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萨克民族乐器

哈萨克民族乐器

哈萨克民族乐器
哈萨克民族乐器

哈萨克民族乐器

◆打击乐器主要有达布勒、达吾勒帕孜、省达吾勒、当哈拉、斯得尔马克、阿提推亚克、阿克塔亚克、玉兹塔克勒达克等。
达布勒,是哈萨克人一种古老的战鼓,作战时,用以鼓舞士气。喜庆时,用以烘托气氛。最早由一段掏去村心的树干制成,两面蒙有羊皮、牛皮或其它兽皮,原始鼓的体积不大,常驮于马或骆驼背上。后来种类不断增加,体积也增大,并且安装了皮绳或木质把手,便于搬动。其外形类似古代月氏人的羯鼓,这可能是由于一部分月氏人融入哈萨克族后,互相影响的结果。达吾勒帕兹,原是一种木制框、绷有皮革的乐鼓,下有三只柱脚。因其附有控制装置,故哈萨克人又称之为“可松紧鼓皮的鼓”。以后由木框改为铜、铁框,双棍击擂,声音铿锵有力。这种乐器在历史上常用于狩猎和战争。省达吾勒,实为达吾勒帕孜的乐器变体。体积小,便于携带,用铜制成,单面蒙皮,敲击起来尖利刺耳,常用于狩猎。哈萨克人称之为铜鼓或三脚鼓。当哈拉,原为萨满巫师用的神具,相当于现在的铃鼓。哈萨克人称之为“带响环的手鼓”。与维吾尔族的达甫、乌孜别克族的依拉和蒙古族的登格尔相似。最初的当哈拉是用一段凿空的树干或薄木板弯曲而成鼓圈,上面蒙有一层皮革,鼓圈周围串着许多可以活动的小铁环,击奏起来叮当作响。阿萨塔亚克,是握在手中摇撼发声的乐器,亦为萨满巫跳神时所用,形同伞,由一大一小两个组成,圆顶周围缀有许多小项链式的银响环,盖上雕镂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全长约1.3米。演奏时主要是靠摇撼发出沙沙声音,富有节奏感。故亦称摇撼杆或棍棍音,与维吾尔族的沙巴依相似,但在制作上复杂一些。斯得尔马克,这种乐器状似盾牌,上镶有许多小环,顶端插有几束猫头鹰毛,故也称为“猫头鹰音”。因乐器带柄,击打者可持柄摇动以助节奏,听之清脆悦耳。阿提推亚克,是一种击奏乐器,由两个组成一对,演奏时互相击打,摹拟出马蹄的声音,其状也酷象马蹄,故哈萨克人亦称之为“马蹄音”。玉兹塔克勒达克,由两支大小不一的牛角制成,演奏时用木槌敲击,发出笃笃木鱼声,主要用于打击节奏。◆吹奏乐器主要有色不孜克、卡尔得乃、阿德尔那和各种斯尔那依。

色不孜克,哈萨克语是“吹”的意思。色不孜克是哈萨克族民间艺人最常使用的一种吹奏乐器,被哈萨克人民誉为“心笛”。这种乐器类似汉民族的竖萧,是一种竖吹木笛。原先用草原上的一种“从文依草”制成,如今发展到用松木、骨头、铜片、铁筒和钢管作原料。色布孜克长约50厘米一70厘米不等。管开3孔、4孔或5孔。原先管外扎套羊肠细绳保护,现改用铜丝。不吹时套木塞,以保护木笛。吹奏前,先吸水润湿管口,用舌尖堵住管口大部,留一小口为吹孔。吹奏时发出不同音阶,同时用喉头发出持续低音,形成双声部,音量较小,音色柔和,似鹿鸣。

卡尔得乃,是一种声音响亮的类似号角的长简喇叭,据考证可能由古代西域马上乐器骨角或铜角发展而成。目前所见的为黄铜制做,吹口小,音孔大,管中部拐弯呈之字形。古时候此种乐器曾做为作战时鼓舞士气的号角,或向远方传递警报的工具。可尔得乃还可以演奏军乐,在迎宾、集会和凯旋仪式上演奏。

阿德尔那(独孔笛),是哈萨克族的古老乐器,长约60-70厘米,音量较大,乐器形制较卡尔得乃小,比色不孜克稍大。民间狩猎时,用它模拟鸟的鸣啭、狼的嗥叫、骆驼的悲呼、骏马的长嘶。特别是用它模拟呦呦的鹿声极为真实,能诱

捕到猎物,故民间又别称之为二鹿笛。在战争年代,哈萨克人常用阿德尔那发令冲锋,传递信号,鼓舞战斗士气。

斯尔那依,哈萨克人称之为口弦。它在民间有各种各样的形制。用泥制的口弦,称为沙孜斯尔那依;用芦苇做的口弦称为哈木斯斯尔那依。口弦又被称为口琴、目簧、口蔑、口胡。古代制作材料因地而宜,简单原始,原先以泥制、角质、骨质和苇质。现在多以铁、铜、银等金属制成。其形如钳,外圈中部连簧片,簧舌尖端向上弯曲突出。演奏时左手执口弦,置于唇间,右手拨弹簧舌尖端,以气振额发音,可奏出低微而清晰的音乐,给人以一种窃窃私语之感。一般为妇女们演奏。在哈萨克民间还有一种阿吾兹阔不兹的吹奏乐器,也属口弦类。

◆拉奏乐器

库布孜,用整块木头雕凿制成,呈弯柄勺形,琴颈短,琴腹是大勺状,全长为60-70厘米,音箱腹面张开,背面下部蒙有骆驼羔皮或羊皮。上张两根或三根用马尾或牛筋、骆驼筋制成的琴弦,琴弦和弓弦用松树胶擦拭,琴劲无指板、无品位。演奏时,两膝夹琴,一手按弦,一手用马尾弓拉奏。琴声与小提琴声相仿,演奏方法较小提琴复杂。现代库布孜经改进后,增加为四根琴弦,并安装有纸板和共鸣箱,拉奏起来,声音细腻、深沉、典雅、柔美,富有表现力。目前常用于舞蹈伴奏。

克勒库布孜和尚库布孜实为库布孜简单和复杂的两种同类乐器。

克勒库布孜琴制作无一定规模,只能在边远偏僻的山区牧民家才能找到,是哈萨克族民间古老的拉奏乐器之一。琴身为整块木料凿成,一根弦无指板,常用马尾制弦,琴为弓形,古朴而简洁。

尚库布孜则为哈萨克民间近代流行的一种复合拉奏乐器。此琴由铁皮制成,犁形,上面固定钢弦。演奏者手上套音手铃,拉奏钢弦。演奏时,琴弦与铃声汇融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曲调和音响,此乐器在民间多为妇女演奏。

◆弹奏乐器

主要有冬不拉、谢勒铁尔、萨孜、节特根和皮克利等。

冬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冬不拉的种类繁多,大都由整块松木或桦木凿成,雕刻精细,镶嵌美观。冬不拉的形式,一种音箱是三角形,哈萨克以近代大诗人阿拜命名,叫“阿拜冬不拉”;一种音箱是椭圆形,以哈萨克民间阿肯江布尔命名,叫“江布尔冬不拉”。这两种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多数是两根弦,也有三根弦的,弦一般用羊肠制作,现在已用尼龙缠钢丝弦代替了羊肠弦,并增加和使用了铜质品位。改革后的冬不拉,在原基础上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冬不拉一般有5、7、9个琴品,有的冬不拉有13、14个琴品,最近出现了调21个琴品的冬不拉。根据冬不拉的槽面、覆手、曲首、大小、长短、所绷琴弦和缠品位数目多少以及伸缩的音域和音量的大小,有人将其定名为五种不同类型的冬不拉,即:4弦12品的最高音冬不拉,称为“皮克洛”;4弦15品高音冬不拉,称为“鲁里玛”;2弦13(或14、16)品的中音冬不拉,称为“冬不拉”;2弦17品的次中音冬不拉,称为“巴兹”,2弦10品的低音冬不拉,称为“库拉勒巴兹”。此外还因哈萨克族历史、地域、部落、文化心理、生活习俗的差异,在民间还存在其它各种形制的冬不拉,据不完全统计其品种大约有十几种。

谢勒铁尔,由整块木料凿成,琴腹蒙皮革为音箱,一般长约65一70厘米,形式近似冬不拉,但没有琴品(琴级),故常称为无品冬不拉,多数为两根弦,也有三根弦的,故民间称之为二弦谢勒铁尔和三弦谢勒铁尔。琴弦常用马尾丝直接固定,用公马尾丝制作的为佳品。琴首没木轴,通过弦轴,调试音律。

萨孜,是哈萨克族人民传统娱乐活动以及民间对唱时常用的伴奏乐器。长50厘米-1米。形制柄长弦多,上设有6 个琴轴,绷牲畜肠弦,琴面板上常绘有民间图案,或绘制飞禽草木图案。

节特根(也称节特曼、节特康),琴身长1米左右,呈长方形,用整块木头雕凿而成,木盆状音室,类似汉民族古琴和古筝式的卧式弹奏乐器,用马尾丝固定7根弦,弦下由7枚畜踝骨当琴码。节特根无松紧琴弦的琴轴,而是通过左右移动做为琴码的踝骨来调节音调的高低。由于琴有精良的共鸣箱,备有较多的琴弦,所以弹奏起来音量大,音域宽,音色优美动听。

皮克利,是一种雕镂精细、镶嵌美观的两根弦弹奏乐器,形制小巧玲戏,类似曼陀铃琴。有人将其划在冬不拉乐器类,称其为多音冬不拉,然而它又不是4弦12品,故另列一类。

综观哈萨克的弹奏乐器,大致可分为横卧式与竖立式两类,以后者为主,前者为副,可称为哈萨克的主体乐器类。哈萨克的弹奏乐器弹奏性强,余音短促有力,穿透力强,音色明亮、清脆,技巧灵活,为该族弹唱音乐的主要乐器,亦可用于独奏式合奏。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1).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是中亚地区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的哈萨克族中尤其流行。琴杆细长,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两种。一般用松木或桑木制作,琴颈即指板,过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发音小孔,张羊肠弦两根,琴身有羊肠弦品位。 冬不拉音量不大,但音色优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运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的蹄声等。指法有一弹一挑、两弹两挑、两弹一挑、一弹两挑、连奏、拨奏等,还可演奏泛音、滑音、和音(外弦奏旋律内弦配和音)。弹奏的力度和速度可有多种变化。尤宜于表现快速乐曲。冬不拉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表演形式,演唱者既可用于自弹自唱,也可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表现力非常丰富。而且它轻便,易于携带,适合于草原上迁徙不定的生活,故深受人们的喜爱。 哈萨克族的音乐工作者,对冬不拉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钢丝弦,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制成有高低音不同的冬不拉。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马头琴mǎtóuqín [a bowed stringed instrument with a scroll carved like a horse's head] 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 身和用马头装饰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扎木聂,又称扎年。藏族弹弦乐器。因其设六弦,故又称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据藏文史书《红史》载,扎木聂于唐代从内地传入。扎木聂,是藏族弹拨弦鸣乐器。藏语“扎木”是声音,“年”为悦耳好听之意,“ 扎木聂”意为声音悦耳的琴。曾译称扎年、木聂、占木聂、扎木聂。因张有六条琴弦,汉族又称其为藏族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藏族自治州、

哈萨克族文化

哈萨克族文化 编撰:昌吉市第一小学任建华 哈萨克族的文学 哈萨克族的文学可分为民间文学和书面文学,即作家文学两大类。 民间文学在哈萨克族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歌、谚语、谜语、格言和弹唱等。在哈萨克族文学史上,《比尔江与萨拉的对唱》、《阿塞特与伊里斯江的对唱》和《居素普别克与莱孜依琶的对唱》等堪称佳作,广泛流传于民间,是哈萨克族家喻户晓的著名对唱文学作品。但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长诗和史诗。哈萨克族的长诗和史诗被分为“英雄史诗”、“爱情长诗”和“叙事长诗”三大类型。哈萨克族英雄史诗中最著名、影响最为广泛的作品有《阿里帕米斯》、《豁布兰德》、《叶尔塔尔根》、《哈木巴尔》、《哈班拜》等。其中,《阿里帕米斯》和《豁布兰德》这两部宏伟史诗的产生时间很早。而《叶尔塔尔根》则是以这以后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哈班拜》、《博亘拜》、《贾尼别克巴图尔》和《萨巴拉克》等则是以18、19世纪的著名历史人物为主人公的英雄史诗或长诗;哈萨克族爱情长诗中最有名的是《吉别克姑娘》、《豁孜阔尔佩席与色彦苏鲁》、《恩利克与科别克》和《萨里哈与萨曼》等,其艺术价值较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最有影响、最重要的叙事长诗则主要有《考孜库尔帕西与巴彦苏鲁》、《克里米亚的40个巴图尔》、《鹏鹉的40个故事》、《4个宰相》和《巴克提亚尔的40个故事》等。 哈萨克族的作家文学是在古代氏族部落文学的基础上,于5到6世纪形成的,并随之得以发展。其主要作品有《霍尔呼特先知之书》、《乌古斯可汗的传说》等。 哈萨克族的美术

哈萨克族的工艺美术主要有刺绣、雕刻和图案等。 刺绣是哈萨克人十分普遍的传统手工艺术,主要有挑花、刺花、落花、补花、嵌花、锻花、贴边花等多种方法。哈萨克族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挂毯、箱套,衣服袖口、前襟和下摆、手巾、挂帘、帷帐、窗帘、门帘、被褥的罩单、枕套、帽子、等都绣有美丽的图案。她们主要用丝线和金线刺绣,色彩大方、鲜艳,多用对比色,表现风格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浓重的草原民族气息。 雕刻是随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哈萨克族历史上有铁匠业、银匠业、编织业、缝纫业、皮革业和靴鞋业等多种手工业。哈萨克人喜欢在木床、木箱、桌子、木碗、木盘、木盆以及冬不拉等乐器上雕刻各种图案。图案题材多种多样,主要有日月星辰、动物、花草树木以及各种几何图形。 哈萨克族的绘画艺术也在近现代形成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解放后,培养了一大批美术家,他们的作品充分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 悠悠岁月,茫茫草原。长期居住在阿克塞草原的哈萨克族牧民,秉赋草原的灵性、智慧,同时把自然、美丽归还草原。碧草荣枯,穹庐转徙。牧民的生活、习俗、文化与草原一起汇聚为一条涓涓河流。 一、阿依特斯(阿肯弹唱)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每逢阿肯弹唱会,远近的人们身着盛装,骑着骏马,弹着冬不拉载歌载舞来到鲜花盛开的的草原上,各路歌手登场献艺,听众们喝彩助威,经常是通宵达旦一连数日地尽兴。 (一)特点 阿肯的主要才华表现在即兴创作上.他们一般能够触景生情、出口成章。除了在平日生产和生活中的即兴弹唱、阿肯的重要活动是参加随萨克牧人聚会时的对唱。这种对唱高潮迭起、相持不下、有时通宵不息。阿肯弹唱朗歌词内容、很能表达啖萨克人的豪迈性格、反映高山草原的时代气息。 特别是在对唱中,双方歌手即兴编词,出口成章,边弹边唱,一问一答,以物比兴,借景发挥,用优美的歌词,娴熟多变的弹奏技巧,折服对手,取悦听众。以答词切题准确、语言机智幽默、演唱经验丰富、内容生动有趣者取胜。弹唱会结束时,要为评选出的优秀阿肯颁发奖状奖品,赠送精美的冬不拉。对德高望重的老阿肯,要给他们献上传统的长袷袢。按照习俗,败阵的阿肯还要给得胜的一方赠送毛巾、手帕等物,以示友好祝贺和虚心求教。 (二)形式 阿肯弹唱有两种形式:一是阿肯怀抱冬不拉自弹自唱,这种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和民歌;二是对唱,有两人对唱,也有多人对唱。对唱的特点是即兴创作,具有赛歌的性质,把雄辨和唱诗结合在一起,既富生活气息,又生动活泼。他们所唱的内容大致可分为颂歌、哀怨歌、情歌、习俗歌、诙谐歌五大类。 阿肯弹唱的第二种形式是对唱,对唱有2人对唱和4人对唱,有时也有一人单独弹唱叙

哈萨克族的民俗风情

哈萨克族的民俗风情 “马背上的民族”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在新疆有110.7万人,占全疆人口的7.3%。主要分布在北疆沿天山一带,他们大多数从事畜牧业。在牧区,除了少数定居以外,大部分还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哈萨克毡房 因与游牧的蒙古族所居住的蒙古包相同,内地人一般称为“蒙古包”。哪里有白云,哪里就有哈萨克的毡房,“毡房”因使用羊毛等擀好的毡子搭制而得名。 服饰哈萨克族的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便于骑乘,其民族服装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 男子内穿套头式高领衬衣,青年人的衣领上多刺绣有彩色图案,套西式背心,外穿布面或毛皮大衣,腰束皮带,上系小刀,便于饮食,下穿便于骑马的大裆皮裤,戴的帽子分冬春、夏秋季两种。冬春季的帽子是用狐狸皮或羊羔皮做的尖顶四棱形帽,左右有两个耳扇,后面有一个长尾扇,帽顶有四个棱,这种帽可遮风雪、避寒气;夏秋季的帽子是用羊羔毛制作的白毡帽,帽的翻边用黑平绒制作,这种帽既防雨又防暑。男子穿的鞋、靴也多用皮革制成。 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多姿多彩。她们喜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年轻姑娘和少妇一般穿袖上有绣花,下摆有多层荷叶边的连衣裙。夏季套穿坎肩或短上衣,冬季外罩棉衣,外出时穿棉大衣。女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未出嫁的姑娘戴夏天扎一条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头巾,冬天戴一种绒布的硬壳圆顶帽,帽顶饰有猫头鹰羽毛,象征勇敢、坚定。当新娘时,戴一种尖顶帽,上有绣花与金银珠宝装饰,前方还饰有串珠垂吊在脸前,一年后换戴花头巾,有孩子后开始戴披巾。 饮食哈萨克的饮食有着浓厚的游牧生活特点,主要食物皆取自牲畜,奶类和肉类为日常生活之主要食物,面食是次要食物,很少吃蔬菜。肉食多以牛、羊肉为主,也食马肉、驼肉、野生动物肉、鱼等。牛羊肉做法主要有煮、熏、烤三种。 奶类主要有羊奶、牛奶、马奶、驼奶等。奶茶是哈萨克人生活的必需品,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除了喝奶茶之外,有时也喝鲜奶。奶子除了煮奶茶、喝鲜奶,还制成奶油(酥油)、奶豆腐、奶疙瘩等食品。自制的马奶酒和酸奶子,是哈萨克族最喜欢的饮料。 哈萨克族婚礼 哈萨克人为避免血缘相近的婚姻,配偶都要到较远的部落选择。一旦成婚,女子便很少有机会回到父母家中。因此,结婚对姑娘来说,既是大喜的日子,也是悲伤的时刻,所以“边哭边唱”是哈萨克族姑娘出嫁的一大特色。 哈萨克族待客 终年以草原为家的哈萨克人会盛情接待远道来的客人。在哈萨克人家中,有为老人特设的木床,客人进屋后应坐在地毯上,切忌坐床。如果床上遮挂了布幔,客人不要掀开向幔中看。哈萨克人待客礼仪周到,入座时,一般是客左主右,客人们在毡房内按次序席地而座,主人先将奶茶、酥油、油炸食品、奶酪、糖果等牧区最好的食品让客人品尝。然后主人牵来一只肥羊,站在毡房门外,对客人说:“尊敬的客人,你远道而来,是我们家的荣耀,请允许我宰羊为你接风洗尘。”客人中年长尊贵的人这时要代表大家向主人祝福,感谢主人的盛情,祝愿主人家兴旺发达。进餐前主人提壶进屋,从左侧开始按顺序为客人倒水洗手,用餐之后则从右侧开始按顺序倒水。羊肉煮熟后端上餐桌,主人先用双手捧起盛有羊头的盘子交于那位年长尊贵的客人,客人则将羊头上一只耳朵割下来先递给主人家的孩子,一来表示赞扬你家的孩子听话,二来表示对主人家的尊敬(重视对方的孩子是对主人的尊敬),再将羊头奉还给主人。一般吃肉时,羊的肋骨和后腿肉给客人食用,羊腿上的关节肉和胸肌肉给女婿和儿媳,羊舌、腰子和心脏则给小孩。 哈萨克族的叼羊、姑娘追、赛马 叼羊是为祈祷祝福的一种文娱活动。开始先由主持者祈祷,众人再向主持者祝福。然后宰杀被争夺的羊,割下羊头。发出抢夺信号,参加者飞马来夺(也有用活羊争夺的)。夺到的羊被人们簇拥带回,亲友一起共食,叫做“幸福肉”。 哈萨克族的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纳吾热孜节, 诺鲁孜。 丧葬习俗是先用清水沐浴尸体,再用白布缠身,然后进行土葬。

中国企业如何进入哈萨克斯坦及其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企业如何进入哈萨克斯坦及其市场环境分析 一摘要 中亚地区是我国实施向西陆地开放战略的重要目标市场。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亚五国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哈萨克斯坦近年来与我国贸易往来日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开拓哈萨克斯坦市场。本文将对哈萨克斯坦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中国企业进入哈萨克斯坦的优势和劣势,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市场情况分析优势与劣势 二哈萨克斯坦简介 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西濒里海,北邻俄罗斯,东连中国,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面积272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九位,目前哈萨克斯坦人口1562万。该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大部分集中在里海沿岸及其附近。该国金属矿藏丰富,品种齐全,其中铁矿、铬铁矿、铜矿、铅矿和锌矿的探明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另外,哈国有数百种野生植物在食品、医药、鞣草、印染等生产中有重要意义,动物资源也保护较好。 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力来看,哈萨克斯坦一直居于中亚五国首位,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已成为独联体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自2000年以来,哈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保持9%以上的增长。此外,哈国政府在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积极引进外资、重点利用油气资源和发展矿业的同时,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扶植民族工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实行自由浮动汇率等一系列措施,使哈国宏观经济形势趋于稳定。 目前哈国经济属于典型的转轨型经济,其主要特点是私有化进程快,现私有经济已占国家经济总量的8O%以上;经济结构严重畸

形,重工业基础好,但加工业薄弱;对外来经济和商品依赖性很强,该国的科技产品、生活日用品、轻工产品基本被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土耳其的商品所替代;市场需求旺盛,物资集散辐射面广。 三哈萨克斯坦市场环境分析 哈萨克斯坍认为吸引外资对发展经济有极其重要意义。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曾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一次吹风会上指出“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现状的需要,我们欢迎外同资本高附加值产业的直接投资,参与哈同的工业化进程,我们将为此提供各种必须的优惠。” 哈国具有完善的法律和体制基础来保障外吲资本的吸收和使用,使得外国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相对稳定。日前哈国本身也成为对外投资的主体. 在哈国的投资政策中,为外国投资者建立有利条件是既定政策。由于哈国是单一制国家,因此中央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的投资风险,这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个领域的投资政策,因此,对于投资者的游戏规则是由整个围家层面上来确定的,同时也适用于各个领域,因而投资风险的项目不半衡并不存在。 最吸引投资的项目是矿产原料领域,以及重工业和专业原料,国家也在创造优惠条件吸引投资者关注欠发达的地区。 地区的投资环境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紧密相关。根据地理位置,哈国的投资潜力等级分为5个区域。 1,中一东区域,包括卡拉干达、东哈、巴普罗达尔斯克州。该区域拥有哈周30%的投资潜力。最吸引投资的项目包括煤炭开采、电力能源、黑色及有色金属、重型机械制造。 2.东一南区域,包括阿托木图及阿拉木图州。该区域拥有哈国25%的投资潜力。该Lx二域小麦生产、轻工业、制药业及机械制造业较

少数民族乐器

1、合欢箫,是壮族一种奇特的嗓振气鸣乐器。合欢萧虽然称作箫,但非常独特,只管端开有吹孔,管身上却没有按音孔。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邕江之畔邕宁县等桂南一带农村。中国常见的各种箫笛乐器,管身上都开有吹孔和按音孔。 2、双面鼓,又称两面鼓。傣族混合击膜鸣乐器。傣语称光萨、光边、光邦。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3、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在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 民族节日。 4、神鼓,又名喇嘛鼓。是藏族、蒙古族喇嘛寺院使用的打击乐器。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等省、区。

5、长鼓分两种,一种是朝鲜族长鼓。另一种是瑶族长鼓。朝鲜长鼓主要流行于吉 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它朝鲜族聚居地区,又名伏鼓。起源于古代的细腰鼓;瑶族长鼓于宋代已流传,多以燕脂木制作,工艺精细,主要用于舞蹈伴奏。 6、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 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7、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 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8、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 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9、“都塔尔”的琴声清脆、悠扬,是新疆的维吾尔族钟情的民间弹弦乐器。它 的名字来源于波斯语“dutar”,“独”意为“二”,“它尔”是“琴弦”之意,即两条弦的乐器。汉语译音也写为“都他尔、都塔尔、独塔尔”等。新疆的民族乐器都具有两重性,不但可作伴奏的乐器弹奏音乐,还可做为一件精美华丽的工艺品来展示,乐器经过主人的手工制作和装饰,显得简单古朴,高贵典雅。

幼儿园哈萨克族风俗习惯教案

幼儿园哈萨克族风俗习惯 教案 幼儿园哈萨克族风俗习惯教案篇一: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课《哈萨克族的吃肉习俗》教案新疆教育版哈萨克族的吃肉习俗 教学内容:《哈萨克族的吃肉习俗》哈萨克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许多风俗,哈萨克族的吃肉习俗就是其中之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词语的读音、写法、用法,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句话,提高阅读能力。 3、学会新的句型。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分析文章的结构,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6、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让学生完全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掌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述方式,理解疑

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情感教育;教育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之间和平共处。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汉语思维并能用汉语回答问题。 教学工具:现代汉语词典小黑板图片 解决方法:通过抽读、泛读课文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不懂得生词,对学生抽读并及时纠正发音上的错误,逐词逐句的讲解课文,在课堂上多用课堂用语,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哈萨克族有什么特点? 2、板书课题。 3、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几名学生读课文。 4、老师泛读,抽读并及时纠正错误。 5、解释重点词语、组成词组。 6、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 串讲课文 课文共分6个自然段: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本节课讲(原文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c24854445.html, 蓬勃范文网:幼儿园哈萨克族风俗习惯教案)解课文第一段:(1自然段):叙述了我去伊犁采风,见识了哈萨克人的手抓羊肉。问: 1、“我”至今忘不了什么?

对中国民族乐器的认识

对中国民族乐器的认识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仅从己出土的文物可证实:远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乐器。如新石器时代的骨哨,仰韶文化的埙,殷商的石磬,还有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等等。这些古乐器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关于中国乐器的分类,早在周代,中国已经有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进行分类的方法,分成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叫做“八音”。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中国一直沿用“八音”分类法。现在,常见的乐器类型有,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以及打击乐器。 第一类吹管乐器 常见的有笛、箫、唢呐、笙、葫芦丝、埙等等。其中笛与箫最为相近,横吹为笛,竖吹为箫。笛子音色清脆明亮,箫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早见于殷商,是一种可以一吹一吸交替发音的吹管乐器。笙声音清晰透亮,音域宽广,能吹奏复杂的和声和简单的复调。唢吶,又名喇叭,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乐器之一,在民间婚、丧等红白事以及风俗性的节日中,它是主奏乐器。 第二类拉弦乐器 常见的拉弦乐器有二胡、京胡、板胡、高胡等等。 二胡,又称胡琴或南胡,二胡音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悲时犹如杜鹃啼血,烈时好比万马奔腾,二胡具有哀婉刚毅无所不能的表现力。二胡发音延续,接近人声,强弱变化自然,表现力和演奏技巧极为丰富,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器乐音乐和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二十世纪出现的民族音乐大师刘天华、华彦钧,将二胡的艺术品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著名的二胡曲有《二泉映月》、《赛马》,《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得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 高胡,外形与二胡相似,琴筒比二胡略小。音色娓婉,柔和细腻,最能表现南方的风土民情,是粤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第三类弹拨乐器 弹拨类乐器有琵琶、柳琴、扬琴、月琴、阮、三弦、古琴、古筝,等等。 古琴,又名七弦琴,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古琴最初为五弦,至周代增加二弦为七弦,三国时有了徽位。从此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形制基本稳定,一直流传至今。古琴的演奏有按、散、泛三种技法,变化非常丰富,最适宜表现中国音乐特有的韵味和意境,内涵非常深邃,是中国数千年文人音乐的代表。古琴曲《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这首古曲淡泊、优雅、深邃,意境深远。乐曲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隐喻作者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 琵琶,是弹拨乐器中表现力最丰富的乐器之一,琵琶音色柔和、华丽,被称为“民乐之王”。著名的乐曲有《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 第四类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乐器之一。在我国的历史中可以上溯到史前文明时代。先秦时期的“钟鼓之乐”,就是以打击乐器为主要乐器的乐队。中国打击乐器品种繁多,富地方色彩,表现力强。大致可根据其制作材料做分类:

哈萨克族文化

走近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是以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现主要聚居于新疆、甘肃、青海等地,信仰伊斯兰教,人口总数已超过一百二十万。 哈萨克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很有特色,乐器种类和乐曲形式也相当丰富。其中冬不拉最为代表。他们的民间乐曲大都雄浑古朴,富有强烈的民族气质和草原风格。马是以逐水草为居的哈族人民的重要的交通工具,每一个哈萨克人都是很好的骑手,所以他们的舞蹈以骑马为题材的较多。哈族舞蹈以“动肩”和跳“马步”见长,动律感极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 哈萨克族的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那吾热孜节。其中那吾热孜节历史最为悠久,“那吾热孜”哈萨克语为“辞旧迎新”之意,按照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这个节日表明新年春节来临了,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吃一种用小麦、小米、大米、面、盐、肉、奶子7种食品做成的那吾热孜饭,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主人要用亲手制作的那吾热孜饭招待客人,饭后,人们尽情欢唱、歌舞、做游戏。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哈族的民族服饰,他们的服装便于骑乘,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女子的服饰多姿多彩。她们喜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女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她们冬天戴一种绒布的硬壳圆顶帽,帽顶饰有猫头鹰羽毛,象征着哈族女子的勇敢和坚定。

哈族人民热情好客,他们有句谚语说:“只要沿途有哈萨克,哪怕你走一年,也不用带一粒粮、一分钱。”哈萨克人对待客人恭敬备至,礼节周到,他们认为客人是安拉赐予的,不可稍有怠慢。凡是前来拜访和望门投宿的客人,无论认识与否,不论懂不懂他们的语言,也不论是哪个民族,哈族人都热烈欢迎,竭诚接待。哈萨克族有句俗话说:“祖先遗产中的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所以哈萨克族在接待客人时,连自己也舍不得吃的东西都要拿出来款待,不但用好饭、好肉招待客人,而且还精心喂养客人的马匹,送行时一定要热情。这样的招待,并不向客人索取任何报酬。他们认为向客人卖东西是非常耻辱的事。招待客人吃的肉,如果是陈肉,就要说明原因,否则客人可告诉头目,说他无礼,将陈肉待人,头目必定罚他有失散客之礼。 哈萨克族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自由美丽的民族。在河海大学,哈萨克族的同学,是我们最亲最爱的朋友。

关于哈萨克人种问题

关于哈萨克人种问题 我发这个帖子是因为发现网上很多好找事的人老是用民族、人种问题来挑拨,奉劝你们这些人照照镜子在来说话吧。但同时也发现我的一些同胞也是不太清楚,有些人就也以为我们种系混杂,其实至少从东欧到东亚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样广泛分布而又同时人种保持高度一致!下面我来详细说。 一、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粹的人种,只是相对纯粹而划分的。一般意义上,所有的人种类型都是长期融合、分化等等一系列复杂的结果,即使数万年前的人也是如此。所以人种的概念是相对的,但演化是有规律的。 哈萨克民族历史领域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但在人种、语言、文化上始终保持高度一致,这个确实是非常了不起!!!!!!下面是哈萨克斯坦境内公元前2千年古欧洲人种安德罗诺沃类型到现在哈萨克人的种系联系图(这个是首先发现在俄罗斯境内“安德罗诺沃村”而命名的,但实际上这个类型最类聚的是哈萨克民族,也就是说这个类型基本上全部演化为今天的哈萨克民族,所以也有建议称其为“哈萨克斯坦人种”)。前苏联学者结论是:哈萨克斯坦公元前2千年古欧洲人种安德罗诺沃型为主,之后3千年从周边不断吸收其他种族成分,主要是吸收蒙古人种成分为主,欧洲人种特征淡化,蒙古人种特征不断沉淀,可以看出曲线形状保持一致性,也就是说几千年来种系始终延续而不是被外来人种替换!!!! 这也就是人类学家常常惊叹,哈萨克斯坦几千年前的古欧洲人种安德罗诺沃类型、后来的乌孙人种、再后来的突厥人种都具有一贯的连续性,并且最类聚的不是现在欧洲人种日耳曼、俄罗斯、鞑靼、土耳其、伊朗等等其他民族,而是哈萨克!

二、上面只是研究的从3千年前到现在,在更古老时是怎么样还需要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等等专家们来研究。既然这三千年来哈萨克种系顽强的延续并发展壮大,所以我可以这么推测:既然我们是古老的种族,那么语言、文化应该是同样从古老的时代不断演化到今天。

哈萨克族传统文化

伊犁师范学院中语学院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1 至2012 学年度一学期) 题目儒家文化的现代内涵 科目中国传统文化 姓名程琼 专业哈汉语翻译 入学年月2011年9月

儒家文化的现代内涵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一)和谐意识与和平发展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可以想象,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并最终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二)人本意识与对人的尊重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或类主体价值较之人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 (三)忧患意识与责任承担忧患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困扰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

中国哈萨克族移民哈萨克斯坦的调研报告

中国哈萨克族移民哈萨克斯坦的调研报告 来源; 内容摘要:近几年来,在我国新疆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区内出现了部分哈萨克族迁往哈萨克斯坦的现象,从人数外迁的规模上来看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通过对乌鲁木齐、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的调查研究,对哈萨克族外迁愈演愈烈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哈萨克族迁往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族的主要聚居区在新疆北部。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境内的哈萨克族部分人口出现向哈萨克斯坦迁移定居的情况,至今愈演愈烈。2006年1~3月,笔者对此现象进行了调研,选择了塔城地区及其辖属的额敏县,特别是对额敏县辖属的一个自然村(阿克米克特甫村)进行具体调研。 一哈萨克族外迁的人数情况及其特点 (一)哈萨克族外出的人数及外出方式分析 (1)在自治区的相关单位调研中,其领导给予的全自治区外出哈萨克斯坦的人数统计为每年有2000~3000人,这仅限于民间外出,不包括官方。外出者有合法的外出手续,无法得知外出者是否定居哈萨克斯坦,但他们肯定外出的人呈增加趋势。 (2)在阿勒泰的调研中发现,外出人数呈以下变化:2002年,外出哈萨克斯坦的人数不足1000人,2003年则为2000人,2004年为4000人,2005年为8000人,2006年仅上半年就有8000人。依此估计,2006年底将有15000到16000人外出其他国家,呈现出成倍增长趋势。外出全部人口中,哈萨克族占90%以上,90%的外出哈萨克族人中又有90%左右的人选择去哈萨克斯坦。 (3)伊犁地区(伊犁州直属区)从1997~2006年去哈萨克斯坦定居的哈萨克族人明显增多,近几年,仅批准去哈萨克斯坦定居的人每年约有1300~1400人,每年有1万人左右去哈萨克斯坦,其中哈萨克族占90%以上。 (4)塔城地区人口外出他国的情况:2003年有3000人左右、2004年为2000人左右、2005年为3000人左右、2006年上半年为2000人左右。在出国的总人口中哈萨克族占90%,去哈萨克斯坦的人占外出总人口的85%左右,去哈萨克斯坦的人口中探亲的占85%,其他多为旅游。 (5)在额敏县外出人口数据如下:2004年有800人出国,95%为哈萨克族且去哈萨克斯坦,2005年全县有1500人外出,仅150人左右去港、奥等地旅游,外出者90%以上为哈萨克族且多去哈萨克斯坦,其中有64户近300人是去哈萨克斯坦定居的。2006年上半年,有900

哈萨克族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

哈萨克族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所以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仍然保留着氏族部落的组织形式,实行族外婚制。因而每个家庭牢记自己七代祖先的名字,是每个哈萨克人的历史责任,给子女传授前辈的系谱,是哈萨克族父母应尽的义务。一般情况下,每个哈萨克人都能说出自己七代祖先的名字,只有父母早逝的人才不知道祖先的名字。所以哈萨克谚语说:“不知七代祖先名字的人是孤儿。” 哈萨克族祖先是阿拉什(Alax)。阿拉什生哈萨克(Kazak)。哈萨克生别克阿尔斯(Bekares)、阿克阿尔斯(Akares)、江阿尔斯(Janares)三子。 别克阿尔斯的后代称为“大玉兹”(Ulejuz)。他有四个儿子:乌孙(Uysin)、康里(Kangle)、杜拉特(Duwlat)、扎拉亦儿(Jalayer)。 阿克阿尔斯的后代称为“中玉兹”(Ortajuz)。他有六个儿子,发展成为六个部落:阿尔根(Argen)、乃曼(Nayman)、克烈(Kerey)、瓦克(Wak)、弘热阿特(Kongerat)、克普恰克(Kepxak)。 江阿尔斯后代称为“小玉兹”(Kixijuz)。他有一个儿子:阿里钦(Alxen)。

近代经过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及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的几次划界后,留在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以乃曼、克烈、瓦克、阿勒班(Alban)、素宛(Suwan)及托热贵族几个部落为主,尤为乃曼、克烈部落人数为多,每个部落下有几个大氏族,大氏族之下还有许多小氏族。 乃曼部落分九大氏族:(1)科克加尔勒(Kokjarle)、(2)叶尔格尼克特(Ergenekti)、(3)铁尔斯坦巴勒(Teristangbale)、(4)萨热卓玛尔特(Sarejomart)、(5)布拉(Buwra)、(6)托勒格太(Tolegetay)、(7)巴根纳勒(Baganale)、(8)巴勒塔勒(Baltale)、(9)耶列科(Eleke)。 由于乃曼部落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因而在中国的乃曼部落主要是托勒格太大氏族。在这个大氏族中,还分杜尔吐里(Dortuwel)、喀拉克烈(Karakerey)、萨德尔(Sader)、马太(Matay)四个氏族。伊犁地区主要是马太氏族中的何栽(Kezay)。现何栽部在中国的人数很多,实际已形成一部落。 克烈部落下还分成阿巴克克烈(Abakkerey)和阿夏马依勒克烈(Axamaylekerey)两大支,其中阿夏马依勒克烈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境内。阿巴克克烈分十二大氏族:(1)建太凯(Jantekey)、(2)贾地克(Jadik)、(3)切如

哈萨克民族乐器

哈萨克民族乐器 ◆打击乐器主要有达布勒、达吾勒帕孜、省达吾勒、当哈拉、斯得尔马克、阿提推亚克、阿克塔亚克、玉兹塔克勒达克等。
达布勒,是哈萨克人一种古老的战鼓,作战时,用以鼓舞士气。喜庆时,用以烘托气氛。最早由一段掏去村心的树干制成,两面蒙有羊皮、牛皮或其它兽皮,原始鼓的体积不大,常驮于马或骆驼背上。后来种类不断增加,体积也增大,并且安装了皮绳或木质把手,便于搬动。其外形类似古代月氏人的羯鼓,这可能是由于一部分月氏人融入哈萨克族后,互相影响的结果。达吾勒帕兹,原是一种木制框、绷有皮革的乐鼓,下有三只柱脚。因其附有控制装置,故哈萨克人又称之为“可松紧鼓皮的鼓”。以后由木框改为铜、铁框,双棍击擂,声音铿锵有力。这种乐器在历史上常用于狩猎和战争。省达吾勒,实为达吾勒帕孜的乐器变体。体积小,便于携带,用铜制成,单面蒙皮,敲击起来尖利刺耳,常用于狩猎。哈萨克人称之为铜鼓或三脚鼓。当哈拉,原为萨满巫师用的神具,相当于现在的铃鼓。哈萨克人称之为“带响环的手鼓”。与维吾尔族的达甫、乌孜别克族的依拉和蒙古族的登格尔相似。最初的当哈拉是用一段凿空的树干或薄木板弯曲而成鼓圈,上面蒙有一层皮革,鼓圈周围串着许多可以活动的小铁环,击奏起来叮当作响。阿萨塔亚克,是握在手中摇撼发声的乐器,亦为萨满巫跳神时所用,形同伞,由一大一小两个组成,圆顶周围缀有许多小项链式的银响环,盖上雕镂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全长约1.3米。演奏时主要是靠摇撼发出沙沙声音,富有节奏感。故亦称摇撼杆或棍棍音,与维吾尔族的沙巴依相似,但在制作上复杂一些。斯得尔马克,这种乐器状似盾牌,上镶有许多小环,顶端插有几束猫头鹰毛,故也称为“猫头鹰音”。因乐器带柄,击打者可持柄摇动以助节奏,听之清脆悦耳。阿提推亚克,是一种击奏乐器,由两个组成一对,演奏时互相击打,摹拟出马蹄的声音,其状也酷象马蹄,故哈萨克人亦称之为“马蹄音”。玉兹塔克勒达克,由两支大小不一的牛角制成,演奏时用木槌敲击,发出笃笃木鱼声,主要用于打击节奏。◆吹奏乐器主要有色不孜克、卡尔得乃、阿德尔那和各种斯尔那依。 色不孜克,哈萨克语是“吹”的意思。色不孜克是哈萨克族民间艺人最常使用的一种吹奏乐器,被哈萨克人民誉为“心笛”。这种乐器类似汉民族的竖萧,是一种竖吹木笛。原先用草原上的一种“从文依草”制成,如今发展到用松木、骨头、铜片、铁筒和钢管作原料。色布孜克长约50厘米一70厘米不等。管开3孔、4孔或5孔。原先管外扎套羊肠细绳保护,现改用铜丝。不吹时套木塞,以保护木笛。吹奏前,先吸水润湿管口,用舌尖堵住管口大部,留一小口为吹孔。吹奏时发出不同音阶,同时用喉头发出持续低音,形成双声部,音量较小,音色柔和,似鹿鸣。 卡尔得乃,是一种声音响亮的类似号角的长简喇叭,据考证可能由古代西域马上乐器骨角或铜角发展而成。目前所见的为黄铜制做,吹口小,音孔大,管中部拐弯呈之字形。古时候此种乐器曾做为作战时鼓舞士气的号角,或向远方传递警报的工具。可尔得乃还可以演奏军乐,在迎宾、集会和凯旋仪式上演奏。 阿德尔那(独孔笛),是哈萨克族的古老乐器,长约60-70厘米,音量较大,乐器形制较卡尔得乃小,比色不孜克稍大。民间狩猎时,用它模拟鸟的鸣啭、狼的嗥叫、骆驼的悲呼、骏马的长嘶。特别是用它模拟呦呦的鹿声极为真实,能诱

哈萨克民族乐器

xx民族乐器 ◆打击乐器主要有达布勒、达吾勒帕孜、省达吾勒、当哈拉、斯得尔马克、阿提推亚克、阿克塔亚克、玉兹塔克勒达克等。
达布勒,是哈萨克人一种古老的战鼓,作战时,用以鼓舞士气。喜庆时,用以烘托气氛。最早由一段掏去村心的树干制成,两面蒙有羊皮、牛皮或其它兽皮,原始鼓的体积不大,常驮于马或骆驼背上。后来种类不断增加,体积也增大,并且安装了皮绳或木质把手,便于搬动。其外形类似古代月氏人的羯鼓,这可能是由于一部分月氏人融入哈萨克族后,互相影响的结果。达吾勒帕兹,原是一种木制框、绷有皮革的乐鼓,下有三只柱脚。因其附有控制装置,故哈萨克人又称之为“可松紧鼓皮的鼓”。以后由木框改为铜、铁框,双棍击擂,声音铿锵有力。这种乐器在历史上常用于狩猎和战争。省达吾勒,实为达吾勒帕孜的乐器变体。体积小,便于携带,用铜制成,单面蒙皮,敲击起来尖利刺耳,常用于狩猎。哈萨克人称之为铜鼓或三脚鼓。当哈拉,原为萨满巫师用的神具,相当于现在的铃鼓。哈萨克人称之为“带响环的手鼓”。与维吾尔族的达甫、乌孜别克族的依拉和蒙古族的登格尔相似。 最初的当哈拉是用一段凿空的树干或薄木板弯曲而成鼓圈,上面蒙有一层皮革,鼓圈周围串着许多可以活动的小铁环,击奏起来叮当作响。阿萨塔亚克,是握在手中摇撼发声的乐器,亦为萨满巫跳神时所用,形同伞,由一大一小两个组成,圆顶周围缀有许多小项链式的银响环,盖上雕镂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全长约 1.3米。演奏时主要是靠摇撼发出沙沙声音,富有节奏感。故亦称摇撼杆或棍棍音,与维吾尔族的沙巴依相似,但在制作上复杂一些。斯得尔马克,这种乐器状似盾牌,上镶有许多小环,顶端插有几束猫头鹰毛,故也称为“猫头鹰音”。因乐器带柄,击打者可持柄摇动以助节奏,听之清脆悦耳。阿提推亚克,是一种击奏乐器,由两个组成一对,演奏时互相击打,摹拟出马蹄的声音,其状也酷象马蹄,故哈萨克人亦称之为“马蹄音”。玉兹塔克勒达克,由两支大小不一的牛角制成,演奏时用木槌敲击,发出笃笃木鱼声,主要用于打击节奏。 ◆吹奏乐器主要有色不孜克、卡尔得乃、阿德尔那和各种斯尔那依。

民族乐器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姓名:库拉什。沙亚别克班级:机电0902 学号:09221036

民族乐器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摘要:我国民族乐器的历史悠久,有很丰富的历史背景,跟中华人民的过去和未来有密切的关系,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贵的财富,中国民族乐器与文化的关系为目的而写这篇论文。 关键词:中国民族乐器,文化,民族乐器与文化 论文正文:包括论点和论据,论证 当放假回来,打开选课系统的时候我先找的是“中国民族乐器赏析”这门课,然后看到了可爱的“中国民族乐器赏析”。当时特别高兴,选上了自己最喜欢的课程,用不着去抢课了,舍友们说:“选课也是人品问题(这是现在交大最流行的一句),其实这跟人品毫无关系,因为我信仰是伊斯兰教,所以我相信人只要自己认真喜欢一个东西,向往它,总会有机会拥有它的。这所以我幸运的选上了这两门课,也是因为本人对各民族的文化有着很浓厚的兴趣而且在我的记忆里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成功与结束,全世界随之将观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的一切也都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好奇,从文化生活到社会的发展,无一例外都在唤响着世界,学习中国民族乐器更是在所有外国年青人中间风靡起来。 我对乐器的兴趣从小就开始发芽的。但平时生活上的偶尔接触和网络上看得到的远远没有满足我的需求,可以说听到的,看到的还不如亲手去摸到的。我想选这门课来专门扩大我对民族乐器文化的认

识,希望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利用现有的资源学到更多我感兴趣的知识。我是哈萨克族,在我们民族乐器文化的历史悠久,小时候接触的都是本民族的乐器,虽然生活在中国,我对中国民族乐器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当我选这门课的时候,一开始以为民族乐器应该会讲的是中国56个民族的乐器吧。还一直想给同学们表演一个本民族乐器来着,后来上了第一节课我就懵了,老师讲了一堆历史和我听不懂的古文(我当时觉得老师说话都是古文呢)。经过几次课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民族乐器’,上了这么长时间的学校我真想老师说的一样,让人生气的一个学生。如果没选这门课我或许一直都是误解的状态中。通过这们课终于明白了民族乐器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中国民族器乐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老师第一节就问过我们乐器怎么创造出来的,这就是历史。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留下了多样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和器乐演奏形式,以及大量的器乐曲。歌唱、舞蹈以及民间婚丧喜庆、风俗节日的活动中,器乐都有着显著的作用,它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为人民所喜爱。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仅从己出土的文物可证实:远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乐器。如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河南舞阳县的贾湖骨笛(最早的笛子距今8000年左右),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埙,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磬、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入葬)出土的编钟、编磬、悬鼓、建鼓、枹鼓、排箫、笙、箎、瑟等等。这些古乐

哈萨克民族乐器有哪些

哈萨克民族乐器有哪些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丰富多彩人文艺术的民族。那么哈萨克民族都有哪些独特的乐器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哈萨克民族乐器有哪些,欢迎阅读。 冬不拉 冬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冬不拉的种类繁多大豆油是松木和桦木凿成,雕刻精细,镶嵌美观冬不拉的形式,一种音箱是三角形,哈萨克以近代大诗人阿拜命名,叫“阿拜冬不拉”,一种音箱是椭圆形,以哈萨克民间阿肯江布尔命名,叫“江布尔冬不拉”。这两种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多数是两根弦,也有三根弦,弦一般用羊肠制作,现在已用尼龙缠钢丝线替代,并增加和使用了铜质品位。现在的冬不拉,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冬不拉一般有5、7、9 个琴品,有的冬不拉有13、14 个琴品,还出现了调21 个琴品的冬不拉。根据冬不拉的槽面、覆手、曲首、大小、长短、所绷琴弦和缠品位数目多少以及伸缩的音域和音量的大小,有人将其定名为五种不同类型的冬不拉,即:4 弦12 品的最高音冬不拉称为“皮克洛”; 4 弦1 5 品高音冬不拉,称为“鲁里玛”;2 弦13(或14、16)品的中音冬不拉,称为“巴兹”,2 弦10 品低音冬不拉,称为“库拉勒巴兹”。此外还因哈萨克族历史、地域、部落、文化心理、生活习俗差异,在民间还存在其他各种形制的冬不拉,据不完全统计其品种大约有十几种。 节特根 节特根,琴身长1 米左右,呈长方形,用整块木头雕凿而成,木盆状音室,类似汉民族的古琴和古筝式的卧式弹奏乐器,用马尾丝固定7 根弦,弦下由7 枚畜踝骨当琴码。节特根无松紧弦的琴轴,而是通过左右移动做为琴码的踝骨来调节音调高低。由于琴有精良的共鸣箱,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