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产物抗血管生成成分的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抗血管生成成分的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抗血管生成成分的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抗血管生成成分的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抗血管生成成分的研究进展

摘要:抗血管生成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近年来抑制血管生成的天然产物研究进行了归类,这些研究发现萜类、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和蒽醌类等天然产物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并且揭示了其抑制血管生成的机理;天然产物不仅具有对抗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也具有明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防迁移,防转移的作用,因而天然产物具有良好的医疗开发前景。

关键词:天然产物血管生成成分进展

来源于自然界的天然产物是巨大的药物宝库,很多应用的临床药物是以天然产物做为先导药物研发的。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抗肿瘤药物一直受到药物研发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发现新血管生成是肿瘤细胞浸润增殖和转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病理过程,如果药物能够阻断肿瘤无序的新血管生成,那么阻断营养供应后的肿瘤细胞将保持休眠状态或发生退化,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症状都有明显的效果[1],因而这种抑制血管生成的靶点药物成为了国际抗肿瘤新药研发的亮点,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发现天然产物中的组分不仅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也具有明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成分,研究发现部分中成药的抗肿瘤作用中就包含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对于天然产物抑制血管生成的研究在国内才刚刚开始,因而还有广阔的开发空间。

抑制血管生成的天然产物活性筛选有分子、细胞和组织等多种方法:可以选用分子水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等来做大规模的筛选;也可以选用细胞水平的筛选验并证其活性:常用血管内皮细胞和牛主动脉内皮细胞(VEC);抑制血管生成的在体动物模型目前有鸡胚尿囊膜模型、基质凝胶模型、鼠耳模型、啮齿类动物角膜微囊模型、斑马鱼模型等。我们对多年来抑制新血管生成的天然产物的文献进行归类,希望能够借鉴国内外的试验方法和研究思路,对有目的发掘抗血管生成的中药材活性成分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1. 萜类紫杉醇(paclitaxel)是1971年由Wani等首先从短叶红豆杉中提取分离活性单体,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其多种衍生物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肺

癌、卵巢癌及食道癌等恶性肿瘤的中晚期治疗。Belotti[2]首先报道了紫杉醇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并且这种机理与细胞毒作用途径不同;实验发现紫杉醇20~28 mg·kg -1时可显著抑制人脐内皮细胞(HUVEC)的迁移。Holtz[3]的研究表明紫杉醇是一种低毒性、低剂量就可抑制肿瘤细胞增生的药物,起作用途径与抑制VEGF-a受体有关;随后wang的研究[4]发现紫杉醇每日紫杉醇5mg·kg -1注射3

周可显著性抑制鼠黑色素瘤肺转移,对黑色素组织血管生成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降低VEGF的数量和上皮钙粘附蛋白(E-cadherin)表达,同时对肺转移肿瘤细胞基因nm23 mRNA有抑制作用;

熊果酸(Ursolic acid)又名乌索酸,是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种三萜类化合物,目前发现至少在63种植物中存在。熊果酸具有广泛的生物效应,抗菌、保肝护肝、有抗致癌、抗促癌等作用。现代研究发现熊果酸对乳腺癌细胞,黑色素瘤细胞,肝癌细胞,前列腺癌细胞的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5~7]。王洁军[8]的研究显示熊果酸质量浓度为62.5~500μg·ml-1时,对VEC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浓度为125μg·ml-1时,对VEC迁移及小管形成均有抑制作用;浓度为500μg·ml-1时,对VEC迁移及小管形成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Shishir[9]的研究则表明熊果酸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与抑制核因子依赖的受体基因表达有关。

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传统中医应用主要用于解毒散结、活血化瘀、抗风湿。现代的研究发现其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中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是从雷公藤中分离到的二萜化合物,文献报道雷公藤甲素具有广谱肿瘤抑制作用,其中抑制血管生成就是其作用之一。He[10]的研究发现TP的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很明显,在每天0.75mg·kg-1可显著抑制鼠移植瘤的血管生成,其作用与雷公藤调低VEGF-2受体的表达,部分抑制血管生成素Tie2受体的表达。Hu[11]报道雷公藤甲素抑制血管生成与抑制激活蛋白(AP-1)的形成,从而抑制VEGF在内皮细胞中的合成和分泌,同时抑制原癌基因c-jun/c-fos mRNA 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2. 酚类目前有较多天然产物中酚类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报道。姜黄素(curcumin)是从中药姜黄(curcuma longa.L)中提取的一种酚性色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炎、降血脂保肝等药理活性。Arbiser [12]等人的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抑制碱性磷酸酶引起的大鼠角膜血管增生的作

用,同时对于巴豆酯刺激引起的VEGF mRNA表达有下调的作用。Singh[13]发现

25μm·ml-1的姜黄素对HUVEC细胞的黏附、增殖并无影响,相对于未用姜黄素处理的对照组,姜黄素组对于血管纤维长度的形成显示出较强的对抗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内72Kda蛋白酶的RNA转录作用被抑制有关。通过体外SVR活性测定,姜黄素的芳香醇和芳香二醇类似物显示具有抗血管生成的能力[14]。

和厚朴酚(Honokiol)为木兰科植物厚朴中分离的连苯二酚类化合物,中医传统应用认为厚朴行气,燥湿,消积,平喘。现代研究发现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炎、抗心律失常、抗癫痫、抗血小板、抑制肌肉收缩,近些年发现厚朴的成分中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Xianhe等[15]报道,在体外和厚朴酚在

30μg·ml-1时即可明显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使用10μg·ml-1和厚朴酚处理48小时的神经肉瘤SVR明显显示出细胞凋亡的迹象;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发现在

30μg·ml-1以上可以抑制Akt的磷酸化,在40μg·ml-1下抑制p44/42 MAPK信号通路和c-Src,优先抑制PI-3激酶信号通路,使得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都无法达成。

绿茶多酚是绿茶中的主要活性物质,绿茶多酚具有很广泛的生物活性:很强的抗氧化的作用,从而能抗突变、抗癌、降脂血、提高免疫力等;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儿茶素、黄烷双醇、类黄酮醇和酚酸;其中儿茶素约占70%,其中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in gallate,EGCG)为其主要抑制血管生成的成分。Garbisa[16]研究表明绿茶抗肿瘤作用主要是因为绿茶中的EGCG起到抗肿瘤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其作用途径是通过调高抑制金属蛋白因子MMP-1和MMP-2达到的。Singh[17]的研究证实了EGCG对人脐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有显著性抑制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的途径。Masuda[18]发现EGCG对头颈部等鳞状上皮癌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和MMP关系密切的目的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通路和核因子kappa B(NF-kappa B)有关,因而认为EGCG对鳞状上皮癌的抗癌效果是抗肿瘤增殖和抑制血管生成的双重作用的结果。

3. 黄酮类藤黄酸(Gambogic acid)系由藤黄科植物藤黄的干燥分泌物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祖国医学认为藤黄具有活血化瘀、外科用药,近年来运用藤

黄及其提取物作为抗肿瘤药物取得了有益的尝试,其中藤黄酸的抑制血管生成作用就是其抗肿瘤作用的药理作用之一。Yi[19]的研究发现:10nM藤黄酸可明显抑制体外人脐内皮细胞的迁移,40nM时可显著限制内皮细胞的侵袭,预处理12~16小时的50nM的藤黄酸可显著性抑制matrigel血管结构形成;而研究表明[20],藤黄酸抑制内皮细胞增值的作用要优于对前列腺肿瘤细胞(PC3),这种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不仅与c-src和粘着斑激酶(FAK)的磷酸化作用被弱化有关,并且与抑制VEGF-2受体信号通路有关。

黄芩黄素(baicalein),是提取自黄芩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抗氧化作用[21]。Liu[22]等的研究显示,黄芩黄素在体外的多种癌细胞中具有抗癌活性,当黄芩黄素作用在鸡尿囊绒膜(CAM) 时,可诱发血管生成反应剂量依赖的显著减少。黄芩黄素作用于HUVEC显示,MMP-2的活性呈剂量依赖性的减低。张黎[23]的研究表明不同浓度(0.1~100μmol·L-1)的黄芩黄素能够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形成、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迁移;30μmol·L-1黄芩黄素可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兔角膜新血管生成。

4. 生物碱类靛玉红是(indirubin)是从中药材大青叶提取出的生物碱。有抗癌作用,临床应用主要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夏小艳[24]实验报道靛玉红在50 mg·L-1时能显著抑制斑马鱼体节间血管生长,抑制率达到38.4%。在鸡胚尿囊膜抑制实验中,靛玉红同样显示出较强的剂量依赖性抑制血管生成活性, 10μg/只的浓度抑制率达到51.43%,且剂量相关性良好。Sangkil等[25]研究发现靛玉红在对人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细胞株的作用主要通过抑制Src激酶阻断Stat3信号通路,诱使抗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转录蛋白减少,引发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并且靛玉红抑制Src等激酶,还可在蛋白依赖ATP发挥作用时,竞争性拮抗ATP与蛋白质的结合,使粘附蛋白活性降低,无法形成有效血管腔。

5. 蒽醌类大黄酸是从大黄、何首乌、虎杖等多种传统中药分离提纯出的蒽醌类单体,大黄酸的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及调节肾功能等作用。最新的研究进展发现大黄酸的抑制血管生成作用主要是通过HER-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来发挥作用[26],HER-2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重要成员,研究表明大黄酸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家族EGFR和HER-2的络氨酸激酶磷酸化,进而抑制RAS-RAF-MEK-ERK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

白藜芦醇(resveratrol)又名虎杖甙元,是蒽醌萜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提取物。2001年Igura[27]的研究发现在葡糖中的白藜芦醇和槲皮素均有抑制牛主动脉内皮细胞迁移的作用,白藜芦醇在6~100 μM·L-1时就很明显,槲皮素在大于100 μM·L-1有明显的作用。Lin[28]的研究发现1~

2.5μM· L-1白藜芦醇显著性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但对细胞增殖无影响,其阻滞血管生成的作用途径是通过刺激csk家族激酶高表达抑制src激酶的活性,使得钙粘附蛋白磷酸化减低,从而使新血管无法形成。

以上研究报道可以看出,已知的抑制血管生成的天然产物涵盖了萜类、多酚类、黄酮类、皂苷类、蒽醌类等,这反映出影响新血管生成的因子较多,环节较为复杂。天然药物抑制血管生成的成分研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这种情况与忽视了抑制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有关,随着新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银屑病、糖尿病视网膜病等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作用被揭示,抑制血管生成药物必定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笔者认为传统中药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在这一领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来中药材的数量众多,并且具有成分研究的基础,天然产物的对照品可以作为活性筛选的样品库;其次中药材有抗肿瘤临床应用经验,可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天然产物中必有很多抗血管生成的新成分尚未发掘,因而可以预见中药材资源会在这一抗肿瘤领域会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 Malonne H, Langer I, Kiss R, et al.Mechanisms of tumor angi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angiogenesis inhibitors.Clin Exp Metastasis. 1999

17(1):1-14.

[2]Belotti D, Vergani V, Drudis T, et al. Paclitaxel enhances the effects of the

anti-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onoclonal antibody ImClone C225 in mice with metastatic human bladder 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Clin Cancer Res. 1996 ,2 (11): 1843-1849.

[3] Holtz DO, Krafty RT, Mohamed-Hadley A,et al. Coukos G.Should tumor VEGF expression influence decisions on combining low-dose chemotherapy with antiangiogenic therapy? Preclinical modeling in ovarian cancer.J Transl Med. 2008 Jan 8:612-622.

[4] Fang Wang,Yu Cao,WanZhou Zhao,et al.Taxol Inhibits Melanoma Metastases Through Apoptosis Induction,Angiogenesis Inhibition, and Restoration of E-Cadherin and nm23 Expression.[J ]Pharmacol Sci 2003.93,197–203.

[5].Tokuda H,Ohigashi H,Koshimizu K,et al.Inhibitory effects of ursolic and oleanolic acid on skin tumor promotion by 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Cancer Lett.1986,33:279–285.

[6].Ohigashi H,Takamura H,Koshimizu K,et al.Search for possible antitumor promoters by inhibition of 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 induced

Epstein-Barr virus activation;ursolic acid and oleanolic acid from an

anti-inflammatory Chinese medicinal plant,Glechoma hederaceae L.Cancer Lett. 1986,30:143–151,.

[7].Nishino H,Nishino A,Takayasu J,et al.Inhibition of the tumor-promoting action of 12-O-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 by some oleanane-type triterpenoid compounds. Cancer Res.1988,48:5210–5215.

[8].王杰军,王兵,郭静,高勇等.熊果酸体外抑制血管形成的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 21(11):1071-1073.

[9].Shishodia S, Majumdar S, Banerjee S, Aggarwal BB.Ursolic acid inhibits nuclear factor-kappaB activation induced by carcinogenic agents through suppression of IkappaBalpha kinase and p65 phosphorylation: correlation with down-regulation of cyclooxygenase 2,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and cyclin D1. Cancer Res. 2003,

63(15):4375-4383.

[10].He MF, Huang YH, Wu LW, et al.Triptolide functions as a potent angiogenesis inhibitor.Int J Cancer. 2010 ,126(1):266-278.

[11].Hu K B, Liu Z H, Guo X H,et al.Triptolide inhibit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and production in endothelial cells[J].Acta PharmacolSin, 2000,

22(7): 651-660.

[12].Arbiser JL, Klauber N, Rohan R, et al.Curcumin is an in vivo inhibitor of angiogenesis.Mol Med. 1998 Jun; 4(6) :376-383.

[13].Thaloor D, Singh AK, Sidhu GS, et al.Inhibition of angi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by curcumin..Cell Growth Differ.1998 Apr;

9(4):305-312.

[14]. Robinson T P,ehlers T,hubbardivr B, et al. Design,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angiogenesis inhibitors: aro-matic enone and dienone analogues of curcumin[J]. Bioorg MedChem Lett,2003,13(1):115-117.

[15].Xianhe B, FrancescaC,MasukoUF,et al.Honokio,l a smallmolecular weight natural product, inhibits angiogenesis in vitro and tumorgrowth in vivo[J]. Bio Chem, 2003, 278(37): 35501-35507.

[16].Garbisa S, Sartor L, Biggin S, et al.Tumor gelatinases and invasion inhibited by the green tea flavanol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Cancer. 2001 Feb 15;91(4):822-832.

[17].Singh AK, Seth P, Anthony P,et al.Green tea constituent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inhibits angi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endothelial cells..Arch Biochem Biophys. 2002 May 1;401(1):29-37.

[18].Masuda M, Suzui M, Lim JT, et al.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decreases VEGF production in head and neck and breast carcinoma cells by inhibiting EGFR-related pathways of signal transduction.J Exp Ther Oncol. 2002 Nov-Dec;2(6):350-359. [19].Yi T, Yi Z, Cho SG, Luo J, et al.Gambogic acid inhibits angiogenesis and prostate tumor growth by suppress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signaling . Cancer Res. 2008 Mar 15;68(6):1843-1850.

[20].Guo QL, You QD, Wu ZQ, et al. General gambogic acids inhibited growth of human hepatoma SMMC-7721 cells in vitro and in nude mice.Acta Pharmacol Sin. 2004 Jun;25(6):769-774.

[21].SukK, Lee H, Kang SS, et al. Flavonoid baicalein attenuates 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 of brain microglia[ J]. J Pharmacol Exp Ther, 2003,305(2)∶638-645 [22]. Liu JJ, Huang TS, Cheng WF, et al. Baicalein and baicalin are potent inhibitors of angiogenesis: inhibition of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J]. J Cancer, 2003, 106(4)∶559-565

[23].张黎,胡燕华。黄芩黄素抑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眼科研究,2006,4(24):364-366.

[24].夏小艳,刘可春,王思锋等.大青叶中靛玉红的抗血管生成活性研究.中国药学

杂志,2010,45(3):187-189.

[25].Nam S,Buettner R,Turkson J,et al.Indirubin derivatives inhibit Stat3 signalingand induce apoptosis in human cancer cells[J].Pnas,2005,102(17):5998-6003.

[26] 林雅军,甄永苏.大黄酸对肿瘤细胞EGFR和HER-2靶点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癌症进展杂志, 2008,6(3):338.

[27].Igura K, Ohta T, Kuroda Y, et al. Resveratrol and quercetin inhibit angiogenesis

in vitro.Cancer Lett. 2001 Sep 28;171(1):11-16.

[28].ming-tsan LIN,men-luh YEN,ia-yi LIN,et al.Inhibi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induced angiogenesis by resveratrol through interruption of

Src-dependent 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Mol Pharmacol. 2003, No.5(64) :1029–1036.

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姓名:张真真学号:20115051247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 指导老师:曹新华职称:讲师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各种观念也在随之改变。特别是对身心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对环境、食物、医药、日常用品等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所以没有危害成份的纯天然产物就越来越受广大人群的喜爱,于是关于天然产物的研究也随之兴起。 关键词:原生生物;再生生物;淀粉;油脂;生态环境 引言 天然产物是指动物、植物、昆虫、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以及人和动物体内许许多多内源性的化学成分统称作天然产物。随着生态系统的日益破坏,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天然物的多样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科研机构开始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开展对天然产物的研究。天然产物的研究,近代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由于分离手段的进步和现代波谱仪器的普及,使天然产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相对变得较为容易。发现新化合物的速度大大加快。 1原生生物资源的研究 直接以原生生物力为研究对象。对原生生物中有开发价值的生物成分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这些成分的应用,最后进行工业性试验。如黄栌化学成分的研究[1]是在研究化学成分的基础上,直接利用其叶提取工业桔酸。类似的研究如甜味素[2]、天然色素[3]、精油[4]等的开发。 1.1 天然甜味剂、色案及香精 已发现二十多种植物含有天然甜味素成分[5]。目前已开发的有甜叶菊甘、甘草甜素等。天然甜味素以其安全性而引人注意。 天然色素主要着重于红、黄、兰三种天然色素主要着重于红、黄、兰三种色素的开发,如从辣椒、仙人果、火刺、苋菜等植物中提取红色素,从姜黄中提取

天然产物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No.2.2008图1绿原酸的结构 绿原酸(chlorogenicacid)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合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分子式为C16H18O9,分子量为345.30,结构式如图1所示。它是许多中草药如金银花、杜仲、茵陈等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也是众多水果蔬菜中的重要活性成分。绿原酸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菌消炎、抗病毒、降糖、降脂、保肝利胆等多种功效。近年来发现绿原酸类物质有抗癌、抗艾滋病的作用,可作为先导设计开发抗癌、抗艾滋病药物。同时,作为良好的抗氧化剂,绿原酸不仅应用于医药行业上,在日用化工、食品等领域都有 广泛的应用。当前国内外在绿原酸分布、合成、提取分析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概述绿原酸的研究进展,以期作为合 天然产物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陈绍华,王亚琴*,罗立新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绿原酸作为植物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菌消炎、抗病毒、降糖、降血脂、保肝利胆等多种功效。提高绿原酸生产效率,加深对其药理活性机制的认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从绿原酸的性质、分布、合成、提取方法、测定方法、药理活性及应用等方面概述了其研究进展,展望了通过植物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绿原酸的工艺,为绿原酸和绿原酸类物质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参考。关键词:绿原酸;合成;提取;测定;药理活性中图分类号:Q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9989(2008)02-0195-04 Advancesinresearchonchlorogenicacid CHENShao-hua,WANGYa-qin*,LUOLi-xin (SchoolofBioscienceandBioengineering,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 Guangzhou510640) Abstract:Chlorogenicacid,asecondarymetabolite,waslinkedwiththefunctionsofscavengingfreeradicle, antibiosis,antiinflammation,antivirus,antitumor,etc,whileasamedicineincuringdiabetic,hyperlipemiaandhepatitis.Atpresent,thestudiesonincreasingtheproductionofchlorogenicacidandexploringthemechanismofitspharmaceuticalactivitieswereverypopular.Thisarticlereviewedtheadvancesinresearchonchlorogenicacidfromitsproperties,distribution,synthesis,extractionanddeterminationtechnology,pharmacologicactivityandapplication,prospectedthetechnologyofmassproductionofchlorogeniciacidthroughplantcellcultureinbioreactor.Alloftheseweretriedtoprovidereferencesfor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fchlorogenicacidanditsanalogues. Keywords:chlorogenicacid;synthesis;extraction;determination;pharmacologicactivity 收稿日期:2007-08-07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4JE-C0231)。 作者简介:陈绍华(1980—),男,广东汕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细胞工程。 食品添加剂 提取物与应用195

生物转化在天然产物化学中的研究进展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0,Vol.27No.2  Chemistry &Bioengineering 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02060103)收稿日期:2009-10-28 作者简介:王煜丹(1986-),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植物化工;通讯作者:王亚明,博士,教授。E 2mail :cheng 2 guiguang @https://www.doczj.com/doc/c213386048.html, 。 生物转化在天然产物化学中的研究进展 王煜丹,程桂广,余旭亚,王亚明 (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摘 要: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生物转化逐渐应用于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中。简介了生物转化中的几种主要的化学反应,对生物转化在天然产物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转化;天然产物化学;化学反应;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Q 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25(2010)02-0007-04 生物转化是利用生物体系或其产生的酶制剂对外源性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的生物化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生物转化是生物体系对外源性底物的酶催化反应[1~3]。生物转化反应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反应清洁、产物单纯、易分离纯化、能耗低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著名化学家Wong Chi Huey 教授指出,生物转化在天然产物化学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设计与发展适于生物转化(酶促)反应的新的底物和利用遗传工程改变酶的催化性质等都将大大利于其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4]。因此,生物转化方法已经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并正迅速发展。 1 生物转化中的主要反应类型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反应主要有羟基化、糖苷化、氧化还原、异构化、甲基化、酯化、水解、环氧化以及重排等。111 羟基化反应 羟基化反应是生物转化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反应,羟基化反应可以发生在多个位置,生成多种有意义的衍生物。自1952年微生物法合成糖皮质激素进入商品化生产以来,羟基化的生物转化技术成为甾体药物或其中间体合成路线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目前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衍生物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就 是利用微生物及其酶系统对甾体化合物11α2、11β2、 15α2和16α2位进行羟基化。对于甾体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进展,Fernandes 等已进行了详细的综述[5]。 (-)2象牙洪达木酮宁,一种吲哚型生物碱,在临 床上可用于改善大脑循环和新陈代谢,经过生物转化后可得到3种羟基化代谢产物,对这3种产物进行生物学活性检测,发现其在氰化物中毒时均表现出大脑保护作用[6]。 脱氢枞酸也可以通过生物转化的途径制得一些有活性的物质。1997年Tapia 等[7]将脱氢枞酸在Fu 2sari um s pecies 作用下,于26~28℃下培养7d 得到1β2羟基脱氢枞酸,将1β2羟基脱氢枞酸作用于S erra 2ti a sp.和B acill us s ubtilis 时,显示良好的活性。112 糖苷化反应 糖苷化反应常见于植物悬浮培养体系介导的生物转化反应,而在微生物体系中应用较少。糖苷化反应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羧酸和糖片段之间发生酯化反应,另一种是羟基和糖片段之间发生糖基化反应。糖苷化反应可使许多外源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发生较大的变化,例如,糖苷化反应可将不溶性化合物转变为水溶性化合物,这一点是微生物培养和化学合成很难做到的。 香豆素是一类很重要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但大部分香豆素缺乏天然糖苷,水溶性差。在人参根培养液中,72羟基香豆素在糖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可转化成糖苷[8]。 丁酸具有体外抑制肿瘤生长和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作用,但是其在哺乳动物体系中半衰期很短,人们通过悬浮培养的灰叶烟草(N icoti ana pl umbagi ni f oli a Viv 1)细胞糖苷化得到其糖苷,半衰期大大延长,有望开发为抗癌新药[9,10]。

【开题报告】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及其类似物与CDK5作用模式的研究

开题报告 生物技术 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及其类似物与CDK5作用模式的研 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海洋天然产物与陆生天然产物相比具有更加复杂多样、新颖奇特的结构以及多元化的生物活性和机制。在浩瀚的海洋中存在着大量超乎人们想象的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作用机制独特的次生代谢产物,将成为发现重要先导药物的主要源泉和研制开发新药的基础。近年来统计资料表明:从海绵中发现的天然产物约占已发现的海洋天然产物总数的38%左右,从海绵中已发现大量的抗细菌、抗真菌、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活性物质。海绵生物活性物质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可分为多糖类、聚醚类、大环内脂类、萜类、生物碱类、多肽类、甾醇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如hymenialdisine和debromohymenialdisin是首次从小轴海绵(Axinella sp)中分离得到的含吡咯七元环内酰胺的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天然的CDK5的选择性抑制剂。海绵中存在结构和数量如此丰富的有潜力开发成药物的生物活性物质,使得对海绵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成为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领域。 在500多个蛋白激酶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是研究最多的一个Ser/Thr蛋白激酶家族。CDKs的单体呈非活性构象,首先与其相应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结合成Cyclins/CDKs。组成全酶后仍无活性,CDKs作为催化亚单位,其活性状态由CDKs分子中的Thr、Tyr残基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修饰决定,首先CDKs分子上游的CDK激活激 酶(CAK)催化其分子上ATP结合点附近的一个保守的苏氨酸被磷酸化,后再由CAK激活激酶(CAKAK)催化使Thr残基磷酸化和Tyr残基去磷酸化,CDK即被激活,而活化的Thr残基去磷酸化则使CDK失活。目前已发现十多种CDKs,包括控制细胞周期进程的CDK1,2,3,4,6,控制细胞转 录的CDK7,8,9和调控神经元损伤的CDK5。CDKs的活性异常会导致疾病。 CDK5具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即调控神经元损伤,当CDK5过度激活而且分布部位发生改变时,CDK5激酶的大量激活参与τau的磷酸化,促进τau蛋白堆积从而参与了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亨廷顿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 HD)以及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 ALS)等众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故以CDK5为靶标,以海样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作为先导化合物,拟综合采用分子对接、QSAR等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的方法,了解CDK5 ATP结构口袋的特性,指导CDK5抑制剂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研究新进展

[52]Ray MA,Trammell RA,Verhulst S,et al.Development of a mouse model for assessing fatigue during chemotherapy[J].Comp Med, 2011,61(2):119-130. [53]White PD.Chronic fatigue syndrome:Is it one discrete syndrome or many?Implications for the"one vs.many"functional somatic syndromes debate[J].J Psychosom Res,2010,68(5):455- 459. [54]Romito F,Cormio C,Giotta F,et al.Quality of life,fatigue and de-pression in Italian long-term breast cancer survivors[J].Support Care Cancer,2012,3:8. [55]Dewys WD,Begg C,Lavin PT,et al.Prognostic effect of weight loss prior to chemotherapy in cancer patients.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J].Am J Med,1980,69(4):491-497.[56]Wang X,Pickrell AM,Zimmers TA,et al.Increase in muscle mito- chondrial biogenesis does not prevent muscle loss but increased tumor size in a mouse model of acute cancer-induced cachexia [J].PLoS One,2012,7(3):e33426. [57]Mercuriali F,Inghilleri G.Fatigue and cancer.European School of Oncology Scientific Updates,5.Treatment of anaemia in cancer patients:Transfusion of rHuEPO[M].Amsterdam:Elsevier,2001: 185-200. [58]Schubert C,Hong S,Natarajan L,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atigue and inflammatory marker levels in cancer patients:a quan- titative review[J].Brain Behav Immun,2007,21:413-427.[59]Pusztai L,Mendoza TR,Reuben JM,et al.Changes in plasma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response to paclitaxel chemo- therapy[J].Cytokine,2004,25:94-102. (编校:谈静)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研究新进展 刘见荣,侯风刚 Research advance of the mechanism of tumor vasculogenic mimicry Liu Jianrong,Hou Fengga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Shanghai Municipal Affilial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200071,China. 【Abstract】Vasculogenic mimicry(VM)is a brand-new tumor blood essels mode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angiogen- esis.More and mor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of VM have a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plasticity of tumor cells themselves and tumor stem cells.In addition,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such as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remodeling and hypoxia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ing process of vasculogenic mimicry.In recent years,the related re- search about mechanism to tumor vasculogenic mimicry has made a lot of progress.This provides new ideas and direc- tion for seeking the key role of VM inhibition targets,screening effective drug.This article gave an outline of VM and summariz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vasculogenic mimicry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about the oncotherapy. 【Key words】vasculogenic mimicry;tumor;forming mechanism;treatment Modern Oncology2013,21(04):0898-0902 【指示性摘要】血管生成拟态是独立于血管生成的一种全新肿瘤血管模式。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管生成拟 态的形成机制和肿瘤细胞自身的可塑性及肿瘤干细胞关系密切,另外,肿瘤微环境如细胞外基质重塑、缺氧 等在血管生成拟态形成过程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血管生成拟态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 很大进展,为寻找抑制VM的关键作用靶点、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就血管拟态 的发现、形成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肿瘤;形成机制;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3.04.78 【文章编号】1672-4992-(2013)04-0898-05 【收稿日期】2012-12-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173221)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上海200071 【作者简介】刘见荣(1986-),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肠癌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E-mail:liujianrong-zz@163.com 【通讯作者】侯风刚(1972-),男,河北衡水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道肿瘤临床和实验研究。

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其机理-综述

文献综述 肿瘤抗血管治疗相关的毒副反应及其机制的探讨 大量分子靶向药的临床应用,使肿瘤患者,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可以选择比化疗药物疗效有优势,而且毒副作用更小的药物。但是,任何药物都不是万能的,许多靶向药物也具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而且很多副作用产生的机理需要临床医生去掌握。本文就临床常见的抗血管生成的分子靶向药物,如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舒尼替尼(sunitinib malate, SU11248, 索坦)和索拉菲尼(sorafenib,BAY 43-9006,多吉美),范德他尼ZD6474、V andetanib),沙利度胺(thalidomide), 雷利度胺(lenalidomide)等药物的常见毒副反应及其可能的机制做一概述。 1、凝血功能紊乱:出血和血栓 人体正常血管内皮具有保持血管完整性,维持正常凝血和抗凝的功能。然而,一些炎症(如直接或者间接由肿瘤细胞引起的炎症)可能打乱这一平衡,使之向血栓形成前的状态发展。而在微血管内部,内皮细胞功能的破坏可能打乱促凝和抗凝之间的平衡,从而影响血管的完整性和血液的流动。 一项包含12617例患者的荟萃分析发现,在所有实体瘤的患者中,不同严重程度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30.4% ,其中严重出血事件的患者为3.5%。然而,使用贝伐单抗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发生出血事件的相对危险度(RR)是2.48 。而RR也与贝伐单抗的剂量成正比,每周剂量5mg和2.5 mg的患者,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02和2.01。严重出血的风险也增加(RR=1.91)[1]。1级鼻出血是贝伐单抗引起的最常见的出血事件。在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中,轻微的鼻出血和和其它部位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6%[2]。另外,很多抗血管生成的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都发生了一定比例的静脉血栓事件。如在对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中,有学者报道了7%-34%的血栓发生率[3-4]; 而在贝伐单抗的临床应用中,也报导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事件的报道[5-7]。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在使用贝伐单抗的患者中,不同程度的血栓事件发生率以及重度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1.9%和6.3%,其中包括致死性血栓事件[8]。对于年龄超过65岁,既往发生过血栓事件的患者,使用贝伐单抗发生动脉血栓事件的风险

天然药物化学探究进展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摘要:结合当今世界医药研究的新方向,我们不难看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世界医药研究的新方向应该是生物制药。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有专家认为本世纪药物化学的发展趋势为生物化学的发展,是因为:生命科学,如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学和生物技术的超速进展,为发现新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层分离技术和各种光谱分析法,对天然药物成分复杂,含量少。不容易分离的得到很大的解决。则本文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天然药物;研究;方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tudy of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has undergone a major https://www.doczj.com/doc/c213386048.html,yer s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various spectral analysis method, the natural medicine composition is complicated, less content.Not easy to separate greatly solve.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this paper made a review.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中药资源功能成分利用技术课程论文 姓名:王林 学号:SX20180417 年级:2018级 专业:药用植物资源工程 任课老师:陆英老师 指导老师:程辟老师

天然产物分离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加入WTO,仿制药品必将逐渐受到限制,这将给我国医药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我国拥有13亿人口,药品市场潜力股与供给量与日俱增。因此,探索与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物责任重大。我国自古以来依靠中草药繁衍生息。因此,从天然产物方面着手,研究与开发新药物,将拥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天然药物大多来自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并以植物来源为主。天然药物之所以能够防病治病。其物质基础是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我国地域辽阔,天然产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为新药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条件[1]。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包括有黄酮、多酚、萜类等几百种,其分子主要特点有:相对分子质量较低,从几百到几千,具有一定的极性,可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中。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中国中药主要是传统的中药丸、散等药剂,经济效益低。而以天然产物为主的保健食品和药物目前具有相当的市场。但由于对中药中真正有效的成分并不了解,或由于分离纯化困难,很难达到和国际接轨的要求。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上有所突破,开发高效的天然产物分离方法对彻底改变中国天然产物开发层次低,生产方式粗放,技术落后有重要作用,对中国中药现代化及改造和提升传统中药行业有重要意义,而且纯化后的天然产物本身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天然产物是药物研发中极具潜力的原料资源,分离纯化天然产物

中具有独特生物活性的物质是中药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复杂、含量低、难于富集。用传统的分离方法不仅步骤繁琐,能源及材料消耗大,而且产率及纯度不高,尤其难以分离结构和性质相似的组分。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高新技术不断在天然药物中推广应用。现将近年天然产物提取分离纯化新技术的进展作一概述。 膜分离技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递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时,原料侧组分选择性的透过膜,以达至分离、提纯目的。膜分离技术具有过程简单、无相变、分离系数大、节能、高效、无二次污染、可常温连续操作、直接放大等优点。是一项高新技术。膜分离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将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进程。同时还能提高我国中药的附加值,有利于中药出口。可以展望,膜分技术必将在21世纪推动中药制药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以高质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问的迁移速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的类液相分离技术。该技术用于分析中草药,具有以下优势:分离模式多,适合于中草药中存在的各类物质的分析;简化对样品前处理的要求;分析时间一般比HPLC短;由于柱效高,有可能使同一个分离条件适合多种样品中多组分的分析;HPCE所采用的毛细管柱易于全面清洗,不必担心柱污染而报废:所用的化学试剂少、价廉、分析成本低,特别适合于我国国情。 超声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植

海洋天然产物ent-chromazonarol的合成研究

目录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 (1) 1.1 前言 (1) 1.2 海洋天然产物ent-chromazonarol研究进展 (2) 1.3 海洋天然产物puupehenone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6) 1.4 海洋天然产物pelorol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9) 1.5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11)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2) 第2章实验材料与化合物表征方法 (13) 2.1 所用实验仪器与药品 (13) 2.1.1 所用实验仪器 (13) 2.1.2 所用实验药品 (13) 2.2 化合物表征方法 (14) 2.3 其他实验材料的处理 (15) 第3章海洋天然产物ent-chromazonarol的合成 (16) 3.1 引言 (16) 3.2 逆合成分析 (16) 3.3 结果与讨论 (17) 3.3.1 中间产物碘代对苯二甲醚3-5的合成 (17) 3.3.2 中间产物香紫苏腙3-4的合成 (18) 3.3.3 海洋天然产物ent-chromazonarol的合成 (19) 3.4 实验部分及表征 (24) 3.4.1 中间产物碘代对苯二甲醚3-5的合成及表征 (24) 3.4.2 中间产物香紫苏腙3-4的合成及表征 (25) 3.4.3 中间产物烯醇化合物3-3的合成及表征 (27) 3.4.4 中间产物二烯化合物3-9的合成及表征 (27) 3.4.5 中间产物烯萜化合物3-2的合成方案一及表征 (28) 3.4.6 中间产物烯萜化合物3-2的合成方案二 (28) 3.4.7 中间产物烯酚化合物3-1的合成方案一及表征 (29) 3.4.8 中间产物对苯醌类化合物3-10的合成及表征 (29) 3.4.9 中间产物烯酚化合物3-1的合成方案二及表征 (30)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的主要化学类型及应用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的主要化学类型及应用 1 引言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物种复杂多样约有50万种动物,1.3万多种植物,约占地球资源的80%,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资源宝库。在海洋特殊的生态环境(高盐、高压、缺氧)下,很多海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能够代谢产生一些结构独特的化学物质,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化学多样性,是发现新药的重要资源。海洋生物中的天然产物与陆生植物相比不仅在化学类型上有很大区别,而且即使是同类成分海洋生物中的天然产物有其独特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由此可见,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结构特异的天然产物,相对于陆生生物物种天然产物开发利用的程度而言,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是相当低的。近年来, 随着水下探测技术的提高和设备的改进, 人们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可能性和 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现在从海洋生物中开发出来的天然产物, 主要用作药物、食品、保健药品和化妆品, 以及用于其它生物医学研究。 2 海洋天然产物主要反应类型 2.1 甾醇 甾醇[1]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某些激素的前体。自1970 年从扇贝中提取出24-碳-22-脱氧胆甾醇以及发现珊瑚甾醇后,海洋甾醇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现已发现大量结构独特的甾醇,它们主要分布在硅藻、海绵、腔肠动物、被囊类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海洋生物体内,尤以海绵类为多。Fusetn 等从海绵Topsentia sp.中获得末端带呋喃基的多羟基甾醇硫酸盐Topsentiasterol D和E实验表明,其不仅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还具有抗真菌作用。 2.2 萜类 萜类是异戊二烯首尾相连的化合物。海洋萜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海洋藻类、海绵和珊瑚动物,许多聚有独特的、新型碳骨架的萜类化合物不断在海洋生物中被发现。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呋喃萜等类型。大多数海洋单萜化合物都含有较多卤素,这是其独特的结构特点,海倍半萜常见于红藻、褐藻、

VEGF_A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能力的影响

·论著· VEGF-A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形成 血管生成拟态能力的影响 李蕊1,孙保存1,2*,孙丹1,刘铁菊1,赵秀兰1,董学易1 (1天津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天津300070;2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形成血管生成拟态(VM)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VEGF-A诱导人肝癌PLC细胞,分别用划痕实验、明胶酶谱法分析不同浓度VEGF-A对PLC细胞迁移性和侵袭性的影响;三维培养观察VEGF-A对PLC细胞形成VM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A处理后的血管内皮钙黏附素(VE-cadherin)表达。结果VEGF-A呈剂量依赖性增强肝癌PLC细胞的迁移率和侵袭相关蛋白MMP-9的活性,促进管道样结构形成及VE-cadherin表达(P均<0.05)。VEGF-A水平与管道数量呈正相关(r=0.929,P<0.05)。结论VEGF-A可增强肝癌PL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其VM形成,使肿瘤组织血供丰富,促进肿瘤浸润和转移。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拟态;明胶酶类 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11)45-0001-03 Effects of VEGF-A on vasculogenic mimicry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in vitro LI Rui1,SUN Bao-cun,SUN Dan,LIU Tie-jü,ZHAO Xiu-lan,DONG Xue-yi (1Department of Pathology,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300070,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on vasculogenic mimicry (VM)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in vitro.Metho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PLC were induc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VEGF-A.The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bilities of PLC when treat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VEGF-A were detected by wound-healing and Gelatin zymography assay.The effects of VEGF-A on vasculogenic mimicry in PLC cells were detected in three-dimensional cultures,and the expression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were detected after treated with VEGF-A by Western blot.Results VEGF-A coul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migration,and the activities of invasion-related protein MMP-9in dose-dependent manner,and also promote the VM forma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VE-cadherin of PLC cells(P<0.05).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VEGF-A and the quantities of the pipelines were positive significantly(r=0.929,P<0.05).Conclusion VEGF-A can promote the migration,invasion and the ability of VM formation in th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PLC,and then promote the blood supply of tumor,and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tumor. Key words:hepatic neoplasm;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asculogenic mimicry;gelatinases 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因癌细胞血供丰富,易发生转移,且治疗困难,故肝癌病死率很高。肿瘤血供除来自内皮依赖性血管外,血管生成拟态(VM)也是其来源之一。既往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肝癌的复发、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肝癌组织中存在VM[1]。目前,关于VEGF-A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形成VM能力的影响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30049);中瑞国际合作项目(09ZCZDSF04400);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09JCYBJC12100)。 *通讯作者见报道,2009 2011年,我们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人肝癌细胞系PLC/PRF/5由本研究室保存;兔抗人VE-cadherin多克隆抗体、β-actin兔抗人多克隆抗体、VEGF-A购自美国;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兔IgG抗体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公司。1.2检测方法 1.2.1细胞培养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 培养基,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人肝癌细胞株,细胞长至90%融合时,以0.25%胰酶消化传代。 1 山东医药2011年第51卷第45期

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推荐意见更新CSCO 2020

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推荐意见更新CSCO 2020 肺癌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2018 年我国约有 77.4 万的新增肺癌病例,约有 69 万人死于肺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比超过 80%。 在驱动基因阴性NSCLC 治疗决策演变的过程中,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2020 年CSCO 学术年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的储天晴教授和大家分享了「晚期NSCLC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专家共识」-- 推荐意见更新。 主要就三大类抗血管生成药:抗VEGF/VEGFR 的大分子单抗,小分子多靶点抑制剂以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的推荐使用意见进行了梳理。抗血管生成药物用于晚期NSCLC 的临床证据及推荐意见更新 由于药物可及性及临床适应症的限制,故今年指南更新与既往证据级别推荐相比采用了与CSCO 统一的等级推荐,I 级推荐主要为普适性的诊治措施。

晚期NSCLC 一线治疗及一线后维持治疗 一线治疗主要更新要点: ①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阴性,PS 0-1 分的晚期非鳞NSCLC 患者,推荐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卡铂及紫杉醇方案作为一线治疗选择(II 级推荐,1A 类证据,新增)。 ②有EGFR 敏感型突变的晚期非鳞NSCLC 患者中,贝伐珠单抗联合其他TKI(吉非替尼)可作为一线治疗选择(II 级推荐,2B 类证据,新增)。 ③ EGFR 敏感突变经TKI 治疗发生疾病进展后,且无证据提示T790M 突变的患者,或伴T790M 突变经奥希替尼治疗失败后的患者排除其他靶向药物治疗机会后,推荐使用阿替利珠

天然产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姓名:吴震 专业:生药学 学号:201312283018

天然产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提取是中药制药的关键环节,影响着最终药物制剂的质量和成本,以及中药制药业的现代化水平。本文着重分析了近些年来中药提取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研究和应用进展。这些提取技术包括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酶法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组织破碎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等。 关键词:天然产物;提取技术 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基础,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规范,提高中药的质量,研究开发进入国际中药市场的中药产品,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而提高中药的质量,让中药进人国际市场,这就对中药的制备加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过程是其重要的关键环节。现将天然产物提取技术进行综述。 1天然产物传统的提取方法 传统中草药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水蒸汽蒸馏法两种。溶剂提取法有浸渍法、渗流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提取等。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着有效成分提取率不高,杂质清除率,低能耗,高生产周期长等缺点,直接影响了中药制药产业的发展[1]。 2天然产物现代的提取方法 2.1超声波提取技术 超声波是指频率为20千赫-50兆赫的电磁波,它是一种机械波,需要能量载体(介质)来进行传播。超声提取技术是近年来应用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面的一种最新的较为成熟的手段。研究表明,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加速度、强烈空化效应、热效应、搅拌作用等,都可以加速药物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节约溶剂,并且免去了高温对提取成分的破坏。 2.1.1超声提取的原理 (1)空化效应空化效应是超声提取的主要动力。液体中往往存在一些真空或含有少量气体或蒸汽的小泡,当一定频率的大量超声波作用在液体时,尺寸适宜的小泡能产生共振现象,它们在声波的稀疏阶段迅速胀大,在声波的压缩阶段又被绝热压缩,直至湮灭。小泡在湮灭过程中,能够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和几千个大气压的高压冲击波,这就是空化现象。这种强烈的冲击作用能使物料破碎,也能造成生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破裂,从而加速细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及溶解。 (2)机械效应超声在传播过程中,会引起介质质点交替的压缩与伸张,构成了压力的变化,这种压力的变化将引起机械效应。对于中药提取过程,这种机械效应包括简单的骚动效应和溶剂与药材组织之间的摩擦。这种骚动效应可使蛋白质变性,细胞组织变形;而超声波引起的介质质点的加速度与超声波振动频率的平方成正比,有时超过重力加速度的数万倍,由于溶剂和药材组织获得的加速度不同,即溶剂分子的速度远大于药材组织的速度,从而使它们之间产生摩擦,这

海洋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海洋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2013级民族药物化学李波130703212528 1新药来源宝库——海洋生物资源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按照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可达300 万平方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与领土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领海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在我国的海域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372个,大陆架面积居世界第五位[1]。由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特殊性(高盐度, 高压, 缺氧, 避光) , 使得海洋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和酶反应系统与陆地生物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 导致海洋生物往往能够产生一些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显著的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 为新药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模式结构和药物前体。 我国海域辽阔,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生物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未来新药来源的宝库已成为一种共识。据初步统计, 我国海洋生物经分类鉴定的有2万多种, 其中, 仅我国近海发现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就有700 多种。许多具有免疫、抗炎、抗肿瘤、抗病毒以及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生物活性物质先后被分离、提纯, 其中部分先导化合物已进入临床前研究, 一些海洋新药已进入临床研究[2]。 2 海洋天然药物研究的成果 当前国际上海洋药物开发的主要有十个方向,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抗风湿、类风湿方面的药物;抗肿瘤药物;抗过敏药物;抗病毒类药( 包括艾滋病药物);防治肥胖和有益健美药物;抗衰老和妇幼保健药物;身体机能紊乱调节药物( 包括抗抑郁、内分泌失调、性功能障碍等);补益类营养保健药。按照化学结构又可以分为大环内酯类、聚醚类、肽类、C15乙酸原类、前列腺类似物、甾体化合物等[3,4]。 2.1 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是海洋生物中常见的一类化合物。大环内酯类结构中含有内酯环,环从十元环到六十元环均有。根据结构类型不同还可以分为:简单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内酯环含有氧环的大环内酯、多聚内酯和其他大环内酯类。 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化合物通常有抗肿瘤活性。如早期发现的Ecteinascidin 743 (Et-743) 为含有四氢异喹啉的海洋大环内酯类生物碱, 对晚期软组织癌症如直肠癌、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等疗效显著, 2007年9 月欧盟已批准该药(商品名Yondelis) 用于晚期软组织肿瘤的治疗, 从而成为第一个现代海洋药物[5]。从Amphidinium 属不同的菌株培养液中分离得到45 个含12~26 元环不等 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如amphidinolides B、C、J、H、N 和amphidinolides B4等, 这几个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 对L1210和KB细胞的IC50最低分别可达到0.14 和0.06 ng·mL?1 [6]。 此外, 还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出一些含有硼、镁和镍等原子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对已知海洋大环内酯化合物的各种活性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进行之中, 有报道[7]称发现著名的大环内酯azaspir acids (AZAs) 类毒素中的azaspiracid-2 对P388 细胞显示很强的毒性(IC50 = 0.72 ng·mL?1), 并能在S 期抑制细胞分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