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宿州学院2017年基层党建创新工作项目立项情况一览表

宿州学院2017年基层党建创新工作项目立项情况一览表

宿州学院2017年基层党建创新工作项目立项情况一览表
宿州学院2017年基层党建创新工作项目立项情况一览表

宿州学院2017年基层党建创新工作项目立项情况一览表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四川农业大学)

围绕党建助推科学发展,服务“三农”力促创先争优 ——四川农业大学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四川农业大学始终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农业为特色和优势的办学导向,学校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结合各项中心工作,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主动探索主动服务“三农”的新机制新模式,把活动开展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在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水平与质量中创先争优,不断推进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建设,努力为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背景与起因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为农业院校赋予了重大责任。当前,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围绕党建推动科学发展,在服务三农中力促创先争优,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人才强农战略的具体行

动,也为师生党员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作用提供了难得机遇。 作为农业院校,必须注重党建工作与服务“三农”的紧密结合,争当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智囊团,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助推器,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储备库。学校党委本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力教育和引导各级党组织、共产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三农”中建功立业。为此,学校党委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积极谋划校地合作新平台,在推进科技服务机制创新、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与服务团队培育、科技服务平台构筑“三大计划”中创先争优,探索和完善学校党建与服务“三农”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新模式。 二、做法与经过 1.明确目标要求,增强服务“三农”的责任感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现代农业科学研究为核心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的“一基地两体系”建设为主题。以培育优良党风促进优良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心系“三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2]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2] 湖北兴山:推广农村党建“两会两评”模式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近年来,特别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兴山县委积极应对农村党建出现的新情况,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凝心聚力为突破口,以培养跟党走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大胆探索“两会两评”模式,着力构建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和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巩固和扩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 包、综合配套改革、两免一补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服务群众缺“配套”。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与群众服务需求不配套。一是服务需求大。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守农村的大都是老弱病残愚人员,生产生活面临重重困难,种田缺劳力、发展缺技能、生活无人管、思想无人问,“年猪就杀不死”的现象普遍存在,急需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二是服务人员少。合村撤组后,村管理面越来越大,干部职数越来越少。兴山县古夫镇平水村,由原来的8个村合并而成,村干部却只有7人。一个村干部平均要服务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农户,精力不济。无职党员服务意识淡化,激励机制不健全,参与的少,坚持的少。三是服务内容少。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停留在盖章子、发票子上,停留在节日慰问、抢险救灾上。无职党员服务群众停留在“结

对子”帮扶上。四是服务手段少。干部还能借助党的惠农政策,无职党员仅能凭借一张嘴、一双腿、一双手服务群众。 二、村民自治缺“实效”。一是自治内容未更新。现在真正体现村民自治的,就是依法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其他自治活动实际上很少开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村集体成了“空壳”。除了公益事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应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大多不存在,群众的关注度降低。群众需要自治的新内容,无人组织,比如产业结构调整、集体文化活动开展等。二是自治程序难到位。无论是召开村民会议,还是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能议事的人都外出务工;即使有群众愿意参与自治,半天才走到村委会,屁股没坐热,就要急着往回赶,“一事一议”难“议”。村民自治过程中,党的领导未落实。三是自治主体不积极。现在的农民是“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普遍认为开展村民自治误工贴钱,还不如抓紧时间干自己的活,缺乏参与自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组织建设缺“活力”。一是书记无责任。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后,农村出现重“村务”轻“党务”、党建工作无人抓的现象。对书记主任“一肩挑”的考核,往往以主任岗位考核代替书记岗位考核,以经济指标考核代替党建工作考核,以党委政府考核代替群众考核,从导向上弱化了党建工作。二是党员无能力。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先锋模范作用弱化。兴山县6368名农村党员,55岁以上的占51%,35岁以下的仅占11%,且大多无一技之长。三是组织无财力。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兴山县92个村(居委会)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只有32个。财政转移支付村级办公活动经费只有5000元左右,订报、交水电费后所剩无几。“这年头没把米,连鸡都唤不来。”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下降。四是评议无结果。民主评议党员走形式,你好我好大家好,“个别党员不像党员”,组织处理不硬,群众反映强烈。 四、农民思想缺“感恩”。一是农民思想多元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新兴媒体的兴起,农民的思想出现信仰危机、公德缺失、价值观倒置、是非观念模糊等问题,只知索取,不讲回报。现在的农民是“有田有粮不理你、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你、不给解决就

基层党建要从三个方面提升水平

基层党建要从三个方面提升水平 基层党建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卿渐伟 中央对基层党的建设非常重视,特别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新课题。 要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当前一些党组织负责人履行管党责任不到位,一些地方的党建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基层党组织缺乏战斗力和凝聚力,一些党员的党员意识、群众观念逐步淡化。这些问题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抓好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没有坚强的基层组织,就没有巩固的基层政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直接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任务。广大党员是党联系和团结群众的重要纽带,是群众认识和了解党的窗口。只有一个支部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分布于各个行业、各个单位、各个地域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才能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发生的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湖北石首事件,以及今年新疆“7·5”事件等,屡屡给我们敲响警钟。这些群体性事件大多发端于基层,暴露了基层基础工作的薄弱,暴露了少数基层组织的软弱。这就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时刻都不能放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是涉及基层政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头等大事。只有每一个党员都认真履行党员职责,基层党组织才能朝气蓬勃;只有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充满活力,党的整个肌体才会坚强有力;只有党的每一级书记都真正做到不辱使命,党的组织才会无往不胜。 没有扎实的基层工作,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大局。随着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不断调整和变化,必然会带来一些矛盾和问题。涉法涉诉案件呈现上升趋势,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农村因土地延包、林权改革、征地拆迁补偿等矛盾纠纷引发的上访时有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基层党组织处在宣传、组织和引导群众的第一线,是维护我市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落

坚持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21179372.html, 坚持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作者:杨俊辉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18年第06期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雅安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鲜明“质量强党、质量强基”导向,引入现代质量管理理念,突出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标准化规范化是现代管理学中衡量一项工作科学与否的基础指标。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必须树立底线思维,把标准化、规范化的质量体系建设放在第一位。雅安市借助标准化的方法、思维和手段,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建立乡镇、村(社区)、机关、学校、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7个领域党建工作标准、《工作手册》,形成“1+7+7”工作标准体系。 统筹建好质量体系。研究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办法,将2018年确定为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年,从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等方面,对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进行部署。分类建好质量标准。对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及省委、市委有关要求,对党建工作进行全过程梳理,从组织设置、班子建设、党员管理、组织生活、运行制度、工作保障6个方面,分类提出各个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标准,明确了各领域基层党建“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使每个基层党组织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分层建好指导规范。对标7个领域的工作标准,从最基础的工作抓起,最基本的规定抓起,分领域、分层次细化制定基层党建7本《工作手册》,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工作规范,选编政策文件、工作流程、参考范文等重点内容,把抽象的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变为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使用说明,有效防止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心中无思想、手上无抓手、工作无成效”等问题。 科学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是保障一项工作落实与否的基本要素。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必须突出过程管理,把要素保障直接落实到基层。雅安市坚持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从思想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机制等方面落实要素保障,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地落实。 强化思想保障,把标准理念根植到基层。将标准理念、规范意识教育作为党建述职、干部培训、工作督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开设党委书记论坛,开展标准规范建设大讨论,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在标准理念、标准思路、标准举措方面与时俱进、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强化队伍保障,把标准创新力提升到基层。围绕掌握标准、运用标准的能力,实施“书记选育”、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薪火培育”计划,探索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路径、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化路径和“两新”组织党务干部市场化选用机制,狠抓乡镇组织委员等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全覆盖、经常性培训交流,解决数量不足、业务不专等问题。强化机制保障,把标准方法贯穿到基层。建立市县领导和组织部门干部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分层分类建立党组织书

【最新】最新党建创新案例,2017党建创新典型,原创:“四下基层”制度长效管用

最新党建创新案例,2017党建创新典型,原创:“四下基层”制度长 效管用 围海造地,拓展新区,一座临海新城正拔地而起。宁德城变大了,原本面积狭小、两山对峙的旧城变成了与大海相连的新城;宁德城变美了,山水相融的城市更加俊秀,市民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甜美。 城市在变,但福建宁德干部几十年来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滴水穿石、埋头苦干的精神没有变;宁德干部为改变闽东落后面貌,躬身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没有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际,它又有了更多深刻内涵。 “四下基层”好传统一直在传承 7月8日,正是畲族群众举行“畲歌会”的日子。在穆云畲族乡燕坑村,循着有节奏的畲族对歌声,记者来到了村民雷奶石家里。竹林掩映的两层崭新楼房里,58岁的雷奶石脸上堆满了笑容。 和雷奶石喜迁新居的经历类似,“造福工程”实施后,村里原居于地质灾害点的18户危房户正陆续搬迁到这里。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除了已基本完成的“造福工程”,畲家文化广场、村内道路硬化、自来水工程等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当地干部告诉记者,这些成果的取得都与宁德市领导干部“四下基层”为民实践活动直接相关。 何谓“四下基层”?宁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沈阳说,“四下基层”始于上世纪80年代。针对闽东既是革命老区又是贫困地区的状况,在当时的宁德地委倡导和带领下,全地区普遍建立并实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通过“四下基层”,干部作风明显改变,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0多年来,‘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不断传承,不断发展,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市信访局办公室主任卓俊彪说,这项制度如今又有了拓展延伸。 去年2月,宁德对“四下基层”进行深化,在全市开展了“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即“信访接待下基层,解矛盾促和谐;现场办公下基层,解难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二)走进基层、服务群众 践行“一线工作法”

走进基层、服务群众践行“一线工作法” 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员会 一、背景与起因 杨浦是传统的工业区和老城区,有着三个“百年文明”的深厚历史底蕴,百年工业文明、百年大学文明、百年市政文明,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发祥地之一,集聚了复旦、同济等14所高校,150多家科研院所,50名国家“两院”院士。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上海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城区建设开发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在杨浦集中显现出来,国有企业从当初的1200多家锐减到200多家,产业职工从60万人锐减到6万人,杨浦进入了一个低谷和徘徊期。2003年4月15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杨浦开始了从“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的历史转型,这不仅是经济发展方式、城区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也是对城区结构、形态的一场革命性调整,因此在转型过程中突出面临着几个“坎”: 一是困难群众多、民生压力大。杨浦无就业、无稳定收入人员17万,占全区劳动人口的1/4;各类社会救助对象列上海中心城区第一;二级以下旧里占全市总量的1/4,集聚着大量矛盾问题和民生诉求,如果不能沉入一线解决这一个个具体问题,不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困难群众,杨浦建设发展的大好局面就会难以为继。 二是利益调整力度大,群众工作的难度加大。城区功能的大转型,必然带来各阶层利益关系的调整,旧改、就业、救助等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群众的合理诉求和不合理诉求相互交织,迫切需要通过大量有效的群众工作赢得广大群众对杨浦建设发展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三是干部队伍作风、能力的不符合、不适应。主要有:经历上的不适应。我区58.1%的机关处级干部没有社区工作经历,新进机关的干部绝大多数都属于家门-校门-机关门的“三门干部”;作风上的不适应。有的干部在群众的问题上不够深入,为群众办事情完全靠“拍脑袋”,做不到点子上;能力上的不适应。有的干部不会说群众语言,不会做群众工作,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称之为“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开会议来议去,最后,问题哪来哪去”。 基于此,我们着眼于在一线宣传群众,向群众宣传杨浦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暂时存在的困难,发动广大群众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推动发展;着眼于在一线服务群众,沉入一线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发展成果;着眼于在一线问计于民,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使我们的各项决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需处理好四个关系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需处理好四个关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建工作科学化这一时代命题。笔者认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处理好四种关系。 一、处理好“务虚”与“务实”的关系,在紧贴中心、服务发展中找准定位。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建工作的生命线。然而在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看来,党建工作比较“虚”和“空”,部分党务工作者也常常感到工作存在形式主义不良倾向。从根本上讲,症结在于党建工作的定位存在问题,没有正确处理好“务虚”和“务实”的关系。党建工作,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意识形态范畴的工作,与发展第一要务的“实体”相比,显得较“虚”;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硬指标、硬任务相比,显得较“软”;与各项易于“显山露水”的发展业绩相比,显得较“隐”。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把“服务也是生产力”的观念植根于党建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务虚”与“务实”之间的关系。坚持既要“务虚”更要“务实”,对党建工作的“规定动作”不能因其“虚”而不为,更不能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简单地“捆绑”、“贴标签”而致使党建工作“虚无化”。 要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增强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和融入度。要推行项目化党建,实现“虚”功“实”做。善于借鉴经济工作领域项目管理的有效做法,每年围绕地方党委工作大局,开展党建工作项目征集、可行性论证,确立一批创新创优项目和实事党建项目,通过推动党建项目的实施,组织和动员党员干部投身重点工程建设、引领全民创业、打造软环境等全局工作中去,做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使党建工作既“无处不在”又“实实在在”。要推行标准化党建,实现“软”功“硬”做。善于引入企业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党建的每一项重点工作的目标、任务、标准、进度等要素尽可能做到细化、量化,同时探索建立党建共性指标标准认证体系,使党建工作指标“硬”起来,不能数字量化的要有便于落实和验收的定性标尺和样本。要推行效益化党建,实现“隐绩”显性化。党建工作是最实的投入,也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要使“无形财富”有形化,“隐性资产”显性化,党建工作就要像经济领域那样讲究成本核算,建立健全以党员活力指数、干部作风效能、群众满意度等要素在内的党建效益考评指标体系,对党建工作的运行质态和作用发挥情况给予客观评价,使党建工作成效清晰可见。 二、处理好“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在创新载体、找准抓手中增强活力。 不少党员干部反映基层党建工作缺乏活力,这与党建活动的程式化、载体创设缺乏内涵不无关系。一个好的载体,能为党建工作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当前,基层党建载体的创设,需要处理好丰富内涵与拓展外延的关系,以内涵的不断丰富增强外延拓展的底蕴,以外延的不断拓展增添内涵的活力指数。

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岳西县在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中,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定级、分类指导、动态管理,促进先进基层党组织在保类保级上下功夫,中间位次党组织在升类进级上下功夫,后进基层党组织要在追赶进位上下功夫,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一、制定争创目标,细化考评标准。一是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县委组织部每年初向各乡镇党委下达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的目标任务,各农村基层党组织及负责人对照县委下达的任务,提出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的具体目标,分别对上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做出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承诺,上报组织部备案。二是制定目标考核评定标准。县委组织部根据年度党建工作的重点,对“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创建目标进行分解,细化为责任保障、乡村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载体工程建设等若干子项。对每项工作应做哪些事情,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都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并按任务轻重确定了相应的分值。使各基层党组织在创先进、争优秀的工作中有明确的目标,有操作性强的规程,实现争创先进有标杆、开展工作有指南、衡量工作有尺度。 二、严格督查考核,科学分类定级。为全面深入了解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情况,准确进行分类定级,该县抓住平时督查、述职测评、年度考核等三个关键环节,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一是坚持分片督查。把全县24个乡镇划分为几个片区,分别由县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分片负责,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作为包片牵头人,定期、不定期到片区进行督查摸底,掌握情况、找准问题,县农组办根据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情况通报。二是开展述职测评。从2007年开始,该县建立了乡镇党委书记履行农村党建工作职责情况述职、点评、测评制度;在村级建立了村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职责情况“双述双评”制度。县委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述职测评会议,述职内容涵盖乡镇党委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情况,党委书记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村“两委”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创建承诺落实推进情况等。每次由3名县委常委领衔点评,全体县委委员对乡镇党委书记履责情况进行投票评价,测评结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各乡镇党委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每年底分别在本村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以及镇党政班子成员会上开展两次述职和测评,测评结果纳入村级党建工作综合考核内容。通过开展述职测评活动,使县乡党委进一步了解下级党组织的工作情况和乡村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职责情况,为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准确分类定级打下工作基础。三是年度考核评定。每年年底,县委组织部组织对照年初下达的基层组织建设目标任务,采取乡镇组织委互查互考的方式,对各乡镇进行考核。根据综合评分结果,将全县24个乡镇分为三类六级。考核总分前6名的乡镇为一类乡镇,其中1-3名的乡镇定为一类一级,4—6名的定为一类二级;考核得分在7—18名的为二类乡镇,其中7—12名的乡镇定为二类一级,13—18名的乡镇定为二类二级;考核得分在19—24名的为三类乡镇,其中19—22名的乡镇定为三类一级,23—24名的乡镇定为三类二级。

2018年关于基层党建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2018年关于基层党建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巩固基层组织建设年成果,切实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根据县委统一部署,结合我局实际,决定开展18年基层党建创新年活动,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紧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一主线,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解决问题的创新观,坚持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以管用为本,努力将党建创新年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切实增强各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一)打造“四型”组织,增强生机活力。以创建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为载体,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二)提升队伍素质,永葆党的纯洁。以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着力提升党员队伍能力素质,不断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密切干群关系,注重实际成效。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提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着力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三、工作任务 (一)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中央、市委、县委安排部署,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是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二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批评和自我批评、讲求实效、分类指导和领导带头的原则,建立健全干群联系机制、承诺践诺机制、

党建典型案例(汇编)

华电集团党建典型案例 中国华电“三融入、四引领”的党建创新实践,主导力在于集团公司党组抓好顶层设计,生命力在于基层企业党组织抓好落地生根。 本次课题研究收录的7个案例,是课题组通过对中国华电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类别企业,进行认真调研、采访、挖掘选出的,基层企业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引领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新疆公司党组创造性地将对标管理引入党建工作,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对接和互动。江苏公司党组实施“1+X”共建机制,实现组织联对、班子联带、活动联谊、问题联排,资源共享,比学赶超,探索建立了企业党组织横向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区域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资本控股公司党组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三同步”,探索形成了金融企业党的建设助推企业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邹县电厂党委打造“竞合文化”品牌,走出了一条文化兴企的特色发展道路。扬州公司党委通过开辟“623”片区共建共学模式、开发应用“先锋”党建数字化管理系统等创新做法,有效提高了党建工作水平和成效。

闽东水电公司党委改进传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对标,增强了党员自觉发挥先锋作用的内生动力。哈密公司检修党支部打造学习型、技术型、文化型、和谐型的“四型”党支部,夯实了企业科学发展的战斗堡垒。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中国华电基层企业党组织紧扣中心,务实创新,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安排部署,注重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参与,直面挑战,破解难题,找到了提升党建工作的突破口,从不同角度验证了“三融入、四引领”的普遍适用性。这些单位的成功探索,既保证了中国华电“三融入、四引领”党建创新实践落地生根,也为公司系统企业树立了党建工作的样板和学习标杆,形成了以点带面、典型引领、整体提升的创先争优生动局面。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实施党建对标管理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公司)落实集团公司党组“抓班子、带队伍、推发展、促和谐”的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创造性地把“标杆管理、示范建设”的理念引入党建工作,积极实施党建对标管理,引导各级党组织善于立标、勤于对标、精于达标、勇于创标,形成了“着眼基层、示范引路、强化基础、增强活力、发挥作用”的党建工作良

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立项申请表

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立项申请表 项目名称“五化”组织生活创新行动 申报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责任人苏一凡 目标要求针对目前高校组织生活现状及工科学校的特点,开展“五化”组织生活创新行动,以党员信仰教育为主题,采取组织生活主题化、多样化、课程化、信息化、常态化的“五化”措施,激发组织生活活力;逐步实现“四有”即:有内涵、有质量、有实效、有影响的要求;使党员的先进性有效达到“四提高”即: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党性修养、提高素质能力、提高模范作用的目标。 完成时限2012年12月 主要措施1.主题化——组织生活内容主题化 以党史、革命传统和党章教育为主要内容,设计组织生活主题,开展组织生活主题征集活动,提高党员党性意识和信仰意识。各基层党支部结合自身支部特点和党的中心工作,在党员中广泛开展组织生活主题征集活动,参加党组织生活的党员可以就主题创意、中心内容、组织实施、实际效果等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2.多样化——组织生活形式多样化 以提高党员思想认识为导向,以兴趣爱好为主要诉求,拓宽组织生活途径,开展专业依托(如社工支部),师生共享,校内外结合等组织生活形式。搭建组织生活活动阵地,在各校区建立党建工作室、楼栋党员活动室,在学生社团、学生课外学术小组、学生志愿服务队等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在社会实践队、校外基地实习实训队等建立临时党支部。 3.课程化——组织生活载体课程化 以学校党校为载体,规划组织生活课程,开设党课实体课堂和网上虚拟课堂两个课堂,党员的学习采用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体课堂主要有支部书记培训课、“两课”教师讲党课、支部书记讲党课等;建设“红网课堂”网上学习课程,开设政策导读、党务实务、党性修养、人生规划、心得交流等专题栏目和学习内容。 4.信息化——组织生活平台信息化 充分运用新媒介时代工具的传播优势,结合工科专业的特色,搭建三个平台,即党员教育平台、党员志愿服务平台、党员互动平台,开展以微博、博客、QQ、飞信等新媒介党组织生活创新活动,将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向多元互动模式转换。 5.常态化——组织生活机制常态化 建立组织活动与考评激励相结合的常态化机制。一方面创建组织生活特色活动项目,形成“党员固定活动日”即:学习日、议事日、践诺日,并通过学生党建工作委员会和组织生活自律小组来加强监督和自我管理,形成常态化。另一方面建立常态化组织生活激励机制,设计党员参加组织生活轨迹记录、党员教育跟踪调查、党员评议评先活动以及党支部组织生活量化考核评价体系。 1 / 1

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立项申报书

附件一: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探索型项目申报表 申报单位(盖章):时间:2012年3 月15 日项目名称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申报所属领域流动党员 项目实施单位项目拟实施时限2012.3.25 —2012.12.3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 项目背景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贯 彻落实“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 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索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使流动党员能充分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依托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以《流动党员活动证》为纽带,推行服务承诺制,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用党组织的真情关怀,吸引流动党员主动办证、亮证,构建 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五大服务承诺 就业指导。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政策咨询。免费为流动党员提供人事、劳动、工商、税务等方面政策咨询服务。 权益维护。根据诉求,协调司法等部门提供法律援助,维护流动党员合法权益。 项目 社会保障。协调用工单位为流动党员办理养老、工伤、生育、医疗等社会保障。设计 与基本思路 困难帮扶。对特困流动党员实行生活、创业、家庭困难救助。 二、主要措施 1、搭建服务平台。一是建立镇、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形成服务网络。抓好 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落实阵地、人员、经费。实行流动党员出入登记制度。二是成 立关怀理事会,为流动党员提供思想、工作、生活关怀服务,切实解决“流出党员 外出之忧、流入党员居家之难”。 2、规范服务制度。一是服务承诺制度;二是分类教育制度;三是持证管理制度。 3、拓宽服务方式。立足主动服务、真情服务流动党员,采取三种不同方式提供 服务。一是代理服务。服务站点都提供证照代办服务。二是上门服务。服务站点上 门送政策、送信息、送书籍。三是专人服务。安排在家党员与流出党员、本地党员 与流入党员开展“一联一”服务。

2020年的党建工作特色亮点做法

2020年的党建工作特色亮点做法[参考模板] 一、背景与起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2018年初,xx市出台《关于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实施方案》,制定加强党对街道乡镇工作的领导、倡导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持续推进社区减负工作等14项推进举措,破解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xx街道紧抓从严管党治党,深刻认识党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意义,充分明确社会治理是把党的领导植根于基层和人民群众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各方资源依法管理基层社会事务;坚持以党建引领作为加强、创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积极开拓思路,将城市基层党建部署在前、落实到底。 二、做法与经过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格局 1.以“4S”党建为理念,提升组织力。xx街道工委推行“4S”党建理念,即:抓好教育管理,强化专业(speciality)理念;树立党员形象,强化服务(service)理念;提升服务效率,强化规范

(standardization)理念;实行党务公开,强化阳光(sunshine)理念。通过坚持“4S”党建理念,积极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让“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意识入心导行,提高xx党建整体工作水平。以三级联创工作为重点,深化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第七社区党总支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市级示范),燕山仅此一家。建立街道、社区党建责任“清单制”,做到年初列清单、年中查清单、年底述清单,使党建工作由虚到实、落地生根,破解责任传导递减问题。按照统一标准、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打造党建阵地集群,建好基层堡垒。通过设立标准化的党建阵地,实现党务公开,从亮身份、亮承诺、亮积分等方面晒职责、亮实绩、展形象,形成了一居一品的党建阵地集群,营造浓厚党建氛围。 2.以“党建共融”龙头,织密工作覆盖“一张网”。 xx街道打破“单位党建”模式,以整合资源、强化服务为重点,完善区域内党组织单位间的“联建、联动、联系”机制,通过组建“三大体系”,建立活动联搞、组织联建、资源联用、党员联管、服务联做的“五联”模式,健全完善社区议事厅、民情恳谈会等制度,建立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市民学校、民情工作室,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入庭院、进楼栋,了解社情民意,听取群众诉求。建立“接单”制度,通过成员单位主动认领民情交办单等方式,推动社区服务机制由“小支部”向“大

基层党建的创新

基层党建创新的三大亮点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建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新形势下,各地党组织在党建创新领域作了一系列新探索,依托新技术实现了党建形式多样化,建立了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多层面创先争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等,为党的建设增添了活力与光彩。 一、依托新技术创新党建形态 新技术党建形态层出不穷 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导入基层党务管理,是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党员人性化、精确化管理,适应形势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不少基层党组织顺应时代潮流,将互联网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党建活动中,各种依托新技术的党建创新在基层层出不穷。 二、创先争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创先争优”是党的建设的“助推器”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我们的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出表率。“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党员干部首先要认真地正视自己,大胆地解剖自己,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和不足,一丝不苟地纠正和弥补,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树立起律已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来。 三、资源共享统筹城乡党建发展 积极探索"开放式"党建新机制 许多地方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统筹党建资源,探索“开放式”基层党建新机制,打破地域、时空的界限和党组织间的壁垒,促进各种要素间的流动,有利于激发党组织的活力,初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基层大党建格局。 展开文章: 网络不应成党建“盲区”中共基层党员期待党建创新 一、新技术党建新形态 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导入基层党务管理,是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党员人性化、精确化管理,适应形势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已给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带来超乎想象的深刻变化。 这种影响力同样体现在党的建设之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沪渝苏皖等地采访时了解到,不少基层党组织顺应时代潮流,将互联网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党建活动中,各种依托新技术的党建创新在基层层出不穷。 随着3G等技术的应用,互联网、移动电话、电脑等在全社会的普及和应用会进一步升级。多位受访的基层党员干部认为,今后党的建设和新技术的融合“共生”度,将进一步增强。如何看待和把握这一新趋势,既是新时期党建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更是一个重要的新机遇。 二、社会新动态党建新形态 综合采访调研情况看,近年来基层党建工作主要面临三大社会新变化: 一是流动党员增多,管理不便的问题。这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等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二是网络阵地拓展,网上引导难度加大的问题。我国网民数、宽带网民数、国家CN域名数三项指标稳居世界第一。我国手机上网已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网络接入方式。沪渝苏皖等地受访的基层党员干部反映:网络阵地不应成为党建工作的“真空”或“盲区”,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建设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是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 三是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党务工作如何运用的问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逐渐完善,信息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多位基层干部对本刊记者说,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部分地区党务管理却仍采用非常传统的手段开展工作,效率和质量较低。 社会在变,党建的形式也在变。本刊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少地区基层组织党建手段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趋势:在保有和进一步强化传统党建手段的同时,网络、手机等成为党建新手段。

基层党建典型事例汇编

基层党建案例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企业中开展工作的战斗堡垒和基础。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抓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经济领域中的执政能力。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涟源支行党支部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涟源支行党支部现有党员24名,其中:在职17人,平均年龄37岁;内退5人,退休2人。分成3三个党小组,由在职员工组成2个小组,内退退休员工组成1个小组,支行班子成员分别参加3个小组的组织生活。在深入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中,涟源支行以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竞争力为工作目标,围绕企业核心业务开展工作,在“以人为本,关爱员工”上做文章,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抓典型推介,抓考核兑现,有效地激活了员工活力,构筑起和谐团队,推进了全行各项业务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讲理想,讲信念,夯实组织基础 一是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老党员言传身教等方式,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把党员干部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是始终因地、因事制宜,组织党员参与地方挂点扶贫等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保持党建工作生机和活力,保持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持续认真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培养工作,把建行内部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党组织中来,使基层行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现在,在该行46名在岗员工中有党员17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得到加强,为实现涟源支行持续健康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亮身份,树标杆,激发员工活力 一是积极发挥支部领导班子的示范作用,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推向深入。该行不断加强支部班子建设,着力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养,切实提高班子人员的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明确提出“向我看齐”,率先垂范,发挥了领导的表率作用。同时,支部班子成员对挂钩分管的网点与部门实行创先争优分片包干责任制,及时进行督促点评,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到了实处。 二是积极探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岗”,认真开展以“四创四争”为主题的党员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全体党员要亮身份、树标杆。同时,紧扣“创先争优”活动主题,加大对业务指标与服务质量的考核激励力度,评选“网

以科学思维和方法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科学思维和方法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立足实际,科学运用问题思维、开放思维、创新思维、融合思维,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使基层党建工作释放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运用问题思维补短板。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新情况新问题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运用问题思维查找基层党建薄弱环节、补足短板,才能有的放矢、把握主动,发挥好基层党建的龙头引领作用。一是对照“镜子”梳,解决基层党建“虚化”的问题。市委和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按照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标准,对照从严治党的要求,通过自己找、主动查、群众提,从严从实查找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对基层党建认识不深、看得不重、抓得不实、问责不严等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抓党建就是讲看齐、抓党建就是促发展、抓党建就是惠民生、抓党建就是强根基”等理念,教育和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真正把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来抓,增强责任意识,筑牢思想根基。二是沉到一线查,解决基层党建“弱化”的问题。“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市委印发在全市开展10项基层党建工作大排查的实施方案,组织全市各

级党组织围绕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等基层党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全面自查、组织排查、重点抽查、信访核查、舆情监查、专项调查6条渠道,集中3个月的时间开展大排查,摸清了底数、找准了问题、列出了整改清单,并就如何破解查摆出来的“弱化”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灵丹妙药”。三是异地交叉学,解决基层党建“僵化”的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一段时间以来对基层党建重视不够,大部分基层党务骨干抓党建的思想僵化、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满足于应付检查、就事论事,党建工作缺乏创新、缺乏活力、缺乏实效。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基层党建工作分为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制度建设等重点课题,分别由不同的县区和单位进行探索创新、示范引领,在此基础上,组织党务骨干异地交叉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党建平衡发展。 运用开放思维提层次。“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基层党建工作要实现突破、提升水平,必须树立开放思维,转变思维定势,突破狭隘眼界。一是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打破就党建抓党建、封闭运行的“自我循环体系”,主动融入党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大局来把握方向、搞好统筹、整合力量。如,在全市街道社区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制和“社区兼职委员”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一大亮点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一大亮点 摘要:近年来,广西田阳县委在推进基层党建实践中不断创新,“农事村办”便是继“双学”、“农家课堂”之后的又一创新亮点。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服务网络、明确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健全工作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值得总结和借鉴。 关键词:广西田阳县;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09)01-0024-05 近年来,中共田阳县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新路子,从开展“双学(学党章、学本领)”到打造党员中心户,从开办“农家课堂”到已初见成效的“农事村办”制度,这些实践创新使革命老区的党建工作展现出勃勃生机。“农事村办”就是由县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将县乡党政部门的服务前移到村屯,使群众足不出村屯就能办理各种事务。2008年6月5日,广西深化服务农村基层群众工作现场会在该县召开,对“农事村办”破解群众办事难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这是田阳县在准确把握农村税费改革

和乡镇撤并后基层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从执政为民的高度出发,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创造性地提出并推行的一项基层干部服务群众工作的新机制,是一项便民、利民和惠民的民心工程。 一、广西田阳县开展“农事村办”的缘由与基本进程 (一)“农事村办”工作制度推行的缘由 一是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目标的迫切要求。推行“农事村办”,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目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战略,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意识,“农事村办”正是这一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是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尝试。 二是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实行了乡镇撤并工作,部分乡镇撤并后管辖范围扩大了,面临不少新情况。如:群众居住分散,路途遥远,外出办事往返难;农村各种税费取消后,乡、村办事机构设置不科学,办事不便捷;村干部待遇偏低,不得不兼顾家庭生产,无法正常值班,群众办事难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