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5的应用(C语言版本)
- 格式:doc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15
8255A芯片8255A芯片是一种集成了并行输入/输出接口功能的芯片,由Intel公司推出。
它具有三个可编程I/O端口,每个端口都可以配置为输入或输出。
它提供了高度灵活性和可编程性,使其成为许多数字系统中常用的接口芯片。
8255A芯片的主要特点如下:1. 并行接口:8255A芯片具有三个并行I/O端口,即A、B和C端口。
每个端口都有8位,可以单独配置为输入或输出。
2. 可编程:8255A芯片可以通过编程来配置其各个端口的功能。
通过写入控制字寄存器,可以设置端口的工作模式,如输入模式、输出模式、双向模式等。
3. 单独I/O地址:8255A芯片具有单独的I/O地址,通过在I/O地址总线上设置相应的地址来访问芯片的寄存器。
4. 简化接口设计:8255A芯片的引脚数量相对较少,使得系统设计更加简化和便捷。
它可以直接与微处理器或其他逻辑芯片相连接,提供了与外部设备的接口。
5. 高可靠性:8255A芯片采用了逻辑门阵列和静态RAM组成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8255A芯片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1. 工业自动化系统:8255A芯片可以用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系统中,作为输入和输出设备的接口。
例如,它可以与传感器和执行器连接,实现对设备的监控和控制。
2. 仪器设备:8255A芯片可以用于仪器设备中,提供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和控制接口。
例如,它可以用于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设备中。
3. 计算机外部设备:8255A芯片可以用于计算机外部设备的接口,如打印机、磁盘驱动器等。
它可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数据传输和控制。
4. 数据采集系统:8255A芯片可以用于数据采集系统中,用于接收传感器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总之,8255A芯片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并行输入/输出接口芯片,具有灵活的配置和简化的接口设计。
它在工业自动化、仪器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交通灯硬件原理图及说明一、实验目的1、掌握8255与显示器的接口方法和编程方法。
2、掌握数码管的工作原理及编码。
3、掌握交通灯工作原理、及电路其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交通灯套件是通过接口平台板中二十六芯插座引出来的并口实验。
PA0-2控制(G1、Y1、R1),PA3-5控制(G2、Y2、R2),PC0-2控制(G3、Y3、R3),PC5-7控制(G4、Y4、R4),所有的并口控制信号都先通过74LS04引出。
12个灯的另一端接A472J的排阻再接到地。
PB口接数码管的8个控制引脚。
PC3、PC4分别接两个数码管片选引脚(低电平有效)。
电路分析如下:PA0-5是用来控制北面和西面的交通灯(分别为红,黄,绿),PC0-2,PC5-7是用来控制南面和东面的交通灯(分别为红,黄,绿).PB口是来控制数码管.了解了原理图就可以很容易的在程序来编写,使交通灯可以正常运行.原理图如下:数码管管脚图共阴极数码管编码表实验要求实现功能如下:实现南北、东西交通车辆直行红绿灯控制。
南北两面亮起绿灯的时候,东西两面就会亮起红灯.并而这时中间的数码会以50为倒计时,当倒计时为5时,南北两的的绿灯熄灭,黄灯亮起.东西两面的红灯不变.直到倒计时为0时.东西两面亮绿灯,南北两面亮红灯.如此死循环.模拟生活中的交通灯.参考程序(C语言):#include<dos.h>#include<stdio.h>#include<conio.h>int East_west();int South_north();void main(){printf("\n **********************************************\n");printf("\n * Advert the traffic light -- Be carefull ! *\n");printf("\n **********************************************\n");outportb(0x303,0x80);do{outportb(0x300,0x24);outportb(0x302,0x21);East_west();outportb(0x300,0x09);outportb(0x302,0x84);South_north();}while(1);}int East_west(){int set[2]={0x29,0x31};int xu[1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int a,b,t,buf1,num;for(num=50;num>0;num--){a=num%10;b=num/10;buf1=xu[a];if(num>=15){for(t=0;t<2;t++){outportb(0x302,set[t]);outportb(0x301,buf1);if(t==1) delay(300);else delay(20);buf1=xu[b];}}else{outportb(0x300,0x24);outportb(0x302,0x42);int set[4]={0x4a,0x08,0x52,0x10};for(t=0;t<4;t++){outportb(0x302,set[t]);outportb(0x301,buf1);if(t==3) delay(300);else delay(20);buf1=xu[b];}}}}int South_north(){int set[2]={0x8c,0x94};int xu[1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int a,b,t,buf1,num;for(num=50;num>0;num--){a=num%10;b=num/10;buf1=xu[a];if(num>=15){for(t=0;t<2;t++){outportb(0x302,set[t]);outportb(0x301,buf1);if(t==1) delay(300);else delay(20);buf1=xu[b];}}else{outportb(0x300,0x12);delay(30);outportb(0x302,0x84);int set[2]={0x8c,0x94};for(t=0;t<2;t++){outportb(0x302,set[t]);outportb(0x300,0x00);outportb(0x301,buf1);if(t==1) delay(300);else delay(20);buf1=xu[b];}}}}汇编程序:data segmentlight db 6fh,7fh,07h,7dh,6dh,66h,4fh,5bh,06h,3fhmessage db '**********************************************',0dh,0ah db '* Advert the traffic light -- Be carefull ! *',0dh,0ahdb '**********************************************',0dh,0ah,'$' set1 db 89h,91hset2 db 2ch,34hnum db ?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codeEast_west proc nearmov si,offset lightmov cx,10jmp loplop1: inc cxdec cxjz L4mov dx,300hmov al,22hout dx,almov dx,302hmov al,8ahout dx,aljmp L3lop: mov dx,302hmov al,89hout dx,alL3: mov al,[si]mov dx,301hout dx,almov bp,01fffhmov ax,0ffffh;延时delay: dec axjnz delaydec bpjnz delaypush bppush axmov bp,01ffhmov ax,0ffffh;延时delay1:dec axjnz delay1dec bpjnz delay1pop axpop bpinc sidec cxcmp cx,4jbe lop1jnz lopL4:retEast_west endp。
(C 语言版)绝密版 C51 单片机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计算机中最常用的字符信息编码是( ASCII 码)。
2、MCS-51 系列单片机为( 8 )位单片机。
3、若不使用 MCS-51 片内存储器引脚( /EA )必须接(地)。
4、8031 内部有 ( 128 )个 RAM; 8051 内部有 (4K ROM )和( 128 个 RAM)。
5 、堆栈的地址由 ( SP ) 内容确定,其操作规律是“(先 ) 进(后)出”。
6 、在单片机扩展时, ( P0 ) 口和 ( P2 ) 口为地址线, (P0 ) 口又分时作为数据线。
7 、在 MCS-51 单片机中,如采用 6MHZ 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 2us )。
8、当 80C51 的 RST 引脚上保持 ( 2 ) 个机器周期以上的低电平时,80C51 即发生复位。
9、当 P1 口做输入口输入数据时,必须先向该端口的锁存器写入( 1 ),否则输入数据可能出错。
10、若某存储芯片地址线为 12 根,那么它的存储容量为( 4K B )。
11、程序状态寄存器 PSW 的作用是用来保存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状态信息。
其中 CY 为 (进位) 标志,用于无符号数加 (减) 运算,当进行(位)操作时作为位累加器。
OV 为(溢出)标志,用于有符号数的加(减)运算。
12、消除键盘抖动常用两种方法,一是采用(硬件去抖电路),用基本 RS 触发器构成;二是采用(软件去抖程序),既测试有键输入时需延时 ( 约大于 10 毫秒) 后再测试是否有键输入,此方法可判断是否有键抖动。
13、若 MCS-51 单片机采用 12MHz 的晶振频率,它的机器周期为( 1us ),ALE 引脚输出正脉冲频率为(2 MHZ )。
14 、 8051 有两个 16 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T0 和 T1。
它们的功能可由两个控制寄存器( TCON ) 、 ( TMOD ) 的内容决定,且定时的时间或计数的次数与( TH)、 ( TL)两个寄存器的初值有关。
8255初始化编程步骤一、引言8255是一种通用的并行I/O接口芯片,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8255的初始化编程步骤,帮助读者快速上手使用该芯片。
二、8255概述8255是一款具有三个I/O端口的芯片,即PA、P B和P C端口。
每个端口都可以被配置为输入或输出端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三、8255初始化编程步骤以下是8255初始化编程的详细步骤:步骤1:设置模式字模式字用于配置8255的工作模式,包括端口A、B、C的工作模式以及手动或自动方式。
模式字的格式如下:位|功能D7|A和C寄存器的工作模式选择D6|A和C寄存器的工作模式选择D5|A寄存器的操作模式选择D4|B和C寄存器的工作模式选择D3|B和C寄存器的工作模式选择D2|B寄存器的操作模式选择D1|模式选择标志:1为手动,0为自动D0|1为允许端口C访问,0为禁止端口C访问参考以下示例代码设置模式字:m o de=0b00100010;o u tp(0x80,mo de);//将模式字写入8255的控制寄存器步骤2:配置端口A和端口C针对端口A和端口C,需要进行以下设置:配置端口A1.如果端口A是输出端口,设置控制寄存器的位PA E为1。
2.如果端口A是输入端口,设置控制寄存器的位PA E为0。
参考以下示例代码进行端口A的配置:i f(o ut pu tP or tA){o u tp(0x82,0x01);//设置PA E为1,将端口A配置为输出}e ls e{o u tp(0x82,0x00);//设置PA E为0,将端口A配置为输入}配置端口C1.如果端口C是输出端口,设置控制寄存器的位PC F为1。
2.如果端口C是输入端口,设置控制寄存器的位PC F为0。
参考以下示例代码进行端口C的配置:i f(o ut pu tP or tC){o u tp(0x82,0x04);//设置PC F为1,将端口C配置为输出}e ls e{o u tp(0x82,0x00);//设置PC F为0,将端口C配置为输入}步骤3:配置端口B针对端口B,需要进行以下设置:配置端口B工作模式设置控制寄存器的位P BF E为1,将端口B配置为全双工模式。
8255A高清说明书+应用举例+参考程序目录8255A中文资料(可编程外围接口) (2)8255A内部结构原理图 (2)引脚介绍 (3)基本操作 (4)1.A、B、C端口的工作方式控制 (4)2.C端口位的控制 (6)8255A模式概括 (7)元件使用条件及相关参数 (7)8255A使用的基本流程 (8)应用举例 (9)控制程序的编写 (10)地址计算 (10)控制器地址计算 (11)端口A写入地址计算 (11)端口B写入地址计算 (12)端口C写入地址计算 (12)参考程序 (12)8255A说明书+应用举例+参考程序8255A中文资料(可编程外围接口)目前网络上基本都是说8255A是Intel公司生产的,但是实际上AMD公司也生产该品牌,在网上也可以查到AMD生产的8255A芯片的说明书。
从AMD的8255A 说明书可以看出,该芯片主要用于军用。
因此下文介绍的8255A忽略生产公司。
8255A是一款可编程的I/O芯片。
它有24个I/O引脚,这些引脚可以大致分为两组,每组12个。
该芯片有3中工作模式。
该芯片的第一种模式(模式0),每组I/O口可以分为8+4的形式,并可以配置为输入或输出模式。
第二种模式(模式1),每组可以设置为8位输入或输出模式,剩下的4个引脚中的3个用于传递握手信号以及中断信号。
第三种工作模式(模式2)是双向总线模式,A组的8个引脚作为双向总线的输入以及输出,C组的5条线作为握手信号线。
8255A内部结构原理图图1上图形象表述了8255A的内部结构,其中左侧基本为控制引脚,右侧为输入。
8255的内部结构及编程方法
8255是一个并行I/O接口芯片,其内部结构主要包括数据端口和控制端口。
数据端口有A、B、C三个,每个端口有8位数据输入/输出。
控制端口则用于控制数据端口的读/写操作。
在编程时,首先需要通过控制端口写入控制字,以设置数据端口的读/写方
式以及数据传输的方向。
控制字的格式为:D7-D3=0000,D2-D0分别对
应A、B、C三个数据端口的控制位。
例如,当D2-D0=000时,表示A口为输入,B口和C口为输出;当D2-D0=001时,表示B口为输入/输出,
而A口和C口为输出;以此类推。
具体来说,8255的内部结构如下:
1. 数据端口A、B、C:每个端口都有8位数据输入/输出,并具有数据输入锁存器和输出锁存器/缓冲器。
在实际应用中,这三个端口可作为独立输入
或输出端口使用。
2. 控制电路:分为A组和B组,用于控制各自对应的数据端口的工作方式
和读/写操作。
控制电路接收来自读/写控制逻辑电路的读/写命令,并根据
接收到的命令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3. 读/写控制逻辑电路:负责管理8255的数据传输过程。
它接收来自CPU 的地址和控制信号,通过内部控制逻辑向8255的各功能部件发出读/写控制命令。
4. 数据总线缓冲器:这是一个双向三态的8位数据缓冲器,用于连接8255与系统数据总线。
通过这个缓冲器,CPU可以实现与8255的数据传输。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关于8255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芯片手册。
8255a的控制字8255A是一种常用的并行接口芯片,其控制字用于设置和配置芯片的工作模式和功能。
控制字是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通过对各位的设置可以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
控制字的第一位是A0,用于选择A端口的工作模式。
当A0为0时,A端口工作在输出模式,可以将数据从计算机发送到外部设备;当A0为1时,A端口工作在输入模式,可以将外部设备的数据发送到计算机。
第二位是A1,用于选择B端口的工作模式。
当A1为0时,B端口工作在输出模式,可以将数据从计算机发送到外部设备;当A1为1时,B端口工作在输入模式,可以将外部设备的数据发送到计算机。
第三位是A2,用于选择C端口的工作模式。
当A2为0时,C端口工作在输出模式,可以将数据从计算机发送到外部设备;当A2为1时,C端口工作在输入模式,可以将外部设备的数据发送到计算机。
第四位是A3,用于选择C端口的工作方式。
当A3为0时,C端口工作在模式0,即C端口的8位数据线为输入线;当A3为1时,C 端口工作在模式1,即C端口的8位数据线为输出线。
第五位是A4,用于选择B端口的工作方式。
当A4为0时,B端口工作在模式0,即B端口的8位数据线为输入线;当A4为1时,B端口工作在模式1,即B端口的8位数据线为输出线。
第六位是A5,用于选择A端口的工作方式。
当A5为0时,A端口工作在模式0,即A端口的8位数据线为输入线;当A5为1时,A端口工作在模式1,即A端口的8位数据线为输出线。
第七位是A6,用于设置8255A的中断使能位。
当A6为0时,中断功能被禁用;当A6为1时,中断功能被启用。
最后一位是A7,用于选择8255A的工作模式。
当A7为0时,8255A工作在模式0,即三个端口均为并行输入/输出模式;当A7为1时,8255A工作在模式1,即A端口为并行输入/输出模式,B 端口为并行输入模式,C端口为并行输出模式。
通过对控制字的设置,可以实现不同的工作模式和功能。
例如,当控制字为00000000时,表示A、B、C三个端口均为并行输出模式,并且中断功能被禁用;当控制字为10011001时,表示A端口为并行输出模式,B端口为并行输入模式,C端口为并行输出模式,并且中断功能被启用。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A》课程标准《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A》课程标准(执笔⼈:邹逢兴审阅学院:机电⼯程与⾃动化学院)课程编号:0812103英⽂名称:The Basis of Computer Hardware Technology A预修课程:⼤学计算机基础,C语⾔程序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数字电⼦技术基础学时安排:60学时,其中讲授50学时,实践10学时。
学分:2.5⼀、课程概述(⼀)课程性质地位本课程是⼤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课程之⼀,更是⼯科各专业的重要学科技术基础课之⼀。
本课程具有⾃⾝的体系和特点,既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很强的⼯程性、实践性。
它对于培养学员的⼯程实践能⼒、实际动⼿能⼒、科技创新能⼒,特别是应⽤计算机硬件为主技术思考、分析、解决部队武器装备中实际问题的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以下⾯基本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围绕⼀条主线(以计算机硬件技术为主线)突出两个结合(硬件与软件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狠抓三个基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技能)坚持淡内强外(淡化内部原理,⽽强化外部接⼝及应⽤)锐意改⾰创新注重教学实效(三)课程设计思路(1) 从本课程在⼯科专业⼈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出发,以总参军训与兵种部和教育部⾼教司/有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作为课程设计的总依据。
(2)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应正确处理先进性与教学规律性的关系,⼒求做到基础性、系统性、科学性、实⽤性和先进性的统⼀。
(3)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符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固有规律、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的认知规律;内容的深度⼴度应根据本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的地位和作⽤,以及⾮计算机专业⼈员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和需要确定,并注意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渗透和分⼯、衔接。
(4)在教学环节的实施中,要从提⾼实效出发,重视改⾰创新、与时俱进,注重整体优化。
尤其在教学⽅法⼿段上,要注意探索使⽤有利于学员个性化、⾃主性学习的启发式、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法,重视先进教学技术⼿段与传统教学⽅法⼿段的结合,合理运⽤多媒体课件和适度引⼊⽹络课程平台等现代数字化教学⼿段辅助教学,⼒求在最⼩课时优先的前提下让学⽣更多、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获得尽可能⾼的教学效率,提⾼课程教学效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电子时钟的设计系别:通信与控制工程系专业:通信工程班级:09级通信二班学生姓名: 袁琦黄文付学号: 09416230 09416227起止日期:2011年12月20日~2011年12月30日指导教师:王善伟姚毅谢四莲教研室主任:刘建闽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成绩评定项目权重成绩袁琦黄文付1、设计过程中出勤、学习态度等方面0.22、课程设计质量与答辩0.53、设计报告书写及图纸规范程度0.3总成绩教研室审核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系审核意见:主任签字:年月日摘要时钟是人类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本设计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通过对电子时钟的设计,让我们认识到单片机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领域,该设计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单片机的认识和激发我们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
本文利用单片机实现数字时钟计时功能的主要内容。
它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智能产业和工业自动化上。
本次设计采用独立式按键进行时间调整,其中STC89C52是核心元件,同时采用数码管LED动态显示“时”,“分”,“秒”的现代计时装置。
与传统机械表相比,它具有走时精确,显示直观等特点。
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显满刻度为“23时59分59秒”,另外利用DS1302具有校时功能,断电后有记忆功能,恢复供电时可实现计时同步等特点。
该系统同时具有硬件设计简单、工作稳定性高、价格低廉等优点。
关键词:STC89C52 ;LED数码管;8255芯片;DS1302芯片;目录设计要求 (1)1.方案论证与对比 (1)1.1方案一 (1)1.2方案二 (2)1.3方案对比 (2)2.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3)2.1单片机的选择及引脚功能介绍 (3)2.2 8255A芯片的结构及引脚功能介绍 (4)2.3 DS1302芯片的结构及引脚功能介绍 (6)2.4显示电路设计 (7)2.5电源电路设计 (8)2.6键盘动态扫描电路设计 (8)3.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10)3.1主程序流程图 (10)3.2显示子程序 (11)3.3闹钟时间设定功能程序 (11)3.4键盘扫描程序 (12)4.系统功能调试与整体指标 (13)4.1硬件调试与分析 (13)4.2软件调试与分析 (13)4.3性能分析 (13)5.详细仪器清单 (14)6.总结与思考及致谢 (15)参考文献 (16)附录一:程序(方案一) (17)附录二:程序(方案二) (25)电子时钟的设计设计要求利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完成一个时钟计时器。
8255工作原理
8255是一款基于MOS技术的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它具有高
度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可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配置寄存器:8255有3个配置寄存器,分别是控制寄存器
A、B和C。
通过编程,可以设置这些寄存器的不同控制位,
从而配置8255的工作模式。
2. 数据寄存器:8255也有3个数据寄存器,分别是端口A、B
和C。
通过读写这些寄存器,可以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
3. 控制位编程:通过编程设置控制寄存器的不同位,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例如,可以设置端口A和端口B为输入或输出
模式,也可以设置端口C为模式控制或口线控制模式。
4. 输入和输出:根据配置寄存器的设置,数据可以从外部设备输入到端口A或端口B,或者从端口A或端口B输出到外部
设备。
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可以通过读写数据寄存器进行。
5. 中断请求:8255还提供中断功能,可以在端口A、端口B
或端口C的输入状态改变时产生中断请求。
中断请求可以通
过编程来使能或禁用。
6. 外部连接:通过与外部设备的连接,8255可以实现与各种
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灵活连接不同的设备。
总体而言,8255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编程设置各个寄存器的控制位来配置芯片的工作模式,然后通过读写数据寄存器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它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使得它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8255A的功能与结构8255A可编程外围设备接⼝(programmable perphheral interface,PPI)是⼀种通⽤的可编程并⾏I/O接⼝器件。
它可以作为Intel系列微处理器或其它系列微处理器的接⼝器件,可以将任何与TTL兼容的I/O设备与微处理器连接。
在与主频不⾼于8MHz的微处理器⼀起⼯作时,不需要插⼊等待周期。
它有24个可编程I/O引脚,分为两组,每组12个,可以以3种不同的操作⽅式⼯作。
它的每个I/O引脚可以提供2.5mA的吸⼊电流,最⼤4mA。
8255A常常⽤作键盘和打印机端⼝。
它的价格低廉,使⽤⽅便,得到了⼴泛的应⽤。
8255A的功能结构由图可得:(1)数据总线缓冲器D7~D0与系统数据总线相连,负责与CPU进⾏数据交换。
包括输⼊输出数据、控制字和状态字。
(2)读/写控制逻辑接收来⾃CPU的地址信息和控制信息。
(3)A组控制和B组控制这两组控制逻辑电路接收来⾃CPU的控制字,控制两组端⼝的⼯作⽅式及读/写操作。
A组控制端⼝A和端⼝C的⾼4位,B组控制端⼝B和端⼝C的低4位。
(4)端⼝A、B、C8255A有3个8位数据输⼊/输出端⼝:端⼝A、端⼝B和端⼝C,分别简称为A⼝、B⼝和C⼝。
它们对外的引线分别是PA7~PA0、PB7~PB0和PC7~PC0。
C⼝可分成两个4位的端⼝:C⼝⾼4位(PC7~PC4)和C⼝低4位(PC3~PC0)。
三个端⼝按组编程端⼝A和端⼝B都有⼀个8位数据输⼊锁存器和⼀个8位数据输出锁存/缓冲器。
端⼝C有⼀个8位数据输⼊缓冲器和⼀个8位数据输出锁存/缓冲器。
端⼝C可以按位操作。
8255A的引脚功能双列直插,40根引脚D7~D0:数据信号线CS:⽚选信号输⼊引脚,低电平有效RD:读信号输⼊引脚,低电平有效WR:写信号输⼊引脚,低电平有效RESET:复位信号输⼊引脚,⾼电平有效。
⽤于将8255A控制字寄存器清“0”,并将A、B、C⼝置成输⼊状态A1、A0:端⼝选择信号输⼊引脚8255A的⼯作⽅式8255A可以⽆条件⽅式、查询⽅式和中断⽅式完成CPU与外设的数据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