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八大报告深化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郑又贤[1]

十八大报告深化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郑又贤[1]

十八大报告深化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郑又贤[1]
十八大报告深化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郑又贤[1]

福建日报/2012年/11月/27日/第011版

求是

十八大报告深化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方法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郑又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八大报告的主题和灵魂,并作为中心线索贯穿于整个报告之中。十八大报告不但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传承、内涵和特点、发展和要求,而且坚持与时俱进的观点深化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谨就如下三个方面,谈谈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从回首和前瞻中得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结论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回首近代以来的历史,首先是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需找到一种能够明示近代中国出路的真理。许多仁人志士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都没能真正解决近代中国的出路问题。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反思和徘徊,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再加上“五四”运动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时就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同时也就选择了通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的自觉选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正是以此为前提,又是由此而拉开自己发展的序幕。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报告将之诉诸于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传承和“接力”。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在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特别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明确提出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选择,并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在面临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时,坚决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推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世纪新阶段,带领着全党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解放人民、振兴中华所作的不懈努力。

展望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的肩膀上将背负着更加沉重、更加艰巨也更加光荣的任务,我们要认准目标,乘胜前进。我们应该谨记十八大报告所提醒的三个“没有变”,即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规定着我们完成任务的总体方向没有变,也决定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总体原则不变、基本立场不变、根本途径不变,即仍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仍要坚定不

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我们要正确认识取得这些根本成就的主要原因及其内涵的整体性。

一是取得这些根本成就的原因很多,但有一条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一方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不但时有发生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制裁或经济封锁的情况,而且程度不同地受到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而搞自我封闭,僵化、教条化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不能再走这种“封闭僵化的老路”,这是我们用沉痛的教训换来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在探讨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道路或模式,特别是改革的前途时,有的人没有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而照搬西方国家的所谓“成功经验”,还有人从民主社会主义那里寻求解决办法,等等。这些“改旗易帜的邪路”,已经被历史证明走不通,而且今天的国内外实践依然在证明是不可行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二是就这个根本成就的内涵来说,它是一个辩证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不容截然割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同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有机整体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面旗帜,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化发展的旗帜,是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旗帜。所以,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有机整体。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内涵,十八大报告已经作出明确的界说。但很重要的,是应该弄清楚它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中各起到什么作用,各居于什么地位,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

关于三者的各自定位,我们要确立这样三个观点: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也就是说,它是指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朝着什么方向前进、通过什么方式取得成功。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如十八大报告以及十八大通过的党章所明确指出的:“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制度是一种规范,正是有了逐步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才能更正确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才有了根本保障。

在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各自不同的含义、地位和作用之后,还要进一步把握其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或统一性。十八大报告指出:这三者是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因为,它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此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而且,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它们才具有本来所具有的意义,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重要作用。如十八大报告所言,“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此外,对于这个根本成就,因其得来不易而“必须倍加珍惜”,因其具有重大作用而“必须始终坚持”,因其仍处于实践探索中而“必须不断发展”。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

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因为,我们将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将遇到许多以往所没有经历的困难、考验或危险。

这需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特别要有顽强的“攻坚克难”的精神和毅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重道远。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为我们继续深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其一,我们要明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即“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体。从理论上说,它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真理,具有绝对性和客观性,所以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同时它又具有相对性,没有穷尽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正确反映,还有待丰富、补充和完善,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实践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和制度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作出的正确选择,当然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都有一个如何具体实现的问题,其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深化探讨的因素,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而与时俱进地发展。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践上说,“毫不动摇坚持”和“与时俱进地发展”都是辩证统一的,绝不能把它们截然割裂甚至绝对对立起来。

其二,我们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基本内涵。实践特色主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源自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是以实践为基础和前提的,而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展示其伟大的威力和作用。理论特色旨在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的,并已经形成其独特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真理的体系,又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不但要在实践中坚持,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民族特色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和发挥作用的特殊土壤和条件。尽管社会主义具有普遍性,但在不同民族的国家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民族风格、行为方式、思维理念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巨大的现实力量;而且,也只有同中国的国情相符合,才能指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走向光明的前途。时代特色是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模式,而是与时代同进的,即是与不断变化的实践和认识同进的。胡锦涛同志说得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就是体现这三个“永无止境”的有机统一。

其三,我们要明确如何“不断丰富”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某种意义上说,“四大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当下事实”的概括;而“不断丰富”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未来发展”的探索,是更重要的环节。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就是要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具体实现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特别是要摸索成功的实践模式和基本经验。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一方面,要遵循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的道理,寻求和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理论特色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要坚持“实践出真知”的观点,要善于在不断变化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丰富、发展既成的理论或指导思想,并使之永远像实践一样是“常青”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以促进实践和制度创新,这是丰富理论特色的根本任务。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要探讨如何把社会主义同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充分发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不是狭隘的本土主义,而应该放眼世界,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吸取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就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格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不断推动实践、理论、制度等的与时俱进和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及成就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本文主要论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主要内容及成就 【关键词】:建设有中国特色主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袭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国兴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改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的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南斯拉夫)发展经验教训 对中国的启示 伴随着1917年10月20日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随后的大半个世纪里,大量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出现,社会主义阵营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尤其在二战结束后达到了一个巅峰。但是,在西方国家开始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僵化的苏联模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在此情况下,苏共领导人推动的所谓改革背离了正确方向,把社会主义改革变成了向资本主义的“改向”,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施行的“和平演变”战略,最终导致了苏共解散、苏联解体。东欧各国的改革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尽管各个国家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在当时大背景下相继发生剧变,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兴盛,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证明了共产主义理论的先进性,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冲击。但是随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被颠覆。这些挫折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是各国长期以来各种矛盾的爆发。 种种挫折并不代表社会主义会失败,苏东剧变只是具体道路上出现了某些困难。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但是也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吸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经验教训十分必要。 一、苏联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曾经最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头羊。苏联模式对中国的影响最为深刻,今天依然存在。从新中国建立起,苏联开始援助中国。当时的中国从工农业体系到军队组织架构,

充斥着苏联的气息,因此其兴衰经验最具参考意义。 1.加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 苏共早期,党对国家拥有绝对领导权。苏共在建立政权时经历了自然灾害和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但是领导人们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从战时政策到新经济政策,苏共领导集体不断改善自己的领导,积极镇压国内反动势力,为建设国家奠定了基础。后来又独创性的建立了五年计划制度,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后来的斯大林模式强化了重工业的地位,在短短十年间将俄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一流的工业强国。虽然现在看来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苏联发展模式有种种弊端,但是它们在短期内凝聚了人心,使苏共在国家获得绝对的领导地位,因而苏共获得了坚强的政策执行力。这一点可以从二战期间苏共对卫国战争的领导上看出来。冷战期间,苏联在大部分时期力量弱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但是凭借党的坚强领导,苏联取得的成就依然十分令人惊叹。到了80年代后期,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部分苏共领导人,没有看清形势,放弃党的领导地位,自毁长城,导致人心涣散,最终酿成大祸。今天的中国,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的分裂分化图谋,近些年伴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我国面对的形势更严峻。近些年来敌对势力抛出“军队非党化”,“多党制”论调就是意在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和当年肢解苏联时的伎俩如出一辙。在这个国家,是党在凝聚人心,党的坚强领导将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当今时代下,要加强而绝非弱化党的领导,是保证中国这个有着复杂国情的多民族国家完整的根本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根本保证。 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苏联到最后失去政权的原因固然有外部力量的颠覆,但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特论文

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专业学号姓名 [摘要]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历经了从空想 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转变,从萌芽发 展走向成熟。但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遭遇了挫折和低谷。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蓬勃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进一步推进尤其是研究科学 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 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中国;机遇;挑战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历经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转变,从萌芽发展走向成熟。它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遭遇了挫折和低谷。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进一步推进尤其是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未来二三十年,世界上各主要国家和各大战略集团的相互合作、竞争、博弈乃至较量的结果还很难说一定是什么结果,各种可能性都有,其中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巍然屹立与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较大复兴,当然也决不排除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的发展遇到新的更大的困难。若如是,世界社会主义就会步入一个新的比苏东剧变之后还要大的一个低谷。新的复兴与新的挫折,无论哪一种结果出现,都可能处于一种激烈动荡甚至跳跃的状态,这是世界各种各类重大矛盾累积冲突的必然结果。我们知道,按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旧世界将因自身所准备的条件和积累的矛盾而得到根本的改造,以致在丧失自己的生命力、存活的地理空间和影响的时候,最终由一个能保证社会生产力极高度发展和人的最全面发展的新世界所取代。但是,这一客观规律只会在世界历史的演进中逐渐地发生作用,而在其指向的历史必然结局出现之前的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终将被新世界所取代的旧世界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较大的存活地理空间和影响。 一、来自国际方面的机遇与挑战 1.国际方面的挑战 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资本主义有两大显著变化,这两大变化及其后果向世界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新课题,造成了不少新困难。首先,是资本及其收益的占有已经不再只属于资本家阶级个人、家庭和纯粹的私人企业,一个工商企业的财产很少能够或根本不能作为某一私人财物予以让渡,因为它的所有权被通过各种基金等投资共同体分散到众多的持股人手里了,即使是属于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许多人也成了股东。与经典的财产由资本家阶级占有不同,“现在占主导地位的产权制度是由一张复杂而又井然有序的网络构成的,构成这张网络的是在社会上分散的财产要素以及众多的对这些财产要素声称拥有所有权的人们,这些人们常分成阶层,并不形成一个单一的统治集团。”这就是由财产权的分散化而出现的资本社会化。它在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何种地位,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将会产生何种影响,这里且不论。问题在于,现今广泛出现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社会化,尽管没有消除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也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和前景提纲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现状及前景 蓝志 主义通常指主张、思想,但同时又是社会运动、社会制度。 毛泽东曾说过“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主义,甚至一个阶级的各集团中还各有各的主义”。20世纪最大的特点是社会主义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一、社会主义分类 世界上有一百多个政党提出了多种社会主义纲领,可分为: 1、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公有制为主体,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 2、民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党) 3、生态社会主义 4、民族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现状 (一)西欧社会主义运动(近70万党员) 1、法共的“新共产主义” 2、意大利左翼民主党的“新社会主义” 3、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和“第三条道路” (二)苏联演变后俄罗斯社会主义力量的现状 1、以俄共为主体的左翼 (1)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温和派) (2)“俄罗斯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力量运动”(激进派) 2、俄罗斯争取新社会主义运动 3、全俄政治社会组织“祖国”运动 (三)东欧剧变后左翼力量的现状 1、重建的东欧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运动 2、东欧社民党的社会主义运动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探索新道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 2、越南社会主义革新之路 (1)国情与历史 (2)革新之路 1986年12月,越共六大(长征)召开,开始全面革新,经过1991年七大(阮文灵),1996年(杜梅),2001年九大(黎可漂、农德孟),革新开放向纵深发展。

革新政治: A、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改革,扩大国会权力。 B、转变政府职能,精减人员。 C、主张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2001年九大更将依法治国,为发展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 D、加强执政党建设,加强民主集中制,加强反腐败力度(党重之中重),采取干部申报制度。重视改革与稳定关系。 E、外交上,加强对外开放,实行全方位外交路线:外交融入国际社会,搞好周边关系,妥善处理大国关系。争取和平环境搞建设。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1995年越美关系正常化(杜梅、武文杰访华)。 革新经济: A、管理上,认清基本国情(1954年起为过渡时期),坚持初级阶段,解散农业合作社,实行农村承包。推行国企改革,实行政企分开。C、外向型经济的推动,建立开放区和经济区。D、实行金融改革,抑制通胀,提出建立“定向市场经济”目标,发展外向型经济。 革新思维:确立胡志明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91年,七大阮文灵),翻译出版《邓小平文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书,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3)特点和困难 特点:认识国情定位准,学习中国紧跟快,解放思想重实践,改革开放同步调,成绩巨大立得牢。 面临困难:资金短缺,人口增长过快,农村落后,腐败问题,教育事业滞后,国企亏损大。 3、老挝社会主义国家的革新 (1)国情与历史 (2)改革情况 1986年打开国门,1988年推行全面革新开放路线,1996年六大制定长远规划。 政治改革:2001年七大提高国会的地位和作用,直接选举国会代表。转变政府职能发展市场经济,实行政企分开。1991年通过第一部宪法。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经济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取消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转入经营核算制,实行利用和发挥建立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基础上的各种经济成份政策,逐步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发展商品经济。实行对外开放,是东盟成员国。大力发展旅游业。 (3)特点和困难 4、古巴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改革情况 1990年12月,古巴进入“和平时代的特殊时期”。1991年10月,古共四大,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高二生物选修3 专题1 基因工程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在基因工程中,切割载体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中,一般需使用( A.同种限制酶 B.两种限制酶 C.同种连接酶 D.两种连接酶 2.基因工程常用的受体有( ①大肠杆菌②枯草杆菌③结核杆菌④动植物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C.质粒都可作为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成分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4.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中经常使用的用来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

A.细菌质粒 B.噬菌体 C.动植物病毒 D.细菌核区的DNA 5.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 基互补配对的是(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表达 6.不是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物是( A.干扰素 B.白细胞介素 C.青霉素 D.乙肝疫苗 7.在基因工程中用来修饰改造基因的工具是( A.限制酶和连接酶 B.限制酶和水解酶

C.限制酶和运载酶 D.连接酶和运载酶 8.下列哪项叙述不是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A.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B.决定宿主细胞的生存 C.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D.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 9.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有三种氨基酸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 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和选择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10.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 里的基因探针是指( A.用于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 B.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现,一些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实现本国的工业化,这些国家琢磨出这样两条道路:一是走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展望世界,这是许多国家都走过的,比如美国、比如欧洲一些国家、日本,而这些国家确实也资本主义道路走通了;另一条是社会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这是苏联走过的,而且也走通了。十月革命,俄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国内的形势并不是很乐观,后来通过摸索,走出这么一条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一举成为欧洲第一强国、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国家之一。 那么,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落后的国家,要走哪条道路,才是最合适的?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漫长八十年时间了,很多先进中国人都在尝试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等,中国也尝试着走资本主义道路,但历史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一方面,三千多年的封建主义束缚着中国人的思想,再者,封建主义并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不愿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就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为了打开中国这个国门,成为自己统治世界的一部分,他们并不乐意中国变强。而中国的资产阶级并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道路的条件。因此,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中国陷入困境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曙光。为此,中国看到了另一条出路,那便是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而在新民主革命胜利后,在政治上,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在经济上,没收了官僚资本并转换为社会资本,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纵观历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所以说,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必然性。 而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优越性来看,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1.在理论上,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社会主义经济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次,社会主义制度代表了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之比较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之比较 作者:柴尚金来源:《社会主义研究》(武汉)2000年02期第7~11页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武汉)2000年02期第7~11页 作者简介:柴尚金,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研究员 内容提要:本文比较了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两种不同的改革方向与结果,分析了现存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现状及问题,指出改革和调整是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比较 社会主义国家在本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了艰难的改革历程。近50年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表明,社会主义需要改革,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但如何对待改革,怎样进行改革?各国态度和做法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比较分析改革的不同做法和结果,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将有助于不断推进和深化社会主义改革。 一、两种不同的改革方向与结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也是处于经常变化和改革之中的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改革,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完善和发展。问题在于按照什么方向进行改革,是把改革当成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途径,还是当作自身否定的手段?这两种不同的改革方向所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搞改革,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冷战时期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突出了经济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而在此时,苏联那套政治经济模式,日益阻碍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引发出种种矛盾和危机。所以,在50—80年代,原苏联东欧国家相继开展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比较典型的有

三种模式:一是按照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南斯拉夫模式,即在经济领域实行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社会自治计划体制和联合劳动,肯定商品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摆脱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减少国家对经济的行政干预。二是实行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即强调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同时并存、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家集中与企业分散经营相结合的经济管理体制。三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框架内进行调整的改革模式。苏联在50年代中期就开始对过去僵化的经济管理体制作过一些调整,如适当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商品价格的杠杆作用、加强利润核算等。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传统僵化的经济体制。以上这些改革举措,从总体上看,基本上是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之内的调整革新,其方向仍然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在80年代后期,苏联东欧的改革突出表现为政治改革,改革的方向开始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原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其“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失败后,就转向他所谓的政治体制改革。他提出公开性、民主化、多元化的“新思维”,主张“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同时,他还通过支持东欧国家党内那些主张民主社会主义的领导人,在整个东欧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很快,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开始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改革变成改向,党和国家纷纷改旗换帜。 中国的改革不同于原苏东国家的改革,特别是与其后期的改制改向完全不同。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改革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方向问题。他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就是要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这一原则,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改革开放,实质在于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

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概述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概述 内容提要:在人类刚刚跨人21 世纪之际,世界局势千变万化,动荡不安。正确回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展望新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对于我们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19 世纪40 年代(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回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实践,从低谷中重新奋起再次显示出强大的活力这样四个发展时期。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繁荣发展现状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生产和市场的相互需求下,18世纪欧洲掀起了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带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欧洲主要国家的产业革命不仅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且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1]。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诞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2)社会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越是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就越是从其他阶级中得到补充。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纷纷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来。 19世纪30~40年代在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先后发展成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这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起义无产阶级显示了自己的伟大实力,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它表明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昂首阔步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辟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纪元"。[2] (3)、理论前提 “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论据。产生于17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我的人生规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我的人生规划 对社会现状的简单分析: 经济: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正在飞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的提高。市场经济体制也在日益完善,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我们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的大好机会。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关键时期”,之所以称之为“关键时期”,是因为这一阶段正是我国经济模式从“转型”到“定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的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应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模式;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应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下的模式;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应是以构建和谐的利益关系为核心的模式;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应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模式;五、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应是有灵活创新机制的模式。 文化:在这里主要分析我们青年一带的文化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为世俗所推崇的今天,理想化、浪漫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现实激烈地冲突着,这使得不少年轻人更关注消费、追赶时髦,很难再沉浸在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中。吃着同一的洋快餐食品,向往着雷同的时尚休闲活动,年轻人几乎按照同一模式过着貌似繁华热闹,实则个性丧失的生活。他们把文化诉求的目的归结为娱乐、消遣、追求感官刺激和非理性的文化享受。这其实也暗含了在当下,随着泛政治化的文化结构被经济至上的文化权威所取代的同时,一些年轻人在追求自我选择的过程中,在心理的深层上,却深感文化价值目标的缺失,甚至失去了社会行为的某些价值标准。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价值观始终带有它鲜明的民族印迹,并以本民族特有的形式与内容,为其民族的崛起和腾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当代青年文化价值的选择,一方面将接受发达国家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一切文明成果的熏陶,并与其蕴涵的价值观有所趋近。另一方面,当代青年将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势,提升对本土文化在客观比较中深刻的认识,与其蕴涵的价值观高度认同,从而影响世界。 人才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以至于许多地方、许多行业闹起了中高级人才荒。一边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一边是人才荒,这一尴尬现象既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之快,也反映出中国在成功应对人才需求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人。此项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才在未来几年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到2010年,第二产业人才缺口数字最大,将达到1220万人。而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其中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精算、数字媒体、物流、心理咨询等,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高级专业人才、顶级技术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金融保险人才也相应出现紧缺现象。此外在以下一些方面也缺很多的准业人才:信息技技术人才,网络服务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科学技术研究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数据管理人才,管理人才,贸易人才,经纪人才,金融人才,律师人才,教育人才,医疗保健人才。

(九年级政治教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教案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教案九年级政治教案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过的曲折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中国巨变的学习,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知识的学习,认识到“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意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这一段历史,认识到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深刻意义,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更加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使

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使学生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具有的伟大历史性转折意义。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分析: 社会主义本质是本节的重点。因为:(1)对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2)只有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才能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我们党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教法建议: 第一框:找一些视频资料,如《陈毅市长》、《林家铺子》等,学生看完之后讨论分析,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得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必由之路。对比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不同,并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进一步说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框:在教学中,可以穿插使用图片、电影、录像辅助教学。比如《龙须沟》反映人民在新旧制度下截然不同的生活;还有反映中国建国后曲折历史的影片《活着》、《芙蓉镇》,反映香港、澳门回归的记录片等等。教师也可

浅析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浅析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摘要:在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和平和发展成为主题,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平共处、协作、竞争和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面临着时代性、全球性的挑战和风险,同时也为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垮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机遇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时代性全球性的严峻挑战 (一)工业化信息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在工业化、信息化方面,我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特别是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未来起决定作用的生产技术领域、前沿科技领域、高新科技方面,它们占有巨大优势。我国全社会在固定资产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设备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70%被外国产品占领。他们凭借对高科技的垄断和资本的优势,加上长期积累的经济基础,在全球化过程中偏离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率,占据世界场的中心位置,控制和影响国际运行机制。此外,由于意识形态形态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反社会主义的势力出于战略考虑,对我实行禁运、限制和歧视。尽管我国的科技研究与开发也不断发展,在某些领域也走在世界前列,但整体水平的差距在21世纪的较长时间内仍然继续存在。 (二)中国面临西方和平演变和“变我颜色”的挑战 在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大背景下,西方资产阶级又一次实行了战略重点的转变,由过去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武装进攻、军事围堵和经济封锁变为全面进行和平渗透与和平演变,由硬对抗走向软进攻。他们以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实行改革开放为契机,相继抛出以“超越遏制”、”融合”、“柔性”等为代表的和平演变新战略,企图通过“和平”方式,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及思想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同社会主义国家打场“不见硝烟的世界战争”,企图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通过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因特,加紧对社会主义和平进攻。在国际上,造谣惑众,拨弄是非,以售其奸,大搞“合纵连横”。我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科技上相互交流,互相,而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互相对立和斗争等矛盾也会更加突出,这就使反和平演变斗争处于多种矛盾纵横交错,经纬交织的复杂环境中,斗争将呈现十分复杂的局面。西方敌对势力的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内容提要: 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跨越了发达资本主义时期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究其原因 ,决非某个人的意志所为 ,而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新民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结果 ,也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向往世界大同的文化传统,为中国选择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而帝国主义侵略,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相继失败,使中国人民认识了资本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的道理;十月革命起到了榜样的作用,而苏东剧变和俄罗斯的经济衰退则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而更为直接的现实的原因是,中国自身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发展,造就了无产阶级队伍;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又使人们掌握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造就了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这就使中国必然地选择和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在 50年代冷战格局已经形成的时候 ,这是唯一的和最佳的选择。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必然性理性选择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联系实际 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逾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由新民主主义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人民对社会公正的不

懈追求在这一历史选择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充分考察、对比、认识资本主义不公正丑恶本质和社会主义的公正本质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提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独特构想,并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

前社会主义国家失败的原因

前社会主义国家失败的原因 社会主义国家,就一般定义而言,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或指实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在中国,“社会主义国家”一般被定义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奉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通过西方模式和苏联模式两种。前者主要是东欧国家,后者有苏联、中国。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有所减少,但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原有社会主义国家除东德外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或不够发达的条件下, 走上了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开始走出低谷,并逐步走向复兴。 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失败的一个明显错误的反应,就是将那些显而易见的因素扩大到自己的经历中去。任何科学调查,不管其方法论是什么,都不会对这种主观的解释方式感到满意。历史进程中的诸多因素以某种系统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其位置是不可以任意选择的,而要以组成这一体系的“构筑物”的根本关系和相互作用为前提。在这一体系之中,结果是不能随意改变的。 从所有社会关系要素的变幻莫测的行为中,包括它们表达的最理想的形式中,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到经济领域是基础。这样做的理由早已有所探讨,在此就无需进一步展开。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同样必须从经济条件入手,从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出发,考察社会生活体制所带来的后果,最后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一些问题。 一、经济条件的不成熟 历史唯物主义发现了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和在阶级斗争中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一旦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发生矛盾,并且不能再解决相关的问题,就会出现向一种新的社会形式的转变,而且这种转变必须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得以实现,因为统治阶级是不会自愿放弃其统治的。根据这一历史发展的基本模式,为实现更高社会形态所必需的经济条件应该在前一社会形态中就发展成熟,特别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必须成熟到足以建立一个新的“需求体系”,即具有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民生活需求的新意识的基础因而,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性转变必须发生在那些经济和技术都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在那里,多数阶层的人们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意识。众所周知,这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的期望,列宁把俄国革命看成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特别应影响到工人阶级的组织和意识形态都高度发达的德国。而革命却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的链条”上首先爆发了。总之,必须建立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的社会秩序的事实实际上却与革命性变革的理论模式背道而驰. 客观地讲,从批判和消灭以商品拜物主义为特征的制度到向这种制度屈服,这样的转变与物质需求方面的落后不无关系。西方社会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这也许会被新的价值观所不齿,它还为舒适和富裕的生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而这一切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都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对物质世界的渴求并不那么容易被人理解,那时哲学的陈腐解释不足以使人信服。 然而,除了客观条件外,还有主观上的问题:“人类的生产能力”——即人克服客观困难的能力——并没有化为行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未被很好地利用。这种在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热情甚至被抛在了一边,从而转向了西方制度和西方的价值观。社会制度之间的

全球化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浅谈全球化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摘要: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全球化从经济发展、章识形态、国家主权等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影响,同时全球化也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实现跳跃式发展、超超越资本主义的绝好历史机遇。社会主义国家只有理性的适应全球化、趋利避害,进而增强自身对全球化的主导地位,才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最终取代资本主义。 关键词: 全球化社会主义挑战机遇 一、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化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可以从多视角、多层次、多领域进行探讨。关于全球化,目前有以下两点是可以肯定的: 1、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全球化的发展可 以追溯到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二战后,人类的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使当代成为“真正全球化的时代”。 2、全球化是一个多元化、多维的过程。首先,全球化表现为经济全球化。经济 全球化主要表现在: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其次,全球化也表现为一个政治过程,政治全球化既表现为各国政治交往的扩大和频繁,还表现为国际体制和国际组织的增多及其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第三,文化也表现出全球化趋势。当代的文化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各种文化趋同的速度加快。从根本上说,全球化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基本矛盾的世界性运动,它反映了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发展的未来趋势。 二、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带来的挑战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面对不可逆转的全球化潮流,我们更应深刻分析它所带来的挑战,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利用其所带来的益处,减少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加速实现自身的发展。全球化从经济发展、章识形态、国家主权等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影响, 1、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趋势,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可以引进大量外资弥补经济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经验更好地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外国公司在本国进行投资设厂可以扩大就业,减轻本国的就业压力。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无疑是发展本国经济、赶超发达国家的良好契机。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它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也是不容低估的。正如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为第二届全球化论坛所致贺词中称,全球化也开始产生反作用,因为它所带来的益处只是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里,即使在这些少数国家里,这些好处也不是平均分配的[2]。由于历史的原因,广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资金匮乏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依然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盘剥社会主义国家。资本的本性决定了资本家以追求最大利润为最大目的,当本国的生产、消费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扩张的本性时,全球扩张就成为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社会主义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广大的消费群体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兼并、跨国投资的规模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种不平等的经济状况近一步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例如,在国际互联网方面,全球收入最高国家中1/5人口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和国际互联网用户的93%,而收入最低的1/5人口只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1%和国际互联网用户的0.2%。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该问题,这种“数字鸿沟”有可能成为各个国家之间以及各个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的新根源[3]。 由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各国贫富差距拉大不仅有客观上的、历史上的原因,主观上的原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脚步加快,实行渐进式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