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房洁净系统管理制度(总1页)

产房洁净系统管理制度(总1页)

产房洁净系统管理制度(总1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产房负责人至少每季度核查一次总务科对产房层流净化设施、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机组的维护情况(设备运行档案、定期维护记录等),双方负责人确认签字。

2.指定专人

2.1每日监测产房内净化设施运行情况,并记录温度、湿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联系总务科维修解决,双方确认签字。

2.2每日监测(目测)限制区内(手术间、产房、辅助间、洁净走廊)环境,包括地面、台面和墙壁是否清洁,物品设备是否有序。

2.3每周监测产房空气净化装置的回风口栅栏、网面、管道内壁的清洁度并记录。

2.4每月对非洁净区局部空气净化装置送、回风口设备进行清洁状况的检查。

2.5每季度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怀疑医院感染流行、暴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应随时进行监测;洁净产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30min.直径9cm平皿)。

3.每年由有资质的工程质检部门对洁净产房的空气净化系统进行综合性能检测。

(完整版)公司内部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内部安全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加强本公司办公区域的安全管理,营造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防范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公司安全管理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1、办公区域用水、用电安全 2、办公区域防火、防潮安全 3、办公区域防盗安全 4、办公区域卫生管理、仓库安全管理 三、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在工作过程中,公司全体应确保合理运作,保证安全,杜绝粗心大意、贪图方便等侥幸想法。 四、公司全体都应遵守本规章制度,并切实做好、配合好相关部门的安全管理检查与监督,确保本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五、员工应不断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到公司安全管理中。 第二章办公区域用水、用电安全 一、全体员工应坚持“合理使用,勤俭节约”的用水、用电原则。 二、卫生间使用过后,应冲洗干净,并确保冲水闸、洗手台水龙头等相关出水口处于正常关闭状态,避免人为忽略或配件损坏而造成水资源的无故浪费。

三、在不进行办公、招待等合理作业的情况下,应将相关区域的电灯、空调、电脑、排气扇等设施关闭,避免浪费资源,同时降低安全隐患。 四、每天下班前,各部门最后离开部门办公区域的员工,应确保部门办公室相关耗电设备(例如,电脑、电灯等)都处理合理关闭状态;最后离开公司的员工,应确保公司各个区域的用水、用电设施都处理合理关闭状态,方可离开。 五、若发现个别设施设备出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恰当处理,并通知总经办,以便安排更详细的检查和维修。 六、每逢假期放假前,总经办应对各办公区域用水、用电情况进行监督,长假期间应对办公区域进行断水、断电,以减少安全隐患。 第三章办公区域防火、防潮安全 一、办公区域内,严禁烟火;抽烟的员工应到指定的抽烟区(楼梯口,远离窗口高压电线处)抽烟,并确保烟头、烟灰处于完全熄灭状态,方可离开;如到访客户抽烟,则负责接待的员工应确保烟火对办公区不造成安全威胁(即要为客户提供烟灰缸,确保烟头、烟灰不掉落地毯,且丢弃时已完全熄灭等等)。 二、办公区域内,除了工作所需的物品、产品之外,严禁堆积任何易燃易爆的杂物,废弃的纸皮箱、胶袋等应及时丢弃处理,相关业务所用的物品(例如,画册、宣传单等),相关部门应定期进行整理。 三、办公区域内,严禁出现废水积存的情况,以免产生潮气,滋生蚊虫,影响工作环境。 四、天气潮湿时期,各办公区域应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时检查(例如,久置不用的耗材、电脑、投影仪等等),确保设备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 五、如发现相关安全隐患,每位员工都有义务及时向总经办提出,以便进行整改。 第四章办公区域防盗安全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而妇产科是医院的医疗纠纷高发科室,风险大,对妇产科护士的知识面要求广,应急能力要求强,无菌要求高,其各方面的安全隐患也较多,是一个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的高危科室。针对这样一个工作性质,就要求妇产科的管理人员制定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围绕质量管理,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认真落实护理措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确保护理安全。 一、工作目标评估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的原则,评估住院患者,对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向患者进行指导,如跌倒、坠床、烫伤的预防等。 三、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安全方面的指导,嘱患者注意自身安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四、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降低风险。 五、让产妇及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且产妇在住院期间无因护理不当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 六、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危险地段设安全警示标志,如跌到、烫伤等 七、规范孕产妇请假离院管理制度,减少离开后分娩的危险。 八、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流程执行情况。防止个别护理人员有章不循、粗心大意,在各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症状、体征不观察仔细,异常情况发

现、报告、处理不及时;护理文书记录不详细以及出现用药错误或婴儿滑落、沐浴烫伤等。

医院产房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产房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1、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在护理部直接领导下护士长全面管理,成立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每月有计划的对护理质量进行分项检查或随时检查,汇总每月质控情况,讨论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加大检查反馈力度 (1)科室所有人员均要主动发现问题,每周对各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达到护士参与质量管理,人人关心护理质量的局面。 (2)做好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反馈工作; ①检查时及时向被检护士反馈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正确的做法; ②追踪被检护士对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 ③每周护理会议上对重点问题或普遍问题作反馈分析,给予警示; 3、加强安全护理的管理 (1)加强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的管理,总结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和整改,确保待产妇、产妇安全.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密监护、观察待产妇、产妇病情变化,对特殊患着应加强护理,预防遗留纱布、新生儿脐带渗血、跌倒、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 (3)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接触血液、体液时,需戴手套。接触锐利或玻璃器材时,应小心谨慎。万一受伤,及时作出相应处理,做好自我保护。

(4)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5)做好高危药品的管理,专门的存放药柜,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粘贴灰底黑字三角警示牌提醒医护人员注意,以防轻易误拿误用。 (6)急救器材、药品确保完好,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4、提高全体护士的整体素质 (1)护士长除组织全护士参加科内的安全意识及责任心教育外,还特别针对对低年资护士及责任心较差护士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加强工作责任性,改善服务态度。 (2)实施科室业务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提高护理人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实施考核制度 护士长每月对护士劳动纪律、仪容仪表、护理质量、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实、理论考试、技能操作等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护士月考核(累计年考核)挂钩。

公司部门安全管理制度2完整篇.doc

公司部门安全管理制度7第2页 3.负责监督危险性较大工程和特殊条件作业工程的方案 审查、论证。 4.负责参与安全生产联合检查,并组织检查评价与跟踪复查。 5.负责安全事故鉴定、处理、教育、处罚及善后事宜。 6.负责建设单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中规定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7.负责公司内部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消防演练、应急预案编制、监督落实。 8.其他安全工作。 (四)甲方代表职责 1.在所在公司和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公司和部门对施工现场的目标分解工作。 2.其安全职责和权限由公司法人授权委托书书面明确,并在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专用条款中载明。 3.安全工程师应配合甲方代表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对甲方代表负责。 4.负责建设项目的外部协调工作,配合前期部门办理施工许

可手续。 5.要求施工单位严格遵守国际、地方规定,对临时设施、场地道路硬化、交通导改、运输车辆、噪音扬尘、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提出有关安全要求,并要求监理公司监督施工单位 严格执行落实。 6.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费用的使用进行确认或否认。 7.其他安全工作。 五、主要管理内容 1.建设单位公司内部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安全用电知识、消防应急演练和自救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知识,人员伤害救援知识、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基础知识,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2.开工准备阶段,协助前期部门办理施工安全监督备案手续;协助配合合同部门收集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HSE 体系认证等安全生产资质等证明材料。 3.督促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的所有建筑 企业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 4.收集施工、监理、主要分包单位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证书,编制台账,以备政府行政部门监督检查。

产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产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产房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产房护理质量,保证母婴安全。方法通过对产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提高了助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操作水平,增强了法制观念和责任心,提高了产房护理质量。结论通过查找产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并制定防范措施,我院产房护理工作质量较前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标签:产房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产房是对产妇进行产程观察、接生的场所,助产士肩负着母婴二代人的健康和安全的重任。产房工作的特点是变化快、风险高。产房助产士的工作质量关系着母婴生命安全,稍有不慎可能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甚至是死亡[1]。因此,针对产房的高风险性,积极查找产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制定切实有效的的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对保障母婴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1产房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1.1助产人员编制不足在临床工作中,助产工作技术性强、节奏快、风险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和频繁地倒班,体力和精力长期处于透支状态,身心疲惫,使不少助产士离开助产队伍,加之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助产人员培养周期延长,使助产人员缺编或老龄化。 1.2服务态度由于产房急诊患者多、病情变化快,在繁忙的工作中常见助产士态度冷漠、语气生硬、治疗护理工作解释欠耐心,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易引发护理纠纷。 1.3责任心不强,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产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必须严密观察。有些助产士工作不认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失去了处理时机。如应用缩宫素过程中,不按规定配制浓度和调节速度,导致无效宫缩或宫缩过频、过强而发生胎儿窘迫,甚至因强烈宫缩而发生先兆子宫破裂或破裂;未按规定督促孕妇2~4h自解小便,致膀胱充盈影响先露下降;新生儿体检不认真,未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多指、并指、肛门闭锁、睾丸未降等;检查胎盘不仔细致胎盘胎膜残留;缝合中穿透肠壁而未认真检查致瘘道形成。 2防范措施 2.1做好人力资源管理随着護理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工作的多元化,护理人员的配制应该在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为她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力求减少疏漏差错,减少产房纠纷[2]。 2.2提高助产士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让助产士正确认识产时服务新

部门安全管理制度

部门安全管理制度 编制: 批准: 设备技术部 二〇一三年五月九日

目录

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设置制度 1、目的 为全面落实部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效开展安全工作,推动部门安全标准化建设,同时有效结合公司的安全要求,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部门安全管理小组,机修、电工、司炉工、污水处理工、计划员及兼职安全员。 3、安全管理小组组织架构图 4、安全管理小组的责任 安全管理小组全面统筹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现行安全生产和消防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安全制度的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分层管理,分线负责”原则。建立健全并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组织建设,及时调整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明确安全生产责任;配备兼职安全员,组织健全和督促执行本部门以及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监督生产设备运行和消防设施、设备符合安全生产运行要求;监督部门劳动防护用品按标准发放和使用;确立部门年度安全目标,依法保障安全生产各项投入的有效实施。实行安全整改检查闭环责任制;及时协调、督促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安全生产宣教培训和部门安全体系建设;鼓励加大安全生产防护设施,实行安全生产目标、履职与主要生产管理绩效考评挂构。 5 、职责分工 组长作为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所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把安全全面纳入到日常的工作管理,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组织员工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辨识本责任区域危险源和制定完善的风险预控措施。加强安全方面的领导,决定安全方面的奖惩。 副组长负责所管区域的安全工作,保证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能够在所管区域完全有效执行,安全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组织并制定所管区域的安全设施和安全防范措施,制定有效的设备点检、巡检计划,监督各个班组的实施情况,审批公司二级、三级作业许可证,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成员贯彻执行公司、部门的安全规定要求,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工作,组织员工学习并贯彻执行企业、部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教育职工遵纪守法,制止违章行为,组织并参加每周安全活动,坚持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负责对新工人进行岗位三级安全教育,负责班组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组织力量消除,并报告上级,发生事故立即报告,并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做好详细纪录,督促教育职工合理使用

最新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水平,落实院科两级质量管理制度,维护患者利益,保障医疗安全,促进质量持续改进,特制订本制度,实行计分制管理。 一、职责分工 1、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对科室行政、医疗、教学、护理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及协调,领导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负责科室业务规划与发展。 2、护士长全面负责护理技术、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管理,协助科室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发应用及科室行政管理。 3、质控小组每周不定期检查全科各种医疗文件、技术操作及其他各项诊疗活动中执行技术规范的情况,并有权作出违规记录及处罚。 二、医疗管理 用药,尽量减少病人医疗负担。实行贵重药品、自费药品告知制度。 三、医德医风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接待患者及家属要和蔼、亲切,不准推诿病人。如遇错收病人,应主动与其他

科室协调好后方可转诊。 2、不准收受病人的红包、礼物;索要红包、礼物引起投诉的,按医院的有关规定处罚。拒收红包者,按拒收额度和医院规定给予经济奖励。 3、加强“反商业贿赂法”的学习,巩固对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治理的成果。拒绝医药代表进科室,不准与医药代表非法接触。 4、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提倡文明用语。 定义: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 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字成分。介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 ※一、表示时间的介词: 1)in , on,at 在……时 in表示较长时间,如世纪、朝代、时代、年、季节、月及一般(非特指)的早、中、晚等。 如in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1950s, in 1989, in summer, in January, in the morning, in the night, in one’s life , in one’s thirties等。 on表示具体某一天及其早、中、晚。 如on May 1st, on Monday, on New Year’s Day, on a cold night in January, on a fine morning, on Sunday afternoon等。 at表示某一时刻或较短暂的时间,或泛指圣诞节,复活节等。 如at 3:20, at this time of year, at the beginning of, at the end of …, at the age of …, at Christmas,at night, at noon, at this moment等。 注意:在last, next, this, that, some, every 等词之前一律不用介词。如:We meet every day. “at时间点,有on必有天,in指月季年,也和色相连” 就是说,有具体的时间点的时候用at,具体那一天用on,说到月份,季节,年份,就用in ;而且说谁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的时候,也是用in XX(color)】

产房管理制度

产房管理制度 1.产房助产士必须持证上岗~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产时三个产程的处理~做好产时保健。 2.分娩室人员要定期培训并进行抢救练习~遇有突发情况时~能当机立断~妥善处理~以保护母婴安全。 3.凡入室者必须在指定地区更换内进衣、戴口罩、帽子及产房专用鞋。患有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疾病的工作人员暂调离产房。非本科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产房。 4.分娩室的用物、器械、药品、敷料~应由专人负责保管~用后随时进行补充。器械定期上油和维护。 5.每次分娩结束~应及时整理、清洁消毒产床及使用后的物品~按常规处理~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整洁。 6.待产室应经常保持安静、整洁~产妇入待产室必须更换病人衣裤和鞋。 7.产包打开超过四小时~产妇未分娩者需要重新更换产包~再行接生。 8.产妇合并传染病者~应在隔离产房分娩~器械均用消毒液浸泡处理后~再清洗包装~所有布类按消毒灭菌常规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双袋包装,~密闭后运送~焚烧处理。产妇离开分娩室后~必须用消毒液擦拭室内所有物体表面及地面~并进行空气消毒~然后通风。 9.产时严密观察三产程进展~注意监护孕妇及胎儿情况。分娩后产妇在分娩室常规观察2小时~注意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子宫收缩情况~防治产后出血~做好新生儿护理~若无特殊情况可送回爱婴区休息。 10.新生儿出生后~必须抱给产妇看性别~如有畸形或其他异常特征~也须向家属交待清楚~作好详细记录~并印新生儿双脚印和产妇右指模。在婴儿右腕系上

手圈~并注明母亲姓名、床号及新生儿性别等~量体重、身高等检查后~裸体与母亲皮肤接触30分钟~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及时填好产时记录及新生儿出生证明材料。 11.设温馨产房及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使孕妇在分娩时得到助产士和亲人更多的抚慰、关怀和鼓励~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 产科 2012年03月

分娩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docx

. 分娩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本科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即使报告采取措施即使处理。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4、夜班和节假日值班人员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随时关好门窗,非产房人员一律不得入内。 5、每周检查一次水电开关,做一次性定期检查、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意外发生。 6、掌握消防灭火知识,熟练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消防检固定放置,并熟练操作步骤,保证每人能应急使用,消防捡钥匙固定位置,人人都能知道火警电话(119)。 7、抢救车药品齐全,在有效期内,转让负责,用后即使补充。 8、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班,严防损坏和遗失,一律不外借。 9、产房内禁止吸烟、明火以防意外。产房内备有应急照明灯 1— 2 盏,以备突然停电使用。

分娩室安全管理要求 1、孕产妇在待产分娩过程中,进行母乳喂养室教,断 脐30 分钟内完成母婴皮肤解除并早开奶,按作时小心婴儿 防滑脱落坠床。 2、人工破膜时应在宫缩问题歇时操作,严密观察宫缩、 先露下降及宫口扩张,发现异常即使报告避免产程延长。 3、认真听胎心音(每次必须听 1 分钟以上),观察胎动,发现异常即使报告。 4、严格掌握催产素使用原则,催产素引产要认真观察 宫缩,专人守护。静滴催产素孕妇在待产室进行,有利于观 察管理。 5、严格按分娩机制,会阴保护手法要求进行接生,有 效地向产妇告知配合医生的要求及重要性。 6、产妇离开产床或返回修养室时,护士要给予挽扶, 照顾,保证其安全,防止因分娩过程中疲劳过度而晕倒。 7、严格执行医嘱和护理查对制度。抢救时执行上头医 嘱必须复述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安瓿,做好抢救记 录。 8、严格按照缝合原则进行切口、伤口缝合,缝合完毕 取过阴道填塞纱布,常规行阴道检查,肝门检查。 9、积极配合医生处理疑难产程,正确保护合阴,杜绝

医院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孕产妇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医院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孕产妇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1154医院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孕产妇和婴 儿安全管理制度 Hospital health care facility obstetrics maternal and infant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产科依法服务管理制度 (一)为确保产科质量,保护母婴安全,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助产技术的准入制度。对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开展助产技术服务。违法服务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二)未经批准擅自开展助产技术的非医疗保健机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母婴保健法〕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进行查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逾期不校验助产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继续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由原发证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校验手续,拒不校验的,由原发证部门依法吊销助产技术服务的执业资格。 (四)非法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进行查处。已取得医师资格未取得助产资格的个人,擅自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按《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第三十八条进行查处,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已取得助产资格的个人,在未取得助产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和非医疗机构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按照《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第三十八条查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产房安全目标及措施

产房护理安全目标及措施 目标一:对新生儿识别的准确性 措施: 1、小宝出生后第一时间戴腕带,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小宝使用腕带要舒适,松紧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辩识小宝的一种手段。 2、盖好母亲的拇指印和新生儿的脚印,避免护理差错。 3、对戴有腕带标识的小宝,随母亲回病房时,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并签字。 4、对转到NICU的小宝,与NICU护士认真交接,并签字。 正常分娩的新生儿: (1)出生前,在包被上正确书写产妇信息。 (2)出生后,在包裹前,再次核对包被上产妇信息,一定要问产妇本人姓名。 (3)写腕带时,信息要和产妇本人核对。 (4)送产妇时,在产房门口,与家属核对产妇信息及包被。 (5)回病房后,与护士核对,认真交接。 剖宫产新生儿: (1)出生前,在包被上正确书写产妇信息。 (2)在手术室核对产妇信息,问产妇姓名及查看病历,采集产妇信息。 (3)新生儿出生后,在手术室带腕带,产妇信息与新生儿一块回产房。 (4)如果多个人连续剖宫产,交代随同人员新生儿回产房后交给值班人员。 (5)送产妇时,在产房门口,与家属核对产妇信息及包被。 (6)回病房后,与护士核对,认真交接。 目标二:对产妇安全的保证

1. 从产房到手术室剖宫产的产妇,要戴腕带,与手术室护士认真交接,并签字。 2. 制度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产妇的交接程序,防止脱落产。 3、在床上活动的产妇,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产妇上下床护士要搀扶,以免体位突然变化,引起血压迅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发生跌倒和坠床。 保障产妇安全: (1)认真观察产程,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 (2)产后检查胎盘、破膜,不完整不要告诉产妇说“差不多”。 (3)检查会阴、阴道,取纱布,做肛查。 (4)送产妇回病房时,根据病情决定用推车或轮椅送。 (5)与医生,家属及产妇做好沟通。 目标三:加强急救药品和急救物品的管理,确保抢救工作顺利 措施: 1.产科随时都有急危重的患者,关系到母婴的安全,因此,产房的急救物品和药品要专人负责管理,要求定数量、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定期维修等,要求抢救设备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助产士人人知晓急救药品和物品的使用方法及放置地点,一旦发生危重抢救,就必须争分夺秒,当机立断、沉着冷静、积极有效地抢救。 目标四:安全用药 1. 对静滴缩宫素的产妇,专人监护,根据宫缩调节滴速,并记录血压、脉搏、胎心、宫缩。遇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滴注,并通知医生。 2. 胎肩娩出前,禁止肌注缩宫素。 目标五:加强薄弱环节管理,合理安排工作

公司部门安全管理制度

部门安全管理制度(试行)

目录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二、适用范围 三、专职安全工程师岗位设置 四、职责分工 五、主要管理内容 六、工作流程 七、记录表格 附录1 年度安全工作计划表(样式) 附录2 安全文明施工体系运行联合检查表(样式) 附录3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附录4 《合同违约处罚通知单》(样式) 附录5 生产事故的等级分类 附录6 安全生产管理控制流程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一)为规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的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主要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14 年12 月1日起施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5.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自2004年1月13日起施行) 6.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7.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8.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9.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10. 国家和行业、地方现行规程、规范等。 二、适用范围 以及公司工程技术部工作场所范围内的日常工作过程。 三、专职安全工程师岗位设置 1. 工程技术部拟设置专职安全工程师岗位,全面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 专职安全工程师须取得包括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内的专用安全管理岗位证书,持证上岗。 四、职责分工 (一)部门职责 1. 负责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的起草与修订。 2. 负责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的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 3. 负责配合前期部门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 4. 负责相关方(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合同履约过程中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情况的督察与评价,负责对违约方发出《合同违约处罚通知单》。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 度(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48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为了提高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水平,落实院科两级质量管理制度,维护患者利益,保障医疗安全,促进质量持续改进,特制订本制度,实行计分制管理。 一、职责分工 1、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对科室行政、医疗、教学、护理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及协调,领导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负责科室业务规划与发展。 2、护士长全面负责护理技术、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管理,协助科室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发应用及科室行政管理。 3、质控小组每周不定期检查全科各种医疗文件、技术操作及其他各项诊疗活动中执行技术规范的情况,并有权作出违规记录及处

罚。 二、医疗管理 用药,尽量减少病人医疗负担。实行贵重药品、自费药品告知制度。 三、医德医风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接待患者及家属要和蔼、亲切,不准推诿病人。如遇错收病人,应主动与其他科室协调好后方可转诊。 2、不准收受病人的红包、礼物;索要红包、礼物引起投诉的,按医院的有关规定处罚。拒收红包者,按拒收额度和医院规定给予经济奖励。 3、加强“反商业贿赂法”的学习,巩固对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治理的成果。拒绝医药代表进科室,不准与医药代表非法接触。 4、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提倡文明用语。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产房管理制度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只供学习与交流产房管理制度 1、产房助产士必须持证上岗,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产时三个产程的处理,做好产时保健。 2、分娩室人员要定期培训并进行抢救练习,遇有突发情况时,能当机立断,妥善处理,以保护母婴安全。 3、凡入室者必须在指定地区更换内进衣、戴口罩、帽子及产房专用鞋。患有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疾病的工作人员暂调离产房。非本科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产房。 4、分娩室的用物、器械、药品、敷料,应由专人负责保管,用后随时进行补充。器械定期上油和维护。 5、每次分娩结束,应及时整理、清洁消毒产床及使用后的物品,按常规处理,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整洁。 6、待产室应经常保持安静、整洁,产妇入待产室必须更换病人衣裤和鞋。 7、产包打开超过四小时,产妇未分娩者需要重新更换产包,再行接生。 8、产妇合并传染病者,应在隔离产房分娩,器械均用消毒液浸泡处理后,再清洗包装,所有布类按消毒灭菌常规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双袋包装),密闭后运送,焚烧处理。产妇离开分娩室后,必须用消毒液擦拭室内所有物体表面及地面,并进行空气消毒,然后通风。 9、产时严密观察三产程进展,注意监护孕妇及胎儿情况。分娩后产妇在分娩室常规观察2小时,注意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子宫收缩情况,防治产后出血,做好新生儿护理,若无特殊情况可送回爱婴区休息。 10、新生儿出生后,必须抱给产妇看性别,如有畸形或其他异常特征,也须向家属交待清楚,作好详细记录,并印新生儿双脚印和产妇右指模。在婴儿右腕系上手圈,并注明母亲姓名、床号及新生儿性别等,量体重、身高等检查后,裸体与母亲皮肤接触30分钟,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及时填好产时记录及新生儿出生证明材料。 11、设温馨产房及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使孕妇在分娩时得到助产士和亲人更多的抚慰、关怀和鼓励,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

产房护理岗位职责

产房护士长岗位职责 1在护理部和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的护理业务及行政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2监督、检查本科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及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医护配合。 3检查各班工作,核对医嘱及各种表格填写登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出现差错事故。 4对本科室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讨论、分析、鉴定,并提出防范措施。 5领导组织本科室医务人员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水平。 6负责指导和管理学习、进修人员并指定有工作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担任带教工作。 7及时检查、维修、补充、保管好本科室的器械、药品以及各种备用物品。 8监督、检查卫生员和各班工作人员做好室内卫生,定期消毒房间,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9定期协助院感科对工作人员和分娩室的空气进行细菌培养。做好传染病产妇的隔离剂物品处理工作。 10、负责新生儿预防接种疫苗的管理 。

产房副班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提前20分钟到岗,听胎心音,打胎监,清点器械准备物品、药品,查看无菌物品有效期,杜绝过期。 3收病人,做好入院的宣教,观察产程,宫口开3公分送人产房交给主班人观察,协助主班接生,台下巡回做早接触。4负责注射乙肝,卡介苗并填写免疫接种本、三联单、录两苗的外网录入,《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表,并告知用途5负责病房待产的治疗。 6配合做好产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护理工作,以及结束后物品、药品的核对。 7每天检查室保持整洁更换床单位、胎心监护仪每天下班前用84消毒液擦拭,不能发现有灰尘。

产房晚夜岗位职责 1、提前20分钟接班,清点物品、药品,如有缺失或损坏,告知护士长第二天及时补齐或维修。 2、严格交接班制度,写交班报告跟主班床头交接病人,以及物品交接。 3、负责待产孕妇,严密观察孕妇的产程进展和胎心变化并记录,以及绘制产程图,遇待产妇出现并发症或胎儿宫内窘迫时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值班医生。 4负责待产孕妇,严密观察孕妇的产程进展和胎心变化并记录,以及绘制产程图,遇待产妇出现并发症或胎儿宫内窘迫时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值班医生。 5负责剖宫产与正常产妇的接产工作,协助医生处理难产。负责产后2小时观察并记录,以及把产妇和新生儿安全送回病房,并跟病房的护士交班。 6每次接生完毕,84消毒液擦拭产床,更换待产床单,清洗器械、吸引器管和吸引气瓶。下班前各类物品按要求归类处理,做好终末消毒。 7认真填写病历,分娩登记本及各类登记表格,并填写免疫接种本,三联单《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表,并告知用途8保持分娩室的整洁,定时消毒并做好登记;遇有传染病者,

公司员工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员工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公司人身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二章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第三条安全管理小组 (一)安全管理小组为公司安全管理机构 (二)安全管理小组组成成员 组长:总经理组员:副总、总工程师、各部门经理 第三条安全管理小组主要职责 (一)贯彻国家安全政策,负责公司安全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制定、执行各类安全管理措施; (二)负责对本部门安全工作进行考核,检查,督促不安全措施的整改落实; (三)出现安全事故,及时组织人员对公司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并拟订可行性处理方案; (四)组织公司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大检查等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管理责任 第四条人身安全的最高责任人为总经理及各部门第一责任人。 第五条各级管理人员在各自管辖范围内,对员工的人身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四章员工人身安全事故预防 第六条生产安全事故预防 (一)责任划分: (1)由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及操作工的培训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厂负主要责任,车间主任负次要责任。 (2)由于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安全事故,厂负主要责任,车间主任负次要责任。 (二)各部门必须遵守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用电管理制度,机械设备、设施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仓库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等。 (三)各部门必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建立安全网络图并落实相关管理人员及具体的岗位职责,制定重点设备及区域的相关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四)各部门必须有专人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每月不少于一次),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 (五)维修车间应当对车间内的机器设备安排专人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新员工、转岗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生产技能培训,同时各部门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违反以上条例的单位,对责任部门总经理索赔100元并限期整改。 第七条消防安全事故预防: (一)责任划分:维修部负责消防设施的检查、整改,各部门负责消防设施的E及时更换并协助维修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 (二)各部门必须遵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动火、用火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器材维护、保养制度、消防安全检查、管理制度、每日防火巡查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 (三)各部门必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专(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及具体的岗位职责。 (四)各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每周必须对所在单位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整改。必须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五)灭火器必须时刻保持正常使用,且保持压力正常,同时消防水枪、水袋必须配备齐全,必须急灯必须保证正常使用。 (六)灭火器材必须按规定予以配置、摆放。严禁在消防器材和消防设备旁堆放物品。消防器材要做到四防(即防雨、防晒、防潮、防冻)。 (七)从事或雇请电工、烧焊工、易燃、爆等特殊工作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八)各部门必须对重点消防部位设立明显防火标志,并设置相必须的消防设施;各部门的疏散标志和事故必须急照明设置必须符合规范。 (九)各部门必须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

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制度

产科安全管理全套制度 (一)、实行常务业务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关系,解决产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产科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查。确保产科的各项工作流程落实到位。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XX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和《XX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试行)》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落实各种人员职责。 (三)、成立院内产科抢救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按照《XX县,乡级产科质量标准》每半年评价一次产科质量,并做好登记。(四)、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产儿科双查房制度,产儿科要互相配合,同时负责对转入新生儿科的病理新生儿和母亲的查房和诊治,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五)、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现场抢救,指挥抢救工作,并报告医院,协调各相关科室共同组织抢救。(六)、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实行一、二线医师双岗负责制。特殊情况个别交接;交接时应对孕产妇的胎心,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科主任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监督。 (七)、加强对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实行产科人员继续医学教

育学分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务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产科质量不断提高。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大力开展培训工作。

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做好孕妇系统管理,产前保健时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统一使用依法印制的《XX孕产期保健手册》,如实填写相关内容,按要求认真做好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孕期保健服务。孕妇住院分娩时须将《XX 孕产期保健手册》交给产科,通知在检查产妇后要向孕妇和家属介绍产妇情况,耐心细致解释分娩本身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提供咨询服务,提倡和鼓励自然分娩,使产科医生及时掌握孕妇孕期保健情况,记录分娩情况,做好产后保健记录以及产后入户访视的母婴保健情况。(二)、对住院分娩的孕妇,接诊人员要详细、如实地填写孕产妇姓名,丈夫姓名及夫妻双方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 (三)、产房实行24小时负责制,负责第一产程到第三产程全产程监护的产时保健服务,助产人员除掌握适宜产科技术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抢救危重患儿时应有儿科医师进产房负责抢救,助产人员协助。实行剖宫产术需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决定,主刀医师应具备妇产科医师职称,具备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学历。 (四)、危重孕产妇的急救和转诊制度 1、急救和转诊网络的建设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负责规划本行政区域内的孕产妇急救和转

产房管理制度

产房管理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产房管理制度 1、产房助产士必须持证上岗,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产时三个产程的处理,做好产时保健。 2、分娩室人员要定期培训并进行抢救练习,遇有突发情况时,能当机立断,妥善处理,以保护母婴安全。 3、凡入室者必须在指定地区更换内进衣、戴口罩、帽子及产房专用鞋。患有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疾病的工作人员暂调离产房。非本科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产房。 4、分娩室的用物、器械、药品、敷料,应由专人负责保管,用后随时进行补充。器械定期上油和维护。 5、每次分娩结束,应及时整理、清洁消毒产床及使用后的物品,按常规处理,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整洁。 6、待产室应经常保持安静、整洁,产妇入待产室必须更换病人衣裤和鞋。 7、产包打开超过四小时,产妇未分娩者需要重新更换产包,再行接生。 8、产妇合并传染病者,应在隔离产房分娩,器械均用消毒液浸泡处理后,再清洗包装,所有布类按消毒灭菌常规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双袋包装),密闭后运送,焚烧处理。产妇离开分娩室后,必须用消毒液擦拭室内所有物体表面及地面,并进行空气消毒,然后通风。 9、产时严密观察三产程进展,注意监护孕妇及胎儿情况。分娩后产妇在分娩室常规观察2小时,注意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子宫收缩情况,防治产后出血,做好新生儿护理,若无特殊情况可送回爱婴区休息。 10、新生儿出生后,必须抱给产妇看性别,如有畸形或其他异常特征,也须向家属交待清楚,作好详细记录,并印新生儿双脚印和产妇右指模。在婴儿右腕系上手圈,并注明母亲姓名、床号及新生儿性别等,量体重、身高等检查后,裸体与母亲皮肤接触30分钟,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及时填好产时记录及新生儿出生证明材料。 11、设温馨产房及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使孕妇在分娩时得到助产士和亲人更多的抚慰、关怀和鼓励,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章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三十三、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将安全管理纳入质量管理中,加强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的管理,确保病人安全。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3、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查病房,全面了解病情,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未经核对的医嘱不得执行,一旦医嘱执行有误,不得隐瞒,立即通知医师并采取补救措施。 5、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按要求正确使用腕带标识,防止辨识错误的发生。 6、加强对患者各类管道的护理,建立管道标识制度,严格执行管道安全护理措施,防范非计划拔管事件发生。 7、对昏迷、瘫痪、精神异常及小儿等特殊病人应加强护理,加强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躁动患者正确使用约束,有自杀倾向实施24小时监护,加强心理护理,对所有患者进行风险评估,防范患者压疮、坠床、跌倒、自杀事件发生。 8、严格遵守毒麻、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用药措施。 9、加强急救物品、药品、器材设备管理,做到“五固定三无二及时”,以确保急救措施的实施。 10、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和手卫生制度,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1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掌握消防应急事件的处理,责任落实到人,随时查除不安全隐患。 12、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建立安全护理月报表,科室每月组织安全护理会议,对护理事件、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整改措施。 13、采用多种形式对病人和家属实施安全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和家属主动获取相关信息,参与安全活动。

三十四、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为确保在正确的患者身上实施正确的治疗,杜绝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身份识别错误事件,健全与完善各科室(各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凡对门诊、急诊、住院患者进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发放特殊饮食、手术及实施各种有创诊疗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1、门诊患者辨识 (1)由患者自述姓名及至少一项个人资料(如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电话号码或家庭地址。 (2)患者携带附有照片的证件或病历,如身份证、医保卡等。 2、住院患者辨识 (1)医生和护士在给患者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必须核对患者身份,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识别的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核对程序为首先主动询问患者的姓名,然后核对腕带或床头卡上的信息,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等,确认正确,才可操作执行。 (2)询问患者全名时,须确认患者有具体回应,由患者说出自己的姓名(你叫什么名字?),如无法回答须有家属代为回答确认。 (3)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标识,作为实施操作、用药前、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识患者的有效的手段。尤其是ICU重症患者、急诊抢救室患者、手术、输血、新生儿、意识不清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使用腕带。 (4)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完善关键科室间(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之间转接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正确识别患者,做好交接记录。 三十五、腕带标识制度及身份识别程序 1、凡急诊抢救、住院患者,均需佩戴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识,并告知病人腕带使用目的、勿自行取下。 2、腕带上应标明患者的信息,至少包括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