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1)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根据当时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或进行现场抢救,同时以最快的速度报警,应急抢险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救排险,并根据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发生火灾时,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扑灭火灾时,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当火场离开关较远,需要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

(3)当电源线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一方面灭火,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充分的距离,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4)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较好的灭火器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

(5)气焊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迅速关闭阀门停止供氧;

一般情况发生火灾,工地先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情况(6).

严重及时拨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

(7)如果火势较大而无法扑灭时,各级领导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固定消火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8)火灾时,由于有烟气,能见度差,现场指挥人员应保持镇静,稳定好人员情绪,维持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

(9)利用现场有利条件,快速疏散。有条件的可用湿毛巾、堵住嘴、鼻、用湿毯子披围从烟火中冲过去;

(10)火灾中,一旦人体身上着火,应尽快把衣服撕碎脱掉,

切忌不能奔跑,那样使火越烧越旺,还会把火种带到其它地方,如旁边有水,立即用水浇洒全身,或用湿毯子等压灭火焰,着火人也可就地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

(11)迅速疏通消防通道,便于消防车顺利到达现场。在消防

车到来之前,以安全消防组织成员为主,其余人员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12)灭火扑救:初起火灾最容易扑灭,在消防人员到来之前,如能集中合力扑救,常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根据不同的起火原因,可以采取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火灾现场指挥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搜集邻近所有灭火器,集中对准火点,

尽量抓住战机把火扑灭,或者控制火势的发展,最后

由消防人员彻底将火扑灭;

(13)消防车到来之后,现场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辅助工作。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维持秩序。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

(14)扑救方法:

扑灭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扑灭液体类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15)物资疏散:首先疏散的物资是那些可能扩大火灾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例如起火点附近的油桶、液化气罐、化学实验室易燃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使灭火行动受阻的物资;

(16)划出警戒范围,严禁其它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为火灾消灭后的调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的证据。如果在火灾调查人员未到之前火灾已经扑灭,失火单位应将了解的情况向他们介绍,并将火灾现场保护工作移交火灾调查组,并配合调查组提供当事人或见证人;

(17)按照事故、事件调查处理程序规定,火灾发生情况报告要及时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查处。事故后分析原因,编写调查报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负责对预案进行评价并.

改善预案,并将火灾发生情况报告及时上报项目公司和甲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