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纤维素醚

纤维素醚

纤维素醚
纤维素醚

一.纤维素的来源与种类

在我国,纤维素醚织造厂家主要采用棉纤维素,即常讲的精制棉。其主要是除去长绒后残留在棉籽壳上的长度小于10mm的棉短绒经过精制后得到的。棉籽上的棉短绒富含纤维素,含量约65%~80%,其余的成分是脂肪、蜡质、果胶和灰分等。精制的目的及时通过化学处理除去这些成分和杂质,得到纤维素含量99.5%的精制棉,精制过程是在精制棉厂完成的。精制首先是将棉短绒原料经过开松、除尘后,浸于稀得烧碱溶液中在压力下加热蒸煮,以除去脂肪、蜡质、残留的籽壳、果胶和灰分等,同时破坏纤维的外层初生细胞壁,使细胞发生扩胀,也能够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增大纤维素纤维间隙与其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棉浆的化学反应能力。蒸煮后的浆料再经过洗涤、除砂、打浆、漂、脱水和干燥等工序,最后得到纤维素含量合格的精制棉产品。纤维素含量主要是a-纤维素含量,其定义是在20℃是不溶于17.5%NaOH水溶液的纤维素含量。

二.纤维素醚的结构与种类

1.纤维素醚结构与制备原理

纤维素醚是碱纤维素与醚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一系列纤维素衍生物的总称,是纤维素大分子上羟基被醚基团部分或全部取代的产品。目前世界范围的纤维素醚每年总生产能力为60多万吨,其中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约20万吨,离子型纤维素醚40多万吨。

一般醚化取代基是低分子量烷基基团(1~4个碳原子)或羟烷基基团,还可能接着被其他功能基团取代,如羧基或氨基取代。取代基可能是一种、两种或多个不同种类。沿着纤维素大分子链,每个葡萄糖单元的C(2)、C(3)和C(6)位上的羟基按照比例不同而被取代。严格来讲,纤维素醚一般没有确定的化学结构,除了那些完全被一种类型基团取代(三个羟基全被取代)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只能够作为实验室分析研究用,并没有商业价值。

对每个取代基,醚化的总量用取代度(DS)表示。DS的范围是0~3,相当于每个脱水葡萄糖单元上羟基被醚化基团取代的数目的平均值。

对于羟基纤维素,取代反应会从新的自由羟基上再开始醚化,其取代程度可由MS值进行量化,即摩尔取代度。它表示加在每个脱水葡萄糖单元上的醚化剂反应物的平均物质的量。一种典型的反应物是环氧乙烷,产物具有羟乙基取代基。理论上,MS值没有上限,如果已知每个葡萄糖环基上的取代度(DS),醚侧链的平均链长可由MS/DS得到。

一些生产商也常采用不同醚化基团(如—OCH 或—OC H OH)的质量分数表示取代水平和程度,而不是通过DS值和MS值。各个基团质量分数与其DS 或MS值可通过简单计算换算。

纤维素醚根据取代基的化学结构进行分类,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以及非离子型。非离子型醚有可分为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种。

2.纤维素醚的种类

纤维素醚可以是单醚,也可以是混合醚,其性质有一定的差异。在纤维素大分子上有低取代的亲水性集团,如羟乙基集团,就可赋予产物一定的水溶性,而

对于憎水性基团,如甲基、乙基等,就可赋予产物一定的水溶性,低取代的产物在水中仅发生溶胀或能够溶解在稀碱溶液中。随着人们对纤维素醚性能研究的深入,新型的纤维素醚及其应用领域将不断得到开发和生产,其最大的牵动力就是宽广而又不断细化的应用市场。

根据纤维素醚的取代基种类、电离性和溶解性差异,可以将纤维素醚进行分类。

三.甲基纤维素的制备

1.液相法

以醚化剂氯甲烷为分散介质,将碱纤维素悬浮于液态氯甲烷中反应,由于氯甲烷沸点低(常压下为23.6℃),为使其在反应中保持液态,70℃下反应压力为1.7兆帕左右,使醚化过程处于液-固相反应状态,反应较均匀,取代度和醚效都较高。

甲基化反应一般都是在具有夹套、搅拌桨和衬镍的高压釜中进行,釜中的工作压力可达表压1.2~1.5兆帕,而大多数制备工艺的压力在0.4~0.5兆帕。

甲基化反应的终点NaOH浓度取决于甲基纤维素所需达到的取代度。一部分醚化剂与NaOH反应,最后的碱浓度取决于开始时的浓度、生成水量和NaOH 消耗量。当NaOH浓度跌至30%、取代度增至DS=2.0以上是有效反应就几乎停止。

水作为NaOH的一种溶剂和载体,作为醚化剂的稀释剂有利于碱渗透和促进醚化反应,是不可缺少的。换句话说,再无水的情况下几乎不能进行醚化。但在水的存在下,搅拌方式、搅拌程度及反应温度对取代度均有影响,且醚化效率是随着水的浓度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一部分醚化剂会因为水的存在水解为副产物。水作为溶胀剂,当碱浓度高时能够有效推动整个纤维素醚化,而水的增加致使碱浓度降低,就减弱了醚化反应的推动力,促使醚化效率降低。

2.碱溶性甲基纤维素的工艺

低取代度MC(DS=0.1~0.9,即甲氧基含量为2%~16%)可溶于2%~10%NaOH 水溶液中,其制备过程如下:先将落球时间(代表聚合度,指用落球黏度计测定不同聚合度的精制棉短绒时测得的相应落球时间)为6s、15s、600s的棉短绒在15~35℃下,用27.5%~45.0%NaOH水溶液处理来制备含有NaOH对纤维素的质量比为0.35~0.60的碱纤维素,然后将碱纤维素与35~75℃下与氯甲烷(对纤维素的质量比为0.15~0.5)反应4~10h,直至压力降为0,然后用酸性热水中和、洗涤,干燥得正品。产品含有甲氧基0.9%~13.5%,在4%碱溶液中能完全溶解,可用于织物上浆和印染浆料,也可用于服装永久性上胶或加工成类似赛璐珞的薄膜。

3.水溶性甲基纤维素的生产工艺

采用常规设备制备MC,氯甲烷用量少,质量不大于1.5~3倍的干甲基纤维素。例如将8份精制棉于22~24℃下浸渍于210份33%NaOH水溶液中,而后再压榨至约20份后投入高压釜中,抽真空后加入248份液体氯甲烷,继续升温至50

℃,在此温度下保持1h,然后缓慢升温至70℃进一步醚化,蒸馏除去过量的氯甲烷,以热水洗涤除去NaCl或生成的甲醇,干燥后得甲氧基含量为33%的产品。

中等取代度的、水溶性二甲基纤维素也可采用二段法来生产高粘度产品。先将碱纤维素以常规方法与过量氯甲烷反应而得甲氧基含量为14%~21%的产品,然后添加碱溶液和加入一定量的氯甲烷进行二次醚化,最终得到含有甲氧基29%~34%的甲基纤维素。

4.有机溶剂可溶性甲基纤维素的生产工艺

有机溶剂可溶的、取代度DS=2.1以上的MC采用二段醚化制备。所采用的碱纤维素中,含NaOH的质量为纤维素的0.8~1.1倍,含水为纤维素的0.28~0.38倍,在醚化过程中所用氯甲烷是纤维素的1~4倍,第一段反应得到甲基取代度为1.5~1.9的甲基纤维素,在第二段醚化反应过程中足量的固体NaOH,使其含量(包括原来的含量)增至纤维素质量的1.1~3倍,继续醚化至NaOH浓度至少降至约55%(但不要低于30%),反应结束,分离所得到的取代均匀的甲基纤维素,并进行后处理即得产品。

四.甲基纤维素的应用

MC水溶液在加热时生成凝胶,冷却后又液化,转变成透明的溶液,MC的许多用途都基于这种能力。MC可作为成膜剂、胶黏剂、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的等,广泛应用于建材、化妆品与医药、洗涤剂、高分子聚合及其他领域。

6种纤维素的作用及来源要点

6种纤维素的作用及来源 维生素A 维生素A:保护眼睛和全身上皮组织间接抵抗各种疾病的感染。缺乏时会造成夜盲、干眼症、角膜软化甚至穿孔、失明以及免疫力低下。维生素A来源于鱼肝油,胡萝卜,动物的肝、肾、乳类、蛋黄,有色蔬菜(南瓜、鸡毛菜、克莱、芥菜、紫菜等)及黄色水果(杏、柿等)。 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正常的生长。缺乏时会患佝楼病。维生素D来源于鱼肝油、肝和蛋,以及日光照射裸露的皮肤在体内形成。 维生素E 维生素E利用它的抗氧化性质来防止心脏病。并且它增进了循环,有助于防止血凝。维生素E也能抵抗某种癌症,延缓衰老,预防白内障。而且对免疫系统正常发挥它的功能也有帮助作用。不过它也可以帮助伤口愈合。成年人的维生素E缺乏症可以通过下述症状来鉴别:过早衰老,肌肉虚弱,走路困难,容易被传染,伤口愈合能力差,容易疲劳。维生素E缺乏涉及到的疾病主要是红血球被破坏、肌肉的变性、贫血症、生殖机能障碍。尽管维生素E是一种脂肪可溶的维生素,并且储存在人体内,但是维生素E是最安全的维生素,而且毒性很小。维生素E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麦芽、大豆、植物油、坚果类、芽甘蓝、绿叶蔬菜、菠菜、有添加营养素的面粉、全麦、未精制的谷类制品、蛋。维生素E的建议每日摄入量是400-800IU,而且最好是通过α-维生素E获取。 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可以预防神经炎及脚气病等,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帮助消化,促进生长发育。缺乏时会引起食欲不振、健忘、不安、易怒、患脚气病,甚至出现惊厥昏迷,心力衰竭。维生素Bl来源于米糠、麦就豆类、花生等。 维生素B2 维生素B2:功用是促进细胞组织氧化,防止皮肤干燥和口、眼症状。缺乏时会发生口角炎、眼炎、舌炎。维生素B2来源于肝、蛋、乳、绿叶蔬菜。 维生素C 维生素C:调节生理机能,促进铁的吸收,提高对传染病及其他疾病的抵抗力。缺乏时会出现坏血病、骨骼生长及造血机能发生障碍,引起生长迟缓。维生素C来源于新鲜水果(以柚、橙。猕猴桃、山植含量高)和新鲜蔬菜(番茄、青椒含量高)。 水和食物纤维的作用

纤维素醚方法

纤维素醚检验方法 1外观: 在自然散射光下目测。 2粘度: 取400 ml 高搅烧杯称重,并称取294g水置入其中,开搅拌机,然后加入称取的纤维素醚 6.0 g;并不断的搅拌直至全溶,使其溶解配制成2%溶液;放置于实验温度(20±2)℃下3-4 h后;用NDJ-1型旋转粘度计测试,测试时选择合适的粘度计转子号数与转子转速。旋上转子并放入溶液中静置3-5分钟后;打开开关,待数值稳定后,记录结果 注:(MC 4万、6万、7.5万)选择4号转子,转速6转。 3水中溶解状态: 配置成2%的溶液过程中,观察溶解的过程、速度。 4灰分: 取瓷坩埚在马费炉中灼烧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重,直至恒重后备用。精确称取(5~10)克试样于坩埚中,将坩埚先在电炉上焙烧,达到完全碳化后,放入马费炉中灼烧约(3~4)h,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量,直至恒重。 灰分计算(X): X = (m2-m1) / m0×100 式中:m1——坩埚质量,g; m2——灼烧后坩埚与灰分总质量,g; m0——试样质量,g; 5含水量(干燥失重): 称取5.0g 样品于快速水分测定仪托盘上,精确调节至零位刻度线。升温并调节温度于(105±3)℃之间。待显示刻度不动时,记下数值m1(称量精度为 5mg )。 含水量(干燥失重X(%))计算: X = ( m1 / 5.0) ×100 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检验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在试验室内比较高效减水剂与不同水泥的相容性。当使用矿物掺合料时,本方法也可用于比较高效减水剂与不同混合胶凝材料的相容性。 2、引用标准

本方法参照《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87规定的净浆流动度试验方法。 3、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的检测方法如下: 3.1、仪器设备 1)水泥净浆搅拌机; 2)截锥形圆模:上口内径36mm,下口内径60mm,高度60mm,内壁光滑无接缝,为金属或有机玻璃制品; 3)玻璃板(400mm×400mm); 4)钢直尺(至少400mm); 5)刮刀 6)药物天平(称量100g,感量0.1g) 7)药物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3.2、试验步骤 1)调整玻璃板至水平位置,将锥模置于水平玻璃板上,锥模和玻璃板均用湿布擦过,并将湿布覆盖上面; 2)称取水泥900g,倒入用湿布擦过的搅拌锅内; 3)加入4.5g粉状高效减水剂及261g或315g水,搅拌4min; 4)将拌好的水泥浆,迅速注入锥模内并用刮刀刮平,将锥模按垂直方向迅速提起,30s时量取互相垂直的两直径(mm),取其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的流动度。5)30min和60min后,继续搅拌余下的水泥浆,并按上述方法测定相应时间的流动度。 3.3、试验结果处理 1)测定高效减水剂与不同水泥品种相容性,流动度值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绘制流动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得出结论; 2)需注明所用高效减水剂和水泥的品种、标号、生产厂;如果水灰比(水胶比)或高效减水剂掺量与本规定不符,也应注明。 砂浆减水率检验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的仪器和操作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有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的胶砂流动度测定。 2、引用标准 GB177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178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 JBW 01-1-1水泥胶砂流动度标准样 3、砂浆减水率的检测方法如下: 3.1、仪器设备

纤维素工艺汇总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生产工艺 反应原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生产采用氯甲烷和环氧丙烷作为醚化剂, 其化学反应方程是: Rcell –OH(精制棉)+ NaOH(片碱、氢氧化钠)+ CH3Cl (氯甲烷)+ CH2OCHCH3(环氧丙烷)→Rcell - O - CH2OHCHCH3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NaCl (氯化钠)+ H2O (水) 化学结构式为: 工艺流程:精制棉粉碎---化碱---投料---碱化---醚化---溶剂回收及洗涤---离心分离---干燥---粉碎---混料---成品包装1:生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原料及辅料 主要原料为精制棉,辅助材料为氢氧化钠(片碱)、环氧丙烷、氯甲烷、醋酸、甲苯、异丙醇、氮气。(精制棉粉碎的目的:通过机械能破坏精制棉的聚集态结构,以降低结晶度和聚合度,增加其表面积。) 2:精确计量与原料质量控制 在设备一定的前提下,任何主副原材料的质量及加入量和溶剂的浓度比例都直接影响产品的各项指标。生产过程体系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水与有机溶剂并非完全互溶,水的分散度影响碱在体系中分布。若没有充分搅拌,则对纤维素均匀碱化与醚化不利。

3:搅拌与传质传热 纤维素碱化、醚化都是在非均相(利用外力搅拌均匀)条件下进行的。水、碱、精制棉及醚化剂在溶剂体系中的分散与相互接触是否充分均匀,都会直接影响碱化、醚化效果。碱化过程搅拌不匀,会在设备底部产生碱结晶而沉淀,上层浓度低碱化不够充分,结果是醚化结束后体系还存在大量自由碱,但是纤维素本身碱化不够充分,产品取代不均匀,从而导致透明度差,游离纤维多,保水性能差,凝胶点也低,PH值偏高。 4:生产工艺(淤浆法生产过程) (1:)向化碱釜内加入规定量的固体碱(790Kg)、水(系统总水量460Kg),搅拌升温至80度恒温40分钟以上,固态碱完全溶解(2:)向反应釜加入6500Kg的溶剂(溶剂中异丙醇与甲苯的比值为15/85左右);将化好的碱压入反应釜,压碱后向化碱釜喷淋200Kg溶剂以冲洗管道;反应釜降温至23℃,将粉碎精制棉(800Kg)加入,精制棉加入后喷淋600Kg溶剂开始碱化反应。粉碎精制棉加入必须在规定时间(7分钟)内完成(加入时间长短很重要)。精制棉一旦与碱溶液接触,碱化反应就开始了。加料时间太长,会因精制棉进入反应体系的时间不同而使碱化程度有差异,导致碱化不均匀,产品均匀性降低,同时会引起碱纤维素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发生氧化降解,导致产品粘度下降。为得到不同粘度级别的产品,可在碱化过程中抽真空、充氮,也可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剂(二氯甲烷)。碱化时间控制在120min,温度保持20-23℃ (3:)碱化结束,加入规定量的醚化剂(氯甲烷和环氧丙烷),升温至规定温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醚化反应。醚化条件:氯甲烷加入量950Kg,环氧丙烷加入量303Kg。加入醚化剂冷搅40分钟后升温,醚化一段温度56℃、恒温时间2.5h,醚化二段温度87℃,恒温2.5h。羟丙基的反应在30℃左右即能进行,50℃时反应速率大大加快,甲氧基化反应在60℃时缓慢,50℃以下更弱。氯甲烷和环氧丙烷的量、比例和时机以及醚化过程的升温控制,直接影响产品结构。

纤维素对人体的作用

纤维素对人体的作用 姓名:陈钊学号:2010210101 班级:信息管理504班一、生理作用 纤维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附大量水分,增加粪便量,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泄,使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缩短,对肠道的不良刺激减少,从而可以预防肠癌发生。 二、膳食纤维 人类膳食中的纤维素主要含于蔬菜和粗加工的谷类中,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等功能。食纤维可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的利用律;膳食纤维能包裹食物的糖分,使其逐渐被吸收,有平衡餐后血糖的作用,从而达到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三、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升高会导致冠心病。胆固醇和胆酸的排出与膳食纤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膳食纤维可与胆酸结合,而使胆酸迅速排出体外,同时膳食纤维与胆酸结合的结果,会促使胆固醇向胆酸转化,从而降低了胆固醇水平。 四、降压作用 膳食纤维能够吸附离子,与肠道中的钠离子、钾离子进行交换,从而降低血液中的钠钾比值,从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五、抗癌作用 自七十年代以来,膳食纤维在抗癌方面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尤其是膳食纤维与消化道癌的关系。肠道中的有益菌能够利用膳食纤维产生丁酸,丁酸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并控制致癌基因的表达。 六、减肥治疗肥胖症 膳食纤维取代了食物中一部分营养成份的数量,而使食物总摄取量减少。膳食纤维促增加唾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对胃起到了填充作用,同时吸水膨胀,能产生饱腹感而抑制进食欲望。膳食纤维与部分脂肪酸结合,这种结合使得当脂肪酸通过消化道时,不能被吸收,因此减少了对脂肪的吸收率。 七、治疗便秘 膳食纤维具有很强的持水性,其吸水率高达10倍。它吸水后使肠内容物体积增大,

纤维素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_高璇

第28卷第2期 2012年4月 德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Dezhou University Vol.28,No.2 Apr.,2012  纤维素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高 璇1,陆书明2 (1.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南京210042;2.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0) 摘 要:纤维素是一种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其转化和利用被认为是发展可持续能源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近几年的国内外科技文献(尤其是专利)入手,研究并综述了从天然纤维素原料中分离提取纤维素的工艺,分析并指出实现清洁分级分离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做到木质纤维素全生物量优化利用才是组分分离的未来. 关键词:纤维素;提取;分离 中图分类号:N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44(2012)02-0069-04 收稿日期:2012-03-15 作者简介:高璇(1983-),女,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方向:科技情报研究、专利分析与战略决策. 1 纤维素概述 纤维素(cellulose)是自然界中存在量最大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木材、亚麻、棉花等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它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构成植物的骨架.纤维素是无色、无味具有纤维状结构的多糖,分子式可以用(C6H10O5)n(n为聚合度)来表示,组成纤维素的基本结构单元是葡萄糖,但与淀粉不同,它是由许多D-葡萄糖单元通过β-1,4糖苷键结合起来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是目前制浆造纸工业、纺织工业和纤维化工的重要原料,纤维素形式的生物质能也将作为日后重要的清洁能源[1]. 2 纤维素提取分离技术 木质纤维类材料如各种农业残余物(玉米秸杆、小麦秸杆、稻草等)、林业残余物(伐木产生的枝叶、死树、病树等)、野草、芦苇、专门栽培的作物(如松、杨、甘蔗、甜菜、甜高梁等)以及各种废弃物(城市固体垃圾、废纸、甘蔗渣等)都是含有大量纤维素的天然纤维素原料,如果能从其中提取出优质的纤维素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本身均是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1],在天然纤维素原料中,它们聚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复杂的超分子化合物.其中,木质素大部分存在于胞间层中,和半纤维素形成牢固结合层,对纤维素形成覆盖保护作用.因此,要想获得纤维素并充分利用,就必须将三种组分分离开来,实现纤维素的有效提取. 根据所使用方法的不同性质,纤维素提取工艺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的组合,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改善纤维素分离提取的效果.2.1 物理处理法 物理处理法主要包括机械粉碎、蒸汽爆破、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一般用于纤维素提取的预处理工艺或是辅助工艺,其目的是去除木质素等对纤维素具有保护作用的成分[1]. 1)机械粉碎法 机械粉碎[1]常用双滚压碎机、球磨机、流态能量

纤维素醚的种类详细介绍

纤维素醚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保水剂是改善干混砂浆保水性能的关键外加剂,也是决定干混砂浆材料成本的关键外加剂 之一,其主要来源是纤维素醚。 1.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碱纤维素与醚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系列产物的总称。碱纤维 素被不同的醚化剂取代而得到不同的纤维素醚。按取代基的电离性能,纤维素醚可分为离 子型(如羧甲基纤维素)和非离子型(如甲基纤维素)两大类。按取代基的种类,纤维素 醚可分为单醚(如甲基纤维素)和混合醚(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按可溶解性不同,可 分为水溶性(如羟乙基纤维素)和有机溶剂溶解性(如乙基纤维素)等,干混砂浆主要用 水溶性纤维素,水溶性纤维素又分为速溶型和经过表面处理的延迟溶解型。 纤维素醚在砂浆中的作用机理如下: (1)砂浆内的纤维素醚在水中溶解后,由于表面活性作用保证了胶凝材料在体系中有效 地均匀分布,而纤维素醚作为一种保护胶体,“包裹”住固体颗粒,并在其外表面形成一 层 润滑膜,使砂浆体系更稳定,也提高了砂浆在搅拌过程的流动性和施工的滑爽性。 (2)纤维素醚溶液由于自身分子结构特点,使砂浆中的水份不易失去,并在较长的一段 时间内逐步释放,赋予砂浆良好的保水性和工作性。 1.1.1甲基纤维素(MC)分子式\[C6H7O2(OH)3-h(OCH3)n\]x 将精制棉经碱处理后,以氯化甲烷作为醚化剂,经过一系列反应而制成纤维素醚。一般取 代度为1.6~2.0,取代度不同溶解性也有不同。属于非离子型纤维素醚。 (1)甲基纤维素可溶于冷水,热水溶解会遇到困难,其水溶液在pH=3~12范围内非常 稳定。与淀粉、胍尔胶等以及许多表面活性剂相容性较好。当温度达到凝胶化温度时,会 出 现凝胶现象。 (2)甲基纤维素的保水性取决于其添加量、粘度、颗粒细度及溶解速度。一般添加量大,细度小,粘度大,则保水率高。其中添加量对保水率影响最大,粘度的高低与保水率的 高低不成正比关系。溶解速度主要取决于纤维素颗粒表面改性程度和颗粒细度。在以上几 种纤维素醚中,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保水率较高。 (3)温度的变化会严重影响甲基纤维素的保水率。一般温度越高,保水性越差。如果砂 浆温度超过40℃,甲基纤维素的保水性会明显变差,严重影响砂浆的施工性。 (4)甲基纤维素对砂浆的施工性和粘着性有明显影响。这里的“粘着性”是指工人涂抹 工具与墙体基材之间感到的粘着力,即砂浆的剪切阻力。粘着性大,砂浆的剪切阻力大, 工 人在使用过程中所需要的力量也大,砂浆的施工性就差。在纤维素醚产品中甲基纤维素粘 着力处于中等水平。 1.1.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分子式为\[C6H7O2(OH)3-m-

纤维素醚生产制备工艺技术要点

1. 200880112852 包括2-丙烯酰氨基甲基丙烷磺酸的两亲性共聚物和任选的纤维素烷基醚和/或烷基纤维素烷基醚的加香组合物 2. 86101979 采用新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作为悬浮剂聚合氯乙烯的方法 3. 88104545 3-烷氧基-2-羟丙基纤维素醚衍生物的组合物及其在建筑胶料中的应用 4. 89102682 一步法合成交联羧甲基羟丙基纤维素复合醚工艺 5. 89102657 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用于添加剂、缝密封材料及涂层材料 6. 89101622 用作氯乙烯悬浮聚合的悬浮剂及有机液体增稠剂的**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类 7. 91100348 一步法合成交联羧烷基羟烷基纤维素复合醚工艺 8. 93120890 高度取代的羧甲基磺乙基纤维素醚及其用途 9. 93120888 高度取代的羧甲基磺乙基纤维素醚及其生产工艺和在纺织品印花油墨中的应用 10. 95190826 含有纤维素醚的热凝胶药物转运载体 11. 96114639 快速混媒法生产食(药)用级羧甲基纤维素醚的工艺 12. 96101672 聚阴离子纤维素醚防伪线及其在商品防伪包装上应用 13. 98808434 纤维素醚和涂敷过的片状载体材料上固定生物分子的方法 14. 98805409 纤维素醚淤浆 15. 98107714 含有2-丙烯基的纤维素醚及其在聚合中作为保护胶体的用途 16. 99808663 增稠性能改善的非离子纤维素醚 17. 99800835 改性纤维素醚 18. 99813715 制备低粘性水溶性的纤维素醚的方法 19. 00118796 把纸浆粉碎为粉末的方法和制造纤维素醚的方法 20. 00111228 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醚及其制备方法 21. 00811009 包含疏水改性的纤维素醚的头发调理组合物 22. 00108603 水溶性纤维素醚组合物及胶料

高纤维素食物的有益功能有哪些

高纤维素食物的有益功能有哪些 多吃五谷杂粮,有益身体健康。所以合理食用含高纤维素的食物是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帮助的,不仅可以帮身体肥胖的朋友减肥,还可以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高纤维的食物可以治疗便秘,还有降血脂的作用。很多朋友都不了解高纤维素食物的有益功能有哪些? ★第一促进减肥 纤维素比重小、体积大,进食后充填胃腔,需要较长时间来消化,延长胃排空的时间,使人容易产生饱腹感,减少热量的摄取;同时膳食纤维减少了摄入食物中的热量比值;纤维素在肠内会吸引脂肪而随之排出体外,有助于减少脂肪积聚,三者同时可达到减肥目的。 ★第二吸收毒素 食物在消化分解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不少毒素,这些有害物质在肠腔内会刺激粘膜上皮,日久引起粘膜发炎;吸收到血液

内,可加重肝脏的解毒负担。纤维素在胃肠道中遇水形成致密的网络,吸附有机物、无机物、水分,对维持胃肠道的正常菌群结构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肠内容物中的毒素会被纤维素吸附,肠粘膜与毒物的接触机会减少,吸收入血量亦减少。 ★第三防治便秘 食物纤维体积大,可促进肠蠕动,其中的水分不易被吸收,从而有通便作用。 保护皮肤。血液中含有有毒物质时,皮肤就成了其抛弃废物的地方,面部暗疮正是由于血液中过量的酸性物质及饱和脂肪而形成的;经常便秘的人,肤色枯黄,也是因为粪便在肠中停留时间过长,毒性物质通过肠壁吸收并使血液沾上毒素所致。吸烟过多的人脸色犹如死灰,也是上述原因造成的。食物纤维能刺激肠的蠕动,使废弃物能及时排出体外,减少毒素对肠壁的毒害作用,因而可以保护皮肤。 ★第四降低血脂

食物纤维中有些成分如果胶可与胆固醇结合,木质素可与胆酸结合,使其直接从便粪中排出,从而消耗体内的胆固醇来补充胆汁中被消耗的胆固醇,由此降低了血脂。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吸水对肠内容物起到稀释作用,降低了胆汁和胆固醇的浓度,并能助长肠道内正常寄居细菌的生长繁殖;这些正常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也能使胆固醇转化经粪便排出,有助于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第五控制血糖 有人认为糖尿病的起因之一是食物中纤维素含量太少。含有大量食物纤维的食品,给人体提供的能量很少,纤维中的果胶可延长食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使进餐后血糖不会急剧上升,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改善;同时,高纤维食品可降低生理范围内的胰岛素的分泌,降低食物的摄取;另外,高纤维食品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或一般口服降血糖药的 需求,而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浓度。 富含食物纤维素的食品虽然有上述种种好处,但也不可偏食。

纤维素醚的区分

目前国内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质量良莠不齐,价格相差悬殊,令客户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同外公司的改性HPMC,是多年研究的成果,掺加微量物质可以改善施工性能,提高操作性,当然会影响一些其它性能,但是总体来说它是高效的;而国内厂家的HPMC大量掺加其它成分,唯一目的就是降低成本,造成产品的保水性、粘结性等性能大大降低,造成许多建筑质量问题。 一.纯净的HPMC与掺假的HPMC存在下列差异: 1.纯净HPMC目视状态蓬松,堆积密度较小,范围是:0.3-0.4g/ml;掺假的HPMC流动性更好,手感更加沉,与正品外观存在明显差异。 2.纯净HPMC水溶液澄清、透光率高,保水率≥97%;掺假的HPMC水溶液较混浊,保水率很难达到80%。 3.纯净HPMC不应该嗅到氨气、淀粉和醇类的味道;掺假的HPMC往往可以嗅到各类味道,即使无味,也会手感较沉。 4.纯净HPMC粉末在显微镜或放大镜下是纤维状;掺假的HPMC在显微镜或放大镜下可以观察到颗粒状固体或晶体。 二.20万难以逾越的高度? 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发表论文认为,HPMC生产受国内的设备安密封性、浆液法工艺以及低压生产的制约,普通的企业无法生产20万粘度以上的产品。进入夏季甚至无法生产8万粘度以上的产品。他们认为,所谓的20万产品一定是假产品。 专家的论点不无道理,按照国内以前的生产状况,确实能得出以上结论。 提高HPMC粘度的关键是,反应器高度密封性和高压反应以及优质的原材料。高度密封性避免氧气对纤维素的降解,高压反应条件促进醚化剂向纤维素内部的渗透并保证产品的均匀性。 200000cps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基本指标: 2%水溶液粘度200000cps 产品纯度≥98% 甲氧基含量19-24%

微晶纤维素

微晶纤维素是一种白色、无臭、无味、多孔、易流动粉末,不溶于水、烯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一般有机溶剂。聚合度约220,结晶度高。为高度多孔颗粒或粉末。 一、微晶纤维素主要有三大特性: 1、吸附性:为多孔性微细粉末,可以吸附其他物质如水、油及药物等。比表面积随无定形 区比例的增大而增大。 2、分散性:微晶纤维素在水中经剧烈搅拌,易于分散生成奶油般的凝胶体。胶态微晶纤维 素因含有亲水性分散剂,在水中能形成稳定的悬浮液,程不透明的“奶油”状或凝胶状。 3、反应性能:在稀碱液中少部分溶解,大部分膨化,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性能。 二、微晶纤维素在国内应用领域: 1、医药卫生:①微晶纤维素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受压时氢键缔合,故具有高度的可压性, 常被用作于粘合剂;压制的片剂遇到液体后,水分迅速进入含有微晶纤维素的片剂内部,氢键即刻断裂,因此可做为崩解剂。此外微晶纤维素的密度较低,比溶剂较大,粒度分布较宽,又常被用作稀释剂。②医药行业中MCC主要被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他在水中强搅拌下易于形成凝胶的特性,用于制备膏状或悬浮状类药物;二是利用其成型作用,而用于医用压片的赋形剂。目前医药行业中压片赋形剂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方法使用淀粉赋形剂;第二类是利用新型的纤维素赋形剂。使用淀粉的工艺必须经过造粒阶段,而使用MCC则因为其流动性好,本身具有一定的粘合性直接压片,因此能工艺简化,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例外使用MCC还有服用后崩解效果好、药效快、分散好等优点,因此使用MCC在压片赋形剂上得以广泛推广应用。 2、微晶纤维素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

微晶纤维素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有:泡沫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液体的胶化剂; 悬浮剂;乳化稳定性等。其中乳化稳定性是微晶纤维素在食品工业领域最主要的功能。 3、微晶纤维素在轻工化工领域的应用: ①陶瓷业:陶瓷厂在陶土中添加微晶纤维素,不仅能增湿坯强度,提高半成品率,而 且焙烧时烧除微晶纤维质使陶瓷具有质轻透明的特色。 ②玻璃业:微晶纤维素胶液能在玻璃表面形成极黏的膜涂层,能为玻璃纤维提供纤维 素的表层,使其能用一般的纺织机器加工。 ③涂料业:在涂料中添加微晶纤维素,能使涂料具有触变性,以控制涂料的粘度、流 动性及涂刷性能。 4、微晶纤维素在日常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①某些等级的微晶纤维素用于化妆及皮肤护理品的制造,甚至包含尿素这样难以掺和 的配料,同起耐热稳定剂的作用。 ②微晶纤维素与细砂、高岭土等混合,可制成含磨料的卫浴、厨房及手部皮肤的清洁 剂。 ③将微晶纤维素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有机物及水混合,可制成服装洗涤过程的保护 性胶体。 三、医药行业中微晶纤维素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特点: ①可以使易吸潮的药物(土霉素、食母生、酵母片等)避免湿热的阴影,克服粘冲、 劣片的现象,有利于提高片剂的质量。

膳食纤维的作用有哪些

膳食纤维的作用有哪些 膳食纤维的作用有哪些 食物纤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素,其本质是碳水化合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分解的多糖类物质。食物纤维有数百种之多,其中包括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树胶和植物黏胶、藻类多糖等。 @维护肠道健康的“多面手”。 肠道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70%的淋巴分布于肠道之中。膳食纤维对于肠道的保护作用不容小觑。肠道年龄的界定主要是以肠道内有益菌 群与有害菌群的比例作为判断依据。而膳食纤维能够促进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繁殖,从而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 另外,如果食物在肠内的时间太长,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及分解的酵素长时间与肠黏膜接触。会造成有害物质的吸收和黏膜细胞受到伤害。粪便在肠内的时间过长,各种毒素的吸收会导致肠道肿瘤发生。而膳食纤维可使肠道中的食物膨胀变软,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所以减少了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能够预防肠癌。 @治疗糖尿病的有力武器。 经过科学研究,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降低餐后血糖及胆固醇浓度方面有突出的贡献。由于膳食纤维可以使胃肠通过时间大大增加,而且吸水后体积增加并有一定黏度,所以延缓了葡萄糖的吸收。过去糖尿病患者的保健食品大多是不溶性纤维,而现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广泛应用,必将进一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质量和治疗效果。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肝脏中的胆固醇会转变成胆酸,到达小肠后能帮助消化脂肪,然后胆酸会回到肝脏再转变成胆固醇。可溶性纤维可以让胆酸不被小肠肠壁吸收,而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于是,当肠内食物再进行消化时,肝脏只能靠吸收血中的胆固醇来补充胆酸,从而降低了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这样一来,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也会大大降低。 @减少胆结石的发生。 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是胆固醇合成过多及胆汁酸合成过少。增加膳食纤维,可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减少胆汁酸的再吸收,起到预防胆结石的 作用。

hpmc纤维素用途

hp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主要用于聚氯乙烯生产中的分散剂,此外在其他石油化工、涂料、建材、除漆剂、造纸、化妆品等产品生产中作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成膜剂等。那么,hpmc纤维素用途是什么?为此,安徽金水桥建材有限公司为大家总结了相关信息,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本品为工业级HPMC,主要用途为聚氯乙烯生产中做分散剂,系悬浮聚合制备PVC的主要助剂。另外,在其他石油化工、涂料、建材、除漆剂、农业化学品、油墨、纺织印染、陶瓷、造纸、化妆品等产品生产中作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赋形剂、保水剂、成膜剂等。在合成树脂方面的应用,可使获得的产品具有颗粒规整、疏松、视比重适宜,加工性能优良等特点,从而基本上取代了明胶和聚乙烯醇作分散剂。另外,在建筑工业施工过程中,主要用于砌墙,灰泥粉饰,嵌缝等机械化施工中;特别在装饰性施工中,用做粘贴瓷砖、大理石、塑料装饰,粘贴强度高,还可以减少水泥用量。用于涂料行业中做增稠剂,可使图层光亮细腻,不脱粉,改善流平性能等。

安徽金水桥建材有限公司是年产3000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甲\hpmc纤维素)的高新技术企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品型号有kh60和kh7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粘度有:5万、10万、15万、20万分类;广泛应用于建筑、乳胶涂料、聚氯乙烯、陶瓷以及纺织生产中。产品质量先进,畅销国内、国际市场,深受用户好评。 公司占地面积45亩,厂房面积19.8亩,办公楼3.75亩,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市中心2公里。京浦铁路,206国道,310省道纵穿开发区,合徐高速公路沿开发区西缘穿过。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史有“皖北大门”之称,宿州市居中靠东、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贯通华东、华南、华中、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十分便捷。连霍高速、京福高速在宿州市纵横贯穿,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呈“十”字状贯穿全境,已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经过宿州市,并设有车站,从宿州市3个小时可到北京、2个小时到上海。水路运输主要航线由宿州港经洪泽湖至长江中下游各港口城市,经大运河至江、浙、沪等地或经淮河到淮河沿岸

水溶性纤维素醚

赫达纤维素醚介绍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 一.名称: 1.化学名称:低取代2-羟丙基醚纤维素 2.英文全称:Low-Substituted Hydroxyproxyl Cellulose 3.英文简称:L-HPC 二.分子组成与结构式: 三.技术要求: 四.理化性质: 1.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 2.性状:L-HPC在水中溶胀成澄清或微浑浊的胶体溶液;在乙醇、丙酮或乙醚中不溶。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H-HPC) 一.名称: 1.化学名称:高取代2-羟丙基醚纤维素 2.英文全称:High-Substituted Hydroxyproxyl Cellulose 3.英文简称:H-HPC 二.分子组成与结构式:

三.技术要求: 四.理化性质: 1.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 2.颗粒度:20目过筛率不小于99%;30目过筛率不小于95%。 3.假比重:0.5~0.6克/立方厘米,比重1.2224。 4.热稳定性: 变色温度:195~210℃ 碳化温度:260~275℃ 软化温度:130℃ 38℃以下在水中呈清晰透明的溶液。 凝胶温度:40℃以上。 五.特性: 1.常温下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如:无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丙二醇、二氯甲烷、也可

溶于丙酮、氯仿、和溶碱剂,溶液均透明。 2.H—HPC是良好的热塑性物质,具有优良的成膜性,所成膜非常坚韧,光泽性良好弹性充分。 3.灰份极低,使本产品具有优良的粘结性,作为乳液增粘用,十分稳定,而且分散性好。 4.H—HPC本身无药理作用,无毒,对生理无害。 5.H—HPC呈化学惰性,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6.取代基分布比较均匀,充分,H—HPC抗菌强。 7.平衡湿含量较低。 8.由于本身是非离子性质本品在酸性溶液中不会凝胶.在广泛PH值中显示优良稳定性。 9.H—HPC的浓溶液可形成正规取向的液晶。 10.H—HPC水溶液具有表面活性作用。 11.其水溶液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能历次经过凝胶和溶解的可逆过程。 六.溶解方法: 1.溶解于水: 1).将H-HPC慢慢加入到剧烈搅拌的水中,直到完全溶解为止.如果将全部物料加入将难于溶解; 2).取预定水量的20~30%加热到60℃以上,在充分搅拌的条件下将H-HPC慢慢加入,待所有H-HPC入后,再将剩余的80—70%的水加入,可完全溶解。 2.溶解于有机溶剂: 在充分搅拌下将H—HPC慢慢加入到有机溶剂中,若一次性加入溶解很困难。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一.名称: 1.化学名称:2-羟丙基醚甲基纤维素 2.英文全称: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3.英文简称:HPMC 二.分子组成与结构式: 三.技术要求:

纤维素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

纤维素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 摘要:介绍了纤维素的分类和其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主要作用,以及使用方法、质量指标和检测方法。最后介绍了木质素、合成聚合物、聚丙烯腈和聚酯等常用纤维素的质量指标与参考价格。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纤维素后能大大提高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适宜在修筑优质沥青道路时采用。 关键词:沥青路面纤维素强度稳定性耐久性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发展,交通运输量特别是重载车辆运输量的增加,在行车产生的疲劳荷载和冲击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出现较为严重的破损现象。沥青路面混合料的性能及级配不同,路面的使用性能也有差别。近年来,在对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深入研究后,发现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纤维稳定剂,既可在生产、运输、摊铺和碾压过程中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及稳定性,又是提高路面耐久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措施。由于国内外对纤维素的研究起步不久,各品牌的纤维素质量、价格相差颇大,设计、施工单位在选择时较难取舍;因此有必要对纤维素的性能、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以及其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作一介绍,为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 1 纤维素的分类及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主要作用 1.1 纤维素的分类 目前,应用在沥青工程中的纤维,按其化学成分,主要有木质素纤维、有机化学合成纤维和无机矿物纤维;按其产品形状,可分为絮状(纯纤维素)和颗粒状(纤维素通过添加部分沥青预制而成)。 1.2 纤维素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主要作用 根据工程实践和权威部门测定数据证实,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0.3%的路用工程纤维,马歇尔稳定度明显提高;混合料的流值有所降低,使路面处于不易蠕动状态,结构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劈裂强度增长幅度显著;在高温高湿度条件下,残留稳定度仍保持较高数值,从而阻止了沥青和胶浆的涌出。因此,路用工程纤维已被广泛应用于新建及修建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SMA路面)、纤维加强型沥青路面,以及透水沥青混合料。其主要作用可归纳为: 1)加筋作用,增强路面的抗低温开裂能力。在添加纤维素的混合料中,纤维与纤维间搭接成三维立体结构,犹如在灰泥中掺加草筋一样,起到加筋增强作用,有效地减少路面低温开裂。 2)分散作用,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分散性,SMA路面混合料在拌和时加入适量的纤维素后,沥青和矿粉就能均匀地分散在集料之间,避免结为胶团而使路面出现油斑。 3)吸附作用,提高路面耐久性。纤维素对液体具有良好的吸附力,其吸油率可达自身质量的5倍以上。在混合料中能吸附沥青,使沥青的用量增加,集料表面的结构沥青膜增厚,从而提高路面的耐久性。 4)粘附作用,提高路面抗水损害能力。纤维素能增加沥青和集料的粘附性,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黏度,加强集料间的粘结能力,从而增大路面与轮胎之间摩擦力,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强度,提高抗水损害的能力。

半纤维素的提取及功能化应用

半纤维素的提取及功能化应用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为贯彻这一思想,可再生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和关注。半纤维素是农林生物质的主要组分之一,含量仅次于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之一。本文主要对半纤维素的提取及功能化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生物质;半纤维素;功能化应用 Extraction and functional application of Hemicelluloses Abstract: After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the comprehensi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unceasingly thorough popular feeling, lignocelluloses biomass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people's great attention and concern to carry out the idea of renewable class. Hemicelluloses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forestry biomass, content, second only to cellulose is the most abundant on earth, one of the most cheap renewable resource.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d the extraction and functional application of hemicelluloses. Key Words: biomass ; hemicelluloses; functional applications 1.引言 植物体内通常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和特种化合物。其中,半纤维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十分丰富,在木质纤维生物质中的含量占1/4 ~1/3,仅次于纤维素的含量,比木质素还高。长期以来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研究利用占据了人们的主导研究地位,近年来有关半纤维素的研究逐步得到了重视,特别是半纤维素的提取和改性技术的提高,使其在造纸、食品包装、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商业价值[1]。本文通过半纤维素的简介、提取方法及功能化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半纤维素的简介 半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分之一,是由非葡萄糖单元组成的一类多糖的总称,约占细胞壁总重的20~35%。半纤维素与纤维素均一聚糖的直链结构不同,在参与细胞壁的构建中形成的种类很多,多为支链结构,结构复杂,且化学结构随植物种类不同呈现较大差异。 半纤维素主要由大量的非晶戊糖和己糖组成[2],既有均一聚糖也有非均一聚糖。根据一级结构,半纤维素可分为甘露聚糖、木聚糖、半乳聚糖、木葡聚糖和阿拉伯聚糖[3]。下图是半纤维素的主要结构单元。

常识积累:纤维素的制法及作用

常识积累:纤维素的制法及作用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棉花的纤维素含量接近100%,为天然的最纯纤维素来源。一般木材中,纤维素占40~50%,还有10~30%的半纤维素和20~30%的木质素。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分,通常与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结合在一起,其结合方式和程度对植物源食品的质地影响很大。而植物在成熟和后熟时质地的变化则由果胶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人体消化道内不存在纤维素酶,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膳食纤维。 一、纤维素的制法 生产方法一:纤维素是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生产原料来源于木材、棉花、棉短绒、麦草、稻草、芦苇、麻、桑皮、楮皮和甘蔗渣等。我国由于森林资源不足,纤维素的原料有70%来源于非木材资源。我国针叶材、阔叶材的纤维素平均含量约43-45%;草类茎秆的纤维素平均含量在40%左右。纤维素的工业制法是用亚硫酸盐溶液或碱溶液蒸煮植物原料,主要是除去木素,分别称为亚硫酸盐法和碱法。得到的物料称为亚硫酸盐浆和碱法浆。然后经过漂白进一步除去残留木素,所得漂白浆可用于造纸。再进一步除去半纤维素,就可用作纤维素衍生物的原料。

生产方法二:用纤维植物原料与无机酸捣成浆状,制成α-纤维素,再经处理使纤维素作部分解聚,然后再除去非结晶部分并提纯而得。 生产方法三:将选好的工业木浆板疏解,然后送入已加1%~10%的盐酸(用量为5%~10%)的反应釜进行升温水解,温度为90~100℃,水解时间0.5~2h,反应结束后经冷却送人中和槽,用液碱调至中性,过滤后滤饼在80~100℃下干燥,最后经粉碎得产品。 生产方法四:由木浆或棉花浆制成的纤维素。经漂白处理和机械分散后精制而成。 二、纤维素的作用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古老、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最宝贵的天然可再生资源。纤维素化学与工业始于一百六十多年前,是高分子化学诞生及发展时期的主要研究对象,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成果为高分子物理及化学学科的创立、发展和丰富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生理作用 人体内没有β-糖苷酶,不能对纤维素进行分解与利用,但纤维素却具有吸附大量水分,增加粪便量,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泄,使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缩短,对肠道的不良刺激减少的作用,从而可以预防肠癌发生。

纤维素提取

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还原糖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还原糖【原理】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和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利用单糖、双糖与多糖的溶解度的不同可把他们分开。用酸水解法使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彻底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再进行测定,就可以求出样品中的还原糖的含量。 在碱性溶液中,还原糖变为烯二醇(1,2-烯二醇)。 烯二醇易被各种氧化剂如铁氰化物、3,5-二硝基水杨酸和Cu2+氧化为糖酸。氰化物和二硝基水杨酸盐的还原作用是还原糖定量测定的基础。还原糖和碱性二硝基水杨酸试剂一起共热,产生一种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程度与还原糖的量成正比。因此,我们可以测定样品中还原糖以及总糖的量。【试剂】 1. 小麦粉

2. 6 mol/L HCl 50 ml浓盐酸加水稀释至100 ml。 3. 6 mol/L NaOH 240 g NaOH溶解于500 ml水中加水定容到1000 ml。 4. 碘-碘化钾溶液 20 g碘化钾和10 g碘溶于100 ml水中,使用前取1 ml加水稀释到20 ml。 5. 1 mg/ml的葡萄糖溶液 6. 3,5-二硝基水杨酸 6.3 g 3,5-二硝基水杨酸溶于262 ml 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将此溶液与500 ml含有182 g酒石酸钾钠的热水混合。向该溶液中再加入5 g重蒸酚和5 g亚硫酸钠,充分搅拌使之溶解,待溶液冷却后,用水稀释到1 000 ml。储存于棕色瓶中(需在冰箱中放置一周后方可使用)。 【操作】 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试管6支,按下表操作: 管号 1 2 3 4 5 6

纤维素醚的生产工艺及流程图解版

纤维素醚的生产工艺及流程图解版 注:根据以下文字描述来源做成的图解,仅代表个人理解,若有偏差,请多包涵。 设备生产工艺生产流程

纤维素醚的生产工艺及流程 传统的纤维素醚生产工艺是:将精制棉用氢氧化钠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碱化生成纤维素钠,再 由环氧丙烷、环氧乙烷、氯甲烷或氯乙酸等醚化剂进行醚化,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不同类型 品种纤维素醚,再通过中和、回收溶剂、洗涤、干燥、粉碎最终得到粉末状的成品;因醚化剂 的不同,取代基就不同,所以纤维素醚的名称就不同,这种工艺存在的不足是:生产出来的纤 维素醚成本高,尤其是近几年棉花的价格不断上涨,导致了精制棉的价格飞速上涨,最终各种 纤维素醚产品成本价格也在提高,直接影响了销售及其推广。 1.一种纤维素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反应步骤: 第一步:木浆的粉碎 首先利用木浆开松机,将木浆进行开松,开松后的木浆再经过开棉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与精 制棉一样松密度(≥130g/L)的木浆粉,达到生产纤维素醚的指标要求; 第二步:木浆的碱化 将氢氧化钠800份投入反应釜内,升温至65℃,将碱溶解,然后降温至20℃,投入粉碎后的木浆850份,在22℃的条件下,碱化2.5小时,生成纤维素钠,反应过程中,每反应10分钟,静置15分钟; 第三步:纤维素钠的醚化 在碱化后生成的纤维素钠中加入醚化剂环氧丙烷400份、氯甲烷900份,在22℃的条件下恒 温反应20分钟,使其醚化剂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升温至50±1℃,恒温反应1小时,然后立刻升温至90℃,恒温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降温至40℃加入乙醇溶液中和洗涤,然后加入醋酸 中和调节PH值5-7之间,然后将物料压入回收釜,用100℃以上的软水将溶剂置换回收,回 收完后,通过离心机将物料与软水分离,然后物料再用无轴螺旋输送至闪蒸干燥机,干燥后得 到最终的产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浆纤维素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反应步骤:第一步:木浆的粉碎;第二步:木浆的碱化;第三步:纤维素钠的醚化。本发明工艺制备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与传统工艺用 精制棉制备生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发现本发明用木浆制备生 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质量高于用精制棉制备生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质量,但成本价 格却要低40%以上;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钠和水为反应介质,不添加任何惰性有机溶剂,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