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届广东高考复习专题汇编_新题型(2007-2014年试题)

2015届广东高考复习专题汇编_新题型(2007-2014年试题)

2015届广东高考复习专题汇编_新题型(2007-2014年试题)
2015届广东高考复习专题汇编_新题型(2007-2014年试题)

新题型

(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10小题)

图3是某汽车维修公司的维修点环形分布图.公司在年初分配给A B C D ,,,四个维修点某种配件各50件.在使用前发现需将A B C D ,,,四个维修点的这批配件分别调整为40,45,54,61件,但调整只能在相邻维修点之间进行,那么要完成上述调整,最少的调动件次(n 件配件从一个维修点调整到相邻维修点的调动件次为n )为( C ) A.18 B.17 C.16 D.15 (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10小题) 广州2010年亚运会火炬传递在A 、B 、C 、D 、

E 五个城市之间进行,各城市之间的路线距离(单位:百公里)见下表.若以A 为起点,E 为终点,每个城市经过且只经过一次,那么火炬传递的最短路线距离是 A.20.6 B.21 C.22 D.23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所有可能路线有6种: ①A B C D E →→→→,②A B D C E →→→→, ③A C B D E →→→→,④A C D B E →→→→

, ⑤A D B C E →→→→,⑥A D C B E →→→→,

其中, 路线③A C B D E →→→→的距离最短, 最短路线距离等于496221+++=,故选B. (2010年高考广东卷第10小题)

在集合{a ,b ,c ,d }上定义两种运算⊕和?如下:

那么d ? ()a c ⊕= A

A .a

B .b

C .c

D .d

14.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14小题)在极坐标系中,直线l 的方程为sin 3ρθ=,则点π26?? ??

?

,到直线l 的距

离为 2 .

(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4小题)已知曲线C 1、C 2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cos 3ρθ=,4cos ρθ=(0ρ≥,

02

π

θ≤<

),则曲线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为

___)6

π

_____

(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14小题)若直线1223x t

y t

=-??

=+?(t 为参数)与直线41x ky +=垂直,则常数k = .

【答案】6- 【解析】将1223x t y t

=-??

=+?化为普通方程为3722y x =-+,斜率13

2k =-,

当0k ≠时,直线41x ky +=的斜率24k k =-,由123412k k k ????

=-?-=- ? ?????

得6k =-; 当0k =时,直线37

22

y x =-

+与直线41x =不垂直. 综上可知,6k =-. (2010年高考广东卷第14小题)在极坐标系(ρ,θ)(02θπ≤<)中,曲线()cos sin 1ρθθ+=与

()sin cos 1ρθθ-=的交点的极坐标为 (1,)2

π

.

(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14

小题)已知两曲线参数方程分别为(0)sin x y θ

θπθ

?=?≤≤?

=??和

25()4x t

t R y t

?

=?∈??=?,它们的交点坐标为

1,5? ??

. (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14小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oy 中,曲线1C 和曲线2C 的

参数方程分别为?????==θ

θsin 5cos 5y x (θ为参数,20πθ≤≤)和???

????-=-=22221t y t

x (t

为参数)

,则曲线1C 和曲线2C 的交点坐标为 .)1,2(

(2013年高考广东卷第14小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ρθ=,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______ 1cos sin x y θ

θ

=+??=?

(θ为参数)_____________;

(2014年高考广东卷第14小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极坐标系中,曲线1C 和2C 的方程分别

为22cos sin ρθθ=和cos 1ρθ=,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 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曲线1C 和2C 交点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_.【答案】()1,2.

15.几何证明选讲

上一点,3BC =,过C 作圆的切线l ,过A 作l 的垂线AD ,垂足为D ,则

DAC ∠=

30?

(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5小题)已知PA 是圆O 的切线,切点为A ,PA=2。AC 是圆O 的直径,PC 与圆O 交于点B ,PB=1,则圆O 的半径R = ________

(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15小题),点A 、B 、C 是圆O 上的点,且AB=4,

30ACB ∠=o ,则圆O 的面积等于 .

【答案】16π

【解析】连结AO,OB,因为 30ACB ∠=o ,所以60AOB ∠=o

,AOB ?为等边三角形,故圆O 的半径4r OA AB ===,圆O 的面积2

16S r ππ==.

(2010年高考广东卷第15小题)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 中,DC ∥AB ,CB ⊥AB ,AB =AD =a ,CD =2a ,点E ,F 分别为线段AB ,AD 的中点,则EF = 2

a

.

(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15小题)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4,2,,3//A B C

D E F

A D

B C

E F E F A

===分别为,上的点,且,,

则梯形ABFE 与梯形EFCD 的面积比为 5

7

(2012年高考广东卷第15小题)(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

如图3,直线PB 与圆O 相切与点B ,D 是弦AC 上的点,

DBA PBA ∠=∠,若,AD m AC n ==,则AB= .mn

A l

图4

A 图3

(2013年高考广东卷第15小题)(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3,在矩形

ABCD 中

,AB =,3BC =,BE AC ⊥,垂足为E ,则

ED

_____;

(2014年高考广东卷第15小题)(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AB 上且AE EB 2=,

AC 与DE 交于点F ,则

CDF AEF ?=?的周长

的周长

.

【答案】3

【解析】由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则//AB CD ,因此CDF AEF ??,

由于2EB AE =,所以1133AE AB CD =

=,因此3CD

AE =,故3CDF CD AEF AE

?==?的周长的周长。

图1

F

E

D

C

B

A

2015广东省高职高考真题数学卷

2015广东省高职高考数学真题 数 学 试 题 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上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5,3,1{},4,1{==N M ,则=N M Y (A ){1} (B ) {4,5} (C ){1,4,5} (D ){1,3,4,5} 2.函数x x f +=1)(的定义域是 (A )]1,(--∞ (B )),1[+∞- (C )]1,(-∞ (D )),(+∞-∞ 3.不等式0672>+-x x 的解集是 (A )(1,6) (B ) (-∞,1)∪(6,+∞) (C )Ф (D ) (-∞,+∞) 4.设0>a 且y x a ,,1≠为任意实数,则下列算式错误.. 的是 (A )10=a (B ) y x y x a a a +=? (C )y x y x a a a -= (D ) 22)(x x a a =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三点)2,0(),1,2(),2,1(---C B A ,则=+||BC AB (A )1 (B ) 3 (C )2 (D ) 4 6.下列方程的图像为双曲线的是

历史专题复习――台湾问题(精)

历史专题复习——台湾问题 一、台湾的历史: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230年,吴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 ②元朝时,台湾称琉球,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琉球。 ③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④1683年,清军入台湾,1684年,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在台湾设行省。 ⑤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台湾给日本。 ⑥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⑦1949年,蒋介石战败后,逃到台湾。(现在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我国的内政问题,后者却是历史遗留问题,即殖民问题。 二、台湾的现代: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用和平统一方式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尽快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关系打破了38年的隔绝状态. 3、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4、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5、1993年,“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将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科技达成共识

6、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7、2005年,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三、练习题 1、为加强统治,内地曾在台湾设置的机构有哪些? 2、清朝针对台湾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3、在历史上,台湾曾被哪些国家占领过?什么时候被谁收复?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却多次形成台湾问题。台湾在近代史上经历了哪两次大的分离和一次回归?两次分离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5、为了促进两岸交往,海峡两岸各成立了什么民间团体,“汪辜会谈”是哪一年?“汪辜”各是谁,“九二共识”是什么? 6、近年来,海峡两岸交往有什么特点?对此你有什么认识?交往日益密切的基础是什么? 7、、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是①一国两制②和平统一③与国际社会合作④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 8、、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有:( ①岛内一部分“台独”势力活动猖獗②美国干涉中国内政③大陆与台湾经济的巨大差距④日本插手台湾事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附解析

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附解析 一、选择题 1.一次课堂练习,王莉同学做了如下4道分解因式题,你认为王莉做得不够完整的一题是() A.x3﹣x=x(x2﹣1)B.x2﹣2xy+y2=(x﹣y)2 C.x2y﹣xy2=xy(x﹣y)D.x2﹣y2=(x﹣y)(x+y) 【答案】A 【解析】 A. 提公因式法后还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应为:原式=x(x+1)(x?1),错误; B. 是完全平方公式,已经彻底,正确; C. 是提公因式法,已经彻底,正确; D. 是平方差公式,已经彻底,正确. 故选A. 2.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x2-x+2=x(x-1)+2 B.x2-x=x(x-1)C.x-1=x(1-1 x )D.(x-1)2=x2-2x+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 A、x2-x+2=x(x-1)+2,不是分解因式,故选项错误; B、x2-x=x(x-1),故选项正确; C、x-1=x(1-1 x ),不是分解因式,故选项错误; D、(x-1)2=x2-2x+1,不是分解因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是解题的关键. 3.把多项式分解因式,正确的结果是() A.4a2+4a+1=(2a+1)2B.a2﹣4b2=(a﹣4b)(a+b) C.a2﹣2a﹣1=(a﹣1)2D.(a﹣b)(a+b)=a2+b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

广东省高职高考英语真题卷_附答案

试卷类型:A 2016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英语 本试卷共10页,8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Ⅰ.补全对话( 5小题,共10分) 阅读下列简短对话;从A、B、C、D中选出最佳答案,将对话补全。 例:M: How's everything going? W: Fine, thanks. How are you doing? M: _________________. A. I'm 16 now B. Yes, it is good C. See you then D. Oh, not too bad

答案是D。 1. M: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park with us? W: _____, but I have to go shopping with Mom today. A. Sorry, I can’t go B. You are right C. I’d love to D. Yes, I do 2. M: Hi, Alice! _____? W: Not bad, thanks. A. Where were you B. How was your weekend C. Can I help you D. Did you see the film 3. M: Do you know Lewis? W: _____? M: He is very tall and he’s got quite short, brown hair. A. What does he look like B. Where is he from C. How old is he D. How is he now 4. M: I’ve looked for my dog everywhere but I still can’t find it. 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You are welcome B. Good idea C. I don’t think so D. I’m sorry to hear that 5. M: Hello, _____? W: Sorry. There is no one named Tracy. You must have the wrong number. A. Who is that B. What’s the matter, Tracy C. Is that Tracy speaking D. What’s your name

数学真题2017年广东省3+证书高职高考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 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数 学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没小题5分,满分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5,4,3{},4,3,2,1,0{==N M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N M ? B. N M ? C. {} 4, 3=N M I D. {} 5,2,1,0=N M Y 2.函数x x f += 41 )(的定义域是 A. ]4, (--∞ B. () 4,-∞- C. ),4[+∞- D. ),4(+∞- 3.设向量a = )4, (x ,b = )3,2(-,若a . b ,则x= A. -5 B. -2 C. 2 D. 7 4.样本5,4,6,7,3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 A. 5和2 B. 5和2 C. 6和3 D. 6和3 设0>a 且y x a ,,1≠为任意实数,则下列算式错误的是 A. 10 =a B. y x y x a a a +=? C. y x y x a a a -= D. 22)(x x a a = 5.设)(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已知当32 4)(时,0x x x f x -=≥,则f(-1)=

中考历史台湾问题专题复习

四、台湾问题 1.台湾历来就是中国领土(注意台湾名称的变化); (1)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台湾和内地联系。 (2)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3)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中收复台湾。 (4)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5)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及原则: (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两岸均应坚持的原则:一个中国原则。 (3)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海峡两岸的关系发展 (1)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1993年,汪辜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5)2000年,台湾政局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 (6)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4.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分别是什么? (1)不利因素:台独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2)有利因素: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港澳成功回归提供了范例,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等。 5.海峡两岸的未来前景——最终将走向统一 理由: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统一是民心所向。 ②“一国两制”的方针尊重了台湾的历史和现实,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 ③大陆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将有效地震慑台独分 子和国独反华势力的破坏行为。 ④两岸人民同宗同祖,有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没有本质上区别。6.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 (1)积极拥护和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方针政策。 (2)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 (3)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 7.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哪两次大的分离和一次回归?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两次分享:第一次,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第二次,1949年,国民党兵

人教版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a b +=1ab =,则33a b ab -的值为( ) A .± B . C .±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原式进行变形,3322 ()()()a b ab ab a b ab a b a b -=-=+-,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 变形22()()4a b a b ab -=+-求得a-b 的值,从而求解. 【详解】 解:∵3322 ()()()a b ab ab a b ab a b a b -=-=+- ∴33)a b b ab a =-- 又∵22()()4a b a b ab -=+- ∴22()414a b -=-?= ∴2a b -=± ∴33(2)a b ab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因式分解及完全平方公式的灵活应用,掌握公式结构灵活变形是解题关键. 2.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 ). A .()x a b ax bx -=- B .()()222111x y x x y -+=-++ C .()()2111x x x -=+- D .()ax bx c x a b c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作答.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详解】 解:A 、是整式的乘法运算,故选项错误; B 、右边不是积的形式,故选项错误; C 、x 2-1=(x+1)(x-1),正确; D 、等式不成立,故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 熟练地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明确因式分解的结果应是整式的积的形式.

2018年高职高考英语真题版

Ⅰ.补全对话(5小题,共10分) 阅读下列简短对话,从A、B、C、D中选出最佳答案,将对话补全。 例:M:How’s everything going? W:Fine,thank you.How are you doing? M: . A.I’m 16 B.Yes,it is good C.See you then D.Oh,not too bad 答案是D. l.M: C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salt? W: . A.it's right B.No, please don't C.Yes,please D.Sure,here you 2.M:Hi,My name is Ivan,and I’m from Russia. W: ,Ivan. My name is Jane. I'm from Canada. A.Nice to meet you B .Thank you C.I think so D.You are right 3.M: Garden Hotel.__________? W: Yes, can I book a room for Saturday? A.What’s your name B. Pardon me C.Can I help you D.What's the matter 4. M: I want to have my hair cut,please. W: ____________.What kind of hairstyle do you want? A.I am sorry B.All right C. Go ahead D.Thanks 5. M: The dinner is so delicious. W: Thank you_________. A.I'd love to B.Take it easy B.You're welcome D.I’m glad you like Ⅱ.词汇与语法(20小题,共40分) A)从A、B、C、D中选出划线的单词或词组的意义 https://www.doczj.com/doc/c18275151.html,st week a tennis ball hit me on the head, but I tried to ignore the pain,believing that it would go away sooner or later. A.分享 B.忍受 C.忽略 D.治愈 7.There seems to be a strong competition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enter university. A.愿望 B.竞争 C.倾向 D主张 8. Last night Peter not only finished the assignment but also read some poems by one of his favorite poets. A.家务 B.测试 C预习 D.作业 9.He speaks French so well indeed but of course not so fluently as a native speaker does. A.本土的 B.优秀的 C.外国的 D.专业的 10. Mr.Smith is in charge of the project to be carried out next month.

2020年广东省高职高考数学试题

2020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数 学 本试卷共4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席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 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M={x| 1f(3),则的取值范围为 ( ) A. ?? ? ??-41,21 B. (-2,4) C. ?? ? ??+∞??? ??-∞-,4121, D. (-∞,-2)∪(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 16. 设向量a =(1,-2),b=(x ,-4),若a ⊥b ,则x = . 17. 现有3本不同的语文书,4本不同的数学书,从中任意取出2本,取出的书恰有1本数学 书,同不同的取法的种数为 。 18. 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且a 2 + a 8 = 1,则9122a a ? = 。 19. 函数x x y cos sin 3+=的最大值为 。 20. 直线x + y - 3 = 0被圆(x -2)2+(y+1)2=4截得的弦长为 。

谈谈对台湾问题的看法

谈谈对台湾问题的看法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谈谈对台湾问题的看法 众所周志,1894年日本发动,翌年清政府战败,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沦落为日本的殖民地,台湾人民遭受日本侵略者长达50年的奴役。直到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之中。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逃亡台湾,占据台湾,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直到现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从没有放弃台湾,一直试图解决台湾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我认为应该坚持两点: 一、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在新时代下,我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和平统一,有利于全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台湾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全中国的振兴和富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种制度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二、必要时绝不放弃使用武力

两岸都是中国人,如果因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被分裂,兵戎相见,骨肉相残,对两岸的同胞都是极其不幸的,这也是两岸人民不愿看到的,但如果到了必要的时候,我们绝不承诺不使用武力。我们知道台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很大因素是由于台独势力和外国势力的插手,为了祖国的统一,我们不会让他们得逞,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我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国实现统一后,两岸可携手合作,互补互助,发展经济,共同振兴中华。我国政府相信,在维护自己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义事业中,一定能够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八年级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选择题压轴题(难) 1.已知226a b ab +=,且a>b>0,则a b a b +-的值为( ) A B C .2 D .±2 【答案】A 【解析】 【分析】已知a 2+b 2=6ab ,变形可得(a+b )2=8ab ,(a-b )2=4ab ,可以得出(a+b )和(a-b )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a 2+b 2=6ab , ∴(a+b )2=8ab ,(a-b )2=4ab , ∵a >b >0, ∴ ∴a b a b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问题,观察式子可以得出应该运用完全平方式来求解,要注意a 、b 的大小关系以及本身的正负关系. 2.下列四个多项式,可能是2x 2+mx -3 (m 是整数)的因式的是 A .x -2 B .2x +3 C .x +4 D .2x 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原式利用十字相乘分解因式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因为m 是整数, ∴将2x 2+mx -3分解因式: 2x 2+mx -3=(x-1)(2x+3)或2x 2+mx -3=(x+1)(2x-3),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因式分解,根据二次项和常数项将多项式分解因式是解题的关键. 3.若229x kxy y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 的值为( ) A .6 B .6- C .6±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确定出k 的值. 【详解】 解:22x kxy 9y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k 6∴-=±, 解得:k 6=±,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4.()()()()242212121......21n ++++=( ) A .421n - B .421n + C .441n - D .441n +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乘以(2-1)值不变,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化简即可. 【详解】 ()()()()242n 212121......21++++ =(2-1)()()()() 242n 212121......21++++ =24n -1.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乘法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 5.下列各式中,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是( ) A .(21)(12)x x --+ B .(1)(1)ab ab -+ C .(2)(2) x y x y --- D .(5)(5)a a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运用平方差公式(a+b )(a-b )=a 2-b 2时,关键要找相同项和相反项,其结果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详解】 A. 中不存在互为相反数的项, B. C. D 中均存在相同和相反的项, 故选A. 【点睛】

2011年广东高职高考数学真题试卷

2011 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x||x|=2},N={-3,1},则M ∪N=( ) A. ¢ B.{-3,-2,1} C.{-3,1,2} D.{-3,-2,1,2} 2.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 A.(32-)23 =-27 B. [(32-)] 23=-27 C.lg20-lg2=1 D.lg5*lg2=1 3.函数y=x x +-1) 1(lg 的定义域是( ) A.[-1,1] B.(-1,1) C.( -∞,1) D.(-1,+ ∞) 4.设α为任意角,则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 A.sin(α-2π)=cos α B.cos(α-2 π)=sin α C.sin(α+π)=sin α D.cos(α+π)=cos α 5.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6=30,则a =+93a ( ) A.20 B.40 C.60 D.80 6.已知三点O(0,0),A(k,-2),B(3,4),若,→→AB ⊥OB 则k=( ) A.-3 17 B. 38 C.7 D.11 7.已知函数y=f(x)是函数y=a x 的反函数,若f(8)=3,则a=( ) A.2 B.3 C.4 D.8 8.已知角θ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x,) (cos θ*tan θ0),)(x 3=则<x A.-3 B.- 23 C. 33 D. 23 9.已知向量AB (||),13()4,1(==-=→ →→AC BC 则,,向量 ) A.10- B. 17 C. 29 D.5 10.函数f(χ)=(sin2χ-cos2x)2的最小正周期及最大值分别是( ) A.π,1 B.π,2 C. 2π,2 D. 2π,3 11.不等式1≥1 x 2+的解集是( ) A.{x|-1<x ≤1} B.{x|x ≤1} C.{x|x >-1} D.{x|x ≤1或x >-1}

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有( ) ①x 2﹣16=(x +4)(x ﹣4);②x 2+3x ﹣16=x (x +3)﹣16;③(x +4)(x ﹣4)=x 2﹣16;④x 2+x =x (x +1)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①x 2-16=(x+4)(x-4),是因式分解; ②x 2+3x-16=x (x+3)-16,不是因式分解; ③(x+4)(x-4)=x 2-16,是整式乘法; ④x 2+x =x (x +1)),是因式分解. 故选B . 2.若()()21553x kx x x --=-+,则k 的值为( ) A .-2 B .2 C .8 D .-8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十字相乘法化简()()253215x x x x -+=--,即可求出k 的值. 【详解】 ∵()()253215x x x x -+=-- ∴2k -=- 解得2k = 故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问题,掌握十字相乘法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x 3﹣x=x (x 2﹣1) B .x 2﹣1=(x+1)(x ﹣1) C .x 2﹣x+2=x (x ﹣1)+2 D .x 2+2x ﹣1=(x ﹣1)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公式法分解因式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

解. 解:A 、x 3﹣x=x (x 2﹣1)=x (x+1)(x ﹣1),故本选项错误; B 、x 2﹣1=(x+1)(x ﹣1),故本选项正确; C 、x 2﹣x+2=x (x ﹣1)+2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故本选项错误; D 、应为x 2﹣2x+1=(x ﹣1)2,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4.把代数式322363x x y xy -+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3)(3)x x y x y +- B .223(2)x x xy y -+ C .2(3)x x y - D .23()x x y - 【答案】D 【解析】 此多项式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再对余下的多项式进行观察,有3项,可采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 解答:解:322363x x y xy -+, =3x (x 2-2xy+y 2), =3x (x-y )2. 故选D . 5.已知12,23x y xy -==,则43342x y x y -的值为( ) A .23 B .2 C .83 D .163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因式分解以及积的乘方的逆用将43342x y x y -变形为(xy)3(2x-y),然后代入相关数值进 行计算即可. 【详解】 ∵12,23x y xy -==, ∴43342x y x y - =x 3y 3(2x-y) =(xy)3(2x-y) =23×13

2019年广东省高职高考数学试题

2019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数学试题 一、 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5分,共75分) 1、(2019)已知集合{}1,0,12A =-,,{}0B x x =|<,则A B =I ( ) A. {}1,2 B. {}1- C. {}1,1- D. {}0,1,2 2、(2019)函数)2lg(+=x y 的定义域是( ) A. ()2,-+∞ B. [)2,-+∞ C. (),2-∞- D. (],2-∞- 3、(2019)不等式0)5)(1(>-+x x 的解集是( ) A.(-1,5] B.(-1,5) C. (][)∞+∞,, 51--Y D. ()()∞+∞,,51--Y 4、(2019)已知函数))((R x x f y ∈=为增函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23f f -> B. ()()23f f < C. ()()23f f -<- D. ()()10f f -> 5、(2019)某职业学校有两个班,一班有30人,二班有35人,从两个班选一人去参加技能大赛,则不同的选项有( ) A.30 B.35 C.65 D.1050 6、(2019)“1a >”是 “1a >-”的( ) A.必要非充分条件 B.充分非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7、(2019)已知向量(,3)a x =-r ,(3,1)b =r ,若a b ⊥r r ,则x =( ) A.-9 B.-1 C.1 D.9 8、(2019)双曲线22 12516 x y -=的焦点坐标是( ) A.(-3,0),(3,0) B.(-41,0),(41,0) C.(0,-3),(0,3) D.(0,-41),(0,41) 9、(2019)袋中有2个红球和2个白球,红球白球除颜色外,外形、质量等完全相同,现取出两个球,取得全是红球的几率是( )

新形势下看台湾问题

新形势下看台湾问题 迄今为止,台湾问题是中国最敏感的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问题,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 的斗争。随着2007 年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2008 年第29 届北京奥运会召开的日期日益临近,台湾当局动作频繁,而国际形势也变化多端风起云涌。在这关键的时候,台湾问题会朝何处发展?中国针对台独势力如何面对?世界局势对台湾问题有何影响?很多问题都在新形势下突现出来面对新时期日益变化的新形势,该如何面对台湾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台湾问题,这都是作为领导 层和大众群众都不应该忽视的现实问题。我组就是从新形势出现的多种事件分析台湾问 题及其影响,分析台独势力的贼心不死和解决台湾问题所面临的压力和障碍,分析台湾 问题的实质及对策。 一新形势下的各种事件显示台湾问题的时局紧迫 2007 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8 年北京将召开第 2008 年更是被多方认 29 届奥运会。而2007 年是陈水扁“执政”的最后一年, 为是台湾问题关键的一年。在临近这“关键”的一年前的2007 年,台湾岛上各 种大事小事层出不穷,无论是政府方面还是民间方面,都有种不安骚动的情形。在2007 年,台湾当局制造各种事件,比如拒绝奥运圣火传递台湾岛,23 号“汉光”军事演习,试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等等新事件。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到台独势力试图把台湾问题进一步拉进世界范围内,进而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给台湾问题的解决制造更大的困难。 一)拒绝圣火入宝岛:自我封闭强调“独立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若实数a 、b 满足a+b=5,a 2b+ab 2=-10,则ab 的值是( ) A .-2 B .2 C .-50 D .5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先提取公因式ab ,整理后再把a+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当a+b=5时,a 2b+ab 2=ab (a+b )=5ab=-10,解得:ab=-2. 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 2.多项式2()()()x y a b xy b a y a b ---+-提公因式后,另一个因式为( ) A .21x x -- B .21x x ++ C .21x x -- D .21x x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各项都有因式y (a-b ),根据因式分解法则提公因式解答. 【详解】 2()()()x y a b xy b a y a b ---+- =2()()()x y a b xy a b y a b -+-+- =2()(1)y a b x x -++, 故提公因式后,另一个因式为:21x x ++,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各式由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分解因式的是( ) A .x 2﹣16+6x =(x +4)(x ﹣4)+6x B .10x 2﹣5x =5x (2x ﹣1) C .a 2﹣b 2﹣c 2=(a ﹣b )(a +b )﹣c 2 D .a (m +n )=am +an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逐个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变形的结果不是几个整式的积,不是因式分解; B 、把多项式10x 2﹣5x 变形为5x 与2x ﹣1的积,是因式分解;

2018广东省高职高考数学试题有答案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高职考试 数学试题 一、 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5分,共75分) 1、(2018)已知集合{}0,12,4,5A =,,{}0,2B =,则A B =I ( ) A. {}1 B. {}0,2 C. {}3,4,5 D. {}0,1,2 2.(2018)函数( )f x = ) A 、3,4??+∞???? B 、4,3?? +∞???? C 、 3,4??-∞ ??? D 、4,3? ?-∞ ??? 3.(2018)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 、lg5lg3lg 2-= B 、lg5lg3lg8+= C 、lg10 lg 5lg 5= D 、1lg =2100 - 4.(2018)指数函数()01x y a a =<<的图像大致是( ) 5.(2018)“3x <-”是 “29x >”的( ) A 、必要非充分条件 B 、充分非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6.(2018)抛物线24y x =的准线方程是( ) A 、1x =- B 、1x = C 、1y =- D 、1y =

7.(2018)已知ABC ?,90BC AC C ==∠=?,则( ) A 、sin 2 A = B 、coA= 36 C 、tan A = D 、cos()1A B += 8.(2018)234111111 122222 n -++++++=L ( ) A 、 )21(2n --? B 、)21(21n --? C 、 )21(21--?n D 、)21(2n -? 9.(2018)若向量()()1,2,3,4AB AC ==u u u r u u u r ,则BC =u u u r ( ) A 、()4,6 B 、()2,2-- C 、()1,3 D 、()2,2 10.(2018)现有3000棵树,其中400棵松树,现在提取150做样本,其中抽取松树做样本的有( )棵 A 、15 B 、20 C 、25 D 、30 11.(2018)()23,0 1,0 x x f x x x -≥?=?-

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2112(12)(12)22a a a -=+- B .2224(2)x y x y +=+ C .2239(3)x x x -+=- D .222()x y x y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以及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就可以求解. 【详解】 A. 2112(12)(12)22 a a a -=+-,故本选项正确; B. 2222224(2)(2)=+44x y x y x y x xy y +≠+++,,故本选项错误; C. 222239(3)(3)=69x x x x x x -+≠---+,,故本选项错误; D. ()22 ()x y x y x y -=-+,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2.已知实数a 、b 满足等式x=a 2+b 2+20,y =a(2b -a ),则x 、y 的大小关系是( ). A .x ≤ y B .x ≥ y C .x < y D .x > y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判断x 、y 的大小关系,把x y -进行整理,判断结果的符号可得x 、y 的大小关系. 【详解】 解:22222202()x y a b ab a a b a -=++-+=-++20, 2()0a b -≥Q ,20a ≥,200>, 0x y ∴->, x y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差法比较大小、配方法的应用;进行计算比较式子的大小;通常是让两个式子相减,若为正数,则被减数大;反之减数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