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对流天气的安全注意事项

强对流天气的安全注意事项

强对流天气的安全注意事项
强对流天气的安全注意事项

行业资料:________ 强对流天气的安全注意事项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强对流天气的安全注意事项

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这种天气的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有几公里。强对流天气破坏力很强,它是气象灾害中历时短、天气剧烈、破坏性强的灾害性天气。世界上把它列为仅次于热带的气旋、地震、洪涝之后第四位具有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

出现强对流天气时的相关安全防范:

1、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同时与门窗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2、不要站立在电灯下。

3、不宜拨打、接听手机和座机,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

4、不宜用淋浴器、太阳能热水器,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5、尽量将家中电器设备线路断开,避免电器损坏乃至引发火灾事故。

6、出现雷雨天气,请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7、乘车途中遇雷雨天气,请确保门窗关闭严实。

8、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平地空旷区域,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岗亭及附近。

9、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10、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至少5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第 2 页共 6 页

11、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12、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13、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14、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15、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为尖端而遭雷击。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16、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7、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18、强降雨天气中,行车应尽量避免易发泥石流路段公路,或应快速通过易发泥石流路段公路路面.

19、大风天气中,走路、骑车尽量避开狭管效应.要注意走路、骑车时少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给行进中的行人带来一定的危险。

第 3 页共 6 页

20、大风天气中要注意不要在广告牌和老树下长期逗留.有的广告牌由于安装不牢,在强大风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倒塌;而一些老树上于已经枯死,根基不牢,也有可能在大风天气中断裂,对行人造成危险。

强弱电缆井道安全管理规定

1、开启电缆井井盖、及电缆隧道孔盖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以免滑脱后伤人或掉落井内损伤运行电缆,开启后的井盖应与孔口保持安全距离,不得竖立。禁止只打开一只井盖(单孔井除外)。

2、开启后的电缆井应按照有关部门要求,落实防护栏、锥筒、警示牌、警示灯等安全措施,专职安全员现场监护。

3、进入电缆井作业前,必须先用鼓风机进行通风,经10至15分钟的通风后,确认(可用气体检测议检测)有无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气体,并做好记录后,方可进入电缆井内作业。如遇地下煤气管道距离较近或交叉情况下,在电缆井内作业时间超过1个小时的,中途应进行一次检测,看有无煤气泄露。

4、作业人员进入电缆井前,应戴好安全帽,不准将易燃、易爆品带入电缆井;上、下电缆井必须使用梯子,严禁蹬踩电缆或支架、托板,严禁从电缆井口跳下。

5、井内有积水时,不准进入井内作业。应用水泵先排除积水,排水时人员不得进入电缆井用器具往井外外掏水。排除积水、清除杂物后,方可进入电缆井内作业。

第 4 页共 6 页

6、在对井道进行整修、粉刷和冲洗作业时,必须对电缆线路进行保护,摘挂带电电缆时,应制定安全措施,报项目经理批准。发现电缆有受潮、脏污、局部缺陷及缺陷的性质等情况,应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处理。

7、在电缆井内作业,严禁采取抛掷方式递送材料、工具。井内作业严禁吸烟。作业时如觉头晕、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离开电缆井,再行通风等处理。在电缆井壁上凿掏管口、进线口,须戴防护眼睛。

8、井内作业时,孔内孔外人员应互相照应,专职安全员应随时关注井下人员的情况,不得随意离开。作业过程中,供井内人员上下的梯子严禁擅自搬离。

9、电缆井内作业时,严禁使用喷灯。电焊作业时,应提前办理动火作业票,并有效落实消防措施。电缆井、隧道内作业时,通风设备应保持常开,以保证空气流通。发现电缆井气体中毒现象者,不得盲目下井施救,应立即报警,等候救援。

10、作业完毕后,应检查井内有无遗留工具、材料及杂物,然后盖好电缆井盖,最后撤除安全防护措施。

第 5 页共 6 页

行业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6 页共6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