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力的分解与合成

力的分解与合成

力的分解与合成
力的分解与合成

练习1-4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填空题

1.在物理学中,如果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我们就把这一个力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都叫作分力。

2.求几个力的合力,叫作力的合成。

3.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时,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它的长短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4.一个分力为4N,另一个分力为6N,它们可以合成的最大合力为10 N,最小合力为 2 N。

5.已知合力求分力,叫作力的分解。

6.在水平地面上放一个1000N重的杠铃,若一个人用800N的力竖直向上提杠铃,则杠铃所受的作用力有重力、拉力和支持力,它们的大小分别为1000N 、800N 和200N 。

7.两个共点力相互垂直,大小分别为12N 和16N,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0N 。

8.物理受到两个大小均为40N的共点力的作用,两个力的夹角为1200,则合力的大小为40N 。

9.在水平桌面上,一个物体在5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去掉其中一个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30N的力,则其余各力的合力的大小为30 ,方向水平向右。

二、判断题

1.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

2.大小一定的两个力的夹角越大,合力就一定越小。(×)

3.大小分别为2N、3N、4N的三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值为9,最小值为零。(√)

4.力的合成与分解均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5.大小分别为30N和60N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一定是90N。

6.两个小孩各用50N的力同时提一只旅行包,他们的合力有可能也是50N。

(√)

7.两个共点力间的夹角越小,则合力增大。(√)

8.以已知力F为对角线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则与F共点的两条邻边就是F 的两个分力。(√)

三、选择题

1.当用两根绳拉车时,下述情况中最省力的方法是( A )

A.让两根绳的夹角为0度

B.让两根绳的夹角为30度

C.让两根绳的夹角为60度

D.让两根绳的夹角为90度

2.两个分力分别为5N和10N,不可能合成的力是( D )

A.6N

B.10N

C.15N

D.16N

3.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5N、6N、7N,则它们可能合成的最小合力为( D )

A.8N

B.5N

C.4N

D.0N

4.大小分别为20N和10N的两个共点

力作用在物体上,对合力F大小的估计,

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D )

A.F>5N

B.F=5N

C.F>15N

D.35N≥F≥5N

5.两个共点力,一个是40N,另一个等

于F,它们的合力是100N,则F的大小

可能是( C )

A.20N B.40N C.80N D.160N

6.一个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下滑,以下选

项中不是该物体受力的是( D )

A.重力 B.支

持力

C.摩擦力

D.

下滑力

7. 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

到的力是( A )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下滑力

D.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正压力

8.一个重为20N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5N的力竖直向上拉该物体时,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D )

A. 15N

B. 25N

C. 20N

D. 0N

9.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C )

A. 5N,7N,8N

B. 5N,2N,3N

C. 1N,5N,10N

D. 10N,10N,10N

10.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均为10N,如果要使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也是10N,则这两个共点力间的夹角应为

( D )

A. 30o

B. 60o

C. 90o

D. 120o

四、计算题

解题指导:本节习题主要围绕力的合成与分解进行计算。关于力的合成,我们常遇到的情况有:(1)两个力的夹角为0度时,力的合成可以简化为加法代数运算,合力的大小为两个分力之和,方向与两分力相同。(2)当两个分力的夹角为90度时,求合力的大小要用勾股定理,方向要利用三角函数求解,本练习册不作要求。(3)当两个分力的大小相等,夹角为120度时,合力的大小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相同,方向在两分力夹角的平分线上。(4)两分力的夹角为180度时,力的合成可以简化为减法代数运算。合力的大小为两分力之差,方向与较大分力的方向相同。(5)当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相等,夹角为60度时,合力大小的计算要用三角函数,F合=2 F1

cos300,方向则是在角平分线上。关于力的分解,如果合力与分力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就可以利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对其他情形的习题,本练习册不作过高要求。

讨论:1. 力的合成的意义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作图法和计算法是运用这一规律进行共点力合成的具体方法。

(1)作图法:要选取统一标度,严格作出力的图示及平行四边形,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度(注意是哪一条对角线),根据标度求出合力的大小,再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分力的夹角,求出合力的方向。

(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的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

方式求出对角线,即为合力。

2. 力的合成的几种特殊情况:

①相互垂直的两个力的合成,如图所示,2212F F F =+,合力F 与分力F 1的夹角θ的正切为:21

tan F F θ=。

②夹角为θ的两个等大的力的合成,

如图所示,作出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利用其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特点可得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求得合力2cos 2'θ

F F =,

合力'F 与每一个分力的夹角等于2

θ

③夹角为120o

的两个等大的力的合

成,如图所示,实际是②的特殊情况:F F F =?=2

120cos 2',即合力大小等于分力。实际上对角线把画出的菱形分为两个等边三角形,所以合力与分力等大。

以上三种特殊的合成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遇到,应该熟练掌握。

3. 合力与两分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在

两个力F1和F2大小一定情况下,改变F1与F2方向之间的夹角θ,当θ角减小时,其合力F逐渐增大,当0

θ=o时,合力最大F=F1+F2,方向与F1和F2方向相同;

当θ角增大时,其合力逐渐减小,当180

θ=o,合力最小F=|F1-F2|,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即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为F1+F2≥F≥|F1-F2|。

4. 多个力的合成:应先求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这个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力的分解:1. 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

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把一个已知力F 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 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 的两个分力F 1、F 2。

3. 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个力F 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一般情况下我们按照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1.一物体受到向东360N 拉力作用,同时还受到向南480N 拉力作用,求该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是多少?

N F 6004803602

2=+=合解:由题意可得:

2.一辆小车受到向前1000N 的拉力的作用,受到向后200N 的阻力的作用,还受到向右方向600N 拉力的作用,问该小车受到的合力的大小是多少? N F 1000600)2001000(2

2=+-=合解:由题意可得:

3.一个重力为20N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求斜面对它的静摩擦力是多少?

N G F f 1030sin 0

==解:由题意可得:

4.质量为m 的木块沿倾角为300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 μμμmg G F F G F N f N 2330cos 30cos 0

====解:由题意可得: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一节力的合成 第二节力的分解 二. 教学目标 1. 明确共点力、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概念,理解合力与其分力在作用效果上满足等效替代关系; 2. 会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3. 学会按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明确正交分解含义并学会正交分解; 4. 了解各种力的分解方法以及解的情况; 5. 明确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的辩证关系。 细解知识点 一、共点力 作用于同一物体且作用线能够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称之为共点力。 二、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与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相同的效果包括使物体产生相同的形变或是使物体产生相同的加速度。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代换的关系。下图中,物体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力 F1、F2共同作用下也能处于静止状态,即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力F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于是F是F1、F2的合力;F1、F2是力F的分力,从作用效果上可以相互替换。即,对于下图而言,可以认为没有F1、F2作用,而是有力F作用,替换后,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3、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 (2)平行四边形定则:以表示两个分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三角形定则与多边形定则 4、两个共点力的合成总结 (1)两个分力在一条直线上且同向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两力之和,方向同两力方向。 (2)两个分力在一条直线上且反向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两力之差,方向与较大分力方向相同。 (3)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随分力间角度大小的不同,分力可能小于合力,也可能等于合力或大于合力。 (4)两个分力的大小保持不变,当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大时,合力变小。当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小时,合力变大。 (5)合力的取值范围 F1 F2 ≥ F ≥ |F1?DF2| 5、多力合成 求解三个或三个以上共点力的合力时,可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此合力与第三个力的总合力,依次类推,直到求完为止,求多力合力时,与求解的顺序无关。

力的分解与合成讲义课件(通用).doc

两组解,也可能无解。 (5)已知合力及两个分力大小,求分力(方向) 可能一组解,可能两组解,也可能无解。 经典例题 [例1].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大小随两力夹角增大而增大 B.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 C.两个分力夹角小于180°时,合力大小随夹角减小而增大 D.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 【解析】合力可以大于任何一个分力,也可以小于任何一个分力.两分力之间的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夹角越小,则合力越大. 【答案】 C [例2].如图所示,有五个力作用于一点P,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个邻边和三条对角线,设F 3=10 N,则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A.10N B.20 N C.30 N D.0 【解析】由正六边形顶点在同一个圆周上,F3为圆的直径,我们先求出F1、F4的合力与F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再求出F2、F5的合力与F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所以合外力等于3倍的F3. 【答案】 C [例3].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与对斜面的压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相平衡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相平衡 【解析】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的物体,其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垂直于斜面的力,这个垂直于斜面的力并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两者的作用点不同,力的性质也不同,只不过是两者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而已. 【答案】AC [例4].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 B.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压力 C.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它们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D.一个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它们分别为F1=2 N,F2=5 N,F3=6 N,则F3可能是F1、F2的合力 【解析】合力与它的两个分力可以形成一个闭合三角形,依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任意一个边大于另外两边之差,小于另外两边之和,故A选项不正确.力的分解不同于力的合成,不同性质的力可以合成一个力,但力的分解不能分解成不同性质的力,即重力不能分解为压力,所以B选项不正确.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且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故C选项正确.分力是依据合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出来的力,不是一种新力.反之,物体所受的某一个力,不可能成为另几个力的合力,故D也不正确. 【答案】 C 60,求合力。 [例5] 两个力大小均为100N,夹角为

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练习题

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练习 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 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10 kg的重物,∠CBA=30°,则滑轮受到 绳子的作用力为(g取10 N/kg)() A.50N B.50N C.100 D.100N 2、作用于O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 示。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3、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块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 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块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 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 1和 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 B.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 C.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 D.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 4、有两个共点力F 1、F 2 ,其大小均为8N,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不可能的 是 A 0 B 8N C 15N D 18N 5、做引体向上时,两臂与横杠的夹角为多少度时最省力()A. 0° B. 30°C. 90°D. 180° 6、如图所示,木块在推力F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物体一定受摩擦力作用B.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推力的合力一定为零C.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推 力的合力的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D.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推力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水平向右 7、如图所示,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跟它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图象,则这两 个力的大小分别是() A.1 N和4 N B.2 N和3 N C.1 N和5 N D.2 N和4 N 8、(2012全国上海物理卷)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 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0N,则() 的大小是唯一的的方向是唯一的 有两个可能的方向可取任意方向 9、如图所示,轻绳AO和BO共同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AO与BO垂直,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OC连接重物,则() A.A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sinθB.A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C.B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cosθD.B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10、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杆的下端有 一个轻滑轮O.另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点处,细线跨过滑轮O,下端系一个重为 G的物体.BO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θ=30°.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细线BO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G/2B.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2 C.a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G D.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

力的合成和分解完美版

力的合成和分解 教学目标: 1.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掌握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力三角形定则解决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3.进一步熟悉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受力分析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标量和矢量 1.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一个矢量(合矢量)的作用效果和另外几个矢量(分矢量)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就可以用这一个矢量代替那几个矢量,也可以用那几个矢量代替这一个矢量,而不改变原来的作用效果。 3.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入.相反的用负号代入,然后求代数和,最后结果的正、负体现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后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体现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合成与分解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人的一种方法.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力时必须把合力与各分力脱钩,即考虑合力则不能考虑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时只考虑分力而不能同时考虑合力。 1.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

知识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 【学习目标】 1.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解决矢量问题的方法,学会作图,并能把握几种特殊情形 3.知道共点力,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4.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5.会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6.能区别矢量和标量,知道三角形定则,了解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质是一样的【要点梳理】 要点一、力的合成 要点诠释: 1.合力与分力 ①定义: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做分力。 ②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a.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即分力与合力虽然不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但可以相互替代,能够相互替代的条件是分力和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但不能同时考虑分力的作用与合力的作用。 b.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替代,进一步想,满足一定条件的多个力的作用效果也可由一个力来替代。 2.力的合成 ①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②说明:力的合成的实质是找一个力去替代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已知的力,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的方法。 3.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内容: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说明: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的基本法则。 ②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的三点注意 a.力的标度要适当; b.虚线、实线要分清,表示分力和合力的两条邻边和对角线画实线,并加上箭头,平行四边形的另两条边画虚线; c.求合力时既要求出合力的大小,还要求出合力的方向,不要忘了用量角器量出合力与某一分力间的夹角。 要点二、共点力 要点诠释: 1.共点力: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个力的作用,若它们的作用线交于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一组力就是共点力。 2.多个力合成的方法: 如果有两个以上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我们也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它们的合力: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说明: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的合成,对非共点力的合成不适用。 ②今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凡是涉及力的运算的题目,都是关于共点力方向的问题。 3.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由平行四边形可知:F i、F2夹角变化时,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也发生变化。 (1)合力F 的范围:| F1-F2 |< FWF 1+F2。 ①两分力同向时,合力F最大,F=F1+F2。 ②两分力反向时,合力F最小,F= | F1-F2丨。 ③两分力有一夹角0时,如图甲所示,在平行四边形OABC中,将F2平移到F i末端,则F i、F2、F围成一个闭合三角形。如图乙所示, 由三角形知识可知;| F1-F2 | < Fv F1+F2。

苏教版物理1_力的分解与合成专题经典精华易错

力的分解与合成精华经典 提示:一个合力分解成两个分力,由于分力的大小方向两个因素,弄清力的分解的不唯一性及力的分解的唯一性条件。正确建立坐标系是关键,按照作用效果以及相关法则分解: 1、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肘,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之间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当物体受力较少时) 2、三角形法则: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第一个矢量的末端指向第二个矢量末端的有向线段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 3、正交分解法:把物体受到的各个力都分解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然后分别求各个方向上的分力的代数和,这样就把复杂的矢量运算转化成了简单的代数运算,再求两个互相垂直的力的合力,最后根据运动状态列式求解。( 当物体受力较多时) 一、选择 1、如图所示,保持θ不变,将B 点向上移,则BO绳的拉力将(C)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2、如图所示,水平横梁一端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小滑轮B,轻绳一端C 固定于 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质量为m= 10Kg的重物,∠CBA=30°,则滑轮受到绳子 作用力为(C) A. 50N B. 50√ N C. 100N D. 100√ N 3、若两个力F1、F2的夹角为α( 900 <α<180°,且α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两个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减小. B.两个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C.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减小. D.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大小不变. 4、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端同时受两个力作用,使橡皮条伸长到O位置,这时两个 力F1 、F2 与OA 的夹角分别为α、β(F1与F2 间的夹角为锐角) . 现保持F2的大小不变,使 β角减小一些,并仍保持橡皮条伸长到O位置.下列说法中可能发生的是( ABC) . A.α 减小,F1 增大 B.α 不变,F 1增大 C.α 增大,F1增大 D.α 增大,F1减小 5、质量均可忽略的绳与杆,承受弹力的最大值一定。杆A 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A 点正 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 ,杆B 端吊重物。现将绳的一端拴在轻杆的B 端,用拉力 F 将杆B 端缓慢上拉,在杆达到竖直前( AB) . A. 绳越来越容易断。 B. 轻绳越来越不容易断。 C. 轻杆越来越容易断。 D. 轻杆越来越不容易断。 6、ad/bd/ 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且a 、b 、c , d 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 周的最高点, d 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小滑环(图中未画出) ,三个滑坏分别从α 、b 、c 处释放(初速度为零) ,用t1 、t2 、t3 依次表示各滑坏到达d 所用的时间,则( B)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及分解

F 1 F 2 F O 力的合成和分解 【学习目标】 1、理解合分力与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的概念。 2、掌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和分力的方法。 3、理解多个力求合力时,常常先分解再合成。 4、知道常见的两种分解力的方法。 【自主学习】 1.合力、分力、力的合成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常常跟几个力______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_______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一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 说明:①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 ②力的合成和分解实际上是一种等效替代. ③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n 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 个力的合力为零. ④在分析同一个问题时,合矢量和分矢量不能同时使用.也就是说,在分析问题时,考虑了合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分矢量;考虑了分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合矢量. ⑤矢量的合成分解,一定要认真作图.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分矢量和合矢量要画成带箭头的实线,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个边必须画成虚线.各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一定要画得合理. 3.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 ①共点的两个力(F 1、F 2)的合力(F)的大小,与它们的夹角(θ)有关;θ越大,合力越小;θ越小,合力越大.F 1与F 2 同向时合力最大;F 1与F 2反向时合力最小,合力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F ≤________________. ②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分力. ③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4.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从_________定则.一个已知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分力,在力的分解过程中,常常要考虑到力实际产生的效果,这样才能使力的分解具有唯一性.要使分力有唯一解,必须满足: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注意:已知一个分力(F 2)大小和另一个分力(F 1)的方向 (F 1与F 2的夹角为θ),则有三种可能: ①F 2

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题型汇总

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题型汇总 作图法与计算法求合力(二力合成) 1已知F1=45N ,方向水平向右,F2=60N ,方向竖直向上,求F 合 作图法 计算法 计算法求合力要对以下几种情况了如指掌:1二分力大小相等,夹角等于120,60的情况;质点手大小相等夹角均为120的三个力的情况 二力合力范围或三力合力范围 1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 1=15 N ,F 2=9 N ,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 A .9 N B .25 N C .6 N D .21 N 2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 A .5 N 、7 N 、8 N B .5 N 、1 N 、3 N C .1 N 、5 N 、10 N D .10 N 、10 N 、10 N 合力一般常见题型 1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静摩擦力作用,而且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其中F1=10N ,F2=2N ,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多少 2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 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a 角的斜面上,斜面上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A 沿斜面向下 B 垂直于斜面向上 C 沿斜面向上 D 竖直向上 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着一根竖直立柱,某人用绳子通过柱顶的定滑轮将100 N 的货物拉住.已知人拉着绳子的一端,且该端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则柱顶所受压力大小为( ) A .200 N B .100 3 N C .100 N D .50 3 N 三角形定则运用 如图所示(俯视图),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水平拉力F =20 N 作用在该物体上,若要使物体所受的合力在OO ′方向上(OO ′与F 夹角为30°),必须在水平面内加一个力F ′,则F ′的最小值为 ,这时合力大小等于 。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可采用两种方法:正交分解法以及力的分解法) 1如右图示,一个半径为r ,重为G 的圆球被长为r 的细线AC 悬挂在墙上,求球对细线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 2在图3-5-5中,电灯的重力为20 N ,绳OA 与天花板夹角为45°,绳OB 水平,求 绳OA 、OB 所受的拉力. 3在倾角α=30°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力为 G =20 N 的光滑圆球,如图3-5-7所示.试求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挡板的压力. 4在图3-5-15中,用绳AC 和BC 吊起一个重100 N 的物体,两绳AC 、BC 与竖直方 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求:绳AC 和BC 对物体的拉力的大小. 此类问题非常多一定要全部会做 动态问题中力的分析方法 1如图3-5-10所示,半圆形支架BAD ,两细绳OA 和OB 结于圆心O ,下悬重为G 的物体,使OA 绳固定不动,将OB 绳的B 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的位置C 过程中,分析OA 绳和OB 绳所受的力大小如何变化 11 如图3-5-12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和BC 板之间,不计摩擦,球对墙的压力为F N1,球对板的压力为F N2,在将板BC 逐渐放至水平的过程中,试分析F N1,F N2的变化情况. 整体法解题 1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紧靠在竖直墙上处于静止状态,试确定A 所受的静摩擦力。若增大推力F ,物体A 所受的静摩擦力是否变化 2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 到P 和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 为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 的力F 拉P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A. 4μmg B. 3μmg C. 2μmg D. μmg 合力与分力概念性选择题 1关于几个力与它们的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那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B .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 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 .合力的作用可以代替那几个力的作用 D .求几个力的合力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2.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C O r r

3.4-5力的分解与合成

3.4-5力的分解与合成 (1)几种有条件的力的分解 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时,有唯一解。 ②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 ③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向时,其分解不惟一。 ④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求这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时,其分解方法可能惟一,也可能不惟一。 (2)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定则分析力最小值的规律: ①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两分力垂直。如图所示,F2的最小值为:F2min=F sinα ②当已知合力F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所求分力F2与合力F垂直,如图所示,F2的最小值为:F2min=F1sinα ③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已知大小的分力F1与合力F同方向,F2的最小值为|F-F1| 小结:(1)在分析同一个问题时,合矢量和分矢量不能同时使用。也就是说,在分析问题时,考虑了合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分矢量;考虑了分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合矢量。 (2)矢量的合成分解,一定要认真作图。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分矢量和合矢量要画成带箭头的实线,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个边必须画成虚线。 (3)各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一定要画得合理。 (4)在应用正交分解时,两个分矢量和合矢量的夹角一定要分清哪个是大锐角,哪个是小锐角,不可随意画成45°。(当题目规定为45°时除外)

【例6】水平横粱的一端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 ,一轻绳的一端C 固定于墙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 =10 kg 的重物,∠CBA =30°,如图甲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g =10m/s 2) A .50N B .503N C .100N D .1003N 解选C 。 【例8】一根长2m ,重为G 的不均匀直棒AB ,用两根细绳水平悬挂在天 花板上,如图所示,求直棒重心C 的位置。 解重心应在距B 端 0.5m 处。 练习: 1.关于二个共点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合力必大于每一个力 B .合力必大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C .合力的大小随两个力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D .合力可以和其中一个力相 等,但小于另一个力 3.如图所示 质量为m 的小球被三根相同的轻质弹簧a 、b 、c 拉住,c 竖直 向下a 、b 、c 三者夹角都是120°,小球平衡时,a 、b 、c 伸长的长度之比是3∶3∶ 1,则小球受c 的拉力大小为 ( ) A .mg B .0.5mg C .1.5mg D .3mg 4.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若保持a 不变,当力F 与水平方向夹角β 多大时F 有最小值 ( ) A .β=0 B .β=2 C .β=α D .β=2α

力的合成和分解解题技巧.docx

力的合成和分解解题技巧 一.知识清单: 1.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 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 (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 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 所遵循的规律。 (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 如果 n 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 F 1F F 则这 n 个力的合力为零。F1 ( 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O F 2O F 2 |F -F | ≤F 合≤F + F 1212 ( 4)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 2.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分解相当于已知对角线求邻边。 (2)两个力的合力惟一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在无附加条件时,从理论上讲可分 解为无数组分力,但在具体问题中,应根据力实际产生的效果来分解。 (3)几种有条件的力的分解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 个分力的大小时,有唯一解。 ②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 ③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向时,其分解不惟一。 ④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求这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 时,其分解方法可能惟一,也可能不惟一。 ( 4)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定则分析力最小值的规律: ①当已知合力 F 的大小、方向及一个分力 F 1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 F 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两分力垂直。如图所示, F2的最小值为: F2min =F sinα ②当已知合力 F 的方向及一个分力 F 1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 2取最小值的条件

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练习题

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 子的作用力为(g 取i0 N/kg )( ) A. 50N B . 50 J ' N C .i00 D . i00J” N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水平横梁的一端 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 B. —轻绳的一端 C 固定 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 m r 10 kg 的重物,/ CBA= 30°,则滑轮受到绳 O 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 ( ) 2、 作用于0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 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 A. 2倍 B . 3倍 倍 D . 5倍 3、 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 m 的物块A 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 MN 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 F 拉住绳子上一点 0使物块A 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 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 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 的压力F 2的变化情况是 A . F i 保持不变,F 2逐渐增大 B . F i 保持不变, C . F i 逐渐增大,F 2保持不变 D . F i 逐渐减小, 4、 有两个共点力 F i 、F 2,其大小均为8N,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不可能的是 A 0 B 8N C i5N 5、 做引体向上时,两臂与横杠的夹角为多少度时最省力?( A . 0 ° B . 30 ° C . 90 ° D . i80 6、 如图 所示,木块在推力 F 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物体一定受摩擦力作用 B. 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推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C. 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推力的合力的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 D. 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推力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水平向右 7、 如图 所示,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F 跟它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 e 的关系图象,则这两 个力的大小分别是( ) A. i N 和 4 N B . 2 N 和 3 N C . i N 和 5 N D . 2 N 和 4 N &( 20i2全国上海物理卷)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 50N,分力F i 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 成30°角,分力F 2的大小为30N,则( ) A.F i 的大小是唯一的 B. F 2的方向是唯一的 F i 和环对杆 F 2逐渐减小 F 2保持不变 D 18N ) C.F 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 F 2可取任意方向 9、如图 所示,轻绳 AO 和BC 共同吊起质量为 m 的重物,A0与B0垂直,B0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e , OC 连 接重物,则( ) A. A0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n e B. A0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C. B0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my os e D. B0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iO 、如图 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 A 点处固定一根轻杆 a ,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杆的下端有 一个轻滑轮0另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 B 点处,细线跨过滑轮0,下端系一个重为 的物体.B0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 e = 30° .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细线BC 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 G/2 B. a 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 G/2 C. a 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 G D. a 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 G ii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为 i00 N ,它的一个分力 F i 的大小为60 N ,则另一个分力 F 2的大小( ) A. 一定是40 N B . 一定是80 N

2力的分解与合成的目的

1:如图,已知一个空心的球壳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 ( )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上升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B 、只要物体的质量一定,它的重力大小就一定 C 、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重力减小 D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二、弹力 3: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 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此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m 1g k 1 B.m 2g k 1 C.m 1g k 2 D.m 2g k 2 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AB 、BC 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 、C 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 处由铰链连接,且系统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等长的轻绳来代替轻杆,能保持平衡的是( ) A .图中的A B 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乙、丙 B .图中的AB 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丙、丁 C .图中的BC 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乙、丙、丁 D .图中的BC 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乙、丁 5:(2018·潍坊质检)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 、B 两个质量均为m 的滑块用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水平力F 作用在滑块B 上,此时弹簧长度为l ,且在弹性限度内,所有物体保持静止状态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原长为l +mg 2k B .弹簧原长为l +mg k C .力F 的大小为 33mg D .力F 的大小为233 mg

力的分解与合成

当前位置:首页>>高中物理>>教师中心>>同步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学设计>>必修1 《力的分解》说课稿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李孔韧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力的分解”是人教版物理必修Ⅰ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前一章“力的基础知识”及“力的合成”之后而编排的。由于分解法是处理力的运算的手段和方法。它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并且它对矢量运算普遍遵从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作了更加深入的应用。所以说本节内容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设计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有无数组解。 (2)知道力按作用效果分解,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几何关系求解分力。 2.过程与方法: (1)在过程中观察合力与分力关系,会分析物体受力及作用效果。 (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力的分解。 (3)知道某些情况下,分力可以比合力大,而且可大很多。 3.情感目标: 培养分析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力的分解方法对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特别是为以后学习动力学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我确定本节的重点内容为:力的分解方法。

教学难点: 目前学生的主要困惑是:如何正确分解一个已知力?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难点内容确定为: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二、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法上采用实验演示、师生讨论的教学方法。学法上让学生观察实验、实验探究、分组交流等,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和发现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了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的方法,并通过力的图示法认识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设计流程图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为使本堂课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提高,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创设情景(视频播放) 为什么人从绳子的中间用力拉时能够容易把车拉动呢? 设计意图:我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3.4 力的合成 1、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双臂用力最小的是( ) 2.如图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示意图.图甲表示在两个拉力1F 、2F 的共同作用下,将 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O 点;图乙表示准备用一个拉力F 拉橡皮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大小应相等 B.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方向应互相垂直 C.乙实验时,只须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甲实验相等 D.乙实验时,仍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 点 3.设有五个力同时作用于质点P ,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和三条对角 线,如图所示,这五个力中的最小力的大小为F ,则这五个力的合力等于 ( ) A .3F B . 4F C .5F D .6F 4.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 1、F 2、F 3,关于它们合力F 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 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 1+F 2+F 3 B.F 的大小至少比F 1、F 2、F 3中的某一个大 C.若F 1∶F 2∶F 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F 为零 D.若F 1∶F 2∶F 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F 为零 5.如图所示,表示合力F 的大小与两分力夹角θ的关系图线,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________和________. 6.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力,作用在这一点上,当两力同向时,合力为A ,反向时合力为B ,当两力相互垂直时,其合力大小为( ) A. 22B A + B. 2B A 22+ C.A +B D. A +B 2 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 则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是( ) A .2F 1 B .F 2 C .2F 3 D .0 8.在广州亚运会射箭女子个人决赛中,中国选手程明获得冠军。创造了中国女子箭手在亚运个人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那么射箭时,若刚释放的瞬间弓弦的拉力为100N ,对箭产生的作用力为120N ,其弓弦的拉力如图乙中F1和F2所示,对箭产生的作用力如图中F 所示。弓弦的夹角应为多大?(cos53°=0.6)

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练习题

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练习 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 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10 kg的重物,∠CBA=30°,则滑轮受到 绳子的作用力为(g取10 N/kg)( ) A.50N B.50N C.100 D.100N 2、作用于O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 示。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3、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块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 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块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 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 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 B.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 C.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 D.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 4、有两个共点力F 1、F 2 ,其大小均为8N,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不可能的 是 A 0 B 8N C 15N D 18N 5、做引体向上时,两臂与横杠的夹角为多少度时最省力() A. 0°B. 30°C. 90°D. 180° 6、如图所示,木块在推力F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物体一定受摩擦力作用 B.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推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C.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推力的合力的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 D.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推力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水平向右 7、如图所示,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跟它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图象,则这 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 ) A.1 N和4 N B.2 N和3 N C.1 N和5 N D.2 N和4 N 8、(2012全国上海物理卷)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 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0N,则() 的大小是唯一的的方向是唯一的 有两个可能的方向可取任意方向 9、如图所示,轻绳AO和BO共同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AO与BO垂直,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OC连接重物,则( ) A.A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sinθB.A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C.B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cosθD.B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10、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杆的下端有 一个轻滑轮O.另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点处,细线跨过滑轮O,下端系一个重为 G的物体.BO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θ=30°.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细线BO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G/2B.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2 C.a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G D.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 11、已知一个力的大小为100 N,它的一个分力F1的大小为60 N,则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 ) A.一定是40 N B.一定是80 N C.不能大于100 N D.不能小于40 N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和合成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合成和分解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和分解。 2. 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会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 3. 会进行受力分析,会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力的平衡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什么是等效替代法。 2. 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3. 会根据力的效果对其进行分解并利用三角形关系求解分力或合力。 4. 会利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力的平衡问题。 难点: 1.“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2. 按照力的实际效果分解力。 3. 正交分解方法的应用。 三、考点分析: 本节内容是力学的基础内容,对本节课内容的考查常和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运 1、合力与分力 (1)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①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 力的作用时,如果用另一个力来代替这几个力而作用效果不变,这个力 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但必须要明确合力是虚设的等效力,并非是真实 存在的力。合力没有性质可言,也找不到施力物体,合力与它的几个分 力可以等效替代,但不能共存,否则就添加了力。 ②一个力可以有多个分力,即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与多个力的作 用效果相同。当然,多个力的作用效果也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 2、共点力 (1)概念: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 线相交于同一点,则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一个具体的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的作用点并非完全在同一个点上,若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我们就认为物体所受到的力就是共点力。如图甲所示,我们可以认为拉力F 、摩擦力F f 及支持力F N 都与重力G 作用于同一点O 。又如图乙所示,

力的分解与合成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选择题 1.关于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分力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大小一定等于其分力的代数和 C.合力可能小于它的任一分力 D.合力可能等于某一分力大小 2.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大小随两力夹角增大而增大 B.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 C.两个分力夹角小于180°时,合力大小随夹角减小而增大 D.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 3.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力,作用在一点上,当两力同向时,合力为A ,反向时合力为B ,当两力相互垂直时,其合力大小为 A.22B A + B.2/)(22B A + C.B A + D.2/)(B A + 4.如图所示装置,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 1、m 2,悬点ab 间的距离大于滑轮的直径,不计一切摩擦,若装置处于静止 状态,则 A.m 2可以大于m 1 B.m 2一定大于2 1m C.m 2可能等于21m D.θ1一定等于θ2 5.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和F 2,当它们夹角为90°时的合力为F ,它们的夹角变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2F B.(2/2)F C. 2F D. 3/2F 6.将一个力F =10 N 分解为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的方向与F 成30°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 N ,则在分解中 A.有无数组解 B.有两解 C.有惟一解 D.无解 7.下列几组共点力分别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7 N ,5 N ,3 N B.3 N ,4 N ,8 N C.4 N ,10 N ,5 N D.4 N ,12 N ,8 N 8.如图所示,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固定于同 一高度的M 、N 两点,在中点P 处悬挂一重为G 的物体而处于 平衡,此时MP 与PN 之间的夹角为120°,如图所示,此时弹簧 的总长度为 A.l +G /k B.l +2G /k C.l +G /2k D.l +2G /k sin6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