刀差0是否有利于资本积累,而在于借助该理论框架来估算我国的政府目标函数。
一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重积累而轻消费,重工人而轻农民。
然而,这种观点仅仅是先验的:它并没有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或否认。
因而,本文旨在弥补这一研究空白,即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严格检验我国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
对现今农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思考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其可促进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且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安定以及实现社会公平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农村市场信息闭塞,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市场决定生产,农产品也离不开市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来调配,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农民种什么、养什么,不是政府所能确定的,也不是农民随心所欲的,而是由国内外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几乎是空白,导致农村市场信息严重闭塞,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加之一些地方在结构调整中,不研究市场规律,而是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造成各种农产品供大于求的“大战”,如苹果大战、蚕茧大战等,导致农业生产能力大起大落,给农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各级部门对农业的投入还有很大的随意性,影响了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投入不足,我国现有的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都还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这些工程大多已超期服役,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导致农业抗灾能力明显下降。
3、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双重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巨大差别,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割裂了劳动力的流动机制。
农业和工业产品价格巨大剪刀差的存在,导致农产品价格低廉,束缚了农业经济发展。
而农民通过剪刀差向国家提供的资金,又不能在城市形成应有的投入产出效益,也未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农业标准化建设不容乐观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水平很高,而当前我国许多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国内国际2个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1993.11.05•【文号】中发[1993]11号•【施行日期】1993.11.05•【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发[1993]11号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五日)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村总的形势是好的。
在经济体制转换和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中,农村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主要是农业特别是粮棉生产的比较效益降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大量耕地被占,农村资金外流,一些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减少,加剧了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
中央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切实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农业稳步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这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成九十年代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任务,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四大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坚持把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逐步调整社会资金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抓住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有利时机,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积极性的一些紧迫问题。
一、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
作者: 裴建国
出版物刊名: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8-101页
主题词: 工农业产品 “剪刀差” 农业经济 产品价格 工业产品 收购价格指数 比例关系 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 农业产值
摘要: 在经济学界,不少人认为阻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农业产品价格的比例不合理,存在着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即工业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价值、而农业产品的价格普遍低于价值。
他们主张要使我国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正常、迅速的发展,必须尽快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
剪刀差最简单解释1. 嘿,剪刀差最简单解释就是啊,就好比你去买东西,同样的钱以前能买好多,现在却买得少了很多,这中间的差距不就是剪刀差嘛!比如说,以前 100 块能买 10 斤苹果,现在只能买 5 斤了,这差距多大呀!2. 哎呀,剪刀差呀,就像是你努力工作涨了工资,结果发现生活水平没咋提高,这工资和生活质量之间的这种差异,就是剪刀差呀!比如说你工资从 5000 涨到 6000 了,但物价也涨了不少,感觉没多大变化,这就是典型的呀!3. 你知道吗,剪刀差其实很好理解啦,就像跑步比赛,你跑得很快,但别人跑得更快,那你们之间的距离就出来了,这就是剪刀差呀!比如农业产品价格涨得慢,工业产品价格涨得快,这中间的差距不就是嘛!4. 喂,剪刀差呀,不就是类似你本来有很多玩具,结果别人的玩具突然变得更多,你和人家的差距就大了嘛!像农产品和工业品,一个价格变化小,一个变化大,这不就是剪刀差在起作用嘛!5. 嘿呀,剪刀差简单说就是,你本来觉得自己挺不错的,结果和别人一比,差距就明显了,这就是呀!就好比农产品的利润一直不高,而其他行业利润增长快,这两者之间不就是剪刀差嘛!6. 哎呀呀,剪刀差不就是,你计划好了要做很多事,结果发现时间不够用,这计划和实际的差距嘛!像农业发展速度和工业发展速度,一对比,那剪刀差就出来了呀!7. 你想想看呀,剪刀差就是像你一直期待一件事,结果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那种落差呀!比如说农业投入和产出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就是剪刀差的体现呀!8. 喂喂,剪刀差呀,就好像你一直很努力学习,但成绩就是没别人好,这中间的差异呀!就像农产品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工业产品价格却波动大,这两者之间不就是有剪刀差嘛!9. 嘿,剪刀差就是你满心欢喜去做一件事,最后发现收获没那么多,这就是呀!比如农业的附加值和其他产业的附加值,一对比,那明显的剪刀差呀!10. 哎呀,剪刀差呀,就像你有个目标,可怎么也达不到,和目标的距离就是剪刀差嘛!像城乡发展的差距,不就是一种剪刀差的表现嘛!我的观点结论:剪刀差其实就是不同事物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差距现象,它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理解了它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经济社会现象。
建国后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分析
巴志鹏
【期刊名称】《临沂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27)002
【摘要】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中工业品长期高于其价值,农产品长期低于其价值的一种状况.建国后我国农民所承受的剪刀差隐性负担是很重的.我国通过剪刀差政策对农业剩余的过度抽取,在一定时期内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但由于剪刀差从根本上违背了价值规律,且幅度过大、时间过长,从而给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不良后果.剪刀差政策是建国后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主要政策支点之一.当工业化已经达到中后期阶段时,正确的政策取向应为尽快缩小剪刀差乃至取消剪刀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总页数】4页(P59-62)
【作者】巴志鹏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客观性及测算 [J], 王海涛;卢向宇
2.浅析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 [J], 杨洹
3.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 [J], 裴建国
4.我国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变动趋势的理论分析 [J], 黄建军
5.对吉林省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变化情况的分析 [J], 杨莉;林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剪刀差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兼与王忠海同志商榷
龚道广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问题》
【年(卷),期】1993(14)8
【摘要】剪刀差问题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参与议论的热门话题。
人们对剪刀差有各种不同的理解,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剪刀差进
行理论探索,在争鸣中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为决策者提出了许多好的政策建议。
毋庸置疑,剪刀差的理论研究是卓有成效的。
今年新春伊始,我们有幸从《农业经济
问题》第2期上读到王忠海同志的文章:《走出“
【总页数】3页(P38-40)
【关键词】价格体系;改革
【作者】龚道广
【作者单位】湖南省农经委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26.1
【相关文献】
1.关于旅游供应链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兼与路科同志商榷 [J], 李万立;燕浩鹏;李平
2.关于审计对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兼与谢荣同志商榷 [J], 陈文华
3.食品委托加工监督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兼与吴小龙等同志商榷 [J], 曲文
轩;李萍;于春明;高玉杰
4.谈教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兼与徐毅鹏同志商榷 [J], 张晓鹏
5.剪刀差仍是目前影响我国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兼评王忠海同志“走出‘剪刀差’的误区”一文 [J], 林祥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剪刀管理经济学马歇尔剪刀理论马歇尔剪刀马歇尔构造的西方经济学有两个基本概念,那就是“供给”和“需求”。
有人形象地说,一只鹦鹉只要学会了“供给”和“需求”两个词也就成了经济学家。
由此一些学者说,“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框架,是马歇尔发明的两个刀片的剪刀,我们姑且称之为“马歇尔剪刀”。
马歇尔剪刀理论马歇尔剪刀理论就是关于“供给”和“需求”的理论。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分析的创始者,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而不考虑市场与市场之间的影响。
他用上升的供给曲线和下降的需求曲线分析收入、成本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马歇尔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建立了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弹性的公式。
他分析了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发现在短时期内需求的上升会带动价格产量的小幅度增加,但更多的会导致价格的上升。
在长时期内,产量较容易扩张或收缩,企业可以进入或退出,这使得长期的供给曲线显得比较平坦。
因此,马歇尔得出结论,在短期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在长期里,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
人物简介马歇尔: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
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
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
马歇尔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
该书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该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
以马歇尔为核心而形成的新古典学派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
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而《经济学原理》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
关于农业经济工作中降低剪刀差的阐述
我们都知道剪刀差即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是工农业商品的不等价关系,这才是剪刀差的实质,斯大林说:“农民除向国家缴纳普通税即直接和间接税以外,还要缴纳一种超额税,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
”分析工农业产品内含的价格价值,研究价值和价格的量及关系,非常复杂,我们仅对近几年实际工作中降低剪刀差情况作如下阐述。
1.基层工农商品状况
头两年工农业商品价格剪刀差趋于扩大,由于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上涨,农民在价格上的收益减少,农产品虽然丰收了,品质好了,品种也多了,但农产品价格没有提高,生产者所付出的劳动价值没有提升,农业依然步履蹒跚。
相比二、三产业,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
随着人口不断增多,食物消耗必然不断增加,加之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小农生产者仍然占较大比例,截止到2011年,我国已经实现了粮食产量连续8年增长,但遗憾的是丰收却不等于增收,农产品都是成本倒挂,而工业品价格一直上涨,这个剪刀差一直存在,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值得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农业资源资本转化能降低剪刀差
传统的农业小生产仍然无法与大市场、现代农业科技和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有效对接,农业始终难以走出效益较低的洼地,能集中多元智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降低剪刀差的途径之一。
2.1农业总体投入不足,需要资金筹集
采取农业资源资本化和创新融资手段,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股票市场融资等,一般筹资额较大,成本较低,还可以通过增发、配股、合营、土地入股等实现资金筹集。
2.2提高农村资产资源利用率,激活资产资源流动
盘活涉农企业产业链,让农村资本资源有充分的作用空间,提高农村资产资源产权的收益,进而影响农业产业商品价值的提高。
如:土地承包、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村集体土地市场等,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直接进入市场,土地的市场价值完全进入农民的口袋,这对城乡统筹发展可以起到效果;再如我们的高速公路建设、通村公路铁路、通乡邮路、水利设施建设,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策划发展农村经济。
2.3盘活人力资源
随着近年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和教育培训辐射有限,农业从业劳动力素质下降明显,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人”这个最能动的要素问题,而这也只能通过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以资本经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实现人才的集聚与回归,逐步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劳动价值,并使之与价格等量。
3.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能降低剪刀差
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趋于淘汰,一体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能完成资产的交移与增值,能促进农业存量与增量。
3.1资源配置
基于资本逐利的本性和动机,通过规划导向,选择重点引导,促进自然资源的自由合理流动,同时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使资源走向集中化和规模化,起到
优化存量资产和资源配置之效。
加强农业资本经营的引导和协调。
甩掉条块分割的弊端。
3.2结构调整
建立健全农业资本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协调机制,资本经营通过对股权的购并重组,建立农民合作组织,以公司或组织+农户→回收(加工成品)→远销(再加工)→出口的形式,形成产→供→销一体产业链改善和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如种一亩地不赚钱,种几百亩、上千亩就赚钱了,规模经营提高了种粮的效益。
大量农民外出打工,让土地闲置起来,把这些土地集中到专业农户手中,而专业农户通过现代化生产手段提高农业的效率,形成规模经营,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3.3社会统筹
一方面,按国家法律规则通过资本经营环节促使涉农企业信息公开招引。
另一方面,通过农业与资本市场的链接,促进政府与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从而减低剪刀差。
4.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扶持能降低剪刀差
前些年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国家在发展城市和工业的过程中,长期从农业中提取“剪刀差”,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愈来愈大。
近些年来,剪刀差问题虽然引起了各方重视,但农业和农村得到应有的金融支持、政策支持、政府财政支持比较缓慢。
国家已对自己手中掌握的经济杠杆对市场经济进行方向性有计划、有步骤的调节,能应对复杂的经济关系,提高农产品平衡的交易,降低或消除剪刀差。
4.1国家惠农政策营造规范各类农产品市场开设
从政府的财政补贴、投资、信贷资金、农业生产保险、农产品免税等。
政府正在为维护各行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和效益作可靠保障,如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在农民经营种植业、养殖业的时如果碰上自然灾害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筹措一笔资金,使这些农民遇到自然灾害等意外的风险之后及时得到补偿,这样能保证正常生产以后的收入;再如农民收入还包括各种政府补贴及房租地租等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务工收入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有29个省的农民收入增速整体快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速。
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4%。
4.2农业科技创新和特色产品开发
近两年实施“强龙兴农”工程,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以科技创新促进资本经营和产业升级的人才,建设农村科技队伍,为农业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培养企业家和企业家群体,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来促进农业劳动力价值升值。
同时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和主打产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建设生产基地、组建农民企业集团开拓销售市场,兼顾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以资本经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支持那些创新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
培育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4.3要保持现在外贸各项政策的基本稳定
减少外贸企业税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避免国际出现市场萎缩、惩罚性关税等,使我国经济能更好的自由发展,使农产品拓宽畅销渠道并增资,降底剪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