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分析实验 旋光法测定淀粉的含量

食品分析实验 旋光法测定淀粉的含量

食品分析实验  旋光法测定淀粉的含量
食品分析实验  旋光法测定淀粉的含量

实验四 旋光法测定淀粉的含量

一、实验内容

使用圆盘旋光仪测定淀粉的含量。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圆盘旋光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使用圆盘旋光仪测定淀粉溶液旋光度的方法及利用旋光度求得其含量的方法;

3、学会正确使用圆盘旋光仪。

三、实验原理

利用淀粉具有旋光性,在一定条件下,其旋光度的大小与淀粉的浓度成正比,[]t

λα=LC α

,测定其旋光度,即可计算出淀粉含量。

四、实验材料 未知浓度的淀粉溶液

五、仪器 WXG-4型圆盘旋光仪

六、实验步骤

1、旋光仪的校准

(1)打开电源,关闭空测试筒盖,稳定约10分钟;

(2)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视场清晰;

(3)旋转度盘3.5度处,可看到暗视场;

(4)旋转度盘到零点,可见到较亮视场;

(5)旋转度盘使中间的条形消失(暗或亮),使整个视场亮度一致并记下读数。反复几次,取平均读数作为仪器零点。

2、测定待测液旋光度

(1)旋光管(干燥清洁)装入待测液(应稳定、澄清且无气泡,有气泡时要赶进试管圆球中),擦净水滴;

(2)黄光稳定后,将旋光管装入旋光仪,此时试管圆球要靠近镜筒;

(3)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视场清晰。此时原视场旋转了一个角度,旋转度盘使整个视场亮度向偏暗方向移动,最终至视场亮度一致后,记下读数;

(4)正角度(右旋)度盘读数值减去仪器零点值即为仪器测量值。负角度(左旋)度盘读数值减去180度即为仪器测量值。

七、结果处理

)×100

(α-α

ω = ×100

L×203×m

八、说明

1、三分视野示意图:

2、WXG-4型圆盘旋光仪主要技术参数:

(1)旋光度测定范围:±180 度

(2)度盘格值:1 度

(3)度盘游标读数值:0.05 度

(4)稳定时间:约10分钟

(5)单色光源:钠灯

(6)试管长度:100毫米、200毫米各1支

3、仪器保养方法:

(1)仪器应置于空气流通和温度、湿度适宜的地方以防潮;

(2)钠灯使用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长时间使用必须关机10~15分钟;

(3)镜片不能用硬质的布质、纸擦,宜用擦镜纸;

(4)仪器停用后应罩上仪器罩防灰;

(5)试管使用后应及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擦干存放。

淀粉的国标测定方法

淀粉的国标测定方法 测定食物中淀粉的方法有酶水解法、酸水解法、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酶-直接法) 一、酶水解法 1. 原理 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 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2. 适用范围 GB5009.9-85,适用于所有含淀粉的食物。 3. 仪器 (1)回流冷凝器 (2)水浴锅 4. 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乙醚 (3)碘溶液:称取3.6 g碘化钾溶于20 ml水中,加入1.3 g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 ml。 (4)85 % 乙醇。 (5)其余试剂同《蔗糖测定方法》 5. 操作方法 5.1样品处理 称取2?5 g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 ml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注:如果脂肪含量少, 此步骤可免),再用约100 ml85聽醇洗去可溶性糖类(注:此步骤目的是去除可溶性糖),将残留物移入250 ml 烧杯内,并用50ml水洗滤纸及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 min,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 'C以下,力口20ml淀粉酶溶液,再55?60 'C保温1h,并时时搅拌(注:温度过高,淀粉酶的活性破坏)。然后取1滴此液加1滴碘溶液,应不现兰色,若显兰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ml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不显兰色为止。加热至沸,冷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 过滤。(注:此时淀粉已水解成双糖,过滤可去除残渣和纤维素)弃去初滤液,取50 ml滤液,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5 ml 6 mol/L 盐酸,装上回流冷凝器,在沸水浴中回流1h,冷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用 5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 ml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并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淀粉在沸水浴条件下糊化是淀粉水解的第一步反应,然后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短链淀粉、糊精、麦芽糖等低聚合的糖,所以在淀粉酶解后需用酸进一步水解得到葡萄糖。) 5.2测定 按《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操作。同时量取50 ml水及与样品处理时相同量的淀粉酶溶液,按同一方法做试 剂空白试验。 6. 计算 x 100

饲料中淀粉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化验室检测标准 饲料中淀粉的测定(蒽酮比色法)———————————————————————————————————————一、原理 用乙醇溶液去除饲料样品中的可溶性糖,再用高氯酸溶液溶解残留物中的淀粉,使淀粉与其他成分分离,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蒽酮与淀粉反应生成蓝绿色的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640 nm 下的吸光度. 二、试剂配制 1.80%乙醇溶液; 2.52%高氯酸溶液; 3.蒽酮试剂(将 0.4 g 蒽酮溶于 100 mL浓硫酸溶液中,现用现配); 4.淀粉标准液(将 200 mg 淀粉倒入 100mL 烧杯中,加入 5 mL 蒸馏水,加入 65 mL52%高氯酸溶液,搅拌全部溶解,转入 100 mL 溶量瓶中,加水定容,浓度 2 mg/mL;取上述标准淀粉溶液10.00 mL 于 250 mL 溶量瓶中,加水定容,此淀粉溶液的浓度为 80 ug/mL. ) 三.标准曲线 在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 0.0、10.0、20.0、40.0、60.0、80.0 ug 淀粉标准液,每一个浓度2 个重复,加水调整各试管溶液均为 2.00 mL,在冰水中冷却 2 min,加入 6.00 mL 蒽酮-硫酸溶液,摇匀,在冰水中冷却 2 min. 将试管放入沸水中 5 min,各试管显色呈蓝绿色,取出试管,冷却至室温. 用2.00 mL 蒸馏按照上述操作作为空白参比,于 640nm 波长下比色,测定各试管溶液的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横坐标,淀粉浓度作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吸光度和淀粉浓度之间的回归公式。 四.操作步骤 1.称取 1-2 g 饲料样品于 80 mL 离心管中,可溶性淀粉称取0.5g其中包括 2 个重复,加入 80%乙醇溶液 2 滴使样品湿润。 2.再加入 5 mL 水摇匀,加入 25 mL 热的 80%乙醇溶液, 摇匀后放置 5 min, 以2500 /分钟速度离心 5 min,倾出上清液。 3. 再用 30 mL 80%乙醇溶液提取1次。 4.于上述残留物中加入5 mL水和 30 mL 52%高氯酸溶液,搅拌 10 min,以 2500转/分钟离心 10 min。 5.将上清液转入 100 mL 溶量瓶中,残留物再用 35 mL 52%高氯酸溶液提取,合并提取液,以水定容。 6. 过滤,弃去最初5 mL滤液,吸取4.00 mL滤液于100mL溶量瓶中,加水定容. 取上述淀粉提取液 2.00 mL,测定沸水浴显色后溶液的吸光度. 五.计算公式 淀粉(%)=G/(8M). 式中:G 为由饲料样品提取液测定的吸光度,由工作曲线回归公式计算出来的淀粉毫克数;M 为饲料样品的质量; 最后换算成每克饲料干物质中淀粉的含量。对于淀粉含量高,而且粗纤维含量低的谷物籽实饲料,推荐使用高氯酸水解-蒽酮比色法,其测定结果差较小,而作步骤快捷简便;对于粗纤维含量高的粗饲料,建议用酶水解法测定,但由于操作步骤繁琐,应尽量减少操作本身造成的实验误差,而且应该选用纯度高、活性强的酶制剂。

淀粉含量检测方法

谷物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参考GB/T5009.9-2008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的第二法酸水解法。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谷物原料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原理:试样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酸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糖,然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方法一 1试剂和材料 1.1洒石酸铜甲液:34.639g CuSQ溶于水,加入0.5mL浓H2SO4,稀释到500mL; 洒石酸铜乙液:173g洒石酸钾钠,加50g NaOH,稀释到500mL; 1.2 氢氧化钠溶液:c(NaOH)=1mol/L ; 1.3硫酸铁溶液:50g/L (称取50g硫酸铁,加入200mL水后,慢慢加入100mL 硫酸,冷后加入稀释至1000mL); 1.4高铤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1/5KMnO4)=0.1mol/L; 1.5乙醇溶液:85% v/v; 1.6 HCL: 1+1 和1+3; 1.7 NaOH 溶液:40%; 1.8乙酸铅溶液:20%; 1.9硫酸钠:10%。 2仪器设备 2.1粉碎磨:粉碎样品,使其完全通过孔径0.45mm (40目)筛。

2.3回流冷凝装置:能与250mL锥形瓶瓶口相匹配。 3操作步骤 称取样品(粉碎过40目筛)2.0g?5.0g,准确至0.0002g,置于放有慢速滤纸 的漏斗中,用50mL石油酰分5次洗去样品中脂肪,再用150mL85%乙醇溶液分数次洗涤残渣,以除去可溶性糖类物质,滤十乙醇溶液,将滤纸连同残渣一并转移至250mL锥形瓶中。 加100mL水、30mL(1+1)HCl,在沸水浴上回流2h,回流完毕后,立即在流水中冷却,待样品水解液冷却完全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先用NaOH溶 液(400g/L)调至黄色,再用(1+1 )的HCl调至水解液刚变红色。若水解液颜色较深,可用pH试纸测试,使试样水解液的pH值约为乙然后加20mL的乙酸铅溶液(200g/L),摇匀,放置10min,再加20mL的硫酸钠溶液(100g/L),以除去过多的铅。摇匀后,将全部溶液及滤渣转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锥形瓶,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定容,摇匀,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滤液供 测定用。 吸取25.00mL滤液于三角瓶中,加25mL洒石酸铜甲液,再加25mL洒石酸铜乙液,在电炉上加热(在3min内煮沸)并煮沸2min,取下过滤,并用60C 水洗涤烧杯和沉淀至洗液不呈碱性为止,将漏斗连同滤纸一同放至前面使用过的烧杯上,向滤纸内加入硫酸铁(50g/L)40mL,使氧化业铜完全溶解,摇匀溶液,再加25mL 水,用玻璃棒搅拌到看不见Cu2O,以0.1mol/l高铤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10s不褪色为终点。同样条件做空白。 方法二 1试剂 1.1碱性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04 ? 5H2O)及0.050g业甲蓝加适量水溶解,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1.2碱性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洒石酸钾钠与75g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再

火腿肠(高温蒸煮肠)中淀粉含量的测定酸水解法

实验七火腿肠(高温蒸煮肠)中淀粉含量的测定—酸水解法基本知识点 1、掌握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原理、基本过程和操作关键。 2、熟练称量、过滤、定容、滴定等基本操技术。 3、淀粉水解、可溶性糖去除的方法和关键环节。 重点: 1、熟练称量、过滤、定容、滴定等基本操技术 2、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难点: 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原理和控制要点 复习与提问: 1、检查实验准备情况, (1)实验内容; (2)实验仪器与试剂有哪些? (3)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程序。 2、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原理和控制要点 【引入新课】 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用途广泛常用于食品原料或辅料。淀粉是以葡萄糖为基本单位通过糖苷键而构成的多糖类化合物。淀粉是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的粉末状物质,在热水里淀粉颗粒会膨胀破裂,有一部分淀粉溶解在水里,另一部分悬浮在水里,形成胶状淀粉糊,这一过程称为糊化作用。糊化是淀粉食品加热烹制时的基本变化,也就是常说的食物由生变熟。 淀粉不溶于冷水,也不溶于乙醇、乙醚或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故可用这些溶剂淋洗、浸泡除去淀粉的水溶性糖或脂肪等杂质。 淀粉不显还原性,但它在酶(或酸)存在和加热条件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后生成还原性单糖——葡萄糖。 淀粉酶的专一性高,但只能将淀粉逐步水解至麦芽糖阶段; 盐酸溶液对淀粉的专一性较差,但它能将淀粉水解至最终产物葡萄糖。故在测定淀粉时,使酶——稀盐酸分解法。 GB 20712-2006《火腿肠(Ham sausage)》规定: 火腿肠(高温蒸煮肠)Ham sausage(Autoclaved ham sauasge)以鲜或冻畜、禽、鱼肉为主要原料,经腌制、搅拌、斩拌(或乳化)、罐入塑料肠衣,经高温杀菌,制成的肉类灌肠制品。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指标 外观肠衣均匀饱满,无损伤,表面干净,良好,扎结牢固,肠衣的扎结部位无内容物渗出。 色泽具有产品固有的色泽。 质地组织紧密,有弹性,切片良好,无软骨及其它杂物,无气孔。 风味咸淡适中,鲜香可口,具固有风味,无异味。 理化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火腿肠理化要求 项目 指标 特级优级普通级无淀粉产品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水稻糖花比的测定方法 一.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测定参考酶解方法。 准确称取0.5g左右的粉碎样品,加入20mL水,煮沸,使淀粉糊化后, 再添加上淀粉酶专用磷酸缓冲液(KH2PO4,12.08g/L, Na2HPO4·12H2O,7.96g/L, NaNO3,0.1g/L)20mL,加入耐热性ɑ-淀粉酶(和光公司生产)1.5mg和淀粉转葡萄糖苷酶 AMYLO-GLUCOSIDASE(SIGMA公司制造)0.5mg制备成的悬浮液。40℃水浴24h振荡培养后,再行过滤。残留物与样本的重量差即为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二.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 1.可溶性糖总量的测定 称取O.1g水稻干样于150mL三角瓶中,加20mL80%乙醇,用带有长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80℃水浴浸提30min(每隔lOmin摇动一次),取出冷却,将清液过滤至150mL三角瓶中,残渣再用80%乙醇提取两次(每次lOmL、15min),再将清液滤至三角瓶中,向三角瓶中加0.25g活性炭80℃水浴脱色30min,冷却过滤至50mL容量瓶中用80%乙醇定容,取2mL提取液于25mL容量瓶中加0.5mL蒽酮试剂和5mL浓硫酸,摇匀,沸水浴中逐管保温lmin后620nm处比色。将残渣及滤纸于80℃烘干,以备测定淀粉。 2.淀粉含量的测定 将提取可溶性糖以后的干燥残渣及滤纸剪碎放入150mL三角瓶中,加20mL热蒸馏水,沸水浴中煮沸15min,加9.2mol/L高氯酸2ml提取

15min,冷却过滤至50mL容量瓶中,用I2-KI溶液检验,如有蓝色颗粒重复提取,过滤定容,取滤液2mL,加0.5mL蒽酮试剂和5mL浓硫酸,盖上塞子微微摇动,出现絮状物时剧烈摇动,然后立即放入沸水浴中确保逐管加热lmin,自然冷却至室温620nm比色,以空白提取液为对照。 糖花比=抽穗期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可溶性糖和淀粉)mg/颖花数,表示灌浆始期每朵颖花具有的物质积累。

双波长法测淀粉含量

附录4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测定(双波长法) 1、目的 淀粉一般都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混合物。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和比例因植物种类而不同,决定着谷物种子的出粉率和食物品质,并影响着谷物的贮藏加工。通过本实验学习掌握双波长测定谷物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 2、原理 根据双波长比色原理,如果溶液中某溶质在两个波长下均有吸收,则两个波长的吸收差值与溶质浓度成正比。 直链淀粉与碘作用产生纯蓝色,支链淀粉与碘作用产生紫红色。如果用两种淀粉的标准溶液与碘反应,然后在同一个坐标系里进行扫描或做吸收曲线,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3、仪器、试剂和材料 1、仪器 (1)电子分析天平 (2)分光光度计1台 (3)ph计 (4)容量瓶100mlx2,50mlx16 (5)吸管0.5mlx1,2mlx1,5mlx1 2、试剂 (1)乙醚 (2)无水乙醇 (3)0.5mol/LKOH溶液 (4)0.1mol/LHCL溶液 (5)碘试剂:称取碘化钾2.0g,溶于少量蒸馏水,在加碘0.2g,待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0ml。 (6)直链淀粉标准溶液:称取直链淀粉纯品0.1000g,放在100ml容量瓶中,加入0.5mol/LKOH10ml,在热水中待溶解后,取出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即为1mg/ml直链淀粉标准溶液。 (7)支链淀粉标准溶液:用0.1000 g 支链淀粉按(6)法制备成1mg支链淀粉标准溶液。 3、材料 小麦粉 4、操作步骤 1、选择支链、直链淀粉测定的波长参比波长。 直链淀粉:取1mg/ml直链淀粉标准溶液1ml,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蒸

馏水30ml,以0.1mol/LHCL溶液调至PH3.5左右,加入碘试剂0.5ml,并以蒸馏水定容。静置20min,以蒸馏水为空白,用光束分光光度计进行可见光全波段扫描或用普通比色法绘出直链淀粉吸收曲线。 支链淀粉:取1mg/ml支链淀粉标准溶液1ml,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30ml,以0.1mol/LHCL溶液调至PH3.5左右,加入碘试剂0.5ml,并以蒸馏水定容。静置20min,以蒸馏水为空白,用光束分光光度计进行可见光全波段扫描或用普通比色法绘出支链淀粉吸收曲线。 2、制作双波长直链淀粉标准曲线:吸取1mg/ml直链淀粉标准溶液0. 3、0.5、0.7、0.9、1.1、1.3ml分别放入6只不同的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30ml,以0.1mol/LHCL溶液调至PH3.5左右,加入碘试剂0.5ml,并以蒸馏水定容。静置20min,以蒸馏水为空白,比色,吸光差值为纵坐标,直链淀粉含量(mg)为横坐标制备双波长直链淀粉标准曲线。 3、制作双波长支链淀粉标准曲线:吸取1mg/ml支链淀粉标准溶液2.0、2.5、3.0、3.5、4.0、4.5ml分别放入6只不同的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30ml,以0.1mol/LHCL溶液调至PH3.5左右,加入碘试剂0.5ml,并以蒸馏水定容。静置20min,以蒸馏水为空白,比色,吸光差值为纵坐标,支链淀粉含量(mg)为横坐标制备双波长支链淀粉标准曲线。 4、样品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的测定:样品粉碎过60目筛,用乙醚脱脂,称取脱脂样品0.1g左右(精确到1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0.5mol/LKOH溶液10ml,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取出,以蒸馏水定容至50ml,静置。吸取样品液2.5ml两份(即样品液和空白液),均加蒸馏水30ml,以0.1mol/LHCL溶液调至PH3.5左右,样品中加入碘试剂0.5ml,空白液不加碘试剂,然后定容至50ml。静置20min,以样品空白液为对照比色。 五、结果处理 直链淀粉(%)=(X1*50*100)/(2.5*m*1000) 支链淀粉(%)=(X2*50*100)/(2.5*m*1000) 式中, X1----查双波长直链淀粉标准曲线得样品中直链淀粉含量(mg) X2----查双波长支链淀粉标准曲线得样品中支链淀粉含量(mg) m-----样品质量(g) 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

蒽酮比色法测定植物组织中总糖和可溶和性糖的含量

实验九蒽酮比色法测定植物组织中总糖和可溶和性糖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蒽酮法测定总糖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蒽酮比色法是一个快速而简便的定糖方法。酸可使糖类(如已糖基,戊醛糖及已糖醛酸)脱水生成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烃甲基糖醛与蒽酮脱水缩合,形成糠醛的衍生物,呈蓝绿色,该物质在620nm处有最大光吸收值。在10~100ug范围内其他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蒽酮也可以和其他一些糖类发生反应,但显现的颜色不同。当存在含有较多色氨酸蛋白质时,反应不稳定,呈现红色。而对于上述特定的糖类物质,反映较稳定。多糖和寡糖可用酸水解成单塘和蒽酮试剂反应,因此利用蒽酮法可测组织中总糖和可溶性糖。这一种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糖含量在30ug左右时就能侧进行测定,所以可作为微量测糖之用。一般样品少的情况下,采用这一方法比较合适。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 1、仪器 (1)分光光度计; (6)漏斗,漏斗架个6个 (2)电子天平;(7)容量瓶:50ml2个; (3)三角瓶:50ml2个(8)移液管; (4)刻度具塞试管;10ml13支;(9)水浴锅。 (5)试管架,试管夹各2个; 2、试剂 (1)葡萄糖标准液:100ug/ml;(2)浓硫酸; (2)蒽酮试剂:0.2g蒽酮,溶于100ml浓流酸中,现当日配制使用。 3、材料 小麦幼苗分蕖节或其植物的幼嫩组织(红薯)。 四、操作步骤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7支试管,按下表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管号 1 2 3 4 5 6 7 葡萄糖标准液/mL 0 0.1 0.2 0.3 0.4 0.5 0.6 蒸馏水/mL 1.0 0.9 0.8 0.7 0.6 0.7 0.8 葡萄糖含量/ug 0 10 20 30 40 50 60 在每支试管中,加入蒽酮试剂4.0ml,迅速浸入冰水浴中冷却。各加完后一起浸入沸水浴中,管口加盖玻璃球,以防蒸发。自水浴重新煮沸起,准确煮沸10min取出,用流水冷却,室温放置10min,在620nm波长下比色。以标准葡萄糖含量(ug)做横坐标,以吸光值作纵坐标,做出标准曲线。 2、植物样品中可溶性糖的提取

大米淀粉含量的测定

不同品牌的大米中淀粉的含量测定研究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 摘要 淀粉跟稀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完全水解成葡萄糖、麦芽糖等还原糖。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 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由于淀粉完全水解成还原糖的量是成正比的,所以,也与棕红色物质的深浅成正比关系。 关键词水解还原糖吸光度 1 前言 最近网上有人提出疑问:“我们吃的大米淀粉含量究竟有多少?哪种大米的淀粉含量最高?”很多人都不太能准确地回答。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大米是我们的主要食物、能量来源,基于网上有人提出“大米淀粉含量究竟有多少”的疑问,我们决定对某超市出售的某几种大米的淀粉含量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测出不同品种大米的淀粉含量,比较不同品种大米的淀粉含量的高低。 2 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稀酸水解淀粉的原理和方法,利用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原理,测定不同品牌的大米中淀粉的含量。 3 实验原理 淀粉是植物体最主要的贮藏多糖,也是人和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和发酵工业的基本原料。主要存在于大米、种子和块茎中。淀粉经过稀硫酸水解后生成葡萄糖、麦芽糖等小分子物质而被机体利用。酸水解淀粉产生葡萄糖、麦芽糖等还原糖能使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生成棕红色的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后者在54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可用比色法进行测定。反应中还原糖被氧化成相应的糖酸。反应如下:

淀粉的含量与产生的还原糖的量成正比。用标准的淀粉溶液制作标准曲线,用比色法测定稀硫酸作用于淀粉后生成的还原糖的量,以单位质量样品在过量酸作用下完全水解生成的还原糖的量从而测定淀粉的含量。 4 实验设备 80℃水浴锅 高速组织捣碎机 分光光度计 20 mL具塞比色管×13 容量瓶(100 mL×7、1000 mL×2) 量筒(20 mL、50 mL) 试管架 移液管(2mL×6、1mL×6) 电子天平 胶头滴管 烧杯 玻璃棒 5 实验材料及试剂 5.1 样品来源 本研究使用的样品包括5种不同品牌的大米。 将这5种不同品牌的大米用蒸馏水进行冲洗以除去大米中的水溶性杂质后待大米晾干后进行实验。 5.2 试剂 5.2.1 2mol/L NaOH 溶液

面粉中淀粉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利用酸水解法测定出食品中淀粉含量; 2、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1、淀粉的测定原理:利用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的淀粉,首先将米粉去脂肪及可溶性糖,接着加盐酸对米粉进行酸水解,利用滴定的方法检测水解后样品中还原糖,将还原糖换算成淀粉的含量。 2、蛋白质测定的原理:食品中的蛋白质在催化加热条件下被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1、仪器:天平、定氮蒸馏装置、烧杯、500mL与100mL容量瓶、滤纸、烧瓶、水浴锅、锥形瓶、玻璃珠、滴定管。 2、试剂:硫酸铜、硫酸钾、硫酸(1.84 g/L)、甲基红乙醇溶液(1 g/L)、硼酸溶液(20 g/L)、混合指示液(2份甲基红乙醇溶液(1g/L)+1份亚甲基蓝乙醇溶液(1 g/L))、氢氧化钠溶液(400 g/L)、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 (0.0500mol/L)、乙醚、85%乙醇、6mol/LHCl、40%NaOH、20%乙酸铅、10%的NaSO 、碱性酒石酸铜液(甲、乙液)。 4 四、实验步骤: 1、淀粉的测定实验步骤: (1)样品的处理:称取2.0~5.0克的面粉样品,将样品置于带有滤纸的漏斗加入30ml乙醚以除去面粉中脂肪,再用150ml的85%乙醇分3次洗涤残渣以除去可溶性糖,滤干,接着用100ml水洗涤残渣后将残渣移至烧瓶,加入30ml的 6mol/L的HCl至烧瓶中,用沸水浴冷凝回流40min,接着用流水冷却后用碘液鉴定是否充分水解,直至水解充分,冷却后加入甲基红及40%的NaOH调至黄色,用6mol/L的HCl校正至刚好变红,加入20ml20%的乙酸铅,摇匀放置10min,接

总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法教学提纲

总糖的测定-蒽酮比色 法

植物组织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比色法)2010-5-24 一、实验目的 掌握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游离的己糖或多糖中的己糖基、戊糠醛及己糖醛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糠醛衍生物与蒽酮缩合成蓝色的化合物,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糖浓度范围内(200ug/ml),溶液吸光度值与糖溶液的浓度成线性关系。用酸将植物组织中没有还原性的多糖和寡糖彻底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或直接提取植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即可对植物组织中的总糖和还原糖进行定量测定。 三、实验材料 1.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1/100)、粉碎机、水浴锅、电炉。 2.研钵、量筒、三角烧瓶、烧杯、容量瓶、玻璃漏斗、试管1.5cm×15cm、刻度吸管、胶头滴管、pH试纸、坐标纸。 3.植物原料,如银耳、木耳、菜叶等。 四、实验试剂 1.蒽酮试剂:取2g蒽酮溶于l000ml体积分数为80%的硫酸中,当日配制使用。 2.标准葡萄糖溶液(0.1mg/m1):称取100mg葡萄糖,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 000ml(可滴加几滴甲苯作防腐剂)。 3.6mol/L HCl溶液:50ml盐酸,加水至100ml。 4.10%NaOH溶液:称取10g NaOH固体,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 五、操作步骤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干净试管6支,按下表进行操作。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各标准液浓度(mg/m1)为横坐标做图。 2.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和测定 称取植物原料干粉0.1~0.5g,加水约3ml,在研钵中磨成匀浆,转入三角烧瓶中,并用约30ml的蒸馏水冲洗研钵2~3次,洗出液也转入三角烧瓶中。于50℃水浴中保温半小时(使还原糖浸出),取出,冷却后定容至100ml。过滤,取lml滤液进行还原糖的测定:吸取lml总糖类溶液置试管中,浸于冰浴中冷却,再加入4ml蒽酮试剂,沸水浴中准确加热10min,取出用自来水冷却后比色,其他条件与做标准曲线相同,测得的吸光度值由标准曲线查算出样品液的糖含量。(样品液显色后若颜色很深,其吸光度超过标准曲线浓度范围,则应将样品提取液适当稀释后再加蒽酮显色测定)。

大米中淀粉含量的测定要点

实验七大米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本法是根据GB/T5009.9-2003酸水解法和改良快速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的。 试样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后,其中的淀粉用酸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然后按还原性单糖的方法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水浴锅粉碎机40目筛附250mL锥形瓶的回流装置台称电炉锥形瓶烧杯量筒容量瓶移液管棕色酸式滴定管手套 乙醚乙醇(85%) 盐酸(1+1) NaOH溶液(400g/L) NaOH溶液(100g/L) 乙酸铅溶液(200g/L)硫酸钠溶液(100g/L) 甲基红溶液(2g/L,用乙醇配) 0.01mol/L KMnO4标准溶液 裴林氏A液:溶解CuSO4·5H2O 35g 及亚甲基蓝0.05g,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摇匀。 裴林氏B液:称取117g酒石酸钾钠,126.4g 氢氧化钠,9.4g亚铁氰化钾溶解后,定容至1000mL,摇匀。 0 .1% 标准葡萄糖溶液:取分析纯葡萄糖,在150℃下烘干至恒重,准确称取1.000g无水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三、实验操作步骤 1、样品处理 将大米磨碎并过40目筛,称取3.00g米粉置于放有慢速滤纸的漏斗中,用30mL乙醚分三次洗去试样中脂肪,弃去乙醚。用150mL85%乙醇分数次洗涤残渣,除可溶性糖。滤干乙醇溶液,以100mL水洗涤漏斗中残渣并转移至250mL 锥形瓶中,加入30mL(1+1)盐酸,接好冷凝管,置沸水浴中回流2h。回流完毕后,立即置流水中冷却。待试样水解液冷却后,加2滴甲基红溶液,先以NaOH 溶液(400g/L)调至黄色,再以盐酸(1+1)校正至水解液刚变为红色为宜。然后加20mL乙酸铅溶液(200g/L),摇匀,放置10min,再20mL硫酸钠溶液(100g/L),以除去过多的铅。摇匀后将全部溶液和残渣转入500mL容量瓶中,加入水稀释至刻度。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滤液供测定用。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第一法酶水解法 一、目的与要求: 1、明确与掌握各类食品中淀粉含量的原理及测定方法。 2、掌握用酶水解法和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方法。 二、原理 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三,试剂: 1、0.5%淀粉酶溶液:称取淀粉酶0.5克,加100毫升水溶解,数滴甲苯或三氯甲烷,防止长霉,贮于冰箱中。 2、碘溶液:称取3.6克碘化钾溶于20毫升水中,加入1.3克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毫升。 3、乙醚 4、85%乙醇 5、6N盐酸:量取50毫升盐酸加水稀释至100毫升。 6、甲基红指示液:0.1%乙醇溶液。 7、20%氢氧化钠溶液。

8、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克硫酸铜(CuS04·5H2O)。加适量水溶解,加0.5毫升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毫升,用精制石棉过滤。 9、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克酒石酸钾钠与50克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毫升,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10、0.1000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1、硫酸铁溶液:称取50克硫酸铁,加入200毫升水溶解后,人100毫升硫酸,冷后加水稀释至1000毫升。 四、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 称取2-5克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毫升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再用约100毫升85%乙醇洗去可溶性糖类,将残留物移入250毫升烧杯内,并用50毫升水洗滤纸及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分钟,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以下,加20毫升淀粉酶溶液,在55-60℃保温1小时,并时时搅拌。然后取1滴此液加1滴溶液,应不显现蓝色,若显蓝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毫升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不显蓝色为止。加热至沸,冷后移入250毫升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过滤,弃去初滤液。取50毫升滤液,置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沸水浴中回流1小时,冷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毫升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并人1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蒽酮比色法快速测定葡萄糖

蒽酮比色法快速测定葡萄糖、果糖、蔗糖及淀粉含量 蒽酮试剂与碳水化合物生成一种蓝绿色物质,是糖类特有的反应。不经分离而进行系统测定葡萄糖、果糖、蔗糖及淀粉含量基于以下三点:第一在室温下葡萄糖与蒽酮试剂不显色,此温度下果糖显色5min的吸收值与果糖在100℃显色5min吸收值几乎相等。第二稀碱与糖溶液共热时,可破坏葡萄糖、果糖,而蔗糖不被破坏。第三淀粉经酸水解后与蒽酮试剂显色。 (二)试剂 (1)蒽酮试剂:称0.4g蒽酮溶于100ml88%硫酸中(约84份体积97%浓硫酸与16份体积水混合,密封在磨口瓶中)。溶解后置水中冷却备用。此液当天配制。 (2)2mol/L氢氧化钾溶液。 (3)3mol/L盐酸溶液 (5)标准糖贮备液:精确称取250mg干燥的分析纯的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分另移至250ml 容量瓶中,配成1mg/ml浓度溶液。溶剂用蒸馏水和75%乙醇均可。 (6)标准糖工作液:用移液管吸取10ml标准糖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液含糖为100μg/ml。 (三)测定步骤 1.工作曲线绘制用2ml吸量管按表取标准糖工作液(葡萄糖不多于160μg,果糖不多于80μg,蔗糖不多于100μg)于干洁的试管(16×180mm)中,用蒸馏水分别调整其体积为 2.0ml。从滴定管中加入蒽酮试剂6.0ml。摇匀并立即置于沸水浴中加热5min,取出立即在冷水中迅速冷却(不断摇动)。用 2.0ml蒸馏水重复上述操作,作为空白溶液。在分光光度计中,以640nm

2.样品中糖的提取谷物或植株体烘干、粉碎。精确称取烘干样品(谷物0.2g、植株体0.1g 左右)放入研钵中,加加5ml蒸馏水磨至均匀,以5ml蒸馏水将均匀物全部移入离心管中,离心(3000r/min)5min。离心液倒入干净试管中。再向盛有沉淀的离心管加5ml蒸馏水并搅拌沉淀物,离心(重复二次),合并离心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此液用干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的测定(A液)。 以10ml3mol/L盐酸将离心管中沉淀物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盖上玻塞,放在沸水浴中煮沸40~45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加3mol/L氢氧化钠溶液10ml中和其酸性,以蒸馏水定容至50ml,从中取2ml溶液,加蒸馏水至50ml,混匀。此液用用淀粉的测定(B液)。 3.蔗糖的测定精确吸取样品液(A)10ml,加入2mol/L氢氧化钾溶液2ml,置沸水浴中煮沸10min。取出迅速冷至室温,加蒸馏水稀释至50ml,摇匀。精确吸取稀释液2ml至一干净试管中,按标准曲线绘制步骤加蒽酮试剂显色测定,得光密度值E蔗。 4.蔗糖的结果计算 从蔗糖工作曲线求得蔗糖量为S(μg),按下式计算样品中蔗糖百分含量。 式中: S──待测样品液中蔗糖量(μg) W──样品称重(g) V1──用于测定的样品稀释液的体积(ml) V2──用于分析的样品稀释液总体积(ml) V3──样品液总体积(ml) V4──用于氢氧化钾水解的样品液体积(ml) 5.葡萄糖、果糖的测定取样品液(A)10ml加蒸馏水至50ml,往两支干净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样品稀释液其中一支加蒽酮试剂6ml,摇匀,在沸水浴中煮沸5分钟,取出立即浸入自来水冷却至室温,在640nm下测定光密度E100。另一支试管,加蒽酮试剂6ml,摇匀,在常温下显色5min,同上述操作测定光密度E常温。由E常温查果糖工作曲线求得样品液果糖量为F(μg),按下式计算样品中果糖、葡萄糖含量。 6.果糖、葡萄糖的结果计算 由E100-E常温查葡萄糖工作曲线求得样品液中葡萄糖量为G(μg),按下式算葡萄糖百分含量。

食品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GB 5009.9-85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第一法酶水解法 1 原理 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 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2 试剂 2.1 0.5%淀粉酶溶液: 称取淀粉酶0.5g,加100mL水溶解,加入数滴甲苯或三氯甲烷, 防止长霉,贮于冰箱中。 2.2 碘溶液:称取 3.6g碘化钾溶于20mL水中,加入1.3g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mL。 2.3 乙醚。 2.4 85%乙醇。 其余试剂同GB 5009.8—85《食品中蔗糖的测定方法》第2章。 3 操作方法 3.1 样品处理 称取2~5g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mL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再用 约100mL 85%乙醇洗去可溶性糖类,将残留物移入250mL烧杯内,并用50mL 水洗滤纸及 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min,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以下,加 20mL淀粉酶溶液,在55~60℃保温1h,并时时搅拌。然后取1滴此液加1滴碘溶液,应不显现 蓝色,若显蓝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mL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不显蓝色为止。 加热至沸,冷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过滤,弃去初滤液。取50mL滤 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5mL6N盐酸,装上回流冷凝器,在沸水浴中回流1h,冷后加2滴甲 基红指示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mL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 并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3.2 测定 按GB 5009.7-85《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4.2操作。同时量取50mL水及与样品 处理时相同量的淀粉酶溶液,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4 计算

实验六 淀粉含量测定

实验六(红薯/马玲薯/黄地瓜等淀粉块茎类植物)中淀粉含量测定 (酸水解法) 综合设计(4学时) 一、实验原理 1、淀粉提取,也称为浆渣分离或分离,是淀粉加工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淀粉提取率和淀粉质量。粉碎后的物料是细小的纤维,体积大于淀粉颗粒,膨胀系数也大于淀粉颗粒,比重又轻于淀粉颗粒, 将粉碎后的物料,以水为介质,使淀粉和纤维分离开来。 2、淀粉是食品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植物种子中重要的贮藏性多糖。淀粉跟稀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完全水解成葡萄糖、麦芽糖等还原糖。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 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由于淀粉完全水解成还原糖的量是成正比的,所以,也与棕红色物质的深浅成正比关系。 二、材料、仪器与试剂 (一)材料:五指山红薯。 (二)仪器:分光光度计722、小台秤、分析天平、烧杯(100mL)、研钵、容量瓶(100mL)、洗瓶、漏斗、滤纸、具塞刻度试管(15mL)、恒温水浴、移液管(1mL, 2mL)。 (三)试剂 1 2mol/L NaOH 溶液 准确称取4g NaOH固体,溶于15 mL蒸馏水中,并倒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分几次清洗烧杯并将清洗的溶液倒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 2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 准确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1g,溶于2mol/L NaOH 溶液20mL,加入50mL蒸馏水,再加入30g酒石酸钾钠,待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盖紧瓶塞,勿让CO2进入。若溶液浑浊,可过滤后使用。 3 0.1mol/L柠檬酸缓冲液(pH5.6) A液(0.1mol/L柠檬酸):称取C6H8O7?H2O 21.0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B液(0.1mol/L柠檬酸钠):称取Na3C6H5O7?2H2O 29.4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 至1000mL A液110 mL与B液290 mL 混匀,即为0.1mol/L柠檬酸缓冲液(pH5.6)。 4 1mg/mL 淀粉溶液 称取0.1g淀粉溶于0.1mol/L柠檬酸缓冲液(pH5.6)100 mL中。 5 20%硫酸 用50mL的量筒量取50mL的水,倒入100mL烧杯中;再用20mL的量筒量取12.6mL98%的浓硫酸,沿内壁缓缓倒入烧杯内的水中,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等冷至室温后,倒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分几次清洗烧杯并将清洗的溶液倒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

总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植物组织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比色法)2010-5-24 一、实验目的 掌握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游离的己糖或多糖中的己糖基、戊糠醛及己糖醛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糠醛衍生物与蒽酮缩合成蓝色的化合物,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糖浓度范围内(200ug/ml),溶液吸光度值与糖溶液的浓度成线性关系。用酸将植物组织中没有还原性的多糖和寡糖彻底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或直接提取植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即可对植物组织中的总糖和还原糖进行定量测定。 三、实验材料 1.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1/100)、粉碎机、水浴锅、电炉。 2.研钵、量筒、三角烧瓶、烧杯、容量瓶、玻璃漏斗、试管1.5cm×15cm、刻度吸管、胶头滴管、pH试纸、坐标纸。 3.植物原料,如银耳、木耳、菜叶等。 四、实验试剂 1.蒽酮试剂:取2g蒽酮溶于l000ml体积分数为80%的硫酸中,当日配制使用。 2.标准葡萄糖溶液(0.1mg/m1):称取100mg葡萄糖,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 000ml(可滴加几滴甲苯作防腐剂)。 3.6mol/L HCl溶液:50ml盐酸,加水至100ml。 4.10%NaOH溶液:称取10g NaOH固体,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 五、操作步骤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干净试管6支,按下表进行操作。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各标准液浓度(mg/m1)为横坐标做图。 2.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和测定 称取植物原料干粉0.1~0.5g,加水约3ml,在研钵中磨成匀浆,转入三角烧瓶中,并用约30ml的蒸馏水冲洗研钵2~3次,洗出液也转入三角烧瓶中。于50℃水浴中保温半小时(使还原糖浸出),取出,冷却后定容至100ml。过滤,取lml滤液进行还原糖的测定:吸取lml总糖类溶液置试管中,浸于冰浴中冷却,再加入4ml蒽酮试剂,沸水浴中准确加热10min,取出用自来水冷却后比色,其他条件与做标准曲线相同,测得的吸光度值由标准曲线查算出样品液的糖含量。(样品液显色后若颜色很深,其吸光度超过标准曲线浓度范围,则应将样品提取液适当稀释后再加蒽酮显色测定)。

植物组织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2007-01-12 08:55 Ⅰ蒽酮硫酸法 一、原理 淀粉是由葡萄糖残基组成的多糖,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使其水解成葡萄糖,然后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使单糖脱水生成糠醛类化合物,利用蒽酮试剂与糠醛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即可进行比色测定。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任何植物材料。 (二)试剂 浓硫酸(比重 1.84 )。 9.2mol/L HClO 4 。 2%蒽酮试剂,同实验 24 。 (三)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容量瓶: 100 mL 4 个、 50 mL 2 个,漏斗,小试管若干支,电炉,刻度吸管 0.5mL 1 支、 2.0 mL 3 支、 5 mL 4 支,分光光度计,记号笔。 三、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制作 取小试管11支从0~10编号,按表24-3加入溶液和蒸馏水。 以下步骤按苯酚法或蒽酮法均可,见方法一或方法二,绘制相应的标准曲线。 表24-3 各试管加入标准液和蒸馏水量 管号 1~2 3~4 5~6

7~8 9~10 淀粉标准液(ml) 0.4 0.8 1.2 1.6 2.0 蒸馏水(ml) 2.0 1.6 1.2 0.8 0.4 淀粉含量(mg) 40 80 120 160 200

2. 样品提取称取 50 ~ 100 mg 粉碎过 100 目筛的烘干样品,置于 15 mL 刻度试管中,加入 6 ~ 7 mL 80 %乙醇,在 80 ℃水浴中提取 30 min ,取出离心 ( 3000 rpm ) 5 min ,收集上清液。重复提取两次(各 10 min )同样离心,收集三次上清液合并于烧杯,置于 85 ℃恒温水浴,使乙醇蒸发至 2 ~ 3 mL ,转移 至 50 mL 容量瓶,以蒸馏水定容,供可溶性糖的测定。 向沉淀中加蒸馏水 3 mL ,搅拌均匀,放入沸水浴中糊化 15 min 。冷却后,加入 2 mL 冷的 9.2 mol/L 高氯酸,不时搅拌,提取 15 min 后加蒸馏水至 10 mL ,混匀,离心 10 min ,上清液倾入 50 mL 容量瓶。再向沉淀中加入 2 mL 4.6 mol/L 高氯酸,搅拌提取 15 min 后加水至 10 mL ,混匀后离心 10 min ,收集上清于容量瓶。然后用水洗沉淀 1 ~ 2 次,离心,合并离心液于 50 mL 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供测淀粉用。 3. 测定取待测样品提取液 1.0 mL 于试管中,再加蒽酮试剂 5 mL ,快速摇匀,然后在沸水浴中煮 10 min ,取出冷却,在 620 nm 波长下,用空白调零测定光密度,从标准曲线查出淀粉含量( mg )。 四、结果计算:含量(%)=100*C*VT/V1*1000*W 式中: C ——从标准曲线查得淀粉量, mg 。 V T ——样品提取液总体积 , mL 。 V 1 ——显色时取样品液量, mL 。 W ——样品重, g 。 0.9 ——由葡萄糖换算为淀粉的系数。 Ⅱ碘 - 淀粉比色法 一、原理 对于淀粉含量较少的植株样品,也可采用碘–淀粉比色法。淀粉在加热情况下能溶于硝酸钙溶液中,当碘化钾和硝酸钙共存时,碘能以碘–淀粉蓝色化合物沉淀全部淀粉。将此沉淀溶于碱液,并在酸性条件下与碘作用形成蓝色溶液进行比色。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任何植物材料。 (二)试剂 1 . 80 %硝酸钙溶液。 2 . 0.5 %碘液:称 5.00 g 结晶碘和 10.00 g 碘化钾,放入研钵混合干研,然后 加 10 mL 蒸馏水研至全部碘溶解,将溶液全部转入 1000 mL 容量瓶定容后,贮于磨口试剂瓶。

3 . 5 %含碘硝酸钙溶液:取 10 mL 80 %的硝酸钙溶液,加入 160 mL 水再加 入 3 mL 0.5 %的碘液混匀,现用现配。 4 .标准淀粉溶液:称取纯淀粉 50 mg 于研钵中,加 3 mL 80 %硝酸钙溶液,研细并转移到 100 mL 的三角瓶中,用 1 5 mL 80 %的硝酸钙溶液冲洗研钵,无损地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