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整理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整理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整理

⏹第一部分:知识框架和重点提示(共九章)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章)

二、理论及其应用:心理发展理论及其应用(第二章)+ 学习理论及其应用(第三章)+ 学习动机理论及其应用(第四章)

三、具体领域的学习:知识(第五章)、技能(第六章)、学习策略(第七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第八章)、社会规范与品德(第九章)说明:除第一章外,其余八章均有主观题考点。

⏹第二部分:各章知识框架整理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2.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重点关注: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3.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4.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解释理论

1.学习的一般概述

2.四种取向的学习理论(重点关注: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布鲁纳的结构教学法和发现学习法、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策略、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

四、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重点关注: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五、知识的建构

1.知识及知识建构

2.知识的理解

3.错误概念的转变(2011年已考)

4.知识的整合与运用

六、技能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心理学的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2、教师 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的理论指导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这一时期的著作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 二、发展时期(20-50年代)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60-70年代) 四、完善时期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的成果,主要表现在 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

第三,合作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学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少年期 11、12—13、14 (二)青年期 14、15—17、18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一)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 (二)关于关键期 2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瑞士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5)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三)关于最近发展区维果其基提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也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1.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解释和预测学习过程的理论。其中一种重要 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行为。另一种是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社会认知理论 则认为学习是通过社会交互和观察他人来实现的。 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生命不同阶段内的认知、情感 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儿 童在认知能力上经历着不同的阶段。伯纳黛特的社会发展理论则强调社会 互动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3.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记忆、问题解决和决策 等认知过程。例如,记忆研究揭示了记忆的不同类型,以及如何通过有效 的学习策略来提高记忆能力。 4.智力与智力测试:智力是个体在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和适应环境 时展示的能力。智力测试是通过测量个体在一些任务上的表现来评估智力 水平的工具。 5.个体差异与多元智能理论:人们在智力、学习风格、兴趣等方面存 在差异。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多种智能类型,如言语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等,以解释个体差异。 6.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了解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个体差异可以帮助 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知识图谱可以帮 助学生整合和组织知识,问题解决和协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科能力和社会技 能的发展。

7.教育评估和评价:教育评估是评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它可以通过测量学生的能力、知识和技能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进展。评价则涉及对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8.教育心理学与特殊教育:教育心理学为特殊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特殊教育关注的是那些在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方面有障碍或特殊需求的学生。 9.人格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注学习成绩,还关注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和行为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干预措施。 以上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它们共同构成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教师和教育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结构图个人整理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结构图 第一编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3)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①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②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关系(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2)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特点: ①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②对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4)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建设与发展趋势 ①内容趋于集中;②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③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意义 (1)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2)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 / 25 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有助于帮助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④教育性原则。)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 ①教育心理实验②观察法③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教学经验总结法3)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探讨课题;①强调并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②注意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③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概述第一节)心理发展的概念(1 (2)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 / 25 ①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 ②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③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④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⑤心理发展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⑥心理发展是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大框架总结

教育心理学 教育五要素:教师,学生,内容,媒体,环境 心理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学概四要素: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述 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之父 1968---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教育心理学发展 1908--房东岳--翻译《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廖世承--编写《教育心理学》 20世纪60-70年代末---布鲁纳--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理论体 系正式成立 心理发展含义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 1、阶段性与连续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基本特征 4、差异性 1、学习准备:原有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 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学习的适应性 学生 2、关键期(劳伦兹):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心理感知运动阶段--获得客体永恒性(0-2) 发展前运算阶段:没有守恒、以自我为中心、不可逆 与皮亚杰的人是发展阶段理论具体运算:守恒性、可逆性、去自我中心 教育(认知发展)形式运算:逻辑推理,灵活性 1、文化历史发展观 2、心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发展观 3、内化学说 4、最近发展区 婴儿期---0--18月--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儿童期--18--3岁---自主对羞愧对怀疑 埃里克森的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学龄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青春期--12-18岁--同一性角色混乱 三种心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督 自我意识(1-3岁第一飞跃)(青春期-第二飞跃)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场独立---场依存 认知方式的差异沉思型--冲动型 辐合型--发散型 能力发展水平差异---正态分布 能力差异能力类型差异---多元智力 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能力的性别差异---大致相等,各有优劣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结构图(个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结构图(个人整理)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结构图 第一编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3)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①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②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关系(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2)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特点: ①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②对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4)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建设与发展趋势 ①内容趋于集中;②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③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意义

(1)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2)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有助于帮助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④教育性原则。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①教育心理实验 ②观察法 ③调查法 问卷法、访谈法、教学经验总结法(3)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 ①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探讨课题; ②强调并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

③注意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的概念 (2)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 ②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③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④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⑤心理发展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⑥心理发展是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3)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 第二节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1)遗传决定论 (2)环境决定论 (3)二因素论 (4)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第三节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

《教育心理学》知识提纲大总结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逐章逐节梳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___而展开的。 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五种要素;由____、____和____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5、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____,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____,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6、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____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 7、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8、___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9、教学环境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10、学习过程指____________ 11、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学习过程) 12、____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____、在教学过程中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____。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____(20世纪20年代以前),____(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____(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____(20世纪80年代以后)。()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出版了《____》,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____》。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3、桑代克从人是____这个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____,第二部分讲____,第三部分讲____。 4、40年代,____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____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4、5、____年代,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60) 6、6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由____发起课程改革运动。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对____的研究也方兴未艾。( 7、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 8、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____编写了我国第一本《____》教科书。(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________ 2、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7岁);童年期(____);少年期(____);青年期(____);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6-12岁,11-15岁,14-25岁) 4、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____阶段,具有____、____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____、自觉性和____错综的矛盾。少年的____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____,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____作支柱。同时,思维的____和____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5、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____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____”向“____”转化,开始出现____。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____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6、学习准备是指________。 7、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____和____两个维度。____的学习准备是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____的学习准备是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结构。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1、瑞士心理学家____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____(0-2岁)、____(2-7岁)、____(7-11岁)、____(11-15岁)等四个阶段。 2、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____。( 3、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____,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4、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____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____。这个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 5、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____形式进行的。本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____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本阶段的儿童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____的水平。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____的可逆思维。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整理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整理 ?第一部分:知识框架和重点提示(共九章)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章) 二、理论及其应用:心理发展理论及其应用(第二章)+ 学习理论及其应用(第三章)+ 学习动机理论及其应用(第四章) 三、具体领域的学习:知识(第五章)、技能(第六章)、学习策略(第七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第八章)、社会规范与品德(第九章)说明:除第一章外,其余八章均有主观题考点。 ?第二部分:各章知识框架整理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不同界说⑴研究范畴:学校教与学情境中的心理现象;⑵研究对象: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主要指师生)的心理活动特征和规律;⑶研究特点:通过考察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来研究其心理活动机制和规律。 基本含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心理科学,包括三层含义:⑴明确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的特征、促进机制和规律;⑵学校教与学情境中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都是心理与行为的承担者和组织者,教育心理学研究二者不可偏废;⑶教育心理学不但应揭示学校教育教育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特征和规律,而且应该揭示有效促进主体健全发展的心理机制和规律。 2.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起源西方在逾越节仪式中,犹太人要把祖先如何走出埃及的故事讲给后代,根据后代资质不同,故事版本从繁到简也有差别,这被视为西方最早关于个别差异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中国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教学经验,其中的教师心理和教学心理思想已相当丰富了。 发展过程创立20C20Y以前 背景文化教育的普及;教学要心理学化。 标志 桑代克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鼻祖,他在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并在此基础上于1913~1914年扩展成三卷本《教 育心理学》,标志着传统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确立,该书被誉为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备受教育心理学家推崇。 迷茫20C20Y-50Y末 教育心理学自创立出现第一次“繁荣”之后,由于盲目广泛从其他邻近心理学科中吸取研究成果来扩充、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导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呈现 出忽略自身理论构建、体系不一及内容零散、庞杂、分歧等弱点。 选择20C60Y-90Y 任务一是对各派理论内核的选择和研究领域的选择、拓展;二是学科体系的构建。 特点内容开始趋于集中,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有效教与学而组织的。(【注】教学心理学出现) 整合20C90Y以来 回顾教育心理学百年发展的历史轨迹,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意识到:教育心理学发展选择“统一”是艰难的,然而选择“整合”是现实的、必然的,表 现为以下几种倾向:⑴理论构建的综合化倾向;⑵研究取向的整体化倾向;⑶研究方法论的本土化倾向。 研究趋势⑴研究取向:从行为范式、认知范式向情境范式转变;⑵研究内容:强调教与学并重,认知与非认知并举,传统领域与新领域互补;⑶研究思路:强调认知观和人本观的统一、分析观和整体观的结合;⑷学科体系:从庞杂、零散逐渐转向系统、整合、完善;⑸研究方法:注重分析与综合、量性与质性、现代化与生态化、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学科,研究如何通过学习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过程,以及认识学习环境的有效性及其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它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涵盖研究实验、调查及中长期关于学习者、教师、家庭成员和其他人士的行为。教育心理学涉及各种儿童和成人教育,从幼儿教育到专业培训。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各种因素,如学习者的个性和背景,以及社会变化对学习的影响。 二、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学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认识和解释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它对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有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已经成为教育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提供了关于学习机制、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的知识,有助于提高教育效果。 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学习者的成长发展过程,探讨不同年龄段学习者心理发育的特点,掌握年龄特有的心理特征,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学习者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学习过程中的因果关系,以及不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另外,心理学也有助于了解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发现学习环境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学习环境。 三、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 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案必须考虑教学目标、学习者的特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要考虑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工具,此外,还要考虑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反应和知觉反应,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表现

机会,提高学习者的参与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心理学对教师设计与实施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它介绍了不同学习者的特点,从而帮助教师建立合适的教学环境和控制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心理学探讨了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有效性,因此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心理学也可以帮助教师评估教学效果,调查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反映,从而做出调整,使教学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四、心理学指导家长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习者成长的重要环节,也是引导学习者发展和学习的有效途径。心理学可以指导家长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把握家庭教育的路径。首先,心理学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学习者的发展特点,以便建立更有效的家庭教育观念。其次,心理学可以帮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教育的技巧,以及理解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科学原理,并在实施家庭教育中正确使用对话技巧,更好地适应学习者的需求。最后,心理学也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发展影响的科学原理,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子女的学习能力。 五、总结 以上,我们简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旨在研究如何通过学习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过程,也是教育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设计与实施有效教学,以及指导家长实施有效家庭教育,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教育质量提供有力的指导。

教育心理学学习框架总结归纳

第二部分 学生与教师心理 第二章学生心理 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观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一)建构主义发展观 图式T不平衡T不断达到平衡 图式: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 适应:同化 顺应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获得客体永恒性 2. 前运算阶段(2~7岁) 泛灵论: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自我中心、不可逆性、集中化、 3.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获得物体守恒、随着分类和排序、获得思维可逆性、去集中化 4. 形式运算阶段(11以后) (三)影响发展的因素 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化 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低级心理机能:作为动物进化结果。如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 高级心理机能:作为历史发展结果。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二)心理发展观 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的发展四个表现 1. 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2. 抽象一概括机能的提高 3. 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充足,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4.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三)教育和发展的关系一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四)内化学说 内化:个体将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转化到心理结构中的过程 第二节学生情感和个性发展 一.个性与社会化发展 (一)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

1. 信任对怀疑(0~1.5岁)一希望品质(安全感) 2. 自主对羞怯(1.5~3岁)一意志品质(自我控制) 3. 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一目标品质(自信)

4. 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一能力品质(能力与智慧) 5. 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一忠诚品质(自我认同/不确定感) 6. 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一爱的品质(泛爱/过分自我专注) 7. 繁殖对停滞(30~60岁)一关爱品质(关心他人/自私自利、沉溺于自身之中) 8. 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一智慧品质(满足感/失望) 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 1. 自我意识 ▲概念: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思维及行为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果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调节。 ▲两个方面:主体的我一对自己身心活动的察觉,如自我的性格、能力和行为客体的我一被察觉到的我 ▲结构:自我认识一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一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具体内容是自尊心、自信心自我调节一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2.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综合看法: ①是在过去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 ②主要受到他人的强化和评价的影响。 包括诸多维度:自信、自尊、自我概念的稳定性。 自我概念的稳定性:个体改变自我概念的难易程度,他一来与个体信念的发展程度 自我概念随着情景和年龄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发展 自我概念是按等级组织的一 3. 自尊 概念:个体对自己的价值或者是否接受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 古柏史密斯体出的培养自尊心的三个先决条件: 重要感、成就感、力量感 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 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一)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 斯皮尔曼提出智力的二因素:单一的一般因素,即G因素;特殊因素,即S因素流体智力:需要较少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解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晶体智力: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能力。 (二)当代智力的系统理论 1. 多元智能理论:语言智能、逻辑一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一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2. 斯滕伯格T智力三元理论 人的智力:分析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应用性能力 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学习风格:个体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 (一)学习风格的维度 (二)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 1. 感觉通道 (1)视觉型学习者 (2)听觉型学习者 (3)动觉型学习者 2. 认知风格 (1)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2)反思性和冲动型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问题的学科,它的基本内涵包括教育活动的心理过程、心理规律和心理特征。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涵盖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过程、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等三个方面,其中涉及到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五个要素。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指导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和完善时期等不同阶段。在研究方法方面,教育心理学有五个基本原则和七种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等。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征,它遵循一定的定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同时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者应该注意个体差异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关注研究准备状态和关键期等因素。 心理学家XXX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XXX则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教育的影响,XXX的心理发展理论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早晚差异、发展水平差异、认知能力的差异、智力类型差异和群体差异等。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了解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冲动型-沉思型、具体型-抽象型、辐合型-发散型等特征差异,以及性格类型差异等。 第三章研究理论

研究是指通过经验、实践和思考等方式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研究的内涵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多个方面,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研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知识性研究、技能性研究、情感性研究等。学生的研究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比如XXX的研究结果分类、XXX的研究水平分类等。 研究理论可以分为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知派研究理论、人本主义研究理论和建构主义研究理论等不同派别。行为主义研究理论强调强化和惩罚的作用,认为研究是一种刺激-反应 的过程。认知派研究理论则强调研究者的主动性和研究过程中的信息加工。人本主义研究理论强调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和建立积极的知识观。建构主义研究理论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研究动机是指推动研究行为的内在动力,它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需要层次、成就动机、成败归因和自我效能感等。研究动机对研究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学生的研究效果。研究策略是指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记忆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教育心理学指的是研究教育活动中涉及的各种心理现象,探讨教育过程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最终实现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以下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归纳: 一、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胎儿时期到成年期的各个发展阶段的变化规律与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它包括婴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等多个发展阶段。通过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发展特征,满足儿童的教育和培养需要。 二、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研究人类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因素以及学习的出现机制。学习理论的内容包括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通过学习理论的探讨,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本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记忆与遗忘 记忆是指人们从过去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程度上被保存并可以在需要时被提取出来。遗忘是指已经记忆的知识和经验在某一时间间隔内逐渐丧失其原有的牢固程度。了解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和机制,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创造帮助学生记忆的条件,提高学习效率。 四、情绪与情感 情绪是人类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内在体验,情感则是这种体验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了解学生的情绪与情感特点可以让教育者更好地调节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其社会道德情感。 五、动机 动机与行为表现密切相关,它是推动人类行为的内部力量。了解学生的动机特点有助于教育者制定更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 六、人格与行为 人格是人类行为和思维的核心,是驱使人类行为和思考方式的直接因素。人格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调控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着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知识点梳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 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①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学生是教 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②教师 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 和课程。 ④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⑤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 ③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可概括为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 学命名的专著。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主动性研究、 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性研究中。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 理学》教科书。 重点难点提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本章的重 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2.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3.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具体包括五要素和三过程。 1)五要素 ①学生是研究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在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是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研究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学生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 2)三过程 ①研究过程是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教育心理

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教学后的检测和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 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