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特点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特点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特点

.

..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特点

1.追求独立自主。由于成人感的产生而谋求获得独立,即从他们的父母及其他成人那里获得独立。

2.形成自我意识。确定自我,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3.适应性成熟。即适应那些由于性成熟带来的身心的,特别是社会化的一系列变化。

4.认同性别角色。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即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即所谓男子气(或男性气质)和女子气(或女性特征),这对幼儿期的性别认同说来是个质的变化。

5.社会化的成熟。学习成人,适应成人社会,形成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道德观的成熟是社会化成熟的重要标志。

6.定型性格的形成。发展心理学家常把性格形成的复杂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龄前儿童所特有的、性格受情境制约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小学儿童和初中的少年所特有的、稳定的内外行动形成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内心制约行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已经定型,因而性格的改变就较困难了。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随着青少年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他们在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日常心态以及与父母、同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总体来讲,青少年的个性特点有二:其一是不平衡性;其二是极端性或偏执性。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在个体进入青春期以前,曾出现过一次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期,年龄在1~3岁,以儿童可以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儿童的自我意识虽然还在继续发展着,但发展的速度则是相对平稳的。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青少年很快出现了成人的体貌特征。因为这种生理上的变化发生得过于突然,使他们在产生一种惶惑感觉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一直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了很大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从而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自我意识高涨的突出表现是,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校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等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他们的心中,这种倾向在其作文及日记中常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例如,同是以“我看到了什么”为内容的作文,小学生是纯粹地描述客观世界的景象,而青少年虽然仍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在他们的描述中却带有浓重的个人情绪情感基调,在作文中更突出了个人的喜好、烦恼和憧憬等。 青春期自我意识高涨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其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一方面,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正确,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别人似乎总是用尖刻挑剔的态度对待他们。因此,当听到别人在低声讲话,便断定是在议论自己;当看到别人面露微笑,又认为是在嘲笑自己;如果某位老师多看了自己一眼,就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总之,他们觉得周围人时时刻刻都在品评他,这种想法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孤独而且神经过敏。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一、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情境性。社会性和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前刺激(即情境)的制约,特定的情境产生与此相对应的社会行为。 模仿性。模仿是对他人所显示的行为及其特点进行有选择的重复(再现)。模仿性是幼儿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幼儿经常学父母、老师或同伴的样子,说和别人相似的话,或者再现别人做过的行为、动作。 道德发展的从他性。从他性在幼儿道德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儿童认为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是绝对的,来自于外在的权威,不能不服从,判断是非的标准也来自成人。同时,儿童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果,而不考虑行为的内在动机。 道德情感由不稳定向持久、稳定发展。幼儿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他们在与成人、同伴交往使他们道德感指向的事物或对象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由近及远,由较直接到较间接,由具体、个别的行为到一些比较概括、比较抽象的行为规则和道德准则,道德情感也不断丰富起来。由于幼儿道德感指向的事物的变化,特别是事物性质的变化,使幼儿情感逐渐由比较肤浅、表面、不稳定发展到持久和稳定。 二、如何发展儿童的社会化行为及做法 我认为:第一树立现代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教师要热爱、尊重并了解幼儿。它应不掺杂个人好恶,不对幼儿姑息迁就,不厚此薄彼。善于设身处地地体验幼儿的所作所为,耐心细致地观察、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真诚、热爱和关怀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幼儿,做到一视同仁。在实际生活中就有老师偏爱某个孩子,其他的一些孩子就会说老师喜欢XX不喜欢我等。 第二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轻松、愉快、情绪饱满地参与活动,这有利于他们与人交往获得宽容、愉快的情绪体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获得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 第三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是幼儿园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它能促进幼儿个体心理的发展。幼儿作为特定的社会成员,从群体意义上讲,首先要归属于幼儿园里的班级集体,为此,教师要研究幼儿的群体问题,努力使群体对其中的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四真实的、与社会要求接轨的活动设计能有效促进幼儿社会化。让幼儿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接触,为幼儿最初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践机会,为他们将来更快、更好地融人现实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教师们自觉的、率先垂范的自我意识及行为有利于幼儿内化社会性要求。教师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指导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决定着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性质与水平,在幼儿园社会性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是具有重要影响的他人。在许多规则面前,我们许多教师充当的是一个说教者角色,而不是一个实践者角色。

幼儿社会性发展观察记录

?观察目的: ?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的能力。 ?案例描述: ?小乖,是一个三岁的小女孩,特别喜欢和妈妈在一起玩,有自己的好朋友,只和自己的好朋 友在一起玩,与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不会主动参与游戏。 一天,妈妈带小乖去院子里玩,遇到了两个男孩小朋友,妈妈想带她去和小朋友玩,但是小乖拒绝,不想去玩。 就这样拉着妈妈的手,在院子里走了一圈,没有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妈妈再次征求她的意见,是否和两个男孩朋友玩?小乖答应了,妈妈带着小乖去找小朋友玩,小乖只是站在旁边看着小朋友玩,没有主动去参与,小朋友邀请她去玩,她只是拉着妈妈的手,要求妈妈也陪他一起玩,当小朋友的妈妈和奶奶来邀请她玩的时候,小乖非常排斥,情绪激动。当妈妈陪她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和妈妈玩,和小朋友基本没有互动,比较黏着妈妈。随后,妈妈带着小乖去她的好朋友彤彤家里玩,小乖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心的和好朋友彤彤拥抱,在一起游戏玩耍,没有要求妈妈也必须参与游戏,和好朋友玩的很开心。

?案例分析: ?通过对小乖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与人交往的一个规律: ?1、与家庭成员的交往。爸爸妈妈上班,家里是奶奶爷爷带孩子,奶奶比较内向,不经常带孩子与 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宅在家里的时间比较长。最亲 密的关系是和妈妈的关系,只要妈妈在家里,就只和 妈妈游戏玩耍,不让其他家庭成员靠近。妈妈去上班 后,也能和家庭其他成员愉快相处。 ?2、与小朋友的交往。有自己固定的好朋友,喜欢和好朋友在一起玩耍,交往中自我意识比较强, 如果不合心意会哭闹。对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不敢 兴趣,不会主动参与。 ?3、与亲戚朋友的交往。比较排斥,遇到不认识的亲戚朋友会躲在妈妈的身后,或者妈妈的怀抱 里,不会对别人的语言有反应,会用闭上眼睛的方法 来逃避。 ?根据小乖与人交往的规律,我发现孩子不愿意与人交往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家庭环境 的影响。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 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的发展起来的。小乖的家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和答案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和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参考答案: 1、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青春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A 信任对不信任 B 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亲密对孤独 2、皮亚杰采用哪种方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 A临床法 B访谈法 C 实验法 D 问卷法 3、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 A 最近发展区 B关键期 C 印刻期 D 潜伏期 4、哈吐普把儿童的攻击行为分为() A 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 B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C 情感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D 社会攻击和关系攻击 5、儿童形成客体我的标志是() A 把自身和物体分开 B 对镜中的自己做出反应 C 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 D 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 6、儿童认为判断一种行为是否道德,除了看行为的结果以外,同时还要考虑行为发出者的动机。有些情况下,违背规则的行为是可以原谅的。这是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A 前道德阶段 B 自律道德阶段 C他律道德阶段 D 后道德阶段 7、根据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观点,一个高成就动机者归因方式有什么特点?() A 把成功归因为稳定因素 B 把成功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C 把失败归因为稳定因素 D 把失败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8、认识到他人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外表等的变化而改变,这表明儿童获得了() A 性别化 B 性别认同 C 性别稳定性 D性别恒常性

儿童社会性发展知识讲解

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 名词解释 1. 观点采择: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每小题3分) 2. 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每小题3分) 3. 合作行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协调活动,以促进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每小题3分) 4. 镜像自我:儿童把他人当作一面镜子,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表情、评价和态度等来了解和界定自己,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每小题3分) 5. 性别角色:是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对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的要求。 1. 父母教养观念: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每小题3分) 2.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每小题3分) 3. 心理理论:指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每小题3分) 4. 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每小题3分) 5. 挫折-攻击假说:多拉德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不是来源于攻击本能,而是由挫折所致。60年代贝科威茨修正后认为,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只为攻击行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了一种唤醒状态和准备状态。(每小题3分) 四、简答题 1. 简述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共5分) 答: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 (1)微系统,是个人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环境。 (2)中间系统,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如家庭环境质量。 (3)外层系统,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对个人有着影响的环境,如父母的工作环境。 (4)宏系统,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如政府的就业政策。 2. 简述友谊关系的功能。(共5分) 答: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 (2)友谊为儿童提供更多的交往和娱乐的机会。

儿童社会性发展-(1)

第一节主要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伊底、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2.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问题上,弗洛伊德是阶段论者5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早期。每个阶段儿童都要面临身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 (二)新精神分析主义者:埃里克森。观点:一方面继承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又认为在考虑儿童发展时既要考虑到生物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也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儿童的自我是一种独立的力量,其作用在于帮助个体适应社会。儿童逐渐形成的自我在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起着一种整合作用。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儿童按某一方式被社会化的结果。 埃里克森把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二、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和沃尔特斯《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 (一)关于儿童行为的起源 班杜拉认为个体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和模仿。儿童的社会行为,是直接学习、模仿和强化的结果 1.直接学习:基本途径 2.模仿学习的三个子过程:(1)注意过程:即儿童对榜样行为的注意(2)保持过程(3)动作表征过程(4)动机过程 3.强化:分为直接强化和替代性强化 (二)自我与社会学习 自我效能感:指个人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能够施加控制的信念。自我效能感通过决定着人试图去做什么以及在做的过程中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的预期而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是个体自己的行为与榜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时,其自我效能感就好对差距产生影响。 个体自我效能感来自两方面:一是他迄今在某一领域的成就。一是对他人活动效能的观察。 (三)对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1.社会学习理论将儿童行为的发展看作一种由经验而导致的量变 过程。尽管该理论在其发展的后期强多了认知因素的作用,但该理 论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忽视了生物成熟因素在儿童社会行为发 展中的作用 2.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习理论主要采用的是实验室模拟技术,这 种方法虽然保证研究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或可行性,但这种研究的 人为性太强,其外部效度难以保证,研究结论难以解释儿童在真实 社会生活中的社会性发展。 3.社会学习理论在解释儿童社会性发展时对年龄变量的作用重视 不够。 三、认知发展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科尔伯格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影响 它改变了人们对于儿童的看法。皮亚杰认为,儿童从一出生 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动因,他积极的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 己的刺激,积极主动的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儿童在这种相互作用 中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经验系统,形成和改变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儿 童关于个客观世界的知识既不来源于主体,也不来源于客体而是来 源于主客体之间。通过这种作用,环境事件与机体自发的成长在知 识的发送中整合为一体。 (二)皮亚杰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观点 关于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认知 发展不是彼此分离的过程,而是相互依存地。但是,相对而言,认 知发展是一个更为基本的过程。儿童的某些特定社会技能只有在相 应的认知机能形成之后才能出现,某一年龄阶段儿童社会性发展的 特点都可以从相应的认知发展阶段中找到根源。因此,可以通过儿 童认知发展来解释其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例如,亲子关系发展中儿 童的“分离焦虑”的产生是以认知发展中的“客体永久性”的形成 为基础的,儿童道德判断中的他律特征和自律特征分别与认知发展 中的前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发展水平直接相联系。同 样,儿童在自我——他人关系方面的发展也是与其认知发展相平衡 的。在学前期由于“中心化”的存在,儿童在对物理客体的认知中 只能注意物体最显著的一些特征或主要的维度,而不能协调不同维 度之间的关系,因而在认知发展中表现为无法达到“守恒”。同样, 在社会化发展领域,由于“中心化”的存在,儿童在自我——特任 认知中往往只能注意自己的观点而不能理解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观 点,表现为自我——他人关系认知过程中的“自我中心主义”。而 只有在儿童获得了“去中心化”技能之后,儿童才能克服社会认知 中的“自我中心主义”,达到对他人观点的采择。 柯尔伯格在其关于儿童性别化发展的研究中强调,儿童性别概念的 发展是性别角色发展的前期,在形成性别恒常性之前,儿童是不可 能形成稳定的性别化行为的。 皮亚杰在社会性发展领域的开拓性研究 皮亚杰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不仅在于其基本理论观点方面, 皮亚杰本人及其同事在儿童社会性尤其是社会认知,如儿童的道德 判断和空间观点采择方面的研究都对后来儿童规则意识或者道德 判断的发展的研究为柯尔伯格道德判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他关 于儿童自我——他人关系认知发展的趋势的论述和实验研究以及 他的结构分析方法则构成塞尔曼儿童人际认知研究的基础 第二节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几个新学派 一、习性学 习性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 进化与机能的一门科学,又叫“行为学”。 习性学的创立者主要有劳伦茨(K.Z.Lorenz)和廷伯根 (N.Tingbergen)。他们认为,研究物种行为的最佳方法是对物种 授课:XXX

0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课题单元二学前儿童社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课时理论学时2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社会性的心理结构以及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 3.素质目标:尊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愿意成为儿童社会学习的正面榜样。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主要教材参考资料李洪亮主编《幼儿社会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年,第1版甘剑梅主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教学过程教学基本步骤与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 Ⅰ问题情境(导学) Ⅱ学习知识【情境分析】 情境:小乖乖成长记 2006年6月16 日:下午两点,伴随一阵哭声,小乖乖从孕育她的宫殿 里来到了这个世界…… 2006年6月18日:今天小乖乖睡觉的时候,很明显地笑过…… 2008年4月12日:妈妈下班回家,小乖乖看见妈妈非常开心,呵呵笑着 奔向妈妈…… 2009年9月10日:今天是妈妈送小乖乖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小乖乖不愿 意离开妈妈,她哭得很伤心的样子真让人难受…… 2011年6月1日:幼儿园举办庆“六?一”演出,小乖乖和小朋友们手拉 手唱歌跳舞,非常开心…… 2.问题: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3.小结: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意义是不同的,其中蕴涵着儿童 社会性的产生与发展(生理性的哭与笑发展到社会性的哭与笑)。那么,儿童 的社会性发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影响因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元二学 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社会性的结构 【图示讲解】 从构成成分上看,社会性包括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技 能。社会性认知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 (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认知。社会性情感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 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情感体验。社会性 行为技能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中,学习并掌握的利于适应社会生活 的行为技能。 从具体内容上看,社会性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社会交往意识、社会环境 意识、社会规范意识、社会文化意识等五个部分。如图所示,个体与社会生 活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的相互作用、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 情境教学法 5分钟 讲授法 10分钟

(完整word版)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表现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表现 1.追求独立自主。由于成人感的产生而谋求获得独立,即从他们的父母及其他成人那里获得独立。 (2.形成自我意识。确定自我,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3.适应性成熟。即适应那些由于性成熟带来的身心的,特别是社会化的一系列变化。 4.认同性别角色。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即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即所谓男子气(或男性气质)和女子气(或女性特征),这对幼儿期的性别认同说来是个质的变化。 5.社会化的成熟。学习成人,适应成人社会,形成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道德观的成熟是社会化成熟的重要标志。 6.定型性格的形成。发展心理学家常把性格形成的复杂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龄前儿童所特有的、性格受情境制约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小学儿童和初中的少年所特有的、稳定的内外行动形成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内心制约行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已经定型,因而性格的改变就较困难了。 (二)青少年友伴关系的发展 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和友谊关系是最重要的三大社会关系。较之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友谊关系更具平等性。友谊关系的建立是以选择和承诺为基础的。友谊关系不如家庭关系那样稳定。青少年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友谊关系的特征,以及保持友谊关系的决定因素。青少年争吵的时候,愤怒的成分减少了,他们能够更加公正地解决与朋友、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这也许是由于他们能够意识到,太多的冲突会使他们失去友谊。青少年们通常会选择与他们相似的同学为友,朋友间的相互影响又使其间更为相似。同一个朋友圈的青少年,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较为相似,在同辈群体中也处于相似的地位。 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无论是就友谊的强度和重要性程度而言,还是就与朋友共聚的时光而论,均莫过于青少年时期。友谊更具交互性。对亲密、忠诚和共享的重视,标志着青少年向成人式友谊的过渡。青少年朋友之间亲密程度的加强,不仅反映了其认知的发展,而且也反映了其情绪的发展。这个时候,青少年更善于表达其思想与情感。他们也更善于顾及他人的观点,因而也更善于理解朋友的思想与情感。青少年向朋友倾诉秘密的过程,是探索其自身情感的过程,是定位其人生坐标的过程,是确认其自我价值的过程。 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同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地说,友谊关系稳定、亲密和支持性的青少年,自我概念积极,学习成绩优秀,人际关系良好,往往不会与他人敌对,往往不会有焦虑感和压抑感。实际上,友谊与适应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友谊促进适应能力的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又反过来推动着良好的友谊关系。 (三)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发展

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特征:0-3个月教程

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特征1 0—3个月儿童社会性发展特征 0—3个月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对于自我和他人的区分还不是很清楚,儿童的关注与意识中心在于自身的本体感觉以及情绪体验,是基于儿童的生理需求和感受的,社会性发展的各个面向都带有“前发展”阶段。 1.社会行为发展主要特征 对他人的注意明显高于对物品的注意:刚出生的儿童即对人脸的图案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鲍尔T.G;R,1980)、并能模仿成人的面部表情(八Me卜2off&Moore,19771(图6-2)、本能的反应。伴随着这种本能的反应,儿童逐渐对他人表现出兴趣。儿童在一个半月时出现具有社会意义的微笑,如儿童会自然地把头转向成人,注视成人的面部,并被成人夸张的哈哈大笑。在2个月时儿童会注视同伴。当3个多月的儿童与同伴在一起时,会互相观望和抚触。 社会行为以情绪性沟通为主:受限于语言和动作的发展,0—3个月儿童与他人的沟通常常是一种情绪性的沟通,并主要基于儿童的生理需要。特别是新生儿,在沟通时主要以哭泣、吮吸、探寻、抓握等本能反射为主要手段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们对于他人各种行为的回应也是情绪性的,表达和反应了自身的生理感受。 亲子交往由泛化的前依恋行为构成:0—3个月的儿童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依恋,也没有特定的依恋对象,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是一样的。此时的亲子交往行为主要是与养育者之间的情绪交流。在生命的第一周,微笑和哭泣已经出现,儿童借由这种生理性情绪向成人表达自己的的生理需要,并藉由一些简单的回应行为(如挥舞手臂)回应成人的声音等,建立并维持与父母的关系。儿童的表情也越来越丰富,明显出现欢愉或不快的情绪。这一切,都是他们与父母交流的法宝。 2.社会适应发展特征 基于生理需求社会适应行为:0—3个月的儿童还不能清晰地区分自我和他人,只要他们身体的需求能够得到适当的满足,对于需求的满足是谁供给的,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分别。此时他们的社会适应行为是基于生理需求的,吃母乳1由湖北省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何小燕老师整理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的概念: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以及意义: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孩子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伙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通常被分成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及放任型。不同的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幼儿来说,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外表及个人性格。在儿童的交往中,有的孩子存在一些问题,成为交友困难的儿童, 他们是被忽视型幼儿和被排斥型幼儿。在幼儿期,要尽量帮助那些交友困难的幼儿,使他们逐渐被同伴接受。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即性别行为。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一是生物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社会生活环境、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及移情。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依靠身体上的攻击,并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受父母的惩罚、榜样、强化及挫折的影响。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无明显差异。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可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三方面:确实缺失、独特、家长—子女关系。为促进独生子女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应注意家庭教育和幼儿园集体教育。

幼儿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量表

中国幼儿情绪性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 量表介绍 中国幼儿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引进美国耶鲁大学的“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评估量表( ITSEA)”,适用于1~3岁的幼儿。,量表则由幼儿的抚养人填写。原量表包括171项条目,调整后的量表包括146 个条目。量表包含4个领域:外化行为域(活动性/冲动性、攻击性/反抗性和同伴攻击性三个因子)、内化行为域(忧郁/退缩、焦虑、恐惧、强迫、分离焦虑和对新鲜事物退缩六个因子)、失调域(睡眠、负性情绪、饮食和感官敏感性四个因子)和能力域(依从性、注意力、模仿/游戏、掌握动机、移情和亲社会同伴关系六个因子)。量表条目采用三级评分法:0(不符合或极少符合),1(部分符合),2(非常符合)。评分方法为:先计算每个域的原始总分,得出均分再转化为相应T分。 全国常模为:问题维度(外化维度、内化维度和失调维度) T分> 63分为阳性,能力维度T分<37分为阳性(阳性表示在这一方面可能存在问题)。下面为每一领域中各维度的正常范围值: 量表内容 根据幼儿最近1个月的反应,对下列陈述选择最符合该幼儿的选项,0表示不符合或极少符合,1表示部分符合,2表示非常符合。

量表解释 一、外显行为域 包括活动度/冲动性、攻击性/反抗性及同伴攻击三个维度。 【活动度/冲动性】 活动度指小儿在日常生活中身体活动的数量。活动度高表现为不分场合,活动过多、无明显目的性,如易兴奋,好哭闹,平时手脚动个不停,显得格外活泼等;冲动性是指儿童的情感活动不能受理性控制而发作性的扰乱现象,如克制力差、容易激惹,易受外界刺激而兴奋等特点。 《建议》:对活动度较高的小儿可适当安排活动量大、接触外界的活动;还应要求他们保持一定的安静时间(在需要时),但是时间不宜过长,以同龄小儿的标准为限。预防小儿的冲动行为,应从婴儿期就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逐渐学会“等待”;对于盛怒状态的孩子,可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使其冲动行为暂时被忽视;父母或教师应避免对小儿冲动、随意性的惩罚,使儿童不断学习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 【攻击性/反抗性】 攻击性是指小儿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体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反抗性是小儿在受到他人伤害或干扰后进行的攻击,属报复还击。小儿的攻击性/反抗性,通常发生在父母或他人对其施加权威以阻碍或限制他们时,由于挫折和愤怒而对父母或他人表现出攻击性/反抗性。表现为不听话、爱发脾气、霸道及打、咬、踢父母等行为。 《建议》:对于经常具有攻击性/反抗性行为的小儿,在其发生攻击/反抗性行为之后,首先应采取一贯、连续性的、而且具有一定强度的厌恶惩罚刺激。惩罚必须在攻击行为发生后尽可能快地执行。实施惩罚时,必须分析被惩罚者的攻击动机,注意被惩罚者的个性以及惩罚强度。另外,还可以让愤怒的小儿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情绪宣泄,如运动、游戏等。家长如果能为具有攻击性/反抗性行为的小儿提供良好的教养方式,并对其进行良好社会交往技能的培养,均可减少小儿攻击性/反抗性行为的发生。 【同伴攻击】 小儿的攻击性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同伴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主要表现是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咬人、踢打同伴或采取取笑、捉弄别人等敌意性攻击行为。

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有何特点(1)

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有何特点? 根据爱里克森的理论,5~11岁的儿童通过做各种事情并取得成绩培养出勤奋感和成就感。他们去学校上课、学习读书写字、发展业余爱好、结交朋友,十分忙碌,他们通过这些活动持续拓展自己的水平。如果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会对自己充满自信;反之,则会感到自卑,会觉得自己无用,常常会失败。 (1)情感发展 孩子对感情的理解在增进。他们理解到感情不是对某个事件的自然反应,而是取决于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对事件的解释。比如,6~7岁的孩子对成功总是感到开心,不管成功的取得是因为侥幸还是靠自身努力。但9~10岁的孩子只会为自己努力所获得的成就而感到高兴。孩子还理解到对一件事或一个人,能够有相反的情感。和某个人相处的记忆引发一系列对他的情感,和他现在的相处又引发另一些情感。直到10岁左右,孩子才真正理解到对一个人能够产生又爱又恨的感情。总的来说,侵犯性行为在这个阶段数量比以往减少了,但形式却增多了。幼儿阶段侵犯行为主要是作为孩子达到目的(如得到玩具)的手段,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开始有意伤害其他人。孩子的打斗事件发生率降低了,但个人差异表现得更持久。有些孩子总是喜欢攻击他人。很多研究证明,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方法与之相关。家长的一些举动会助长孩子的侵犯行为,比如,家长对孩子的恶作剧觉得好笑;因孩子攻击别人占了上风而得意;或者直接鼓励孩子用攻击行为对付别人。当家长不能用一贯的准则来鼓励或惩罚孩子的侵犯行为,孩子会认为侵犯行为是有效的,可取的。实际上,攻击行为虽然有时能带来一时利益,却会造成一些更严重的问题,比如,同伴关系差,学习困难等。有些问题会一直持续到成年阶段。比如,好斗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在工作、婚姻、教育孩子方面有困难,离婚率较高。 (3)压力 虽然小学阶段应该是个无忧无虑的时期,但仍有10%—12%的孩子经常显得不快乐、沮丧、眼泪汪汪。5~11岁的孩子活跃、不知疲倦,同时也十分敏感和胆怯。男孩容易有多动、任性的问题,女孩则容易出现感情上的自闭。哪些事件特别会使孩子感到压力呢?失去父母、学习止步不前、在课堂上尿裤子、父母之间冲突、偷窃被抓、被怀疑撒谎、成绩差、被叫去见校长、动手术、在班上被嘲笑、转学、不被选中、比赛失败等,是孩子普遍认为最容易令他们难受的事情。那么,遇到问题后,孩子会向谁寻求情感支持、指导和陪伴呢?绝大部分孩子认为:母亲是一切协助的来源,朋友是提供陪伴和感情支援的第二重要支柱,老师能够提供信息和指导,但不是陪伴。父亲最能够提供知识和信息,但常常不能给予直接的协助。不管怎样,孩子得到的关心和支持越多,越能协助他们抵御压力、渡过难关。 (4)同情 随着孩子对别人感情理解的加深,他们能更好地协助别人。他们不再像以前只知道把好东西送给哭泣的孩子来安慰他,而会采用社会性手段来安抚别人。比如,孩子会用语言安慰同伴,“没关系,一会儿就没事了。”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丢了不要紧,再买一个。”或者用一些活动来转移,陪同伴玩,逗他高兴。 当孩子自己觉得愉快、自信的时候,更愿意协助别人,并且更愿意协助自己喜欢的人或以前

幼儿园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调查分析

幼儿园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调查分析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心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对一个人的人格、心理健康、学习、智力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当具有健康的身体、聪明的智慧、丰富的 社会经验,而且更应具有良好的人格、个性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问题的提出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心里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对一个人的人格、心理健康、学习、智力发 展等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很多孩子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肴严重的问题,例如:没有同情心、缺乏责任感’只看到别人短处、同伴之间协商能力较差……。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家长要更新观念,加强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努力促进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因此只有家、园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本学期,我们采用家长家长调查问卷方式来了解中班幼儿的社会性学习发展情况。 ?结果与分析: 本次家长问卷共发了40份,收回有效问卷31份,回收率77%,与往常家长参与其他的任何家园联系方式效果对比,本次问卷家长所持的态度积极,填写问卷认真,回收时间短 而快,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家长对幼儿社会性学习发展情况的关注程度,本次问卷只要氛围两 大块: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每一块都有设置相应的子问题。 (一)人际交往 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的与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占96%; 2、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 愿意告诉长辈的占64%; 3、61%幼儿在平时,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 4、35%幼儿对大家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5、67%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 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6、45%幼儿孩子在活动时能接受同伴的一件;7、80.6 %幼儿 能做到不欺负弱小;8、77.4 %幼儿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9、32、2%幼儿 能知道自己的一些长处并感到满意的;10、6 %幼儿自己事情能尽量自己做的,不愿依赖别 人的;11、16%幼儿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12、6%幼儿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 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13、48%幼儿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14、38%幼儿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足迹所付出的劳动 (一)社会适应 1、48%幼儿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2、42%幼儿愿意与家长一起参加社区的一些群 体活动;3、幼儿45%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4、77%幼儿知道不私自那不 属于自己的东西;5、71%幼儿知道说谎时不对的;6、38%幼儿知道接受了任务要努力完成 的;7、70%幼儿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61%幼儿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 1 / 31 / 3

青少年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愤怒情绪..

儿童以及青少年的愤怒情绪特点以及家长应对方式研究 摘要:愤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绪,与个体的动机取向存在关联性。本文主要剖析了幼儿的愤怒情绪,青少年愤怒发生及表达特点,男性暴力型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愤怒情绪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对照研究等,初步探讨愤怒情绪在青少年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中的特点,作用,和如何对待等方式。 关键词:愤怒,青少年,情绪特征 愤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到的一种基本情绪,总是和悲伤、痛苦等情绪一起被归为负性情绪。你的愤怒可能显示了你没有正面对应你的生命中某些重要的情绪问题,它可能是一种信号,揭示了你的某些需求和欠缺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是对自己价值信仰妥协过多,一个健康的人能够从其他人能理解的方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愤怒和需要,同时,放弃愤怒并原谅别人也是一种情绪健康的标志。 对于青少年来说,愤怒来源可能产生于父母早期教养的冷漠与忽略,或者是不能够均爱子女只喜欢自己兄弟而发生的,也可能是因为父母早期教养的反复无常或者滥施愤怒,都可能造成青少年和儿童的愤怒,而撅嘴,愠怒,默不作声,常常是其发泄的方式。之所以如此表现情绪,正是因为他们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感到无能为力,因为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常常被阻止表达愤怒的情绪,正如我们同样被阻止,而不能表现出其他所谓消极的情绪,如恐惧,悲伤,内疚或者嫉妒。 事实上该文试图通过青少年和儿童的愤怒讨论,来探讨一种如何有效控制愤怒情绪或者是健康地将发怒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 一.暴力并不是我的本意—浅谈幼儿的愤怒情绪 一位妈妈如是说:“孩子明明拥有了不同神态的奥特曼却还是哭闹着索要新的,我恼火了,强行抱着孩子往家走,到家后孩子很愤怒,用拳头打我,摔家里的东西,晚饭都不吃,后来奶奶又把玩具买了回来才收场。我知道这样不好,但如果不满足孩子要求,就无法化解孩子的愤怒情绪,我该怎么办?”

儿童社会性发展考试题(一)

儿童社会性发展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班杜拉认为儿童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__ _和_ __。 2、父母教养观念主要来源于_、__ _ __和__ _ _。 3、同伴关系的性质:属于。 4、友谊关系的测量中,关于友谊质量的测量常用。 5、同伴群体的结构中有和,同时同伴群体结构具有明显的。 6、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7、自我包括两个特征、_ _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精神分析理论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该理论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2、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班杜拉 D、劳伦兹 3、实用临床法研究儿童规则认识和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詹姆斯 B、华生 C、谢弗尔森 D、皮亚杰 4、把攻击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的心理学家是( )。 A、詹姆斯 B、华生 C、哈吐普 D、马什 5、提出利用点红实验研究自我的心理学家是( )。 A、詹姆斯 B、刘易斯 C、谢弗尔森 D、布朗芬布伦纳 6、儿童大约在()产生自我意识。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7、儿童性别概念的认知发展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 A、性别认同 B、性别角色 C、性别稳定性 D、性别恒常性 8、()不是依恋建立的前提 A、识别记忆 B、客体永久性 C、人的永久性 D、短时记忆 9、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

A、最近发展区 B、关键期 C、印刻期 D、潜伏期 10、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成人早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A、亲密对孤独 B、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信任对不信任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直接强化 2、社会启动者: 3、同伴关系: 4、观点采择: 5、冷认知: 6、性别恒常性: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42分) 1、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的理论。 2、人类的进化历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适应性进化。

2017.4《儿童社会性发展》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2017年4月实践课程考核 儿童社会性发展试卷 (课程代码:11283) 学校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试卷共3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0.5分,本题共7.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前的表格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研究者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对不同年龄组儿童的某一心理现象进行考察,这种研究设计是 A追踪研究B纵向研究C横断研究D聚合交叉研究 2、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抚养者利用条件反射对儿童加以系统改造的结果,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一理论模型是 A先天形成说B冲突模型C互动模型D后天塑造说 3、根据鲍尔贝的依恋理论,当儿童出现了对熟悉人的识别再认,但仍然无法区别的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这时儿童处于 A前依恋期B依恋关系建立期C依恋关系明确期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 4、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儿童发展是 A完全由环境因素决定的B性本能的生物成熟的过程 C个体主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D个体对环境的适应 5、根据鲍姆令特观点,父母对儿童的成熟行为有较高的要求,对儿童反应较少,对儿童缺乏热情,用较为绝对标准来塑造、控制和评价儿童的行为,这种教养方式是 A权威型B专制型C期待型D放任型 6、布朗芬布伦纳认为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体有影响的环境是 A微系统B中间系统C外层系统D宏系统7、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3-6岁儿童人格发展的阶段是 A信任对不信任B主动对内疚C勤奋对自卑D自主对羞怯 8、给儿童提供同学名单或照片,让每个儿童说出他们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同伴,这种方法称为A观察法B同伴提名法C同伴评定法D实验室实验 9、在环境对等的前提下通过考察基因变异导致的机体性状的差异来确定生物发育的遗传效应,这种方法是 A环境变化法B跨文化研究C基因变异法D聚合交叉法 10、父母通过信息传递使儿童长期有效的接受社会规范并自觉按社会行为规范行动,父母使用的这种方法是 A爱的回收B使用权利C信息内化D餍足 11、根据安斯沃斯的观点,人际关系倾向于冷淡疏远的儿童属于的依恋类型是 A安静型B回避型C安全型D拒绝型 12、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3-4岁儿童处于 A肛门期B口唇期C潜伏期D生殖器期 13、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学校环境属于 A微系统B中间系统C外层系统D宏系统 14、哈吐普认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儿童与那些和他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形成的关系称为 A垂直关系B相互关系C依恋关系D水平关系 15、运用强制性压力手段迫使儿童接受行为规则的方法是 A爱的回收B使用权利C信息内化D正强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本题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前的表格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以下关于依恋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依恋具有选择性B依恋的主体是儿童不是父母 C依恋的主体和客体具有相对性D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E依恋对象不会是某一特定群体 2、家庭系统的特征有 A整合性B层次性C相互依存性D稳定性E变化性 3、以下关于表情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表情是非语言交流方式之一B表情是一种适应性行为 C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D表情具有某种先验性 E只有人类才有表情 题号一二三四五核分人 题分总分 得分评卷人复查人 得分评卷人复查人

儿童社会性发展练习题答案

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章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精神分析理论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该理论的创始人是( A ) A 弗洛伊德 B 班杜拉 C 皮亚杰 D 埃里克森 2、新精神分析主义者(D ),提出考察儿童发展时既要考虑生物因素又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根据个体社会化历程的不同时期中所经历的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把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划分为8 个阶段。 A 弗洛伊德 B 班杜拉 C 皮亚杰 D 埃里克森 3、(B )认为,个体社会行为起源于直接学习和模仿。 A 弗洛伊德 B 班杜拉 C 皮亚杰 D 埃里克森 4、模仿作为儿童掌握社会行为的一种机制或途经,是一个复杂的过 程,它有四个子过程构成,顺序正确的是( A ) _ 、,、 亠一、、保持——动作表征——动机B 、*、. ~、、 动作表征 ——保持——动机 C 注意— —动机——保持——动作表征D 、*、. ~、、 保持——动机——动作表征、填空题

1、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_和沃尔特斯_。 2、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柯尔伯格。 3、班杜拉认为儿童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和_模仿。 4、布朗芬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中的四大系统的分别是_宏系统_、_外层系统_、_中间系统_和_微系统 5、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数据收集的主要方法有_观察法、_访谈法、问卷法、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6、一份完整的问卷一般包括_标题_、_前言_、_指导语_、_问题_ 和_结束语_几部分。 7、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两种基本类型有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 研究。 8、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要采用的两种研究设计有横断研究_和_纵向研究或追踪研究_。 三、名词解释 1、直接强化:是儿童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对该行为以后重复发生的可能性的影响。(P8) 2、替代强化:是指榜样行为的结果对学习者的学习所起的强化作用。(P8) 3、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即是指个人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能够施加控制的意念。(P8) 4、固定行为模式:是物种与生俱有的用以帮助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反 应。(P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