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理解文中关键词语。

2.把握善于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的特点。

3.了解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从大自然得到的生命的本真与快乐。

教学重点:

1.理解沈从文逃学的原因。

2.了解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

教学难点:结合自传的特点对本文进行剖析。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几位作家的创作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一提到鲁镇,人们就会想到鲁迅;一说起老北京,人们便忆及老舍;一谈到湘西,人们自然会念及沈从文。

“如果沈从文活到1988年底就一定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直到今天,还是有人相198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属于沈从文而非埃及人马哈福兹。

沈从文被称为“湘西的歌者”。这是因为他毕生数百万字的创作,绝大多数是写湘西和写给湘西的。如小说《边城》、《丈夫》、《长河》、《柏子》、《萧萧》和散文《湘行散记》等名篇。他以湘西神奇优美的民俗风情和新鲜生活方式为背景进行创作,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湘西凤凰县是沈从文的故乡,那里风光秀丽,是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沈从文一生的前四分之一是在家乡和家边的一条沅水上度过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乡的水不仅养育了沈从文,也成就了沈从文的文学道路。“苦苦怀恋我家乡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对我自己的作品,我比较喜爱的还是描写我家乡水边的哀乐人事……”(课件展示湘西凤凰县的秀美风光——古朴,神秘。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同样令人神往。)

二、整体感知课文(略读)

1.快速阅读全文,概括这篇传记的主要内容。沈从文在这篇自传中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

明确:描述了从沈文上私塾时的逃学生活,写出了他在逃学过程中的所为、所见、所闻、所感。

2.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主要有哪些见闻?

明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与奇人趣事的社会生活。

生机盎然的大自然:逃学去游泳、抓蟋蟀和斗蟋蟀、听大自然界中各种奇特的声音

奇人趣事的社会生活:逃学到城外庙、看街景、杀人场面、涨水时看热闹

3.这一小节标题为“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说说这本“小书”是指什么,“大书”指的又是什么?

明确:“小书”指的是课本知识。“大书”指的是大自然和人间生活。

三、文本分析(精读:认识沈从文的逃学;品味细节,感受沈从文儿时形象;探讨逃学与成功的关系。)

1.沈从文的逃学是否严重?

为逃学想方设法,不顾惩罚,同伴中逃学的次数可说最多。

2.从文中看,沈从文逃学的原因是什么?

①对旧式教育的本能的反抗,因为旧式教育对孩子是一种虐待,教育方式也压制了小孩的天性。

②我认为我的心总得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以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却不需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对大自然与多彩生活的向往和强烈的求知欲)

3.逃学对沈从文有哪些影响?(文中直接表示的句子)

①同一切自然相亲近,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一切。形成了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

②水,使我认识美、学会思索,造就了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

③使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凝眸。

4.沈从文是如何“读”这本“大书”的?写自传要善于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遇到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哪一段细节带给你最深的印象?

小结语:往事细节真实生动的描写,说谎、游水、看街景、捉蟋蟀、斗蟋蟀、偷李子枇杷等,处处洋溢着童趣、童真!轻而易举就勾起了我们对曾经拥有的孩童世界无限怀念和向往!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捕捉到大自然里的声音、颜色和气味,在大自然的亲近与熏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本真和快乐。他从细微处发现了这些美丽的平凡的生命,从生命的本源上去认识他们,把他们看成是有价值、平等的庄严的个体。沈从文将讴歌生命的本真的美当作他永恒的人生理想和艺术追求。

比如:

(1)第12段:针铺、伞铺、剃头铺、豆腐作坊: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作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

皮(上面有一撮毛!)用夹板上鞋。又有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

(2)在第14段中,有一段对杀人的描写,你从这段杀人描写中读到了什么?(可联系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对杀人场面的描写来分析。)明确:鲁迅的小说《药》、《示众》中都有对杀人场面的描写,他是揭示国民劣根性的,把群众的麻木、愚昧暴露出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而此文只是通过一个小孩纯真的眼光,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附:《药》: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3)文章的第15段是作者对边街上的一些生活场景的回忆。请找一下作者一共为我们展现了几个生活场景?杀牛、织簟子、铁匠铺、小饭铺。

(4)落过大雨以后的水中玩耍(见课文第23页)

(5)落过小雨以后的捉蟋蟀、斗蟋蟀(见课文第23页至24页)

(6)偷李子批杷(见课文25页)等等。

细节描写的作用:

思考:看起来最普通的生活小景,却成为了沈老最甜蜜的回忆,即便只是作为一个读者,也让我们感到身临其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明确:作者用真实的笔调,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把逃学中的趣事展示出来,也把我们每个人心底里最宝贵的记忆都挖掘出来了,让我们更深刻地领略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对作者的人生观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体会到“大书”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5.小结:逃学的生活,留给了沈从文一段美好的回忆,甚至对他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逃学对外界生活的探寻过程中,培养了观察力和想像力,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学会思考、认识美,体验了生命的本真和快乐,增加了阅历,开阔了视野,小小心灵变得越来越充实。这种生活也形成了他一生性格和感情的基础。

6.从文章的描写来看,小时候的沈从文是一个常常逃学的孩子,由此看来,他是一个调皮而又不愿意读书的学生,你同意这个观点吗?文中有没

有可以说明他不是坏学生的内容?

明确:他的逃学和我们所说的逃学是不同的,它的不学是为了更好的学。从文中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来:“可是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至于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的利用自己的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

从“读”中你感受到儿时的沈从文怎样的形象?

本文描述了从文上私塾时的逃学生活,写出了他在逃学过程中的所为、所见、所闻、所感。他睁大好奇的双眼,敞开充满童真的心,尽情地阅读一本大书——多彩的人间生活。当然,他在读生活这本大书的同时,也并未放弃对书本知识的追求。在逃学的过程中,沈从文在他的湘西世界里学会了许多的人情世故和生活知识。

沈从文逃学如此严重,为什么他还能成才?(你怎样评价沈从文逃学这一行为?)

从逃学的本意看:并不是厌恶书本知识,逃避知识学习,相反,他还把“小书”读好了。

从逃学的原因看:封建式教育压制小孩的天性;对大自然多彩生活的向往和强烈的求知欲。

从逃学的收获看:逃学对外界生活的探寻过程中,培养了观察力和想像力,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学会思索,认识了美,体验了生命的本真和快乐,增加了阅历,开阔了视野,小小心灵变得越来越充实。这些成才的因素对其以后成就的取得产生重大的影响。

补充:在私塾中这人不逃学,老实规矩的念书,日诵《幼学琼林》两页半,温习字课十六个生字,写影本两张,这人是有病,不能玩,才如此让先生折磨。若这人又并无病,那就是呆子。呆子固不必天生,父亲先生也可以用一些谎话,去注入到小孩脑中,使他在应当玩的年龄,便日思成圣成贤,这人虽身无疾病,全身的血却已中毒了。虽有坏的先生坏的父母因为想儿子,这儿子,还能心野不服管束,想方设法离开这势力,顾自走到外边去浪荡,这小孩的心,当是顶健全的心!(摘自沈从文《在私塾》)

注意:引导学生探讨逃学和成功的关系时,要让学生明白,尽管幼年的沈从文逃学,但他从未放弃对小书的学习。玩是孩子的天性,但他们最终能成为一代名人,还是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沈从文并没有放弃小书的学习,只是学校的课程很轻松的。“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当书本的知识不再满足他的需求的时候,他把目光转

向非常广博的大自然、社会生活。对自然万物的眷恋、对人生百态的关注,为其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养料。

拓展:三毛《逃学为读书》

四、写作特色

从语言入手,揣摩作者的写作心理,鉴赏他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了解作品的特色。

⑴对往事细节真实生动的描写,处处洋溢着童趣、童真,轻而易举就勾起了我们对曾经拥有的孩童世界无限怀念和向往。

⑵抒发的感情真诚感人,不写自己的品学兼优、勤奋用功,而是如实地展现自己的天生的野性,充满了阅读和学习“生活”这本大书所得到的欢欣鼓舞的生命体验,表现了对自然和生命无比好奇和热爱。

五、作业

试写一段自己印象深刻的生活(童年)趣事,要求有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

第二课时

导入:从作者的描述看,作者观察敏锐,记忆超强,对现象世界十分倾心,对大自然的声、光、颜色、气味、社会上的人与事怀有浓厚兴趣。它把大自然与社会生活称为一本“大书”,他从这本“大书”中得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活的东西,他在自然和社会中倾心体验,尊重生命本真的做法,对我们高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沈从文的逃学并非不爱学习,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从沈从文的经历可以看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亲和的关系。人应该从自然汲取活力和营养,完善自己的精神品行。孩童的天性是游戏,儿童身上的“野性”正是其天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了适当的“野性”,也就没有了生命的敏感、好奇,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创造力。

六、拓展——沈从文与水

儿时逃学的生活对沈从文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反映在他一生的文学创作中。

1.在第5段中,作者记叙了逃学时偷偷游泳的事情。于是,沈从文的一生便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水对沈从文有着怎样的影响?

明确: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2.沈从文的创作与水的关系:

沈从文与水确实有着不解之缘。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我

在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5年。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关系。走长路皆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

“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15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选自《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在古诗文中,水被认为是忧愁、隔离的象征,如《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将牛郎织女分离的天河:“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水间,脉脉不得语。”所以从文先生的小说又蒙上水一般淡淡的忧郁。

总结:沈从文爱水,而水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具有一股粗犷豪迈的雄性又具有清泠泠的柔性(水遇圆则圆,遇方则方,顺其自然。上善若水任方圆。故老子用水来比喻最高的品质: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水上的人与事,便也都有了水一般的柔情。何为水性?水性也就是一种人性。它是液态的,而不是固态的。它是流动的,遇圆则圆,遇方则方。流淌是它永远的不可衰竭的欲望。我们喜欢水———水性,因为水是我们得以干净的物质。望着水,我们会有一种清新的感觉。曲牌“浣溪纱”,立即使我们眼前浮现出一幅图画:流水清澄,淙淙而流,一群迷人的姑娘与少妇在水边洗衣服,她们的肌肤喜欢水,当衣服随水像旗子一般在空中的清风里飘荡时,她们会有一种快意。这种快意与一个具有水性的小说家写作时所相遇的快意没有任何差别。老子将水的品质看成是最高品质:上德若水。水性向我们讲解的是关于辩证法的奥义:世界上最有力量的物质不是重与刚,而是轻与柔。水性有两脉,一脉是柔和的,一脉是强劲的,如蒲宁、卡尔维诺。有水,才有存在,才有天下。水具有水性,人离不开水,因此,人也就离不开水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八章》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即一个人的行为应该象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心地要象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而深沉渊默;行为要象水一样无私仁爱;说话要象水一样准平有信;为政要象水一样公正平衡;做事要象水一样无所不及而又无所不能;

行动要象水一样善于把握时机适时而动。然后再加上水的最基本的原则和精神——不争,与物不争,与事不争,那便会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文先生性情如水,文笔如水,在那清澈的文思中涌动的是最纯净的人性之水。

3.与水的接近,使沈从文认识美,学会思考。水对沈从文的影响,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请以《边城》为例进行分析。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鼓声蓬蓬响着,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选自《边城》)“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看龙舟竞赛,参加在河中捉鸭子的活动;正月十五,舞龙,耍狮子,放烟火,使得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这些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画笔,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特有的地方色彩.”

明确:《边城》是“一个关于水的故事”。故事本身就发生在水边上,写的是水边常见的风景,如渡口、渡船、龙舟,水面的雨等;生活在这里的人的内心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水—般清澈、透明;到处是水光、水声,水给了小说明净、清澈的语言、色调和意境,小说节奏也如流水一般,纤徐平缓;写记忆中家乡的水,其中注入了他的乡愁,表达他对家乡和家乡底层人民的文化思考等等。

附:《边城》内容精要

由四川至湖南的官道途径一座叫茶峒的小山城,城里的溪边住着一位摆渡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老人的女儿曾和一位茶峒军人相爱,女儿无法与军人相守,于是两人决定殉情。军人服毒而死,她在生下翠翠后喝冷水而死。如今翠翠十三岁。

茶峒城里有个船总(掌水码头)的顺顺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人,他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从事水上运输的生意。他的大儿子叫天保,小儿子叫傩送(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傩神)。一个十八岁,一个十六岁。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一望即知其为人聪明又富有感情,叫傩送。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教育的目的,似乎在使两个孩子学得做人的勇气和义气。一分教育的结果,弄得两个人皆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仗势凌人。故父子三人在茶峒边境上为人所提及时,人人对这个名姓无不加以一种尊敬。”两年前的端午节,老人带翠翠进城看划船。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巧的是,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先

傩送一步托媒人提了亲。兄弟两人都决定把话挑明了,于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诉了弟弟,说这爱是两年前就已经植下根苗的。弟弟微笑着把话听下去,且告诉哥哥,他爱翠翠也是两年前的事,做哥哥的也着实吃了一惊……

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爷爷自然是晓得孙女的心事,却愿让她自己做主。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约定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唱三年零六个月,谁得到了翠翠的回答,谁就能娶翠翠。傩送是唱歌好手,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弟弟傩送的歌声。天保不善于唱歌,因此虽说是两人轮流唱,但是由傩送替天保唱。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住去问,到了城里,人们却告诉他: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出了事,淹死了。顺顺认为大儿子的死是受了老船夫孙女儿的影响,对老船夫变得冷淡,同时逼着傩送与团总的女儿结婚。傩送却因天保的死十分怪责老船夫,傩送一气之下出走了。老船夫悒郁在心,在一个雷雨夜与世长辞,那一夜象征茶峒风水的白塔也倒了。

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也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傩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思想内容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

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

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作者以纯净的笔触谱写出一首爱与美之歌。湘西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健美古朴的风俗习惯,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情调爽朗明快,色彩绚丽清新,是一幅优美别致的风土人情画卷。而青年男女的情爱,父子祖孙间的亲爱,人民相互之间的友爱,以及自然万物之爱与湘西之美糅合在一起,了无痕迹地融入了全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之中。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的青山绿水是美的,边城的故事是美的,边城人那种沉浸于生活、融会于自然的心态也是美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