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JG+(建设)+0001-1992+热球式风速表检定规程

JJG+(建设)+0001-1992+热球式风速表检定规程

JJG+(建设)+0001-1992+热球式风速表检定规程
JJG+(建设)+0001-1992+热球式风速表检定规程

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长度不小于750mm的新制造和使用中的分度号为K的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号为N 的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号为E 镍铬-铜镍热电偶、分度号为J的铁-铜镍热电偶(以下分别简称K、N、E、J、X型热电偶)在-40-1300℃范为内的检定。 一技术要求 1热电极的名义成分如表1规定。 注:①不同分度号两镍铬极不可互换; ②不同分度号两铜镍极不可互换; ③镍铬—镍硅采用镍铬—镍铝分度表。 2 不同等极热电偶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其允差应符合表2表定。

注:①允差取大值;②t为测量端温度。 3 热电偶的外观应满足下列要求: 3.1 新制热电偶的电极应平直、无列痕、直径应均匀;使用中的电偶的电极不应有严重的腐蚀和明显缩径等缺陷。 3.2热电偶测量端的焊接要牢固、呈球状,表面应光滑、无气孔、无夹渣。 二检定条件 4标准器 4.1 一等、二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各1支。 4.2 测量范围为:―30~300℃的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一组,也可选用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5 仪器设备 5.1低电势直流电位差计一套,准确度不低于0.02级﹑最小步进值不大于1μV,或具有同等准确度的其他设备。 5.2多点转换开关,寄生电势不大于1μV。 5.3参考端恒温器,恒温器内温度为(0±0.1)℃。 5.4油恒温槽,在有效工作区域内温差小于0.2 ℃。 5.5管式炉,其长度为600 mm ,加热管内径约为40 mm。 5.5.1 管式炉常用最高温度为1200 ℃,最高均匀温场中心与炉子几何中心沿轴线上偏离不大于10 mm ;在均匀温场长度不小于60 mm,半径为14 mm 范围内,任意两点间温差不大于1 ℃。 5.5.2 为保证管式炉温场符合检定要求,可在炉中心置一耐高温恒温块。 5.5.3 均匀温场测试方法见附录3 。 5.6 控温设备,应满足检定要求。 5.7 热电偶测量端焊接设备。 5.8 钢卷尺、游标卡尺。 5.9 读数望远镜或3~5倍放大镜。 6 电测设备环境条件应符合使用条件。 三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7 热电偶的几何尺寸与外观,用钢卷尺、游标卡尺和目力检查,应符合要求。 8 经外观检查合格的新制热电偶,在检定示值前,应在最高检定点温度下,退火2 h 后,随炉冷却至250℃以下,使用中的热电偶不退火。 9 热电偶的示值检定温度,按热电偶丝材及电极直径粗细决定,如表3所示。

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检定系统

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检定系统 产品名称: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检定系统 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检定系统主要用于工作用热电偶、工业热电阻、玻璃液体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等温度传感器的自动检定/校准。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多通道低电势扫描器、数字万用表、热电偶检定炉、恒温油(水)槽等设备,实现热电偶、热电阻检定/校准的控温、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报表生成与打印、以及数据存储的完全自动化。系统功能与技术指标完全符合JJF1098-2003《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测量系统校准规范》要求。 一、检定项目 自动检定S、R、B、K、N、J、E、T、EA-2、短型S、短型R等分度号工作热电偶。 自动检定Pt10、Pt100、Cu50、Cu100、Pt-X、Cu-X热电阻,包括两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热电阻。自动检定玻璃液体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等,自动进行数据处理,生成记录表格二、系统技术指标 多通道扫描开关寄生电势:≤0.2μV 通道间数据采集差值:≤1μV 2mΩ 测量重复性:≤1.5μV 6mΩ 热电偶检定炉恒温性能:恒温≤0.5℃/6min 测量≤0.1℃/min 恒温油、水槽恒温性能:恒温≤0.04℃/10min 测量≤0.02℃/min 热电偶参考端补偿范围: 0℃-50℃分辨率0.1℃

五、系统软硬件特点 ◆检定装置软、硬件操作自动化设计:系统除捆扎、装炉(槽)、接线、参数设定外,其它工作 (如查线、控温、检定、数据保存等)均由系统自动完成。 ◆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该装置能兼容您已有设备如油(水)槽、检定炉、数字多用表、计算 机等,组成先进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化检定系统,可同时检定热电偶和热电阻及其它膨胀式温度计。热电阻检定统一接线,自动进行线制(二、三、四)转换。专用半导体零度恒温器提供方便、稳定、可靠的冷端补偿能力,使热电偶检定稳定性和检定效率大大提高。 ◆优化的热电阻测量方法;多通道扫描器内含四线制换向开关,通过特有的正、反向测量切换功 能,有效消除测量回路中的寄生电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三线电阻转换器与接线台一体化设计:方便了系统接线,自动实现三线制热电阻的两次测量(包 含两根内引线及包含一根内引线)功能,保证测量电路完全符合检定规程,将测量误差降低到最低限度。 ◆自动装炉定位装置:检定炉专用台架带有标尺定位装置,能保证准确的将标准热电偶和被检热 电偶装入炉中心位置,减少装炉不到位而引起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热电偶检定时参考端补偿可采用冰点补偿或室温自动补偿。参考端温度补偿传感器采用A级 Pt100铂电阻,读数稳定,测量精度高。 ◆完善的软硬件保护功能:检定炉控温系统接线采用带保护的接线端子,并且统一移到控温端, 减少了操作端的不安全因素。 ◆多重检定炉超温保护,恒温设备控温系统相对独立,控温仪表本身具有超温保护功能。相对于 软件控温方式,可防止因计算机死机或扫描器故障导致控温系统失控,造成恒温设备超温损坏。 升温过程的温度异常保护,当标准温度或仪表温度出现异常现象,如加热功率为设定最大功率而出现不升温或温度下降、标准温度超出恒温设备使用温度范围、标准温度和仪表温度出现较大偏差等,系统均给予提示并停止升温过程。 ◆自主开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软件的升级服务有保障。 ◆软件系统计量管理一体化、多线程设计,具有超强容错性和自诊断能力。系统运行于 windows2000、XP、windows7等平台、全中文界面、鼠标点击操作,方便快捷。软件实现温度控制和监控,显示检定数据及控温曲线,数据自动采集、保存,自动打印检定记录和证书;另外,系统提供被检表信息、检定数据查询、热电偶热电阻分度查询,温场测试,总不确定度计算等功能。

JJG141-2000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 141—2000 目次 1 概述 2 技术要求 3 检定条件 4 检定方法 5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附录A 铂铑10-铂热电偶整百度和检定点的热电动势值及微分热电动势值 附录B 铂铑13-铂热电偶整百度和检定点的热电动势值及微分热电动势值 附录C 铂铑30-铂铑6热电偶整百度热电动势值及微分热电动势值 附录D 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双极法)检定记录 附录E 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同名极法)检定记录 附录F 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结果整理表 附录G 检定证书(背面)格式80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长度不小于700mm的Ⅰ、Ⅱ级工作用铂铑10-铂、铂铑13-铂及长度不小于450mn的Ⅱ、Ⅲ级工作用铂铑30-铂铑6热电偶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查。 1 概述 铂铑10-铂、铂铑13-铂和铂铑30-铂铑6热电偶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的8种通用热电偶型号中的3种贵金属热电偶。 铂铑10-铂热电偶的正极名义成分含量为铂90%、铑10%;铂铑13-铂热电偶正极名义成分含量为铂87%、铑13%;负极均为纯铂。它们长期使用温度上限为1300℃,短期使用温度上限为1600℃。铂铑30-铂铑6热电偶正极名义成分含量为铂70%、铑30%;负极名义成分含量为铂94%、铑6%。长期使用温度上限为1600℃,短期使用温度上限为1700℃。热电偶两电极直径均为0.5-0.02mm。 2 技术要求 2.1热电偶参考端为0℃时的热电动势,对分度表的示值允许误差换算成温度时,铂铑10-铂、铂铑13-铂热电偶不得超过表1规定;铂铑30-铂铑6热电偶不得超过表2规定。 表1 注t为测量端温度。

电厂热工试验室配置方案(不建标)

电厂热工仪表校验装置配置方案(不建标) 名称技术规范单位数量品牌产地单价总价备注 1 便携式干式温度校验炉温度范围:-20℃~150℃,分辨率:0.01℃ 准确度:±0.1%, 稳定度:±0.05℃ 炉膛深度:145mm, 炉膛孔径:Ф36mm 能同时校验6支热电偶或热电阻 带开关测试功能, 带RS232接口 双路高精度测量:Pt100热电阻2/3/4线,热电偶K,J,T,N,S自 动冷端补偿 中文应用软件(能全自动校验双路热电阻/热电偶)需配合电脑 使用 套 1 2 便携式干式温度校验炉 温度范围:常温+10℃~600℃,分辨率:0.01℃ 准确度:±0.1%, 稳定度:±0.05℃ 炉膛深度:185mm, 炉膛孔径:Ф40mm 能同时校验7支Ф8mm或7支Ф6mm的热电偶、热电阻 带开关测试功能, 带RS232接口 双路高精度测量:Pt100热电阻2/3/4线,热电偶K,J,T,N,S自 动冷端补偿 中文应用软件(能全自动校验双路热电阻/热电偶)需配合电脑 使用 套 1 3 便携式干式温度校验炉温度范围:200℃~1100℃, 准确度:±0.2%, 稳定度:在1000℃时±0.3℃ 分辨率:0.1℃ 炉膛深度:225mm, 炉膛孔径:Ф45mm 带开关测试功能, 带RS232接口 套 1

4 电动压力校验仪 压力控制范围:-0.095~10MPa 压力稳定度:±0.02%F.S 压力单位可选:kpa、Mpa、Bar、kg/cm2、Psi 温度补偿:0~50℃自动温度补偿 输入:4~20mA (带24V电源) ,0~30VDC 分辨率:0.001mA,0.001V 精度:±0.02%F.S, 介面显示:4.3”TFT彩色触摸屏 电源:14.8V Li-ion / 每充电可工作3小时 带RS232通讯接口 可检测对象为:压力变送器、压力开关、压力表 套 1 内置压力模块量程0~10MPa (0.05%F.S.) 只 1 外置压力量程-100kPa~100kPa (0.05%F.S.) 只 1 外置压力量程0~50kPa (0.05%F.S.) 只 1 外置压力量程0~300kPa (0.05%F.S.) 只 1 外置压力量程0~2MPa (0.05%F.S.) 只 1 外置压力量程0~4MPa (0.05%F.S.) 只 1 压力转接头附件 64件成套英制NPT1/4、3/8、1/2、3/4及公制M20×1.5等相 应的转换接头 套 1 5 真空/压力校验台压力控制范围:-0.095MPa~6MPa 调节细度10Pa 台 1 6 压力校验台压力控制范围:0~10MP 台 1 7 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0.1~0MPa,0~40KPa,0~250KPa,0~0.6MPa,0~ 2.5MPa,0~4MPa,0~6MPa,0~10MPa 0.25级 个 1 8 多功能校验仪型号:Model 50(六位显示) 准确度:±0.02%FS; 台 2

热电偶建标技术报告样本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二等铂铑10—铂热电偶标准装置建立计量标准单位 计量标准负责人 筹建起止日期

说明 1. 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填写, 要求字迹工整。

目录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 四、环境条件………………………………………………………( 3 )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5 )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15 ) 十、结论……………………………………………………………( 16 ) 十一、附加说明……………………………………………………( 16 )

一、计量标准的组成及其原理 (一)、概述 VST.R-992工业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检定系统( 以下简称VST.R-992系统) 完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器具检定规程JJG160-92、JJG75-195、JJG141-83、JJG351-96、JJG229-98的要求进行自动检定工作。 ( 二)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VST.R-200工业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检定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 1、检定热电偶如图1。 检定控制原理: 二等标准热电偶既作为检定炉的控温热电偶, 又作为检定的标准; 冷端与铜导线相接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冰瓶中; 铜导线的另一端接VST.R-200测温元件自动检定装置测控仪( 以下简称VST.R-200测控仪) 的标准( ±E) 输入端; VST.R-200测控仪经过检测开关把信号输送到数字万用表的测量输入端; 数字万用表经过RS-232与计算机通讯; 而计算机经过内置的D/A卡经过VST.R-200测控仪, 触发VST.R-200测温元件自动检定装置伺服器( 以下简称VST.R-200伺服器) 的可控硅输出以达到控制检定炉的温度。VST.R-200系统以计算机为中心, 在ITVS 系统软件的支持下, 整个形成一个闭环控制回路。 计算机经过内置的D/D卡控制VST.R-200测控仪的检测回路开关, 并根据测得的二等标准热电偶的热电势换算出检定炉的当前温度, 按照设定温度点的要求控制VST.R-200伺服器, 以改变检定炉的加热电流, 从而实现检定炉炉温的自动控制。 检定测量原理: 当炉温控制达到设定点要求时, 计算机控制D/D卡循环切换VST.R-200测控仪的检测开关; 每切换一个检测开关的同时, 计算机控制数字万用表及时检测一个热电偶的信号, 直到检测完所有热电偶的电势值。其循序为: 通道1→检测标准热电偶→通道2→检测被检偶一→通道3→检测被检偶二→……→通道X→检测被检偶X, ↓通道1→检测标准热电偶←通道2→检测被检偶一←通道3→检测被检偶二←……←通道X→检测被检偶X 一共往还三次; 即每支热电偶( 包括标准热电偶、被检热电偶) , 在同一个温度检定点, 至少检测六个数据; 并把所有的检测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于硬盘, 并可打印输出。 二、组成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热电偶标定规程

热电偶标定规程

目录 1.0目的 (2) 2.0范围 (2) 3.0参考 (2) 4.0安全 (2) 5.0定义 (2) 6.0责任 (2) 7.0热电偶 (3) 7.1概述 (3) 7.1.1结构 (3) 7.1.2外套材料 (3) 7.2技术标准 (3) 7.3外观检查 (4) 7.4校验 (4) 7.4.1检查仪器与设备 (4) 7.4.2校验方法 (4) 7.4.3冷端非0℃值时,应按下式计算: (5) 7.5使用和维护 (6) 8.0附录 (6)

1.0目的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为本规程的最终用户提供明确的内容和步骤,确保仪表维护检修人员在执行任务时能够在没有监督或很少监督的情况下,按照赛科规定的标准,以安全有效可靠的方式履行自身的职责。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 热电偶 3.0参考 本规程参考了以下文件: 电偶使用说明书 4.0安全 在执行规程时,你若确认出未知的HSE风险,向你的直接主管进行汇报。 为了确保检修人员以及仪表设备本体的安全,在执行相关操作之前必须了解和参考以下的安全提示: 1.禁止在爆炸性环境中打开处于带电工作状态的热电偶的接线盖 2.无论是在安装、维护或者使用的时候都要考虑到环境状况对热电偶的影响因素。 3.在有毒有害场所执行任务的人员,应事先了解相关的材料安全数据表。 5.0定义 6.0责任 本规程仅适用于具有专业知识的仪表维护人员的操作。 1.ES仪表工程师、主管和技术员应确保本规程在工作中得以贯彻和执行。 2.仪表维修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就安全和技术上的任何疑问及时与其直接主管人进 行沟通。 3.任务完毕后把完成的签过字的规程或检修记录返回给主管用于审核及归档。

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解读

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解读 (JJF 1637-2017) 自2018年3月26日起,新的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JJF 1637-2017开始正式实施,改规范替代了原来的《JJG 351-1996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在新规程中,主要变更的内容有5项,分别是: 恒温设备为管式炉时,需配备均温块 被校热电偶退火要求、长度、温度范围变更 增加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作测量标准的计算公式 参考端恒温器深度应不小于200mm,校准时必须使用参考端恒温器 要求退火=>不要求退火。750mm=>500mm。1300=>1200。(备注) 校准设备变更内容 恒温设备 项目J JG 351-1996 JJF1637-2017 检定炉管式炉常用温度点为1200℃ 均匀温场中心与炉子几何中心沿 轴线上偏离不大于10mm; 在均匀温场长度不小于60mm,半 径为14mm范围内,任意两点间温 差不大于1℃。 300℃以上恒温设备为管式炉,应配置均温 块。 有效工作区域轴向30mm内,任意两点间温 差不大于0.5℃; 半径为14mm范围内,同一截面任意两点间 温差不大于0.25℃ 恒温槽有效工作区域内温差小于0.2℃ 热电偶测量端套上玻璃保护管, 插入油槽恒温槽中,插入深度不 应小于300mm,玻璃管口沿热电偶 周围,用脱脂棉堵好 -40℃~300℃在有效工作区域内任意两点 间温差不大于0.1℃堵好 将被校热电偶(必要时,测量端区套上玻 璃保护管),测量端与测量标准感温点置 于有效工作区域的同一水平位置,插入深 度应不小于200mm。 参考 端恒温器插入深度不小于150mm 恒温器深度应不小于200mm,工作区域温 度变化(0±0.1)℃,插入深度不小于 150mm。 多点转换开关 项目JJG 351-1996 JJF1637-2017 多点转换换开关寄生电势不大于1.0 μV 各路寄生电势及各路寄生电势之差均不大于 0.5μV 电测设备: 项目J JG 351-1996 JJF1637-2017 电测设备准确度不低于0.02级Ⅰ级被校热电偶

热工实验室.doc

新建(改扩建)火力发电工程 热工标准试验室及现场试验设备技术文件 2009年11月 中国

附件1 技术规范 1 总则 1.1本规范书用于在建电厂或改扩建电厂热工试验室和现场试验设备(温度、压力、转速、电信号等)的招标,它提出了校验仪表和设备的配置数量、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 2 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校验仪表和设备的配置满足电厂作为三级量值传递单位的工作需要。 1..3供方提供的热工自动化试验室校验仪表和设备具备有效的检定合格证书及完整的封印。国产设备提供“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进口设备具有“进口设备型式批准证书”。 1.4需方对本规范书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所有的技术细节和标准做出规定,供方需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满足国家对有关安全、环境保护等强制性标准及要求。 1.5如未对本规范书提出偏差,需方可认为我方提供的设备符合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偏差(无论多少)都清楚地表示在“差异表”中。 1.6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我方所执行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7校验仪表和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供方保证需方不承担有关校验仪表和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8本技术规范书将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9在签订合同之后,需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 2规范和标准 2.1 本规范书所涉及的校验仪表和设备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的最新版本进行设计、制造、检验和试验。这些规范和标准是由本规范书所列的组织机构制定的,包括在合同有效期内追加的规范与标准。 2.2 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水利电力部门电测、热工计量仪表及装置检定、管理规定》,凡是热工自动化试验室用于热工自动化校验仪表和设备的性能指标均应符合现行的各种

热电阻计量规范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二等铂电阻温度计标准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2016 .1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1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 五、环境条件………………………………………………………………………..( 3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5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9 ) 十一、结论…………………………………………………………………………( 20 ) 十二、附加说明……………………………………………………………………( 20 )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作用热电阻在测温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为了适应社 会发展的需要,满足我所的溯源需求,进一步开拓所新的业务,有必要在所建立工作用热电 阻检定装置,严格按检定规程要求进行工作用热电阻的检定工作,规范检定行为。同时,我 所已经具有满足工作用热电阻检定规程要求的环境条件、设施、标准仪器及配套设备,符合 开展工作用热电阻检定工作的条件,具备开展工作用热电阻检定工作的能力。本检定装置的 建立可覆盖测量范围在(-30~300)℃的工作用热电阻的检定。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组成:1-----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2-----被检热电阻温度计 3-----恒温油槽 4-----转换开关 5-----电测仪器 工作原理:该标准装置采用比较法进行检定,即将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与热电阻同时插入冰点或恒温槽中,待温度稳定后,通过测量标准与被检的值,由标准算出实际温度,然后通 过公式计算得出被检的实际值()t R。

热电偶的检定方法

K分度号铠装热电偶校验方法: 1、经外观检查合格的新制热电偶,在检定示值前,应在最高检定点温度下,退火2 h 后,随炉冷却至250℃以下,使用中的热电偶不退火。 2、热电偶的测量端应处于检验炉最高温区中心;标准热电偶应与管式炉轴线位置一致。 3、检验炉炉口沿热电偶束周围,用绝缘耐火材料堵好。 4、检定顺序,由低温向高温逐步升温检定,炉温偏离检定点温度不应超过±5℃。 5、当炉温升到检定点温度,炉温变化小于0.2℃/min时,可以开始读取数据和测量信号。 6、读数应迅速准确,时间间隔应相近,测量读数不应小于4次,测量炉炉温度变化不大于±0.25℃。 7、测量时将所有测量数据填写在工作用热电偶检定记录表上(见附表) 8、详细请参见《JJG351--96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验规程》。 在线取出热电偶操作方法 1、常温下直接取出热电偶即可。 2、高温下不能直接取出热电偶,高温下每取出10cm等待5分钟直至全部取出。 3、将取出的热电偶拿到校验炉进行校验,并把校验结果填入工作用热电偶检定记录表。 网带表面温度测量方法: 测量时网带上需无产品 1、把铠装热电偶端头用扎丝固定在网带中间,开动网带以正常速度前进。 2、向前行进2.5m后停止网带,在离铠装热电偶端头2m的位置再加扎丝固定后继续开启网 带前进。在后面可以视铠装热电偶行进情况在适当位置加扎丝固定。 3、当网带行进到氧化第一区位置时,停止网带5分钟待仪表显示数稳定后读出数据记录到 表格上,同时也读出该温区仪表显示值记录到表格。 4、按上面方法测量其它区温度并记录表格中。 5、测量完毕后抽出铠装热电偶和除去网带上残留的扎丝。

JJF(闽) 1016-2005 热电偶检定炉校准规范 内容

热电偶检定炉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校准规范适用于各类热电偶检定炉、退火炉计量性能的校准。 其他类似的温度炉也可参照本规范进行校准。 2 引用文献 JJG 351-1996 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 141-2000 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 75-1995 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 668-1997 工作用铂铑10-铂、铂铑13-铂短型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 (闽)4-1992 工作用镍铬-镍硅、镍铬-铜镍(康铜)短型热电偶检定规程 JJF 1071-2002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59-1999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3 概述 热电偶检定炉是热电偶计量检定中重要的配套设备,在热电偶检定过程中提供恒温温场。它主要由热电偶检定炉体和与其配套的精密温度控制装置组成,基本机构如图1所示。 4 计量特性 不同用途的热电偶检定炉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温度传感器信号 控制输出 图1

5 校准条件 5.1 环境条件 5.1.1 检定炉可放置在常温实验室内。 5.1.2 校准用测量设备环境条件应符合校准设备使用要求。 5.2 标准器及其辅助设备 5.2.1 校准时所用的标准器由表2列出。 表2

5.2.2 辅助设备 5.2.2.1 热电偶转换开关,寄生电势≤0.4μV 。 5.2.2.2 参考端恒温器,恒温器内温度为(0±0.1)℃。 5.2.2.3 钢直尺,最大允许误差为±0.2mm 。 5.2.2.4 绝缘电阻表,输出电压直流500V ,准确度:10级。 5.2.2.5 定位装置 定位装置由2块定位块和2支石英测试管组成。定位块尺寸如图2,材料为耐火材料。测试管为Ф8×6×700(mm)石英管2支,分别插入定位块1孔(径向孔)和2孔(轴向孔)形成支梁,如图2所示。 图2 定位块、石英测试管示意图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1 校准项目 校准项目见表3。 6.2 校准方法 6.2.1 绝缘电阻 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45%~75%的条件下,断开热电偶检定炉电源。用绝缘电阻表测量检定炉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1规定。 6.2.2 用于校准廉金属热电偶检定炉(包括短型热电偶检定炉)的两支二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以下简称为标1和标2),必须是同一支一等标准偶分度出来的,通过计算得出它们在1000℃时热电动势值'1标e 和' 2标e ,按式(1)计算,得到标2和标1的系统差值系统e ?: ' 1' 2标标系统e e e -=? (1) 或者将该两支标准热电偶捆扎后置于1000℃的炉中,炉温稳定后,轮换读取2支标准偶的热电动势值各4次,取平均后相减,亦可得出标2和标1的系统差值系统e ?。 R14

ZRJ系列热工仪表检定系统简介泰安磐然测控科技公司

ZRJ系列热工仪表检定系统 简介 泰安磐然测控科技有限公司Taian Panran Measurement & Control Sci-Tech Co.,Ltd.

一、热工仪表自动检定系统组成框图 计算 检定 油槽/低 三线电阻转 冰点 标准/被 可选传感器综合接 控制

二、技术资料 1、检定/校准项目一览表 2、执行检定规程、规范一览表

3、推荐使用的数字表: 三、系统性能特点 1、硬件部分 1)具有专利技术的低电势扫描开关,开关基片采用大面积敷银材料;机电 一体化结构,高可靠性、经久耐用;连接专用的低电势接线端子,总寄

生电势不超过μV。 2)扫描开关6、10通道可选,单炉控制、双炉控制及多炉群控可选,并可 实现热电偶、热电阻群控群检及同时检定等功能。 3)内含三线电阻转换器的综合接线台,兼容了所有热电偶、各种线制的热 电阻的接线,彻底解决了检定工作中繁琐的接线问题。 4)三线电阻转换器将三线电阻自恒温设备端即转换为四线进行测量,依据 检定规程完成R1、R2的测量与R的计算,消除了导线电阻差值的影响。 5)系统及所有外围恒温设备均自主研发生产,拥有完全知识产权,配套完 善,维护方便。 2、软件部分: 1)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检定规程、规范自主开发,并结合实际检定工作需要优化 调整,使系统功能更加完善,操作更加简便;检定软件着作权登记号:2005SR07729 和2005SR03392等。 2)系统在全程控状态下自动完成温度调节、测量通道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 报表及证书生成等工作。 3)热电偶、热电阻的检定除按照规程检定外,还可实现任意点校准、自动重复 性测试等功能。 4)廉金属热电偶检定,检定点温度可选择1-8个检定点,检定点可任意设 置,如℃、℃等 5)同一炉中可实现廉金属热电偶的混合检定。 6)热电阻、低温热电偶、低温一体化变送器等需在恒温槽中检定的测温仪 表,可分组检定,一批最多处理10组,每批检定最多可达60支或100 支(取决于所选扫描器的型号)。

热电偶检定规程 Word 文档

热电偶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351 96 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1996年8月23日批准1997年3 月1日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目录 一技术要求 二检定条件 三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四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附录 附录1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的检定方法 附录2 带补偿导线热电偶的检定方法 附录3 管式炉炉温温场测试方法 附录4 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在0∽1300℃附范围内,整百度的热电动势和温度对照表编制方法表附录5 K、N、E、型热电偶热电动势允差表 附录6S、K、N、E、J、型热电偶整百度点,微分热点动势表附录7 S、K、N、E、J、型热电偶分度表 附录8 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记录格式 附录9 检定证书(背面)格式

工作用廉金属JJ G351-96 热电偶检定规程代替JJ G351-84 本检定规程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6 年8 月23 日批准,并自1997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辽宁省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沈阳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合金厂 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邵树成(沈阳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王振华(上海合金厂) 参加起草人: 张家怡(沈阳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任春岩(沈阳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雷宗杰(天津德塔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长度不小于750mm的新制造和使用中的分度号为K的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号为N 的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号为E 镍铬-铜镍热电偶、分度号为J的铁-铜镍热电偶(以下分别简称K、N、E、J、X型热电偶)在-40~ 1300℃范为内的检定。 一技术要求 1热电极的名义成分如表1规定。 表1 热电偶名称热电极名称极性名义成分(℅) 镍铬①正极Ni 90 Cr 10 镍铬-镍硅(铝)③ 镍铬负极Ni97 Si 3 镍铬硅正极Ni84.4 Cr14.2 Si1.4 镍铬硅-镍硅 镍铬负极Ni 95.6 Si 4.4 镍铬①正极Ni 90 Cr 10 镍铬-铜镍 铜镍②负极Fe 100 铁正极Fe 100 铁-铜镍 铜镍②负极Cu 55 Ni 45 注:①不同分度号两镍铬极不可互换; ②不同分度号两铜镍极不可互换; ③镍铬—镍硅采用镍铬—镍铝分度表。 2 不同等极热电偶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其允差应符合表2表定。 表2 热电偶名称分度号等级测量温度范围(℃ ) 允差① Ι―40~1100 ±1.5℃或±0.4℅t②镍铬—镍硅(铝) K Ⅱ―40~1300 ±2.5℃或±0.75℅t Ι―40~1100 ±1.5℃或±0.4℅t 镍铬硅—镍硅N Ⅱ―40~1300 ±2.5℃或±0.75℅t Ι―40~800 ±1.5℃或±0.4℅t 镍铬—铜镍E Ⅱ―40~900 ±2.5℃或±0.75℅t Ι―40~750 ±1.5℃或±0.4℅t 铁—铜镍J Ⅱ―40~750 ±2.5℃或±0.75℅t 注:①允差取大值;②t为测量端温度。

热电偶校验作业指导书

DTPD #3 K121—2012 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3机组A级检修2012-08-20实施

目次 1 范围 (1) 2 本指导书涉及的文件、技术资料和图纸 (1) 3 安全措施 (1) 4 备品备件准备 (1) 5 现场准备及工具 (1) 6 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2) 7 检修记录 (5)

工业用热电偶校验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大唐国际盘山发电厂工业用热电偶校验工作涉及的技术资料和图纸、安全措施、备品备件、现场准备及工具、工序及质量标准和检修记录等相关的技术标准。 本指导书适用于大唐国际盘山发电厂工业用热电偶校验工作,工业用热电偶型号:K、E等,检修地点在温度实验室内。大修的项目为对工业用热电偶进行检查、校验,并对已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2 本指导书涉及的文件、技术资料和图纸 □JJF1001-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DL/T774-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 □JJF 351-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 □热工仪表及自动装置 3 安全措施 □作业组成员了解工业用热电偶校验的要点。 □作业组成员了解该工业用热电偶的运行状态。 □清点所有专用工具齐全,检查合适,试验可靠。所用计量标准器需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并能熟记熟背本次检修的检修项目,工艺质量标准等。 □参加本检修项目的人员必需安全持证上岗,并熟记本作业指导书的安全技术措施。 □准备好检修用的备品备件。 □高温试验要防止烫伤和火灾,同时高温时炭化的石棉绳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应注意通风。 □校验过程中,对标准器及被检仪表应轻拿轻放,防止较大震动和机械损伤。 □在自动检定过程中,不得随意中止自动检定系统的正常运行。 □送检的仪表上的标记应清晰保留,以防止回装时混乱。 4 备品备件准备 □工业用热电偶 1个 □绝缘胶布 1卷 □一次性手套 1袋 □镍硅丝 1卷 □长石英管 1个 5 现场准备及工具 5.1 现场准备 □环境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为不大于80%。 □工业用热电偶所处环境应无影响输出稳定的温度波动。 □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计量标准器具。 5.2 专用工具 □一字改锥(5mm、8mm)各1把 □十字改锥(5mm、8mm)各1把 □剥线钳 1把 □万用表 1个 □钢卷尺 1个

热工试验室管理制度.doc

热工试验室管理制度1 热工试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 1.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外单位学习、参观人员应持有介绍信,按厂部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后方能接待。 2.室内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出入更衣换鞋,不准将雨、雨伞等潮湿物品带入计量室,准在室内吸烟,吃零食,不准大声喧哗。 3.被校仪器,仪表须经清扫无尘后,方可进入室内检定。 4.室内的仪器、仪表与设备未经许可不得随意移动或携带出门。 5.进出计量室要随手关门,下班时应切断电源、水源、气源以保证安全,若发现异常或事故隐患,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实验室岗位责任制 1 .认真执行国家各项计量法令,文件和有关校验规程,负责本室所属计量器具的送检,校验及维护。 2 .本室最高计量器具必须按上级计量部门在所规定的周期内及时送检,送检率必达到100 ℅,超期的标准计量器具一律不得使用。 3 .定期对标准器具与设备进行检验和维护,保证设备的完好。 4 .检定人员工作时,精力要集中,不准闲谈,打闹,擅离工作岗位,检定数据要真实,完整,可靠,记录清晰,检定证书填写正确并按规定妥善保管。

5 .经常进行业务学习,对所分管的设备做到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 6 .建立和健全计量技术档案,做到帐,卡,物相等和原始记录齐全。 周期检定制度 1 .按照有关规程规定,制定出全厂的计量器具的送检及周检计划。 2 .标准仪器,仪表要按规定的计划日期送检,不得延误,避免标准仪器,仪表超期使用。 3 .为确保在用计量器具示值准确统一,对所辖计量器具要按规程要求结合大小修周期合理安排检定,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计划必须认真执行。 4 .在用计量器具的周检率,合格率必须达到98 ℅,标准计量器具的送检率,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 计量标准使用维护制度 1 .本标准室各标准装置,器具均应设有专责试验维护人员。 2 .标准计量器具,装置的专责人员,必须持有计量考核合格证书。 3 .标准计量器具要按有关规定定期送检,自检,对检验合格的标准器具方可使用。 4 .标准计量器具的定期维护,修理要做好记录,标明维护项目,内容,更换零部件等,并存档。 5 .标准装置,器具应保持清洁,经常擦拭,仪器仪表放置整齐,定期清理保证设备的完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351 96 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 1996年8月23日批准 1997年3 月1日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目录 一技术要求 二检定条件 三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四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附录 附录1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的检定方法 附录2 带补偿导线热电偶的检定方法 附录3 管式炉炉温温场测试方法 附录4 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在0∽1300℃附范围内, 整百度的热电动势和温度对照表编制方法表 附录5 K、N、E、型热电偶热电动势允差表 附录6 S、K、N、E、J、型热电偶整百度点,微分热点动势表 附录7 S、K、N、E、J、型热电偶分度表 附录8 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记录格式 附录9 检定证书(背面)格式 工作用廉金属JJ G351-96 热电偶检定规程代替JJ G351-84 本检定规程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 1996 年 8 月 23 日批准,并自 1997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辽宁省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沈阳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合金厂 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邵树成(沈阳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王振华(上海合金厂) 参加起草人: 张家怡(沈阳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任春岩(沈阳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雷宗杰(天津德塔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长度不小于750mm的新制造和使用中的分度号为K的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号为N 的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号为E 镍铬-铜镍热电偶、分度号为J的铁-铜镍热电偶(以下分别简称K、N、E、J、X型热电偶)在-40~1300℃范为内的检定。 一技术要求 1热电极的名义成分如表1规定。 注:①不同分度号两镍铬极不可互换; ②不同分度号两铜镍极不可互换; ③镍铬—镍硅采用镍铬—镍铝分度表。 2 不同等极热电偶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其允差应符合表2表定。 表2

热电偶检修规程

热电偶温度元件检修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电偶温度元件检修工艺技术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全厂热电偶温度元件的运行维护及检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_T_659-1998》 《热工检定规程》 3.概述 温度测量是电力生产,特别是火力发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它直接影响着发供电过程中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经过长期实践,对于不同测温范围,采用不同的测温元件进行温度测量,对于高温介质多采用热电偶来进行温度测量。 3.1原理 将两根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接在一起组成闭和回路时,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接头加热,就会在回路中产生电势,这种现象叫做“热电效应”,所产生的电势叫热电势。产生热电势的两根导体的组合体叫热电偶,每个单根导体叫热电极。热电偶被加热的一端叫工作端或测量端,另一端称为冷端或参比端。 3.2结构 热电偶由热电极、绝缘材料、保护套管、接线盒四部分组成。 4.检修内容与质量标准 4.1拆卸 4.1.1清除灰尘及污渍。 4.1.2 热偶体检查: a) 热电偶的外观应满足下列要求:热电偶的电极直径应均匀、平直、无裂纹,使用中的热电偶不应有严重的腐蚀或明显缩径等缺陷。 b) 各部分装配应正确,可靠,无缺件。 c) 元件引出线无断路或短路现象。 d) 热电偶的骨架不得有显著的弯曲现象(不可拆卸的热电偶不作此项检查)。 e) 用万用表检查热电偶元件有无断路现象。

f) 用兆欧表进行测量。测量时应将热电偶各个接线端子相互短路,并接到兆欧表的一个接线柱上,兆欧表另一个接线柱的导线紧夹于热电偶的保护管上。双支热电偶,还应测量不同感温元件输出端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20 MΩ。 4.2检定 4.2.1 热电偶的检定条件 a) 检修后的热电偶电极应均匀,平直无裂纹;使用中的热电偶不应有严重的腐蚀或明显缠绕等缺陷。 b) 冰点恒温器的测量范围-20 — +50℃,最小分度值小于0.5℃的精密水银温度计 c) 300℃以下的热电偶元件的检定,在水、油恒温槽内,与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进行比较检定,又叫比对。 d) 300℃以上的热电偶元件的检定,在管式检定炉中,采用双极比较法或微差法,与二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进行比较检定。 4.2.2 校验热电偶元件所用的标准仪器和设备: a) 二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 b) 管式检定炉。 c) 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检定装置。 d) 可控硅调压器。 e) 数字万用表。 f) 计算机。 g) 打印机 h) 热电偶元件的校验接线如图一所示: 图一双极比较法校验接线图 4.2.3 热电偶的检定:

JJF1637规范修订解读

JJF1637-2017规范修订解读 一、修订背景 在JJF1637-2017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修订之前,廉金属热电偶(以下简称“热电偶”)的检测依据是JJG351-1996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为什么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要修订为JJF1637-2017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 1、2010 年后,我国颁布实施了GB/T 16701-2010《贵金属、廉金属热电偶丝热电动势测量方法》、GB/T30429-2013《工业热电偶》等国家标准,在相关内容上发生了变化。 2、1997 年我国颁布实施的“规程”中,已有一些内容不适合现今的热电偶检测工作。其中恒温设备(管式炉)在满载检测时,炉内均匀温场的温差,实际上达不到国家标准和原“检定规程”的要求,无法解决管式炉温场带来的影响,亟须提高热电偶整套装置的测量能力。 3、长期使用的热电偶由于热电极晶格发生变化,引起均匀性的改变。那么原JJG351-1996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对新制的和使用中的热电偶用同一个允差判定原则,来判定合 格与否是不完全合理的。 4、检测时,热电偶插入管式炉的深度约300m m,与现场使用时插入测温区深度不一致。 5、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现场使用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智能温控仪,对经过检测的热电偶不 定级别进行修正后,仍在现场使用。基于上述原因,我院申请将JJG351-1996工作用廉金属 热电偶检定规程修订为JJF1637-2017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 二、修订过程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质检办量函[2014]79 号文件, 受全国温度计量技术委员会委托, 由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国防科技工业第一计量测试研究中心等参加起草, 经过调研、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