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政府各类收入

我国政府各类收入

我国政府各类收入
我国政府各类收入

我国政府各类收入的简要分析与建议

一、我国政府各类收入的构成及管理现状

1.有关概念界定

政府收入是政府凭借行政管理者和公共资产所有者身份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而取得的资金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包括各种税收、依法获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以及国有资产出租、出让或出售获得的资本性收入。

从收入形式来说,我国政府收入分为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和其他收入;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来说,政府收入分为预算内收入(又分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从来源属性来说,政府收入又可分为公共权力收入、公共产权(资产、资源)收入、公共服务收入、接受捐赠收入等。政府各类收入的逻辑关系体现为如图1所示。

目前,我国财政预算报告中公布的“财政收入”口径为财政预算收入,主要包括:各项税收和非税收入,非税收入的种类比较多。目前已经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大致包括6大类:第一类是专项收入,主要包括排污费收入、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国家留成油销售后上缴收入等等。第二类是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第三类是罚没收入。第四类是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第五类是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第六类是其他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接受捐赠收入等。此外,我国还存在较多的非税收入没有纳入到预算体系,通过财政专户进行管理,或者在预算外专户进行管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政府财政收支统计体系是世界上运用最为广泛的政府收入统计体系,它将政府收入划分为经常性收入、资本收入和赠与收入三大类。资本收入通常编制专门预算,经常性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但无论政府以哪种形式取得收入,都纳入预算管理,即政府收入就是财政收入。我国由于特殊的体制转轨国情,目前还存在较大规模的预算外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履行政府职能、弥补事业发展经费不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或提取,通过财政专户或预算外专户管理的财政性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罚没、主管部门集中收入、其他预算外收入等。这些收入与预算内非税收入性质相同,都是通过政府行为征收的,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等特征。199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明确预算外资金是财政性资金。

社会保障基金是否属财政收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社会保障基金一般应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或建立个人账户式以社会保障基金方式筹集。前者采取的税收形式与其他预算内收入一样,属于政府财政收入。后者由个人和单位各自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并以个人账户方式保存,对其是否应纳入政府财政收入,国际上有不同处理办法。IMF认为凡是由政府部门征收和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应纳入政府财政收入,凡是由金融机构管理或代为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不应纳入政府财政收入。我国社保基金,是政府经办机构按国家政策规定征收并由政府部门进行管理的资金,按照IMF的划分方法应纳入政府财政收入范围。但是目前我

国的社会保障基金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个人账户部分按其所有权性质,不应纳入政府财政收入范围。

2.财政收入总量及增长变化

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04亿元,其中税收收入45613亿元,占88.9%,非税收入5691亿元,占11.1%。除上述纳入一般预算的财政收入外,我国还有其他政府性收入,主要包括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南水北调工程基金、铁路建设基金、养路费等政府性基金收入4200亿元(不包括中央财政外汇经营基金收入15500亿元,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6934.37亿元),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6630亿元,社会保障基金8147亿元(按2006年决算数6789亿元增长20%推算),土地出让净收益为4182亿元 (土地出让总价款收入11948亿元扣除补偿农民部分)。

2003年~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连续突破2万亿元、2.5万亿元、3万亿元,2006年接近4万亿元,2007年突破5万亿。2003年~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累计超过17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加10万亿元,年均增长22%。近些年来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总体上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累积成果的正常释放,是在新一轮经济周期内我国经济高位平稳运行、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反映。同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高于GDP增速)也是经济结构优化、企业效益提高、物价上升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促成的结果,并不是国家从制度上加重税负的结果。

3.目前政府各类收入的使用管理状况

在财政一般预算外,政府性基金收入已单列基金预算管理,收入按规定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道路养护等;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用于发放养老金等;土地出让金已纳入地方政府预算,主要用于土地复垦、农田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行政事业性收费在财政专户管理。税收是政府筹集财政收入最规范的形式,是可以统筹安排用于民生的主要资金来源;非税收入则大多专款专用,特别是不合理、不合法的收入,很难统筹安排用于改善民生。一些地方非税收入偏多,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30%左右,实际税负却较低,存在以费挤税的现象。

二、当前政府各类收入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收入结构尚不合理,税收之外的政府性收入较多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收入基本就相当于税收收入,税外收入很少。中国经济处于相对特殊的体制转轨进程中,政府预算外收入较为复杂,政府收入组成结构中税外收入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纳入财政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11.1%,还有更多在财政专户管理、预算外资金和预算外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收入。

尽管经过多次清理、取消、消减,目前各类收费项目仍然为数不少,中央各部分涉及的收费项目仍多达几百项,有的地方收费项目更有上千种之多。据财政部门统计,2003年—2006年期间清理各种乱收费共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300亿元左右,但总的收费规模仍在不断增长,根据财政统计,我国纳入预算和预算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从2004年的5000~6000亿元上升到目前1万亿左右的规模。尽管政府三令五申要清理、整顿各种乱收费和不规范收费,但是情况总是此消彼长,老项目消失了,新的项目又出现了,企业和居民总是感觉自己到处在交费。2007年,有全国人大代表调查发现,北京一些企业所承受的来自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收费项目,仍然多达200多项。仅个体工商管理费一项,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年收入就超过200亿元。而根据有关调查,问题则更为严重,2004年,

中国的工商、质监、城管、消防、交通等等政府部门年收费达9367.67亿元,加上检察院和法院所收的356亿元,共计高达9723.67亿元,这些收入绝大部分都没有进入财政预算,50%左右没有进入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我国政府性基金经过1997年(清理了217项),1998年(清理了147项)和2002年(清理了177项)三批大规模清理后,目前仍有26项,当前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在4000亿元左右。

2.国家宏观税负不高,但企业实际综合负担并不轻

目前社会各界对财政增收十分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关心国民财富的分配结构问题,担心国家集中过多,个人没有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从国际上看,2006年,瑞典、挪威等高福利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最高,超过50%;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比重较高,在40%以上;阿根廷、智利、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比重相对较低,在30%以下。

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20.8%,其中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8.5%,处于较低水平。如将一些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资金考虑在内,调整为与国际大致相同的口径,初步估算,2007年我国政府财政性收入占GDP的比重约为30%左右,比0ECD国家平均低8个多百分点,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大体相当。

从宏观税负(税收收入/GDP)指标来看,我国企业的负担并不沉重。但从企业的实际支付的角度来看,其综合负担并不仅仅是税收,还有税外各种名目的收费、基金、附加,更有各种制度规范之外的集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税外收费项目虽有所减少,但目前很多地区仍然存变相收费的问题,一些无法统计的非税征收的存在,给企业增加了不少负担。由于我国政府收入形式不规范,单纯用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宏观税负问题。

由于各国国情不一,所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不同,政府的职责范围特别是公民福利保障范围和程度各异,政府(财政)收入在国民财富分配中保持什么样的份额和比例才算科学合理,并没有统一公认的量化指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总的来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步提升,既是我们多年努力的结果,是成绩、是好事,不必过分担心,财政收入能力增强为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和持续改善民生,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办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能力去办的大事,全面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财力基础。当然这一比重的变化趋势也要引起重视,需要结合新形势加强分析和研究,使国家、集体(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更加科学合理。

3.各类收入管理分割,统筹运用较差,综合预算管理不足

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来看,政府收入分为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税收全部在预算内管理,通过改革,目前非税收入一部分也已经纳入预算管理,但仍有很大部分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预算内的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教育费附加收入、排污费和城市水资源费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从1996年起,国家将养路费、电力建设基金等13项数额较大的政府性基金和收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预算外的非税收入包括由国务院或财政部、原国家计委批准设立的没有纳入预算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由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财政、计划(物价)部门批准设立的没有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和基金;由主管部门集中的没有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如证监会和保监会收取的证券、保险行业的监管费);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国有资产、公共资源等租金性收入。此外,

还有未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经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正式批准,由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凭借行政权力或垄断地位取得的制度外收入,比如制度外收费、制度外摊派、制度外罚没和单位“小金库”等。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各类政府收入管理分割,统筹运用较差,综合预算管理不足。从财政预算内来说,分为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基金预算是依照国家规定提取、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专款专用,在预算上单独编列,自求平衡,结余转下年继续使用,不能统筹运用;同时一般预算还有多项资金也设定了专门用途,如排污费收入、土地出让金收入;近年来各部门出于加强职能履行、事权建设的资金保障机制需要,纷纷提出设立各种专项资金的需求,应该说这种趋势将可能进一步加剧财政资金运行管理分割的问题。

从预算外来说,我国部门预算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实施多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受制于多方面的原因,自收自支、坐收坐支、超收奖励和罚款分成等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无疑是破坏了财政预算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致使综合预算并没有完全形成,从而不利于实现预算内外资金的统筹管理使用和对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容易诱发各种违规和贪腐行为。

三、相关政策建议

1.加大力度,继续清理各类不合理收费

总体上应按照“强化税收、清理收费”的思路,逐步规范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秩序,建立起以“税收收入为主,少量必要规费为辅”的财政收入结构体系。本着“正税、清费、治乱”的基本原则,消减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基金,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特别是对于企业和个人反映强烈的乱收费,要下决心清理和整顿,并为完善税制创造条件。要着力建立约束非税收入过度扩张的有效控制机制。不经过相关法定程序,各级政府不得向非政府主体强制无偿征收任何费用和基金。对一些确实需要保留的收费和难以改税的政府性基金,经国务院批准后,在一定时期内可继续征收,但要改革征管办法,完善各单位的经费管理方式,割断行政管理权与收费权、收费权与资金支配权的密切关系。要将所有政府非税收入纳入财政管理,不允许政府部门和机构在财政预算之外保留任何自有收入和资金,未经财政预算安排,不得自行分配和使用财政性资金;积极创造条件,正税清费,逐步将一些具有税收性质的基金、收费等,改为相应的税收,实行更规范的管理。

2.强化对各类收入规范的预算管理

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收入管理,各种非税收入全部上交财政(国库),其所需要的开支由财政预算安排,不得坐收坐支。我国各级政府、各级财政部门应结合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调整与规范的客观要求,在近些年基本实现预算外资金规范性管理的基础上,将那些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逐步分期分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实行统一分级管理,加强对预算决策的集中控制能力,使原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预算决策权规范化并集中起来。要逐步将所有执收、执罚部门收取的非税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列为财政预算收入,执收、执罚部门履行职能所需支出通过编制部门预算由财政予以解决,切断执收、执罚部门组织收入与自身利益的关系,从体制上解决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3.优化税制,加强征管

在宏观税负稳定、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着力调整优化税制结构,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

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初次分配秩序,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主渠道和调节经济的作用。一是优化税制结构。与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时的条件相比,目前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财政收入形势较好,正是在宏观税负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和完善税收制度的有利时机,建议实施“一增一减”:一方面加快研究开征物业税、环保税等,推进资源税制改革,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实施新的耕地占用税条例,适当增加以生产要素和财产存量为征税对象的税收收入,同时,完善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并健全劳动者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使劳动力成本得到相应补偿;另一方面,全面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抓紧推开增值税转型改革,研究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调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减轻低收入者负担,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适当减少以流量为税基的税收收入,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减轻低收入者负担。通过统筹设计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安排,优化税制结构和国家与企业及个人间的分配关系,在保持宏观税负相对稳定中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二是加强税收征管。在税收征管上,要继续深入推进依法治税,全面加强税收征管,逐步规范内部管理,积极推进“金税工程”、“金关工程”等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提高税收征收率。

4.完善政府收入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政府收入机制既是一种财政资金筹资机制,同时也是一种调控机制,可以调节经济运行。完善收入机制就是要将政府收入置于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总体目标和发展大局的大背景之下,通过调整和优化收入结构,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收入确认原则

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原则 居民企业:①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 ②依照外国法律成立在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非居民企业:①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的企业; ②在中国境内无机构、场所,有来源来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登记注册地标准及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一)一般收入的确认 销售货物收入确认的一般规定——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①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②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④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二)特殊收入的确认

(三)处置资产收入的确认

1.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即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提供劳务、转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转让)的成本。企业外销货物的成本要包括不得免征和抵扣的增值税。 2.费用,可扣除的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及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3.税金

4.损失:①损失的范围: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②按损失净额扣除: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③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5.其他支出

房地产企业销售收入确认原则及核算

房地产企业销售收入确认原则及核算 随着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人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房地产开发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有效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增加。不论是前段时间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热的情形,还是在当前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整顿的形势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应对来自政策、市场、资金等诸多问题的同时,都不可避免地在会计核算中遇到新的问题。买过商品房或关心房地产市场的人都了解,对于市场普遍看好的商品房,作为开发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就处于主动的卖方市场。在卖方市场下,即使开发商提出诸如房款全额预缴订购尚在建设中的商品房等苛刻的条件,买主也会接受。在这种情形下企业销售形势非常好,随之带来的却是对企业当期的销售收入、成本的确认、纳税的计算等一系列新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新会计制度对收入的确认,更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确认原则,使会计信息更具可靠性,因此也更合理,但同时也更多地融入了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要求。由于房地产的销售不同于一般商品的销售,其销售过程一般要经历订立销售合同、房屋的竣工验收、收款、开具销售发票、交付钥匙、办理产权转移等程序。而且在实际业务中,还可能会出现多种流程情况,财务人员在判定收入实现的四项条件上不易掌握。如对怎样才算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就可能出现不同的理解,是要求企业将所有的销售业务过程全部走完还是在某些关键程序完成时就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由于会计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职业经验以及对所在行业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对同一事项也会形成不同的判断,不同的职业判断则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主观随意性较大。为了防止企业随意提前或推迟商品房销售收入实现,随意调节企业经营业绩,需要对房地产这种特殊商品的销售实现问题进行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正解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收入确认原则、会计处理方法及有关税收政策,对提高房地产会计信息质量及保证税收的及时足额入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制度中房地产行业收入确认原则

软件系统集成收入成本确认方法

转载]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企业收入确认比较 ?(2012-01-07 10:25:47)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企业收入确认比较作者:平平 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企业收入确认比较 推荐以下是从部分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告中摘录的其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 超图软件: 1、收入确认原则及具体方法 (1)自行开发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及具体方法 公司在已将所销售的软件产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或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并不再对该软件产品实施继续管理权和实际控制权,相关的收入已经取得或取得了收款的凭据且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与销售该商品有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实现。 公司销售的自行开发软件均为通用型的GIS 基础平台软件,按照与用户签订的销售合同向用户交付软件产品(产品的载体一般是光盘或密钥)时,即确认收入。 (2)技术开发服务收入的确认原则及具体方法 公司从事的技术开发服务业务系向用户提供技术开发劳务,即为客户定制GIS应用系统。公司的技术开发服务业务实质上属于提供劳务,适用收入准则中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原则。在资产负债表日技术开发服务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确定的前提下,公司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公司为每一技术开发服务项目建立《项目工程进度控制表》,按统计的实际工时/整个项目的预算工时,确定完工进度并据此确认每技术开发服务项目的收入。 上述收入确认原则与IT 外包服务业务中常见的系统集成业务根据与用户约定 的某一时点分阶段确认收入存在本质区别。系统集成项目中,合同金额的绝大部分是从第三方直接采购产品,如采购服务器、PC 机、磁盘阵列、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等软硬件产品。而公司提供的技术开发服务是为了满足用户定制个性化应用系统的需求,只涉及少量的软硬件采购。在系统集成项目中,为使设备达到客户要求的可使用状态,系统集成商需要提供设备调试、网络布线、机房装修等服务,由于用户需要的是整套可使用的设备而非单独采购这些服务,因此这些服务的金额通常只占合同总金额很小的部分且无法与软硬件采购分离出来单独向用户提供。根据集成业务的上述特点,系统集成项目本质上属于销售商品,附带的服务只是为了使销售的商品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而必须提供的简单劳务。系统集成业务适用收入准则中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系统集成企业在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时确认收入,其收入确认涉及时点概念。根据系统集成业务的行业惯例,确认收入的时点通常以系统设备的初

收入确认的原则和时点

收入确认的原则和时点 一般收入确认 收入的范围和项目收入确认的具体规定 1.销售货物收入(1)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2)销售商品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3)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4)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1)安装费。应根据安装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安装工作是商品销售附带条件的,安装费在确认商品销售实现时确认收入(2)宣传媒介的收费。在相关的广告或商业行为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收入。广告的制作费根据制作广告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3)软件费。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的收费,应根据开发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4)服务费。包含在商品售价内可区分的服务费,在提供服务的期间分期确认收入 (5)艺术表演、招待宴会和其他特殊活动的收费。在相关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收费涉及几项活动的,预收的款项应合理分配给每项活动,分别确认收入 (6)会员费。 会籍会员费+其他单项商品服务费方式——即时确认 会籍会员费+免费或低价商品服务费方式——收益期内分期确认 (7)特许权费。属于提供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的特许权费,在交付资产或转移资产所有权时确认收入,属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特许权费,在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 (8)劳务费。长期为客户提供重复的劳务收取的劳务费,在相关劳务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 3.转让财产收入是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取得的收入 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4.股息、红利等权除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

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确认及相应审计程序

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确认及相应审计程序 不同类型销售业务的收入确认问题 目前药品生产公司、医药公司都是根据所开具的增值税发票确认收入,即各种销售业务形式都体现在公司收入中,但其中确认的某些收入或收入的某些方面可能不符合《收入准则》,因此,需对不同类型医药企业的收入作具体分析后再予确认。 1.退货的风险及收入的确认 按照《收入准则》的要求,确认收入要满足4个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医药公司正常销售、代理销售及换货、配售等含有商品发出的业务,商品所有权虽然已转移给买方,但由于医院、诊所、药店的垄断性经营权力,只要是客户还没有将药品转移给最终的消费者,一般都有退货的权力。因此药品所有权上的主权风险并不能转移给买方。由于医药公司可以将由医院、诊所、药店退回的药品退还给药品生产公司,药品所有权上的主权风险并不真正由医药公司承担,因此,医

药公司在药品销售后确认收入是基本满足《收入准则》的。代写论文 药品生产公司在药品销售给医药公司或医院、诊所、药店后,即使已收回全部货款,只要还存在继续交易的可能性,就存在药品退货的风险,但这种风险在正常经营状态下是可以估计的,属于可控制范围,因此仍然可以确认收入。在非正常状态下,如医药公司GSP达标、药品省级批号改为国家批号过程中,部分药品存在大量的退货,此时,以前年度销售确认的收入存在很大退货风险。因此,药品生产公司销售药品能否确认收入要充分评估其退货的风险后再确认。一般认为,销售药品后应该确认收入。 2.正常销售、代理销售、快批销售收入的确认 正常销售、代理销售、快批销售有真正的物流和现金流,满足《收入准则》的四个条件,因此可以在货物发出,取得对方确认收到货物的凭证或收到回款后确认为收入。 3.过票业务收入的确认 大多数过票业务没有真实的物流,不构成医药公司销售资源的真实,仅是通过开具发票来确认收入,不满足商品销售基本条件——存

收入确认原则(会计与税法区别)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了《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的若干问题,缩小了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在会计实务中如何认识并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一、《通知》与《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确认的规定 (一)收入的确认原则 《通知》规定,除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实质重于形式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 《通知》规定,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销售收入确认条件中还包括“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三)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 《通知》明确符合收入确认条件,采取下列商品销售方式的,应按以下规定确认收入实现时间: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销售商品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通知》还明确了售后回购、以旧换新、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和退回的所得税处理,与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基本一致。其中,《通知》规定,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有证据表明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的,如以销售商品方式进行融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确认为利息费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售后回购的通常处理方式是: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不应确认收入,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只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才对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有关销售折让和退回的确认时间,《通知》规定,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而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当按照有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企业收入确认比较

精心整理 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企业收入确认比较 推荐以下是从部分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告中摘录的其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超图软件:1、收入确认原则及具体方法(1)自行开发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及具体方法公司在已将所销售的软GIS 表》每技术开发服务项目的收入。上述收入确认原则与IT 外包服务业务中常见的系统集成业务根据与用户约定的某一时点分阶段确认收入存在本质区别。系统集成项目中,合同金额的绝大部分是从第三方直接采购产品,如采购服务器、PC 机、磁盘阵列、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等软硬件产品。而公司提供的技术开发服务是为了满足用户定制个性化应用系统的需求,只

涉及少量的软硬件采购。在系统集成项目中,为使设备达到客户要求的可使用状态,系统集成商需要提供设备调试、网络布线、机房装修等服务,由于用户需要的是整套可使用的设备而非单独采购这些服务,因此这些服务的金额通常只占合同总金额很小的部分且无法与软硬件采购分离出来单独向用户提供。根据集成业务的上述特点,系统集成项目本质上属于销 续管理权和实际控制权,相关的收入已经取得或取得了收款的凭据且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与销售该商品有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实现。公司代理销售的软件产品系根据部分用户的具体要求,从软件供应商(如微软或甲骨文等公司)采购软件再销售给最终用户,或在提供技术服务过程中代用户采购非发行人研发的其他类基础软

件、数据库产品,代理软件产品按照商品销售原则确认收入。公司在将自其他厂商采购的软件产品交付给用户后,即确认收入。2、成本确认的具体方法(1)自行开发软件产品销售成本确认的具体方法公司自行开发软件产品的研发费用未予资本化。销售时向用户提供的光盘和加密设备金额很小,公司在采购光盘和加密设备时一次计入损益,因此自行开发软件产 包。 40% 完工进度结转,成本结转比例与收入确认的完工进度比例一致;软硬件和地理数据采购成本因其金额很小,采购时一次结转成本。(3)代理软件产品销售成本确认具体方法代理软件产品的销售成本为公司自其他厂商采购软件产品时发生的实际支出,公司按采购的实际成本结转相应代理软件产品的销售成本。保荐机构和会计师经核查认为,发行人收入、成本的确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的确认标准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的确认标准 法规政策: 根据财会2017年22号的规定,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合同开始日,企业应当对合同进行评估,识别该合同所包含的各单项履约义务,并确定各单项履约义务是在某一时段内履行,还是在某一时点履行,然后在履行了各单项履约义务时分别确认收入。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国税函xx 年875号的规定,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案例说明: 【案例1】金君洋实业有限公司与A企业签订一项购销合同,合同规定,公司为A企业生产并安装两台电梯,合同

价款为600万元,按合同规定,A企业在金君洋公司交付商品前预付价款的30%,其余价款将在金君洋公司将商品运抵A企业并安装检验合格后才予以支付。金君洋公司于2018年12月20日将生产完成的电梯运抵A企业,至2018年12月31日估计已完成电梯安装任务的50%,预计于2019年1月31日全部安装完成。 问:新收入准则下金君洋公司2018年要确认收入吗?现行收入准则下要确认2018年的收入吗?税收下要确认2018年的收入吗? 案例分析: 新收入准则下:根据控制权是否转移作为收入的确认标准,即是否履行义务,应该在2018年确认电梯的销售收入,同时按照履约进度确认安装的部分收入。 现行收入准则下:根据所有权是否转移作为收入的确认标准,即风险是否转移,不应该在2018年确认任何收入,而是到2019年安装完成并检验合格才能全部确认为电梯的销售收入。 现行税收下:现行税收政策对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还是根据所有权是否转移作为收入的确认标准,2018年不确认任何收入,而是到2019年安装完成并检验合格才能全部确认为电梯的销售收入。因此,在新收入准则下,会计确认的收入与税法确认的

收入确认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规范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加强销售相关业务的管理,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销售收款,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产成品、原材料、包装物等实物的所有销售与收款。 第二章具体制度和管理方法 第三条管理方法。 一、财务处理流程 1.客户资料的新建和维护: 按经销售部门过批准客户资料表新建和更新表,在财务软件中新建和更新客户编码并录入相关信用期、开票信息、账号信息等相关资料。 2.开具发票确认收入: (1)收入确认的条件: 收入确认原则: 1)收入已实现或可实现 2)收入已经赚取时才予以确认。 3)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4)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5)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6)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95%) 7)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具体业务财务收入确认条件: 1)商超 依据各业务员对应门店销售系统提供的对账单据、商贸通中已经生成的出库单、增值税发票确认书、纸质出库单(由供应链部提供给财务部)。以上四项齐备或达到后,方可确认收入。 2)团购 商贸通中已经生成的出库单、纸质出库单、专用票要附增值税发票确认单(普票不需要,但业务员要自行登记)。 3)网上销售 网上销售根据商贸通已记录的出库记录,纸质出库单,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和应收款,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是否开具发票。 (3)具体开具发票的流程 1)核对商贸通记录、纸质出库单、增值税发票确认单。 2) 确定发票种类及发票上的各项金额,需要录入采购订单号及要打印明细清单的要特别说明。

会计与税法上确认收入的不同

(1)收入确认的原则不同。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向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和潜在的投资者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因此,会计核算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注重收入实质性的实现,而不仅仅是收入法律上的实现。 税法的目的是对纳税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经济收入进行测定,从而对此课征一定量的税收,以保证 国家的财政收入,满足政府实现经济和社会职能的需要。因此,税款的征收要遵循法律性原则和确保收入的原则,注重界定和准确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税依据。具体而言: ①会计制度和税法虽然在收入的核算上都遵循配比原则,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从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角度,确认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包括对象的配比和期间的配比。后者是从保护税基、公平税负的角度对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加以规定。 ②会计上强调收入的重要性原则,而税法不承认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只要是应纳税收入,不论其业务事项是否重要,也不论其涉及的金额大与小,一律按税法的规定计算应税收入和应税所得。 ③对一些收入的处理上,会计上通常要充分考虑这些收入将来要承担的潜在义务,以确保能准确反映一个实体真正的长期获利能力。但税法,特别是所得税法一般情况下不考虑纳税人潜在的负债可能性,纳税人的经营风险国家不予承担。只要纳税人对赢利或潜在的赢利有控制权时,税法就会对纳税人的所得加以确认。当然有时税法会根据社会经济政策需要,限制或推迟收入的确认及收入时间的确认。 (2)收入确认的条件差异。会计制度规定,收入确定的基本条件包括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和收入计量 的可靠性。而税法应税收入确定的基本条件则根据经济交易完成的法律要件是否具备,是否取得交换价值,强调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索取价款的凭据。 (3)会计收入与分税种的应税收入不同。会计制度为便于不同行业会计信息的比较,按经济业务的性质 划分会计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而各个流转税和所得税的应税收入与会计收入不对称,不同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会涉及不同税种的应税收入,如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因此,企业会计核算时,按会计分类确认并计量会计收入,纳税时,按照各税种的应税收入的规定计税。 (4)收入确认范围的不同。会计制度对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提出了明确 的确认标准。税法规定,企业应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取价款或者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可见,税法确认的收入范围要大于会计制度确认收入的范围。税法确认的应税收入不仅包括会计收入,还包括会计上不做收入的价外费用及视同销售。税法的规定主要是出于公平税负和征管上的需要,如为平衡外购与自制货物增值税的税负,增值税条例规定,纳税人将自产货物用于在建工程、职工福利等方面,要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再例如就增值税链条式课税方式而言,由于增值税是逐环节对增值额课税,并凭增值税发票抵扣进项税,为了保证链条的连续、完整,就必须对委托他人代销和销售代销货物等会计上不作收入的行为,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 (5)收入确认时间的不同。会计制度规定只要符合会计上的确认收入的条件,当期就要确认收入。税法 上一般在纳税申报表中反映确认应税收入,对应税收入的时间区分不同的税种做出不同的规定,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都分别规定了应税收入的确认时间。同时在同一税种下,应税收入的确认还要区分不同的交易性质。如纳税人同样是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增值税、消费税确认收入的时间,均为发出货物或应税消费品的当天;营业税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不动产时,其收入的确认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再例如,就增值税而言,采用委托银行收款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收入确认的时间为:前者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后者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企业收入确认原则,内容与实施方法

企业收入确认原则,内容与实施方法 一、收入确认的原则 企业销售商品时,能否确认收入,关键要看该销售是否能同时符合或满足以下5个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全部转移给购买方 风险主要指商品由于贬值、损坏、报废等造成的损失;报酬是指商品中包含的未来经济利益,包括商品因增值以及直接使用该商品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如果一项商品发生的任何损失均不需要本企业承担,带来的经济利益也不归本企业所有,则意味着该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购买方。 判断一项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已转移给购买方,需要视不同情况而定。 主要风险和报酬是相对于次要风险和报酬而言的,如果企业仅仅是保留了所有权上的次要风险,则销售成立,相应的收入应予以确认。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商品实施控制 如果回购价已在合同中定明,体现在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就没有转移给购买方,同时又对商品实施控制,所以甲企业销售产品时,不应确认收入。 如果回购价为回购当日的市场价,尽管体现在商品所有权中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了购买方,但由于企业对售出商品实施了控制,所以在销售该商品时,不应确认销售收入。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收入能否可靠地计量是确认收入的基本前提。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售价通常已经确定,但销售过程中由于某些不确定因素,也有可能出现售价变动的情况,则在新的售价未确定之前,即使款项已经收到,也不应确认收入,而应将其实际收到的款项作为预收账款处理。等新的售价确定后,再按预收款销售产品的有关规定,进行确认收入、补收或退回多收款项的账务处理。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在销售商品的交易中,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即为销售商品的价款。很可能是指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可能性超过50%,销售商品的价款能否有把握收回,是收入确认的一个重要条件。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如估计价款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均已满足,也不应当确认收入。 5相关已发生或将发生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根据收入和费用相配比的原则,与同一项销售有关的收入和成本应在同一会计期间予以确认。因此,如果成本不能可靠地计量,即使其他条件均已满足,相关的收入也不能确认,如已收到价款,收到的价款应确认为一项负债。 二、具体的收入确认方法 1无需安装的一般商品销售 无需经过复杂的安装的商品销售,基本都可在发出商品(无退货情况)或商品验收时确认收入。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4号(2020发布)——收入确认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4号 ——收入确认 (2019年12月31日修订) 收入是利润的来源,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些企业为了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而采用虚增、隐瞒、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等方式实施舞弊。在财务报表舞弊案件中,涉及收入确认的舞弊占有很大比例,收入确认已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高风险领域。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基于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的假定,评价哪些类型的收入、收入交易或认定导致舞弊风险。本问题解答旨在指导注册会计师基于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的假定,设计并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以将与收入确认相关的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本问题解答所包含的示例和应对措施并非强制要求,亦不能穷尽实务中的所有情况,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保持职业怀疑、运用职业判断设计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1号——职业怀疑》与注册会计师识别、评估和应对因收入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特别相关,注册会计师应当予以一并阅读和考虑。 一、在识别和评估与收入确认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如何考虑舞弊风险? 答:注册会计师在识别和评估与收入确认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时,应当基于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的假定,评价哪些类型的收入、收入

交易或认定导致舞弊风险。 (一)关于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的假定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时,应当假定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在此基础上评价哪些类型的收入、收入交易或认定导致舞弊风险。 假定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并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应当将与收入确认相关的所有认定都假定为存在舞弊风险。注册会计师需要结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具体了解,考虑收入确认舞弊可能如何发生。被审计单位不同,管理层实施舞弊的动机或压力不同,其舞弊风险所涉及的具体认定也不同,注册会计师需要作出具体分析。例如,如果资产重组交易中的重组标的存在业绩承诺或对赌条款,则重组标的管理层可能有高估收入的动机或压力(如提前确认收入或记录虚假的收入),因此,收入的发生认定存在舞弊风险的可能性较大,而完整性认定则通常不存在舞弊风险;相反,如果管理层有隐瞒收入而降低税负的动机,则注册会计师需要更加关注与收入完整性认定相关的舞弊风险。再如,如果被审计单位预期难以达到下一年度的销售目标,而已经超额实现了本年度的销售目标,则管理层可能有将本期收入推迟至下一年度确认的动机,收入的截止认定存在舞弊风险的可能性较大。 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的假定不适用于业务的具体情况,从而未将收入确认作为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得出该结论的理由。 (二)关于风险评估程序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

关于收入确认原则和流程的规定

关于收入确认原则和流程的规定 第一条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客观反映公司的销售业绩,规范收入确认的流程,保证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特针对公司收入确认原则和流程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XX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所属全资子公司 及非全资控股公司。(第四条:收入确认流程先在XX石油法人适用,下属子公司待总部通知后执行。) 第二条收入的分类 根据公司确认收入的性质,将收入分成二类: 1、产品类销售收入(包括一般产品销售收入和代储代销销售收入) 其中代储代销销售是指产品供应厂商为需方储存物资或将物资送达需方指定的存储地点,需方将这些物资代为储存并在一定周期内对消耗完的物资向供应厂商支付货款的方式。 2、服务类收入(包括单纯提供服务收入和按服务类收入结算的销售商品同时提供服务的收入)。 第三条收入确认原则 (一)产品类销售收入确认的原则 1、一般产品类销售 1.1收入确认的时点:收到甲方签字盖章的收货签收单。 1.2收入确认的要素:

(1)产品销售确认单(格式详见附件一); (2)产品销售合同; (3)甲方签字盖章的收货签收单。 2、代储代销类销售 2.1收入确认的时点:收到代销方签字盖章的实际使用或者销售的证明文件。 2.2收入确认的要素: (1)产品销售确认单(格式详见附件一); (2)代储代销合同; (3)代销方签字盖章的实际使用或者销售的证明文件。 (二)服务类收入确认的原则 1、收入确认的时点:收到甲方签字或盖章的施工确认单/现场工作量确认单。 2、收入确认的要素: (1)服务费用结算单(格式详见附件二); (2)服务合同或甲方签字并盖章的有关价格的商务谈判记录(谈判记录需营销公司与事业部负责人签字); (3)甲方签字或盖章的施工确认单/现场工作量确认单。 第四条收入确认流程 1、产品类/代储代销类销售收入确认流程 (1)营销区域商务收齐收入确认要素资料后一个工作日内提交《收入确认/调整申请书》(格式详见附件四、附件五),OA形式发送营 2

收入确认原则

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原则 居民企业:①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 ②依照外国法律成立在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非居民企业:①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的企业; ②在中国境内无机构、场所,有来源来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登记注册地标准及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 准】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一)一般收入的确认 销售货物收入确认的一般规定一一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①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②企业对已售岀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④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二)特殊收入的确认

(三)处置资产收入的确认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熟悉,能力等级)

扣除原则和范围(掌握,能力等级3) 1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岀以及其他耗费,即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提供劳务、转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转让)的成本。企业外销货物的成本要包括不得免征和抵扣的增值税。 2?费用,可扣除的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及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3.税金

4损失:①损失的范围: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②按损失净额扣除: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③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5.其他支出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的税会差异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 财会研究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60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的税会差异 邵锋杰 中交上航局航道建设有限公司 315200 摘要:2017年7月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并于2018年1月1日实施。新收入准则对企业的收入确认重新撰写,这必然会与现行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及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产生新的税会差异。本文首先对新收入准则修订的收入确认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然后探讨了新收入准则与税法在收入确认上的差异。 关键词:新收入准则;履约义务;收入确认;税会差异一、新收入准则收入确认的主要变化 通过此次对收入准则的重新修订,统一了收入模型,使得传统的收入和建造合同的确认准则被新收入准则所取代,而后者重新构建了收入准则,提出了五步骤模型,扩大了收入准则的实施范围,增强了收入准则在实际业务中的可操作性。具体包含如下步骤:一是识别与客户的合同;二是识别合同的履约义务;三是确定交易价格;四是分摊交易价格至合同的履约义务;五是在义务履约完成的时点或期间满足之后,将收入确认。其中,针对第五个步骤,又提出了3个条件,分别是:第一,在企业履约的过程中,企业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由客户取得并消耗;第二,企业履约过程中,商品如果是在建的,那么客户能够控制;第三,企业履约过程中,如果不可替代用途在商品中较为突出,那么在整个合同期间内,该企业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一旦满足了上述的任一条件,那么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的特征就已经具备,就需要在履约期间内确认收入,否则,就属于是在某一时点履行履约义务,在某一时间点确认收入。分析收入确认时点可知,传统上判断收入确认时点的标准是“风险报酬转移”,而新收入准则的出台以意味着其被“控制权转移”所替代。 二、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的税会差异 企业在业务的收入确认的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判断履约义务是一时段内的还是某一时点的。如果发生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履约义务,那么收入确认需要按照完工百分比法来合理确定履约进度,否则的话,收入确认需要借助已经发生的并且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成本金额来进行判定,直至合理确定履约进度。和原准则的建造合同准则相比,新旧两准则的规定是较为类似的。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也有关于制造飞机、船舶等施工时间大于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按照一个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来确认收入的实现的规定。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这个文件中也规定对于提供劳务交易的,应当采用完工进度确认收入。由此可知,会计和税务在一段时间的收入确认方面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需要着重分析的是对某一时点的履约义务下,会计收入确认时点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点的差异,以及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我们根据不同的销售方式的收入确认上逐一展开。 (一)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的差异 在新收入准则下,确认收入的具体时点就是客户取得控制权的时点,与此同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如增值税暂行条例等,将纳税义务的发生时点确定为预收款日、发货日、约定的收款日、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日、收款日等。由此可知,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和会计确认收入时点相比,两者的差异较大。在这里,我们为了更好的分析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将“客户已实物占有该商品”作为会计上收入确认的时点。根据不同的销售方式,其税会差异如下: 1、直接收款方式。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无论货物发出的情况怎样,具体时点应该为销售款收到或是销售款凭据取得的当天。 税会差异:假如企业先收款,但货物尚未发出或者客户未提货,则会计上不应确认收入,但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应及时计提销项税金。 2、委托银行收款和托收承付方式。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税会差异:假如企业的货物已发出并办妥了托收手续,但客户未实际收到货物,则会计上不应确认为收入,但增值税纳税义务已发生,销项税金应该及时计提。 3、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如果有书面合同约定,则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点就是收款日期当天;如果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或者是书面合同不存在,则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点就是货物发出的当天。 税会差异:会计上收入确认的时间以客户接收到货物为准,而此时有可能合同约定的收款时间未到,增值税纳税义务就未发生。假如企业已发货,然而客户没有收到货物又未约定收款时间,则会计上不进行收入的确认,但是在这个时候,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产生。 4、预收货款方式。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如果是生产、销售飞机、船舶、大型机械设备等工期超过12个月的货物,则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应该是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或是预收款收到的当天。 税会差异:一旦预收货款已收,且企业已发出货物,但是客户并未收到实物,则在此情况下,会计上不进行收入的确认,但是这个时点上,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发生。 5、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税会差异:一旦代销清单被企业收到,或者是代销货物发出满了180天,但是货物尚未被客户收到,则会计上不应该进行收入的确认,但是此种情况下,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发生了。 (二)与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时间的差异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 DOI:10.14097/https://www.doczj.com/doc/c18830238.html,ki.5392/2019.03.086

关于收入确认原则和流程的规定模板

关于收入确认原则和流程的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客观反映公司的销售业绩,规范收入确认的流程,保证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特针对公司收入确认原则和流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XX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所属全资子公司,非全资控股公司参照执行。 第二章 收入的分类 第三条 根据公司确认收入的性质,将收入分成产品类销售收入、服务类收入二类。 第四条 产品类销售收入包括一般产品销售收入和代储代销销售收入。代储代销销售收入是指产品供应厂商为需求方储存物资或将物资送达指定地点由需求方代为储存的,并在一定周期内根据消耗的物资数量向供应厂商支付货款的方式。 第五条 服务类收入包括单纯提供服务的收入和按服务类收入结算的销售商品并同时提供服务的收入。 第三章 收入确认及调整职责 第六条 产业财务对收入确认及调整的合规性负责,并对每笔收入确认及调整流程的ERP处理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第七条 营销收入会计负责统计营销商务发起的所有收入确认及调整流程的处理进度及结果。

第八条 物流部负责确认产品类收入确认或调整申请的产品及数量与实物库存的一致性。 第四章 收入确认原则 第九条 一般产品类销售收入确认的时点为收到甲方签字盖章的收货签收单为准。 第十条 一般产品类销售收入确认的要素必须包含如下几条: (一)产品销售确认单(格式详见附件一); (二)产品销售合同; (三)甲方签字盖章的收货签收单。 第十一条 代储代销类销售收入确认的时点以收到代销方签字盖章的实际使用或者销售的证明文件为准。 第十二条 代储代销类销售收入确认的要素必须包含如下几条: (一)产品销售确认单; (二)代储代销合同; (三)代销方签字盖章的实际使用或者销售的证明文件。 第十三条 服务类收入确认的时点以收到甲方签字或盖章的施工确认单/现场工作量确认单为准。 第十四条 服务类收入确认的要素必须包含如下几条: (一)服务费用结算单(格式详见附件二); (二)服务合同或甲方签字并盖章的有关价格的商务谈判记录(谈判记录需营销公司与事业部负责人签字); (三)甲方签字或盖章的施工确认单/现场工作量确认单。 第五章 收入确认流程 第十五条 产品类/代储代销类销售收入确认流程 2

致同研究收入确认政策披露示例-网络游戏

致同研究:收入确认政策披露示例-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是指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以游戏发行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手机等为处理终端,以游戏的客户端软件或互联网浏览器为信息交互窗口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目标。传统的网络游戏仅指以计算机为处理终端的互联网游戏,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游戏逐渐扩展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 网络游戏产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游戏开发商、游戏发行商、游戏渠道商、IT设备提供商、电信资源提供商、游戏媒体和游戏用户。实际安排中一个网络游戏企业可能同时担任上述多个角色。 从游戏开发商的角度来看,通常存在两种运营模式:自主运营和授权运营模式。不同运营模式下,网络游戏企业的盈利模式也不一样,有按虚拟道具收费的、按游戏时间收费的,以及通过广告收费的。不同盈利模式下的收入确认方式和时点各不相同。 准则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第四条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二)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三)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四)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五)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十条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与费用的方法。 第十一条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三)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四)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按照从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后的金额,确认当期提供劳务收入;同时,按照提供劳务估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劳务成本后的金额,结转当期劳务成本。 第十五条企业与其他企业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包括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时,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能够区分且能够单独计量的,应当将销售商品的部分作为销售商品处理,将提供劳务的部分作为提供劳务处理。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不能够区分,或虽能区分但不能够单独计量的,应当将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全部作为销售商品处理。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客户合同收入》 对主要责任人与代理人的考虑 34 如果另一方参与向客户提供产品成服务,主体应当确定其承诺的性质是主体本身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务(即,主体作为主要责任人)的履约义务,还是为另一方安排提供 此类商品或服务(即,主体作为代理人)的履约义务。 35如果主体在其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之前控制己承诺的商品或服务,则主体是主要责任人。但是,如果主体在产品的法定所有权转移给客户之前只是暂时性地取得产品 的法定所有权,则主体不一定是主要责任人。合同中担任主要责任人的主体可能会自行 履行履约义务,或委托另一方(例如,分包商)代其履行部分或全部履约义务。在作为 主要责任人的主体履行履约义务的情况下,主体应当按因转让商品或服务而预计有权获 得的对价总额确认收入。 36如果主体的履约义务是为另一方安排提供商品或服务,则主体是代理人。在作为代理人的主体履行履约义务的情况下,主体应当按因为另一方安排提供其商品或服务而 预计有权收取的费用或佣金确认收入。主体的费用或佣金可能是主体将已收取的对价支 付给另一方以交换另一方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后保留的对价净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