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的教学设计

龚永艳

一、教材分析:

《醉花阴》讲述了作者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长期外出做官之时,独自把酒,赏菊过重阳的故事。词中作者选取“永昼”“半夜”和“黄昏”三个场景将自己对丈夫刻骨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但这种愁是明丽而缠绵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而非“剪不断,理还乱”的离乱之愁。

二、学情分析:

《醉花阴》是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高二)的一篇文章,可以将学生定位在稍高的水准层次上,因为高二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教者对学生素质可以有较高的预期,但是,课标中要求的“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能力,学生还有所欠缺,这是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做到借声传情,能够当堂背诵。

3、从炼字、炼句的角度,体会本词的语言美、意境美。

4、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四、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2、找出词的意象,分析感受词的意境。

3、鉴赏词人的写作技巧,体会李清照词用语浅俗、清新的婉约词风格之美。

五、教学准备:

1、老师上课前要充分查阅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以及在不同人生阶段时,词风的变化,知道一些关于李清照的小故事。

2、了解《醉花阴》的写作背景,以及词的含义,表达的情感和词中意象的含义。

3、准备上课需要的PPT,以及相关的音频、视频。

4、学生要提前了解本词,甚至会背,并且要对李清照有初步的了解。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1、激情引趣,创设氛围,导入本课

老师讲述:首先让大家猜一个人,古人喜欢用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但宋代有位女词人却以憔悴的“黄花”自指;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是说二李是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大家根据这两句话不难猜到这个人就是李清照。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李清照《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板书课题——醉花阴)。《醉花阴》是一种词牌名,又名《九日》,此词调首见于北宋毛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劝君对客杯须覆”等句,因据其意取作调名。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一般以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为正格。

课件播放一段关于《醉花阴》的视频。用《醉花阴》哀愁的旋律为课堂创设出一种易安词的氛围。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同学们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李清照的相思之苦以及她表达情感的婉约风格。

2、走进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她的很多词中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对丈夫的思念,如《醉花阴》;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本词写于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3、以声传情,朗读体味,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有感情的自读课文,注意词的重音、韵脚、节奏和语调。

其次,请一位学生诵读,另一位学生评价。

最后,全班齐读。

4、作品赏析,重点品读

1).有没有同学能结合课文的注释,具体说说词上片的内容呢?注意,学习诗词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不要像古文一样原文翻译,可以自由地发挥、补充。

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

2).词人在上片中交代的大致的情形我们已经了解了,大家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的感受呢?

愁,“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3).词的上片中“薄雾”“浓云”“佳节又重阳”“夜半凉初透”等词作用?(板书词中重要意象)

此词的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本应该是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的,而如今只有自己,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

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身体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上片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描写了环境、愁的原因以及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作者的凉意。

4)上片小结:上片写秋凉,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情景交融。委婉地展现了丈夫离家后自己孤独寂寞愁闷的心境。

好了,现在同学们能不能试着把上片背出来呢?(教师检查背诵)

5).我们先对下片作个整体品味,谁来翻译一下下片的大意?

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盈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清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

6).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色的菊花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作者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这样的比喻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取义新奇传神,言情含蓄。一个“瘦”字,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7)这首词以“愁”字开头,以“瘦”字结尾,谁来简单分析一下“瘦”字人“瘦”很容易理解,但作者认为菊花也是“瘦”的,这是一种表现手法。菊花本身的菊枝瘦细,菊瓣纤长,但仍能在寒风中傲立。以“瘦”来形容是极见神韵的。而词人因为思夫之情无法排遣,已然形销骨立,为伊消得人憔悴,所以才会有人不如花的感慨。全词以“瘦”作结,在人与黄花的比较中寄托了极为深重的相思之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8).下片小结:下片写重阳节这天黄昏后独自赏菊饮酒的情景和愁绪。“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重阳菊花开的很美,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5、根据上面的学习,结合刚学过的柳永词特点,自己试归纳总结婉约派词的特点:

明确: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6、作业

自选一首李清照的词,结合对作品的赏析,谈谈你对婉约派创作风格的理解。

八、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解读意象的方式,仿佛遇见一个在闺阁中思念丈夫、度日如年的女子,

感悟她从内而外绵长浓厚的相思之愁,让我们对李清照又有了深刻的理解。课后时间多积累一些李清照的“愁”的诗句,同学互相交流。背熟《醉花阴》。这节课上到这,谢谢大家!

醉花阴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醉花阴》赏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诗词鉴赏的要求;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过程与方法:步步引导与情感体验法。 情感与态度: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体会诗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诗词鉴赏的要求和方法;朗读、背诵古诗词;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词意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二、点明诗词鉴赏的三个要求。 把握思想感情;品味语言艺术;分析表达技巧。 三、新授: 《醉花阴》李清照 1、出示课题《醉花阴》。 2、点出注意生字:瑞、篱、盈。 3、学生听录音,体会:从词的词句和对词的朗读里你感受到了词人什么感情?哪些地方可以直接看出这种感情? 明确:生答,师作简评。(愁) 4、由词人为何发愁,引出背景。 5、放录音,学生体会、跟读。 6、简析词句,并概括分析。 环境:金兽焚香,“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好环境、好光景 感情:问:⑴在这样的好环境下,人的心情应该怎样? 明确:应该喜悦、舒畅。 ⑵而词人是什么感情? 明确:浓浓的离愁。 ⑶哪些地方能看出词人的这种感情? 愁永昼、半夜凉初透、把酒黄昏。 ⑷词人为何会有这种感情?(联系背景) 明确:与丈夫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起了内心对丈夫的思念,所以忧愁。 ⑸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感情之深? 明确:“瘦”字最能体现愁绪之深。(因愁而“人比黄花瘦”) 7、学生听录音,深刻理解本词。 8、学生自由读,抽生读,学生齐读。 9、抓住3点要求完成赏析。 明确: 思想感情:强烈的离愁别绪。 语言艺术:“瘦”字为词眼,最能体现词人离愁。 表达技巧:反衬手法、修辞(比喻、引用典故、夸张) 10、学生试背。 四、练习: 赏析《如梦令》李清照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城南中学潘云 一、教材分析: 《李清照词两首》出于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中的最后一篇。本单元意在通过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的词作来学习不同风格的宋词,前边已经出现柳永、苏轼、辛弃疾等词人作品,李清照作为中国第一位女词人,作为本单元的压轴词作,可谓地位非凡。 二、设计理念: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 李清照一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遭遇前后期变化巨大,诗词创作风格变化也很明显。课文选词两首是前后期的代表作,感情色彩悬殊。本课着重分析鉴赏《醉花阴》,重在品味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的风格,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以诵读、品诗入画为重,通过诵读,以及视觉的感官,把握《醉花阴》的内涵与语言韵味。因为内容是明白浅显的,要求当堂成诵。 三、学习方法: 1、在朗读中感悟词中蕴含的相思之愁; 2、品析意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3、背诵全词。 四、重点难点: 1、朗读感悟词中的相思之情; 2、解读词中意象。 五、教学辅助:PPT 六、教学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北宋时期,一个叫做赵明诚的男子告诉他的父亲,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本书,可醒来时只记得那书上的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于是请他父亲为他解梦。他父亲一看就明白了,说“你的梦告诉你,你将要迎娶一

《醉花阴》导学案 学生用讲解学习

《醉花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2.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3.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重点难点: 1、体会借景抒情、以佳节美景反衬离愁别恨的抒情方式。 2、分析词中比喻、练字的艺术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后期)多悲叹身世,怀旧悼亡,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词风凄凉低沉,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导语】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篇一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理解“闲愁”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阴》的抒情艺术; 2.比较阅读,了解“易安体”的艺术特征,了解李词多方面的风格美。 教学难点:进入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 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 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创设诗境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这个大明湖畔的绝代词人就是李清照。她,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她的《如梦令》《武陵春》,昨天又请大家预习了《醉花阴》,相信我们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以为她是怎样的人呢?说说你对她的认识。 生答。师小结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闲适、柔媚、多才多艺、命运多舛是现在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相信这堂课结束后,你对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一些。 二、诵读,感受音韵美

师:诗歌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请你带着对这首诗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诵读。 1.个别朗读 2.自主评价 3.诵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 4.教师范背 三、思读:体会意境美 1.师: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得好,使全篇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 动从而体现主旨,彰显情感的,便是“诗眼”或“词眼”。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师生讨论后明确:愁。 2.作者为什么愁?你了解类似的愁吗? 师生对话,教师小结:这首词以愁发篇,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此愁是相思之苦,是寂寞之痛。三愁聚集一处,于是借酒销愁,但“借酒销愁愁更愁”,何 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呢!因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瘦”就在所难免了。(边总结 边板书)这种愁我们在“不见复关,泣涕涟涟”中感受过,在“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中 体味过,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遥想过,在“你寂寞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中领略过,甚至我们在恋爱中的哥哥、姐姐落寞的眼神中发现过。这种人性人情之美就是诗歌、也是一切文学作品穿越时空魅力永存并深深打动我们的原因。 温馨提示:鉴赏古诗词要发挥想象、借助联想和类比,调动生活积累,以便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3.选用词中意象,拟写下联: 上联:愁满佳节,永昼难熬夜初凉; 参考答案:酒对东篱,西风消魂人空瘦。 4.当堂背诵 四、品读,领略语言美

醉花阴完整教案教学提纲

醉花阴完整教案

《醉花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以及个人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㈡、能力目标 1、疏通词意,理清思路,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 2、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3、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㈢、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醉花阴》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三、解决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对词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2、通过找出词作中的意象来理解抽象的“愁”。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并能总 结出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⑴播放示范朗诵录音,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 受。⑵学生齐读,加深感受。 2、情感教学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播放配乐朗诵加深学生对词所表达 的情感的体悟。 3、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展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来加深学生对 词的理解。 4、问答法。通过师生的问答互动,引导学生完成词的学习,培养学生思 考和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内容讲解: 一、导入: 同学们,从高一直至现在的学习,就诗词这一块,我们已经接触过不少的作家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哪些? {明确: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李商隐《锦瑟》《马嵬》《其二》、李白《蜀道难》、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从性别层面上来讲,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点?(明确:男性)但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一首词却是出自一位女词人之手,即宋代著

《声声慢》导学案及答案

《声声慢》导学案及答案 制作:郭仁玲 2009-3-31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学会“知人论世”。 2、品味语言,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 【学习难点】 1、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 2、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课时安排】1课时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后期)多悲叹身世,怀旧悼亡,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词风情调感伤,凄婉哀怨,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 【写作背景】 这是李清照晚年词作,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品读提示】 1、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2、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听读思考】 1 .你从这首词里读出了什么?找出词眼和直接抒情的句子。 2 .为了写“愁”,为了表达这种愁苦凄凉悲戚,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请选 择你感触最深的一个意象加以分析,并举出古诗词中含有这一意象的句子。这些 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直接抒情的句子: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为全词定下感情基调)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主旨句,点明词眼“愁”。) 词中的主要意象:酒秋风雁黄花梧桐细雨

醉花阴完整教案

《醉花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以及个人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㈡、能力目标 1、疏通词意,理清思路,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 2、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3、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㈢、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醉花阴》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三、解决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对词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2、通过找出词作中的意象来理解抽象的“愁”。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并能总 结出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⑴播放示范朗诵录音,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受。 ⑵学生齐读,加深感受。 2、情感教学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播放配乐朗诵加深学生对词所表达的 情感的体悟。 3、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展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来加深学生对词 的理解。 4、问答法。通过师生的问答互动,引导学生完成词的学习,培养学生思考 和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内容讲解: 一、导入: 同学们,从高一直至现在的学习,就诗词这一块,我们已经接触过不少的作家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哪些? {明确: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李商隐《锦瑟》《马嵬》《其二》、李白《蜀道难》、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从性别层面上来讲,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点?(明确:男性)但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一首词却是出自一位女词人之手,即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封建社会,男性掌握着话语权,这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领域,在文学领域也同样如此。因此,作为女性的李清照能够在当时由男性所掌控的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创作出为世人所称颂的佳作,她是以怎样的魅力和才智才能得到世人的认可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从文本中去寻找答案。 课本上共选了两首李清照的词,一首是《醉花阴》、另一首是《声声慢》,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醉花阴》。(板书题目) 二、整体感知: ㈠、解题:《醉花阴》,词牌名。 ㈡、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其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创作了许多令人记忆深刻的词作,主要有《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等。 出生于书香门第,被称作才女,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后期的词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悲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最为有名

最新《醉花阴》导学案-老师用

《醉花阴》导学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完成本学案。 2、认真思考,规范书写,独立完成。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 2.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 3.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重点难点: 1、体会借景抒情、以佳节美景反衬离愁别恨的抒情方式。 2、分析词中比喻、练字的艺术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后期)多悲叹身世,怀旧悼亡,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词风凄凉低沉,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醉花阴》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教学设计】《醉花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在诗词中体会一代词宗的诗词风格 2、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 3、鉴赏《醉花阴》,学会从高考角度全方位解读词作。 4、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重点难点】 1、体会借景抒情、以佳节美景反衬离愁别恨的抒情方式。 2、分析词中比喻、练字的艺术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浩瀚的太阳系中,水星距离太阳最近。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有十五座环形山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其中一座的名字就是李清照。从此,李清照的名字在太阳的照耀下开始放射更加辉煌的光芒。 史上第一女词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二、点名背诵 之前我已经让大家背诵过本词了,所以下面我想请同学有感情地背诵本词,可以吗?(提问五至六人) 三、初步感知,找出诗眼: 1、词中哪个字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图片19) 明确:愁, 2、那她缘何而愁呢?: 明确:愁是因为相思,是因为思念丈夫,寂寞无聊。(图片20) 四、逐句分析 (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1)译文: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 (2)“愁永昼”——天为什么永远都不黑呢? 这是因为心情烦躁和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永昼”指漫长的白天,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 (3)“瑞脑消金兽”,包含什么信息? 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天气阴沉,香已燃尽渲染寂寥无聊的环境氛围,(4)小结: 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二)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1)译文:美好的重阳节又到来了,洁白的瓷枕和轻纱笼罩的床橱,才刚刚被凉气浸透。 (2)哪些字特别有味道? 一个“又”字,表明自己已经不只一次独自过佳节了,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 “凉”字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3)小结: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设计(一等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设计(一等奖) 2015-12-23 12:47 600次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情意真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寂寞孤凄的心境,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重点抓住情感意味浓的字、词、句进行分析,体会作者在创作中是如何建立语言与情感间的联系的,把握词作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感受女词人委婉含蓄、深哀悲戚的精神世界,感受其词作婉约清秀、情味真切、语言清新自然的风格。 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授《醉花阴》。 教学设想:学生简介李清照前期的生活和写作背景;听录音朗读,初步感知词的内容;反复诵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品味词的语言,感受词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的情思;背诵全词。 第二课时,教授《声声慢》。 教学设想:检查第一首词的背诵情况;学生简介词作的写作背景;诵读第二首词,听录音朗读,教师进行诵读提示,再朗读全词,背诵全词;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引导学生选取词作中的某些语言进行鉴赏分析,体会词人内心的情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含两首词的MP3朗读文件) 课时安排2课时。

1、学生对李清照词人生平有一些了解,但对其早期及中晚期词作的风格不清楚; 2、学生欠缺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初步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醉花阴》的写作背景,体会词人是如何通过特定的意象表达孤独寂寞 的情感的,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2.把握词人在创作《声声慢》时的社会背景及其心境,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把握词的意象,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诗画。她那无可比拟的才气和无比辉煌的诗词创作令无数须眉汗颜。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她的不少作品,大家能不能背出一两首来? 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教师让学生上讲台展示课件,简介李清照的文学常识及本词的写作背景) 多媒体课件展示: 李清照(1084~约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 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成就主要在词上,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她的词婉约清秀,情真意切,语言清新自然,音调优美,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创作《醉花阴》一词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她本人仍独居青州。重阳佳节,为一抒思夫之苦,李清照作了这首词。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眠,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古籍原载如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 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见《元伊 世珍·琅嬛记》)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品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4.分析词中的意象。 二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其一生以“靖康之难”宋氏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婉约派代表人物。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其作品收录于《漱玉词》、《李清照集》。 三赏析文章 1.朗读体味 同学们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注意停顿。 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2.通过读上片,大家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的感受呢? 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4,诗人为什么愁? 引入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5.“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6.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上片小结:_ 7.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场景?

8.“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请简要赏析。 9.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10.. 赏析“人比黄花瘦”的“瘦”字。 四课外延伸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艨舟, 载不动、许多愁。 ⑴从词的格式看,“武陵春”是这首词的。李清照是(朝代)婉约派词人。(2分) ⑵这首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细致刻画一个流荡无依、孤苦凄凉的中年妇女形象?请作出具体的分析。(3分) ⑶古代词人运用多种手法来形容人的愁绪。如李煜《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与这两个名句相比,你是否认为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在艺术效果上比它们更胜一筹,为什么?(3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学案李清照词两首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有那么一位女子,在溪亭日暮时唱出了“沉醉不知归路”;有那么一位女子,虽然“人比黄花瘦”,却吟着“应是绿肥红瘦”;她于月满西楼之时,叹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唱出了千年绝句,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正因为有了她,南宋词坛才大放异彩,中国的词坛才不那么寂寞。她,就是巾帼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中原时,流寓南方,丈夫病死后,境遇孤苦。所作词以南渡为界。南渡前多写其悠闲生活,描写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代表作有《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南渡后多怀旧悼亡、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词风趋于凄婉哀怨,含蓄深沉,代表作有《声声慢》《永遇乐》《念奴娇》。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独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

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她的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1卷)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醉花阴》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寂寞与相思情怀。 2.《声声慢》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晚期作品,词情凄清。李清照写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_New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愁”情。 2. 解读词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美,把握景与情的关系。 重难点 1. 解读词的意象,把握词的意境。 2. 理解作品中“愁”的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导入: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他们,其中有一个是中国古代女性,她的名字叫李清照。作为一个封建时代女性,这是一种何等的荣耀啊!那她为什么获得如此名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词人的世界,感受她的非凡才气。 一、知人论世: 父亲李格非,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进士出身,才学之士。母亲王氏,其祖父是王拱辰,宋仁宗时的科举状元,先后担任过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国家人事部部长)、三司使(财务部部长),王氏从小在诗书世家里长大。 李清照:(1084-1151?) ,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她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比当时的女孩子有着更为宽松自由的环境。 其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婉约词的正宗”,“乱世中的美神”。 丈夫:赵明诚。为人品行端正,情趣高雅,从小喜欢收集金石字画文物,其父赵挺之,与李格非是同乡人,但在政治上是变法派,与李格非刚好相对,后政治矛盾暂趋缓和,故赵明诚与李清照得以结为秦晋之好。这时李18岁,赵21岁。 命运转变:婚后不久,新旧两党又开始争斗,赵挺之打击李格非,李格非被贬回老家。后新党内部争斗,赵挺之死于京师,赵家也遭受灾祸。

0-李清照《醉花阴》教案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愁”情。 解读词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美,把握景与情的关系。 二、重难点 解读词的意象,把握词的意境。 理解作品中”愁”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他们,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这应该是外太空唯一一个用中国古代女性命名的名字。作为一个封建时代女性,这是一种何等的荣耀啊!那她凭什么获得如此名誉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词人的世界,感受她的非凡才气。 2、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柳絮泉东,有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两侧有郭沫若题写的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3、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她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其词被誉为”婉约正宗”。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宋。 她是一个勇敢率真的女人;一个特立独行的女人;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易安之词,承载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真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4、世人评说: 藕神:李清照曾被尊为藕花之神。 正宗第一:正宗易安第一,旁宗幼安第一(明人徐士俊) 婉约宗主: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清人王士禛zhēn) 博家之祖:李清照精于棋类、打马等各类智力游戏。曾发表《打马图经》等作品。 古今才妇第一:称古今才妇第一,不虚也。(明人陈宏绪) 闺秀词惟清照最优。(明人周济)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清人沈谦) 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在意境一方面,在风格一方面,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民国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李清照是乐府词坛最有力的健将,乐府词的发展,至她始达于最高的造诣与成功。(民国胡云翼《中国词史略》)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其人及其前期诗风 2、梳理词意、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清新精美的词作特色。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梳理词意、理清思路,把握词作内容及其情感 难点:体会作者将抽象情思具体化时清新精美的艺术特色。 解决办法:本文字词内容不难,理解起来相对简单,但若不将这首词分不同角度去欣赏,很容易将词作的情思落入俗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知识导入) 中国的古典诗词情深意切、意蕴绵长,以“愁”为主题的诗词比比皆是。崔灏如此说思乡之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秦观如此说寂寞之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李煜如此说亡国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如此说生死离别之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悟一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相思之愁。 二、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其词清新精美,富有真情实感,故名噪一时,称“易安体”。 早期生活于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北宋,十八岁嫁给情投意合的赵明诚,婚后夫妇二人诗词唱和、共同整理金石文物,生活颇为舒心适意。对于此时的李清照来说,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美满婚姻是她的人生理想。但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暂离,生活中出现些许缺憾。因此,李清照早年词作主要表现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自然美景、闺阁生活以及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词调清丽、明快。 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剧,生活剧变,境遇孤寂凄苦,因此,李清照后期词作多表现她晚年的凄凉身世和寂寞愁苦,词调凄凉、低沉。 三、诵读体会 1、学生齐读,解决基本字音、断句问题 2、老师(女)范读,情境引导,体会词人情感 3、录音(男)范读,加强情感体会。 4、再次学生齐读,回味词作。 四、品析词作

咏史怀古诗鉴赏导学案含答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赏析咏史怀古诗的方法; 2、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其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3、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学习时间】 4课时 自学指导及检测 一、复习课内咏史怀古诗,归纳其特点 1、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①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②《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1)该诗连用两个“笼”字,试谈谈其表达效果。 两个“笼”字,既突出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又寄予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2)谈谈你对三、四两句的理解。 表面上,诗人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其实,在场听歌的应是达官显贵,所以这句实乃对那些达官显贵不以国事为重而贪图一时享乐的抨击。 2、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①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乐之地。 此诗以“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之间的戏剧性冲突为中心组织全诗,构思、布局之妙,令人叹服。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一句的理解。 一方面,是以卷起“红尘”的高速日夜奔驰,送来荔枝的“一骑”,挥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则是得到新鲜荔枝的贵妃,嫣然一笑,乐不可支。两相对照,蕴含着对骄奢淫逸生活的无言谴责。周幽王的烽火台也在骊山顶上。作者让杨贵妃在骊山“山顶”望见“一骑红尘”,并且特意用“妃子笑”三字,是有意使读者产生联想,想起“褒妃一笑倾周”的历史教训的。 3、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大乔、小乔为江东著名美女,大乔为孙策之妻,小乔为周瑜之妻。相传曹操建铜雀台,命曹植撰《铜雀台赋》,有云:“揽‘二乔’于东南兮,东朝夕之与共。”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两句何意? 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这两句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曹操的文才武略并不逊于周瑜,就军事力量而言也远远超过孙刘联军,赤壁一战,曹军败北,周瑜不过是有东风之助而成功,不能以一战而论成败,这正表现了杜牧卓越的史识。 4、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乌江(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5、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乌衣巷为东晋以来王、谢两世家居住之地。王导谢安曾贵为宰相,显赫一时。“王家书法谢家诗”也足以让人仰怀。 (1)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 (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 制作时间:2014-5-26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诵读此诗 2、揣摩意象、品味情感 3.把握《醉花荫》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预习案 【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约1155),,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被誉为“婉约正宗”。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闺情、离愁--清丽婉转。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 李清照大事记: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 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42岁: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 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写作背景 《醉花阴》——佳节重阳孤寂思夫 《醉花阴》这首词写于北宋末年,当时丈夫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极度思念之下而写成此词。【整体把握】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 ..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一种香料,又称龙脑。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暗香盈袖:清谈的香气充满衣袖。销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极度的快乐。 西风:秋风黄花:菊花瘦:此处指憔悴。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首词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上片:重阳思亲(写愁 下片:饮酒赏菊(写瘦) 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作者,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请阅读下面的几个句子,说说他们写“愁”好在哪里?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 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明确:这些写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数量,的李煜把愁比喻一江春水,愁是有深度的 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哪些词表现了时间的长度?答:“永昼”“半夜”“又” 李清照的愁思从白天到晚上,甚至更长,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 3.词人为何而愁?答:思夫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学情与教材分析】 1、本次教学为安徽省教坛新星评比考核,学生都是此前教者不了解的,这给教学增加了难度。但可以将学生定位在稍高的水准层次上,因为淮南一中是安徽省示范中学。教者对学生素质可以有较高的预期。 2、备课后允许授课教师接触学生,师生可以先期沟通,布置预习,这为拉近老师与学生距离提供了方便,学生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先行阅读教材。 3、李清照一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遭遇前后期变化巨大,诗词创作风格变化也很明显。课文选词两首是前后期的代表作,感情色彩悬殊。本课着重分析鉴赏《醉花阴》,重在品味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 4、教学以诵读为重,通过诵读,把握《醉花阴》的内涵与语言韵味。因为内容是明白浅显的,要求当堂成诵。 5、注意时代的“隔阂”,年龄的“隔阂”,这两个隔阂要求在教学中设计巧妙的环节予以打通。“闺怨”在宋代即如李清照在词中所表述,而现在呢?北宋时代的少妇她们的爱情生活、思想情感也如词所示,现在呢?这是理解和鉴赏《醉花阴》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6、难点之二是高一学生多是一些单纯的少男少女,如何向他们描述这样的“闺中恋情”,鉴赏“相思”呢?而爱情虽说都是美好的,学生又如何看待这样的爱情呢?这必有一个良性的引导和启迪。 【教学目标】 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教学重点】 1、鉴赏词的意境美,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2、品味语言美、音乐美,掌握艺术手法。 【教法建议】 1、朗读; 2、讨论; 3、比较拓展; 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时安排】1课时。 【预习要求】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训练美读,争取课前背诵《醉花阴》; 2、搜集李清照的其它作品作比较阅读; 3、领悟《醉花阴》的内容,思考“愁”什么?对比古今处理如此情感的不同方式。 4、建议走读生回家将《醉花阴》词读给自己的母亲听听,并讨论交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