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尤立增《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尤立增《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尤立增《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尤立增《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尤立增

师: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散文单元。初中时我们学过不少散文,大家还记得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吗

生:形散神不散。

生: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可入文。

生:散文的形式活泼自由,不拘一格,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生笑)

师:真如这位同学所言,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散文大家了。其实,你说的“活泼自由,不拘一格”是完全正确的,但“文无定法”并非“无法”。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散文表达方式多样,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

生:散文要从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观点感受。

生:我觉得散文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其实质是语言的艺术。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总体来看,抒情的散文有时气势磅礴,有时低吟浅唱;记叙的散文如诗如画,曲径通幽;议论的散文情真意切,精彩纷呈……但不管怎样,语言是表现作者思想的载体。那么,换一个角度思考,我们鉴赏散文,要突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

生:语言文字。

师:文学作品的鉴赏必须是以“文字”作为突破口。还记得老师曾跟大家说过,“语文天生浪漫,语文天生美丽”,语文的美丽和浪漫在文学类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特别是诗歌和散文。这么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应该以语言作为突破口,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理解作者所营造的优美的意境,体会、把握作者所传递的独特的思想感情。

(师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不知道大家预习的情况怎么样。老师曾反复跟大家强调:充分地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所以,“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我想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这篇课文都读了几遍

生:三遍。

生:五遍。

师:看来大家预习得不错。那么,当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的整体感觉是什么我强调的是整体感觉。

生: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感觉朱自清先生营造的意境很美。原来我一直以为感情充沛的文章才能打动人,让我很吃惊的是作者的那份淡然也能让人感动不已。读的时候,不知不觉就随着他的那份淡然一起入境。

师:很好。这位同学的发言包含三层:一是朱自清先生用他优美的文字为我们营造了一种非常优美的意境,二是这篇优美的散文蕴含的是作者那种淡淡的情感,三是淡然的情感照样动人。

概括得多好呀,抓住了散文鉴赏的一些最重要的东西。的确,在读的过程中,我们披文入情,仿佛置身于清华园中荷塘畔,和朱自清先生一同领略荷塘的美景,一同感受朱自清先生心底的那份淡然。好,这位同学接着说,你的感觉是什么

生:我刚读了一两遍觉得挺乱的,有点把握不住主旨。又读了几遍,感觉文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清幽的情怀,有一点忧伤又有一点喜悦。但还有挺多不理解的地方。

师:这位同学很生动、很鲜活地概括了自己的阅读体验。有两个环节,初读时感觉到挺乱;再读时能读出些味道来,总体的感觉是文中一种淡淡的愁和淡淡的喜。其实,有不懂的地方是再正常不过的,这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究。还有哪位同学要说生:我第一遍读时最大感觉就是没有感觉,(众生笑)再读时感觉辞藻华丽,读到三四遍的时候就有感觉了,(众生又笑)这感觉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很讲究炼字的艺术。

师:大家注意,她提到了一点“炼字”的艺术。“炼字”一词我们更多是在诗歌鉴赏中用到,散文需要“炼字”吗(生齐答需要)

师:好,这位同学能不能举出一个作者讲究“炼字”艺术的例子呢

生:比如“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句话,作者写的是风行荷塘的细腻的感觉,特别是“像闪电般”这个比喻,每当读这句话的时候,我

感觉自己的心好像也在颤动,脑海中也浮现这种画面了。这时感觉这篇文章非常好,就想继续读。又读了几遍,发现有许多的问题不理解,也感受到了作者心中有一种矛盾,有一种困惑。

师:很好。他也是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的,更重要的是他还善于通过作者运用的词语来感受那种独特的意境。特别是她在描述这些景象的时候,说到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当清风吹过的时候,“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有一道波从近处向远处延伸的时候,叶子与花有一丝的颤动,而自己的心也仿佛跟着颤动——多好的感觉啊!我觉得这才是读散文的一种极美的感觉。下一位同学请接着说。

生:这篇文章总体来说给人一种很自然的感觉,清新脱俗,和很多矫(生读jiāo)揉造作的东西不太一样,就是一种“宁静无语”的感觉。

师:这里纠正一个读音,是“矫(jiǎo)揉造作”。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描写的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第一段说“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最后一段又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他描写自己“夜游荷塘”的过程给人一种十分完整的印象,他的语言十分优美,使我们在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融入到他所描绘的意境中去了。

师:这位同学提到了这篇文章的结构问题,首尾呼应,是一个非常浑圆的结构。大家如果结合课后楷体字部分的说明,你会发现和这位同学说的是一致的。但是我要纠正你一个问题,你说

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我有不同的理解。大家想,这篇散文有记叙的成分,但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生:描写和抒情。

师:的确,这是一篇以写景和抒情为主的散文。

师(小结):读这篇散文就像品一杯香茗,刚一尝的时候感觉也许是淡然的,甚至还有点儿苦涩;但是,真正地让这杯香茗落在肚子里,在心中积淀下来的时候,回味一下,便别有一番滋味,就会发现在齿间还留有一抹香气,很美的一种感觉。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说得都挺好,都谈了自己在阅读中的一些感觉,这是一种最原始的阅读状态。而这一点对我们每一个同学来讲,读进去了,产生最原始的那个感觉是弥足珍贵的。因为这是大家阅读的起点,也应该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起点。

师:这篇课文到底怎么讲,以什么作为突破口,说实在的我自己头脑中也没有一个非常明晰的路子。后来我想干脆把这个权力交给大家,尊重大家的意见和看法,你们认为哪一段最好咱们就讲哪一段,那么你们认为哪一段最好呢

生:第四段。

生:第四、五、六段都挺好。

师:认为第四、五、六段写得最美的同学举手。(绝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好!那么我们就从这儿开始讲。大家放开声音把这三段读一遍。(生自读第四、五、六段)

师:大家都读了一遍了。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要想把这三段真正地读出感觉来,应该怎么读比较合适

生:我觉得首先应该读得慢一点。

师:那么“慢一点”的标志是什么呢

生:标志就是能充分地把文章中那种舒缓、优美的感觉读出来。

生:要读出独特的韵味,速度放慢很重要。但还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需要重读,且要把握节奏。还有一点,虽然我们读的都是文字,但是我觉得文字和音乐也是有些相通性的,读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在自己的耳边应该有一个旋律在响着,所以和着心中的那个旋律,将这篇文章读出一种音乐美来。

师:说得多好啊!你刚才说,文学和音乐是相通的,我觉得这话说得太精彩了!那么如果给这三段文学配乐,你认为什么音乐比较合适

生:钢琴,因为钢琴那种“叮叮咚咚”像流水一样的声音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最好还是肖邦的钢琴曲,肖邦乐曲中有那种由上而下的流水一般的感觉,你看不见它的汹涌,但是它的流动绝对震撼你的心灵。

师:大家注意她的措辞,她说这是一种汹涌但你看不到它的流动,这种感觉对不对

生:我觉得用笛子。

师:为什么呢

生:第一,笛子是民族乐器,作者写出了“荷花”的独特的美,因为荷花与佛性是相关的。第二,我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一句话:“笛子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吹得响亮,让人高兴就高兴,伤心就伤心。”所以笛子是可以传情的。

师:其实任何乐器都是可以传情的。

生:我想配古筝。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觉得这三段作者突出的是夜晚的寂静,古筝音乐的感觉能将这种寂静传达出来。而且,我觉得配上箫也不错。同时,我不赞成用短笛。

师:哦,不赞成。为什么

生:我觉得它的节奏有点儿快。

师:那边还有一位同学也有话说。

生:我觉得前面那位同学说用钢琴,不算太恰当。

师:为什么假如说,我们就用《命运交响曲》配为什么不行啊!(生笑)

生:我觉得配上中国古典音乐更好一些。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作者写的是荷花、荷叶等,是我们民族文学中的传统意象。音乐和民族的审美趣味有关,配上琵琶、古筝更好。想

象一幅画面,就是一个女子坐在荷塘边弹着琵琶的那种感觉。

生:刚才他说的有一定道理,但选曲子非常重要。试想,一个女子坐在荷塘边弹着琵琶——《十面埋伏》……(众生笑)生:显然不合适,我觉得也不适合用肖邦,因为肖邦听起来好像很梦幻,很柔,但其实每一首肖邦曲子中间都有很激烈的段子,肖邦被誉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和这篇文章的意境当然不符。虽说作者的心情不是很平静,但是也没有达到激烈的程度。

师:如果要让我选的话,我倒是比较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选民族音乐的意见。正如他所说,“荷”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典型的一个意象。意象、情感、音乐、审美趣味一致起来会更好些。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到底上的是散文鉴赏课,还是音乐鉴赏课,还是艺术鉴赏课呢其实呢,是为了让大家更准确地把握这三段描写中蕴含着的作者的情感基调,耳畔回响的是什么样的音乐也就决定了你对这三段理解的程度。

师:下面我们分组讨论这三段,讨论以下问题:第一,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一段的要点。第二,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第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学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并再次强调问题,不时地参与到学生讨论当中)

师:下面各组代表发言。

生:第四段写的是月下荷塘的美景。

(师板书)

师:那么抓住了月下荷塘哪些景物来写

生:主要描写的是荷塘的“荷花”和“荷叶”。

师(边说边板书):有“荷花”“荷叶”。

生:最后一句又稍稍交待了一下“流水”。

师(边说边板书):流水。我觉得你们组概括的还不够全面。先请坐,其他组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我们组经过讨论认为还应该有“花香”。

师:噢,还有香气。哪一句啊读一读那个句子。(板书:花香)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生:在“荷香”到“流水”中间还有一句,“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重读,强调)。”我们不知怎样概括,姑且定为“波痕”。

师:“荷波”怎么样

生:“荷波”概括得挺好,但这个词是老师生造的吧!

(师生笑)

师:说生造也行。但把这叫“仿词”,我仿写的是“麦浪”。大家想一想,“麦浪”这个词是怎么组合的“麦浪”是怎样的画面

生:麦子被风吹过时起伏荡漾像波浪一样。

师:那“荷波”呢

生:微风吹过荷塘荷叶摇动像波浪一样向远处延伸。这么说来老师造“荷波”这个词还是很准确的!

(众生笑)

师:再次申明是“仿词”!而且不是我的发明。从“写什么”这个角度看,第四段有五个描写的对象。那么是怎样写的生:描写“荷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把比喻的句子读一读。

生:“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师:这比喻用得好不好你如果写荷叶,你会这样作比吗

生:用得好。一个舞女舞动起来的时候她的裙子呈一种圆形,而这个荷叶也是圆形的。人如果跳舞的话,裙子会在大腿部分上下跳动,(生笑)而“叶子出水很高”就是说荷叶的茎很高,这个舞女的腿很颀长。(生笑)

师:我觉得你说得不错。老师画一张简笔画来说明,画得不一定像,大家“领会精神”吧!

(师画简笔画,勾勒舒展的荷叶和茎,在叶子上画出一个人的轮廓。生笑。)

师:我跟大家说要“领会精神”。下边高出水面的茎是不是就是这舞女修长的腿她的裙裾在旋转起来的时候是不是非常舒展

生(齐答):是!

师:荷叶张开的那种圆润、那种飘逸和舞女翩翩起舞的时候

裙裾的飘逸有相似点!这是这个比喻的好处之一。还有其他的好处吗

生:“叶子出水很高”这是一种静态的描写。但如果舞女的裙真正飘逸起来的时候,就富有动态之美了。

师:很好。这个比喻好在哪儿一是鲜活地画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那种舒展,飘逸;第二个是“以动写静”,而不只是僵硬的一幅画,富有了一种动态之美。这就是这个比喻的妙处。结合老师刚才对这个例子的分析,大家看看其他比喻有什么样的好处。要通过分析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来揣摩比喻的妙处,谁发现一点就说一点。

生:“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那些“白花”是“零星地点缀着的”,而且是在“层层的叶子中间”;花的形态,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将它们比作“一粒粒的明珠”,在朦胧的月光映照之下的荷花发出的那种迷人光泽。“层层的叶子中间”仿佛是蓝天,“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就是在天空中散布着的那些星星。

师:还有一点,“星星”还有什么特点

生:一闪一闪的。

师:花,不管是含苞待放,还是开着的,在月光下微风过处的时候,就有一点一点的晃动,这也是一个相似点。还有吗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美人”当然就是指花了,想象一下,卧在层层荷叶中的圆润美丽的荷花很像一个美人披着轻

纱刚刚出浴。

师:这种意境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哪个成语

生:出水芙蓉。

师:比喻成“刚出浴的美人”是不是也为了突出荷花那种纤尘不染的纯洁啊

生(齐答):是。

师:这是三个比喻连用,从修辞的角度这叫“博喻”,一个本体多个喻体。毛泽东同志在概括“长征”时说,“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本体都是“长征”,而喻体则选择多个。只有多个喻体的才能称之为“博喻”。还有比喻吗生:“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把微风吹过时叶子与花的颤动比作闪电,突出的是叶子有轻微颤动但瞬时即过,突出其“快”。

师:这个比喻描写的对象是什么呢

生(齐答):荷波。

师:描写的对象是“荷波”,“像闪电般”是突出其快,很好!接着说。

生:“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密密的叶子本来是织成一片的,而微风吹过所引起的那“一丝颤动”,使得一叶推一叶,就好像一浪推一浪,从颤动的地方推到了远处,就好像水面上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一般。

师:大家说得挺好。除了比喻之外还有其他的修辞吗

生:我感觉还有一个特殊比喻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师:特殊在哪儿

生:把嗅觉比作听觉。

师:这种修辞叫通感,有的修辞书把它当作一种比较特殊的比喻,也有的修辞书当作独立的修辞格。想想,这处通感有什么好处

生:荷花传来的“香气”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有相似点。因为荷花的香味很淡,不是浓香,微风吹来,细如游丝,而“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是若有若无的,这就是它们的相似点。

师:分析得很好。相似点就是那种若有若无,若断若续,若即若离的感觉。“歌声前”有好几个修饰成分,删掉一个行吗生:不行。如果不是“远处高楼”的歌声,肯定不渺茫,也就没有了那种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感觉!

生:我觉得“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用了拟人修辞。“袅娜”和“羞涩”一般都是用来形容女子比较柔美的姿态,这儿用来修饰这个“白花”,所以是拟人。

师:“袅娜”和“羞涩”两个词颠倒一下行不行你读一读。

生:“有羞涩地开着的,有袅娜地打着朵儿的”——“羞涩”好像就不开了,“袅娜”就不打着朵儿了。

(生笑)

师:“袅娜”是一种盛开,仿佛一个成熟而美丽的少妇;而“羞涩”,花瓣可能刚开开一点,仿佛一个处于豆蔻年华、含苞待放的少女形象。

通过这些分析,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我们就能感受到了。好,下面看第五段。这一段写的是什么

生(齐答):荷塘月色、塘上月光。

师:两种概括均可,因为中心语都是“月光”,抓的重点是对的。(板书)作者描写了哪些有特点的景物找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读第五段)

师:她读得很好,只是个别的地方需要再强调一下。如“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字就该重读。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这篇文章写的景物本来都挺美的,可是这一段最后却有一句“峭愣愣如鬼一般”,好像跟全文的感情基调不相符,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师:很有价值的问题。我记得我在念高中时学的《荷塘月色》没有这么长,第四段删掉了“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句,还把后面梁元帝《采莲赋》里“于是妖童媛女”一段整个删掉了,因为这一段也是写男女少年相爱的情景,据说删掉这两处是为了防止学生产生一种不良的想象;(生笑)这句“峭愣愣如鬼一般”也删掉了,认为这一句和整个段落描写的意境不一致。大家想,是保留好还是删掉好

生(齐答):保留好!

师:为什么我们已经有很强的判断力,不会产生“不良想象”,这可以理解。为什么“峭愣愣如鬼一般”这句还要加呢我希望大家把这句和后面那句连在一起读,揣摩揣摩其中的意味。“高处从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作者把“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和“峭愣愣如鬼一般”放在一起有何用意生:形成对比。

师:对比的目的是要干什么呢是要突出“峭愣愣如鬼一般”吗

生(齐答):不是!

师:那是为了突出什么

生:为了突出“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师:对了!是为了突出那个“倩影”之美。所以保留这一句是很有道理的。我觉得这个同学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差不多二十年前那些编写教材的人发现的问题你现在又发现了,这就证明读书读进去了,很好!

生:这一段写的是“塘上月色”,主体是“月色”,但是这一段几乎没有写“月色”,写的都是“杨柳”“灌木”等,为什么呢师: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我问你,如果以《风》为题目描写一段景物,你怎么写

生:写树枝……

师:不,你不能写别的!按照刚才你所说的只能写“风”!

生:好大的风啊!多大的风啊!风真大啊!(生笑)

师:其实这是景物描写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借助其他景物来表现主体。写“风”,“狂风”是黄沙弥漫,飞沙走石,树枝摇晃;“和风”是红旗轻摆,波光粼粼,树叶沙沙作响。要写“月光”,你只有写“叶子和花”在月光中的影像,用“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写“光”,包括前面的“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实际上要突出什么

生(齐答):朦胧的月光。

师:从表现手法看,这是烘托。什么叫做“烘托”呢大家知道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如果我让你在一张白白的宣纸上画“雪山”,你怎么画用白色的染料吗

生(齐答):不用!

师:怎么画呢

生:把天空、云、山前的树、溪流等用一些淡一点的色彩,雪山这个主体就突出了。

师:说得很好,本段写“月光”借助其他的景物来写,这就是烘托。

生:我也有一个问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话有毛病既然“不均匀”,怎么会“和谐”呢

师:我读的时候也认为这两者矛盾,哪位同学帮我们解答一

生:我认为不矛盾。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做“不均匀”月光照下来的时候,是不是叶子错落有致啊有高的,有低的,高的地方已经着了月光了,而被阴影挡的地方就是黑的,有明有暗,这就叫做“不均匀”。如果是“均匀”的话,是不是如同照在一张白纸上了还有层次吗

师:接着说。

生:其次,要弄清“和谐”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光与影的互相搭配得非常协调。

师: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怎样理解这是什么修辞

生:通感。小提琴拉出来的这个曲子有高有低,有急有缓,它并不均匀。如果就在一根弦上,在一个位置上来回这么拉的话,会成了一种调调,就相当于月光照在白纸上。我这样说不知道您明白没有

(众生笑)

师:我明白了。正是因为着光的地方是亮的,没有着光的地方是暗的,并且明暗搭配非常地合理,因为光与影这种错落有致的搭配才成为一幅画,就像小提琴上那根弦一样,有高音也有低音,有急的也有缓的,这才形成一种非常美的音乐。而我们眼前看到的一幅错落有致的画,耳畔回响的是那种高低变幻的旋律呀!这就是通感修辞的妙处。

生:“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这一句用了什么修

师:比喻。破折号后面出现的是两个喻体——“酣眠”和“小睡”,本体是什么

生:“酣眠”对应的是朗照,所谓的“朗照”就是没有云,月光直射下来照在地上;“小睡”的本体是月光隔了云,淡淡地照下来。

师:这两个比喻的相似点是什么呢

生:“酣眠”是说人睡得特别死,特别香,和月光完全照在地上的感觉是一致的。“小睡”是指非常短暂的睡眠,一阵儿清醒,一阵儿又睡着,和隔了云照下来的月光非常相似。

师:只要找到“酣眠”和“小睡”的本体,问题就解决了。

生:“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为什么用“画”

师:那我就把这个“画”字换成“照”。

生:不行,没有意境。“画”一般都画比较美的东西,跟前面那个“倩影”对应。

师:很好。月光就像是一位高明的画家,把“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信手“画”在荷叶上。大家想,如果是“照”在荷叶上是不是过于写实了这个韵味就缺失很多了,所以这是“画”字的妙处。

师:同学提出的问题都是围绕“写的什么”和“怎么写的”,这一段还有一个特点,作者用了非常传神的动词,找一找,体会

生:“泻”。把“静”态的月光写“动”了,而且跟前面的喻体“流水”相照应。

生:“浮”。其实这个“浮”字更突出了“轻雾”的那种轻盈和飘逸,和景物的特点,和此时此刻的意境是一致的。

生:“洗”。突出朦胧的月光照射下的叶子和花的那种朦胧和柔美。

生:“笼”。有一种很轻的,漂浮的感觉。

师:改成“照”行吗

生:不好,过于生硬了。

师:当你真正地读进去了,你就能发现这些动词非常地传神。好,第六段写了什么

生:写了“塘边的树”。

师:概括得很好!哪位同学读一读这一段文字。

(一生读第六段)

师:这感觉把握的非常好!你浑厚的嗓音比较适合读这种柔美的散文。当然,要读得更好还要准确把握作者内在的感情。大家在这一段中有没有问题

生:“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我想问一下,“没精打采的”是不是跟作者的心情有关系师:应该说这个比喻跟作者的心情有关系,大家会发现这一段所描写景物和前面两段描写景物和前面两段描写景物的风格

有很大的不同,是吧

生:对!

师:如果我们说作者在写“月下的荷塘”和“塘中的月色”时,作者的情感有淡淡的喜悦,但过后又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萦绕在作者的心头,特别是最后一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更能表现这种愁绪。

生:(齐答):是!

师:而这种喜悦过后,你会发现作者的情绪发生了变化。刚才咱们同学提出的这句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本来欣赏荷塘美景,被月下静谧朦胧的美景所陶醉暂时忘掉了生活中的烦忧,感到一种淡淡的喜悦。但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又把我带回了现实当中,所以又感到淡淡的哀愁。

生:我觉得“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像渴睡人的眼”这个比喻十分生动。

师:说说看。

生:他说的是“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如果想象一下,这时候有微风吹过树叶轻轻摇动,漏着一两点路灯光也若有若无了,一会儿闪一会儿不闪的,那么就跟像“瞌睡人的眼”相照应。

师:这个“渴睡人的眼”咱们同学可能都见过,但是我见到的更多。

(生笑)

《荷塘月色》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完美版

海南省海口二中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荷塘月色》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作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作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作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荷塘月色》全国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奖优秀教案

《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花卉引导同学回顾思考有关荷花的诗文,以及人赋予它的特定文化内涵(出示 幻灯片),导入新课介绍作者;(教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 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 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 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 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幻灯片出示) 二.课文阅读: 1,配乐朗读 2,同时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番号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相信优美 的诵读已经让我们沉醉其中现在大家来看看文章开头问题 1:夜 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 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 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师生 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问题 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看第 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 问题 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学生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 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案___文档

《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案 作者文集:会员类型:高一教案加入时间:2011年10月16日18:9 荷塘月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花卉引导同学回顾思考有关荷花的诗文,以及人赋予它的特定文化内涵(出示幻灯片),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教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幻灯片出示) 二.课文阅读: 1,配乐朗读 2,同时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番号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相信优美的诵读已经让我们沉醉其中现在大家来看看文章开头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 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 问题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说明

《荷塘月色》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临邑一中高中语文刘翠翠 【课程分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散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会审美,学会鉴赏美的能力。《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安排在鲁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的“走进自然”第三单元“写景状物散文”第二课,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篇目。这篇文章,朱自清先生通过细腻的描写,把自己的淡淡的愁绪融进了荷塘月色的景致之中,使人读之陶醉。它是一篇独具特色的写景抒情散文。这篇课文情景交融,意蕴深厚,作者通过对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的精彩描写,表达了自己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文中比喻、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典雅秀丽,让人读后满口余香。 这一单元教学的任务是: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验作者独特的情感。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我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为: 1.理解作者独特的内心体验。 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感的修辞手法。 【学情分析】本文学习主体为高一学生,本文是作者在特定年代、特殊时期表达自己独特心情的一篇佳作,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可读出景色,但难以走进作者的心灵。为了解决学生阅读隔靴搔痒的感觉,课前让同学们查阅写作年代的相关背景以及朱自清的生平经历,知人论世,真正走进作者。文中写景多用比喻、通感,很多同学的理解只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面,这既是本课的难点,也是本课的重点。 【设计思路】学习散文,就要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学习这类文章,首先要明确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所谓神就是散文的中心,也就是散文所抒的情。这种情在文字上往往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精巧、缜密的构思,富有华彩或哲理性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深婉迂曲又自然而然地表现的。 教学时本着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目的,引领学生从欣赏景物入手,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理清作品的线索(明线和暗线),欣赏文中之景,领会文中之情;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来分析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 三.情感态度个价值观。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了解背景 (一)【导入课文】 课件投影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是?(周敦颐) 莲就是荷花。周敦颐笔下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优美。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跟荷花有关文章——朱自

尤立增《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尤立增 师: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散文单元。初中时我们学过不少散文,大家还记得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吗? 生:形散神不散。 生: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可入文。 生:散文的形式活泼自由,不拘一格,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生笑) 师:真如这位同学所言,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散文大家了。其实,你说的“活泼自由,不拘一格”是完全正确的,但“文无定法”并非“无法”。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散文表达方式多样,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 生:散文要从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观点感受。 生:我觉得散文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其实质是语言的艺术。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总体来看,抒情的散文有时气势磅礴,有时低吟浅唱;记叙的散文如诗如画,曲径通幽;议论的散文情真意切,精彩纷呈……但不管怎样,语言是表现作者思想的载体。那么,换一个角度思考,我们鉴赏散文,要突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 生:语言文字。

师:文学作品的鉴赏必须是以“文字”作为突破口。还记得老师曾跟大家说过,“语文天生浪漫,语文天生美丽”,语文的美丽和浪漫在文学类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特别是诗歌和散文。这么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应该以语言作为突破口,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理解作者所营造的优美的意境,体会、把握作者所传递的独特的思想感情。 (师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不知道大家预习的情况怎么样。老师曾反复跟大家强调:充分地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所以,“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我想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这篇课文都读了几遍? 生:三遍。 生:五遍。 师:看来大家预习得不错。那么,当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的整体感觉是什么?我强调的是整体感觉。 生: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感觉朱自清先生营造的意境很美。原来我一直以为感情充沛的文章才能打动人,让我很吃惊的是作者的那份淡然也能让人感动不已。读的时候,不知不觉就随着他的那份淡然一起入境。 师:很好。这位同学的发言包含三层:一是朱自清先生用他优美的文字为我们营造了一种非常优美的意境,二是这篇优美的散文蕴含的是作者那种淡淡的情感,三是淡然的情感照样动人。

《荷塘月色》的公开课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的公开课教学设计《荷塘月色》的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荷塘月色》的公开课教学设计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作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作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作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

1、荷塘月色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 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析文中之情,赏文中之景,披文以入情;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摹绘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同时寻踪文中的美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 教学重点] 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对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和自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通过品鉴景物的色调和情味,体会作者的喜悦和哀愁。 [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借景抒情的艺术技巧,同时调动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引导他们认真感受和体验作品中优美的意境,从而获得一定的审美实感和经验;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图画美、语言美、意境美,学习文中的比喻、比拟、通感、映衬等修辞手法,通过具体分析、品味语言的形象性的绘画美,揣摩丰富的情味,同时揣摩文中的一些炼字炼句必须反复推敲涵咏,从中嚼出艺术的真趣。 [ 课时安排] 两课时 [ 课前准备] 教师:《荷塘月色》朗读带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资料,制成卡片。 [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理清作者的思绪和思想感情脉络,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探寻作者心情变化的触发点。 [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没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联想一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的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 板书一] 二、简介作者和《荷塘月色》: 1、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本文的作者朱自清, 提问:同学们对朱自清了解多少?以前我们学过他哪些文章?(要求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对于他,大家应当记得他的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实、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的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 2、关于《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

《14.2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案(共两篇)

《14.2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领略荷塘月色的美。 2、引导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通感、化抽象为具体等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教师点拨法 3、比较阅读法 4、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同学们,说到荷花,大家想到的名句有哪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她清新可爱的一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她妩媚多姿的一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她高洁脱俗的一面。荷,她有淡雅恬静的脸庞,亭亭玉立的身姿,碧绿优雅的罗裙,淡淡醉人的清香。池塘中,她独自宁静;夜幕下,她细细聆听。晕染一池灵秀,撩起万般情思。而在现当代能将荷塘的美写到极致的恐怕非朱自清先生莫属了。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作为学者,他潜心治学,谨严求实,想走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作为民主战士,他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上下求索,但也会在革命处于低潮时苦闷彷徨。作为诗人,他常常流露出一种“游丝”般的怅惘和希望幻灭的苦痛;作为散文家,他善于通过典雅清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赏析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 二、明确目标 本文有“白话美术文”的美誉,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你认为哪几段写的最美?(4-6)这节课咱们就重点品味其中的第四和第五自然段,通过品读语言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荷塘月色的美。 三、品读语言 (一)首先,老师来为大家朗读这两段,请大家用心感受这幅荷香月色图(配乐朗读) (二)斯人独处,朱自清先生于荷塘暂得于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具体描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 (荷叶,荷花,荷香,流水) 1、朱自清先生用了218个字描绘荷塘,但有人为了精炼,把这段文字精简到69个字,变成这个样子:“看荷塘上面,有很多叶子,叶子中间还有些白花,有的开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些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效果哪个好?下面我就把咱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从一个方面对比分析,讨论一下,朱自清先生文笔高明在哪里,推举一个代表发言。(分组分任务)注意以下几个词语的表达效果:弥望、袅娜、羞涩。 明确:(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是田田的叶子。”(指导舒缓朗读) (2)“袅娜”(开的正艳)、“羞涩”(含苞待放)赋予荷花一种少女的柔美与娇羞。采用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及反思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及反思 幸敬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朗读结合语境领悟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自主性开放性。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 (1)荷塘月色景美,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2)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点拨、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欣赏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精彩。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感伤情绪笼罩着全文,作者的内心是不宁静的,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9、《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胪溪中学黄娜娜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2、欣赏清秀隽永的语言; 3、理解作者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教学重点、难点: 1、梳理文中作者心理变化的脉络; 2、重点分析第四至第六自然段,欣赏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大家还记得这段文字来自哪篇文章吗?是谁写的?(朱自清的《春》) 那么,我们以前还学过朱自清的哪一些文章?(《匆匆》、《背影》等) 大家觉得朱自清的这些散文有什么样的特点?(质朴而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诗意的景物,动人的细节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另外一篇散文《荷塘月色》。 二、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散文作家、学者。著有《踪迹》、《背影》、《你我》、《欧游杂记》等。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摆脱这惶恐,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方法。然而,作者毕竟是个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西院,有一天晚上,由于心情烦闷出来散步,因此写下了这篇《荷塘月色》,文中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四、释题 《荷塘月色》可理解为:荷塘和月色;荷塘上的月色;月下的荷塘。这就巧妙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荷塘”,再写“月色”。 五、初读课文 1、字音 乘(chéng)凉煤屑(xiè)踱(duó)独处(chǔ)的妙处(chù) 颤(chàn)动霎(shà)时媛(yuán)女纤(xiān)敛(liǎn)裾(jū) 沾裳(shāng)嬉(xī)游

《荷塘月色》公开课教案课堂实录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授课人:刘世科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可见,人的外部包装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想把写景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得优美动人,又要靠什么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如何包装他眼中的景物的。二、文本研讨 (一)诵读、鉴赏第4段 师: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来描写月下荷塘的? 生: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 师:找出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请的句子,并说说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1: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 师:这样的比喻手法有什么好处? 生1: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师:作者又是如何描绘荷花的? 生2: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 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用有什么好处? 生2:“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用博喻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形象生动。 师:荷花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3: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师:(这里面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3:比喻 师:既然是比喻,我们不妨用比喻的手法找找本句的本体、喻体。 生3:“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比喻都是有相似之处,那么这个“比喻”有形似之处吗? 生:没有。 师:那么这还是比喻吗? 生:是或不是 师:其实不是这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个新的修辞手法--通感,其实这个修辞手法也不陌生,我们在学《应和》时就给大家讲过了。那什么是通感呢?)通感: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描写这种心理现象的方法叫通感修辞。 师:那咱们再看这句话,“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是把哪两种感觉给连通起来了? 生:嗅觉和视觉

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荷塘月色》.

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荷塘月色》 让课堂融洽,使师生和谐 我想我是幸运的。首先,在焦作市优质课比赛中我抽到了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是篇虽深刻却容易动人的文章,在众人的点拨下我取得了第二名这个让我惊喜的成绩;继而,省教研室慷慨扩充名额,我忝入2009年河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的选手之列,在我市众多名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执教的《荷塘月色》获得一等奖;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我的名次不靠前,为此我流过眼泪,也曾深深自责,但正如党红英老师所说,我最大的幸运在于,自己历练了,收获了,成长了。 今年的比赛和往年不同,老师们都将眼光聚焦在了“新课改”三个字上,想弄明白何谓“新”,如何“新”。通过反复地备课、讲课、听课,我觉得一个完美的课堂未见得非要完全脱胎换骨,标新立异,但需要具备以下“五个一”。 一个前提——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这个基本功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教育理论,一方面是教学技能。备课时最大的渴望是迸发灵感,独辟蹊径,但脑袋里空空如也,最终救命稻草总是隐藏于手边的教育教学杂志上,没有高屋建瓴的理论作指导,我只是井底之蛙。说到教学技能,我很佩服这次比赛的两位老师,侯胜兰老师《琵琶行》的配乐背诵声音圆润,感情到位,让学生和听课老师如痴如醉,张建学老师小品般幽默流畅的语言,让学生对《动物游戏之谜》这样的科技文也热情高涨,高雅的氛围自然熏陶出品位出众的学生。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教学目标,这其中必然出现动态生成性问题,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便难以有效地掌控课堂,而这些都绝非一时之功,需要不断积累,感悟和实践。 一种魄力——大胆取舍 抽到《荷塘月色》,着实令我沮丧,一来课文太经典,而课改求新,二来文章处处重点处处难点,一课时远远不够,而比赛时间是40分钟,一旦超时便与一等奖无缘。教案大改四次,无一不是因为追求面面俱到,导致了面面不到,处处隔靴搔痒。最终我陈旧的思想才发生了一点艰难的转变,狠下心来,依旧将其按两课时进行,此为第一课时,只讲第四、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一心一意品读语言,将听、说、读、写充分融入课堂,感受意境美。这节课下来,学生对通感、炼字印象深刻,我的思路很明晰,学生不仅轻松,而且学有所得。也正因此,在最后专家点评时王娅老师对这点给予了肯定。教材只是载体,真正想学生所需,授学生以“渔”才是目的。 一招要领——多读 日常教学中,我会因声音不美而羞于读,会因急于完成教学目标而懒于读。而这次比赛几乎每堂课都有朗朗书声,每一次听台上师生读书都仿佛在与作者进行交谈。此次比赛一等奖第一名贾会彬老师教《小狗包弟》时,有一个很精彩的环节,即学生和老师交替读第一段品味语言,尤其是教师的范背,感情把握到位,惨烈而温情的气氛在他的诵读声中被成功营造。徐群老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声音浑厚,范读原文和一次范背《最后一次演讲》震撼人心,而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用温柔甜美的声音创设的月下荷塘优雅宁谧的意境让全场众多老师陶醉。读书声与讨论声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一批主角——学生 课堂,要的是老师一个人的精彩还是学生的热情?答案不言而喻。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荷塘月色》一课在内容上我无法突破时,我想到的是教学策略的调整。用一个问题统领一段内容,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总能碰撞出闪亮的火花。参赛课中这点最值得称道的是第三名开封赵红颜老师执教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荷塘月色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荷塘月色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作者:————————————————————————————————日期: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 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析文中之情,赏文中之景,披文以入情;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摹绘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同时寻踪文中的美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 教学重点] 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对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和自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通过品鉴景物的色调和情味,体会作者的喜悦和哀愁。 [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借景抒情的艺术技巧,同时调动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引导他们认真感受和体验作品中优美的意境,从而获得一定的审美实感和经验;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图画美、语言美、意境美,学习文中的比喻、比拟、通感、映衬等修辞手法,通过具体分析、品味语言的形象性的绘画美,揣摩丰富的情味,同时揣摩文中的一些炼字炼句必须反复推敲涵咏,从中嚼出艺术的真趣。 [ 课时安排] 两课时 [ 课前准备] 教师:《荷塘月色》朗读带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资料,制成卡片。 [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理清作者的思绪和思想感情脉络,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探寻作者心情变化的触发点。 [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没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联想一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的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 板书一] 二、简介作者和《荷塘月色》: 1、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本文的作者朱自清, 提问:同学们对朱自清了解多少?以前我们学过他哪些文章?(要求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对于他,大家应当记得他的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实、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的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 2、关于《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荷塘月色》作为中学语文教材,可谓历史悠久了。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似乎无庸置疑。不过抒情之具体内容,却是众说纷纭。从思想教育的角度看,大多以为文章与大革命失败有关。这方面,专家学者的论述可谓多矣;而从文学作品的角度看, 似乎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拟以文本为依据,以探索为手段,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以“借景抒情、披文入情”为线索,力图得出符合文本本身的答案:《荷》文抒发的是作者渴望自由和获得自由之后的闲适自得的心情。此将课堂导学的主要过程介绍如下,供专家、同好指正。 课前师生双方都作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教师方面,搜集有关的文字、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设计、印发预习提纲,除了常规内容外,要求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①文章抒情的特点是“借景抒情”,分析作者着力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②由文中所描写的“景”,品味作者所抒发的“情”; 做好了以上准备,课堂上的“导学”就能因势利导,呈现“水到渠成”之势。 首先,在教师引导下,让同学们明白“借景抒情”的含义: “情”在前而“景”在后,作者着力绘景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感情,即“情在景中”。 进而提出要求: 1、《荷塘月色》中作者着力描绘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3、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对于前两问,同学们并不感到为难。经过小组讨论,一致明确: 1、着力描绘的景物有:塘边小路、月下荷塘、塘中月色、塘边树丛; 2、景物特点: 塘边小路:“幽僻”、“寂寞”、“阴森森” 月下荷塘:主要写了荷叶、荷花、荷香 写荷叶: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写荷花:袅娜、羞涩、如明珠、如星星、如刚出浴的美人。 写荷香: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月色:主要写了“月光”“月下花叶”“月下树影” 写月光—如水、青雾(浮) 写花叶—牛乳中洗//笼着轻纱的梦 写树影—倩影; 光与影:如小提琴名曲//恰到好处 而对于第三个问题“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同学们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教师仍然紧扣着“借景抒情”这一线索,运用师生对话式的讨论,引导同学们自己得出结论。让同学们再一次诵读课文,师生对话间以小组讨论,品味作者寄托在景物之中的思想感情。 师:“小路”本是“幽僻”“寂寞”甚至“阴森森”的,但作者今天的感受如何? 生:“今晚却很好”。 师:是路修好了吗?

荷塘月色优质课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执教人滕州一中屈凡生 学习目标: 1、学会鉴赏美景(重点) 2、把握作者感情(难点) 教学方法:赏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辅助:《导学案》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 1、大自然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瞬间:一片嫩红,一滴秋雨,一声鸟鸣……无不具有动人心魄的美。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树叶间容纳宇宙,花瓣里别有洞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静谧幽美的荷塘,在溶溶的月色下,淡淡的月光中,薄薄的青雾里,看田田的荷叶,闻缕缕的荷香,听脉脉的流水,慢慢走,欣赏吧!(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 2、简要介绍作者 朱自清:现代作家、学者。初中我们学过他的散文《背影》、《绿》《春》。(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3)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凡有华语教学的地方必有他的《背影》和《荷塘月色》。 二、出示并解释学习目标。(板书) 学习目标:1、学会鉴赏美景 2、把握作者感情 三、研读文本 (一)、【一读文本整体感知】 结合课下注释,朗读全文。标出自然段,找出描写荷塘月色美景的段落。 (朗读要求:注意字音正误、语调升降、语气强弱、语速快慢、节奏缓急)(二)、【再读文本品味语言】 1、刚才我们初读课文,哪几个段落是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呢? 预设: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只回答4、5段。 引导学生:作者描写荷塘月色的时候,并没把荷塘月色的美景孤立起来,而是把它置于更大的环境之中,也就是荷塘四周的景色。 预设:同学们回答第6段。 2、(齐读)找出这三段文字中你认为描写最美的句子品赏,把自己体会的美读出来,并说出你认为美的原因。 老师先做一个示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完整word版)荷塘月色教学设计(非常实用)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设想一:每个著名学府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北京大学里有风景优美的燕园,其中的未名湖历来为世人所称道(乾隆赐予和珅,后划入北大校园,钱穆为其更名为未名湖)。清华大学是一所偏理科性质的学府,校园建设较北大而言似乎缺少浪漫气息。但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池塘总是有许多人慕名前去观赏,这仅仅是因为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 设想二:(故事引出作者)月夜有无蝉声? 《荷塘月色》中有一处写到作者在月下漫步荷塘时听到了蝉声。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后来有一位叫陈少白的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为此问了好几个人,他们也都认为陈的话不错。朱自清为了进一步弄清问题,又去请教他在清华大学的同事昆虫学家刘崇乐教授。刘崇乐则从别一个人的著作里摘抄了一段文字寄给朱自清,这一段文字说月夜确有蝉声,不过那位著者又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那一个月夜,却听到它们在叫。这么一来,朱自清反复考虑,就把“好几个人”的话当作“客观实际”,而把那个著者的亲耳所闻当作“是个例外”,至于自己文中那一段描写,则自认是“记忆错误”。于是朱自清给陈少白复信,表示了感谢,并且慎重表示:散文集《背影》(里面收有《荷塘月色》一文)以后再版要删掉月夜蝉鸣的句子。 过了些时候,陈少白又在《新学生》月刊上发表文章,再次讨论这个问题,并且涉及到宋代王安石的《葛溪驿》一诗,因为这首诗里也有月夜蝉鸣的描写。也就在这个讨论之后,朱自清自己又有两次亲耳听到了月夜蝉声,“跟《荷塘月色》中所叙的有相同的地方”,朱自清因为“有切己的问题在心里’,所以对此印象格外深刻。这才写了《关于“月夜蝉声’》一文,公开作答。从这番周折中可以看出朱自清对写文章是极其认真负责,绝不含糊的。 朱自清还从这件事中引出一个更深的教训,他在作答的文章中深有感慨地说:“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例如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到所有夜晚蝉子不叫。于是相信这种推论便是真理。其实只是成见。这种成见,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不同的经验,或加以歪曲的解释。我自己在这儿是个有趣的例子。”朱自清这一段话意味深长,它告诉我们轻率的推论会使人们误把成见认作真理,妨碍我们获得新的经验,接受新的知识,这个体会和认识已经远远超出“月夜”有无“蝉声”的讨论本身了。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花卉引导同学回顾思考有关荷花的诗文,以及人赋予它的特定文化内涵(出示幻灯片),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教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幻灯片出示) 二.课文阅读: (一)配乐朗读。 (二)同时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番号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三)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导语:相信优美的诵读已经让我们沉醉其中,现在大家来看看文章开头,再思考几个问题。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 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