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规范_规程_规范

规范_规程_规范

规范_规程_规范
规范_规程_规范

欢迎阅读

建筑中的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有什么区别呢?

GB ,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家标准

JGJ ,就是我们常说的建筑行业标准

前者的法律效力优先于后者。

GB/T,国家非强制推荐标准

GBJ JGJ JGJ/T JG/T GB GB /T GB/T 工程建设标准是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建设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规范是在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对设计、施工、制造、检验等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规程是对作业、安装、鉴定、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规范、规程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上统称为标准,只有针对具

1.?标准

编制规则中规定的固有文本格式而编制的标准,一般归纳为“标准”类型,列入企业标准范围。

“标准”的主要特点是通用性强,含盖范围较大。

2. 规范:

当针对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通用的技术事项做出详细规定时,一般用企业标准编制规则中规定的固有文本格式,归纳为“规范”类型,一般列入企业标准范围。

主要是指的某规定的程序,在规定的范围要按一定的标准执行实施,大家按指定的标准衡量行为准则。

3.

规范、规程、标准之间的关系是标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1.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们可以由组织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在规定的范围要按一定的标准执行实施,大家按指定的标准衡量行为准则。

2.规程是指正式公文和标准(技术文件)正在执行中的章程,规程中的文件细化管理办法并按规范标准制定一系列的约束制度,按章做事,有条不紊的执行规范制定的标准。

3.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

鉴定、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规范、规程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上统称为标准,只有针对具体对象才加以区别。

当针对产品、方法、符号、概念等基础标准时,一般采用“标准”,如《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道路工程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等;'当针对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通用的技术事项做出规定时,一般采用

“规范”,如:《混凝土设计规范》、《建设设计防火规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等;

当针对操作、工艺、管理等专用技术要求时,一般采用“规程”,如:《钢筋气压焊接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工艺及操作规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等。在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由于各主管部门在使用这三个术语时掌握的尺度、

范围,

回4

下限为30%,车间内加装了相应的报警、冷却、排风、灭火装置,已经符合消防规范,但问题来了,报警装置报警的设置为燃烧下限的50%,符合消防规范,但这是在无人吸烟的情况下,当然吸烟的问题可以人为控制,但如果没控制住的话,一个操作工怎么赔得起一个车间?老板当然希望再安装一个具有更高报警灵敏度的探

测器了。

其实,在西方国家,人们是很重视消防设施的布置,稍见高级的场所,其消防设施均高于NFPA的要求,可是在我们国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都不太重视这个。谢4楼了,我明白,不过,没有明确的条文解释就没有法律依据,产生的分歧会很多。你可以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去判定工程是否符合消防技术要求。至于在已经通过验收的消防工程上追加报警装置需不需要报审的问题,消防法

煤矿规程措施管理制度(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矿规程措施管理制度(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煤矿规程措施管理制度(标准版) 一、总则 1、随着矿井建设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按照正规作业标准化、非正规作业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实现闭合管理、持续改进的目的,特编制本制度。 2、矿井建设成立以总工程师为核心,业务副总、业务科室及基层队组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管理体系,负责规程措施的管理。 二、作业规程管理 (一)作业规程总体要求 1、采掘工作面投产、开工前必须有批准的作业规程;工作面安装、拆除必须有批准的作业规程;矿井运输和采区运输必须有批准的作业规程。 2、作业规程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执行。 3、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作业。

(二)作业规程的编制 1、作业规程编制前由生产科根据生产衔接计划或现场实际要求提前一个月下发《作业规程编写通知单》。施工单位必须5天内完成资料收集工作,在20天内编制完成,25天内完成审批,28天内完成贯彻学习并将学习记录及考试成绩单报生产科。 2、《作业规程编写通知单》下发2天内,由生产科组织各单位完成现场调研工作。 3、作业规程必须由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编制要以《煤矿安全规程》、各工种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工作面设计、地质说明书等相关规定为依据,编制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工艺和作业程序及各工序的安全要求,必须熟悉机电设备的规格、性能,必须熟悉采区及工作面的供电、供水、通风、运输等系统。 4、作业规程按照《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编写,内容全面、语句通顺、文字精炼、思路清晰、结构紧凑、逻辑性强,图纸签字齐全,能够切实指导现场施工作业;不得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内容缺项等错误,内容不得违反现行《煤矿安全规程》及其它有关

技术要求规范及标准

电杆技术规格书 1、本工程采用φ190-15-I、φ190-15-J型电杆。 2、使用环境 海拔高度:≤1000 m 最低温度:-47°C 短时最高温度:+55°C 24小时最高平均温度:35°C 物资应允许在较高或较低温度和较高湿度的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 安装地点:昌赣客专江西段 地震烈度:8 度 3.技术要求、规范及标准 3.1、水泥电杆 3.1.1总则 3.1.1.1为贯彻GB4623《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GB396《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标准,加强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行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3.1.1.2本规程适用于按GB4623《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GB396《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标准生产的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 3.1.1.3凡本工艺技术规程中未作规定的部分,按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3.1.1.4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通过试验和鉴定后方可使用。如新技术的应用和本规程不相适应时,可另制订专项规程。 3.1.1.5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本技术规程,并结合生产实际,制订相应的操作规程。 3.1.2技术要求

3.1.2.1原材料 3.1.2.1水泥 3.1.2.1.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快硬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其性能应分别符合: GB17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99《快硬硅酸盐水泥》; GB1344《矿渣硅酸盐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748《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电杆生产用水泥强度等级: 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 钢筋混凝土电杆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32.5。 3.1.2.1.2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应按进厂顺序分别存放。堆垛高度不宜超过12包,库内应有防潮措施。 3.1.2.1.3水泥存放不得超过三个月,过期或对质量有怀疑时,需按规定重新检验后使用。 3.1.2.1.4使用袋装水泥时,不同厂商、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用,水泥中不应有夹杂物和结块。 3.1.2.1.5使用散装水泥时,不同厂商、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放在同一罐内,水泥中不应有杂物和结块。 3.1.2.2细骨料 应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其细度模数宜为2.3-3.2、含泥量不得大于2%,其它各项指标须符合GB/T14684《建筑用砂》的有关规定。 3.1.2.3粗骨料 应采用卵石或碎石,含泥量小于1%、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1/2壁厚或钢筋最小间距的3/4,其它各项要求须符合GB/T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的有关

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区别

什么是标准 标准作为标准化的核心,其定义和解释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最有影响的有四个: 一是1934年盖拉德在其《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一书中对标准所作的定义,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给出的标准的定义,即:“标准是对计量单位或基准、物体、动作、过程、方式、常用方法、容量、功能、性能、办法、配置、状态、义务权限、责任、行为、态度、概念或想法的某些特征,给出定义、做出规定和详细说明。它以语言、文件、图样等方式或利用模型、样本及其他具体表现方法,并在一定时期内适用”。 二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标准所作的定义,即:“标准是由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其目的在于促进最佳的公众利益,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 三是1983年我国对标准的定义,即:“标准是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各方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四是1996年修订的国家标准《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T 3935.1)给出的标准定义为:“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目前,我国对标准概念的定义和解释,以2002年发布的《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 20000.1-2002)为准(GB/T 20000.1-2002代替了GB/T 3935.1-1996),即: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同时,给出了一条注释,即: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什么是标准化 标准化作为一门新兴的现代科学,在不同的国家和学术团体里,对它的定义和内涵的描述是不完全一致的。 英国著名的标准化工作者桑德斯在《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一书中,给标准化的定义为:“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并适当考虑到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所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标准化是指以制定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标准化以科学、技术与实践的综合成果为依据,它不仅奠定当前的基础,而且还决定了将来的发展,它始终和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标准化的定义为:“标准化主要是对科学、技术与经济领域内应用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得最佳秩序。一般来说,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1983年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T 3935.1)所给出的标准化定义为:“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技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到达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1996年,我国对国家标准《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T 3935.1-1983)进行了修订(修订后为GB/T 3935.1-1996),给出的标准化的定义为:“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同时,给出了该定义的两个注释,即:(1)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2)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2002年发布的《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 20000.1-2002)代替了GB/T 3935.1-1996,将标准化定义为:“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同时,给出了该定义的两个注释,即:(1)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编制、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煤矿规程措施管理制度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81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煤矿规程措施管理制度详 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煤矿规程措施管理制度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总则 1、随着矿井建设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按照正规作业标准化、非正规作业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实现闭合管理、持续改进的目的,特编制本制度。 2、矿井建设成立以总工程师为核心,业务副总、业务科室及基层队组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管理体系,负责规程措施的管理。 二、作业规程管理 (一)作业规程总体要求 1、采掘工作面投产、开工前必须有批准的作业规程;工作面安装、拆除必须有批准的作业规程;矿

井运输和采区运输必须有批准的作业规程。 2、作业规程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执行。 3、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作业。 (二)作业规程的编制 1、作业规程编制前由生产科根据生产衔接计划或现场实际要求提前一个月下发《作业规程编写通知单》。施工单位必须5天内完成资料收集工作,在20天内编制完成,25天内完成审批,28天内完成贯彻学习并将学习记录及考试成绩单报生产科。 2、《作业规程编写通知单》下发2天内,由生产科组织各单位完成现场调研工作。 3、作业规程必须由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编制要以《煤矿安全规程》、各工种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工作面设计、地质说明书等相关规

(技术规范标准)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书 1. 总则 1.1 本规范书适用于沈阳新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城市污泥低成本利用项目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循环水泵配套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书所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本规范书发出以后,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方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需方可以认为供方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供方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在签订合同之后,需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具体款项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 1.5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6供方对整套设备和辅助系统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需方的认可。 1.7 本规范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2. 设计条件与使用条件 2.1 系统概况 2.1.1 本期工程:热网循环水系统扩容改造 2.1.2 改造循环水泵配套汽轮机1台 2.2 设备运行环境条件 2.2.1 安装地点:室内布置 2.2.2主厂房地坪(±0.000米)相当于海拔高度47.5m (黄海高程系) 2.2.3地震烈度:基本裂度7 度 2.2.4各气象要素统计如下: 夏季7月份平均气温29.5度 冬季采暖期各月平均气温–5.62度 历年平均气温7.8度 降雨量:日最大215.5mm,小时最大89mm 湿度:夏季七月份平均相对湿度78%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200mm 历年最大风速29.7m/s 冬季主导风向北、东北 夏季主导风向南、西南 最大冻土深度 1.40m 2.2.5环境温度范围

规程措施管理规定

规程措施管理规定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行政 规章及技术标准等,规范矿井技术管理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订本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煤矿规程措施是煤矿三大规程之一,是现场组织施工的法规,是现场安全技 术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各单位必须按照规程措施管理“十个环节”(编制、审批、学习、考试、补课、签字、实施、复查、补充、再贯彻)的内容要求,做好规程措施的管 理工作,确保现场安全生产。 第二条: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职工必须遵守规程措施中的各项规定,严禁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违者从严追究责任。 第三条: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编制规程措施,严禁无规程措施施工;无规程措施施 工的,严格追究相关单位与人员的责任。 第四条:规程措施的编制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有关煤矿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规程措施必须体现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原则。 第五条: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对规程措施的编写、传达贯彻负责,施工单位负责人 对规程措施的实施负责。 第二章 规程措施编制 第六条:施工设计下发至施工单位,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负责规程措施的编制工作。 第七条:编制规程措施前,编写人员会同施工负责人深入现场熟悉情况,了解周围环境,认真收集分析有关资料,研究具体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并征求公司分管领导和有关 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编制规程措施前,各职能部门必须按时提供可靠的有关技术资料,否则追究 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有关技术人员的责任。

第九条:凡列入计划的采掘工程必须在施工前编制好规程措施,开工前5天向有关人 员贯彻;临时工程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贯彻执行;抢修或抢险工程必须由现 场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商定处理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贯彻到现场每一施工人员,并做好补 充记录。 第十条:规程措施必须符合ISO9001系列标准规定要求,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必须办理受控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必须坚持一工程一措施的要求,严禁采用通用规程或措施。 第十二条:规程措施编制必须符合现场实际,内容完善且符合有关样本格式要求。做 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措施具体、图表清晰准确,字迹端正,装订整齐,并具有针对性 和可操作性。 第十三条:凡现场条件发生变化、增加施工内容、变更施工工艺,必须及时补充修改 规程措施,并报有关业务技术部门审批后执行。 第三章 规程措施审批 第十四条:规程措施编制后,必须经施工单位负责人认真审核并签字后送交分管科室 组织审批。会审前,施工单位要将规程措施电子文本提前2天传至会审人员,会审人员必 须提前审阅。 第十五条:规程措施必须按程序分专业组织相关科室和分管领导严格会审,主要包括 地测、矿建、土建、采煤、掘进、运输、机电、通防、地面“三防”等专业,各专业规程 措施由分管科室牵头组织会审,分管副总工程师必须参加会审,会审时由编制人全文宣读,会审参加人员严格把关,分管副总工程师对分管专业的规程措施负全面技术责任;规程措 施由总工程师(或授权副总工程师)、专业分管副总经理签字批准后方可生效,不经审批 以及签字不全的规程措施无效。 第十六条:集体审批规程措施时,各职能部门必须按时派人参加审批工作,否则追究 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的责任,参审人员必须熟悉现场情况严格把关,并承担审批责任。 第四章 规程措施贯彻执行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的技术主管对规程措施的编制贯彻负主要技术责任,施工负责人 对规程措施的现场实施负主要责任。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一、种子与苗木 (一)种子 (1)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 (2)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 (3)林木种子贮藏(GB/T10016—1988); (4)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14071—1993); (5)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4072—1993); (6)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 14073—1993);(7)林木引种(GB/T 14175—1993); (8)林木采种技术(GB/T 16619—1996); (9)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GB/T 16620—1996); (10)母树林营建技术(GB/T 16621—1996); (11)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LY/T 1304—1999);(12)林木种子检验仪器技术条件(LY/T 1343—1999); (13)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LY/T 1344—1999);(14)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LY/T 1345—1999);(15)中国林木种子区杉木种子区(GB/—1988); (16)中国林木种子区马尾松种子区(GB/—1988)。 (二)苗木 (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6000—1999); (2)育苗技术规程(GB/T 6001—1985); (3)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 J128—1992); (4)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1991); (5)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 1185—1996); (6)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LY/T 1882—2010); (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1部分:裸根苗(DB45/T —2009代替DB/450000B6101—1993) (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2部分:容器苗(DB45/T —2009)(9)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 625—2009); (10)香樟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LY/T 1729-2008 );(11)扁桃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B45/T 624—2009); (12)《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001年); (13)《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 2004)。

煤矿规程措施管理制度

煤矿规程措施管理制度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煤矿规程措施管理制度 一、总则 1、随着矿井建设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按照正规作业标准化、非正规作业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实现闭合管理、持续改进的目的,特编制本制度。 2、矿井建设成立以总工程师为核心,业务副总、业务科室及基层队组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管理体系,负责规程措施的管理。 二、作业规程管理 (一)作业规程总体要求 1、采掘工作面投产、开工前必须有批准的作业规程;工作面安装、拆除必须有批准的作业规程;矿井运输和采区运输必须有批准的作业规程。 2、作业规程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执行。 3、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作业。 (二)作业规程的编制 1、作业规程编制前由生产科根据生产衔接计划或现场实际要求提前一个月下发《作业规程编写通知单》。施工单位必须5天内完成资料收集工作,在20天内编制完成,25天内完成审批,28天内完成贯彻学习并将学习记录及考试成绩单报生产科。 第 2 页共 2 页

2、《作业规程编写通知单》下发2天内,由生产科组织各单位完成现场调研工作。 3、作业规程必须由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编制要以《煤矿安全规程》、各工种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工作面设计、地质说明书等相关规定为依据,编制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工艺和作业程序及各工序的安全要求,必须熟悉机电设备的规格、性能,必须熟悉采区及工作面的供电、供水、通风、运输等系统。 4、作业规程按照《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编写,内容全面、语句通顺、文字精炼、思路清晰、结构紧凑、逻辑性强,图纸签字齐全,能够切实指导现场施工作业;不得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内容缺项等错误,内容不得违反现行《煤矿安全规程》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5、作业规程编制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实现正规循环作业。 6、作业规程编制编制要明确风险点、风险因素、及管控措施。 (三)作业规程审批 1、作业规程会审前,编写单位必须组织本单位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内部审核,审核修改后报各生产科各专业副总及业务科室传审。 2、生产科收到作业规程2天内必须组织会审,要求会审人员与传审人员一致。会审人员由各专业副总及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由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主持,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必须参加,没有专业副总工程师的由部门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参加。主管业务科室必须要对 第 2 页共 2 页

技术(规范)标准

技术(规范)标准 (一)配电站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普通砼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 3、《普通砼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JGJ55-2000 4、《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5、《普通砼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6、《碳素结构钢标准》GB/T700-2006 7、《优质碳素结构钢标准》GB/T699-1999 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 10、《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3 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7、《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6-2002 1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10-2001 20 《特细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50/5028-2004 2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2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25、《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 2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2003 2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 28、《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工程篇SDJ69-2001 2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0、《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3-2002 3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3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标准》GB50108-2001 3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范》 DL5027-93 34、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火电、送变电部分)电建质监[2005]57号 3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土建工程 DL/T5210.1-2005 3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局部修订) GB5009-2006 37、电力建筑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 SDJ69-1987 3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39、电气装置工程低压电器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17-2010 等其它有关的规范和标准。 (二)配电站(电气)安装工程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2010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2010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规程规范标准的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内部各部门使用有效版本的规程、规范、标准,特制定本管理 办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江苏电建一公司承建的火力发电厂建筑安装工程所使用的与工程质量 相关的规程、规范、标准的管理。 3. 职责 各使用部门负责收集本部门所使用的规程、规范、标准的目录。 公司项目管理部负责汇总、审核规程、规范、标准清册。 公司总工负责规程、规范、标准清册的批准。 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各职能部门规程、规范、标准的订购发放。 分公司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工程处规程、规范、标准的订购发放。 4. 程序 公司各使用部门(包括项目管理部、金属试验室、材料试验室、电气试验室、热工试验室、长度标准室等)组织本部门专业人员,收集本部门工作中使用 的与质量相关的规程、规范、标准的目录,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公司项 目管理部。 公司项目管理部设专人负责规程、规范、标准的管理,管理人根据使用部门上报的规程、规范、标准目录,整理汇总后编制规程、规范、标准清册,经 项目管理部负责人审核后,报公司总工室批准。

批准后的规程、规范、标准清册由公司项目管理部以公司文件的形式颁布,发至各使用部门,并做好记录。 规程、规范、标准清册每年颁布一次,一般在每年一季度颁布当年的规程、规范、标准清册。 各使用部门应根据规程、规范、标准清册结合工作需要,编制本部门使用的规程、规范、标准目录清单。 分公司工程科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工程处规程、规范、标准的订购发放,分公司各使用部门应设专人负责,建立持册人记录。 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各职能部门规程、规范、标准的订购发放。 当工程合同发生更改或施工技术发生变化或国家行业对现行规程、规范、标准作出变动时,公司各使用部门及时将变动情况上报公司项目管理部;分公 司各使用部门将变动情况反馈到分公司工程管理科,分公司工程管理科及时 将变动情况上报公司项目管理部。项目管理部收到变动情况后及时办理报批 手续,并以公司文件的形式颁布执行。 作废的规程、规范、标准必须由持册人在封面上加盖“作废”章,以作标识避免误用。 5. 附表 规程、规范、标准清册 规程、规范、标准发放登记表 附表1 表式:305-01-2000-01

已报规程措施管理制度

山西和顺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采、掘、运规程措施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采、掘运等作业规程(措施)的管理,使作业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批、学习、贯彻、执行、落实等环节规范化,结合现场实际,达到指导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的目的,特制定规程(措施)管理制度。 1、作业规程(措施)由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设计》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操作规程》及安全制度及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认真编制。 2、作业规程(措施)的内容应包括: (1) 作业规程(措施)的编制依据; (2) 施工场所的条件及周围环境情况; (3) 工作内容及工程量; (4) 施工顺序和施工要求; (5) 工程所需材料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标准; (6) 工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7) 工具、设备和能源配置; (8) 劳动组织; (9) 技术经济指标; (10)劳动防护; (11)灾害预防; (12)安全技术措施; 3、作业规程(措施)编制完成后,由本单位进行会审后,经本单位行政主管领导审查并签名,盖单位公章后,方可送达天池公司生产技术部进行会审。 4、生产技术部召集有关业务部门、分管领导对规程(措施)进行会审。具体会审程序为: (1)采煤方面:由分管采煤副总工程师牵头,技术部组织,机电部、通防队、煤质运销部、安监处、采煤队参加组织会审。 (2)掘进方面:由分管掘进副总工程师牵头,技术部组织,机电部、通防队、安监处、掘进队参加会审。

(3)运输方面:由分管运输副总工程师牵头,技术部组织,机电部、通防队、安监处、施工单位参加组织会审。 5、经审批后的作业规程(措施),由施工单位同会审意见一并复印,分发给参加会审的各个单位、调度室及分管领导。 6、开工前,由施工单位行政主管负责组织,由工程技术主管对所有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贯彻作业规程(措施),并考试。所有参加学习人员必须在作业规程(措施)的签名栏内签名,将考试成绩填入成绩栏内。考试不合格的,要重新学习并考试,直至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7、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向天池公司生产技术部报《工程开工报告》,经分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开工。工程竣工后要提交竣工报告。 8、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措施)进行施工,严禁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 8、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现场或施工条件等发生变化与作业规程(措施)不符时,施工单位技术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立即编写补充措施,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后与作业规程(措施)一并贯彻执行。 9、天池公司及施工单位各有关监督检查和业务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对作业规程(措施)的贯彻学习和现场落实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0、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档案管理规定,及时对作业规程(措施)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资料整理入档。 生产技术部 2005年6月28日

—规程规范标准的管理规定精编WORD版

—规程规范标准的管理 规定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1. 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内部各部门使用有效版本的规程、规范、标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江苏电建一公司承建的火力发电厂建筑安装工程所使用的与工程质量相关的规程、规范、标准的管理。 3. 职责 3.1 各使用部门负责收集本部门所使用的规程、规范、标准的目录。 3.2 公司项目管理部负责汇总、审核规程、规范、标准清册。 3.3 公司总工负责规程、规范、标准清册的批准。 3.4 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各职能部门规程、规范、标准的订购发放。 3.5 分公司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工程处规程、规范、标准的 订购发放。 4. 程序 4.1 公司各使用部门(包括项目管理部、金属试验室、材料试验室、电气试验室、

热工试验室、长度标准室等)组织本部门专业人员,收集本部门工作中使用的与质量相关的规程、规范、标准的目录,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公司项目管理部。 4.2 公司项目管理部设专人负责规程、规范、标准的管理,管理人根据使用部门 上报的规程、规范、标准目录,整理汇总后编制规程、规范、标准清册,经项目管理部负责人审核后,报公司总工室批准。 4.3 批准后的规程、规范、标准清册由公司项目管理部以公司文件的形式颁布, 发至各使用部门,并做好记录。 4.4 规程、规范、标准清册每年颁布一次,一般在每年一季度颁布当年的规程、 规范、标准清册。 4.5 各使用部门应根据规程、规范、标准清册结合工作需要,编制本部门使用的 规程、规范、标准目录清单。 4.6 分公司工程科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工程处规程、规范、标准的订购发 放,分公司各使用部门应设专人负责,建立持册人记录。 4.7 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各职能部门规程、规范、标准的订购发放。

规程规范标准的管理规定

规程规范标准的管理规定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1. 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内部各部门使用有效版本的规程、规范、标准,特制定本管 理 办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江苏电建一公司承建的火力发电厂建筑安装工程所使用的与工程质 量 相关的规程、规范、标准的管理。 3. 职责 各使用部门负责收集本部门所使用的规程、规范、标准的目录。 公司项目管理部负责汇总、审核规程、规范、标准清册。 公司总工负责规程、规范、标准清册的批准。 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各职能部门规程、规范、标准的订购发放。 分公司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工程处规程、规范、标准的订购发放。 4. 程序 公司各使用部门(包括项目管理部、金属试验室、材料试验室、电气试验室、热工试验室、长度标准室等)组织本部门专业人员,收集本部门工作中使 用 的与质量相关的规程、规范、标准的目录,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公司 项 目管理部。 公司项目管理部设专人负责规程、规范、标准的管理,管理人根据使用部门上报的规程、规范、标准目录,整理汇总后编制规程、规范、标准清册, 经 项目管理部负责人审核后,报公司总工室批准。 批准后的规程、规范、标准清册由公司项目管理部以公司文件的形式颁布,发至各使用部门,并做好记录。

规程、规范、标准清册每年颁布一次,一般在每年一季度颁布当年的规程、规范、标准清册。 各使用部门应根据规程、规范、标准清册结合工作需要,编制本部门使用的规程、规范、标准目录清单。 分公司工程科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工程处规程、规范、标准的订购发放,分公司各使用部门应设专人负责,建立持册人记录。 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各职能部门规程、规范、标准的订购发放。 当工程合同发生更改或施工技术发生变化或国家行业对现行规程、规范、标准作出变动时,公司各使用部门及时将变动情况上报公司项目管理部;分公 司各使用部门将变动情况反馈到分公司工程管理科,分公司工程管理科及时 将变动情况上报公司项目管理部。项目管理部收到变动情况后及时办理报批 手续,并以公司文件的形式颁布执行。 作废的规程、规范、标准必须由持册人在封面上加盖“作废”章,以作标识避免误用。 5. 附表 规程、规范、标准清册 规程、规范、标准发放登记表

作业规程(措施)管理制度

作业规程(措施)管理制度 为严格井下作业管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 制定本制度。 一、作业规程(措施)的编制条件 1. 掘进(巷修) 1.1 遇下列情况必须编制掘进(巷修)作业规程: 1.1.1 施工长度大于50m 的岩巷和长度大于 100 m的煤巷。 1.1.2煤仓等特殊峒室或长度大于20m断面大 于15m的大型峒室。 1.1.3 其它刷扩井筒等重点工程。 1.1.4巷修工程量大于100m或预计工期一个月 以上的。 1.2 符合下列条件时编制掘进(巷修)安全技术 措施。 1.2.1 不符合上述之规定的巷道,一般峒室和 其它工程。 1.2.2 巷道贯通、探放水、过断层、过老巷、 探放瓦斯及其它特殊情况。 1.2.3 巷道回撤。 1.2.4 巷道小型维修等。

1.3 遇下列情况,编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1.3.1 当作业规程内容不全面。 1.3.2 当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原作业规程规定的施工工艺,尺寸参数必须改变时。 2. 采煤、生产准备 2.1 所有回采工作面都必须编制采煤作业规程。 2.2 采面安装、撤除编制相应的安装、撤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3 采面过断层、过老巷、过地质勘探孔,收尾、刷扩、遇到其它特殊情况(顶板破碎、透水预兆等),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4 当回采工艺,相关参数改变及原作业规程与现场实际不符而不能指导生产时,必须及时对作业规程进行修改;当原作业规程内容不全时,需进行补充。对原作业规程进行修改和补充时,编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二、采、掘(巷修)、生产准备作业规程(措施)的编制 1. 编制掘进(巷修)作业规程 1.1 编制掘进作业规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1.1 审批的采区设计。 1.1.2 审批的该区段地质说明书。 1.1.3 掘进各工种操作规程及各工种岗位责任制。 1.1.4 安全制度,应包括工作面交接班制、工程质

规程规范标准的区别

规程规范标准的区别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建筑企业规范、规程、标准的区别 GB/T指推荐性国家标准,非强制性,"T"为"推"。推荐性国标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但推荐性国标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如果被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引用了,GB/T也是强制的了。 标准、规范、规程的概念:工程建设标准是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建设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规范是在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对设计、施工、制造、检验等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规程是对作业、安装、鉴定、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规范、规程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上统称为标准,只有针对具体对象才加以区别。当针对产品、方法、符号、概念等时,一般采用标准;当针对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技术事项所做的规定时,通常采用规范;当针对操作、工艺、管理等技术要求时,一般采用规程。 同等条件下标准>规范>规程。

所谓标准、规范、规程等词汇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上统称为标准。在标准层次范围内,只有针对具体对象和具体标准的层次才加以区别。 一般情况同等条件下的层次:标准>规范>规程。例如:检验标准中以检验方法、试验方法为标准,检验规程(检验操作规程)等,划分检验标准的层次。 在工程建设领域,标准、规范、规程是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感到比较难理解的三个基本术语。按照《GB 3935.1 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的规定理解为: 1.标准 当针对产品、方法、符号、概念等基础标准,需要做出详细的规定时,以企业标准编制规则中规定的固有文本格式而编制的标准,一般归纳为“标准”类型,列入企业标准范围。 “标准”的主要特点是通用性强,含盖范围较大。 2.规范: 当针对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通用的技术事项做出详细规定时,一般用企业标准编制规则中规定的固有文本格式,归纳为“规范”类型,一般列入企业标准范围。 主要是指的某规定的程序,在规定的范围要按一定的标准执行实施,大家按指定的标准衡量行为准则。 注:主要是因为无法精准定量的形成标准,所以,被称为规范。 3.规程:

规范、规程、标准的区别【免费下】

标准作为标准化的核心,其定义和解释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最有影响的有三个: 一是1934年盖拉德在其《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一书中对标准所作的定义,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给出的标准的定义,即:“标准是对计量单位或基准、物体、动作、过程、方式、常用方法、容量、功能、性能、办法、配置、状态、义务权限、责任、行为、态度、概念或想法的某些特征,给出定义、做出规定和详细说明。它以语言、文件、图样等方式或利用模型、样本及其他具体表现方法,并在一定时期内适用”。 二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标准所作的定义,即:“标准是由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其目的在于促进最佳的公众利益,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 三是1983年我国对标准的定义,即:“标准是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各方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目前,我国对标准概念的定义和解释,以1996年修订的国家标准《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 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3935.1)给出的标准定义为准,即:“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规范一般是在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对设计、施工、制造、检验等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规定;规程是对作业、安装、鉴定、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规范、规程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上统称为标准,只有针对具体对象才加以区别。当针对产品、方法、符号、概念等基础标准时,一般采用“标准”,如《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道路工程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等;当针对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通用的技术事项做出规定时,一般采用“规范”,如:《混凝土设计规范》、《建设设计防火规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等;当针对操作、工艺、管理等专用技术要求时,一般采用“规程”,如:《钢筋气压焊接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工艺及操作规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等。在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由于各主管部门在使用这三个术语时掌握的尺度、习惯不同,使用的随意性比较大,这是造成人们最难理解这三个术语的根本原因。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标准、规范、规程在使用上都逐步在发生着变化。例如:近年来,我国卫生部门把一些涉及技术规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统一冠名为“技术规范”或“规范”,以区别与自愿用或推荐性的标准等。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目前尚没有要求进一步规范这三个术语的使用。 规范:是在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对设计、施工、制造、检 验等技术事项所作的一系列规定。 规程:是对作业、安装、鉴定、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 序所作的统一规定。

关于加强规程措施的管理规定

关于加强规程措施的管理规 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加强规程措施的管理规定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关于加强规程措施的管理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对作业规程、措施的管理, 使作业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批、学习、贯彻、执行、落实等环节规范化、标准化, 结合公司实际, 特制定本规定。 1.作业规程、措施由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广泛征求单位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意见、详细查阅相关技术资料、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认真编制。任何施工单位必须坚持一工程一措施, 坚决杜绝无规程(措施)作业。 2.各类规程措施的编制必须是有技术职称人员, 否则视为无效规程、措施。 3.作业规程(措施)的内容参照以下内容: (1) 作业规程(措施)的编制依据; (2

) 施工场所的条件及周围环境情况; (3) 工作内容及工程(作)量; (4) 施工顺序和施工要求; (5) 工程所需材料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标准; (6) 工程(作业)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7) 工具、设备和能源配置; (8) 劳动组织; (9) 技术经济指标; (10)劳动防护; (11)灾害预防; (12)安全技术措施; 4.作业规程(措施)编制完成后, 必须送交单位行政主管领导审查并签名, 方可按程序送达有关业务部门和领导会审或审批。 5.必须严格按照“三大规程”、安全制度及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严格审批。具体牵头部门和组织单位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